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網絡時代的到來,計算機相關行業迎來了飛速發展,計算機專業相關的大學生也獲得了非常好的就業前景。在家長和學生眼中,“計算機”相關專業也成為了最佳選擇之一。
考大學如今也跟就業僅僅掛鉤,很多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學習一個好點的專業,畢業后可以獲得一份穩定或者收入高的工作。因為很多專業都出現了嚴重飽和的情況,所以大家紛紛將目光轉向了計算機。
但計算機相關專業就一定好嗎?學生選擇扎堆報考計算機,有的人即便分數很高都可能考不上,計算機的真實情況究竟是什么樣?
很多人小時候的夢想不是成為一名醫生,就是當警察或者老師,但隨著年紀逐漸增大,學生們還是得向“錢”看。
據相關數據顯示,有超過60%的學生希望自己將來從事計算機相關行業,還有一部分學生雖然也很想從事這份工作,但能力實在是有限。
可以看到大家對計算機的喜愛之情,但作為過來人的柳大哥卻并不這么認為,當時在他高考的時候,計算機專業還沒有現如今如此火爆,但因為對計算機的熱愛,柳大哥報考了計算機專業。
畢業后柳大哥成功進入了一家公司成為了一名計算機領域的工作者,隨著時代的發展,計算機相關技術也有了很快的發展,柳大哥也在不斷學習,如今跳槽到了一家大廠成為了管理人員。
據他說,前幾年計算機的勢頭確實很好,但現在計算機領域的人才也逐漸飽和,而且更新換代也非常快,如果大家只是想短期賺錢還是比較容易的,但長期發展卻有很大風險。
畢業后柳大哥也發現了“弊端”,除了他混得比較好以外,他的很多同學如今都已經轉行,有的自己開店,有的則是做起了銷售或者成為了公務員,但他們那個時候轉行機會也更多一些,沒有現在這么困難。
計算機專業總體看來還是非常好的,但凡是有利也有弊,計算機相關行業也有著讓人鬧心的地方。
★工作辛苦、壓力大
從事計算機相關行業的人都知道,這份工作雖然薪資待遇高,但可以算得上是非常辛苦的工作,對大家的身體素質要求也非常高,可不比在外面搬磚辛苦。
“996”、“禿頂”也都是計算機工作者的代名詞,雖然好點的程序員,每個月薪資有兩三萬,但這樣的工作強度,很有可能沒幾年人就承受不了了,或者直接將賺來的錢都送去了醫院。
★人才飽和,競爭激烈
因為計算機相關專業變得越來越火,這個領域的人才也變得越來越多。而且現在大公司主要培養的是計算機高端技術人才,普通大學生想要達到這個程度,可以說非常困難,所以真正吃香的并非普通人才,普通人才也早已經出現飽和,競爭非常激烈。
★容易遇到中年危機
大家最熟悉的程序員等計算機技術類崗位,其實非常容易遇到中年危機,如今中年危機也已經成為了IT領域的普遍現象。很多人可能會說多賺幾年錢,到時候轉行就可以了,但到了中年以后想要轉行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非常困難。
大部分IT從業者都需要面臨這個問題,所以小編建議大家提前為自己布局,學習新領域的知識很重要,或者努力拼搏成為管理崗。
每個大學生都需要面臨工作的選擇,在高考結束以后,大家也需要面臨專業的選擇,學生所選擇的專業很有可能會對未來造成很深的影響,所以不管是選擇專業還是就業,大家都應該深思熟慮以后再做決定。
在選擇專業的時候,大家一定要注意專業的發展情況,不要只看眼前的狀態,未來的發展趨勢其實才是最重要的,畢竟普通家庭是沒有太多試錯的機會,一旦選擇出現錯誤,很有可能遺憾終身。
就業方向不僅關系到大家的薪資待遇,還會影響到每個人的幸福程度,大學生盡量不要只看金錢而忽視其危險以及辛苦。
今日話題:你認為計算機專業發展好嗎?
前有一位小伙伴問我,為什么游戲廳只流行《拳皇》《街頭霸王》這些游戲呢?
這其實和我們當時的環境有很大的關系。畢竟游戲廳時代,只有這兩款游戲幾乎是所有的游戲廳中都出現了的,成為了現象級游戲。其他的游戲就算再熱門,也無法做到百分之百的機廳占有率。
老板擺出來什么就只能玩什么。
加上大部分玩家的見識比較少,甚至連很多游戲的指令都搞不清楚,技術只能限制在人機對戰。
可以這么理解,只要沒有經常參與實戰,那就不能被稱為格斗玩家,同時也無法融入到圈子之中。而國內80%的玩家都是如此。
當時國內和國外的游戲是完全脫節了的,國外大火的游戲我們甚至都不知道。
別人玩《惡魔戰士》的時候我們玩《星宿會戰》《豪血寺一族》《侍魂》《餓狼傳說》《風云默示錄》;
別人在玩《街頭霸王3.3》時我們玩《拳皇97》;
別人玩《CVS2》時我們玩《拳皇97》;
別人玩各種3D格斗游戲時我們還是在玩《拳皇》。
在游戲廳沒落的年代,我們沒有機會玩格斗游戲,別人卻在主機上繼續玩各種格斗游戲的最新版本。
此時即使能玩到主機游戲也很寂寞,想找個人交流都很困難。
這在每個年代的答案都是不同的,其實每年舉辦的EVO大賽就是最佳的答案了,北美最高規格比賽。能夠參加世界頂尖賽事的游戲,自然都是國際玩家所認可的。
當然了,這并非是絕對,也有不少玩家認可的極品游戲無緣EVO。
《超級街霸2 Turbo》(超級街頭霸王2加速版)
我們玩到最多的版本就是《街頭霸王2八人版》和《街頭霸王2十二人版》,一直到如今網上對戰最多的,大神最多的游戲都是12人版。
而《超級街頭霸王》系列在國內雖然出現過,但是并沒有火起來。沒有火起來的原因就是:上架率不高,另外就是對新手不太友善,以前12人版苦練的技術在這個版本沒用。
梅原大吾曾經就是靠這個版本,拿過冠軍,名噪一時。
《漫畫英雄 VS 卡普空 2》
大多玩家和我一樣,玩過《超級漫畫英雄VS卡普空1》,里面的人物除了CAPCOM的人,其他的“英雄”一個都不認識,2代更是見都沒見過。
基板的成本相對比較高,不過游戲的質量的確是當時臺面上的No.1。而漫威對于歐美玩家來說本來就是家喻戶曉,被搬上大熒幕之后自然很受歡迎。
《CVS2》
卡普空和SNK相互授權開發出來的游戲,《CVS》這邊火爆非常,而《SVC》這邊卻寂寂無名。這款游戲第一屆的冠軍就是傳說中的戰神“東大”。
沒想到盧卡爾要在我卡普空手上才能發揮得淋漓盡致。
《漫畫英雄VS卡普空2》和《CVS2》先后數次登上過EVO國際大賽,人氣保持了很多年。
當年《漫畫英雄VS卡普空2》第一屆的冠軍被“Justin Wong”拿到了。《CVS2》的常勝將軍是“金豆腐”
《街頭霸王3.3》
97年發行的第一個版本,3.3于99年發行。國內玩家別說見過,怕是聽都沒有聽過吧!
這是九十年代末期主流的格斗游戲,在當時同類游戲中幾乎沒有對手,而且又是正統作品,因此人氣非常之高,不過比起現在的《街頭霸王4》《街頭霸王5》還是差了一點點,畢竟當時網絡不發達。
別看現在很多模擬器上面都可以玩到,CPS3被模擬也是近十年的事。
早幾年想玩到這些游戲幾乎是不可能的。當時我們這邊大型游戲廳購買了一臺正版,將附近幾家游戲廳生意全都搶了。
當年梅原大吾的肯,連續BLOCKING春麗15下的神操作,就是發生在EVO2004。
記得那一年,獲得《街頭霸王3.3》的冠軍是:K.O。梅原大吾是第二名。
《鐵拳4》《鐵拳TT》《鐵拳5》《鐵拳6》《鐵拳TT2》《鐵拳7》
游戲廳時期我們都見到過《鐵拳》,但最多也就是《鐵拳3》。
當時的上架率不是很高,老板都善于控制成本,這類游戲很多游戲廳都承受不起。而后續版本甚至看都看不到,只有主機玩家們有機會接觸。
多年來《鐵拳》系列的人氣一直都是比較高的,前些年已經發展到了《鐵拳7》。估計后續還會推出更多的版本。
《靈魂能力2》《靈魂能力4》《靈魂能力5》
不得不說,這款游戲才是冷兵器對戰格斗游戲的王者。
游戲廳我們稱之為《魂之利刃》,其實靈魂之刃算是《靈魂能力》的前身。大多玩家不懂章法,都是隨意發揮,能打到多少關完全是天意。
后來也出現一些高手,只是擺放時間不長。
多年后,我們看到《靈魂能力6》的發行才知道,這款游戲一路陪我們走了下來,從來沒有掉隊。
《罪惡裝備XX:Reload》《罪惡裝備Slash 組隊賽》《蒼翼默示錄:連鎖反應2》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我都將《罪惡裝備》和《蒼翼默示錄》當成是一款游戲了,畫風比較相似。雖然是同一家公司發行的,但的的確確是兩款游戲啊。
這是2D對戰格斗游戲的巔峰之作。
《龍之子 VS 卡普空:終極全明星》《街霸X鐵拳 》《終極漫畫英雄VS卡普空 3》
一直以為亂斗類的游戲關注度都不高,看來這僅僅是我的偏見啊!其實CAPCOM當年打造的不少亂斗游戲都擁有比較高的人氣,只是在國內傳播力度不夠而已。
《月姬格斗:逝血之戰再臨》
《月姬格斗:逝血之戰再臨》是由同人冒險游戲《月姬》改編而來。原作是根據TYPEMOON公司的MELTY BLOOD及同人GALGAME真月譚月姬。
《不義聯盟》
這是美國DC漫畫改編的格斗游戲,游戲的質量絕對是頂級的。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在電腦上面玩過吧!
《拳皇13》
這之前SNK的游戲都沒機會登上這個平臺,《拳皇13》算是打了一個翻身仗。也是從這個版本之后,SNK的游戲陸續加入了EVO大賽。
那么,還有哪些比較火爆的游戲出現在EVO呢?
《超級街頭霸王4》《街頭霸王5》《任天堂明星大亂斗》《蔚藍光輝:厄運扳機》《骷髏女孩》《女神異聞錄4:競技場》《殺手本能》《侍魂曉》《龍珠格斗Z》《寶可夢鐵拳錦標賽》《真人快打11》《Arms》《夜下降生》
另外,每個國家流行的游戲都是不同的。
中國最流行的是《街頭霸王》《拳皇》、日本最流行的是《鐵拳》《罪惡裝備》《蒼翼默示錄》《夜下降生》、歐美地區是《真人快打》《不義聯盟》《任天堂明星大亂斗》《漫畫英雄VS卡普空》系列。
而《街頭霸王5》在每個國家都是比較吃得開的,在全國各地都有各種賽事舉辦。
如今很多大型的游戲IP都開始設計到格斗游戲領域,RPG游戲《碧藍幻想》衍生出了格斗游戲《碧藍幻想Versus》;《英雄聯盟》和《DNF》也開發出了質量超高的對戰格斗游戲:《Project L》《地下城與勇士:決斗》。
《碧藍幻想Versus》
《Project L》
《地下城與勇士:決斗》
格斗游戲效果越來越棒了,就是不知道如今的你是否還有精力再次拿起搖桿了呢?
一千道一萬,市場是檢驗產品的唯一標準,縱使你噱頭再足,廣告打的再無縫,銷量上不去也是萬萬不行的,很多人說大促期是試金石,其實大促也是照妖鏡,有些產品的優點被無限放大,而有些產品的缺點也是被無限放大。
人無完人,所以說這個世間也不可能有完美的產品,如果你打算選購筆記本電腦,瞅準沖量最多的下手肯定沒錯。大家一直以來都有一個誤區——看好評率,實際上看好評率是非常不嚴謹的,因為一款出貨量幾萬臺,一款出貨量僅有2000臺,基數差距如此之大的基礎上比拼好評率是絲毫沒有意義的。
在這個618接近尾聲的日子里,簡單來嘮叨兩句,或許可能能對那些下半年打算購機的朋友們有所幫助,畢竟每年各家主推產品都是截然不同的,而且半年度這個時間節點基本上各家王牌級別的產品都已經上市,剩下的時間就是使出渾身解數賣貨了。
如果說今年618期間最大的贏家是誰,毫無疑問這個桂冠應該給到聯想,在筆記本品牌總榜和分榜中,聯想覆蓋面是最大的,長期霸占游戲本品牌銷量和輕薄本品牌銷量榜首。
在這兩項分榜中,最為熱銷的分別為聯想旗下的拯救者Y7000P和小新Pro 14。隨著消費升級,在當今筆記本電腦的選擇上也逐漸進入到了品質時代,而聯想旗下的拯救者系列毫無疑問已經成為時下大眾級電競設備的代表。
最為熱銷的Y7000P擁有i7-10875H/16G/512G/RTX2060/144Hz這樣的配置,客觀來說并不新,畢竟顯卡方面還停留在RTX20系,之所以這款配置最熱銷,源于酷睿i7+RTX2060這個組合。此外,聯想拯救者Y7000P的外觀設計非常中性,方正的造型加上灰黑配色,給人一種比較穩重的感覺。可以說,一臺聯想拯救者Y7000P放在辦公桌上,完全不會有異樣的感覺。
經過這些年的深耕,聯想旗下的小新系列已經成為消費級輕薄本代表,從2014年推出至今,它伴隨著作為Z世代人群95后的成長,小新Pro 14作為時下小新系列最主流的產品,自然深得龐大年輕人群的鐘愛。
小新Pro 14比較出彩的就是其所搭載的這塊屏幕, 16:10的屏幕比例在辦公場景中能夠獲得更大的可視面積,在瀏覽網頁、查閱資料、編寫文檔中,16:10的屏幕可以在同一畫面下提供更多的信息,減少滾動屏幕的次數,久而久之,16:10比例帶來的工作效率不可小覷。與此同時,聯想小新Pro14 2021的這塊屏幕經過了三重護眼認證:DC調光不頻閃+硬件級防藍光萊茵TüV認證+Eyesafe萊茵TüV認證,對于長時間盯著電腦屏幕辦公的人來說,這個配置點相對來說可以減少眼部疲勞以及對眼睛的傷害。
配置上中規中矩,一般的辦公應用肯定沒有問題,但一些吃性能的應用還是會有些吃力。還有一個比較出彩的地方在于小新Pro 14是當前市場中少有的經過EVO認證,并且價格5000元以下的高性價比神器。
如果再上一個臺階,電競領域基本上就是Alienware和ROG的天下,而高端輕薄本領域就是ThinkPad天下,Alienware 618期間最熱賣的為M15系列,ROG旗下最熱賣的則是魔霸新銳系列。 而ThinkPad旗下最熱賣的自然還是X1 Carbon系列。
客觀來說,在移動PC市場上不太可能會出現黑馬,這源于一個品牌以及產品的沉淀是需要相當長的時間,與此同時電腦是一個更新率十分低頻的產品,而經過市場檢驗的好產品自然才會深得人心。
(770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