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frame》是一款支持4K畫面,144Hz刷新率的經典steam游戲,堪稱科幻版鋼鐵俠網游,在2018年開放國服之后,更是讓中國玩家即使不氪金也能肝到飛起。
為了獲得更加流暢的游戲體驗,專業玩家往往選擇開啟超頻讓戰機充分發揮性能,今天我們就跟隨YouTube主播的腳步,僅用簡單四步就在超強戰機ALIENWARE AREA-51M上開啟超頻!
快速開啟超頻
讓游戲本變身超強武器
在演示視頻里,主播通過AREA-51M中的全新版ALIENWARE Command Center實現了一鍵超頻,讓原本硬件配置就很強的AREA-51M徹底釋放性能。
視頻里演示的操作方法極為便捷,下面就讓我們來復習一下這波操作,讓想要成為大神的你也僅用簡單四步實現超頻感受真正的《Warframe》。
我們首先需要進入超頻配置方案界面。在ALIENWARE AREA-51M啟動ALIENWARE Command Center,然后選擇位于左上角的FUSION界面,這時我們就處于超頻配置方案界面。
下一步需要調整CPU頻率和電壓參數。此時點擊CPU調整欄的高級視圖切換到頻率參數設置界面,根據需求拖動參數條調節CPU頻率。除了提高頻率以外,還可以通過調節CPU電壓參數來提升性能,操作方法與調節頻率相同。
最后,預覽并保存調節過的參數。參數調節完畢后,點擊右下角的保存,就能在預覽界面里看到CPU實時性能的變化。在CPU超頻結束后,還可以為這個設置起個專屬名字,便于之后從左側的配置方案中快速切換。
調節GPU的操作與CPU相同。對CPU超頻的操作結束之后,我們還可以針對GPU進行超頻調節。操作方式與CPU相同,只需要點擊在CPU參數右側的GPU參數即可。
當我們完成了CPU和GPU的超頻參數配置后,就可以開啟游戲感受一下性能提升后的游戲世界。從主播的演示視頻來看,游戲畫面的真實效果,以及流暢度都得到了大幅提升,之前最讓玩家詬病的粒子效果導致卡頓,也得到了良好的解決。
ALIENWARE AREA-51M
遠比你想象的更強大
AREA-51M裝配有英特爾第九代8核臺式機i9-9900K處理器、RTX 2080顯卡、最高64GB內存、雙Killer網卡,在擁有臺式機級處理器的基礎上,自帶最新版智能操控中心ALIENWARE Command Center。在它的協助下,玩家可以輕松實現CPU和GPU一鍵超頻,讓這臺外星猛獸火力全開!
除了經典的《Warframe》,超頻后的顯卡會開啟更強的性能,也能輕松駕馭《生化危機2重制版》、《只狼:影逝二度》和《鬼泣5》等大作,給玩家帶來更具沉浸感的視覺體驗。
除了進行超頻和提升散熱效率等操作以外,Command Center還可以調節AlienFX?燈效,用高達1680萬色的燈光效果,讓AREA-51M獨特的“Infinite Tron Loop無限循環燈帶”成為黑夜里最閃耀的煙火,隨著游戲戰況綻放出絢麗的光芒。
AREA-51M本身配置已經如此強大,超頻之后更是讓CPU、顯卡等硬件的性能發揮到巔峰狀態,大家快去開啟“超頻”超能模式,在游戲的世界里穩定輸出吧。
根據以上步驟
可以輕松實現專業級玩家的超頻需求
快打開你的ALIENWARE操作一下!
發了兩期的小白超頻教程(內存篇和顯卡篇)后,小鑫發現有些玩家說小鑫講的太復雜了,明明超頻就是調節一下參數,前面講那么多無關的東西干嘛?小鑫只能說 NAVIE!對于小白玩家來說,小鑫希望的時候可以給的“授人以漁”的方法,而不是一個可以復制的案例。
廢話不多說,今天小鑫要和大家分享的是CPU的超頻教程,關于這一篇,前面需要說的事情更多,比如什么CPU可以超頻,CPU超頻需要注意什么,超頻多少合適,什么樣的主機需要超頻等等。所以如果已經有一些硬件基礎的玩家,想要直接看如何超頻的,就直接點下方目錄中超頻教程直接看即可。
哪些CPU可以超頻
首先先和大家聊一下,哪些CPU可以超頻的,這里小鑫主要會講一下臺式機的CPU,因為筆記本的可以超頻的型號太少了,可以超頻的筆記本散熱也夠嗆了,再超頻不是風扇起飛就成鐵板燒了,這里不太建議筆記本玩家去超頻,如果動手能力強的玩家該水冷加散熱的就另當別論了。關于CPU,眾所周知主要有牙膏廠生產的IU和按摩店生產的AU,這兩者還是有一些不同的。
太久的歷史小鑫也不在去翻了,再Intel擠牙膏的這七八年內,家用市場的桌面CPU,只要認準CPU型號最后帶K的CPU就確認可以超頻的,比如2500K、4950K、6700K、7700K等,不帶K的CPU一般都不能超頻,比如2500、4750、6700、8400等。而且還有一點就注意的是,Intel的帶K的CPU必須配Z系列的主板才能超頻,H系列和B系列的主板都沒有超頻功能,所以各位玩家在購買英特爾的CPU主板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搭配。
因為小鑫很少使用AMD的CPU,但是根據小鑫查詢的資料,理論上講AU都可以超頻。這里就主要講一下銳龍之后的家用AU,AMD的CPU型號后面也有帶字母的,比如1700X、2600X等,但是不管是有沒有帶字母,銳龍的CPU都是可以超頻的,需要注意的就是需要搭配B系列和X系列的主板(這里注意需要的銳龍的APU2200G和2400G這兩個以G結尾的型號也是可以超頻的)。
CPU超頻需要注意的兩個問題
供電
在顯卡超頻的時候小鑫也和大家說過供電要跟上,不過在顯卡篇我們沒有進行加壓超頻的操作,所以詳細的供電也沒有和大家說太明白,這里小鑫就和大家說一下CPU在工作中需要的供電主要是哪幾個方面。
(主板供電)
這張圖圈出的地方,就是主板CPU的供電部分,一般普通的主板,數一下多少電感(就是圖中那個四四方方的東西)就知道多少相供電,但是這不一定準備,因為有一些主板廠商會忽悠小白玩家只會數電感,而加上一些不關CPU核心供電的電感上去,如果要仔細甄別的話還得看看主板的的mos橋有沒有和主板一一對應,一組mos橋是一上兩下還是一上一下還是兩三兩下?像上圖這張主板只有4+2六相供電,最下面的電感不是核心供電的。如果自己不想去研究自己的主板是多少相供電的,那么直接問一下主板廠商是多少相供電的?一般客服會如實回答的。(加粗)一般可以想要超頻的主板,最好要有4+3或以上的供電,當然供電確認了也不一定說明主板供電穩定,還得看主板廠商用的是什么材料,糾結起來還是買一塊主板廠商欽定的中高端主板最保險。
(電源供電)
一般我我們在裝機的時候,走線的時候,會發現有一條線是走到CPU附近的,那一條就是CPU供電的12V線,現在的主板一般都有8pin的接口,一些旗艦的主板可能有8+4pin或者8+8pin(像上圖的主板),高端的主板多的供電就是給超頻預留的,所以這時一個好的電源的重要性又體現出來了。一個好的電源,可以給主機里面所有硬件帶來一個穩定的工作環境,穩定的超頻能力,總之就需要一個很穩的電源。
散熱
目前Intel可以超頻的CPU是不帶散熱器的,AMD則都是帶散熱器。如果AMD玩家想要超頻,建議自己另行購買散熱器,AMD的原裝散熱都下壓式的散熱器,比起塔式散熱還是有一些差距。這里小鑫有一點自己的人生經驗,Intel I5和Ryzen R5級別的CPU,最低也要使用100元左右的塔式散熱器(比如某冰400),Intel I7級別或Ryzen R7級別的CPU,最好就也要上200元以上的塔式散熱器。如果預算充足上一體水冷也是不錯的選擇。
超頻教程
因為上次有一些朋友說小鑫只寫A卡的超頻教程不寫寫N卡的,沒有照顧一下N卡玩家的感受。所以這期CPU超頻小鑫就分為Intel和AMD兩個部分來寫,比較這兩個的超頻設置稍微有一點點不同的,而且對于不同廠家的主板來說,超頻的設置也有一些不同。小鑫這次用的是微星的Z170和B350,如果用其他品牌主板的玩家,在看完本篇教程后,了解超頻的理論知識后,可以參照其他大佬的超頻教程自己超頻。
Intel CPU超頻
首先,我們開機進入bios,一般主板按Del鍵就可以進入。
選擇到OC(超頻選項),首先將操作模式改為“專業”,在CPU設置中,將CPU倍頻應用模式設置為“所有核心”,CPU倍頻就是CPU運行時的最高主頻,因為小鑫的CPU體質不咋地,所以勉強設置為“45”。CPU倍頻模式設置為“Dynamic Mode”,Ring倍頻可以和倍頻設置為同樣,以提高CPU在內存中讀取速度。這兩項大家可以自行斟酌設置。下方的Enhanced Intel@speedstep技術一般設置為“允許”。這樣子可以優化CPU電壓控制,降低發熱量。
接著在先在數位電壓里面設置成“Adaptive+Offset Mode”模式,這一步就相當于設置防掉壓功能,如果沒有起到作用就要在系統電源設置里面設置高性能模式。
設置完了之后就需要調試電壓了,如果是正常超頻而不是為了跑出高分而去極限超頻的話,那么IntelCPU的核心電壓設置最好不要超過1.3V,如果散熱足夠可以后續還可以往下降。這里小鑫將核心電壓設置成“1.3V”,為了不讓電壓過高,核心偏電壓模式設置成“-”,核心偏電壓設置“0.01”左右即可。SA電壓和IO電壓是和內存有關了,要更加內存的顆粒來設置,如果像三星比較吃電壓的內存可以稍微設置高一點,小鑫用的是海力士的內存顆粒,所以就設置“1.1V”就可以了。
超頻的設置就差不多了,最后一步就是關閉掉節能的設置,在CPU規格中,可以Intel熱監控,C-state給“禁止”掉,同時電力限制、周期維護、電流上限、拉到最高,FCLK頻率設置在“1000MHz”,一般默認就是1000Mhz。
在超頻過程中肯定要測試超頻的穩定性,可以使用P95、Aida64等烤雞軟件進行測試,測試超頻設置的時候也可以用R15來跑一下分測試一下。因為小鑫的電腦散熱不咋地,所以超到4.5G后分數的提升不是很高。確定好超頻參數后,要進行一次長時間的烤機測試,一般用P95或者Aida64雙烤30分鐘,溫度不超過90度即可,如果長時間烤機溫度過高,說明倍頻或者電壓還得降一下。如果在超頻過程中出現黑屏死機的情況,那就要關機拔電源扣掉bios電池五分鐘重置bios設置重新開始了。
AMD CPU超頻
AMD主板的bios設置相對Intel主板簡單一些,同樣是先進入bios中,將OC模式設置為“專業”,然后設置倍頻選項,小鑫測試了幾次后覺得41的倍頻比較適合這套配置,如果散熱和主板更好的玩家可以再拉高一點。
設置完倍頻后,要在數位電壓設置中,將第一個選CPU Loadline Calibition Control設置為“Mode2”,這個CPU的放電壓功能,如果極限超頻也可以直接設置mode1,南橋防掉壓和電流電壓保護直接設置為自動就行。
AMD的核心電壓一般都會比Intel高一點,這里小鑫也是測試了一個比較穩定的電壓設置為“1.3V”,下面的一些電壓設置為自動就行,不會太影響超頻結果。
最后一步也是同樣打開CPU特征,將Global C-state Control等三個選項禁止掉,這幾個是節能選項和虛擬化技術,不用虛擬機的玩家可以關閉。
可能這里有一些玩家會說,2600x不是可以睿頻到4.2G嗎,怎么設置了4.1G呢,這樣子不是還不如不超頻嗎?小鑫在這里要解釋一下,一般CPU睿頻的最大頻率只是單核的,而我們超頻出來的是全核心的,所以全核心的4.1G肯定會比單核4.2G強的。下面小鑫將測試一下R15,通過數據告訴大家。
(默認頻率R15跑分)
(4.1G 1.3V 跑分)
可以看到在超頻后,R15的跑分比原來高了12%,這就是多核心帶來的性能提升而不是單核。另一個方面,AMD的CPU默認頻率下,電壓都會跑得比較高,1.4V都是家常便飯,我們在超頻的時候就可以設置一個相對較低的電壓,讓散熱更好一些。
通過英特爾和AMD的超頻教程,相比各位玩家們應該大概了解到CPU超頻的步驟吧。小鑫自己總結一下就四步“提頻、控壓、防掉壓、關節能”。這四步適用于大部分主板,所以不是微星主板用戶在看完這篇教程后,也可以自己研究一下自己的主板如何超頻。這篇超頻教程也只能作為入門教程,高階教程還有很多參數可以做細調,怕小白玩家看暈了這里就不展開了。最后還是建議一下小白玩家在超頻的過程中一定要多測試一下穩定性,特別是在確定好超頻參數后,一定進行一次長時間的烤雞測試,保證溫度穩定不降頻。如果超頻后電腦工作不穩定,那超頻也沒有意義了。
以上小白超頻教程的所有內容,有疑問的玩家可以在后臺和小鑫交流。我們下期小鑫課堂再見。
ello大家好,我是兼容機之家的小牛。
目前智能手機紛紛拋棄了60Hz的屏幕,齊刷刷的邁向了120Hz刷新率屏幕。有些玩家可能已經將手上的手機升級為了120Hz的高端手機。日常使用手機順滑無比,但是工作的時候看電腦就覺得卡。用慣了120Hz再來看60Hz會覺得卡確實不是空穴來風。今天小牛就來教你一個方法,提高你的電腦顯示器刷新率。
鑒于目前臺式電腦基本都是N卡居多,小牛這次就來講一講N卡玩家如何給顯示器超頻。
首先我們需要安裝好N卡驅動,然后在桌面空白處右鍵打開NVIDIA控制面板。
在左側邊欄中選擇更改分辨率,然后點擊分辨率選擇框下方的"自定義"按鈕。
打開自定義欄目之后再次點擊"創建自定義分辨率"。
在現在打開的界面中我們就可以對顯示器的參數進行設置了,這時候我們就需要更改刷新率,此時我們看到該顯示器的默認刷新率為65Hz,我們就需要對它進行超頻。
和CPU超頻一樣,我們不能一下子就拉上5GHz,需要一點一點加上。例如我們第一次將顯示器刷新率設置為66Hz,然后點擊右下角的"測試"按鈕進行測試。如果發現顯示器可以正常顯示并且沒有花屏偏色的情況的話,那么就算是基本成功了。之后可以加到67Hz重復該操作。直到顯示器出現花屏或者其他異常情況,那就算是到頂了。
常見的60Hz的顯示器都可以超頻到75Hz,如果顯示器質量足夠優秀的話,甚至還可以超頻到90Hz。常見的144Hz的顯示器同樣可以進行超頻,一般也可以超頻到165Hz。看到這個參數大家可能就明白了,其實部分顯示器廠商宣稱的75Hz以及165Hz就是官方超頻而已。
超頻其實也有壞處,和CPU超頻一樣,長期處于超頻狀態下運行,也會造成壽命下降。顯示器也是同理,超頻也會造成色準色域等參數紊亂,以及面板壽命下降。如果你不是真的十分在意刷新率的話,那么小牛還是不太建議你進行顯示器超頻的。
關于如何用N卡進行顯示器超頻的方法就講到這里了,如果你還有更好的見解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本文原創不易,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想了解更多的電腦知識,歡迎點贊收藏加關注,有問題的小伙伴也可以撩我,謝謝大家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分享更多優質的內容!我是小牛,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