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2017年CES上,雷蛇推出的那款驚艷的三聯屏游戲筆記本電腦么?雖然這款概念筆記本電腦至今仍然未能正式與我們見面,并且在當時撤展時還傳出了被偷走的消息,但仍然有許多玩家們對這臺電腦念念不忘。
近日,一名來自英國的視頻博主Matthew Perks,就DIY了一臺可同時改善人體工學體驗和提高生產率的筆記本產品。與雷蛇不同的是,Matthew Perks 決定將副屏放在筆記本原裝屏幕的上方。這么做的好處是可以緩解頸部的壓力,而不用經常低著頭用筆記本。
他在eaby上購買了一片1080p 的 IPS 屏幕模塊,然后將之固定在匹配的鋁制面板上。為了提高屏幕的強度,他還選用了 3D 打印鉸鏈和夾式邊框,以便將屏幕組件安裝到鋁制背板上,然后接上顯示屏的信號板和電池組為副屏供電。
從視頻截圖上來看,外掛了電池組和屏幕驅動模塊的折疊屏幕看起來十分的厚重,非常影響筆記本電腦的便攜性。
華碩的便攜USB-C屏幕
macOS 10.15的隨航功能
筆者認為,目前市面上已經有許多廠商推出了一些USB-C便攜屏幕的產品,這種產品可直接通過連接筆記本電腦上的USB-C接口完成供電和屏幕顯示的功能,非常適合外出時仍然需要擴展屏幕的人群使用。同時現在的蘋果最新的macOS 10.15還自帶將iPad作為擴展屏幕的功能,現在還DIY這樣的笨重折疊屏幕是不是有點多此一舉呢?
英國《鏡報》報道,來自英格蘭的Waz Mahmood在疫情期間丟了工作,于是開始給那些不喜歡自己動手的人組裝宜家家具。宜家家具既便宜又好看,但它最大的缺點就是需要買家自己組裝。一項最新調查顯示,90%的千禧一代都不喜歡DIY,于是Waz 看到了這個市場需求,決定為別人組裝宜家家具來糊口。自2018年第一次獲得組裝家具的報酬以來,Waz已經成功組裝了500多件家具,甚至開車去160英里以外的地方去組裝一個衣柜。雖然上個月他已經找到了另一份建筑方面的本職工作,但他仍然把組裝宜家家具作為一項愛好保持著。他表示:“有時候我正在和妻子約會,突然工作就來了,我就會縮短約會時間,她也不會因此而生氣,反而會很支持我,有時她也會跟我一起去。”房地產網站Bayut的一項研究發現,在被調查的20歲至37歲的年輕人中,有16%的人DIY家具時被錘子打了,而12%的人DIY時受過電擊,因此Waz很受歡迎也就不足為奇了。他說,他很喜歡無所事事的狀態,但得給孩子們多賺些假期花的錢,于是注冊了有償跑腿服務網站Airtasker會員。用戶可以在上面發布求職信息,有需求的用戶則通過競價的方式訂購服務,并進行打分。2018年8月,他接到了一份工作,給一位女士安裝電腦辦公桌、床和抽屜柜,報酬100英鎊。他說:“第一次我還是有點擔心,所以前一天晚上我看了很多教程,那位女士人很好,我花了大約8個小時安裝這些。”后來Waz沉迷于安裝家具,不停地接活,在巔峰時期,他每周都能掙上百英鎊。他說:“我一般是下午4點半下班,6點去安裝,可能要到晚上9點才能完成。一周要做好幾次。現在我在Airtasker上也算是個搶手的安裝工了。不過有一次,我和侄子剛把一個衣柜裝好,正收拾東西的時候,他絆倒了,摔進衣柜里,把衣柜砸了個大洞,當時我們很尷尬,還好客戶沒有怪罪。”上個月,Waz幸運地找到了一份新工作,擔任建筑工地經理助理,他說:“我現在太忙了,沒法立即出工,但我還是很喜歡組裝家具,所以還是會到處接零工。在做了這么久之后,我還是有一些影響力的。”(中國青年網編譯報道)
來源:中國青年網
經的日不落大英帝國現在雖然走向沒落,但長期老牌工業大國地位不是吹的,至少在軍事裝備方面基礎相當深厚。二戰后英國實力大幅下降,成為美國的專職小跟班,很自然在對外軍售及技術交流方面兩者保持一致。長期以來對華實施軍售禁運,直到上世紀70-80年代隨著中西方關系轉暖,兩國之間一方需要技術引進、另一方需要龐大市場開始熱鬧起來。
這一期間中國軍事裝備水平已經嚴重落后,以蘇聯50年代技術支撐,幾乎所有武器裝備都和世界先進水平存在代差。在中西方關系變好之后,中英之間開始了多項武器裝備技術引進,以及共同研發等交流合作。
“斯貝”發動機,這是一款中國軍迷最不陌生的發動機,幾乎成為一個時期中國研制戰機標配動力。不是說它多優秀而是實在沒得選,中國第一次接觸“斯貝”是在英制“三叉戟”客機民用版上,由于當時國內大量采用渦噴發動機,對于這種性能更好的渦扇發動機當然更青睞。包括老版殲-11(60年代)、殲-9、轟-6I,以及后來的飛豹戰斗機等,都將“斯貝"作為動力來源,1975年12月,中英簽訂引進斯貝發動機合同。
“斯貝”發動機
合同包括了購買整機和專利授權,金額約7700萬英鎊,在此基礎上進行國產化。1980年利用英國原裝貨組裝成功,也完成了各種測試結果符合技術要求,對應型號渦扇-9(后來改稱秦嶺發動機)。而秦嶺發動機直到2009年才最終生產定型,飛豹在2000年左右用的是庫來引進庫存,甚至還包括從英國購入的封存二手斯貝發動機,整個仿制耗時20多年。
飛豹戰斗機
殲-7M改裝項目,甚于米格-21的仿制品殲-7一用就是幾十年,成為當家主力但在70年代除了機體平臺還行外航電系統一塌糊涂。同樣基于英國技術來源,1980年,中英簽訂雙方合作改裝殲-7戰斗機合同。由馬可尼公司提供956型平顯器、靜止變流器、7M型測距雷達、大氣數據計算機、通信電臺、照相槍等六項電子火控設備和支援系統,史密斯公司提供0101-HRA/2型雷達高度表等,用以改裝100架殲-7戰斗機。
合同期間差點因為外匯不足而夭折,好在1981年約旦介入達成80架殲-7采購合同,要求是引進西方先進航電和武器系統。其實這個要求正好對應殲-7M改裝配套,在此基礎上該項目得以繼續,然后沒想到成了80年代出口中的爆款,先后包括巴基斯坦、孟加拉國、伊朗等都有采購。中國空軍也有裝備,特別是平顯加裝后的影響巨大,對于后續殲-8、飛豹等機型都有參考借鑒作用。
殲-7M新座艙(英國人專門介紹)
巴基斯坦是最注重實戰國家,曾將殲-7M和殲-6、幻影5、F-16進行實戰模擬對抗,得出結論:幻影5除續航性能占優外空戰打不過殲-7M,相比F-16除雷達和機動性不如外還是有一戰之力。
殲-7M戰斗機
L7 105mm線膛炮,這本來是英國對付蘇聯裝甲力量的利器,也是克制五對輪的大殺器。雖然是50年代發展而來的產品,但當年英國造炮水平還是相當高,這款火炮早期配套的脫殼穿甲彈就可以輕松穿深300毫米。后期采用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甚至穿深可以達到420毫米以上,威力方面不亞于早期120毫米滑膛炮。
和英國人的需求一樣,面對北方滾滾而來的鋼鐵洪流我們壓力山大,而且在當時對T-62完全沒有對抗能力。需求相同對于英國這款L7 105mm線膛炮就想辦法獲得,轉手從奧地利引進L7坦克炮技術,該項目又被稱之為“三七”工程。
l7型105毫米口徑線膛炮
裝備在79式坦克上的105mm線膛炮,該坦克上同樣有英國火控技術,也是我國首款大量融入西方坦克技術的主戰坦克。
裝備在79式坦克105mm線膛炮
“辛柏林”炮兵偵察雷達,英國于70年代入役的迫擊炮偵察雷達,對81毫米迫擊炮探測距離達10公里、120毫米迫擊炮探測距離達14公里。這在當時絕對屬于高新技術,1984年,從英國及瑞典各進口一套“辛柏林”炮兵偵察雷達(一說三套),一套送往炮兵學院進行訓練和技術研究,另一套配屬前線用于偵察越方炮位。
對越作戰期間“辛柏林”進行了實戰部署,通過探測敵方彈道并進行測算,精確判斷敵方發射陣地。從而引導我軍火炮進行反擊,在實戰中取得很好的成果,1984年被越軍偵察兵炸毀配套電源車(后經搶修重新投入使用)。“辛柏林”的引進開啟我國炮兵偵察雷達研制序幕,在其基礎上研制了國產第一代近程炮位偵察校射雷達,也就是371型炮兵雷達。
“辛柏林”炮兵偵察雷達
371型炮兵雷達
“獵迷”反潛巡邏機,以德哈維蘭“慧星”客機為基礎改進而來,和美國P-3C “獵戶座”、法國“大西洋”ATL3等齊名,都是典型的遠程巡邏機巡航范圍可達數千海里。機載“空中霸王”雷達系統可是個好東西,90年代中國引進8套用于裝備運-8警戒機,至少在空警200入役之前國產獵迷是海軍重要預警平臺。
“獵迷”反潛巡邏機
運-8警戒機
渦噴-5發動機,仿自蘇聯BK-1φ發動機,屬于第一代噴氣式發動機。大家知道蘇聯早期在噴氣式發動機領域很一般,直到德國戰敗后的技術人才引進,以及從英國購入尼恩發動機并進行了仿制。“尼恩”發動機仿制出來的型號是RD-45,用于第一代噴氣式戰斗機如米格-15、米格-17等,后續升級版本就是BK-1φ發動機。
隨著中國引進米格-17相關技術,在國內仿制過程自然將BK-1φ國產化,對應仿制型號就是渦噴-5。當然這是間接吸引,主要用于殲-5、轟-5系列機型,隨著2002年殲教-5退役才告一段落。
“尼恩”發動機
米格-15的RD-45發動機
“海標槍”防空導彈,是英國一款中遠程、中高空艦載防空導彈,1973年在82型驅逐艦上使用,隨后配套42型驅逐艦。采用半主動雷達制導和破片殺傷戰斗部,最大射程70公里,作戰高度10到22000米,最大速度3.5馬赫。
在80年代初這絕對是優秀的航空導彈,而且具備區域防空能力,對此時的中國來說相當急需。甚至雙方開始討論引進42型驅逐艦及配套海標槍等,不過由于成為考慮改為引進技術,對051型驅逐艦進行改裝加裝“海標槍”防空導彈(代號:051S)。
雙方甚至達成初步協議,不過1982年馬島戰爭海標槍的表現不盡如人意,發射26枚擊落阿根廷5架戰斗機及1架直升機。實戰中出現反應慢、對低空攔載能力差等問題,戰后這個引進項目中止,但顯然一定的缺點不能掩蓋整體性能上的優秀,當年如果真的購入對艦空導彈研制將起到重要作用。
“海標槍”防空導彈
這些雙方合作引進裝備只是其中一部分,另外還有航母、步兵戰車等合作項目,不論是基于自用還是共同投資用于出口。這些合作交流在當年可不少,但真正落到實地的相對比較有限,不過總體來說在關鍵裝備上我國還是從中學到不少,對于后期同類產品的研制打下堅實基礎。
中英合作NVH-1步兵戰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