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屁眼的视频在线免费看,日本在线综合一区二区,久久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欧美日韩精品久久综

新聞資訊

    著Windows 11系統的到來,微軟推出了全新的Surface硬件產品,包括Surface Laptop Studio、Surface Pro 8等,其中小巧便攜的Surface Go 3二合一平板電腦深受出行辦公人士的青睞。作為微軟Surface Go系列產品的繼任者,在全新的Windows 11系統的加持下,Surface Go 3能帶來怎樣的使用體驗呢?

    產品參數

    操作系統:Windows 11家庭普通版

    顯示屏:10.5英寸PixelSense顯示屏(1920×1280、3∶2、觸控)

    處理器:英特爾奔騰Gold 6500Y(2核4線程,1.1GHz~3.4GHz)

    顯卡:英特爾UHD 615

    內存:8GB LPDDR3 1866雙通道

    硬盤:鍇俠128GB NVMe SSD

    無線網卡:英特爾AX 200(支持Wi-Fi 6)

    電池:28Wh

    尺寸:245mm×175mm×8.3mm

    重量:544g(不含電源)

    參考售價:4588元(含特制版鍵盤蓋)

    小巧便攜的外觀設計

    微軟Surface Go系列產品主打的特色一直都是小巧便攜。作為全新升級款,微軟Surface Go 3在機身設計上延續了前代產品的設計風格。整體采用鎂合金機身,有亮鉑金和雅典黑兩種配色,屏幕也采用和前代產品一樣的尺寸—10.5英寸PixelSense顯示屏,屏幕分辨率達到1920×1280,顯示比例為3∶2,并支持10點觸控。

    ▲微軟Surface Go 3延續了前代產品的設計風格,整體采用鎂合金機身,后背是標志性的撞色設計。

    這塊屏幕的色彩表現能力也不錯,我們實測其sRGB色域覆蓋面積為98%,DCI-P3色域覆蓋面積為77%,意味著無論是瀏覽網頁還是看視頻,都有很出色的視覺體驗。只不過這臺機器的鏡面屏會反光,在戶外強光下使用起來不太方便。

    ▲實測屏幕的sRGB色域覆蓋面積為98%。

    此外,微軟Surface Go 3的外形尺寸也和前代產品相同。機身長寬尺寸為245mm×175mm,機身的厚度也是一樣的8.3mm,甚至連裸機重量都是544g。設計上的完全一致,也就意味著新一代Surface Go系列產品完美地繼承了前代產品小巧便攜的家族特色,不管是544g的重量還是10.5英寸的屏幕,都讓這臺機器具備了相當便攜的優點,無論是拿在手上還是放在包里,日常攜帶都沒有什么負擔,非常方便。

    ▲小巧的機身擁有很好的便攜性,日常攜帶十分方便。

    作為一臺二合一平板電腦,微軟Surface Go 3整體上更像是一臺大號的手機。比如它的開機鍵和音量鍵都設計在機身頂部,少數的幾個接口則設計在機身右側,這樣的設計更符合大多數人的使用習慣。值得一提的是,這臺機器還配備前置和后置攝像頭,其中前置500萬像素1080p攝像頭(支持Windows Hello面部識別),后置800萬像素自動對焦1080p攝像頭,這樣的配置能夠滿足類似視頻通話/會議、日常臨時拍攝等情景。

    ▲開機鍵和音量鍵設計在屏幕頂部。

    ▲前置500萬像素1080p攝像頭,支持Windows Hello面部識別。

    視線來到機身背部,可以看到微軟Surface Go 3采用了和前代產品相同的鉸鏈一體式支架設計,最大開合角度達到165°,而且支持無級調節,也就是說可以在165°范圍內的任意角度懸停。這種設計的好處是能夠讓微軟Surface Go 3適應幾乎所有使用環境,這也正是二合一平板產品的精髓。比如創意設計人群配合觸控筆畫畫的時候,可以任意調節支架的開合角度,做到隨心所欲。當然,在團隊辦公或者家庭分享時,這樣的無級調節支架使用起來也更得心應手。

    ▲支架采用鉸鏈一體式設計,最大開合角度達到165°,而且支持無級調節。

    配件和接口

    平板電腦+豐富的配件才是二合一設備的靈魂。微軟Surface Go 3做得出色的是它完全兼容前代產品的鍵盤,意味著老用戶升級不用再單獨購買鍵盤。當然,新用戶依然需要單獨購買鍵盤、觸控筆。我們拿到的測試樣機配備冰晶藍Alcantara特制版專業鍵盤蓋,這款鍵盤很薄,但是鍵程回彈力度卻很明顯,使用起來干凈利落,手感很好,而且這塊鍵盤還配備玻璃觸控板,使用起來手感順滑。不過也有不足,那就是冰晶藍Alcantara特制版專業鍵盤蓋的外殼不易清洗,平時打理起來比較麻煩。

    ▲搭配鍵盤蓋時,鍵盤下方會輕微向上抬起,讓打字輸入更舒適。

    ▲冰晶藍Alcantara特制版專業鍵盤蓋的鍵盤手感舒適,玻璃觸控板使用起來也很順滑。

    作為一款小巧便攜的二合一平板電腦,微軟Surface Go 3在接口上做了一些取舍。它只配備了一個USB-C接口(支持PD充電)、一個3.5mm音頻接口以及一個Surface Connect磁吸接口和Surface鍵盤蓋磁吸接口。雖然日常充電是通過Surface Connect磁吸接口來完成的,不會占用USB-C接口,但是如果用戶需要外接鼠標或其他USB設備,那就需要用拓展塢或者轉接頭了,這需要用戶單獨購買。值得一提的是,這臺機器背部支架的下方還設計有一個TF讀卡器插槽,可以通過它來擴展存儲空間。

    ▲USB-C接口(支持PD充電)、3.5mm音頻接口以及Surface Connect磁吸接口設計在機身右側。

    ▲日常充電是通過Surface Connect磁吸接口來完成的,不會占用USB-C接口。

    性能滿足日常辦公需求

    如果說外觀上的升級不大,那么微軟Surface Go 3在配置和性能上的升級可以說比較明顯了。這臺機器的處理器有兩個規格,分別是英特爾奔騰金牌6500Y處理器和酷睿i3-10100Y處理器,雖然看上去和大多數輕薄本相比還是落后了不少,不過如果和微軟Surface Go 2相比的話,你會發現這已經是跨世代的升級了—微軟Surface Go 2當時配備的是英特爾奔騰金牌4425Y處理器和第8代酷睿m3-8100Y處理器,新的Surface Go 3在處理器上連升兩級。

    ▲英特爾奔騰金牌6500Y處理器CPU-Z截圖

    我們拿到的測試樣機搭載的是英特爾奔騰金牌6500Y處理器,這款處理器代號Amber Lake-Y,采用英特爾14nm生產工藝,配備雙核心4線程,基礎頻率為1.1GHz,最大睿頻為3.4GHz,TDP為5W,內置英特爾UHD615核顯。在CINEBENCH R20處理器渲染性能測試中,這臺機器得到281pts的單線程成績、556pts的多線程成績,均超越酷睿m3-8100Y處理器(單線程243pts、多線程413pts)。

    ▲這臺機器采用處理器內置的UHD615核顯。

    此外,這臺機器采用8GB LPDDR3 1866雙通道內存以及128GB NVMe SSD,配合奔騰金牌6500Y處理器,性能可以滿足日常大多數的辦公需求。比如在PCMark 10應用程序測試(Microsoft 365)中得到5208的總分,在UL Procyon辦公應用測試(Microsoft 365)中則得到2390的總分。

    ▲這臺機器在UL Procyon辦公應用測試中得到2390分。

    值得一提的是,這臺機器的SSD表現不錯,在AS SSD Benchmark 1GB測試數據中取得1425.42MB/s的連續讀取速度和606.44MB/s的連續寫入速度。

    ▲AS SSD Benchmark測試成績一覽。

    配合鍵盤蓋在傳統筆記本電腦形態下,這臺機器在日常使用聊天軟件、Microsoft 365寫稿、瀏覽網頁等過程中的體驗還是很流暢的,只是用PS修圖時,打開圖片、保存圖片和操作過程有輕微卡頓。總的來說,如果只是輕度辦公,比如處理文檔、瀏覽網頁、收發郵件、視頻會議等,微軟Surface Go 3完全能夠勝任。

    Windows 11帶來的新變化

    需要說明的是,微軟Surface Go 3出廠自帶的是處于S模式的Windows 11家庭版,用戶可以將其切換到完整的Windows 11家庭版系統。全新的Windows 11系統不僅僅帶來了界面上的變化,還針對平板模式做了很多優化,這樣一來它和微軟Surface Go 3就更搭了。

    拿掉鍵盤之后,微軟Surface Go 3就化身為平板模式,由于它的屏幕支持觸控,再加上Windows 11對觸控和手勢操作進行了優化,使得我們完全可以擺脫觸控板和鼠標來操作Surface Go 3。比如在Windows 11系統下,我們可以通過三指手勢來快速切換窗口,也可以通過四指手勢來快速切換桌面,操作起來非常順滑和方便,這在以往的Windows 10時代是做不到的,而且Windows 11的觸控鍵盤輸入體驗也有所改善,用戶可以輕松完成復制、粘貼、光標選中等操作。此外,通過Windows 11配合機器內置的矩陣式麥克風,它還可以直降將語音轉為文字,大大減少了文字輸入的麻煩。

    最后再看一下電池的續航能力。微軟Surface Go 3內置28Wh電池,那么它在辦公場景下的續航時間有多長呢?我們在飛行模式、50%屏幕亮度(關閉自動調節屏幕亮度)下通過PCMark 10的“現代辦公”續航測試場景來一探究竟,最終這臺機器取得8小時12分鐘的成績。這樣的表現還不錯,畢竟這臺機器的電池容量只有28Wh,如果擔心電池不夠用,別忘了它的USB-C接口也支持PD充電,日常充電倒是比較方便。

    總結

    微軟Surface Go 3做工精湛、設計優美、小巧便攜、二合一設計適應更多場景……它有很多優點,但是說實話它并不像大多數輕薄本那樣適合所有人。它真正適合的是特定的人群,比如追求便攜且經常出門在外辦公的人,比如一些商務人士或者從事自媒體工作的文字工作者。當然,微軟Surface Go 3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比如整機性能較弱、配件價格稍高,但如果你預算充足,而且經常隨時隨地工作、學習或者娛樂,那么微軟Surface Go 3也不失為很好的選擇。

    天小獅子就和大家分享過市場關于內存價格的不同看法,實際上距離618結束(部分品牌活動尚未結束)才幾天,除幾個“價格殺手”外,大多數內存的售價并沒有人們想象的美好,正因為如此,怎么買劃算的選題就成立了。

    內存價格走勢的預判紛爭

    未來三個月甚至半年,內存價格到底是漲還是跌呢?小獅子要提醒大家的是,按照慣例,現在已經是2019年Q2的時間段了哦!

    跌價的判斷主要是源于內存顆粒報價走勢,畢竟從閃存顆粒到內存,需要時間生產的,所以,DRAM報價顯然具有預判的作用。

    集邦咨詢(TrendForce)旗下半導體研究中心(DRAMeXchange)指出,受到貿易摩擦的影響,個別禁售事件可能對全球智能手機及服務器產品總體出貨量造成阻礙,并將沖擊下半年DRAM產品的旺季需求與價格落底時間。同時,集邦咨詢進一步下調第三季DRAM價格展望,跌幅由原先預估的10%,擴大至10~15%。

    需要注意的是集邦咨詢同時也指出,三家大廠寡頭競爭以及DRAM制程技術逼近物理極限的情況下,此前預估DRAM價格跌破供應商生產總成本(fully-loaded cost)的可能性極低。

    漲價派也有類似的看法,即便市場預期價格還會降,但內存行業的消息人士依然放風稱下半年內存市場要恢復增長了,表態需求正在升溫,其中需求停滯了幾個月的北美服務器市場買氣持續回升,消費電子及PC產品也因為Intel產能不足問題逐漸緩解而出現出現大規模的備貨需求。

    而且對于漲幅,目前業內人士傳出消息,內存可能會漲價25%,畢竟追漲殺跌是消費市場的天性,內存跌價或許一步三回頭,可漲起來,市場心理作用的驅動下,恐怕還真是會出現跳漲的局面。

    跌破200元的內存并不多

    跌破200元的確是一個心理價位,很容易引起消費者的共鳴,可問題是真的有那么多內存跌破200元嗎?

    以單條8GB DDR4 2400規格為參考,實際上跌破200元的品牌僅玖合、金百達、協德、臺電等品牌,當然,在鈦師父小伙伴們熟悉的品牌中,光威和十銓價格剛剛跌破200元,后者通常還是需要用券的情況下能夠買到。

    事實上,不同頻率的DDR4內存價格差異還是非常明顯的,以價格非常實惠的光威為例,其8GB DDR4 2400/2666兩種規格產品售價能夠做到200元內。

    類似GLOWAY 光威 TYPE-α系列 DDR4 8GB 2666 臺式機內存的價格算是相當不錯的了,京東PC-home存儲專營店售價199元,疊加商品頁面10元優惠券后到手價189元。這樣的產品已經能夠讓不少人認為內存價格普遍跌破200元,可問題是只要頻率規格往上,內存價格就會跟著向上。

    單條8GB DDR4 2400規格的威剛、金士頓售價其實是在210元上下5元徘徊的,而芝奇、美商海盜船這類定位玩家市場的產品,售價只會更高一些。

    如果說消費者打算選擇一條單條8GB DDR4 3000規格的內存產品未雨綢繆的話,那預算顯然200元是打不住的。

    對于玩家而言,Asgard 阿斯加特 洛極W2系列 DDR4 3200 8GB這樣的發燒級產品用跌破300元來形容更合理一些,不過299元的價格,對于一些主打低價、入門市場的產品而言,已經貴了50%……

    巨大的差價下,選擇怎樣規格的內存相比什么時候買內存更適合消費者一些,畢竟,這才關乎大家實際利益。

    DDR4內存這樣選才不吃虧

    前面的描述中,內存頻率顯然是影響價格的最大因素,當然還有品牌這些,而在2400、2666、3000、3200等一堆頻率中,究竟哪個規格才是性價比較高或者更適合大眾玩家的呢?

    內存帶寬=內存頻率×內存總線位數×倍增系數,雙通道可以讓內存帶寬加倍,仔細看這個公式,內存頻率越高,帶寬越高。組建多通道,帶寬也越高,服務器一般都是4通道以上。在這個思路下,使用高頻內存顯然能有效提升整機性能,而在科技媒體的測試中,提升內存頻率后,吃雞一類游戲的流暢性的確得到了提升。

    在內存設置2133MHz的情況下, 平均幀為89,而在提升內存頻率到3600MHz之后,幀率提升到了95。看到這樣的結果,是不是覺得高頻內存這錢花在了刀刃上?不過小獅子想要殘忍的八卦一句,近乎50%的頻率提升,性能提升卻不足10%,你確定不同頻率內存的差價能控制到到10%?而且這6幀的差距可是內存頻率飆到3600MHz之后得到的。

    所以,從個人情緒和思考上,小獅子認為花錢購買高頻內存真心沒什么必要,如果你開始為了省錢,裝機中的是DDR4 2133內存,那現在,不需要考慮換成DDR4 3000或者其它,再買條DDR4 2133組雙通道更靠譜一些!

    看到這里,相信小伙伴也明白了吧?內存,小獅子更傾向大眾玩家買DDR4 2400的就好了。

    四通道內存插法有講究

    雙通道內存更靠譜這個小獅子還需要在鈦師父上講原因不?在不少小伙伴給小獅子炫耀32GB容量內存的時候,顯然,雙通道真的就一筆帶過了。

    主流平臺一般都支持雙通道內存模式,例如目前流行的AMD AM4平臺和Intel LGA1151平臺,這類主板一般都提供兩條或四條內存插槽,玩家可以使用兩條或四條內存來組建雙通道系統。當然,也可以插一條內存來組建單通道內存系統,或是三條內存組建彈性雙通道系統。

    對于大多數消費者而言,四通道內存顯然是更冷門的玩法,這里小獅子給大家簡單講一下,如果對于雙通道內存搭建容量、頻率或者四通道相關問題有想法的,大家可以留言下,小獅子單獨給做一期技巧選題。

    Intel和AMD的高端發燒級平臺都支持四通道,例如X99、X299和X399。這些主板根據板型大小一般會提供四條或八條內存插槽(部分只支持Core i7 7740X和Core i5 7640X的X299主板雖然提供了四條內存插槽,但只支持雙通道模式)。

    跑起來嘛,同容量下,顯然單條性能不如雙通道、雙通道性能不如四通道……

    今天,講清楚頻率和雙通道(實際上是建議32GB玩家用四通道)后,小伙伴們還有其他問題不?至于內存的選擇,需要選擇嗎?哈哈確定了容量、頻率以后,強調性價比的可以買光威、看重品牌的可以選擇威剛和金士頓,而玩家嘛,自然是美商海盜船和芝奇了,如果小伙伴們覺得還是加上購買指導的話,下次我們講內存雙通道/四通道插法的時候,單獨用一部分來推薦產品如何?

    小獅子最喜歡的雞腿 分割線

    著三星Galaxy S6和華碩Zenfone 2的接連上市,新一代的LPDDR4內存和4GB容量內存先后進入消費者的視野,引爆了2015年新一輪的手機硬件車輪戰。據悉,新內存能夠為智能手機帶來更強的性能提升,有望繼續提高智能手機的使用體驗。那么在電腦尚處于DDR3的階段,智能手機卻捷足先登,吃上了LPDDR4的“小鮮肉”,對此你是如何看待的呢?

    先弄清什么是DDR3和LPDDR4

    計算機內存技術一直由固態技術協會(JEDEC)在推動,熟悉電腦的用戶一定不陌生,簡而言之DDR3就是第三代電腦內存,從2008年開始到現在一直是最主流的電腦內存型號。

    LPDDR4則是2014年JEDEC發布的新一代低功耗內存標準,其英文全名是Low Power Double Data Rate 4。

    顧名思義,Low Power的意思是低功耗,因為智能手機無法像電腦那樣提供持續的高強度電壓,所以LPDDR內存僅用于移動電子設備,而電腦則繼續使用DDR類型內存,其性能差別類似于CPU芯片的桌面版和移動版,或者圖形處理器的桌面版和移動版,其性能縮減往往通過降低功耗來實現,所以低電壓版本的性能一般無法與正常電壓版的性能相比。

    LPDDR4內存有哪些性能突破?

    帶寬更大:與LPDDR3相比,LPDDR4能夠帶來高達50%的性能提升。由于帶寬更大,“內存敏感型”的游戲應用、120fps慢動作視頻、以及2K或4K級別的視頻錄制將直接受益。當運行一些大量占用RAM的應用時,由于需要將大量數據在短時間內存入RAM,此時LPDDR4的優勢便可以體現出來。比如,在錄制120fps或更高幀數的慢動作視頻時,相機會產生大量需要存入RAM的圖片數據,而如果帶寬更大的話,這意味著可以拍攝分辨率更高的慢動作視頻。

    功耗更低:值得一提的是,LPDDR4在提升了速度的同時,還將工作電壓降低到1.1V,而LPDDR3為1.2V,繼續增強了手機續航能力。頻率更高:CPU支持度方面,目前僅有高通驍龍810芯片和三星Exynos 7420芯片支持LPDDR4內存,這意味著全球僅少數幾款高端手機才能夠享受到LPDDR4內存的快感。不過這并不意味著LPDDR4不能運用于更低級的芯片平臺,只不過其工作頻率和帶寬無法達到最優。

    DDR4和LPDDR4誰先普及?

    目前為止,安卓旗艦智能手機三星Galaxy S6和S6 edge選用了頻率高達1552 MHz的LPDDR4內存,三星S6和S6edge搭載的Exynos 7420處理器還使用了32位雙通道芯片設計,使得其最終工作帶寬達到了最佳的24.8GB/s,可以說三星LPDDR4的量產,很快就會推動整個移動電子行業的硬件迭代,最快在今年就可以見到更多LPDDR4內存的智能手機了。

    電腦上的DDR4標準雖然已經確立,但是僅支持X99芯片平臺,只有少數高端CPU芯片組才能發揮出DDR4內存的效率,而且售價太高根本無法快速普及。可以說,繼四核和八核CPU走在了PC電腦行業的前面,移動電子設備在RAM內存方面如今也走在了最前面,就差ROM容量是否能達到電腦的水準了。

    提問:哪款手機將最先配備32GB RAM?你值得擁有!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公司新聞   |    產品方案   |    用戶案例   |    售后服務   |    合作伙伴   |    人才招聘   |   

友情鏈接: 餐飲加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    電話:010-     郵箱:@126.com

備案號:冀ICP備2024067069號-3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