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作為現代社會最主要的交通工具,承擔了人們大部分的出行需求,安全出行,平安回家,自然非常重要。汽車技術和智能科技發展到今天,汽車的主動/被動安全設備也在不斷創新,日趨完善,以期更好的保護乘客的安全。為了這一目標,各大汽車品牌也是不遺余力,研發先進的汽車安全系統,打造汽車“智能安全護甲”,這其中,起亞的Drive Wise智能安全輔助系統和豐田的智行安全系統頗具代表性。本文以今年先后上市的起亞全新一代K3和豐田全新卡羅拉為例,帶您了解兩大熱門轎車的安全輔助系統。
常規安全配置
在常規安全配置方面,兩車都配備得非常齊全。例如,兩車均擁有高剛性車身,采用高強度鋼板、能量吸收材料和強化車體結構等設計,在碰撞時最大限度的保護座艙中的駕乘人員安全,車身前后的吸能材料也能減輕對行人的傷害。
(全新一代K3部分常規安全配置)
從上面對比列表中可以看到,兩車在部分細節配置上存在差異。例如全新一代K3配備了緊急制動頻閃,在實施急剎車時剎車燈將進行高頻閃亮,以達到更好的預警效果。另外,全新一代K3還獨有前駐車雷達和后倒車雷達,雖然該配置非常常見,但全新卡羅拉卻沒有配備,這對于新手車主來說將帶來很多不便。
(全新卡羅拉部分常規配置)
在座艙內部,兩車均提供了前排安全氣囊、前排側氣囊和左右安全氣簾,而全新卡羅拉還配備了駕駛席膝部和副駕駛席座墊式安全氣囊,值得稱道。但結合兩款車型的售價,全新卡羅拉比全新一代K3高出1.7萬元,削弱了其多出的安全氣囊的優勢。
智能安全配置
起亞和豐田都非常重視車輛的智能安全,并研發了先進的汽車智能安全系統。起亞為其全新一代K3配備了DriveWise高端智能安全輔助系統,可實時監測行駛環境,提供更安全愜意的駕乘體驗。全新卡羅拉則搭載了Toyota Safety Sense智行安全,能有效的輔助駕駛者規避碰撞。
(全新一代K3 DriveWise部分智能安全配置)
從對比列表中可以看出,全新一代K3提供的智能安全配置更豐富,除了帶行人識別的前方防碰撞輔助、車道保持等功能外,還提供了多項預警。例如,車道偏離預警、側盲區預警、駕駛員注意力提醒等,最大限度的提前預警潛在的駕駛威脅,以便駕駛員采取相應措施,讓行車更安全,駕乘更暢快。
(全新卡羅拉Toyota Safety Sense智行安全部分智能安全配置)
全新卡羅拉的智能安全配置相較全新一代K3遜色不少,但也保留了非常重要的前方防碰撞系統,以及車道保持和智能遠近光,另外還搭載了自適應巡航,高速行駛時操控更便捷。
結語:作為起亞和豐田的主力車型,全新一代K3和全新卡羅拉都被寄予了厚望,各種先進科技和智能設備不吝加身,以期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上能夠力壓群雄。具體而言,在常規安全配置上,兩車實力相當,各有特色,在車輛的安全守護上可謂“盡職盡責”,而在智能安全方面,全新一代K3相較全新卡羅拉配置更齊全,換句話說,全新一代K3的安全性考慮更周到,更貼心。
亞K3的操控很差嗎?它的配置怎么樣?車主14723公里后有話說
車主一:
優點:外觀時尚、回頭率高
缺點:A柱邊位置異響,后備箱無故自動開啟。后排出風口風力太小。
外觀:外觀沒的說,當初就是看中小三的外觀,虎嘯式中網,日間行車燈
內飾:可以用一個詞來形容,時尚大氣。配置豐富,多功能方向盤、行車電腦、無匙啟動、自動雙區空調、6速手自一體變速箱、后排出風口,這些都是比較時尚的配置了。
空間:空間還算是比較適合的,家庭用車絕對夠用,畢竟是2米7的軸距,前后排不覺得擁擠。1米73的個子坐在前排腳都可以很自然的伸曲。后排坐4人不需要前后座或者側身座。
配置:同級車中這個價錢還是挺值的,畢竟選它的時候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配置豐富嘛,如果能有后視鏡電動除霧就更沒說的了.
動力:1.6L排量,不飆車的完全夠用了,只有肯踩油,一點點推背感還是有的!
操控:由于是新手,開過的車也不多談不上操控,自動擋踩油就走,家用應該夠了。
油耗:剛提車時10個多,現在跑近1800公里了,比較堵時8個多,一般情況下不堵車6.7吧。今天去4S處理導航問題,路上最低瞬間油耗顯示3.7.。。。雖然不算很準,畢竟第一次出現這么低的數字,心里還是很欣慰嘛!!!!!!
舒適:舒適性還不錯,但是減震稍稍偏硬,也可以說路感清晰,呵呵
車主二:
優點:外形一流,操縱方便利
缺點:車漆薄的還沒有一張紙的厚度,不知道什么情況下就會掉一點下去,還好買了補漆筆,不然就快成麻子了(開個玩笑),不過這車漆薄的真是讓人難以忍受。另外,車大燈不太給力,遠光真是不行,已經通過A版進行了升級。
外觀:這個絕對OK
內飾:內飾方面的用料還是不錯的,我的是黑色內飾,給人的感覺還是挺高檔的!總的來講,內飾做工還是滿意的。
空間:2.7M的軸距對于緊湊型車來說可以保證很大的空間,對比B級車來說空間也差
配置:看了很多車,包括大眾、現代等,性價比是比較高的,搭配DCVVT據說節能,實際也是比較節能的。
動力:一般,低速時不夠力,除非猛加油,上了80后不錯。
操控:一般般
油耗:不得不提的就是油耗方面,K3在油耗方面真的是太給力了,因為本人開車基本都在市區,大家也都知道市區的車速一般都不會高于50邁,走走停停特別的費油。記得有一次碰見一個大眾車主,聊起油耗,他也是在市區跑,1.6基本上百公里要十一二個油,當時聽完之后我就感覺我的小三真的是太棒了,剛開始油耗一直保持在十一個油左右,可能也是因為磨合期沒有過完,當過完磨合期之后發現基本上每個星期油耗都會降一點,現在跑了6000左右,基本保持在8.8到8.9個油。希望以后表現的會更加出色。
舒適:舒適性就一般般·說的上好和說的不好··怎么說呢··可能是青菜蘿卜各有所愛吧·個人感覺··唯獨有一點就是小三要是開長途的時候脖子比較累··減震比較硬,要是能解決減震問題的話·我想應該也就是說的完美了吧···在路況好的情況下,舒適性能能體現出來,反而在路況不是很好的情況下,舒適性能就差了點了·
近這幾年,韓系車在國內市場表現大不如前,隨著現代汽車陸續更新旗下車型,起亞這邊也推出了新一代K3;作為昔日熱門合資緊湊級轎車,如今煥然一新的它,能否重拾昔日風采。今天的解讀次低配,要介紹的是2019款起亞K3 1.5L CVT舒適版,廠商指導價10.38萬元,一起來看看性價比如何。
外觀方面,相比老款圓潤呆萌的風格,新一代起亞K3車身設計變得棱角分明,同時加入了大量折角與切面元素,營造出更加前衛時尚的氣息。中網格柵雖然仍是家族虎嘯式風格,但扁平化的造型十分干練;內部采用了類似鱗片狀的黑色點陣樣式,密集的排列方式顯得更有運動氣勢。大燈造型比較細長,燈腔內使用了熏黑處理,更能烘托氣氛;全系標配LED光源的遠近光大燈,除最低配車型外,均支持自動大燈功能。下格柵與兩側類似導風口的位置,使用了切面造型與銀色飾條裝飾,具有不錯的立體感,舒適版沒有配備車前霧燈。
車身側面相比老款更加有型,平滑的車頂弧線到尾部過渡自然,從大燈末端一直延伸至尾燈處的高腰線設計,讓車身顯得格外硬朗;舒適版相比高配車型,缺少了側窗鍍鉻飾條,顯得有些樸素。雙色后視鏡集成了LED轉向燈帶,僅支持單一的電動調節功能;舒適版沒有配備無鑰匙進入/啟動功能。車身長寬高分別為4660/1780/1450mm,軸距為2700mm,最小離地間隙170mm,整備質量1230kg;全系除兩款高配車型采用的是17英寸鋁合金輪轂,其它均為16英寸,銀黑雙色的五輻樣式動感時尚;輪胎匹配耐克森Npriz AH8系列,規格為205/55 R16,標配胎壓監測系統。
車尾部分,新一代K3尾部迎合了時下主流審美,上翹的小鴨尾與橫貫式尾燈均有配備;尾燈表面使用了熏黑處理,搭配內部LED燈帶,點亮后具有較高的辨識度。下方帶有鍍鉻裝飾的雙邊共兩出排氣僅為裝飾,實際為右側隱藏式單邊單出布局;車尾僅搭載了倒車影像功能,沒有配備倒車雷達探頭。
內飾方面,新一代K3車內同樣為翻天覆地的變化,尤其懸浮式中控觸摸大屏非常吸睛;由兩側圓形出風口點綴的中控臺造型比較時尚,上方為大面積搪塑材質覆蓋;面板處加入了一根鍍鉻飾條,同時與中央出風口環繞,搭配細節處的黑色烤漆裝飾,整體質感表現不錯。
三輻式多功能方向盤為起亞家族樣式,造型比較簡約時尚,由于車型沒有搭載定速巡航功能,兩側按鍵僅負責行車電腦、藍牙電話、多媒體調節等功能;握柄處為塑料材質,好在表面有防滑處理,以及三九點處的凹槽,手感不至于太差,方向盤支持手動四向調節。儀表盤樣式比較新穎,兩側為單色電子表盤設計,中間為3.5英寸單色行車電腦顯示屏;儀表盤表面經過了磨砂處理,能夠避免強光帶來的反射,中間屏幕顯示信息也比較豐富。
中控部分,全系除最低配車型外,均搭載了一塊10.25英寸懸浮式觸摸液晶屏,屏幕造型簡約大氣,顯示效果清晰細膩;系統相比高配車型,在功能性上略顯不足,不過仍支持藍牙電話、CarLife手機互聯等主流功能,前排提供了一個USB和12V電源接口。舒適版配備的是手動空調系統,前排空調控制面板為雙旋鈕與按鍵組合,規整的按鍵布局,讓操作更加便捷順手。車身配置方面,全系標配了電子手剎、自動駐車、上坡輔助、以及兩種駕駛模式切換等功能。
舒適版車內僅配備了織物材質座椅,內部填充飽滿厚實,前排主副駕駛位提供多向手動調節,副駕駛位無法調節座椅高低。后排座椅與前排設計風格一致,配置上非常簡單;中央扶手和出風口均沒搭載,而且也沒有電源接口,地板中間有輕微的凸起,對舒適性影響不大。包含舒適型在內的三款低配車型,均沒有配備電動天窗,后排座椅靠背也不支持放倒功能。
動力方面,2019款起亞K3分別搭載了1.5L自然吸氣和1.4T渦輪增壓兩款發動機,均滿足國六排放標準;1.5L發動機最大功率85kW/115Ps,最大扭矩143.9Nm,匹配模擬8擋的CVT無級變速箱;1.4T發動機最大功率96kW/130Ps,最大扭矩211Nm,匹配7擋雙離合變速箱。懸架結構為前麥弗遜、后扭力梁式非獨立懸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