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疆DJI MINI 3最大上升速度為5米/秒,最大下降速度為3.5米/秒,最大水平飛行速度(海平面附近無風)為16米/秒;最大起飛海拔高度:搭載智能飛行電池情況下為4000米,搭載長續航智能飛行電池為3000米;最長飛行時間:38分鐘(智能飛行電池)、51分鐘(長續航智能飛行電池);最長懸停時間:33分鐘(智能飛行電池)、44分鐘(長續航智能飛行電池);最大續航里程:18公里(搭載智能飛行電池,無風環境43.2公里/小時勻速飛行)、25公里(搭載長續航智能飛行電池,無風環境43.2公里/小時勻速飛行)。
大疆DJI MINI 3的相機采用1/1.3英寸傳感器,支持雙原生ISO和芯片級HDR技術,可錄制4K HDR視頻;采用創新云臺構型設計,不僅可實現大角度仰拍,更可一鍵切換至無損豎拍模式,一鍵短片提供漸遠、環繞、螺旋、沖天、彗星5種效果。
什么讓宏光MINIEV上市即走紅,且保持持續暢銷?新款車型宏光MINIEV GAMEBOY上市后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其憑借著更出色的產品力,和更為個性時尚化的風格,相比于經典款車型和馬卡龍版本,它在男性消費者群體中的受歡迎程度是越來越高,更是在網上被譽為了“年輕人的第一臺代步車”,將其視為第三代宏光MINIEV。
宏光MINIEV GAMEBOY官方指導價來到了5.58-6.98萬,它到底適合入手嗎?今天我們就以頂配的300km玩咖款車型為例,來看看實際情況到底是怎樣吧!(下文簡稱MINIEV GB)
MINIEV GB的首要亮點,小編認為應該是它的外觀設計部分,畢竟第一眼就能讓人感受到和經典款車型的不同之處。首先是車身的線條和構造部分,MINIEV GB運用了更多的封閉式設計,比如說車頭和車尾基本上是采用了全封閉布局,然后在LED大燈以及可以發光的五菱LOGO加持下,視覺效果要更加精致且具有科技感。
其次在細節方面,MINIEV GB表現的也要更具有個性,比如說在原廠狀態下,MINIEV GB車頂便帶有頗具硬派氣息的行李架設計,加之前后唇以及側裙的彩色輻條裝飾,帶來了一定的跨界車氣質。值得一提的是,五菱官方還為MINIEV GB提供了專屬的定制平臺,每位車主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來選裝外觀套件。可以說僅憑這一點,MINIEV GB就能夠俘獲不少男性消費者的芳心。
當然回歸產品本身,MINIEV GB其實也有著不少具有亮點的地方,比如說車身尺寸方面,MINIEV GB長寬高來到了:3061/1520/1665mm,軸距為2010mm,對比經典款車型有著明顯提升,車身結構則依然是3門4座的設計,所以后排空間的乘坐體驗相比之前是有所提升的。而前排則是消除了中控T臺的設計,坐起來也不會有擁擠的感受。
配置和用料部分,今天這款MINIEV GB采用了皮織物混搭座椅,方向盤后方的液晶儀表盤帶有倒車影像功能,此外像主駕駛氣囊、空調、電臺這些配置,MINIEV GB也均有配備,滿足日常代步需求應該是沒有什么問題的。
動力方面,MINIEV GB搭載了一臺總功率30kW,最大扭矩110N·m的永磁同步電機。電池組方面則采用了磷酸鐵鋰電池,電池能量為26.5kWh,CLTC續航300km。無論是性能表現還是續航能力,MINIEV GB應對年輕人的日常代步、買菜需求,基本上是綽綽有余。而且它采用純電驅動,全系車型均為旋鈕式換擋,上手也非常簡單快捷,后置后驅的驅動方式,也賦予其更多可玩性。
總結:通過產品力分析我們不難發現,MINIEV GB相較于經典款車型,產品力提升是比較明顯的,包括空間、性能、以及續航等,并且它的外觀設計要更為時尚、個性化。如果大家對MINIEV GB感興趣,今天這款頂配版車型,說實話,仍然是性價比不錯的代步車之選。而且有五菱的品牌背書,加之宏光MINEIV近年來打造的出色品質口碑,銷量這么高就能理解了。
023 年 1 月 10 日,大疆帶來了 RS 系列穩定器的第三位成員。
本以為大疆這次是給 RS3 系列補上名為 SC 的青春版,給入門用戶做一個比購買上一代 SC 款更親民的選擇。
事實上,大疆也做到了。
作為大疆第一款定價在 2000 元以內的產品,這款 RS3 系列的新品具備了足夠的性價比和親民度。
但在極具親和力的價格的基礎上,大疆還在輕量化和承重、性能上做了一些升級。
讓大家原本以為的 DJI RS3 SC,變成現在的 DJI RS3 mini。
外觀設計上,RS3 Mini 要比另外兩款 RS3 要簡單樸素得多。
RS3 Mini 依舊以黑色為主調,金屬機身上增加了光滑的啞光涂層,但就少了 RS3 和 RS3 Pro 上標志性的紅線設計。握手的地方有親膚處理的防滑膠,兩種材質的視覺觀感很相近,搭配一體型設計機身,RS3 Mini 的整體性會更強。
機身屏幕用上了 RS3 系列的觸控屏設計,用戶可以在屏幕上直接更改設定。屏幕尺寸為 1.4 英寸,比 RS3 的 1.8 英寸要小一點。
手柄上的按鍵布局跟 RS3 幾乎一致,屏幕下方是搖桿、M 按鍵和錄制鍵,電源鍵和充電用的 USB-C 接口則放到了機身右側。
左邊保留了大疆 RS 系列的 NATO 接口,但 RS3 上出現的快速模式切換開關就沒有了。
滾輪和用于自拍模式切換和快速歸正的扳機放在機身前側,滾輪保留了紅線標志,順滑度也 RS3 一樣。
來到固定相機的部分,RS3 Mini 默認出廠時帶上橫拍模塊的模式,只要將附帶的橫拍模塊拆除就能切換到豎拍模式。
RS3 Mini 的快裝板用的是小尺寸設計,造型有點像墊高了阿卡快裝板。快裝板的前端有一個凹型結構,用于豎拍模式下的機身固定,避免機身前后搖動,影響拍攝穩定性。
快裝板用的螺絲帶了把手,沒有隨身攜帶硬幣這類設備的前提下也可以徒手裝拆。
外連設備的部分,RS3 Mini 的頂部只有一個 USB-C 接口,用戶可以通過附帶的 L 口對直頭 USB-C to C 數據線連接相機和穩定器,也可以透過機內藍牙進行無線連接。
機身上有大疆的標志性速鎖,方便用戶快速調平校正。沿用了 RS3 系統的操作邏輯,之前用過同系列產品的用戶應該也能快速上手。
從命名就能得知,DJI RS3 Mini 是大疆 RS 系列最小的穩定器,同時也是大疆旗下的相機穩定器里面,最小最輕的一款。
▲ 左:帶橫拍模塊的 RS3 Mini 右:如影 SC
默認狀態的 DJI RS3 Mini 重 850g,比 DJI RS3 以及最早的「青春版」DJI 如影 SC 要輕量,是目前最輕的 RS 系列穩定器。
▲ 從左到右分別是 RS3 Mini 本體、底部三腳架、橫拍套件
如果用戶用穩定器來豎拍,那可以把重 55g 的橫拍模塊拆掉,重量可以下降到 795g。DJI 官方表示,豎拍模式下的 DJI RS3 Mini 比 RS3 Pro 輕 47%,收納體積壓縮約 50%。
比起帶著還需要準備一個手提箱或背包的 RS3 和 RS3 Pro,RS3 Mini 收納移動起來要方便得多,要放到雙肩相機包的筆記本夾層也很簡單。
重量的話,已經做到全系最輕的 RS3 Mini 要和自己的同價位舊品比就沒什么意思了,和定位和承重都比自己大的 RS3 Pro 也沒有意義,那就來看看友商的對手。
一開始想到 DJI 要出 mini 級別的相機穩定器的時候,我一開始是想到智云云鶴 M 的系列。
該系列也是做輕量化的小型穩定器,應付手機、卡片機和小型無反相機的穩定工作。現在更新到云鶴 M3,用上最新的輕量化設計之外還將機身支持更新到支持體積稍大一點的全畫幅微單,定位上和 RS3 Mini。
但在輕量化方面,云鶴 M3 做得更徹底。
自身支持橫拍豎拍模式切換設計,不需要用套件來形態轉換。不含快裝板和底部三腳架的狀態下重 700g,重量和豎拍模式下的 RS3 mini 相似。
但 RS3 mini 橫豎拍模式切換需要做套件裝拆,相對于一鍵切換的模式要麻煩一點,還有就是裝上橫拍套件之后會比云鶴 M3 要重 140g。
對于需要用到相機來拍攝視頻的用戶來說,100g 左右的重量并不會有太大影響。
而且常用穩定器的用戶都知道,看穩定器還有兩個重點指標——最大承重和鏡頭支持。
相較于以前只能兼容手機、卡片機和小微單的云鶴 M 和 M2,M3 已經將機身支持提升到索尼 α7 第三第四代機身、佳能 EOS R 、尼康 Z 的全畫幅機型以及富士的 X-T 系列主力機型。但礙于設計的關系并不能用太長的鏡頭,所以官方在展示的時候,大部分都以 α7 系列搭配定焦鏡頭為主。
相反,RS3 Mini 在承重和支持上就進取很多。
自身承重可達到 2kg,兼容市面上大部分全畫幅無反機身都沒有太大問題。此外,大疆在 RS3 Mini 中加上了與 RS3 相近的長鏡頭支持,讓它最大能夠支撐一臺索尼 α7 第三第四代機身搭配 SEL2470GM 支持。
比起只能夠使用 α7 和定焦鏡頭組合的 M3,只有 10-140g 重量差的 RS3 Mini 能夠兼容與 SEL2470GM 相近尺寸的變焦鏡頭,自身最大承重也達到了 2kg,使用靈活性會比 M3 大。
▲ RS3 Mini(左),如影 SC(右)
放到大疆 RS 體系里面,RS3 Mini 的承重已經達到了與如影 SC 相同級別,鏡頭支持能力有了提升,要單獨應付一些簡單的常規拍攝工作也沒有問題。
如果用寶可夢來比喻,RS3 系列就像是「腕力-怪力」進化體系。
最專業、性能和配置最完整的 RS3 系列就是怪力,體積和性能都位于中間位置的前代作品如影 SC 和 RSC2 就是上一世代的豪力,那新推出的 RS3 Mini 則是:
腕力的身形,豪力的表現。
毫無疑問,大疆這次把 RS3 Mini 的技能點全都加到輕便型和基礎性能上。RS3 系列能夠下放到 RS3 Mini 上的功能和設計,大疆都放了。
例如在外觀部分提到的連接模式,大疆在 RS3 Mini 上增加了藍牙模塊。只要是在大疆官方適配過的機身鏡頭,可以透過藍牙無線連接后在云臺上進行錄制控制。
屏幕尺寸雖少,但也都用上了 RS3 系統的觸控模式,比起 RSC2 時代的黑白屏加搖桿操控搭配要直觀高效得多。
這些搭配輕盈的機身,都是 RS3 Mini 進步且獨特的地方。
但在輕量化和價格下調的共同作用下,RS3 Mini 也需要面對不少取舍。這些不一定都是輕量化的結果,但只要你選擇了 RS3 Mini,那就要面對取舍打來的體驗差異。
首先還是回到外觀設計的部分,RS3 Mini 機身上取消了 RS3 上有的快速模式切換開關,需要使用 M 鍵進行模式選擇。頂部結構要比 RS3 簡單且緊湊一點,之前在 RS3 出現的多 USB-C 接頭,現在就只能保留一個了。
雖然 RS3 Mini 可以藍牙連接相機控制拍攝,沒有藍牙的相機時可以使用 USB-C 連接。如果通過 USB-C 連接,可以透過前方滾輪實現電子跟焦或者電動變焦鏡頭的變焦。
但因為只有單一接口,RS3 Mini 就不能像 RS3 一樣外置多個模塊了。
一體型機身放棄了可拆卸電池設計,要是在拍攝中遇到,那就只能通過 USB-C 接口外掛充電寶繼續工作。
但還好的是,在我們的測試里面,內置了 2450mAh 的電池,官方標注的續航時間是 10 小時 的 RS3 Mini 使用時基本不需要擔心續航。在非活動記錄性質的單一拍攝中不會出現穩定器全時工作的情況,RS3 Mini 應付常規的產品拍攝和日常 Vlog 的邊走邊自拍的模式也很輕松,撐下一天拍攝沒有太大問題。
機器的 USB-C 充電最大支持 5V 2A 充電,官方表示 0-100 充滿要 2.5 小時。
雖不支持 RS3 上的 18W 快充,但可以兼容帶 PD 的充電頭,充電時也不會這么麻煩。
穩定性能方面,DJI RS3 Mini 使用 DJI 第三代 RS 增穩算法,日常模式下的穩定性基本和 RS3 持平,平地和上下樓梯的環境中表現還不錯。
不過 RS3 Mini 并不支持 Hyper Smooth 超級增穩功能,在更加極限的環境下會比支持超級增穩的 RS3 要遜色一點,但對于日常陸地的使用環境,RS3 Mini 用起來還是很輕松的。
使用體驗的話,RS3 Mini 在橫拍或豎拍的單一模式中表現還不錯。輕巧的機身搭配小鏡頭組合可以減輕點手臂負擔,穩定器能夠體現出不俗的靈活性。加上方便收納的設計,如果面對一些統一模式,只需確保移動拍攝穩定性的拍攝任務,只要 RS3 Mini 就能輕松解決。
要是在豎拍模式下使用類似 SEL2470GM 這類較長和重的鏡頭,只靠 RS3 Mini 的小型快裝板支撐并不足夠。
雖然快裝板前側有一個凹型結構能幫助固定機身,但因為鏡頭太重,支撐效果不明顯,使用時會因為「頭重腳輕」而出現快裝板松動的情況,影響拍攝時的穩定性,橫拍時就不那么明顯。
另外,RS3 Mini 的橫豎拍模式切換也比較麻煩。
橫豎拍模式切換涉及到橫拍模塊拆卸和安裝,要從掛載相機的橫拍模式切換到豎拍模式需要多個步驟,雖然穩定器有提升調平效率的設計,但裝拆結構還是顯得很麻煩。
雖說在單一項目中很少會有橫豎兩種模式混拍的情況,但如果只談模式切換, RS3 Mini 比起 RS3 這種一樣能夠一鍵切換豎拍模式穩定器還是要慢一些。
毫無疑問,DJI RS3 Mini 是大疆穩定器體系里面最輕最便宜的選擇。
輕量化之后能達到 795g 的機身,2kg 承重和 SEL2470GM 這類變焦鏡頭的支持,搭配 RS 第三代增穩算法、全彩觸控屏和藍牙連接功能以及 DJI 自家應用在軟件上的支持,RS3 Mini 比只能兼容手機、卡片機和小微單的小型手持穩定器更具競爭力。
與此同時,RS3 Mini 的承重和設備支持也解放了用戶在相機鏡頭組合上的限制。
以前為了輕便,小型穩定器就只能拿著 α6X00 系和 ZV-1 等小機身來拍日常,現在用稍大一點的重量和體積的 RS3 Mini,就都能拉上 α7 和 GM 系列標準變焦干活了。
只是,RS3 Mini 舍棄了 RS3 上的電動鎖定模塊、快速切換模式的開關和可拆卸電池,沒有快充、超級增穩和 DJI 圖傳等專業附件的支持,承重從 3kg 下降到 2kg,橫豎拍切換也相對繁瑣……這些都是大疆把 RS3 Mini 技能點都集中在輕量化和基礎性價比之后作出的取舍,同時也是你在使用時需要克服的東西。
但在實際使用過程中,RS3 Mini 并不是那么難適應:
方法和切入點有很多,只要在使用時根據環境和模式來優化即可。
至于缺少 DJI 圖傳等專業設備的支持,我個人認為還是基于定位的考慮。
對 DJI 來說,RS3 Mini 還是一款面向普通博主以及小型團隊,屬性單純的穩定設備。除了輕量方便攜帶,RS3 Mini 要做好的就只有「穩定拍攝」的工作,這也是 DJI 能夠在 RS3 Mini 上實現精準刀法的原因。
更專業和面向多人協作拍攝的需要,還是交給 RS3 以及 RS3 Pro 吧。
如果你是一個需要單人拍攝的博主,或者是主要業務是活動拍攝,需要壓低單機位成本的小型團隊,那購置 RS3 Mini 為主力或者 RS3 系穩定器的補充就是個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