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購電腦機箱的時候,除了外觀與質量之外,還需要考慮機箱防輻射的問題,機箱防輻射的功能非常重要。在電腦內部的輻射主要分為電離輻射與電磁輻射,那么電腦輻射對于人體的傷害有多大呢?
主機的電磁輻射來自于內部的眾多配件,如電源、主板、內存、顯卡等。它們在高頻工作時會產生強烈的電磁輻射(主要集中在超短波波段),如果不加任何防護措施對人體的影響也很大,好在機箱的金屬外殼對電磁輻射能起到一定的屏蔽作用。不同材料、不同設計、不同制造工藝的機箱,其防輻射能力并不相同,如果設計不合理,主機外泄的電磁輻射仍會超標。
使用電腦時,要調整好屏幕的亮度,一般來說,屏幕亮度越大,電磁輻射越強,反之越小。不過,也不能調得太暗,以免因亮度太小而影響效果,且易造成眼睛疲勞。
對于電離輻射,人體可以接受的短期輻射大概在100毫西弗以內。超過的部分,都會對人體造成危害,而且人體一年可承受最大輻射1000微西弗。?對于電磁輻射以及其安全值,在不同國家不同環境下標準也是不一樣。就我國來說,0.3μT以下就算是對人體無害的,0.3μT至0.4μT被稱作警戒值,而到了0.4μT以上就屬于較強輻射了。
電腦機箱的材質一般多為無鉛鍍鋅鋼板,這種材質就是為了很好的吸收輻射。當然,一些機箱為了美觀,還帶有側透設計。對于很多非常透明的機箱,大多都是由亞克力材質為主而打造。因此,對于這樣的機箱,往往都帶有防輻射彈片,也就是EMI彈片。它也是可以吸收輻射的。
年來,DIY裝機和早期出現了很大的不同,最典型的地方就是機箱,可以說清一水的玻璃/亞克力側透+RGB燈光,你要是買個全鋼板箱子,出門可能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然而人們在追求新潮的同時,對于曾經的機箱選購指南似乎都忘了比較重要的一條,那就是“電磁輻射屏蔽”。
由于計算機本身是一個十分復雜的電子系統,可以說其中的每個部件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電磁輻射外泄,這是無法擺脫的。外泄的電磁輻射可能會對其他的一些電器帶來影響,例如把超短波收音機放在機箱旁邊可能就會受到電磁波干擾而出現較大的雜音。除此之外,如果周邊的一些電磁輻射過強,可能還會干擾計算機的正常運行,例如百度問答上曾經有人出現過手機一來電,電腦就重啟的現象。
而且這還不是個案。
在電子設備的電磁輻射屏蔽方面有兩個常用詞,一個EMI,另一個是EMC。前者我們可以認為是電子設備本身的電磁輻射,后者可以認為是電子設備對于電磁輻射的防護兼容。所以現在的電子設備在CPU、內存和射頻等芯片都配備了金屬屏蔽罩,早期的筆記本的D面內部也有大面積的金屬片。
因此,電腦機箱的電磁防護,既是為了防止主機本身的輻射外泄對于外界造成影響,也是為自身提供了防護。十幾年前的機箱不僅擁有較高的鋼板厚度,而且箱體和側蓋之間還配備了EMI彈片來提高接觸性能,而且EMI彈片位置也是不能噴漆的,如下圖所示。有些標明防輻射的機箱還會在前置USB接口和光驅位加額外金屬擋板來防止電磁泄露。
那么話說回來,側透機箱的電磁輻射外泄和電磁防護兼容能力怎么樣?曾經有有媒體評測,側透與普通機箱的輻射值相差3倍,當然也可以認為電磁防護兼容能力也與普通機箱相差3倍。因此側透機箱雖然潮流漂亮,但可能也就僅剩下了內部配件的承載功能。早期的電腦主機對于電磁輻射和靜電比較敏感,還記得上學時候學校的機房不僅鋪了木地板,甚至還要戴鞋套才能進入。隨著科技的發展,現在各個配件的電磁防護性能都有了較大的提升,打電話電腦就死機或者重啟的現象也基本不存在了(除非買到了劣質的山寨品牌主板)。
除此之外,電腦主機中的電源供應器內部有大量的變壓器、電感等元件,可以說是整機最大的電磁輻射源,而現在的機箱往往都配備了獨立的電源艙位,除了提供更好的散熱條件,在客觀上也起到了一定的電磁屏蔽作用,所以現在的機箱基本都是側透的了,也不再去強調EMC/EMI電磁屏蔽了,但對于品牌機來說這些都是標配,因為不通過EMC電磁兼容是無法拿到3C和CE認證的。
至于電磁輻射對健康的影響,人們已經吵了很多年,實際上對于人體健康有較大危害的是諸如X光、CT等電離輻射,而EMI/EMC電磁屏蔽也只是防外界干擾內部運行和內部干擾外部設備,并沒有對于人體健康防護的條文。因此,如果對于電磁輻射有顧慮的話,將機箱與人體保持50cm的距離即可,但仙人掌防輻射就是扯蛋了。
(8362770)
互聯網的出現和電腦為人們生活帶來無數的便利,但事物都有兩面性,電腦輻射對人們的危害漸漸引起人們的重視。
一.電腦輻射的來源
臺式電腦輻射的主要來源有主機、顯示器、鍵盤等。據“有關部門”統計,電腦的輻射鍵盤為 1000v/m,鼠標為 450 v/m,屏幕為218 v/m,主機為 170 v/m,筆記本型電腦為 2500 v/m。由此我們可以看到,鍵盤的輻射是最大的,另外臺式機的所有輻射部分加起來,也沒有筆記本的輻射強度大。
二.電腦輻射的危害
電腦輻射所帶來的危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對眼睛的傷害:我們知道,所有的電子產品中所散發出來的光,都是一些不規則的高能短波藍光,存在較強的能量,能夠對眼睛當中視網膜造成嚴重的傷害。
2.過度使用電腦極其容易出現黃斑或者是皮膚過敏,將直接加快皮膚衰老速度。電腦輻射一定程度上還會導致內分泌失調。
3.孕婦、兒童、老人等過度使用電腦,將直接損傷其免疫力,對胎兒的影響更是不可估量。電磁輻射會加快胚胎細胞分裂,嚴重時將會導致細胞死亡,對孕婦的胚胎發育造成嚴重影響。
4.過度使用電腦還會誘發癌細胞的產生。
三.電腦輻射的防護
關于電腦輻射的防護,最基本的一條當然是電腦不用的時候切斷電源,這是從源頭上消除輻射。但是我們在使用的過程中,輻射就是不可避免的了,那么我們就只能來減弱輻射和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努力:
1、關于電腦的選購
首先盡量選購市面上實力廠家推出的符合“綠色電腦”標準的產品。再者,購買機箱時選購封閉性能好的。同時避免長時間靠近機箱后部,因為相對來說這里就是輻射主要來源。機箱的鐵板越厚防輻射越好。最后,應盡可能購買新款的電腦,舊電腦的輻射在同距離、同類機型的條件下,是新電腦的 1-2倍。使用者在使用一定時間內及時更換電腦,這也能夠有效減少因電磁輻射對身體造成的傷害。
2、關于電腦的擺放
盡量別讓屏幕的背面朝著有人的地方,電腦輻射最強的是背面,其次為左右兩側,屏幕的正面反而輻射最弱。與輻射源保持一定距離是有效的防護措施之一。以能看清楚字為準,專家建議,電腦使用者應于顯示屏保持的距離不少于 70 厘米,于電腦兩側和后部保持的距離不少于 120 厘米,這樣可以減少電磁輻射的傷害。
3、關于日常的使用
每天使用電腦前,先用專門的液晶屏清潔液擦拭電腦屏幕,去掉屏幕上因為靜電而附著的微塵,這些微塵會加大輻射量。室內不要放置閑雜金屬物品,以免形成電磁波的再次發射。使用電腦時,要調整好屏幕的亮度,一般來說,屏幕亮度越大,電磁輻射越強,反之越小,但調得太暗,易造成眼睛疲勞。工作間隙注意適當休息,一般來說,電腦操作人員在連續工作1小時后應該休息10分鐘左右,并且到室外活動手腳與軀干。平時要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