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飛速發展,車載小電器種類越來越多,例如最普通的車載充電器,用戶能隨時隨地為數碼產品及時充電,但特別的是,眾廠家在車充的功能性、便攜性、外觀設計等方面添加更個性化的特點。
首諾信電子在此前就推出過雙口獨立控制的40W的PD快充車載充電器,獲得良好的市場反映,因此大功率、高效率、小體積將會是車載充電器未來的趨勢。近期,充電頭網拿到旗下mini款車充,擁有最高65W的輸出功率,一起來看看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
思路清晰,先看產品。
首諾信 mini 車充整體采用黑色霧面設計,富有高級質感;雙金屬彈性觸點設計兼容主流點煙口;側面印有品牌文字及漢語拼音字母。
機身另一側印有規格參數銘文。
輸入:DC 12-24V 8A
USB-C 輸出:5V3A,9V3A,12V3A,15V3A,20V3.25A;
USB-A 輸出:5V3A,5V4.5A,4.5V5A,9V2A,12V1.5A;
USB-A+USB-C輸出:5V4.8A;
制造商:深圳市首諾信電子有限公司。
輸出端面板配置1C1A兩個USB接口,C口母口膠芯為黃色,A口母口膠芯為藍色,頗有辨識度。
車充整體長度約為47.18mm。
車充整體寬度約為23.1mm。
輸出端面板與1元硬幣相比更小。
車充重量約為20.3g,第五套一元硬幣重量為6.1g,相當于3枚硬幣左右的重量。
放在成年男性手掌對比,外形精致小巧。
由于不同的車型供電對于車充口的電壓輸出不同,這里采用14V與24V兩種電壓分別對車充的快充協議進行測試。
使用 POWER-Z KT002測得A口支持QC3.0、QC2.0、AFC、FCP和SCP等快充協議。
使用 POWER-Z KM002C測得C口支持FCP、QC3.0、QC4+、PD3.0和PPS等快充協議,協議支持范圍較為廣泛。
PDO報文方面,C口支持5V3A、9V3A、12V3A、15V3A和20V3A五組固定電壓檔位和3.3-11V3A、3.3-21V3A兩組PPS電壓檔位。
使用 POWER-Z KT002測得A口支持QC3.0、QC2.0、AFC、FCP和SCP等快充協議。
使用 POWER-Z KM002C測得C口支持FCP、QC3.0、QC4+、PD3.0和PPS等快充協議,協議支持范圍與14V電壓下相同。
PDO報文方面,24V與14V電壓下C口支持的電壓檔位相同,這里就不做過多贅述。
接下來就帶大家看一看這款車充的具體使用體驗。充電頭網會從兼容性測試、充電全程測試等方面帶大家全方位了解這款產品。
上面已經對車充的外觀以及協議部分做了介紹,接下來就帶大家看一看這款車充的具體使用體驗。充電頭網會從兼容性測試、充電全程測試、溫度測試等方面帶大家全方位了解這款產品。
iPhone 13 Pro Max是目前最新最大的iPhone手機,使用USB-C為iPhone 13 Pro Max充電,功率為9.16V 2.92A 26.79W,USB-C可以輕松滿足iPhone 13 Pro Max的快充需求。
iPad Air 5是蘋果最新推出的iPad,配備USB-C接口并支持PD快充,使用USB-C為iPad Air 5充電,功率為14.79V 2.21A 32.74W。
為MacBook Pro 16充電,功率為19.65V 3.23A 63.57W,已經達到了車充的最大輸出功率,車充即使在14V輸入電壓的情況下,USB-C也可以支持65W輸出功率。
Switch底座TV模式支持PD快充,但想激活底座TV模式需要供電設備支持15V3A及以上的PD快充檔位,也就是最低也要支持45W快充。使用首諾信65W車充的USB-C接口為Switch底座TV模式供電,充電器輸出功率為15.05V 0.29A 4.43W,成功點亮底座TV模式。
將USB-C的兼容性測試數據匯總,兼容性測試部分測試了USB-C為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以及游戲機的充電數據。整體來看表現不錯,為上述設備都可以提供快充支持,65W的功率上限也可以滿足筆記本電腦的快充需求。
柱狀圖部分,筆記本電腦的功率自然最高,其他設備的功率柱狀圖依次遞減。
下面來看USB-A接口的兼容性測試數據。
使用USB-A為魅族18 Pro充電,功率為8.79V 2.97A 26.13W,從這里可以看出,USB-A接口在設計時還是預留了一定的功率余量的。
USB-A支持22.5W快充,而USB-A更多的是面向手機充電,整體來看對于安卓機型的快充支持不錯,只是對華為手機的快充兼容性一般。
柱狀圖這里,魅族手機的功率最高,達到了27.39W,其他設備的充電功率依次遞減。
針對首諾信65W 車充的充電全程測試,本次選用的是為MacBook Pro 13充電,下圖是實測數據。
這是使用首諾信65W 車充充MacBook Pro 13的數據變化全程圖,整個過程大致分為4個階段,最大功率為19.55V 2.92A 57.01W。
從測試開始至49分,輸入功率在44W左右;至1小時6分,輸入功率逐漸降至33W左右;至1小時37分,輸入功率逐漸降至20W左右;最終于2小時18分鐘充電結束。
將充電全程繪制成曲線圖,可以看出這款車充為MacBook Pro 13半小時充電34%,一小時充電67%,完全充滿需要2小時18分鐘。
首諾信 65W車充在外觀上采用黑色霧面高級質感設計,并搭配1C1A接口配置,滿足雙設備充電需求,mini體積+3枚硬幣左右重量,整體精致小巧。
性能方面,首諾信65W車充配備USB-C接口支持65W快充,USB-A支持22.5W快充,在兼容性測試部分對于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的快充支持情況不錯;以充電全程直觀展現,對MacBook Pro 13進行滿電測試,耗時2小時18分鐘,表現中規中矩。
此外輸入方面車充支持升降壓輸出,無論是14V還是24V輸入,車充都支持20V輸出,對于小車使用很友好,在車內也可以使用USB-C接口為筆記本或者平板等大功率用電設備充電。
整體而言,實測兼容多種快充協議,無論是 iPhone 還是安卓均有不錯的充電功率,同時也支持筆記本等設備充電;對于用戶而言,首諾信車充體型小巧,能兼容主流點煙口的車型,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
報告出品方/作者:財通證券,佘煒超、謝銘)
1.1.深耕流體控制設備,形成三大核心技術領域布局
公司起家于 1999 年,是國內較早從事流體控制設備、等離子設備、固化及組裝 設備等智能制造設備的研發和生產的企業。公司圍繞智能制造裝備形成了核心零 部件研發、運動算法和整機結構設計三大核心技術領域布局,并在點膠機、涂覆 機等核心產品領域具備了技術優勢,先后與蘋果公司、歌爾股份、廣達、比亞迪 和立訊精密等全球頭部電子信息產業客戶建立起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積累了優 質客戶資源。
從流體機械到智能機,公司拉通工藝,整合資源,推出智能組裝平臺。流體控制 設備主要包括點膠機、涂覆機、噴墨機和灌膠機等,可廣泛應用于 SMT 電子裝 聯、FATP 后段組裝的點膠和 TP 觸摸屏涂覆等工序,其中 2010 年推出的點 膠機是公司高端流體控制設備中的核心產品。此外,公司于 2013 年推出等離子 設備,可用于清洗 FPC、PCB 和各種手機零部件等表面有機物,以提高產品表 面附著力,從而提升產品可靠度。公司的固化及智能組裝設備包括主要用于產品 完成點膠或涂覆、灌膠或打印等工序后的固化設備;智能組裝設備主要用于零部 件貼裝和組裝,如貼裝、插裝、鎖附等工序。
1.2.公司實控人為劉飛、何玉嬌夫婦,股權結構較為集中
公司實控人為劉飛、何玉嬌夫婦。截至 2022 年中報, 劉飛、何玉嬌夫婦直接 持有公司 9.1%股份,通過東莞市盛晟實業投資有限公司和東莞市易指通實業投 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分別間接持有公司 52.75/6.54%股份,合計持股 68.39%, 股權結構較為集中。
1.3.公司盈利能力穩步提升,毛利率高于行業平均
公司 2018-2022H1 業績穩扎穩打,持續上升。公司 2019-2021 年實現營業 收入 3.63/5.07/6.28 億元,CAGR+31.53%,歸母凈利率 0.63/1.33/1.53 億 元,CAGR+55.84%。公司 2019 年營收下降系 1)蘋果手機出貨量不及預期, 2)工藝變更幅度不大導致設備技術升級需求減少。2020-2021 年公司營收穩定 增長 1)受益于 TWS 二級市場高景氣度,蘋果公司及其 EMS 廠商的產能需求 擴張較快;2)蘋果收貨量增加推動設備需求上升;3)公司獲得了更多工藝段的 訂單。2022 年上半年公司業績穩健增長,實現營業收入 2.79 億元,同比 +17.73%;實現歸母凈利潤 0.61 億元,同比+32.45%。
蘋果和其指定 EMS 廠商為公司主要客戶,近年來占比皆超 50%。2018- 2021H1, 蘋果公司直接采購和蘋果公司指定 EMS 廠商采購的金額占發行人主 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 69.38/51.44/60.65/60.46%,均在 50%以上。
公司 2018-2022H1,毛利率總體呈下降趨勢,但總體還是高于行業平均。2019 年毛利率下降系 1)公司加大對涂覆機、噴墨機等產品的市場推廣,2)由于蘋 果 2019 年銷量下降設備需求減少,規模效應變弱;2020 年系新收入準則將運 輸費計入營業成本,造成流體控制設備毛利率下降;2021 年系 1)公司需根據 客戶要求外購部分成本較高的二維碼讀數器等精密光學器件,使得整機成本較高, 2)為擴大對客戶生產線的占有率,提供了具有競爭力的報價,壓縮了毛利空間; 3)部分涂覆機產品對非蘋果產業鏈的銷售占比上升導致涂覆機產品毛利率下滑; 4)金屬原材料價格上升,擠壓公司毛利。2022H1 公司毛利率為 60.21%,同 比-0.72pct;凈利率為 21.66%,同比+2.24pct;單看 2022Q2,公司毛利率 為 62.92%, 環比+5.43pct,凈利率 24.79%,環比+6.28pct,主要系 1)收入 結構變化,2)匯兌損益。 我們選取了諾信、高凱技術、凱格精機和銘賽科技,主要因上述公司的點膠設備 與公司流體控制設備較為接近;選取了博眾精工和賽騰股份,主要因上述兩個公 司以蘋果產業鏈收入為主。公司憑借 1)優質的客戶資源,2)核心零部件自產, 3)點膠機先發優勢,4)產品模塊化優勢等,2018-2021H1 公司產品毛利率雖 呈下降趨勢,但均高于行業平均。
2.1.流體控制設備:PCB 生產制造的基礎設備,受益于 PCB 行業的發展
SMT 技術是對電子元器件實現裝配和電氣連通的制造過程,是一種將無引腳或 短引線表面組裝元器件安裝在印制電路板 PCB 的表面或其它基板的表面上, 通過再流焊或浸焊等方法加以焊接組裝的電路裝連技術。SMT 設備的技術水平 及運作性能不僅直接影響產品的電氣連通性,還影響到產品性能的穩定性及使用的安全性。現代電子裝聯的發展目標主要是朝著高性能、高精度、微型化的方向 發展。隨著電子元器件的尺寸逐步縮小,對超微型元器件組裝定位的要求越來越 高,對 SMT 設備更新迭代需求越來越大。
下游應用領域個性化、多樣化趨勢明顯,流體控制設備作為SMT工序中的一環, 市場空間巨大。流體控制設備是指通過運動算法與結構設計,實現對包括工業膠 水在內的多種液體的精準控制,從而進行點膠、噴涂、灌膠等多種工藝加工。在 一般工業領域,設備主要是用于金屬結構件密封連接、元器件連接、電焊密封等, 所以其用膠量較大,對于精度的要求不高。但是在消費電子、半導體等領域,設 備主要是實現對電子元器件的連接,用膠量較小,對精度的要求極高。由于單個 電子產品在 SMT 工序中,可能需經過多次點膠或錫膏印刷等,因此一條 SMT 生產線可能包含多臺設備。
流體控制設備市場規模穩步上升,預計至 2025 年將達 490.6 億元。近年來,進 口替代疊加下游行業快速發展推動流體控制設備市場規模穩步上升。根據中金企 信國際咨詢的數據,2020 年中國精密流體控制設備市場規模為 272.30 億元, 預計 2025 年中國精密流體控制設備市場規模將達 490.60 億元,5 年間 CAGR 達到 12.50%。雖然消費電子行業增速放緩,但是新能源車行業快速發展,汽車 電子行業景氣度上升,推動流體控制設備行業持續增長:2020 年精密流體控制 設備在新能源光伏和電池領域的市場規模為 33.60 億元,預計 2025 年精密流體 控制設備市場規模將上漲為 83.90億元,5年間年均復合增長率可達到 20.08%。
2.2. 競爭格局:2021 年全球 PCB 產值規模達 809 億美元,中國占比持續提高
受下游行業多元化拓展帶來的需求擴張的拉動,全球 PCB 產值持續增加。根據 華經產業研究院引用的 Prismark 的數據,全球 PCB 產值行業規模從 2014 年 的 574 億美元增長到 2021 年的 809 億美元,CAGR+5.02%。從歷史上來 看,據博敏電子 2022 年半年報披露,全球 PCB 市場經歷過兩次產業重心轉移, 第一次是從歐美轉移至亞洲的日、韓、中國臺灣等區域;第二次由于中國顯著的 生產制造優勢吸引了大量外資企業始在中國大陸設廠擴建,生產重心由日、美、 歐、韓、中國臺灣等向中國大陸轉移。 中國 PCB 產值市場份額至 2021 年占比約 55%,居于世界 PCB 產業的主導 地位。根據華經產業研究院引用的 Prismark 的數據,中國 PCB 產值行業規模 從 2014 年的 262 億美元增長到 2021 年的 442 億美元,CAGR+7.76%, 從產值增速上看,中國大陸增速高于全球增速。
PCB 生產企業眾多,行業集中度有望提高。根據華經產業研究院引用的 Prismark 的數據,2021 年全球前十大 PCB 廠商中,有 5 家來自中國臺灣、2 家來自中國大陸、2 家來自日本、其余 1 家來自美國,合計收入約為 284.04 億 美元,占比全球 35.11%,行業集中度有望提高。
國外企業占據流體控制設備高端應用領域,國內企業逐漸實現進口替代。根據先 略研究院《2022-2026 年流體控制行業發展研究報告》,精密流體控制設備行業 技術門檻較高,且國外企業布局時間較早,擁有完整的產業體系,市場認可度較 高、客戶黏性強,因此國外企業主要占據半導體、醫療等高端領域,具有代表性 企業有賀爾碧格、美國諾信、費斯托、武藏高科、固瑞克等。國內精密流體控制 設備生產企業有銘賽科技、騰盛精密、軸心自控、上海盛普、安達智能等,目前 不斷創新技術、完善產業鏈,逐漸實現高端領域的國產替代。
2.3. 終端市場:高景氣賽道推動 SMT 設備市場穩定發展
下游應用多元化,高景氣賽道平緩了 PCB 行業周期性,帶來設備需求新增量。 目前,PCB 下游主要包括個人電腦、服務器/數據存儲、手機、有線設備、消費、 汽車、工業、醫療、軍工/航天等細分領域。根據 Prismark2021Q4 統計,2021 年 PCB 行業下游占比前五的領域為手機、個人電腦、消費、汽車、服務器/數據 存儲,產值占比分別為 20%、18%、15%、10%和 10%。由于 PCB 行業的景 氣度直接影響 SMT 設備的需求,因此我們從 PCB 行業的發展歷程看 SMT 設 備的需求變化。PCB 行業經歷了 80 年代從受下游單一行業(家電)的影響,周 期屬性明顯,到如今下游應用領域多點開花,高景氣下游賽道平滑了周期屬性。
1)消費電子增速放緩,5G 手機和可穿戴設備等新興消費電子帶來新增量。 以 iPhone 為例,5G 手機的發布對手機出貨量有明顯提振效果。根據 Counterpoint 的數據,大致可以把 iPhone 的銷售情況分為 3 個時間段: 2010-2015:iPhone4 的發布帶動了智能機的潮流,iPhone 的出貨量從 2010 年 0.48 億部到 2015 年 2.32 億部,CAGR+30.21%。 2015-2019:期間蘋果發布了第一款搭載了 Face ID 的全面屏手機 iPhoneX, 但是出貨量并沒有因此提高,反而是因市場競爭激烈下滑。 2020-至今:第一款搭載了 5G 技術的 iPhone 問世,引起手機更新潮,出貨量 有明顯的回暖,2021 年出貨量同比增長+18.30%. 從最暢銷手機來看,2021 年 1 月手機市占率 top3 皆是 iPhone12 系列。從市占率角度來看,2021Q1- 2021Q4 手機出貨量占比為 17/15/14/22%,同比+3/1/3/1pct,市場占比有所 上升,而 2022Q1-2022Q2 占比為 18/15%,同比+1/0pct,變動不大,但維持 在較高水平。
2021 年可穿戴設備領域出貨量達 5.34 億件,近 7 年 CAGR+51.83%。可穿 戴設備包括以智能手表、智能手環為代表的智能可穿戴設備、AR/VR 設備、娛 樂機器人等新興產品,已從過去的單一功能邁向多功能,品種日益多樣化,同時 具有更加便攜、實用等特點,市場需求不斷擴大,已應用于健康醫療、游戲娛樂、 個人安全等領域。根據 Statista 的數據,2014 年可穿戴設備出貨量 0.29 億件, 至 2021 年可穿戴設備出貨量以達 5.34 億件,復合增長率可達到 51.83%.蘋果 公司從 2015 年正式進入市場,迅速占據了市場的重要地位:2019-2021 年蘋 果公司可穿戴設備市場占有率分別為 32/34/30%。可穿戴設備的頻繁更新+品種 多樣化推動了 SMT 設備的迭代更新需求,果鏈中的企業也將長期受益于蘋果在 該領域的高競爭力。
2)汽車電子:新能源車 PCB 量價齊升,高景氣推動設備需求向上。新能源車高景氣有效推動 PCB 產業鏈和其專用設備制造行業的進一步發展。汽 車電子是車體電子控制和車載汽車電子控制裝置的總稱,應用主要集中于動力系 統、底盤系統、車身系統、駕駛信息系統、安全系統和保全系統,汽車電子產品 已經成為 PCB 下游應用增長最快的領域之一。伴隨著汽車電動化、智能化浪潮 的到來,汽車電子對高端 PCB 的需求將進一步提升。根據中汽協的數據,新能 源車無懼疫情影響,銷量高景氣延續,2022H1 合計為 259.19 萬輛,滲透率為 21.52%,同比增加 119.40%。
汽車電動化和智能化推動下,汽車 PCB 價值量占比持續提高。汽車市場的顛覆 性發展對 PCB 行業的影響巨大,不僅導致 PCB 產品形態的改變,更會帶來價 值量的快速提升。傳統汽車 PCB 主要用于汽車的控制器(ECU)上,主要功能 是運算、處理、判斷然后輸出指令,其 ECU 類別相對簡單,平均用量較少,價 值較低。而新能源汽車的電控系統相較傳統汽車更為復雜,從而也決定了新能源 汽車相較傳統汽車電子化程度更高,傳統 6 層以內為主的汽車板逐步向多層、高 階 HDI、高頻高速等方向升級,以滿足智能駕駛、智能座艙、車聯網、動力系統 電氣化等領域的需求,PCB 價值量有所提升。 根據凱格精機招股說明書引用的 IHS、德勤分析的數據,2007 -2017 年,汽車電子成本占整車成本比例從約 20% 上升至 40%左右,2030 年預計達到 45%。
2.4.他山之石,對標諾信公司仍有較大上升空間
全球流體控制設備領導者,諾信擁有世界領先的技術與解決方案。諾信成立于 1954 年,公司主要分為先進技術解決方案和工業精密解決方案兩大全球運營部 門,擁有世界領先的自動精密點膠、噴射技術,以及表面涂覆的解決方案,設計 并制造了全系列流體控制設備,適用于 SMT 組裝、3D 和晶圓級封裝、半導體 封裝、相機模塊組裝和其他廣泛的精密制造領域。
諾信通過并購與全球化的策略,擴大業務范圍,掌握核心技術。20 世紀 80 年 代,諾信收購了印度工業涂料 Aktiebolag(摩擦帶電粉末噴涂技術的專家)和 Meltex(熱熔膠點膠的領導者),全球化策略下,國際銷售占公司 50%以上。 20 世紀 90 年代,諾信通過收購斯勞特巴克公司、威瑞泰科技和 J&M 實驗室獲 得了在全球產品組裝、包裝、加工和無紡布應用中的膠粘劑點膠能力;于 1996 年通過收購 Spectral Technology Group 和 1999 年收購 Horizon Lamps Inc.,增添了紫外線(UV)固化能力;1996 年通過收購 Advanced Plasma Systems 和 1999 年收購 March Instruments Inc.新增氣體等離子體技術;1996 年通過收 購 Asymtek 和 2000 年收購 EFD Inc,為電子、醫療和光纖行業提供精密點膠 設備,擴大了諾信高科技和電子行業的影響力,這些收購組成了 Nordson 先進 技術部門的核心。
21 世紀,諾信更加注重技術差異化、應用專業知識和直接服務,全球市場份額 繼續擴大。2004 年收購了熱熔膠點膠系統制造商 W. Puffe Technologies, 擴大了諾信在膠粘劑系統方面的現有技術基礎,同時也增加了進入歐洲市場的機 會。2007 年,諾信收購了 Dage 控股公司和 Yestech,進入了一個新的市場 領域,即電子測試和檢測,這兩者都是對公司現有點膠能力的高度補充。2010 年 后,公司新增醫療和聚合物加工兩個增長點:在醫療領域,收購生物材料配藥的 全球領導者 Micromedics、醫用流體流量控制領域的領導者價值塑料以及導管 和導管供應商 Avalon,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聚合物加工領域,諾信收購了韋 爾巴根、EDI、賽洛伊控股和克雷恩堡/BKG,以構建用于塑料擠出、注塑、造粒 和回收應用的關鍵流動組件產品組合。
過去十年,諾信業績總體向上,受疫情影響略有波動,但毛利率較為穩定,維持 在 55%左右。諾信 2021 年實現營收 150.96 億元,同比增加 11.37%,后疫情 時代逐漸修復;2012-2021 年公司營收 CAGR+5.45%,營收總體平穩增長。 公司毛利率基本維持在 55%左右,體現了長期穩定的競爭力。從區域來看,公 司全球化戰略較為成功,前三大市場分別為美國、亞太、歐洲地區,占比為 33/28/26%.
對標諾信,安達智能流體控制設備還有較大成長空間。因諾信 2020 年起調整了 營收構成,故只取了 2018 和 2019 年點膠技術的點膠技術營收作為對比。對比 可得,諾信 2018-2019 年營收為安達智能的 14.9 和 18.5 倍,安達智能還有 較大的成長空間。
3.1.深耕流體控制設備多年,形成三大核心布局
公司是國內較早從事流體控制設備研發和生產的企業。公司一方面將夯實并提升點膠閥、涂覆閥等已具備較強競爭優勢的核心零部件的技術水平同時,將直線電 機、運動控制卡等關鍵零部件提升至行業領先水平;另一方面,公司將基于產品 開發需求,增加對更多核心零部件的自主研發能力,加深產業鏈向上游縱深。 歷經多年發展和技術積累,公司已形成核心零部件研發、運動算法和整機結構設 計的三大核心技術領域布局。依托三大核心技術領域,公司的智能制造裝備已在 技術水平、生產效率和交付速度等方面具備較強的競爭優勢,并為公司優秀的客 戶服務能力提供了重要保障。公司注重研發,圍繞核心業務,公司積累了包括高 精度點膠在內 12 項核心技術。
1)產品方面: 公司的核心產品點膠機重復精度、定位精度和運行速度方面,已與諾信等全球領 先的流體控制設備企業保持一致水平。1)公司的點膠機可滿足客戶多維度的高 精度要求。定位精度和重復精度為點膠機 X 軸和 Y 軸可實現的精度水平,亦是 點膠機實現高精度控制的重要基礎。2)公司點膠機可在高速點膠和多種點膠閥 運動方式下,均保持較高的精度水平,滿足客戶日益提升的生產效率要求。例如, 在點膠閥移動速度達 1500mm/s 的情況下,公司點膠機的定位精度和重復精度亦 能與諾信的點膠機保持一致水平。
公司涂覆機的定位精度已與行業頭部客戶諾信達到一致水平。公司涂覆機可適用 需進行大范圍涂覆的多種尺寸產品加工,包括尺寸偏大的平板、電腦以及尺寸較 小的智能手表等,能滿足客戶多種加工需求。涂覆效果方面,除機臺本身的精度 水平、運行速度外,涂覆機的最終涂覆效果還取決于所使用涂覆閥的涂覆均勻度。
公司的等離子清洗機適配多種氣體,多種射頻功率。公司憑借等離子技術,可為 客戶提供能適用多種氣體、多種射頻功率的等離子清洗機,能滿足客戶多樣化的 加工需求。可注入氣體方面,公司主要型號等離子設備可適用 7 種氣體,但軸心 自控官網披露的等離子設備參數中,僅可注入 3 種氣體。射頻功率方面,公司的 VP-60L 等離子設備可實現 500W 至 1000W 的射頻功率,但諾信、軸心自控 披露的等離子設備僅能實現單一射頻功率。公司的等離子清洗機已能實現較好的 清洗效果,產品經等離子設備清洗后,可極大提升產品后道工序的附著力。
2)零部件方面:公司注重核心零部件研發及運動算法積累,有助于提高公司毛利。2011 年,公 司開始進行點膠閥研發,逐步掌握了閥門關鍵部件的結構設計能力和組裝生產工 藝,并成為在點膠閥和涂覆閥領域具備較強技術優勢的領軍企業。目前公司自主 研發和生產的點膠閥和涂覆閥已具備較高技術水平,且被廣泛運用于多種流體控 制設備中。公司自主研發的核心零部件不斷多樣化,先后實現直線電機、驅動器 和 SCARA 機械臂等運動控制關鍵硬件的自主研發,并逐漸廣泛應用于公司的 產品。
3.2. 立足于果鏈基本盤,積極向多領域拓展
與蘋果產業鏈互惠互贏,合作具有持續性。僅有滿足客戶多維度高精度要求的供 應商,方能進入驗證,從而取得資格進入蘋果供應鏈后,1)公司從工藝驗證階 段就會參與蘋果新產品的開發,除非重大異常,否則不會更換技術方案或供應商; 2)蘋果公司執行與公司共同進步的管理策略,通過“持續合作“模式與公司上 保持交流,共推動供應商進步;3)蘋果產業鏈極高的創新力、深厚的技術實力、 強大的品牌價值、高超的資源整合和供應鏈管理能力為公司業務可持續性提供了 重要保障。
基于較強的競爭力,公司非果鏈客戶拓展較為順利。公司下游客戶的應用場景十 分多樣,潛在的非蘋果產業鏈客戶類型豐富。公司已進入新能源、智能家電和汽 車電子、工業控制、通信和消費電子等多領域,和億緯鋰能、寧德時代、海爾智 家、美的集團、蘇州加賀、和而泰等行業一流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
優化客戶結構,提升全球化運營能力。多年以來公司憑借較好的產品質量、優秀 的客戶服務能力,公司產品已服務全球包括 30+國家和地區,在美國、墨西哥、 馬來西亞建立全資子公司,并配備了富有經驗的人員,以加強海外市場的拓展和 運營能力。未來,公司將通過拓寬產品線、豐富產品應用領域,從而豐富客戶類 型、提升抗風險能力。
3.3.推出 ADA 智能平臺,直擊行業痛點,靜待花開
從流體機械到智能平臺,公司拉通工藝,直擊行業痛點。公司深耕電子制造業多 年,深知制造業普遍存在設備不通用、故障排除時間長、技術人員門檻高、換線 轉產不靈活 4 大痛點。公司自 2015 年就開始進行 ADA 智能平臺產品的研發, 通過多年的經驗積累和技術攻關,于 2021 年成功研發出 ADA 系列多功能模塊 化組裝平臺。ADA 智能平臺的設計理念是做一臺“模塊化、通用化、平臺化、 柔性化、智能化、小型化”的平臺型設備。
1)“模塊化”指通用機架+主機模組=通用平臺,通用平臺搭載較準模塊、供料 模塊、功能模塊快速組建成智能平臺,而功能模塊與供料模塊的相結合即實 現了給智能平臺“提供什么工具和物料就能干什么活”的功能。 2)“通用化”指無需定制多種單一功能的電子專用設備,智能平臺上的每個工 作模塊即插即用,可多種組裝工藝串接,可多功能自由組線。 3)“平臺化”指各工作模塊共用一類主機平臺,各平臺間相互通用,操作技術 門檻降低。“柔性化”指基于前述的模塊化功能,各工作模塊可快速拔插互換, 換線轉產方便靈活。 4)“智能化”指各功能頭均擁有獨立控制器并可預設運動軌跡,集軟件、邏輯 任務程序、參數、報警提示、自動功能檢測、自動校準程序存儲于一控制器 里,功能頭只需與主機模組通電、通氣、通訊即可。 5)“小型化”指以 ADA-H 系列產品為例,一個模組 780mm 寬、1320mm 深、1530mm 高,占地面積小,只有傳統設備的近 1/4。ADA 智能平臺的 主機模組可以混搭使用,主機模組可以與人工位組合,產線可以無限擴展, 因此可廣泛應用于消費電子、汽車電子、半導體、新能源、智能家居等行業, 可響應不同行業產品的快速切換需求。
ADA 智能組裝機系列將是公司在 FATP 工序段實現市場份額擴張的重要產品。 相對于 SMT 工序,FATP 工序自動化率較低,空間較大。公司的 ADA 智能組 裝機系列產品基于對機架結構的標準化設計,以及設備關鍵零部件可拆卸的模塊 化獨立驅動設計,使得同一智能制造裝備可通過加載不同功能的關鍵零部件,即 可完成點膠、涂覆、組裝、等離子清洗等多種功能、從而可覆蓋多道工序環節。 ADA 智能組裝機是公司為客戶提供智能制造整體解決方案的重要戰略嘗試,將 創新性地解決消費電子制造業因工序環節冗雜、需購買多種電子專用設備,或因 工藝更新換代需頻繁更換設備的行業痛點。客戶僅需購買標準的 ADA 設備機型, 根據工藝需求,購買不同工作模塊。
3.4.募集資金,擴大產能,拓展半導體設備領域
公司本次募集資金擬投入 11.7 億元,用于流體設備及智能組裝設備生產建設、 研發中心建設、信息化建設及補充流動資金。項目的建設有助于公司 1)提高產 能以滿足不斷增長的下游需求,2)提高產品性能,以滿足市場需求并向半導體 領域發展,3)提升生產用于半導體、醫療設備等行業生產的電子專用設備制造 能力。
公司將圍繞半導體設備進行研發,實現該領域的技術突破。目前我國制造業面臨 多重挑戰,隨著國際貿易摩擦加劇,供應鏈的不確定性增加,我國制造業突破關 鍵核心零部件、半導體等高端制造業技術瓶頸的重要性愈發凸顯。在新技術領域 拓展方面,公司將通過開展 IC 分選機、ASHER 去膠機等重大研發項目,實現 在半導體領域的技術突破和積累。 另外,在 TP 觸摸屏生產工序,公司正在進行激光劃片機等新產品的前期技術儲 備,此外公司還在不斷對噴墨機和等離子清洗機等產品進行市場推廣,以擴大產 品在 TP 觸摸屏生產環節中的應用規模。
公司是國內較早從事流體控制設備研發和生產的企業。公司主要產品為流體控制 設備、等離子設備、固化及其他設備和配件及技術服務。
1)流體控制設備:分為點膠機、涂覆機和其他流體控制設備。2018-2021H1, 蘋果公司直接采購和蘋果公司指定 EMS 廠商采購的金額占發行人主營業務收 入的比例分別為 69.38/51.44/60.65/60.46%,均在 50%以上,對公司設備營 收有重大影響。由于今年消費電子景氣度不高,我們預測公司只有較小增幅,但 是隨著公司上市后招收人才,鋪開市場,后續將對營收產生正面反饋。我們認為 公司在 2022-2024 年收入增速分別為 5/21/19%;毛利率為 61/61/60%。
2)等離子設備:分為真空等離子清洗機和常壓等離子清洗機,用于清洗 FPC、PCB、半導體引線支架、玻璃和各種手機零部件等表面有機物。適用于 SMT 工 序和 TP 觸摸屏生產工序。結合歷史增速,2021 基數較低,我們認為公司在 2022-2024 年收入增速分別為 200/30/30%,毛利率維持在 72%。
3)固化及其他設備:固化設備包括紅外固化爐、紫外固化爐和熱風固化爐,主 要用于產品完成點膠或涂覆、灌膠或打印等工序后的固化或烘干。智能組裝設備 主要用于零部件貼裝和組裝,如貼裝、插裝、鎖附等工序;此外公司產品還包括 ADA 智能平臺、上料機、下料機和傳輸設備等其他設備,適用于 SMT 工序、 TP 觸摸屏工序和 FATP 后段組裝工序。包括我們認為公司在 2022-2024 年收 入增速分別為 132/226/48%,毛利率為 49/57/58%。
4)配件及技術服務:主要包括點膠閥、涂覆閥和其他配件等銷售收入,以及為 客戶提供包括智能制造裝備的操作培訓、定期檢查、維護保養等在內的技術服務。 因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相對穩定,我們認為公司在 2022-2024 年收入增速分 別為 30/25/25%,毛利率緩慢修復分別為 63/64/65%。
(本文僅供參考,不代表我們的任何投資建議。如需使用相關信息,請參閱報告原文。)
精選報告來源:【未來智庫】。
報告出品方/分析師:天風證券 李魯靖)
1.1. “核心零部件研發+運動算法+整機結構設計”三層核心技術布局
公司定位國內領先的流體控制設備制造廠商。
公司是國內較早從事流體控制設備研發和生產的企業,于2009年率先推出智能選擇涂覆機、次年成功研發并推出“國內首款全自動多功能高速點膠機”,目前已形成核心零部件研發、運動算法和整機結構設計的三大核心技術布局。
公司直接向蘋果公司、歌爾股份、廣達、比亞迪和立訊精密等頭部信息產業品牌商和代理工廠提供智能制造設備、零配件和技術服務。于2021年被工信部列為“建議支持的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于2018年獲中國專利優秀獎。
目前,公司主要業務為流體控制設備、等離子設備、固化及組裝設備等智能制造設備的研 發、生產和銷售。
公司的主要產品包括點膠機、涂覆機、等離子清洗機、固化爐和智能組裝機等在內的多種智能制造裝備,同時也為客戶提供整線生產綜合解決方案。產品應用廣泛,覆蓋的領域包括消費電子、汽車電子、新能源、智能家居和半導體等。
公司的產品主要運用于 SMT 電子裝聯、TP 觸摸屏生產和 FATP 后段組裝環節,應用下游行業覆蓋手機、電子、可穿戴設備、汽車電子、智能家居等。
SMT 電子聯裝:即表面裝貼技術,具有可加工小型化、高精度元器件等特點,已成為電子裝聯技術的主流技術。只要涉及PCB板、FPC等電子元器件組裝的生產制造環節,均需使用 SMT 設備。公司生產的流體控制設備、等離子設備、固化及智能組裝設備覆蓋 PCB 板加工 SMT 工藝流程中超一半的工序環節。此外,由于產品工藝設計,單個電子產品在 SMT 工序中,可能需要經過多次點膠。
TP 觸摸屏生產:TP 觸摸屏由玻璃蓋板、ITO 導電玻璃、柔性線路板等構成。廣泛應用于包括手機、電腦、可穿戴設備在內的領域。公司設備可覆蓋 TP 觸摸屏生產中超一般以上的工序環節。
FATP 后段組裝:指在完成電子產品主要部件生產后的進行的最后組裝及測試過程。公司設備可應用于手機 FATP 中一半的工序環節。
此外,公司還將重點致力于未來有重大發展前景的新產品和新技術研發。
2021年成立安動半導體進軍半導體行業,將研發中心建設項目投向科技創新領域,形成一系列產品和技術專利,正在研發的項目有針對半導體封裝芯片測試后的 IC 分選機、激光劃片機和去膠機,希望在未來 3-5 年內實現大規模應用。
同時,公司研發的 ADA 智能組裝機是推進為客戶提供智能制造整體解決方案戰略的又一重大嘗試,與現有核心技術的關系來看,ADA 智能組裝機是對公司現有核心技術的進一步突破和集中應用。
1.2. 業績總體趨勢向好,產品毛利率遠高于行業平均
公司業績穩步增長,總體趨勢向好。
公司營業收入和歸母凈利潤呈增長趨勢,營業收入由2018年的 4.48 億元增長至2021年 6.28 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 11.94%,歸母凈利潤由2018年的 1.31 億元增長至2021年的 1.53 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 5.3%。
其中,除2019年營業收入及凈利潤有較大波動外,公司業績總體呈穩步增長狀態。2019年營業收入及凈利潤有明顯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公司下游客戶集中度較高,蘋果公司直接采購和蘋果公司指定 EMS 廠商采購金額占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均在 50%以上甚至 60%左右,2019年蘋果公司手機新增產能不及預期且新一代手機工藝變更幅度有限導致對公司占比最大的流體控制設備訂單量下滑。
公司毛利率高于同行業平均值,現金流充足。
公司憑借優質的客戶資源、核心零部件自研自產、產品模塊化生產等優勢以及相關產品先發優勢,在整體水平上,公司毛利率水平高于同行業其他公司平均毛利率水平,基本維持在 60%以上水平。同時,得益于營收規模的增加,公司的現金流較為充足,2021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達 1.29 億元。
圖 6:2018-2021H1 公司及同行業平均毛利率
圖 7:2019-2022Q1 經營現金流凈額(百萬元)
較高的銷售、管理費用率保證對接情況。期間費用率基本穩定在35%左右,占比最高的為銷售費用率。
銷售費用率高于同行業平均水平是因為公司的銷售人員不僅僅負責產品的銷售,其中還包括了所有對產品的售后服務人員等。
因此,其銷售費用率水平較高的主要原因有二:
一方面,為更好地開拓市場及服務客戶,公司較為重視市場及售后人員配備,建立了完善且高效的售后服務體系和薪酬激勵機制,從而導致銷售費用中職工薪酬及售后維保費用較高;
另一方面,公司在多個國家和地區如美國、中國香港等地設有子公司,負責公司海外市場的開拓和維護,因此公司相應產生的銷售人員薪酬、辦公費、折舊攤銷等費用較高。
2021年上半年公司的管理費用率、研發費用基本與行業平均水平持平。
流體控制設備是公司的核心產品,產品毛利率普遍較高。
公司營收中占比最大的為流體控制設備,第二為與設備相關的配件銷售及技術服務收入。流體控制設備、等離子設備、配件及技術服務的毛利率普遍較高,2018-2021年平均在 70%左右,固化及智能組裝設備毛利率相對較低,但也維持在 40%-60%的較高水平。
圖 10:2018-2022 各項產品營收占比
1.3. 股權結構穩定,激勵計劃調動核心員工積極性
公司的實際控制人為劉飛、何玉嬌夫婦,兩人直接持有公司 9.1%的股份,并通過東莞盛晟、易指通間接控制公司 59.29%的股份,兩人共直接或間接控制公司 68.39%的股份,股權結構比較穩定。
其中,董事長劉飛是公司核心技術人員之一,從2003年起從事電子專用設備制造業并于2016 年榮獲東莞市科學技術進步獎,期間作為發明人協助公司獲得專利合計 72 項,其中發明專利 11 項。
圖 12:公司股權結構 (截止至2022年 8 月 1 號)
股權激勵計劃調動公司管理層及核心人員積極性,保證公司長遠健康發展。
公司于2017年 4 月制定并通過了針對公司管理層、核心技術人員和業務骨干的《持股計劃管理辦法》。分三次實施股權激勵計劃。
2017年12月25日,公司實施第一次股權激勵計劃,授予副總經理陳園園、倉庫部經理張紅輝等 19 名員工共100.47萬股,授予價格為 5.1 元/股。
2018年12月15日,公司實施第二次股權激勵計劃,授予副總經理陳園園、人力行政中心總監何華等 6 位員工股份10.59萬股。
2020年5月5日,公司實施第三次股權激勵計劃,授予公司董事會秘書兼財務總監易偉桃3.53 萬股,授予價位38.25元/股。
2.1. 精密流體控制設備市場規模穩步提升
流體控制設備,是指通過運動算法與結構設計,實現對包括工業膠水在內的多種液體的精準控制,從而進行點膠、噴涂、灌膠等多種工藝加工。
流體控制設備主要包括點膠機、涂覆機、噴墨機和灌膠機等,可廣泛應用于SMT電子裝聯、FATP 后段組裝的點膠和 TP 觸摸屏涂覆等工序。
根據頭豹研究院數據,2020年我國精密流體控制設備市場規模為 272.3 億元,2025年預計上漲到 490.6 億元,復合增長率為 12.5%。
從應用領域細分來看,2020年流體控制設備在 3C 電子領域的市場規模為 133.3 億元,2025 年將達到 191.8 億元,復合增長率為 7.55%。2020年流體控制設備在新能源光伏和電池領域的市場規模為33.6億元,2025年將達到83.9 億元,復合增長率為 20.08%。
點膠機是流體控制設備中最主要的產品,是對各種膠水等流體進行控制,點滴或涂覆于產品表面或產品內部的專用機器。點膠機作為電子產品 SMT 生產工序中的重要設備,其應用廣泛,隨著 PCBA 主板生產制程的不斷復雜化、SMT 生產線所需要的設備數量不斷增加,配備的點膠機數量也在不斷上升。
根據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的數據,2022年全球點膠機行業市場規模增長預測為 90.3 億美元,其中亞太地區占比 53%,至2028年預測為 106.8 億美元,點膠機有廣闊的市場空間。
2.2. 可比公司發展情況及參數對比,安達智能產品對標國外龍頭
在公司發展進程上看國外公司較早地將壓電驅動技術應用于精密流體控制領域,目前半導體制造、生命醫療等高端市場份額主要掌握在美國諾信、德國微密斯、費斯托和賀爾碧格等外資企業手中,這些企業技術實力雄厚,在高端應用領域具有先發優勢和豐富的行業經驗。
此外,國外廠商經過多年的發展,通過前瞻性布局新興業務、橫向拓展產品種類及合理的產業鏈并購,已在精密流體控制領域建立的較為完善的產品體系,市場認可度及客戶黏性較強。
表 2:海外流控設備參與公司
近些年,隨著高端智能制造產業鏈由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轉移,在精密電子組裝、MEMS 器件和 IC 封裝工藝迭代升級的背景下,以上海盛普、銘賽科技、軸心自控、安達智能和高 凱技術等為代表的一眾國內企業逐步實現流體控制設備產業鏈縱伸和核心零部件國產替代。
在公司產品參數上從點膠機構成及應用上來看,我們認為點膠機的關鍵參數包括 XY 軸定位精度,重復精度等,而作為點膠機上最重要的結構件——點膠閥,其最小點膠直徑、膠量范圍等參數的精細程度也直接影響到點膠機的產品性能。
定位精度指視覺成像系統將點膠頭對準點膠位置的最大誤差,該指標越小說明產品質量越好;重復點膠指在重復點膠過程中的平均精度偏差,該指標越小說明產品一致性程度越高;最小點膠量指點膠機噴射的每一點膠水的最小控制量,該指標越小說明控制能力越精細。
國內廠商如安達智能點膠機的定位精度可以達到 15um,與諾信公布的 S2-900P 點膠機 XY 軸定位精度一致,同樣在重復精度方面,安達智能可以達到 10um 與諾信持平;在最大運動速度上,安達智能點膠機甚至相較于諾信更勝一籌,達到 1500mm/s,最大加速度 1.5g 優于諾信的 1g。
在點膠閥關鍵技術參數上,安達智能點膠閥最小點膠直徑可達 0.15mm,相較于諾信的 DV-01 點膠閥 0.25mm 更勝一籌,但在膠量精度上,安達 PV-20S 可達±1%,與諾信 Vortik 螺桿泵持平。綜上可以看出,在點膠機和點膠閥核心技術參數方面,安達智能已經可以和國外點膠機龍頭諾信處在同一水平線上。
2.3. 工藝趨向精細化,下游 3C 消費電子拉升成長空間
2.3.1. 工藝段主要覆蓋 SMT&FATP
流體控制設備主要覆蓋的工藝段包括 SMT 表面貼裝,FATP 后段組裝。FATP(后段組裝)是指完成電子產品主要部件生產后,進行最后階段組裝及測試過程。因每一代電子產品的結構設計都會發生變化,該段工序的設備均需進行更新迭代和定制化的設計。
例如,當手機的攝像頭模組增加,相對應的貼裝設備、送料設備和視覺檢測設備等均需根據攝像頭數量及貼裝位置變化等因素,進行設計和生產。FATP 后段組裝相較于 SMT 工序而言標準化程度更低。
圖 17:FATP 組裝流程
SMT 即表面貼裝技術,是電子裝聯技術的一種。
電子裝聯是指對電子元器件,如 PCB 板等實現裝配和電氣聯通的制造過程,因此只要涉及 PCB 板、FPC 等電子元器件組裝的生產制造環節,均需使用 SMT 設備,因此 SMT 設備市場空間較大。
SMT 工序流程包括錫膏印刷、貼裝元件、點膠等環節,此外根據產品工藝設計,單個電子產品在 SMT 工序中,可能需要經過多次點膠或錫膏印刷,因此一條 SMT 生產線可能包含多臺流體控制設備。
2.3.2. 應用層面重點覆蓋 3C 消費電子
從下游 3C 電子領域來看,3C 電子設備指計算機、通訊、消費電子產品三類電子產品的簡 稱,主要有電腦、手機、只能穿戴設備等。3C 產品的消費屬性明顯,更新換代周期一般較 短,呈現出市場容量大、產業龐大、更換頻繁的特點。隨著 3C 電子行業的不斷發展,3C 電子產品朝著更高集成化、精密化的方向發展。
以手機為例,手機是 3C 行業的核心驅動力,其組成零部件將近 20 種,包括觸摸屏、顯示 面板、PCB、電池、攝像頭等。
手機內部需要點膠的地方包括 1)手機主板的固定;2)塑料殼體的粘合;3)手機屏幕和邊框的粘接;4)攝像頭窗口的固定;5)側按鍵粘接固定;6)充電和耳機插孔固定。
手機的裝配和檢測是 3C 行業自動化最被看好的環節,隨著組裝技術和工藝標準化程度的提高,精密流體控制設備例如焊錫、點膠在 3C 行業的應用程度會越來越大。
從國內數據來看,國家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支出消費電子行業的發展,在政策的支持下, 消費電子行業獲得了良好的發展機會,我國傳統的消費電子已經逐步進入了成熟階段。
華經情報網數據顯示,2017年-2019年我國消費電子市場規模分別為 16120 億元、16587億 元和 17780 億元。受到疫情影響,2020年市場規模稍有下降,2021年疫情好轉,市場規模恢復到 18813 億元,同比增長 4.42%。進入2022年,受到俄烏戰爭、部分地區疫情反復的影響,上半年消費電子的出貨量有所下降。
下半年來看,隨著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涉疫地區復工復產,多地政府出臺多項政策刺激需求,上半年壓抑的需求有望在下半年得到釋放。
根據中國信通院 CAICT 的數據及測算,按照手機出貨總量等于 5G 加 4G 手機出貨量來計算,2022年 6 月國內市場手機出貨量為 2788 萬部,同比增長 9.85%,實現今年首次同比增長。
從消費電子類型細分來看,2019年我國手機、平板電腦、可穿戴設備的出貨量分別為3.69億部、2.20千萬臺、0.99億臺;2021年我國平板電腦和可穿戴設備增長至2.80千萬臺和1.40億臺,手機略有下降至 3.43 億部。
從消費電子品牌細分來看,2022年上半年國內智能市場低迷,但蘋果出貨量較為穩定,保 持小幅增長。根據國際數據公司(IDC),2022年整個上半年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約為 1.4 億臺,同比下降 14.4%,其中,Q2 出貨量約為 6720 臺,同比下降了 14.7%。
五大智能手機廠商多數出貨量同比下降 20%-30%不等,蘋果憑借著在“6.18”期間調整產品銷售結構、優惠降價等方策略將 iphone13 打造成“爆款”,幫助蘋果在市場大盤低迷的背景下,依然獲取了同比 1.1%的正增長。
此外,在市場份額方面,蘋果的市場份額由 2021Q2 的 12% 增加至2022Q2的14.1%,進一步擴大了產品的市占率。
3.1. 傳統點膠、涂覆業務:對標諾信多元布局下游應用,果鏈非果鏈同步發展
3.1.1. 深度覆蓋蘋果產業鏈,非果鏈客戶擴展初見成效
公司較早從事高端流體控制設備,并且實現了對蘋果產業鏈的深度覆蓋,在點膠機、涂覆機等流體控制設備領域享有較高的行業地位和聲譽。
自2014年公司與蘋果建立合作關系進入蘋果產業鏈以來,公司深度參與蘋果新產品的工藝驗證項目并獲得訂單,公司的產品已覆蓋應用于蘋果手機、TWS耳機、電腦等多類型終端產品的生產制造,如公司的點膠機、組裝機、清洗機、固化爐等。
截止2021年 6 月,公司對非果鏈客戶的業務開拓已初見成效。
目前,我們認為公司對非果鏈客戶市場開拓力度有限的原因是公司的技術人員有限、客戶開發資源不足,隨著公司不斷加大業務開發力度,已實現了對諸多非蘋果產業鏈客戶的覆蓋,正在驗證階段的客戶下單金額可能會高于正在工藝驗證樣機的金額,預計未來公司對非蘋果鏈客戶的銷售規模有望會有進一步的上升。
3.1.2. 拓寬賽道實現終端市場多元化,積極海外發展提高品牌知名度
國際市占率較高的從事流體控制設備的諾信公司終端市場呈現多元化布局,下游應用領域廣泛。
其主要的下游應用領域包括:電子、非耐用消費品、醫療、工業和其他市場,產品在電子行業的應用比重最大,占比29%,但電子部分除了消費電子外還包括半導體、汽車電子等。
作為全球流體控制設備的領導者,以及擁有世界領先的自動精密點膠噴射技術和表面涂覆的解決方案的設備廠商,諾信產品的下游應用領域較為多元,電子領域僅占所有下游應用領域的29%。而安達同樣是從事流體控制設備的公司,其主營業務收入主要應用于消費電子領域,且主營業務收入占公司總收入高達99.95%,下游應用領域較為集中于消費電子。
因此,對標諾信,公司作為國內主要從事流體控制設備制造的廠商,生產的設備下游主要集中于消費電子領域,未來公司有望通過拓寬產品賽道、布局新興業務的方式來擴大市場規模、擴充業務邊界。
公司業務外延之勢初顯。
公司以產業發展趨勢為導向,將半導體等高端電子信息制造業作為未來重點拓展的應用領域,并加大了對汽車電子和新能源等領域的拓展力度。目前,公司已積累了一批優質的客戶,覆蓋了除消費電子外多個終端應用領域。
2021 年 10 月,公司成立全資子公司——安動半導體,專注于半導體封裝及前制程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此外,公司研發中心下設半導體部專門從事半導體設備核心技術研發工作。
公司涉足半導體行業的產品有 AD16-BDW 半導體智能精密點膠系統,該產品可用于關于半導體產品封裝點膠,包括 IC 點圍壩膠、封裝、零件包裹、芯片底填等,X/Y 的重復精度可達 0.005mm 精度,最大移動速度可達 1300mm/s,最大加速度 1.5G。
產品可滿足半導體加工潔凈度要求,附帶潔凈送風單元,采用雙層往復式上下料方式,并搭配 AOI 檢測及定位功能及激光高度檢測系統,實現整機精度檢驗。
此外,公司的真空等離子清洗機和常壓等離子清洗機可用于清洗半導體引線支架等表面有機物,提高產品表面附著力,從而提升產品可靠度。
半導體是公司未來3-5年的重點新技術投入方向,公司通過進一步優化智能制造裝備技術, 滿足半導體生產制造的工藝需求,并基于成熟的點膠和等離子相關技術,優先研發可用于半導體后段封裝環節所需設備。
公司已于2017年研發出一種半導體蓋板貼合機及一種用于半導體貼膜的貼合機,為滿足半導體封裝環節精度和潔凈度要求的精密加工的雙軸點膠設備也處于研發階段,有望達到行業領先水平、實現技術創新。
諾信公司的產品不僅覆蓋芯片封裝工序,也應用于晶圓級的封裝工序。
在晶圓的封裝工序過程中,諾信的 ASYMTEK 可進行晶圓底填、MARCH 可進行晶圓清洗等,在最后的芯片封裝工序段中,諾信的產品應用于芯片裝片、引線鍵合等環節。
對標諾信,安達目前優先研發用于芯片封裝工序的智能制造設備,未來可逐步向如晶圓封裝等更多半導體生產工序環節延伸。
諾信公司的另一持續增長力為積極布局海外市場,提高品牌的認知度。
諾信的海外市場包括歐洲和亞太地區,2021年除美洲外的銷售額占比達到67%,產品直接銷售到 35 個國家,業務覆蓋孟加拉、丹麥、盧森堡、馬其頓等多個國家和地區。
2019年,安達提高了線下參展的數量,并且將參會地點由國內拓展到了美國、德國、泰國等多個國家和地區來提高公司品牌的國際認知度和品牌影響力。
此外,公司已在美國、墨西哥、馬來西亞建立全資子公司,并配備了有豐富經驗的人員,以加強海外市場的拓展和運營能力。
未來公司還將繼續在海外市場擴展業務。對標諾信的發展歷程,主動擴展海外市場的業務是諾信持續不斷發展的一主要驅動力,我們認為不斷地拓寬海外市場或將是安達未來發展的一大新方向。
3.2. 新興產品:ADA 智能平臺打造智能制造,去膠、分選機突破技術新領域
國內首創 ADA 智能平臺,可實現真正的智能制造。
ADA 智能組裝機的運動軸可加載不同的工作模塊,同時搭載多種上下料模塊、物料輸送模塊等,從而完成點膠、涂覆、組裝、等離子清洗、鎖螺絲功能。同一設備更換運動軸的工作模塊即可覆蓋多道加工工序,拉通工序前后段,實現“給什么工具和物料干什么活”,使換線轉產更為靈活。真正同時集小型化、模塊化、通用化、平臺化、柔性化和智能化于一身。
ADA 智能組裝機是公司為客戶提供智能制造整體解決方案的重要凸顯。
創新性地解決消費電子制造業因工序環節冗雜、需購買多種電子專用設備,或因工藝更新換代需頻繁更換設備的行業痛點。
ADA 智能組裝機主要應用于消費電子產品的 FATP 段組裝生產,是公司對現有主營業務的升級和優化,亦是公司推進為客戶提供智能制造整體解決方案戰略的重大嘗試,未來有望成為公司 FATP 工序段實現市場份額擴展的重要產品。
公司持續開展 ADA 設備的研發工作,截至2021年 6 月在研產品包括 ADA 智能組裝機、微型智能組裝機、ADA 組裝機的自動化軟件平臺。公司已實現 ADA 平臺的行業案例包括 ADA 手機組裝線、手機 TP 屏組裝線體以及車載空調控制器組裝線。
以手機 TP 屏組裝線體 ADA 智能平臺為例,實現指紋模組壓合機、等離子清洗劑、撕膜機等多產品一體化的智能平臺。
圖 33:ADA 智能平臺-手機 TP 屏組裝線體
此外,公司通過開展 IC 分選機、ASHER 去膠機等重大研發項目,實現在半導體領域除點 膠、涂覆外的技術突破和積累。
公司目前的主要業務為流體控制設備、配件及技術服務、等離子設備、固化及其他設備和其他業務,我們根據公司產品結構、歷史業績及市場空間情況做出估計:
1)流體控制設備:點膠機產品部分零部件外發后可以增加現有產能,同時將 ADA 設備和去膠機及分選機等半導體設備計入該項目中,我們預計22-24年收入分別為6.03、10.08、13.12 億元,綜合毛利潤分別為3.74、6.15、7.87億元。
2)配件及技術服務業務:由于考慮到設備保質期一般為兩年,除了升級改造費用外,質保期過后存在一定的設備零部件購買需求,我們預計22-24年這部分業務收入分別為2.23、3.12、4.05億元,綜合毛利分別為1.40、1.96、2.55億元。
3)等離子設備:我們認為公司半導體領域開發后,等離子設備銷售數量或將穩步提升,因此預測22-24年收入分別為 0.18、0.25、0.32 億元。
4)固化及其他設備:我們預測未來這部分收入22-24年分別為0.61、0.65、0.66億元。
5)其他業務收入:其他收入主要包括租金、水電、廢料出售等收入,預計收入在22年有小幅增長后維持不變,22-24年均為 50 萬元。
基于此,我們預計2022-2024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9.04億、14.09億、18.15億,YOY為43.91%、55.89%、28.83%;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04億、3.36億、4.40億,YOY分別為33.38%、64.81%、31.04%。
表 12:業績測算(萬元)
根據公司主營業務,我們選取同為果鏈企業、立足于 FATP 組裝段的設備公司博眾精工作為可比公司;考慮到公司下游向半導體設備領域拓展,布局去膠機、分選機,所以選取半導體設備公司長川科技作為對比公司;選用同為SMT&精密電子組裝&半導體封裝檢測領域的快克股份、華天科技作為可比公司;選用與公司業務結構相似,涉足消費電子領域的賽騰股份作為可比公司。2022年可比公司 PE 平均值為33.37X。
我們看好公司未來 ADA 智能組裝機的發展以及流體控制設備應用賽道的拓展潛力,因而選擇2022年 33.37X 作為目標估值,目標市值68.01億元,對應目標價為84.16元。
1、對蘋果產業鏈依賴的風險:
18-21H1,蘋果公司直接采購和蘋果公司指定 EMS 廠商采 購的金額占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 69.38%、51.44%、60.65%和 60.46%,均在 50% 以上。公司存在對蘋果產業鏈依賴的傾向,蘋果公司及其 EMS 廠商對智能制造裝備的采購 需求還將繼續對公司經營業績產生重大影響。
2、下游需求周期波動導致的風險:
智能制造裝備技術已趨于成熟,設備的使用周期達 3-5 年,當新發布產品的部分生產工序設計的工藝變動幅度不大時,下游客戶對設備的采購需求可能會相對低迷,對公司的業績造成風險。
3、行業內部競爭風險:
智能制造設備行業是一個快速變化發展的行業,現有競爭者和潛在競爭者數量較多,若未來公司不能保持技術的先進性或未能準確預測市場動態,尤其是如果蘋果公司及其 EMS 廠商引入了新的設備供應商,公司存在被其他同類供應商代替同時市場份額下降的風險。
4、產品驗證周期較長風險:
公司即將進入的半導體行業芯片封裝領域對設備的驗證周期較長,可能需要 1 年左右甚至更長時間的驗證時間,因此驗證是否能夠通過也會影響短期的業績情況。
5、短期股價波動風險:
該股為次新股,流通股本較少,存在短期內股價大幅波動風險。
——————————————————
請您關注,了解每日最新的行業分析報告!報告屬于原作者,我們不做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私信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