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IT小技術,每天Get一個小技能
隨著電腦的固態盤的普及,很多人都感覺自己的筆記本電腦,開機特別慢,運行速度慢。也有很多人知道,更換一個固態盤,電腦的開機速度和讀寫速度都會快很多。今天就和IT小哥一起來更換一下筆記本電腦的固態盤吧!
案例的筆記本型號是:華碩 W409L。拆機加固態盤,然后安裝系統。
其實現在的筆記本,不像之前IBM系列的筆記本很難拆,現在很多筆記本,只要把后蓋板一拆開,就可以更換筆記本里面的內存,硬盤等配件。
1、買的是金士頓480G固態盤。
2、開始拆機,將D殼,如下圈出來的螺絲都擰掉。
3、因為有的螺絲長短,新手在拆機時,可以找張A4紙,將對應好的螺絲放在對應的位置,等待更換完固態盤后,方便往回安裝。
4、螺絲擰完后,從前面的D殼和C殼之前,使用一字螺絲刀,慢慢敲開,然后,就可以使用手去慢慢搬開。可以多晃晃,然后搬開。
5、在搬開的時,要注意,觸控板和鍵盤的排線。
6、觸控板和鍵盤的排線,將接口處往上搬,就可以將兩板排線拿出來了。
7、此時,C殼就拆完了,就可以將C殼拿走。
8、這時可以看到機械硬盤的位置。
9、將機械硬盤上的USB接口板,拿下來后,才可以拿出機械硬盤。
10、這時將硬盤上的兩個螺絲擰下來。
11、這時機械硬盤就可以拿出來了。
13、將機械硬盤的框架,拆下來,安裝到金士頓固態盤上。
14、將固態盤,接到硬盤位置。
15、接好后,將USB接口板放回原來的位置。
16、然后,將C殼拿過來,將觸控板和鍵盤排線接到主板上。
17、測試是否可以正常開機?發現可以正常開機。
18、將D殼,螺絲都擰好,硬盤更換就完成了。下面準備安裝操作系統。
1、進入PE系統,將硬盤分區。
2、將下載好的win7-64位操作系統拷貝到電腦D盤,也可以放在U盤中,不拷貝。
3、打開PE系統中的WinNTsetup軟件。
3.1、選擇包含windows安裝文件的文件夾:此處就直接選擇下載好的D盤win7-64的ISO系統文件。
3.2、選擇引導驅動器:選擇C盤。
3.3、安裝磁盤的位置:選擇C盤。
4、點擊確定,開始安裝。
5、系統正在部署中。
6、系統文件部署完成后,開始配置系統參數。輸入主機名。
7、輸入密碼,也可以直接跳過。
8、跳過激活。
9、使用推薦設置。
10、設置日期和時間。
11、系統配置完成。
12、系統win7就安裝完成了,然后將驅動更新,常用軟件安裝完成后,操作系統就可以正常使用啦。
題描述:
一臺老的松下CF-18三防筆記本,十幾年前的老古董了,是我大約2010-2012年的主力工作筆記本。
這款筆記本速度不算快,是迅馳第一代的奔騰M處理器。優點就是牢固和穩定。接口也齊全。
當時用了3年,非常穩定,其中有一次開機狀態,直接從桌面墜落也只是外殼的漆有點劃痕。
唯一缺的就是硬盤,當年的固態盤還不常見,用的還是老式的 IDE 44針的2.5英寸并口機械硬盤,速度比較慢。如下這種。
最近因為需要用到其中的一個老程序,重新開出來了。順便想幫我的老伙計升級一下硬盤換成IDE 44針的并口固態硬盤試試。
由于這種硬盤市場上很少見,因此我選擇的固態硬盤是用轉接卡把SATA DOM (Disk On Module)固態硬盤通過轉接卡轉接為IDE 44針的固態硬盤。
外觀如下:
內部采用的是威剛原裝的SATA接口的DOM(Disk On Module)固態硬盤。
拿掉標簽,可以看到這款采用的是鎂光的29F256G08CJABB。
用閃存精靈軟件可以看出,這個型號是MLC的閃存。
硬盤的拆卸比較方便,硬盤盒位于機器的右側。向下撥動鎖定裝置,就可以打開蓋板。
硬盤盒有個小尾巴,向外拉出就可以取出硬盤盒了。
硬盤盒的做工很不錯,把整個硬盤包裹得嚴嚴實實的。
便于部分都有可以緩沖沖擊的軟墊來保護硬盤。
接口部分是通過特殊的轉接線把IDE 44針的硬盤轉接為快速插拔的接口。
小心點取出舊硬盤,換上新固態硬盤。這款硬盤盒還有一個特別的地方,就是有一片緊貼硬盤的薄片。上面還是通電的。初步猜測可能是給硬盤加熱用的。
因為新舊硬盤尺寸都一樣,完美安裝好。
安裝好硬盤后,重新安裝系統。受限于IDE接口的速度和XP系統。本身就無法發揮出固態盤的全部性能。
但是簡單應用沒有問題,固態硬盤會比機械硬盤更加省電。使用中來回移動更加不擔心硬盤損壞了。
完美收工,感覺這個電腦再用4-5年沒問題。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里。感謝大家的關注。
?本文介紹為筆記本電腦拆機、更換固態硬盤的具體方法。
??在文章電腦出現No Bootable Device無法開機或藍屏無限重啟的多種解決方法中我們提到,一些由電腦硬盤引起的電腦故障,可以通過更換硬盤的方式來加以解決;那么這里就對筆記本電腦的拆機與固態硬盤更換操作加以詳細介紹。需要注意,如果大家的筆記本電腦還處在保修期內,則建議不要輕易自行拆機,否則可能會影響保修。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不同型號的筆記本電腦在內部構造、固態硬盤接口類型與具體型號等方面都會有較大的差異——由于我的電腦買的比較早,固態硬盤是SATA接口的,因此這里就以SATA接口的固態硬盤更換方法為例來介紹;但無論電腦型號與固態硬盤型號是哪一種,其更換的整體思路都是近似的,大家參考本文介紹的方法來操作即可。
??話不多說,我們開始拆機與固態硬盤的更換操作。在這里,我們需要用到的工具包括:螺絲刀套裝(不用買很貴的,網上便宜的十幾塊錢就可以買一套)、與自己電腦固態硬盤接口相匹配的新的固態硬盤(如果不知道自己電腦的固態硬盤類型可以到網上搜索或者看本文后半部分)。
??首先,我們進行拆機操作。將筆記本電腦的底面(D面)朝上,找到這一面的螺絲孔;一般筆記本電腦底面的螺絲都是那種比較小的,但數量往往比較多,如下圖所示。隨后,在螺絲刀套裝中找到對應規格的螺絲刀,將這些小螺絲逐一扭下來。
??這一步需要注意,一定要在螺絲刀套裝中找到符合筆記本底面螺絲規格的螺絲刀,如果用一種規格的螺絲刀扭不動螺絲,就換另一種規格再試試,千萬不要將螺絲扭壞了;此外,扭下來的螺絲要保存好,不要丟失。
??將底面的全部螺絲扭下來后,從筆記本底面邊緣處將底面的外殼稍微扣開一點,隨后用撬片、塑料薄片、廢舊的銀行卡等比較薄但比較堅硬(但也不要用太硬的,比如金屬這種,會損害外殼)的物體,順著外殼的四周游走一遍,從而將底面的外殼去掉。這里需要注意,撬片等物體在扣開外殼時,插入外殼的深度不要太深,從而防止將外殼內部的設備、電線等損壞。
??將底面的外殼去掉后,即可看到筆記本電腦的內部構造,如下圖所示。其中,拆機后一定記得首先將筆記本電腦電池的排線拔掉,防止主板短路;如下圖紅色框內部分,即為我這里電腦的電池排線;大家在實際操作中,首先找到筆記本電腦的電池(電池一般體積都很大,且會有明顯的字樣標注,因此很好找),隨后找到其周圍與其相連的電線,即為電池的排線。這里需要注意,建議大家在拔掉電池排線前先拍一張照片,后期重新插上這條排線時就不會搞反正、負極(即插頭的正、反)了。
??接下來,找到筆記本電腦的固態硬盤。如下圖所示,右上方紅色框內即為我的電腦的固態硬盤位置;但我這里一開始忘記拍照了,是將固態硬盤取下來后才拍的照,因此這一區域內部是空的。
??由于電腦型號、固態硬盤型號的不同,固態硬盤具體的位置、外形等也會有所差異;其中,由于SATA接口的固態硬盤體積比較大,因此相對最為好找(但SATA接口的固態硬盤在筆記本電腦中往往通過一個硬盤支架來固定,在下文中有圖片展示)。如果大家找不到自己電腦中的固態硬盤,可以在網上搜索自己電腦的型號,從而確定固態硬盤的型號與位置。
??找到固態硬盤后,首先在其附近尋找固態硬盤與電腦連接的插頭,并將插頭拔下來。隨后,即可將固態硬盤從電腦中取下來。
??由于我這里是一個SATA接口的固態硬盤,這種接口的固態硬盤往往首先通過螺絲固定到一個硬盤支架上,隨后硬盤支架再通過螺絲固定到電腦上。因此,本文需要首先將硬盤支架從電腦中取下來——依據硬盤支架上的螺絲型號,選取對應型號的螺絲刀加以操作,即可將硬盤支架取下來;其中,硬盤支架的其中一面如下圖所示。
??其另一面如下圖所示。
??接下來,再將固態硬盤從硬盤支架中取下來,同樣借助對應型號的螺絲刀即可。其中,取下的固態硬盤其中一面如下圖所示。
??另一面如下圖所示。
??當然,如果是其他接口類型的固態硬盤,往往就沒有硬盤支架這一說了,直接將固態硬盤的插頭拔下來后,將其從電腦中取出即可。
??將固態硬盤取下來后,我們即可將新的固態硬盤放上去。對于我的電腦而言,就是將新的SATA固態硬盤固定到硬盤支架上,再將硬盤支架固定到電腦上;對于其他類型的固態硬盤,直接將其固定到電腦上即可。隨后,將固態硬盤的插頭重新插入到電腦上即可。
??這里我們再提一句,大家購買新的固態硬盤時,如果明確知道自己電腦中支持什么接口類型的固態硬盤,那就不用多說了;如果不太清楚自己電腦可以用哪些接口類型的固態硬盤,可以在網上搜索自己的電腦型號,通過查閱這一型號電腦的固態硬盤參數,從而確定電腦對固態硬盤的支持情況;此外還有一個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結合自己電腦中原有老的固態硬盤的型號(比如上圖中取下來的老固態硬盤會顯示其具體的型號),到網上購買和此固態硬盤接口類型一致的新硬盤即可(當然這種方式就只能買到和老硬盤同一接口型號的新硬盤了,沒法對硬盤接口加以升級)。
??最后,不要忘記將前面拔下的電池排線重新插上(注意正、負極不要插反了);隨后,將筆記本電腦底面的外殼蓋好,并將底面所有的螺絲固定好即可。
??至此,我們即完成了筆記本電腦的拆機與固態硬盤更換工作。接下來,如果更換完固態硬盤后的電腦中沒有操作系統,我們在新的固態硬盤中安裝系統即可。
歡迎關注:瘋狂學習G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