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雙拼輸入法深度使用者,偶爾會被朋友發現我用的輸入法好像不太一樣,會驚訝的問我“你這個用的是什么輸入法?”。或者偶爾需要朋友操作自己的手機or電腦,會發現不會用我的輸入法。我到現在還沒有發現身邊有人在用,因此我一直有一個困惑:到底我的朋友圈有沒有人用雙拼輸入法!
什么是雙拼輸入法
通常大家使用的輸入法都是全拼輸入法,全拼和雙拼都是基于拼音的輸入法。區別在于全拼輸入法打一個字需要輸入拼音(聲母+韻母)全部鍵位,而雙拼用一個字母代替聲母,一個字母代替韻母,可以只輸入兩個鍵就能打出這個字。
以漢堡這個詞為例,全拼需要輸入“”,而在雙拼中“an”和“ao”可以只用一個鍵來表示。在雙拼中拼音的映射方案有非常多種,在本文中我使用的是比較流行的、使用人數較多、簡單易學的小鶴方案。回到剛才的例子,在小鶴方案中輸入“j”代表韻母“an”,輸入“c”代表韻母“ao”電腦哪個拼音輸入法最好用,那么打“漢堡”兩個字,就只需要輸入“hjbc”即可。
再舉一例,打“漢堡快到碗里來”,全拼需要輸入一長串“i”共21個鍵,而雙拼只需要輸入“”14個鍵。
顯而易見,雙拼相比全拼最大的優勢就是輸入鍵位少,能夠一定程度上提高打字的效率。而相比效率更高的五筆輸入法,雙拼是基于拼音的輸入法,學習門檻低。掌握雙拼之后還可以用形碼進一步提高打字效率(關于形碼在后面會提到)。
另一個優勢就是,酷。感覺自己是一朵遺世獨立的水仙花。(劃掉)
雙拼輸入法的方案
雙拼輸入法可以理解為通過拼音到鍵盤的映射來簡化輸入的方式。雙拼的方案多種多樣,任何人都可以創造自己的雙拼方案,當前已有的雙拼方案都是考慮使用習慣、手指距離、重碼率等多方面科學定制的。
常見的雙拼輸入法方案有:比較傳統的拼音加加、搜狗雙拼、小鶴雙拼、微軟雙拼(ios內置的4種)、自然碼、智能ABC等,還有新型的如大牛雙拼、三月小浪、星空鍵道等。各種方案有相似之處,也有各自的特點,沒有絕對的優劣勢,根據個人喜好選擇即可。初學者可以選擇小鶴雙拼,作為我初學接觸的方案,感覺其上手簡單,后續還有配合的形碼,而且大多數輸入法APP都支持小鶴雙拼,其鍵位圖如下(每個鍵位內紅色為該鍵表示的聲母、藍色為該鍵表示的韻母):
如何上手雙拼輸入法
根據我的使用經驗來講,最初接觸雙拼的前3天記不熟鍵位,導致打字的時候會磕磕絆絆。一周以后基本記熟了鍵位,稍加聯想能想到需要輸入的鍵位。兩周以后就能夠恢復和用全拼時一樣的速度。使用一段時間后,雙拼的鍵位會形成一種肌肉記憶,基本不需要刻意去想哪個鍵位對應哪個韻母了。
因此上手雙拼會經過以下階段:
接觸雙拼的前幾天可以把鍵位圖打印出來,遇到記不清的鍵位隨時看兩眼,小鶴官方還提供了口訣以方便記憶。口訣中的每個字代表鍵盤上的一組對應的映射關系,例如:秋=qiu(全拼)=qq(雙拼)、闈=wei(全拼)=ww(雙拼)、軟=ruan(全拼)=rr(雙拼),記住口訣中的字就能記住方案的映射關系。
記住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堅持!一段時間后就會形成肌肉記憶。
如何練習雙拼?
在接觸雙拼的初期,聊天時堅持使用雙拼打字,同時也可以配合一些在線練習的工具:
雙拼輸入法鍵盤形式的選擇
如果平時習慣使用全鍵盤26鍵,那么使用26鍵是最好的,也更容易記熟方案。但如果有同學平時不習慣全鍵盤,而是使用9鍵鍵盤,則可以使用雙拼17鍵布局。
什么是形碼?
在掌握雙拼方案之后,還可以加上形碼作為輔助碼,進一步提升打字效率。形碼比較像五筆,通過記憶字根的方式,結合雙拼可以快速定位到想找到的字。感覺解釋起來比較抽象,以小鶴音形為例:“懿”這個字,雖然全拼和雙拼都是兩個鍵位,但是如果使用全拼或不加形碼的雙拼,要通過翻頁查找才能定位到這個字。而加了形碼之后,只需要輸入“yiux”,這個字就會出現在輸入法的第一候選。
“yi”為其音碼,“ux”為其形碼,“u”表示懿起始的字根“士”,“x”代表結尾的字根“心”。
通過例子可以看出,把漢字拆成最小的不能繼續拆分的“字根”,通過用鍵位表示起始和結束的字根,配合音碼就能定位到想要的字。相比音碼,形碼需要記憶的量比較多,而且大部分輸入法都不支持形碼(某些可以通過外掛碼表的方式支持),因此如果不是特別有興趣的同學也可以選擇跳過形碼。
輸入法APP推薦
懶人(劃掉)太長不看版:
總結
從我大四接觸雙拼輸入法到現在已經使用3年多了,目前所有設備都使用雙拼+形碼。也不是說打字速度多快,但是確實減少了敲擊鍵盤的頻率,輸錯字的情況少了,也不用為找某個字翻半天候選頁了。
從使用角度來看電腦哪個拼音輸入法最好用,掌握雙拼只需要一周左右的時間,追上全拼的打字速度也只需要兩周,還可以通過形碼找到更多打字的樂趣。因此雙拼是一種非常值得學習使用的輸入法。最后,你現在在使用什么輸入法呢?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