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機構代碼管理辦法第一條為了規范和加強組織機構代碼管理工作,推進信息化管理基礎建設,充分發揮組織機構代碼在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及有關規定組織機構代碼還在用嗎,制定本辦法。第二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組織機構代碼的編碼、登記、應用及其管理,適用本辦法。來源:第三條本辦法所稱組織機構,是指依法設立的機關、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以及其他組織機構。本辦法所稱組織機構代碼,是指根據代碼編制規則編制,賦予每一個組織機構在全國范圍內唯一的、始終不變的識別標識碼。本辦法所稱組織機構代碼證書,是指組織機構代碼識別標識的載體和法定憑證,分為正本和副本;正本為紙質證書,副本包括紙質證書和電子證書。來源:考試大第四條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以下簡稱國家質檢總局)依法負責統一組織協調全國組織機構代碼管理工作。全國組織機構代碼管理中心(以下簡稱全國代碼中心)在職責范圍內負責全國組織機構代碼管理的具體實施工作。第五條省級及市、縣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負責組織協調本行政區域內組織機構代碼管理工作。第六條組織機構代碼管理工作應當遵循統一政策、統一規章制度、統一標準規范、統一規劃計劃、統一方法步驟的原則。
第七條各級質檢部門應當在本系統內全面應用組織機構代碼,并積極配合各級政府推動組織機構代碼在經濟、文化、社會發展等領域的應用。第八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依法設立的組織機構,應當按照有關規定辦理組織機構代碼登記。前款規定以外的組織機構,不予辦理組織機構代碼登記。第九條組織機構辦理組織機構代碼登記,應當自依法設立之日起30日內,到批準設立或者核準登記部門同級的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申請。第十條申請辦理組織機構代碼登記,應當填寫申請表,并出示或者提交下列材料:(一)機關單位提交批準設立的文件及復印件;企業單位提交企業法人營業執照或者營業執照及復印件;事業單位提交事業單位法人登記證書及復印件;社會團體提交社會團體法人登記證書及復印件;其他組織機構提交相關的批準設立或者核準登記的文件及復印件;(二)法定代表人、負責人身份證件及復印件;(三)經辦人身份證件及復印件,組織機構授權經辦人辦理登記的證明;組織機構的分支機構辦理組織機構代碼登記,還應當提供組織機構的組織機構代碼證書。第十一條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收到申請文件后,應當即時做出是否受理的決定;申請材料不全或者不符合法定要求的,應當當場告知申請人需要補正的全部內容。
第十二條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應當在受理申請之日起3日內完成審核,對符合規定要求的予以登記,頒發組織機構代碼證書;對不符合規定要求的,不予登記并書面說明理由。第十三條組織機構代碼的編碼和碼段管理,應當嚴格執行全國組織機構代碼編制規則等國家標準和全國代碼中心統一確定的碼段管理規則。第十四條組織機構代碼證書由國家質檢總局統一確定式樣、內容,由全國代碼中心統一制作和管理。第十五條組織機構代碼證書自頒發之日起4年內有效。組織機構依法設立的資格證明文件有效期不足4年的,組織機構代碼證書有效期以資格證明文件的有效期為準。第十六條禁止偽造、變造、冒用組織機構代碼證書。禁止買賣、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非法轉讓組織機構代碼證書。第十七條組織機構應當在組織機構代碼證書有效期屆滿前30日內進行換證登記。第十八條組織機構代碼證書遺失或者毀損的,組織機構應當申請補證,并向社會公告補證和遺失情況。第十九條組織機構代碼登記事項發生變更的,應當自變更之日起30日內組織機構代碼還在用嗎,持有關部門核準的變更文件或者證明辦理變更登記。第二十條組織機構依法變更登記、補證、換證的,其組織機構代碼不變。第二十一條組織機構依法終止的,應當自注銷之日起30日內,持有關部門核準的注銷文件或者證明辦理注銷登記,并交回組織機構代碼證書。
第二十二條各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應當加強組織機構代碼管理工作,加強組織機構代碼信息系統的安全管理和質量管理,保證組織機構代碼信息系統在全國范圍內統一有效,保證組織機構代碼信息完整、可靠。第二十三條各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應當對組織機構代碼登記信息有效性等進行年度驗證,確保組織機構代碼的唯一性和相關信息數據的準確性、時效性。第二十四條全國代碼中心等代碼管理機構可以向有關機關、單位或者個人提供組織機構代碼信息服務,但應當遵守國家有關信息管理和保密制度的規定。第二十五條組織機構未按照本辦法的規定辦理組織機構代碼證申請、換證、補證、變更的,可以由質量技術監督部門予以警告并責令其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可以處1000元以下罰款。第二十六條偽造、變造、冒用組織機構代碼證書,或者買賣、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非法轉讓組織機構代碼證書,構成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的違法行為的,依照有關法律法規規定追究相應法律責任;未構成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的違法行為的,由質量技術監督部門予以警告,并處1萬元以下罰款。第二十七條從事組織機構代碼管理工作的人員因過錯給組織機構代碼信息系統造成重大損失的,依法追究相應責任。第二十八條從事組織機構代碼管理工作的人員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由其主管部門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其刑事責任。第二十九條本辦法由國家質檢總局負責解釋。第三十條本辦法自2009年3月1日起施行。來源:讀書人-報檢員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