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請看演示視頻:
<script src="https://lf6-cdn-tos.bytescm.com/obj/cdn-static-resource/tt_player/tt.player.js?v=20160723"></script>
然后再詳細看文字內容,文字內容和演示視頻結合起來學習,一定能事半功倍。
有朋友問我,怎么制作出水中倒影效果?其實這個效果還是很容易做的。這一講,就給大家演示一下制作過程,供大家參考。
第一部分:添加需要的所有素材,放在相對應的軌道。
關于素材的準備工作,非常重要,也很費時間。在這里我就不多說了。
首先我們打開剪映,點擊開始創作,導入我們事先準備好的素材,分別是:
①一段湖面的視頻素材(或圖片),添加到主軌道,關閉原聲。
②再添加一個選擇好的音頻,處理好時長。主軌道時長和音頻相同。
③再在副軌道1,添加一個單人舞的視頻(最好是自己制作的綠幕的視頻,人物跳舞的視頻素材,在抖音里可以搜索到很多。),至此,我們就把主要的素材全添加進來了。
第二部分:制作水中倒影的效果。
①選擇副軌道1,單人跳舞的視頻,功能區點擊變速,處理時長和主軌道相同。
②功能區點擊摳像,選擇色度摳圖,取色器選擇綠色,拉好強度和陰影,處理好人物的大小和位置。
③復制副軌道1,粘貼到副軌道2,和副軌道1對齊。
④選擇副軌道2,關閉原聲,旋轉180度,點擊鏡像,向下拉動使人物腳對好,不透明度調整到50左右。
看一下效果。
第三部分:添加素材或貼紙,美化畫面。
①點擊素材庫,收藏中選擇“飛鳥”和“水中天鵝”綠幕素材,添加到副軌道1和2,調整好大小和位置,分別進行色度摳圖,再調整好時長。
②打開音頻聲音,關閉其他所有軌道原聲。
第四部分:識別歌詞,設置好字體和大小、顏色,豎排,放到適當位置。
好了,今天就到這里了。
今的3A游戲大作在畫面上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讓玩家能夠體驗到真實而生動的游戲世界,但越來越精美的游戲畫面也對主機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硬件上的“軍備競賽”,還誕生了DLSS這種幫助游戲提升幀率、畫質的“黑科技”。今年的科隆游戲展上,NVIDIA正式推出了DLSS 3.5,擁有全新的光線重建技術,大家可能會好奇DLSS 3.5的體驗到底怎么樣,下面讓我們一探究竟。
↓↓↓點擊視頻了解DLSS 3.5實測↓↓↓
<script src="https://lf3-cdn-tos.bytescm.com/obj/cdn-static-resource/tt_player/tt.player.js?v=20160723"></script>
光線重建技術帶來了什么?
DLSS 3技術的原理和效果相信很多小伙伴都有一定了解了,DLSS 3的最大特性就是通過NVIDIA Ada Lovelace架構的第4代Tensor Core和光流加速器實現的光學多幀生成功能。簡單來說就是利用專用硬件和AI技術對游戲畫面進行補幀,從而大幅提升游戲幀率。DLSS 3.5新增的光線重建技術,顧名思義就是可以進一步提升游戲中光線追蹤的畫質效果。
那么,它是如果工作的呢?在傳統的光追游戲和渲染器里,游戲場景中的所有物體,如街道路面、汽車、高樓,在光線照射到自身時,都可以根據材質有不同反應,比如光滑表面的鏡面反射,粗糙表面的漫反射,物體遮擋部分的陰影等等。但是由于硬件資源有限,游戲不可能像現實里那樣做到無限多的光線數量和交互計算。所以通常的做法是使用光線采樣——向場景中的各個點發射少量光線作為代表性樣本,來確定光追場景的具體展現方式。
通過光線采樣的方法渲染出來的初級游戲圖像自然也不是完整的,同時會包含很多噪點。這時就還需要利用降噪器對畫面進行降噪處理,但人工編寫的傳統降噪器局限性很大,會導致光線追蹤畫面細節丟失,產生運動偽影等。到了最終的分辨率縮放輸出時,這些漏掉的細節或畫面瑕疵也會被同比放大,影響畫質。而且多個降噪器同時工作,會損失部分性能,從而降低光追游戲的幀率。
而DLSS 3.5新增的光線重建技術 (Ray Reconstruction)基于NVIDIA增強型人工智能神經網絡渲染,通過用超級計算機訓練的人工智能神經網絡,取代光線追蹤照明管線中需要人工調整的降噪器,在采樣的光線計算中生成更高質量的光線追蹤圖像,使得游戲更加逼真,光線更加自然。
值得一提的是,DLSS 3.5使用了比之前更多的數據進行訓練,這使得DLSS 3.5能夠識別不同光線追蹤效果,可以在采樣的時間與空間維度的光線數據上做出更“聰明”的選擇,并保留可識別的高使用率細節信息,實現更高質量的圖像升級。
此外,DLSS 3.5不僅支持RTX 40系顯卡,RTX 20系和RTX 30系顯卡都可以開啟,不過支持的只是光線重建功能這個特性。想要完整的體驗DLSS 3.5,就需要一塊RTX 40系顯卡,比如這款華碩TUF-RTX4070TI-O12G-GAMING顯卡。
華碩TUF-RTX4070TI-O12G-GAMING顯卡采用NVIDIA Ada Lovelace全新架構,擁有第三代RT Cores與第四代Tensor Cores,采用了NVIDIA定制的臺積電4N工藝,能效大幅提升。散熱方面,顯卡搭載了3個Axial-tech軸流風扇和3.25槽散熱器設計,能提供較大的散熱空間和更多的散熱鰭片,配合中央風扇與兩側輔助風扇的正逆轉工作設計,可以減少空氣亂流,提高散熱氣流利用率。
在做工用料方面,華碩TUF-RTX4070TI-O12G-GAMING采用了標志性的全自動化工藝制造,消除了人工在操作過程中的不確定性,讓顯卡的品質更出色。供電方面延續了超合金供電系統,為顯卡在長時間高頻狀態運行,提供充足而穩定的動力。
作為一款超公版RTX 4070 Ti,華碩TUF-RTX4070TI-O12G-GAMING,在默認模式下可以達到2730MHz的加速頻率,在OC模式下能達到2760MHz的加速頻率,擁有非常不錯的性能表現,用來體驗DLSS 3.5再合適不過了。
游戲實測:光追升級性能不減
測試平臺
顯卡:華碩TUF-RTX4070TI-O12G-GAMING
處理器:Intel酷睿i7 14700K
主板:ROG MAXIMUS Z790 DARK HERO
內存:金士頓DDR5 7200 16GB×2
硬盤:WD_BLACK SN850X 2TB
電源:ROG THOR雷神1200W Platinum II
操作系統:Windows 11專業版
游戲方面,我們選擇了《賽博朋克2077:往日之影》。由于在《賽博朋克2077:往日之影》中,光線重建技術和游戲中的路徑追蹤是綁定的,所以需要選擇“光線追蹤:超速”快速預設方案中之后,才會出現“DLSS光線重構”選項。當然,你也可以在其他預設方案中手動打開路徑追蹤功能再開啟光線重建。這里我們將畫質切換到“光線追蹤:超速”預設,DLSS質量模式,打開幀生成,并且關閉動態模糊,然后對比開啟光線重建(DLSS 3.5)與關閉光線重建(DLSS 3.0)的畫面效果。
首先來看看畫面表現吧,從游戲場景截圖可以明顯地看出,開啟DLSS 3.5之后,游戲的整體畫面表現都得到了十分明顯的提升。即使不看細節部分,開啟光線重建后的畫面在觀感上也要優秀許多,建筑和物品的輪廓清晰,沒有錯位和重影的現象,各種霓虹燈光發出的光線對周邊物體的交互效果更真實,亮度和顏色飽和度都更高,和DLSS 3.0比起來整體畫面感覺非常通透。
DLSS 3.5
DLSS 3.0
DLSS 3.5
DLSS 3.0
而在游戲中的光追反射場景下,DLSS 3.5的畫質優勢體現得最為明顯。街道上的積水和光滑地面的反射效果,開啟DLSS 3.5時可以通過積水反射清晰地看到廣告牌上的文字和建筑細節,同時地面上的光線過渡自然,而DLSS 3.0的倒影就會顯得很模糊,沒有什么細節,運動時的偽影也比較明顯,顯得不夠真實。
DLSS 3.5
DLSS 3.0
DLSS 3.5
DLSS 3.0
DLSS 3.5的光線重建還能改善燈光的顯示錯位問題。在關閉DLSS 3.5時,可以看到車輛在高速行駛時,車燈的照射范圍偏后且沒有方向感。而開啟DLSS 3.5后,就能準確還原車燈照向前方的光照效果,道路四周的反射都能夠做到真實還原,更符合真實世界和直覺,在游戲過程當中能夠感受到代入感極佳的視覺效果及游玩體驗。
DLSS 3.5
DLSS 3.0
除了帶來更加出色的光追畫面之外,DLSS 3.5對游戲性能提升也有一定的積極作用。因為游戲從多個人工降噪器減少到光線重建技術的1個AI降噪器,有利于提升運行效率。
從我們的測試來看,使用華碩TUF-RTX4070TI-O12G-GAMING顯卡,使用“光線追蹤:超速”預設方案,在原生2K分辨率下,平均幀率只有不到25fps。打開DLSS 3.0(關閉光線重建)的幀率能夠達到81fps,而打開DLSS 3.5(開啟光線重建)后,游戲平均幀率甚至還要比DLSS 3.0高,達到了90fps,是原生分辨率的3.6倍,而在實際的游戲場景中,DLSS 3.5的幀率同樣是最高的,表現非常優秀。
總結:DLSS 3.5加持,盡情暢游光追世界
經過體驗下來,我們認為新的DLSS 3.5對于玩家來說意義還是非常大的,其新增的光線重建技術讓光追游戲畫質的大幅提升,并且在我們測試中沒有發現任何的負面效果,甚至還有一定的性能優勢,配合DLSS 3.0的幀生成技術,實現了畫質和游戲幀率的雙“豐收”。希望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光追游戲支持DLSS 3.5,并且不再限定于某幾種畫質預設,這有助于擴展DLSS 3.5的使用范圍,為玩家帶來更好的游戲體驗。
另一方面,RTX 20/30系顯卡雖然也能夠開啟單獨光線重建技術,但它的作用更多是“錦上添花”,不會像DLSS 3.5那樣帶來巨幅的幀率飛躍。要想完全發揮DLSS 3.5的實力,就需要一款RTX 40系顯卡,比如本次測試使用的華碩TUF-RTX4070TI-O12G-GAMING顯卡,就能在2K分辨率最高畫質下盡情暢游《賽博朋克2077:往日之影》的光追世界。
上有對很討厭的夫妻,每天都大半夜了才回家,上樓也不知道放輕腳步。
第N次被吵醒后,我無奈地坐了起來,反正是睡不著了,于是打開電腦想要找一些樂子,可惜事與愿違,看了一圈后越感索然無趣。真煩!我望著天花板,怒火一點點地升起來。樓上那兩口子壓根沒知覺,仍舊在叮叮當當地忙活著,我氣到極點,忍不住摔門出去沖到了樓上。
敲了好大一會兒,里面才傳來微微的聲音:“誰呀?”
“樓下的!”
門開了一條縫,一個男人沒好氣地低聲吼著:“干嗎呀?大半夜的!”
聽他這么說我更來氣了,“是啊,大半夜的了,你們能輕點兒嗎?”
“什么意思?!”
切,都面對面了還想抵賴,真沒素質,“沒意思,就是讓你們有點公德心!”丟了這句話,我頭也不回地下樓了,身后嘟嘟囔囔的飄來句“神經病。”
回屋坐定,心氣兒還未平息,這人也太無賴了,要不是房租已經提前交了,我真想天一亮就搬家了事!正琢磨著,天花板上又傳來了咚咚咚的聲音,媽的,這肯定是故意找碴,跟我示威呢,要是忍了下來,往后還指不定出什么幺蛾子,我忿忿不平地重新起身,決定接招。
不過這次我可沒直接上樓,而是敲響了對面的門。對面住的是我的房東,一對退休教師,跟他們說了好幾回樓上太吵,老太太一直安撫我來著,說是下次再遇到就直接告訴她,她去溝通。好吧,現在就看您的了,我一邊想一邊加重了敲門的力度。
“誰啊?怎么啦?”老太太的聲音傳了出來。“大媽,是我!”剛回應,門就開了,她一臉睡意地瞅著我說:“這么晚了,有事兒?”
“不好意思打擾您,可我這實在受不了了!”
她一看我這德行,立馬明白了,為難地看了看樓上漆黑的樓道,“小李啊,你瞧這大半夜的,要不等明天吧!明天我一準兒跟他們說去。”
“大媽,不是我不講理,跟您說實話,五分鐘前我剛上去過,人根本就理我這茬!還越鬧越歡了現在……”
“是嗎?這……”她看出來我這次是絕不肯善罷甘休了,只得掩上門上樓。
我站在樓道里聽著他們說話,還是那個男人,一開始死不承認,后來架不住老太太幾句叨叨,勉強賠了個不是。
大功告成,我跟老太太道了謝,便心滿意足地回到了屋里打開博客,準備發一遍智斗惡鄰的文,跟狐朋狗友們逗逗趣。手剛放鍵盤上,頭頂上又開始咚咚地響了,靠,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跟老子斗法哪?欺人太甚!我正準備拍案而起,突然,看到了電腦屏幕上的影子——一個一米來高的小人,腦袋朝下地踩在天花板上,像跳格子一樣歡快地蹦著,我驚了一哆嗦趕緊站起抬頭張望,上面什么也沒有,只是耳邊的聲音越來越近,咚咚咚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