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個名為《互聯網體驗》喜劇小品火了,大家都在瘋狂轉發,忍不住夸編劇太會寫,快笑死了。
一個體檢過程包袱不斷,將互聯網行業中存在的諸多詬病展現的淋漓盡致,包括用戶大數據隱私泄露、廣告過長、洗腦廣告、惡意彈窗廣告、誘導購買會員、誘導下載APP、超前點播、加速包、“演戲式”直播帶貨……
網友都笑出了豬叫聲……有人甚至稱之為互聯網大數據時代最佳諷刺爆笑小品。
這個喜劇小品甚至連這檔綜藝的主辦方也順便調侃了,要知道愛奇藝不久前才剛剛取消了超前點播服務。
那么在這個小品中,它赤裸裸的諷刺了誰?現在這些被諷刺者又是否有所改觀呢?
大數據時代用戶個人信息遭泄露
在小品中,要做入職體檢的小伙子,就體驗了一把個人信息被泄露的恐怖。
剛進體檢中心,前臺的小護士只是用平板對小伙子做了一次人臉識別。小伙子的姓名、年齡、身高、體重,甚至銀行密碼都知道了。
正如女護士那句話所說,“大數據時代沒有秘密”。確實在現在的互聯網大數據時代中,用戶的個人信息時刻都有被泄露的風險。
我們現在用任何軟件幾乎都要授權一些個人信息,尤其是一些超級軟件或者惡意軟件獲取了用戶的大量信息。
一旦這些信息被黑客盜取或是主觀泄露,用戶就無異于“裸泳”,毫無秘密可言。
隨便舉幾個例子,在2019年Facebook有超5億的用戶數據被泄露,而雅虎公司在2013年到2014年,總計30億用戶被泄露。
事實上,不少人都在忍受著各種莫名推銷電話、詐騙電話的困擾,而這些都是信息泄露的惡果。
洗腦廣告、廣告過長、惡意彈窗廣告
躲過了信息泄露,但我們很難忽視互聯網的各種廣告,它們無處不在,而又難以消除。
小伙子見到了醫生,還沒說上話。醫生和護士便開始念叨一系列我們“耳熟能詳”的廣告。
“你沒事吧,你沒事吧,沒事就吃悠悠梅”
“我們不生產水,我們只是大自然的搬運工”
“什么香香脆脆是我最愛,快樂時光海苔”
“買二手網上瓜子車”
“金箔旅拍”
“38同城”
“一年來兩次體檢之家”
上面這些廣告熟悉吧,可以說幾乎沒有人沒看過。說實話,這些年各種互聯網廣告真是無孔不鉆,防不勝防。
尤其是大家在看視頻時,漫長的等待時間讓用戶難以忍受。三大主流視頻平臺一看,90S的廣告并不稀奇。
就在這個小品的瘋狂吐槽下,愛奇藝也還是加上了65S的廣告。
廣告的另一個極端是彈窗廣告,而且這類廣告經常是垃圾營銷廣告。
小品中也展現的很形象,一邊是“渣渣輝式”的游戲彈窗,一邊是“美女聊天式”的彈窗廣告。這兩種彈窗可謂是彈窗界的絕對“實力代表”。
你還記得那些年被各種彈窗折磨的慘痛經歷?
下載一個游戲,桌面出現一堆圖片,電腦還時不時各種垃圾彈窗。還有一些不正規網站,經常各種彈窗,很多內容低俗,甚至還有受騙風險。
最可氣的是,你為此下載了殺毒軟件想徹底清除這些垃圾東西,但卻發現殺毒軟件捆綁一大批軟件,而你的電腦將進入了養蠱模式。
垃圾軟件越來越多,不僅卡還要時不時彈窗廣告。
就在近期,某殺毒軟件彈窗推送了一條惡意侮辱抗美援朝烈士邱少云的彈窗,被廣大網友送上了熱搜。
誘導購買會員、下載APP
廣告多如何解決呢?互聯網企業們想出了會員的方案。
正如小品中所表演的,現在不少平臺近百秒的廣告,用戶想看個視頻簡直太難了。
在之前廣告猖獗的時候,甚至還會把廣告放在視頻的中間,冷不丁來段“加餐”,那是一個酸爽。
小品還調侃了會員收費,“包年388、包月98、連續包月88”,是不是有種熟悉的感覺。
以國內三大視頻平臺為例,收費也基本分為包月、包季、包年。
具體收費標準如下:
愛奇藝:連續包月12元、連續包季58元、連續包年218
優酷:半年卡108元、包年198
騰訊視頻:連續包月20元(首月10)、連續包季58元(首月45)、連續包年218元(首月168)。
而且三個視頻網站一種VIP,VIP也有花樣。比如愛奇藝有黃金和星鉆,騰訊除了騰訊視頻VIP,還有超級影視VIP、體育VIP。
你覺得收費貴嗎?是否值得買?如果沒有去廣告的功能,又有多少人愿意付費呢?
此外,小品中的另一個情節,則諷刺了誘導用戶下載APP的事。
醫生給小伙子在抽血,針管插上卻不管了,一旁的護士說“想要體驗完整服務,請下載我們的APP”。
你說氣人不氣人,而類似的情況就可能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
可能你去某個地方吃飯,飯店就要求你下載個APP點餐。
朋友分享給你一篇文章,但是看到一半卻發現要下載APP才能完整閱讀完。
同樣的,你看一個視頻真起勁,突然頁面黑了,出來一行字“請下載APP觀看完整視頻”。
小品表演結束后,黃渤還在現場分享了自己前一個小時才遭遇的“糗事”。
事情是這樣的,黃渤在當天出門之前收到了一條鏈接,解答里面的60道題就可以測智商。
黃渤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于答完了題,要看結果了卻發現需要支付18塊錢。不過想著錢也不多就付了。
黃渤說付費后有個流程要返回上一層,就按照說明返回了,但卻又要支付18元。而正當黃渤再次付費后,頁面出現了這樣的提示“智商測試剛剛開始”。
類似的事比比皆是,誘導充值、下載應用可能并不違法,但是它卻很讓人惱火,體驗感極差。
超前點播、加速包
小伙子終于不堪廣告的折磨買了會員、下載了APP,但問題又來了。
醫生抽血慢到要抽兩天,這哪行,這會員是不是和沒買了一樣。
所以加速包又出現了,要提速就要購買。
這不就是某網盤的操作嗎?以前該網盤有普通會員和超級會員之分,而普通會員下載速度那叫一個感人。
與加速包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是超前點播,二者都是在本來理所當然的事情上強加難度,從而達成收費的目的。
超前點播被稱為VIP中的VIP,也在小品中被演繹的淋漓盡致。
小伙子已經抽完血,也拍完了胸片,護士最后卻只給了胸片的六十分之一。剩下的將會每次發送兩片到郵箱。
看看小伙子那差異的眼神,這像不像買了會員卻發現還要購買超前點播的我們。
不過現在各大視頻平臺已經下線了超前點播服務。就在昨日,愛奇藝創始人、首席執行官龔宇首次回應“取消超前點播”的一事。
他表示,“我們自己看到了這件事可能不像我們想象的這么客觀、講邏輯,特別是會員的消費心理影響了我們的最終決策。會員業務的核心本質是要保證會員的滿意度,所以愛奇藝取消了超前點播。”
內訌、演戲式直播帶貨
在小品的最后,諷刺了演戲式直播帶貨。
為了爭奪流量,有人開始劍走偏鋒,在直播間上演“大戲”,大多以砍價、團隊“內訌”、吵架為主,背后則衍生了直播帶貨腳本師這一行,演戲式直播開始大行其道。
而這種直播根本不是所謂的創新,反而體現出對消費者的不誠信的一面。
編劇是誰?
他曾跟隨羅永浩九年
短短不足十分鐘的小品,諷刺感直接拉滿。這讓人不得不佩服小品的編劇,簡直神了。能把生活中遇到的各種互聯網“不方便”詮釋的那么形象而又搞笑。
尤其是小品在愛奇藝的主場卻狠狠諷刺了下愛奇藝。
幾位演員表示有所擔心,不過馬東則直言,“請相信視頻網站的格局”。
在現場,小品的其中一名編劇再出金句,他說這個本子的英雄叫“愛奇藝”,“感謝愛奇藝允許我們在愛奇藝吐槽愛奇藝”。
事實上,這個小品有兩個編劇,分別為六獸和摩天輪。
上文感謝愛奇藝的那位編劇叫六獸,原名石曉宇,年輕時在石家莊學過畫畫,大學時組過樂隊,混過滾圈。
他還曾經跟隨老羅9年,一路從牛博網到老羅英語培訓再到錘子科技。
來源:北京青年周刊
而現在,他是單立人喜劇的全職喜劇演員和編劇,同時也是網絡播客《無聊齋》主播。
另一位編劇摩天輪的信息目前還查不到,節目中也沒露面。
一直以來有句話這樣說,“互聯網讓生活更美好”。但是當我們真正把生活都放進互聯網的世界中去,互聯網讓生活更美好了嗎?
來源:三言財經
音演員特別擔心人工智能會危及他們的就業前景
英國演員工會(Equity)說,如果目前的法律不改變,演藝界人的生計會受到人工智能的威脅 。
英國的表演工作者工會發起的這個游說活動名為“不要讓人工智能搶鏡頭”。
人工智能可以使用演員聲音和面容的一部分創造出節目內容,其中包括所謂的“深偽技術”(deep fakes),即用人工智能生成擬人圖像同真人圖像混合,達到真假難辨的效果。
演員工會說,“從自動生成的聽書內容到數字化擬人形象,人工智能系統現在正在取代專業演員。”
演員工會警告,除非現在修改版權法律,否則會面臨所謂的“廢烏托邦”(dystopia)結局,即全面惡化的未來社會形態。
演員工會指出了人工智能利用演員聲音和容貌的多種方式。
例如,演員可以同人工智能公司合作建立一種能夠生成人工智能配音,或幫助生成數字化擬人形象的系統。
通過人工智能可以產生“合成”表演,在一些情況下甚至能讓已經不在世的演員重返銀幕。
雖然人工智能生成表演作為創作工具,但是演員工會擔心,演員的控制權不能受保護,即他們不總是能夠控制自己的形象被如何使用,或者,在未經同意或沒有充分報酬的情況下自己的形象被使用。
人工生成的"深偽"名人視頻在網絡越來越受歡迎。
演員工會發起的“不要讓人工智能搶鏡頭”的活動得到女演員妲露拉·萊莉(Talulah Riley)的支持。
她說,“作為表演藝人,無論數字技術復制聲音和形象多么容易,價格多么低廉,我的聲音和我的象形都屬于我自己,這是最重要的。我認為表演藝人應該為自己創作的內容得到充分回報。”
演員工會說,演員在同人工智能公司合作的時候,大多數人并不了解自己的權利,很多人被要求簽署保密協議。
演員工會對430個會員進行了一項調查,發現93%的配音藝術家都覺得人工智能威脅到了他們的受雇機會。
一個參加調查的配音演員對工會說,“在過去6個月當中,我的聲音在全球公司的大規模市場推銷活動中被使用。我認為我簽訂的合同禁止了第三方廣告,即使那樣,我也沒有得到過一分錢。”
演員工會說,“人工智能克隆復制人類聲音的能力不斷增強,這對聲音所有人來說是個很大的風險,他們得到的報酬會減少,甚至根本得不到報酬。”
演員工會表示他們特別關注旨在自動生成有聲書籍的數字聲音技術的發展。
中國的中央電視臺在2018年播出了紀錄片《創新中國》,據說那是世界上第一部利用人工智能模擬人聲的紀錄片。
中國已故配音演員的聲音通過語言合成技術再次出現在了影片當中。
另外,中國媒體還曾報道,中國的汽車導航軟件里的語音使用了人工智能后期合成的臺灣女星林志玲的聲音。
通過人工智能合成技術使用個人聲音的版權問題以及如何確保受到法律保護在中國也是一個引起廣泛關注、但仍有待法律界定的問題。
工會的游說活動得到配音演員貝弗·斯坦丁(Bev Standing)的支持,她曾經因為社交媒體抖音(TikTok)使用了她的聲音發起過訴訟。
這位加拿大的配音藝術家在2018年為中國聲學研究所的研究機構錄制過一萬個用于翻譯的句子。
萊莉說“無論數字技術復制聲音和形象多么容易,價格多么低廉,我的聲音和我的象形都屬于我自己”
但斯坦丁女士說,她的聲音后來出現在抖音的一個“文本轉語音”(TTS)的功能里,那是個能把文字轉換成聲音,給上傳視頻配音,常常能夠產生喜劇效果的軟件。
她說,那些配給視頻的合成聲音常常重復罵人臟話。
雖然抖音從未承認使用過斯坦丁女士的語音,但在她發起訴訟后,抖音還是對其“文本轉語音”功能做了相應的調整。后來抖音同斯坦丁女士做了庭外和解。
斯坦丁女士說對演員工會說,“我現在只和那些讓我能控制如何授權使用我的配音公司合作。”
演員工會說,現有的版權法律沒有給表演藝人足夠的保護,因為人工智能“不用錄音或拷貝原版就能生成表演”。
演員工會希望政府能夠采取行動保護演員權益,他們希望修改版權法律,“適應技術發展的步伐”。
不過也有人擔心修改版權法律可能會對言論自由帶來負面影響,或者會遏制創新。
英國政府對BBC記者說,他們希望讓人工智能受到適當監管,在能夠鼓勵創新的同時也能“保護人的權益,和我們的基本價值”。
政府聲明說,“我們國家的人工智能策略中有一個為期10年的利用技術機會的規劃,我們將制定管理策略使其按正確軌道發展。”
日,《北京市加力支持家電以舊換新補貼實施細則》全新發布,北京市已經啟動對包括空調、冰箱、洗衣機等在內的家電、電視、電腦等8個品類給予“真金白銀”的補貼,補貼比例最高可達20%。在北京地區的用戶,可以前往小米之家門店以及小米商城,享受以舊換新政府補貼。每人每類產品最高可補貼2000元,8類產品補貼總額最高可達16000元。
即日起至2024 年 12月 31 日,在北京地區的米粉用戶,可通過小米商城或指定小米之家門店,參與本次以舊換新政府補貼活動。具體品類方面,包括電視、空調、冰箱、洗衣機、電腦、熱水器、吸油煙機、燃氣灶具等 8 個品類。消費者購買符合能耗標準的產品,其中1級及以上能效或水效標準的產品,給予最終銷售價格20%的補貼,對購買2級及以上的消費者,給予15%的補貼,每位消費者每個品類產品均可以享受一次政府補貼,每件補貼不超過 2000 元。如果 8 個品類都參與的話,最高累計可以獲得 16000 元補貼。
小米商城或小米之家支持8個品類共200多款符合要求的產品參加活動,除了政府補貼以外,小米還將投入超2億元開展以舊換新活動,助力家電換新全面升級。同時,空冰洗、電視、熱水器等品類支持送貨、拆舊、安裝一次上門,一體化服務更便捷,為用戶提供高效服務體驗。需要注意的是,參與用戶需通過京通小程序“家電以舊換新專區”領取相應補貼資格,領取后,在我的券碼中點擊查看,然后就能直接在小米之家進行訂單支付時核銷,或者復制條碼在小米商城綁定使用。
具體操作流程方面,以小米商城為例,用戶在專屬活動會場可以選購心儀產品后,在商品詳情頁點擊“立即換新”并提交舊機信息,再點擊“立即購買”提交訂單,新機價格就會自動減去政府補貼和小米補貼,享受更低到手價格。如果購買售價為 7999 元的小米電視S Pro 85 Mini LED,參與北京家電以舊換新活動中,如果舊機符合最高補貼20% 額度,就能夠優惠立減1599.8元,到手價只需6399.2 元。
過去幾年以來,小米持續不斷提升大家電的產品質量,并加強渠道效率,利用小米之家線下店鋪展示更多IoT產品。2024年6月,小米首創并推廣空調送拆裝一站式服務,單日裝機量創下85140臺新紀錄。截至8月14日,小米已上線5個大家電品類以舊換新,并在全國推行“送拆裝”一站式服務。
日前,小米發布第二季度財報顯示,小米智能大家電業務增長強勁、表現出色,小米空調出貨量超 330 萬臺,冰箱出貨量超 60 萬臺,洗衣機出貨量超過 40 萬臺。小米AIoT平臺已連接的IoT設備數達到 8.22 億,同比增長 25.6%。在此之前,小米舉辦「人車家全生態」完整閉環后的首次科技春晚上,小米集團董事長雷軍透露,根據上半年的市場數據,小米空調在行業中排名第四,小米將致力于提升產品品質和服務,以期在未來能夠取得更大的市場份額和更好的消費者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