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說2016年是VR元年,這主要基于各大廠商的VR設備以及一系列專為VR優化的游戲逐漸上市。事實上,筆者也曾體驗過國內廠商的各種VR頭盔,比如針對手機VR的暴風魔鏡、針對PC游戲的3Glasses等,就筆者自己的感受而言,這些產品都沒有驚喜,沉浸感差不說,游戲圖像也很粗糙,顆粒感重得要命,或許也就看看成人小電影能派上用場。
換句話說,這些廉價的所謂VR設備,注定只是曇花一現。真正要談得上VR,還是需要專業的設備,如Facebook的Oculus Rift,以及HTC新近發布的Vive。后者可是絕對的鮮肉,在HTC正式于國內預售Vive之后,HTC的VR線下體驗館也隨之在各大城市開張。而筆者也親自在體驗館中感受了一次HTC Vive給自己帶來的沖擊。
缺一不可,三位一體的HTC Vive
在體驗館,筆者終于見到了Vive的真身。HTC Vive主要由三部分組成,最重要的自然是頭盔,然后是兩個手柄,最后則是布置在房間上方的定位感應器。
Vive頭盔初看起來的確是沒有太多創意和時尚元素,和我們常見的國內同類產品比,其實差異也不算太大,特別是上方的電源線、USB線以及HDMI線總會讓人產生莫名其妙的違和感。事實上,VR頭盔發展到現在,給人視覺上的笨重感一如既往,或許只有如黑客帝國那樣腦后插管才能解決這個問題吧……
頭盔本身外觀的確顯得笨重
Vive頭盔上帶了兩個入耳式耳機,讓用戶戴上頭盔時,可以通過耳機聽到游戲程序內的聲音以及PC麥克風傳來的聲音。耳機部分是可以更換的,這點HTC其實做得不錯,相比一些頭盔將空間擴大,并將音響系統內置在頭盔相比,HTC Vive的音響設計顯然更為方便,用戶可以隨時取下耳機,重新感知到外界的聲音。
Vive有兩個手柄,手柄的握感非常好,不過按鍵并不多,除了下方的扳機鍵,手柄正面實際上只有兩個按鍵。而且手柄沒有實體的方向按鍵,如果是靠中間的觸摸鍵行動的話,那么現有的很多游戲顯然不適合。從這點而言,Vive、Oculus這樣的VR設備一定要有更多單獨為之優化的程序才行。
Vive的兩個手柄
Vive系統有兩個定位感應器,這主要是用于創造游戲的虛擬空間,同時對用戶位置進行定位。兩個感應器分別放置在天花板的左前和右后,HTC的體驗館創造的是一個3米×3米的虛擬游戲空間。而Vive對實際空間的最小要求則1.5米×2米,如果房間環境不夠大的話,或者說游戲空間內有太多障礙物的話,那對用戶而言的確是個麻煩事。
Vive的感應器
佩戴舒適度尚可,不支持近視眼
Vive自帶了一個PC-Vive的信號傳輸器,這個設備一邊對應PC,一邊對應Vive,有電源接口、HDMI接口以及USB接口,將其分別接入PC和Vive頭盔。顯卡將音視頻信號通過HDMI線傳到頭盔中,同時Vive也通過USB接口直接接駁到電腦上。這樣用戶在用Vive玩VR游戲的同時,電腦顯示器上也能同步看到游戲的非VR模式畫面。
PC到Vive的數據通過這個設備傳輸
測試用的操作系統是Windows 10,具體處理器、內存未知,不過顯卡是采用的GeForce GTX970,這基本也是目前大多數VR設備要流暢運行游戲的標準顯卡配置了。從游戲畫面的流暢度而言,GTX970是沒有問題的。
電腦顯示器以窗口模式顯示游戲畫面
Vive雖然看起來笨重,但佩戴感相當不錯,戴在頭上感覺不到很明顯的沉重感。頭盔的皮帶松緊度可調,這樣就能適應不同頭型的用戶。但很可惜的是,Vive目前不支持瞳距調整,這對近視眼用戶是個很麻煩的事情,戴著頭盔還同時戴著眼鏡,顯然會影響佩戴舒適度……
此外必須要說的是,體驗時的入耳式耳機戴著不是那么合適,經常會在身體晃動時滑下來,所以在游戲的時候,筆者不得不經常對耳機進行調整,這的確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游戲的體驗。不過耳機用戶可以自己選擇,所以對于購買了Vive的用戶而言,并不算什么問題。
臨場感爆棚,出色的沉浸式體驗
筆者現場體驗了三款游戲。首先是《水果忍者VR版》,玩法和平板手機上的模式相同,只不過從觸感式改為了沉浸式,拿起手柄就是武士刀,直接砍水果即可。只不過和平板手機那種二維的平面模式相比,VR版的空間更大,也更廣闊,用戶需要前后左右變更方向才能砍到各種水果。
《水果忍者VR版》出色的空間包圍感讓人有一些意外,而接下來的《海底冒險》更者震驚了一把。這雖然是一個DEMO演示,但效果驚人,無論是海底氣氛的營造,還是深海動物的塑造,都相當逼真。筆者在這款DEMO中,真正產生了獨自身處海底的感受,沉浸感非常出色。從這個角度而言,雖然Vive分辨率只有1200×1080,但是只要軟件做得足夠出色,也是能達到不錯的真實度。
最后一個游戲是一款射擊游戲,難度很大,由于畫面過于簡單和線條化,所以筆者體驗感覺一般。不過有意思的是,當敵人射擊的時候,用戶必須側身才能躲開。筆者試了幾次,靈敏度相當不錯,這說明Vive的體感效果還是很出色的。
空間和軟件,Vive必須面對的難題
從幾款游戲的實際體驗過程來看,Vive的沉浸感做得非常好,而且沒有國產VR設備玩游戲的眩暈感,操控也很方便,而且用戶如果過界了,游戲中還會有虛擬墻。可以說這是筆者體驗過的VR產品中,效果最好的一款。
不過,這并不代表Vive就完美無缺了,使用空間的限制以及軟件開發,依然是它未來將要面對的難題。
Vive的售價為6888元,無論對于發燒友還是普通用戶而言,如果真對VR有興趣,那么這個價格并非不能接受。不過,它對于使用空間的要求委實有點高,至少要在一個1.5米×2米(3平方米)的空間中才能安裝,對于大多數人而言,無論是客廳還是臥室,要找一個完全沒有障礙,同時面積有這么大的空間,并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這也可能會影響到Vive未來的市場銷售。
另外,從實際游戲來看,除了一個《海底冒險》展示DEMO外,其他兩款游戲的畫面都太過簡單,雖然我們并不懷疑未來VR游戲也會有精美畫質的大作出現,但就目前而言,為VR眼鏡開發的專屬游戲還不多,而且未來如果游戲畫面更為精美,是否對配置提出更高的要求也尚未可知。雖然目前一些PC游戲在搭配VR眼鏡后,也會有一定的VR效果,但畫面顯得粗糙,同時沉浸感也不夠,遠非VR專屬游戲那樣來得令人興奮。所以如何為用戶持續提供沉浸感爆棚的VR游戲,也是軟件開發商以及HTC這樣的硬件商需要考慮的問題。
者按:本文來自“青亭網”(ID:qingtinwang),作者 鄭玄。
兩年前在KS上發起眾籌的日本眼控VR頭盔FOVE,支持者們在近日陸續收到了FOVE發來的頭盔。
雖然包括國內的七鑫易維在內,一些VR配件廠商都推出了針對HTC Vive或者Oculus等等VR頭盔的眼控模組,但作為全球第一款一體化集成了眼控模組的FOVE,其具體表現依然很受國內外媒體的關注。
對于VR頭盔這樣的頭戴式顯示器來說,體感手柄或者手勢識別這樣的交互方式,雖然更接近自然態,但對于家庭娛樂而言,靜態的娛樂方式會更受普通用戶的歡迎。
這款599美元(約合人民幣4122元)的VR頭盔到底效果如何?眼控這種交互方式的體驗又如何?我們將在下文為您揭曉。
這款FOVE是限量的黑色版本。與開發初期的原型機相比,外觀的科幻感有少許的下降。
FOVE外觀上的感覺和HTC Vive以及Oculus Rift很相近了
數據線通過腦后的一個綁帶進行固定
連接PC的數據線插頭,有一個HDMI插頭和2個USB插頭。電腦上的USB接口需要升級到3.0版本以上。對于VR-ready的PC來說,一般都不成問題,但是這些數據線有一個問題。
數據線長度為2米左右,稍微有一點短—— Oculus Rift的數據線是4米、HTC Vive是5米
頭盔的佩戴部分比較窄,很遺憾佩戴FOVE沒法戴眼鏡
這個是眼部追蹤配件
FOVE的驅動可以從官網上進行下載,安裝完成后會在桌面上生成一個叫“FOVE VR”的快捷方式。
安裝過程幾乎是傻瓜式的,會買FOVE的發燒友是不會有任何障礙的,位置追蹤攝像頭通過USB與電腦相連,但是目前沒有可以適配其的Demo,所以即使連上了也沒法用……
根據說明書,頭盔需要距離攝像頭3米以上,然而腦殘的是頭盔連電腦的數據線只有2米……
首先進行眼部追蹤的校準。屏幕上會出現一個綠色的點,讓你的視線跟著移動,完成校準。
在頭盔里強行拍攝的畫面,眼鏡需要跟著綠點動
就像前文中提到的那樣,想要戴著眼鏡玩FOVE很是困難的,即使勉強戴上去,也會影響眼球追蹤的精度。由于很難校準,所以目前來看戴眼鏡是不可能的。除非未來FOVE進行升級,否則戴眼鏡的人們只能換隱形眼鏡了。
運行設置軟件,可以看到眼部追蹤是如何運行的(當然戴上頭盔自己就看不見了)
FOVE對應Steam VR上的HTC Vive,理論上可以玩Steam上的VR游戲內容。目前SteamVR開放了一個專門的beta版測試程序,需要邀請碼從Steam上進行下載。
SteamVR上游戲可以玩。然而,目前還沒有必要的體感手柄。
這一次,嘗試了7月31日之前限時試用的《刀劍神域》啟動demo——或者說這也是沒有辦法的,除了Steam VR的beta版,目前這也是唯一一個能嘗試的內容。
啟動demo可以從官網下載。另外,雖然試玩的游戲中,《SAO》看板娘本子娜沒有出現,但是啟動畫面里卻有她。
啟動這個demo的時候,會發生錯誤……實測的原因可能和眼球追蹤系統有關。重啟之后,剛開始先閉上眼睛,3秒鐘之后再睜開,就會進入到有著亞絲娜的啟動畫面中來。
這個空間就是啟動畫面,你可以選擇演示demo或者盯著亞絲娜看
其他的VR頭盔中,很多都是選擇用移動頭部,中心點瞄準的方式選擇。而在FOVE中,可以利用眼神的移動來選擇。
可以用視線選擇內容,功能像鍵盤的SPACE鍵(或者游戲手柄的A鍵)
demo游戲《審訊》:被恐怖分子逼供,玩家可以根據視線的移動選擇照片上的同伴,也可以選擇無關的其他物品
正如前文所言,目前人與VR頭盔的交互方式,主要還是以體感手柄和頭盔自帶的6-Dof追蹤為主。這兩種方式都有自己的局限性,運動量過大是很重要的一點。在家庭娛樂環境下,這會使人們很快疲勞,從而影響VR設備和VR游戲的體驗時長。
而眼部追蹤,可以作為一個很好的補充方案,替代一些原本使用屏幕中心點定位的交互方案。據悉,一些使用眼球追蹤的FPS游戲正在開發中;在之前七鑫易維的發布會上,我們也體驗到了使用眼控模組的RPG游戲demo。
但是,人眼本身的功能,是作為畫面的輸入工具;而現在把人眼當作鼠標鍵盤一樣,作為輸出信號的工具,不僅要克服人們的使用習慣,還要避免誤觸的情況。
想象一下,在一個RPG游戲中,只是想去看妹子,卻因此觸發了本來不想觸發的事件;或者一個FPS游戲,想觀察一下旁邊的情況,卻不小心打死了隊友……
天筆者要評測的是一款虛擬現實PC頭盔-——星輪V8,星輪是掌網科技旗下VR產品品牌,作為十年沉淀的3D技術和虛擬現實技術廠家,是行業的探路者,筆者之前體驗過星輪V9,清晰度和沉浸感非常棒,而第一代PC頭盔V1在9D娛樂市場的占有率將近達到70%,所以筆者在評測前對星輪V8滿懷期待。
開箱評測,外形時尚
V8第一次拿在手上,留下的是時尚、簡約、高端的第一印象。天地蓋全黑包裝盒傳承了星輪產品系列簡約的包裝風格,迫不及待的打開包裝,里面就是我們今天要評測的主角V8了。
包裝盒里裝載了一條數據線,線長將近5米,說明書、保修卡等用科技黑的信封裝封,燙金有“改變世界,從視覺認知開始”字樣;廠家非常細致的將機身用黑色的泡棉進行保護,減少運輸震動對產品的影響。
V8頭盔采用機身和頭帶一體化設計,流線型的設計方式,把星輪V8打造得如貴婦般楚楚動人,簡約的科技黑和象牙白相得益彰,相比市場上其他PC頭盔產品純黑的設計,這種強烈的黑白視覺沖擊更加突出產品酷玩動感的產品個性。
機身正面朝上有一個耳機插口,右邊是USB接口。V8只有一根線從頭盔中央引出,相對2-3根線的復雜配線方式,這種配線在使用過程不僅方便還美觀。
五大體驗,驚喜多多
首先連接方式簡單。分別將HDMI,USB數據電源線、GND線和PC電腦主機對應接口連接即可,主機可以是中高端的臺式電腦主機或者筆記電腦,兼容性強。
第二、頭盔受力非常均勻,佩戴舒適。星輪V8頭盔機身重量只有308g,不會因為機身重量造成前重后輕的感覺。星輪V8佩戴舒適非常重要的一個原因是頭帶和機身機械相連,在前額以及后腦勺接觸位置,采用柔軟透氣的記憶回彈棉,減少設備與人體接觸時的受力,加強設備使用時的貼合感和舒適感。特別是前額回彈棉的貼合設計,獨具匠心,不會產生束縛的壓迫感。
貼合面部的位置設置了Polar Fleece吸汗棉,具有高回彈和透氣性,使用一段時間后,可拆卸清洗。同時棉墊和透鏡有一定的距離,這給近視用戶帶來一定福利,佩戴眼鏡因棉墊和透鏡存在一定的空間,不會導致體驗時的不舒服,同時支持600度近視。
第三、快速配戴。星輪V8采用自適應圓形按鈕松緊調節,滿足不同頭圍人群,一個人可以輕松帶好頭盔。
第四、游戲體驗精度高。星輪V8采用了掌網獨具特色的Outside-in室內六自由度跟蹤系統,精度高、延遲低。目前外向內追蹤技術是市場主流,也是當前精度最高的定位技術之一。匹配陀螺儀、加速度計、磁力計9軸高精度傳感器,可以對不同角度、不同位置進行全面捕捉體驗中的一舉一動,在游戲、觀影過程中可以有更深度的交互。而這個定位套裝是獨立的,可根據實際情況購買體驗。
第五、畫面清晰震撼。星輪V8分辨率達到2560*1440,搭載專業影像級別的菲涅爾透鏡,有效減少色差和畸變,降低畫面的顆粒感。超高的分辨率、細膩的顯示效果還原更逼真的體驗畫面。在使用過程中,高分辨率的顯示帶來的更加震撼的畫面體驗,大大增強了游戲的可玩性。在光學方面,據說掌網科技重點優化了光學設計,采用了自主創新的藍光抑制技術,匹配高級LCD屏幕,大大降低了防暈眩感,我在體驗過程中,明顯感覺在相同時長玩游戲時,比其他品牌頭盔暈眩感更低。
平臺兼容,海量資源
VR的蓬勃發展離不開內容支撐,內容的缺失是整個行業急需要解決的問題。因為硬件設備配置再高,畫面再清晰,沒內容展示和互動,設備將形同虛設。星輪V8搭載有獨立的內容平臺Viulux Clan,里面有豐富的游戲、影視、全景視頻等VR資源,VIULUX CLAN 打開后界面如下:
一、視頻體驗
VR設備入門級別的體驗內容是3D和全景視頻。
當星輪V8和電腦連接好后,打開VIULUX Clan 中的視頻資源,點擊你想觀看的內容,星輪V8瞬間將你代入虛擬現實,整個感覺跟帶著3D眼鏡在電影院看電影一樣。屏幕畫質的清晰度和沉浸感甚至比電影院要強很多。
二、游戲體驗
當然相對于視頻,VR游戲帶來的體驗才是讓人沉迷其中的原因,VR游戲因為它身臨其境的交互性,會比視頻帶來的觀感更真實刺激。
星輪VR除了Viulux Clan上自帶的游戲和影視資源,V8可同時兼容steam和Oculus平臺上所有的VR資源,比如2017年風靡VR界的游戲如《Gunjack》《Fallout 4 VR》《Gunship Battle2 VR: Steam Edition》,都可以和星輪V8進行適配體驗。筆者隨意在Steam平臺中打開一款免費游戲《Incell VR》,真實的細胞核內模擬場景和沉浸感遠超乎之前的期待。
游戲開始時,目光前方會有一個白色的信號點,通過頭部的活動可以靈活的移動信號點,選擇游戲的進程。這款游戲賽車軌道急緩度降低,加入頭部控制方向,躲避障礙物和萬惡的腫瘤,精度非常準,同時也可以用星輪配套的手柄或者鍵盤方向鍵控制。
PC頭盔相比手機盒子和一體機,可以搭載更豐富的游戲進行深度體驗,同時對CPU、顯卡等提出了更高了的要求,比如顯卡最好是NVIDIA GTX970或以上,電腦CPUIntel i5-6500或以上,再搭配雙目定位、手柄,就可以在虛擬現實中盡情酷玩了。
總結: 對星輪V8體驗整體感受不錯,特別是受力均勻,持續體驗了一個多小時,整個過程沒有產生不適感;觀影和游戲并且也沒有出現漏光、畸變、色差等情況,畫質非常清晰,色彩明麗。內容和STEAM以及Oculus平臺打通后,提供的資源非常豐富,目前這款產品官方還沒有公布市場銷售價格,假設官方售價在5000左右,是一款極具性價比的頭盔,值得入手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