---------------------配置單------------------------------------------------------
處理器:AMD 4750G(小黃魚1300入的拆機版,撿了個大便宜)
主板:銘瑄B550M電競之心 (眾測的)
顯卡:ROG RTX 2070S(閑置再利用)
散熱:海妖 X63 (新入-狗東-1099)
主硬盤:2TB的希捷酷玩520 PCIe4.0 SSD(新入-狗東-2799)
內存:光威弈Pro DDR4 2666Mhz 16GBX4(前期拼爹爹低價339囤了8條)
電源:Antec NE850(新入-狗東-669)
機箱1:喬思伯i100(新入-狗東-799)
機箱2:Antec 風行者 DF 700 Flux (新入-狗東-399)
顯示器:AOC CQ32G1 (閑置再利用)
顯卡支架:酷冷至尊ARGB
鍵盤:羅技G913TKL(自有-狗東)
鼠標:ROCCAT鈦鯊豹LEADR無線版(閑置再利用)
(注:主板是試用拿到的,顯卡、內存、顯示器、鍵盤鼠標是之前就已經買的,新投入的費用是CPU 1300+水冷散熱 1099+電源669+機箱799+機箱399,合計花費4266。)
-------------------------------------系統安裝教程-------------------------------------------
有很多小伙伴還不會裝系統,或者裝系統還在Ghost,建議大家千萬別用了,第三方封裝的系統不干凈、不安全,除了預裝的流氓軟件太多之外,還有潛在的后門、木馬、病毒,甚至,有的還內置了挖礦程序。其實微軟官方就有超級簡單的裝機工具,用起來非常簡單,裝完系統也非常純凈,我現在裝機都用微軟官方的裝機工具了。現在我就把制作微軟官方純凈Windows 10安裝盤的方法分享出來,供大家參考。這個方法超級簡單,而且是微軟官方提供的工具和系統安裝包,所以,不用擔心有惡意程序,比那些Ghost版本強百倍。大家只要準備一個大于8GB的U盤就行了,最好是USB3.0的U盤,要不然安裝時會比較慢。
【微軟官方純凈Win10安裝教程】到官網找到【立即下載工具】
安裝并運行,在這一步時記得選【為另一臺電腦創建安裝介質】
版本這個地方注意下,優先選擇【Windows10】,這個包含了多種版本,功能豐富且全面,這事就不說太細了,都懂~
一路下一步耐心等待就行了,等跑完之后,你的U盤就成了微軟官方純凈版Windows 10的安裝盤了,后面就可以幫同事、同學、朋友安裝純凈版本的Win10了。使用方法不會的可以使勁往后翻,我在文章的后面,裝機結束時有安裝教程。
接下來是我的裝機部分,其實,我去年剛組了一臺i7-10700K+2070S的主機用來剪視頻,用了一段時間之后,發現Win平臺剪視頻效率不高,而且PR會在關鍵時刻掉鏈子。【附PR日常崩潰圖】
崩潰X1
崩潰X2
隨后就入了一塊5700XT,把這臺主機裝了黑蘋果,換成黑蘋果之后,Final Cut Pro也能用了,PR也不崩潰了,原來,淦視頻還真的是用黑蘋果比較爽!
這樣,手里多出來一塊RTX 2070S,不能閑置浪費,就想再裝一臺Win主機,用來玩玩游戲,同時也輔助著剪下視頻啥的。后來看到了識貨在做銘瑄主板眾測,抱著試一下的心態申請了一下,反正自己要裝機的,中了就更好,不中就自己買。沒想到,我居然中了這款主板了,所以,這次裝機就立馬提上日程了。
------------------------------正經的裝機分割線---------------------------------
這次裝機用時比較久,一方面是AMD處理器前期各種本地無貨,再就是等2TB的PCLe4.0的固態花了一些時間。到最后,在選機箱上有點老貓燒須,浪費了不少時間。最開始選的喬思伯i100這款機箱,外觀顏值各種滿意,不過最后機箱換成了安鈦克,這其中的故事在裝機過程中慢慢交待。
最后裝完機的定妝照是這樣的:
主板雖然沒花錢,但是不影響客觀性哈,畢竟這次裝機也是先從這塊主板開始的,主板名字有點長,MS-終結者iCraft B550M電競之心,從背面參數一看就比較堆料,14+2(倍相)數字供電,在一系列的B550M里這算是非常奢侈的配置了,跟5000系的銳龍處理器是不錯的搭檔。除此之外,還有裝甲、原生PCIe4.0等。
主板的配件里有一把雙頭螺絲刀,跟米家的那款網紅螺絲很相似,品質非常不錯;還有一個支持磁吸的Wi-Fi增益天線,主板支持Wi-Fi 6,磁吸天線的天線比較長,可以更好地接收無線信號;另外4條是SATA數據線,我這邊暫時用不到,我的大部分素材都存到NAS里了;還有一個CPU的保護扣具,防止AMD處理器連根拔起的,可惜的是只能配合AMD的原裝散熱用,罷了罷了!
主板用料很足,8層PCB,而且表面有大面積裝甲,不僅散熱好,份量足,主要是看著也霸氣。畢竟這是一塊電競主板,會有不少小伙伴用來超頻的,所以主板在供電方面進行了加強,采用了14+2(倍相)數字供電設計;
CPU的供電部分使用的是雙8Pin接口,喂飽超頻后的AMD 5000系列處理器簡直也是小菜一碟,在一眾B550M主板里,這應該算是旗艦級的供電設計了吧。我看貼吧里,有人用這塊主板把R9 5950X超到了4.79GHz還能穩定使用,由此來看,這塊主板的供電穩定性和超頻的性能還是比較不錯的。
在內存通道方面,這塊主板采用了雙通道四插槽設計,插滿的話,最高能上到128GB,從目前的游戲來看,32GB內存基本就已經無壓力了,64GB內存基本就是綽綽有余了,有條件的小伙伴內存記得上高頻的。
主板上配備了兩條PCIE x16規格的插槽,插槽用了金屬裝甲加固,一方面可以減少拔插顯卡對插槽的經磨損,另一方面,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顯卡把插槽壓的變形。兩條插槽則是為了讓有錢的小伙伴可以體驗到雙顯卡帶來的雙倍快樂。不過,就現在這個形勢,我感覺插一張顯卡都肉疼,一年前我260買的RX470,玩了一年多之后,讓我1300賣掉了,真是國產神劇都寫不出這樣的情節啊。
其它接口方面,主板上還設計了4個STAT3接口,這4個SATA接口是兩組分開的,有兩個在側面,另兩個在底部,這樣的設計在后期走線時比較方便。在主板上還板載了USB3.2 Gen2 Type-C接口插槽,這個可以接到前置Type-C接口的機箱上,它的最大理論傳輸速率可達 10Gb/s ,相對于前置 的USB3.2 Gen1接口,傳輸速度基本是翻倍的。所以,盡量選一個帶有前置Type-C接口的機箱,要不然就浪費了這個接口了。
主板背面也帶有保護性質的裝甲覆蓋,這應該算是武裝到牙齒跟腳后跟了吧。
銘瑄B550M電競之心主板采用了一體式的擋板,配置比較豪華,1個PS/2接口,2個USB 2.0,再往下是CMOS清除按鈕和主板BIOS的升級按鈕,配合靠近PS2的這個USB接口可以給主板直接升級,不需要進入系統,就能升級,適合喜歡折騰的發燒友用戶。再往下是SMA天線接口,HDMI接口、DP接口、USB 3.2的 Gen 2 Type-C接口,3個USB 3.2 Gen 2 Type-A接口,2.5G的有線網絡接口;3.5mm音頻接口有5組,同時,還有1個SPDIF輸出。
裝甲都可以輕松的拆下來,我這邊就不全拆了,只把M.2固態的散熱裝甲拆了下來,拆的時候注意這塊裝甲上是有LED燈的,注意別扯到線,再就是一體化擋板上也是有燈效的。
固態用的2TB的希捷酷玩520,這是一款PCIe4.0的游戲盤,專為游戲打造的。
硬盤的理論順序讀寫速度是5000MB/s和4400MB/s,速度上是有非常明顯的優勢了,除了游戲之外,其它對速度有需求的場景也是能用得上的,比如視頻剪輯時,數據存取速度越快效率也就越高。
PCIe 4.0主板即插即用,不需要考慮兼容方面的問題,再就是這塊硬盤也向后兼容PCIe 3.0,不過,既然上了4.0的硬盤,千萬就別裝到3.0的主板上浪費性能了。
安裝硬盤時要注意一下,只有靠近CPU的那個M.2接口是支持PCIe 4.0的,另一個接口最大只能支持到PCIe 3.0。
硬盤裝好之后,把裝甲裝上,記得把散熱硅脂片上的塑料條撕掉。處理器本來是想上5600X的,但是本地一直缺貨好久,后來,看到了4750G這款,8核心16線程,雖然三級緩存小了點,但是核顯媲美RX500,CPU又能打3800x,反正我也不是專業游戲玩家,這個U也很給力呀,加之小黃魚價格比較爽,直接就入手了AMD Ryzen 7 PRO 4750G。
AMD處理器加個護具很有必要,可惜的是,這個護具只能放在原裝散熱器上用,拆AMD處理器的時候確實麻煩,記得上次裝機時,我就把處理器連根拔起來了,期待AMD改進一下處理器的針腳設計。
主板正式裝到機箱之前,建議大家先通電測試一下能否正常啟動,這塊主板在設計上也考慮到這點了,在主板右下角設計了三個實體按鈕,分別對應調控燈效、重啟、開機,這樣在上電測試時就不需要用螺絲刀短接跳線針了,普通玩家也可以很輕松的對祼板進行上電試機了。
主板左側有一個雙8位的DeBug燈,可以顯示主板的各種狀態,這個東西吧也就是裝機測試時比較實用,可以一眼看出哪里故障了,日常使用時基本就用不到了。
這是祼板上電測試的效果,不用螺絲刀短接了,直接按一個最右邊的按鈕就能開機測試了,裝甲上是帶著燈效的,Debug也能顯示當前狀態,主板背面也有氛圍燈,主板狀態正常就可以準備裝機了。
機箱最開始定的用喬思伯i100,當時只考慮顯卡長短了,一看也能裝mATX主板就沒有仔細看尺寸,收到之后,結果最后裝機時瞪了眼,主板太大了,雖然這款機箱支持MATX,但是我的這塊主板是MAT大板,裝不進去。已經過了7天無理由了,只能留下了,這顏值,這外觀,很蘋果有沒有。
開始還想,能不能把主板反裝,把機箱的背板、主板支架都拆下來,想自己動手改裝一下。但是比量了半天,發現,主板反裝的工程量太大,而且還得把機箱的支架鋸開再改,只好忍痛先收起來,等著找機會找塊小板子,再用這個機箱裝機吧!
緊接著,又入了安鈦克風行者 DF 700 Flux 這款機箱,這是個大塊頭,中塔機箱裝起來完全無壓力。
機箱的按鍵接口在頂部右上角,機箱放在桌子下面時操作起來比較方便,這么大的機箱,放在桌面確實有點占地方。機箱上有一個電源開關,一個RGB燈效切換按鈕,兩個USB3.0接口,一個耳機接口,一個麥克風接口。
機箱內部空間非常大,背面設計了智能轉速+神光同步模塊,通過這個模塊,可以讓機箱的神光與主板及其它外設的燈效同步。
散熱用的是恩杰的X63 RGB,價格不便宜,但是靜音效果好,散熱效率高,關鍵的一點,這款的冷頭方面可以調節,對強迫癥來說極度舒服。
散熱器一堆配件,2個RGB風扇,適配AMD和Intel的扣具。
風扇采用的是FDB液態軸承,運行時的噪音非常小,葉片為葉尖小翼設計,還能控制好風噪的同時,還保證能產生足夠的氣流量。
恩杰有一個好處就是漏液包賠,而且是6年質保,這點對水冷散熱來說已經是非常不錯的售后保障了。
散熱器使用了純銅的散熱底座,預裝了SHIN-ETSU硅脂,到手即用。
扣具可以靈活更換,更換扣具時,可以調整管道的方向,能夠合理地布置管道所在位置。
接著就是電源,用的是安鈦克的NE850W,這也是款主打游戲用戶的電源,全日系電容,+12V可以100%功率運行,在50%的負載條件下還能有93%以上的超白金轉換效率。
電源是全模組設計,扁形線材,LLC+DC-DC供電方案,支持雙U線供電,支持高規格顯卡供電,帶動我手里的RTX2070S一點壓力也沒有。
電源安裝之后字是反的,算了,不計較了,反正也看不到電源,就這樣吧。
主板、散熱、電源安裝完成。
內存用的是國貨光威弈Pro DDR4 2666Mhz 16GBX4,這款內存低價時我囤了好幾條,上一臺電腦也是用了2條這個,穩定性不錯,雖然只有2666Mhz,但是能插滿,也就不在乎啥了,對了,這款內存可以超到3000Mhz用,不過我追求穩定為主,2666Mhz也夠用了。
顯卡用的存貨,RTX 2070S,當時買的時候比較便宜,現在已經漲了1500多了,如果再漲一些,我就先把這塊賣掉,反正4750G自帶的核顯也能湊合用,真的是沒想到現在顯卡這么理財。
顯卡有點重,就安排了個顯卡支架,酷冷至尊的,炫晶鋼化玻璃ARGB支架,帶兩個支撐卡,可以側面支撐,也可以尾部支撐。
底座帶是帶磁吸的,磁力比較大,可以吸附在主機上,支架長18cm(很單純),燈效的電源線可以接到機箱或主板的RGB接口上。
現在顯卡太重了,不上個支架根本不行,我這邊尾裝的,RGB線接到機箱的控制器上了,跟機箱實現了神光同步。
整機裝完就是這個效果了,主板的BIOS進來看了一下,功能很全面,可以用鼠標操作,支持CPU、內存的智能超頻,不過這個BIOS的圖形化并不是很直觀。好在通過超頻方面的設置不復雜,而且還有支持防掉壓設置。萬一超頻之后開不了機,還可以通過擋板上的一鍵清空CMOS來恢復,對喜歡超頻的小伙伴來說,這次的BIOS已經非常友好了。
接下來就是安裝微軟官方純凈版本的Windows 10了,其實這個過程超級簡單,把前面制作的U盤插到電腦后面的USB接口上,開機時電腦就會自動從U盤啟動,然后就會進入Win10的安裝進程。
選好版本,選好安裝位置后,期間就不需要人工干預了,整個安裝過程非常快,差不多5分鐘左右就裝完了。
機器重啟一次,就有了純凈版本的Windows 10,完事就可以安裝驅動及各種常用的軟件了,跑分軟件、烤機軟件、游戲和剪輯軟件肯定都是要安裝上的。新裝的機器測試一下穩定性及性能非常有必要。魯大師跑了118萬,其中處理器47萬,顯卡41萬,內存11萬,硬盤18萬,娛樂大師說這個配置運行3A大作沒有壓力。
魯大師的硬件參數,7nm的4750G還是非常香的,8核心16線程,應對多線程的應用可以爽到起飛;內存是2666Mhz拉胯了點,但是勝在便宜啊;2070S也支持光追,大游戲也能跟得上,這會顯卡這么貴,完全可以賣掉賺取游戲玩家的第一桶金哈哈。
對這塊2TB的希捷酷玩520測試了一下,由于這次裝機的CPU不支持PCIe4.0,所以,暫時還跑不出這塊盤的全部實力,SEQ1MQ8T1讀寫速度只達到了3400MB/s。等過幾天,把4750G賣掉,再換一顆支持PCIe4.0的CPU,試試5000MB/s和4400MB/s是什么感覺。
我這邊游戲主要是吃雞,FPS基本穩定在150左右,整機運行過程中,風噪很小,光效也不錯。
除了玩游戲之外,這臺主機也會用來渲染一下視頻素材片段,用4K素材做了一段6分鐘左右的視頻,調色、轉場、縮放、升格都有,用H264導出1080P分辨率,用時6分鐘,這個速度也是比較給力。
這個機器裝的進可攻退可守,顯卡如果持續漲價就拔掉顯卡賣掉,單純靠4750G這塊APU就能撐起大部分網游和剪輯的使用場景;后面5000系列的處理器價格下來,也可以把4750G賣掉,升級到銳龍5000的話,PCIe4.0就可以發揮出全部實力了,而且,主板、電源、顯卡也都不存在短板。內存拉胯點但是也能用,再就是這個內存也能手動超頻到3000Mhz,但是對于我這種非游戲發燒友,沒必要手動超頻了,默頻玩游戲也夠用了。好了,本次裝機到這里就結束了,說得不對的地方,歡迎大家一起交流~
板接口
相信很多小伙伴在自己組裝電腦時,各個配件都買到手了,剛開始組裝時就犯難了。因為面對主板的眾多接口,該怎么插線呢?他們的作用又是什么呢?剛一開始就懵了,那還怎么進入下面的裝機之旅呢?今天船長就帶大家簡單了解一下主板的各個接口都是干什么的?以及在插線過程中應該注意什么?以此來幫助想要自己裝機的小伙伴快速上手。
電腦主板
主板呢是電腦主機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它相當于人類的軀干,負責把各個配件相接起來,以此來達到讓每個配件之間能夠正常的協同工作。因此,學習了解主板的各個接口的作用極為重要,這對于那些想要裝機的小伙伴而言,可以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如果了解了,那裝機就不是什么難事了。
主板詳細圖解
首先先來看一張圖,這張圖可以很充分的幫助你了解各個接口的名稱以及對應的位置。我們可以從圖中看到,主板的接口還是很多的,但是不要擔心,我們用不到去了解這么多接口,我們只需要了解USB接口、音頻接口、視頻接口等必要接口。
USB接口
首先USB接口,英文名:Universal Serial Bus,中文名稱:通用串行總線。它是一種可以連接主機和外部設備的一種接口,可以用來傳輸信息以及電量傳輸等等。我們可以見到很多的人都通過電腦的USB接口給手機充電,雖然充的慢,但確實是可以充電。而USB接口一般也分為USB 2.0、USB 3.0以及USB 3.1。其顏色也不相同,USB 2.0接口顏色為黑色,USB 3.0接口顏色為藍色、USB 3.1接口顏色為紅色,當然了它們的區分不僅僅是接口顏色這么簡單,數字越高的USB接口,其傳輸速度也有提升。主板上的USB接口,目前主要用來連接鼠標、鍵盤、無線網卡和U盤等。
音頻接口
然后就是音頻接口,音頻接口相信大家都比較熟悉了,它們之間是有顏色區分的。紅色的一般是插麥克風的、綠色連接音箱、黃色和黑色一般都是使用7.1或5.1聲道時,用來連接音箱使用。
網絡接口
網絡接口,這個更不用說了吧,它是用來連接網線的。一般可以通過內部的顏色來識別是否上網成功,一般亮起黃燈, 表示網絡沒有連接成功,一般亮起綠燈,即表示網絡連接成功。
視頻接口
視頻接口,這個主要是用來連接顯示器的接口,比如VGA接口、HDMI接口、DVI接口等等,同時還有DP接口,可以用來傳輸聲音。
以上就是主板接口的簡單介紹,如果感覺有用的話,就點個關注吧!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哦!
(圖侵刪)
于老玩家來說,把各種硬件組成一臺電腦,簡直就像喝水吃飯那樣簡單。而第一次自己組裝電腦的新玩家可沒這么容易,畢竟從來沒干過,即使看了許多的教程仍然心里沒底。大家都是過來人,這種心情非常理解。
正所謂百聞不如一見,百見不如一干,親自上手去試一下才是王道,不過在正式裝機前,也可以在模擬器上先練習一番。這就是今天給大家推薦的主角:電腦裝機模擬器。
《電腦裝機模擬》是由McINTYRE制作并發行的一款可以模擬一臺現實中PC的模擬游戲。里面的各種部件都能夠進行拆卸安裝,如同現實中組裝PC一樣。
這款游戲我之前也知道,但是一直沒玩過,就剛才我試玩了一會,裝機過程和真實的很像,非常像,幾乎所有的流程一個不落。而且配置表很豐富,基本是現在主流的硬件(有更新),里面硬件的品牌也是很常見。
新手朋友可以找個電腦試玩一下,我覺得很靠譜。
文中當然是推薦大家購買正版,知識產權我們一定要尊重和保護。
在這方面如果有其他的疑問,可以私信我“模擬器”,不多說。
安裝也非常簡單,將下載好的壓縮包解壓后有“雙擊安裝游戲”的bat批處理文件,打開后會自動解壓文件,結束后會在同目錄下創建game‘文件夾,進入里面就能找到開始游戲。
要鏈接請記住是私信“模擬器”三個字。
進入后里面有職業、裝機指南、自由裝機模式這幾個選項,為了學習裝機,可以進入自由裝機模式。
職業模式有劇情,但是我才玩了一會,沒法給大家做詳細介紹。
進入之后,桌面上會擺放一個空的機箱,點擊選定,可以根據下方的提示進行操作。
選擇1進行安裝,在物品欄里面有裝機所有需要的硬件,里面的選擇非常多。不過這里要提示,選擇硬件要兼容,假如你選了Intel的CPU而主板確是B450M,那么是裝不進去的。
安裝的過程就不在敘述,自己體驗才是最好的,反正就是很真實,就連螺絲都要自己拆卸。在中間我裝內存時,因為卡扣沒打開就裝不上,可見和現實中非常接近。
右側的電腦狀態會給提示,看有什么沒做到到位的,直到完成了所有的硬件安裝,才會提示準備啟動。
到最后要把桌面上的電源線、視頻線、鍵鼠都裝上去才能開機。這時候還沒裝系統,要在物品欄中選擇U盤,把它插到機箱USB接口再開機。
上圖是我裝好系統之后,并且安裝了一個系統信息的軟件,上面有剛才組裝電腦的詳細配置。
現在的技術發達,有這樣的模擬器可以用來練手,真實又方便。想當初我自學裝電腦,逮著一個win98的老破電腦來回折騰了好幾遍,才敢自己去動手,想起來也覺得自己真是滑稽。
喜歡本文的朋友請給個關注和點贊吧,有任何問題可以在下方評論,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