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有一臺幾年前配置的老電腦,用的是inte 3系列的U,現在作為備用機使用。因為總是卡頓以及開機慢,所以也有打算把它置換掉,換一臺新的高性能的主機。模擬攢機里面試了一下,稍稍好一點的居然要四五K,哎,還是想想別的辦法吧。
聽公司的網管說,電腦卡頓很多時候,有可能都是硬盤的原因引起的,換一塊好的硬盤基本上就能解決老電腦卡頓的問題。幾經比對,最終選定了這款aigo P2000的固態硬盤,主要是因為這款硬盤每GB的存儲,僅有0.6元(1T的才不到600塊錢),還支持5年質保,另外咱們也支持一下國產。
這款aigo固態硬盤P2000,采用了目前主流的M.2-2280的規格,搭載NVMe1.3技術標準,并采用TLC顆粒,電腦開機的速度以及硬件處理能力都能得到大幅的提高
這類固態硬盤安裝超簡單,不用像機械鍵盤那樣還要找各種線頭,只要主板上有M.2接口,對準接口一插一壓,擰上螺絲就可以了。
裝上這款aigo固態硬盤后,用SSD硬盤檢測軟件實測,其讀取速度超過1800MB每秒,寫入速度也是達到1400MB以上,這個速度,要比我那塊老機械硬盤快了十幾倍,在日常使用中,存儲各類大型文件或影視內容,都是超快的。
本來開個機要一分鐘多,自從換上這塊固態硬盤,十來秒就搞定了,簡直就像新電腦一樣。如果你家的電腦也有卡頓或是開機慢的情況,各種清理、重裝系統都難解決的話,也可以考慮一下這款aigo P2000固態硬盤哦。
們在選購硬盤的時候,除了會考慮接口之外,我們更關心的就是硬盤的緩存容量。對于小白來說,根本沒有懂得硬盤緩存的作用,那么硬盤緩存有什么用?下面分享一下固態硬盤與機械硬盤的緩存作用詳解。
固態硬盤的緩存:照顧寫入只是兼職
而固態硬盤就有很大的不同了,首先閃存的讀取比寫入更快,這是MLC、TLC閃存天生決定的,壓根不需要專門為讀取做緩存。在ATTO測試結果中代表讀取速度的灰色條總會比代表寫入的紅色條更長一些:
不過如果將測試區塊調小到64KB,你可能會發現不一樣的結果:紅條長度首次超過了灰條,小于4KB的區塊寫入速度比讀取速度還要快!
出現這種現象也很簡單:固態硬盤對小于4KB的區塊進行了緩存,將他們湊滿4KB或16KB(1個Page頁的大小)之后再合并寫入,造成寫入比讀取更快的結果。閃存的最小寫入單位是Page,固態硬盤通常使用4K作為頁的邏輯大小,而閃存頁的實際大小往往是16KB,只有512字節或1KB、2KB還不夠一次寫入的最小單位,所以將他們緩存起來合并寫入是最明智的。
做小于4KB數據的緩存合并只需要很小的空間,固態硬盤對于DRAM緩存的需求并不是緩存數據,而是存儲對固態硬盤至關重要的FTL閃存映射表:管理邏輯地址與閃存物理地址的映射關系。
隨著技術的發展,DRAM緩存早已不是固態硬盤的必備組件。透過最新NVMe協議,固態硬盤可以調用主機內存的一小部分專用空間存儲FTL映射表,實現精簡增效。
在東芝推出的單芯片融合NVMe固態硬盤中,主控與閃存被封裝為一體,而DRAM緩存則被NVMe協議的HMB功能所取代,緩存容量最終成為了歷史。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最近幾年購買的硬盤,不管是機械硬盤還是固態硬盤,在新版檢測軟件中都是查不到緩存容量參數。比如CrystalDiskInfo檢測2TB機械硬盤,HDTune中干脆將它的緩存標注為n/a(不存在)。其實,這是ATA標準的一個局限,當時設計時只預留到32MB的代碼,而現在硬盤的容量全都超過了32MB,無法正確識別。
機械硬盤的緩存:運氣爆發可以提升讀取
通常來說,機械硬盤的讀取和寫入速度基本一樣。但如果在ATTO測試中使用較小的測試區塊(64K),你會發現讀取的速度明顯比寫入更快,甚至會發生讀取400MB/s以上現象:正常是不可能有這么快的。
在機械硬盤中,緩存主要發揮了加速讀取的作用。如果一個數據剛剛被讀取過,將臨近它位置的數據保留在DRAM緩存中,就有機會被下一次讀取命中——直接從DRAM緩存讀出的速度遠比從機械盤片讀取快的多。
緩存命中意味著性能大幅提升,這就是機械硬盤緩存的主要作用。理論上大緩存的確有助于提升機械硬盤的讀取性能,但是提升幅度是非常有限的:它對于最重要的隨機讀取速度沒有幫助。
大緩存不一定意味著高性能,當前很多采用128M以上大緩存設計的機械硬盤采用了SMR疊瓦磁記錄技術,增大緩存容量是為了降低SMR帶來的性能衰減幅度。
以上就是分享的機械硬盤和固態硬盤緩存作用詳解,總的來說,機械硬盤和固態硬盤的緩存作用大不相同。
信很多玩家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電腦用一段時間之后感覺變得很慢,想升級電腦卻又不知道更換哪個硬件。其實這種現象很常見,這是電腦的響應速度變慢造成的原因。響應速度指的就是我們點擊某款應用程序從開始到結束的時間,而在這個過程中硬盤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電腦是怎樣工作的
要弄清為什么是硬盤在程序響應過程中起主導作用,我們就要弄清電腦在運行時的工作原理。電腦運算某軟件時,需要內存從電腦的存儲設備提出這個軟件的信息然后有CPU在電腦的運算邏輯中進行處理。存儲設備指的就是硬盤,運算邏輯指的是內存。
也就是說軟件需要在內存里運行,內存越大可以同時處理的程序數據越多;硬盤越大,可以存儲的程序數據越多。
為啥電腦換了固態會變快
CPU與內存之間的帶寬非常快,二者之間沒有什么性能瓶頸。而一般的機械硬盤讀取速度僅有100MB/s左右。這樣的成績僅有內存的零頭,所以在工作時內存性能會出現嚴重的遲滯現象,CPU不能全功率工作。所以這也就會使電腦性能變慢,也就是我們常規感知上的電腦卡頓。
硬盤在電腦工作時不能很快的將數據送出,那么CPU、顯卡的性能再強也是無濟于事的。隨著高性能固態硬盤的不斷發展,傳統的機械硬盤已經無法滿足消費者對電腦日益增長的性能需求,所以,一款高性能的固態硬盤對于電腦的響應速度可以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三星最新的NVMe SSD 970 EVO Plus性能表現極其強悍,順序讀/寫速度最高可達 3,500/3,300MB/s,與970 EVO 相比快了53%。搭載經過優化的固件、經過驗證的Phoenix 控制器,以及智能TurboWrite技術,保證了它在速度的上的大飛躍。
采用了三星第五代V-NAND技術,在處理4K內容編輯、3D建模和仿真以及大型圖片類游戲等要求較高的任務時,能夠提供穩定的性能保障。對于有高性能PC需求的用戶群體來說,相當值得入手。
固態對比機械的優略勢
機械硬盤與SSD固態對比首先差距最大的就是性能,也就是讀寫速度的差距。一般機械硬盤的都區委讀取速度為150MB/s左右,而SATA SSD的讀取速度能夠達到600MB/s,NVMe M.2 SSD最高甚至可以達到3500MB/s以上,這也就是我們升級了硬盤后會感覺電腦差異的根本原因。
除了性能上的差異之外,在內部構造方面二者也是有著基本的差異。SSD的儲存介質是閃存顆粒,內部沒有任何可以活動的零部件,而及機械硬盤內部有磁盤、轉頭等多種復雜的零部件,所以對于震動、掉落等外來傷害基本沒有保護作用,SSD則完全沒有這些困擾。
機械硬盤在運動時也會產生的噪音,而固態硬盤在運行時完全沒有噪音。除此之外,在尺寸、功耗等方面SSD比機械硬盤也是有著天差地別的優勢。
寫在最后
隨著存儲技術的發展,SSD的容量越來越大、價格越來越低,這就使得機械硬盤的優勢越來越小,現在如果有還在使用機械硬盤的小伙伴,那么可以換掉它用上固態硬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