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網絡的逐漸普及,我們的生活也開始發生了一些細微的變化,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離不開網絡,可以說網絡不僅方便了我們的生活,還讓我們能夠及時了解所有我們想知道的一些,“不懂問度娘”可以解答我們所有的疑惑,拿一個簡單的例子就能看出網絡對于我們的重要性。
手機在我們生活中已經變得舉足輕重了,手機已經成為了出門必帶的標配,若是忘記帶手機就像是和這個世界失去聯系了一樣,而當手機電量低的時候則是讓人很困擾的,可見一個有電的手機對于我們是有多么重要了,但有人曾做過調查,當手機電量低和沒有網絡,哪一個更讓人抓狂?手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答案卻是大出所料,絕大多數人選擇的都是沒有網絡更讓人困擾,在問及原因的時候,很多人的答復卻是手機沒電了可以去可以充電的環境下進行充電,但是沒有網絡太煩躁了,在一些零碎的時間里,根本找不到其它的消遣方式。
網絡的便利性和快捷性不僅提高了科技和人類社會的發展,還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由于現在手機等移動設備的存儲空間越來越大,我們習慣性的將一些重要的信息資料儲存在手機等設備上,方便我們隨時調取使用,而且當存儲容量不敢用的時候,我們還可以在云盤等網絡空間中進行存儲。網絡空間的最大優點就是其容量夠大。網絡是一把雙刃劍,在方便我們的日常生活的同時,還給我們帶來了極大的危害。隨著科技的發展,網絡信息安全也受到了威脅,正因為網絡的重要性,很多別有用心的人或團體可以利用網絡對我們的信息進行窺探、解析或調用,從而危害我們的個人信息安全和個人利益,我們將這部分窺探、調用他人隱私信息的群體稱為黑客,也叫駭客。
所謂黑客或駭客就是指對計算機技術和水平比較高超的電腦專家,他們能夠利用網絡對我們的私人信息進行窺視和解析,通過解析可以分析出我們比較重要的個人信息資料,像手機軟件賬戶和密碼,由于第三方支付軟件的興起,我們的支付密碼都有可能被盜用。大家都知道,黑客若要入侵我們的電腦等設備,是需要依靠網絡來破解我們的防護系統,也就是說只要我們不連接網絡,他們是很難對我們的設備進行攻擊的,除非其事先在我們的設備上植入了或安裝了軟件程序,即使這樣也需要聯網才能實施盜取數據的操作。
雖然在大多數情況下,黑客入侵我們的計算機設備是需要網絡的支持,但你若認為只要不聯網就可以杜絕黑客的入侵,那你就錯了,下面就來介紹一下真正的黑客是如何入侵我們的電腦,盜取數據的吧!
據最新消息介紹,以色列一支研究團隊能夠從未聯網的計算機中盜取數據。這時候肯定會有人問,不聯網怎么能夠盜取呢?難道他還能憑空克隆出來么?據這個團隊的負責人、以色列班古里昂大學網絡安全研究中心的Mordechai Guri介紹稱,他和他的同事一共設計了三次網絡襲擊,每種襲擊方式都不同,其手段包括無線電波、電磁波、GSM網絡,甚至是計算機散發出來的熱量等,現在該團隊已經找到了另外一種盜取計算機數據的方式,使用計算機內部的散熱風扇的聲音來盜取未聯網的計算機數據。
據介紹,他們開發了一種名為“Fansmitter”的惡意軟件,基于任何數據都是1和0組合的原理,感染電腦后就會控制風扇轉速,使其工作在兩種不同的速度,分別對應二進制的“1”、“0”。雖然此項技術只能被用來盜取有限數量的數據,但是它已足夠盜取解碼鑰匙、用戶名單和密碼,以及小部分的鍵盤記錄歷史和文件。該團隊現在通過此方式盜取數據的速度可達到每分鐘15到20位,每小時超過1200位,現在他們還在努力加快數據盜取的速度。
Guri表示:“我們發現如果我們同時使用兩個風扇(CUPU和機箱風扇),那么我們可以加快轉運速率。現在我們正在致力于發展這些技術,以此來加速機器運轉,讓它變得更快。”
Air-Gapped計算機指的是那些從未連接過互聯網的計算機,常用于軍事機構、金融機構、工業控制系統環境(如工廠、重要的基礎設施)等場合,來保護敏感的數據和網絡。但是在這些場合中,計算機并非百毒不侵。要獲取數據,黑客必須親自潛入到系統中,用USB或火線探測器來讓從未連接互聯網的系統與其他的計算機連接。但是,黑客也可以不用親自潛入到系統中,他們可以使用Ben-Gurion團隊的方法,來破解計算機、獲取數據。
其中的一個方法就是使用聲波。因此,很多高度重視安全的公司不僅要求其敏感的公司系統不連接網絡,還要求系統外部和內部人員完全移除聲音。但是Ben-Gurion團隊發現,如果使用計算機的散熱風扇,他們也可以鉆進漏洞,躲過層層嚴密的保護,成功盜取數據。
大部分計算機裝載兩個或以上個風扇,包括CPU風扇、機箱風扇、能量供應風扇和顯卡風扇。在操作的同時,風扇會發出聲音,聲音隨著運轉速度加快而加大。而黑客在襲擊之時,需要加快一個或幾個風扇的速度或頻率,將計算機的密匙或密碼轉移到附近的智能手機或計算機上,不同的速度代表不同的二進制數字,比如1000轉速每分鐘代表1,1600轉速每分鐘代表0。而正如上文所說,基于任何數據都是1和0組合的原理,感染電腦后就會控制風扇轉速,使其工作在兩種不同的速度,分別對應二進制的“1”、“0”。雖然這種方法在盜取未聯網計算機數據的速度上比較慢,但依然成功的完成了盜取操作。
此次襲擊首先要求目標機器被惡意軟件影響,Fansmitter能夠操縱計算機風扇的速度。然后,黑客需要對接受被黑計算機信息的智能手機做一番手腳。黑客需要影響計算機附近的智能手機,這部手機必須距離計算機8米之內,必須安裝旨在跟蹤和解碼聲音信息的惡意軟件,黑客將計算機信息通過SMS、WiFi或者移動數據傳輸器發送到智能手機之上。因此在那些不允許員工帶入手機的秘密環境中,目標計算機附近聯網的機器也可進入黑客的法眼,取代手機,成為接收器。其最大的特點是可以適用于沒有安裝聲音硬件或揚聲器的系統中,例如服務器、打印機、物聯網設備和工業控制系統等。
有些人認為,既然這個方法需要目標機器被惡意軟件影響才能實施,那只要不安裝這些惡意軟件不就行了。可是誰能保證你的機器能夠永遠不聯網呢?而對于一個真正厲害的黑客高手來說,在從未連接互聯網的計算機上安裝惡意軟件并不是件難事。Guri表示:“接收器能夠辨別同時來自不同計算機的不同聲音,因為這些機器之上的惡意軟件將能以不同的頻率傳輸信息。”
Guri還表示:“我們現在正在挑戰從未聯網的計算機無法被破解的權威。”也就是說他們正在尋找多種方法來襲擊未聯網的機器。在未來,相信將會有更多的方法和手段能夠對未聯網的計算機實施盜取數據的操作,只不過到那時,不知道還有沒有絕對安全的儲存數據的空間或方法呢?
—— ——
了解每日最新、最有趣的手機資訊,請關注微信公眾號:sz-cnmo
客一詞,對我們來說并不陌生,以前通常是指熱心于計算機技術、水平高超的電腦專家,尤其是程序設計人員。隨著社會的發展,在圈外或者媒體上,黑客一詞通常被定義為專門入侵他人系統進行不法行為的計算機高手,即所謂的具有攻擊性與破壞性的駭客。
那么,這些駭客們是如何一步一步的攻擊進入你的電腦的呢?今天我就來為大家揭曉答案。
第一步,駭客們會先確定他們的攻擊目標,即確定目標的ip地址。
第二步,對于他們來說,僅僅查到ip地址是還不夠的,他們還需要了解對方開放了哪些端口,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找到進入對方機器的入口。正如即使找到對方所在地的門牌號,但還需要了解他家開了哪些門、窗、煙囪等入口。
第三步,在知道對方ip及開放端口之后,駭客們就可以開始攻擊的實質性操作了,那就是一一破解賬號與密碼。
第四步,在破解了賬號和密碼后,駭客們進入到目標主機,可以在目標主機上實現攻擊了。
不過我在這里提醒大家,如果你對黑客比較感興趣,想自己嘗試的話,我們要遵循一定的行為準則,比如不入侵或破壞政府機關的主機,不將已破解的任何信息與人分享等,否則你會招來很多麻煩。
腦,人體內最復雜、神秘的器官之一,其中儲存著我們一生的記憶、才能和欲望。人類自古以來就對大腦充滿了幻想,并積極探索其中的秘密。
在人類一貫的認知中,大腦的能力是穩定并且安全的,沒有什么東西可以讀取自己大腦中保存的東西。而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認識到大腦的能力可以繼續發掘,并開始對大腦的安全性產生危機感。
這種危機感開始體現在各種形式的藝術作品中,未來世界的大腦被黑客讀取、破解、復制,甚至被憑空創造等戲碼,開始頻繁的出現在小說、漫畫或者各類影視作品的舞臺上。
比如在被奉為一代經典的動漫作品《攻殼機動隊》中,就有關于機械化的人類保留了大腦,黑客通過身上的數據接口篡改大腦記憶并隨意操控當事人的劇情。
還有類似《宿主》、《超腦 48 小時》等科幻電影中,寄生體侵占大腦或者記憶移植等情節也數不勝數。
雖然以上的技術目前都是人類的想象,不過隨著神經科學的發展,如今也已經出現了關于大腦「入侵」或精神干預等控制人類精神活動的技術。
這要從一個植入大腦的醫用設備「神經刺激器」開始說起。這是一個用于 DBS 療法(即深部腦刺激)的專門植入大腦的設備,它可以在腦內向大腦皮層發送電子脈沖,從而進行病理干預。
DBS 療法通常用于帕金森綜合征、慢性疼痛疾病或者強迫癥、抑郁癥等心理疾病的輔助治療。而這類設備通常會搭配有相關管理軟件,可以讓使用者通過電腦或者手機來對自己的「大腦」進行控制。
不過就在近日,國際領先的安全服務商卡巴斯基實驗室聯合牛津大學研究發現,這些大腦植入物的管理軟件留有后門和萬能的「金鑰匙」密碼,不僅如此,設備本身的無線網絡接口也存在漏洞。
通過這些漏洞,黑客可以很輕松的獲取敏感的神經數據、截取醫療數據甚至對患者施加電擊。向患者發送惡意的命令,將不需要的電信號傳遞給大腦,例如持續向患者輸送高電壓的信號,這樣就會導致患者失去行動和說話的能力。
其實早在 2015 年,就有相關安全專家開始關注此類漏洞,不過并沒有引起廣泛的關注,醫療行業中有關大腦的設備仍然存在大量的漏洞,保護腦電波記錄的措施基本空白,效果就更無從談起。
雖然現在可以通過醫療設備漏洞對大腦進行干預,不過技術并不成熟,也并沒有影視作品中的黑客那種可以直接讀取或改寫記憶的能力,況且也并不是所有人的大腦中都會植入這類神經刺激性醫療設備。
所以對于黑客入侵大腦的擔心,不如關注通過外部感知腦電波的「腦機接口」,不同于上面的植入類設備,這類設備可以通過大腦外部皮層獲取腦電波,并且已經可以成功利用腦電波進行幻燈片播放、控制無人機等硬核操作。
早在 2015 年,葡萄牙航空防御公司 Tekever 就利用「腦機接口」,成功使用腦電波直接對無人機進行操作。
在今年的 CES 2019 展會上,專注于「腦機」設備的 BrainCo 公司也發布了旗下第五代人工智能假手 BrainRobotics。
這是一款可以識別佩戴者手臂上肌肉神經信號和運動意圖,再轉化成相應的運動指令,從而完成佩戴者想要完成的動作的機械義肢設備。
而除了「腦機接口」外,華盛頓大學更是實現了「腦腦接口」的實驗操作。該技術通過互聯網傳輸大腦信號,然后一名測試者可以操控另一名測試者的手部運動,最終測試結果表明這種操作可行。
實驗中,受試者 A 通過思想控制玩一個簡單的視頻游戲。當想發射大炮轟擊一個目標時,他就想象自己移動右手,同時又不去移動右手。在另一個實驗室,受試者 B 則在不知不覺中幾乎同時移動自己的右手。
雖然這些技術手段目前只能實現對大腦信息進行簡單的解碼處理,但是隨著神經科學的不斷發展,破譯大腦的思維密碼會變得越來越簡單。
相關研究人員也表示,未來 5 年內,科學家們有望能夠以電子記錄的方式,構建記憶的大腦信號,甚至將小段記憶重新填入大腦,或者重寫這些記憶。在未來 20 年內,甚至可以實現對記憶的大批量改動。
或許不久的將來,人類真的可以對自己的大腦隨意地進行讀取、寫入等操作,更改記憶會變得跟改名一樣簡單,而別有用心的人甚至可以通過批量改變人類記憶來改寫已知的歷史。
不過如果這一天真的到來了,你更應該擔心的是你大腦中的信息,黑客可以隨意侵入大腦劫持你的珍貴記憶,然后向你敲詐勒索,或者直接獲取你的銀行卡號和密碼,這對于我們普通人來說才是最要緊的。
▼猛戳左下方「了解更多」,更多精彩就在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