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公眾號后臺都充斥著不少需要裝機的伙伴。這其中,游戲、辦公、家用等等不同的需求,公眾號都會一一作出對應的配置。不過介于大部分用戶更多都是游戲或者家用需求,所以腦吧更趨向于提供這類用戶的配置。
但這其中還有一個比較特殊的用戶,叫作作圖用戶。一直以來,作圖用戶的配置,我們比較少細談,雖然說偶爾在裝機幫扶站也尚且出過幾期作圖配置,但似乎還是不太滿足大家的需求。碰巧,我幫不少來自設計學院,新媒體學院的同學做過不少作圖專用的配置,對這些應用稍微有點了解,所以我們就此來談談。
作圖設計用戶到底要干嘛?
有很多人似乎對作圖這個定義有點廣。對大部分人來說,只要涉及到媒體向的涂涂畫畫,就可以叫做圖。這其中我就大致分一分他們的方向。
傳統媒體類用戶:
主要接觸PS,PR,AI等Adobe視頻,圖像繪畫的用戶。這類用戶主要是藝術生,或者是新媒體院系學生,亦或者是社會中負責拍攝制作視頻的人。
工業設計類用戶:
主要接觸Soildwork,AutoCAD等設計,或圖紙制作的用戶。這類用戶主要是工科生,亦或者是社會從事建筑業,精工設計類的人士。
動畫媒體類用戶:
主要接觸AE,Maya,3DSMAX,甚至還要接觸傳統媒體的用戶。這類用戶也是設計類人員,更多是特效,后期等負責人。
那么既然我們大致分了一下所謂作圖設計的分類(當然不太準確,可能還是需要行內人士指點的),我們就來談談,他們的需求點到底在哪里。
作圖設計用戶需要什么配置?
1.很大但不是內存頻率很高的內存
無論是Adobe系列產品,還是AutoCAD,以及Maya。他們都在運行著與游戲不同的函數。因為一切都是重新創造的。所以,不想游戲世界中,一切所有的特效都是已經渲染完成,等著使用。做圖設計所有的圖像都需要openGL實時渲染。而因為實時渲染的不確定性(不像依賴于DirectX的游戲,由于場景的畫面都可能是已經做好的,顯卡可以預先判斷下一幀是什么,而openGL的設計軟件,只要你的場景發生改變,下一幀全部都要重新渲染)。軟件往往需要更多的內存去存儲這些不定性,也就造成了內存需求很高的結果。但不必要追求速度,因為這點速度提升,不如容量來的實惠。
2.響應速度快且容量大的SSD
但是,即使是再大的內存,也總會有瓶頸。對于一個動則幾百G的專業級工程來說,就算是128G內存,也無濟于事。這時候就依賴于來自SSD上的虛擬內存了。當然,除此之外,SSD更重要的作用是提高響應速度。對于作圖設計軟件來說,他們也清楚的知道內存不可能裝下那么多數據。所以他們更傾向于用哪里那里讀哪里。一個響應速度高的SSD,能夠加快這個一讀一用的響應時間,更重要的是,當內存用光了,還能提供一個臨時的避難所,避免你的數據崩潰。
至此,是他們的共性,但就CPU和顯卡方面,他們就開始有差異了。我們一個一個來說。但介于我不是一個寫配置的料子,所以希望各位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傳統媒體類用戶:
因為傳統媒體用戶不需要太多的渲染要求,雖然也可能接觸特效,但主要的壓力都來自完成作品所需要的渲染壓力。更何況,有很多人可能只是用PS,而根本不接觸視頻,所以相對而言,傳統媒體類的用戶需求更輕一點。
所以裝機的套路就是:
PS,AI用戶:建議i3處理器起步,至少保證內存8G起步,至少保證有一個固態硬盤,可以不需要考慮獨顯。
PR用戶:建議i5/R5及以上處理器,至少保證內存16G起步,保證有240G及以上的固態硬盤,建議采用甜點級顯卡,如GTX960,GTX1060等。因為PR有個奇怪的定律,甜點顯卡的效率會比高端顯卡效率高,很奇怪,但是是事實。
工業設計類用戶::
AutoCAD可能并不像PR一樣吃內存,更多是吃CPU,以及依據實際渲染情況吃顯卡。但介于AutoCAD屬于挺老的軟件,所以需求還是很輕的。而Soildwork就更輕了。不過介于Soildwork對AMD支持比較好,可以考慮用AMD平臺。
所以裝機的套路就是:
AutoCAD用戶:建議i3處理器起步,至少保證內存8G起步,工程較小可以不考慮固態硬盤,建議搭配一張入門的顯卡,如GTX750等,如果設計高精度工程,則建議專業卡起步(P600及以上)。
Soildwork用戶:最低起步為Ryzen (PRO) APU,至少保證內存8G起步,工程較小可以不考慮固態硬盤,如果是APU則不必考慮顯卡,不是則也是起步入門顯卡,如RX460等。
動畫媒體類用戶:
AE這些就不同了,他們都是資源消耗大戶,所以,要想帶動他們,真的要花點血本。
所以裝機的套路就是:
AE用戶:建議i5處理器起步,至少保證內存16G起步,必須搭配固態(NVMe更佳),至少搭配一張甜點級顯卡,如GTX960,GTX1060等。
Maya,3DSMAX用戶:建議i5處理器起步,至少保證內存16G起步,必須搭配固態(NVMe更佳),至少搭配一張甜點級顯卡,如GTX960,GTX1060等。同時如果是精度較高,建議考慮使用專業級顯卡(如P2000及以上)
好像這么說也沒用……更多人更像要配置……不過也需要等下一次吧,希望對于那些正在準備這樣類似主題的裝機粉絲提供幫助。
有空多來看看我的微博和知乎吧
需要解答難題也可以來知乎找我提問
@我家智天用win8
? ??)ノ? ??)ノ? ??)ノ? ??)ノ
今很多人都加入到自媒體行業中了,有些朋友依靠畫圖和做視頻剪輯技術在互聯網中得到了不少的經濟收益,有些朋友雖然非常懂畫圖軟件和視頻剪輯軟件,但他們不太懂電腦,為了電腦能滿足畫圖與視頻剪輯需求的流暢運行,所以花“巨資”投資電腦,組裝電腦時容易被“割韭菜”,我想大家可能對畫圖電腦和剪輯電腦的認知還不夠,總體上來說:只要能畫圖的電腦基本上都能滿足視頻剪輯操作需求。
專業制圖剪輯配置電腦
我個人從事電腦行業十幾年了,我是幾個電腦實體店店主,我同樣也是自媒體從業者,我組裝過各種需求類型電腦的數量我自己都記不清了,有些朋友為了視頻和電影剪輯而選擇超高配置的電腦,其實就是一種浪費,根本沒有必要,RTX3080或RTX3090系列顯卡的性能非常高,一般專業圖形工作站使用居多,個人其實根本沒有必要選擇這類高性能的顯卡,再說,顯卡的性能發揮也需要依靠電腦綜合配置標準,特別是主板硬件性能十分重要,下面我重點分析一下電腦主要硬件的運行作用:
CPU:CPU是電腦的運算與控制核心,任何電腦使用需求都離不開CPU的運算,CPU的主頻越高,那運算數據的速度就越快。CPU的核心數越多,那運算數據的能力就越強。CPU的線程數越多,那同時處理多任務的范圍就越大。CPU又是整臺電腦的控制者,各種指令的發出與回收及進行任務調配都需要CPU來完成,完成的速度就要看CPU的核心數、主頻大小和線程結構了。所以說:一臺高性能的電腦絕對擁有一塊性能極強的CPU。
電腦CPU
主板:主板是電腦其它硬件之間的“中轉站”,是硬件與硬件之間“溝通的橋梁”,是硬件與硬件之間信息數據交換的樞紐。主板硬件的性能制約著其它電腦硬件性能的發揮,使用電腦的需求越高,那主板硬件的選擇標準就越高。
電腦主板硬件
內存條:內存條在電腦中的主要作用有三個,第一,內存條配合CPU完成數據運算,內存條的可用容量越大,那CPU的運算速度也就越快。第二,內存條配合各類軟件完成加載任務,內存條可用容量越大,那軟件程序的加載“空間和通道”就越大,那軟件程序的加載速度也就越快了。第三,內存條處理電腦中的臨時存儲任務,使用電腦時會遇到各類臨時存儲,例如:編輯中的Word文檔、網頁中的“掛單”等,還有臨時文件轉永久存儲等任務都需要依靠內存條來實現。
固態硬盤:固態硬盤在電腦中的主要作用就是系統與數據的存儲與提取。固態硬盤提升了單機操作速度,讀取系統與軟件程序的速度比較快。
顯卡:顯卡在電腦中的主要作用就是圖形圖像運算與信號轉換輸出,隨著芯片技術的不斷發展,如今顯卡GPU能獨立完成運算任務了,這大大降低了CPU的工作強度了。而如今的顯卡技術已經非常成熟了,性能的性能都普遍上升,新一代技術性能的顯卡不斷被推向市場。
電腦顯卡硬件
好,電腦硬件的基本理論已經講完了,那制圖電腦和剪輯電腦到底需要什么樣的配置呢?畫圖和剪輯需求主要對應的硬件有CPU、顯卡、內存條和固態硬盤,主板性能跟CPU“走”,正常英特爾I5或AMD R5處理器已經完全夠用了,因為顯卡GPU同樣可以完成相關運算。有條件選擇32G容量內存條,沒條件選擇16G容量內存條,固態硬盤盡可能選擇高性能型號,建議選擇帶NVME協議固態硬盤,容量大小不低于256G。至于顯卡方面,4G顯存完全夠用,GTX1650顯卡就能完全勝任制圖與剪輯需求,如果是專業制圖與剪輯的話,那就選擇專業圖形卡。
我自用的影視剪輯配置電腦
什么性能的CPU就搭配相對性能的顯卡,否則錢花了,但電腦性能卻無提升,如選擇I7或R7處理器,那顯卡的顯存就要上升至6G,如選擇I9或R9CPU,那電腦顯卡顯存就要隨之上升至8G或以上。其實畫圖電腦和剪輯電腦配置很單純,不需要過多復雜配置,只是被別有用心的人炒作了而已,i5處理器+16G內存+256G-nvme固態硬盤+GTX系列4G顯存顯卡,這配置安全能勝任制圖與剪輯需求,“韭菜”別被割得吱吱作響了。
本文原創版權所有,未經允許禁止侵權盜用,一經發現維權到底,全網監測侵權必究。原創作者:王李軍,本文作者:王李軍。最后感謝大家的關注與閱讀評論,記住,點關注不迷路,下期我們再見!
近發現很多小伙伴都在問一個問題,學習CAD 需要什么樣的電腦配置,游戲本是不是能滿足CAD的繪圖需求?預算3000-4000元能不能買到能畫CAD的筆記本?
今天小編跟大家簡單探討一下這個問題,因為小編并不是計算機專業的,所以你對本文章有不同看法,請盡情留言,一同探討。
基本上只要提到學習CAD,用CAD畫圖這個問題,那么我相信你一定就是學習設計專業的小伙伴了,可能你是學習機械設計、建筑設計、工業設計、電路設計、服裝設計、平面設計等等。
本人是學習建筑設計的,從2012年開始接觸CAD到現在有9年時間了,最開始我們學習CAD的時候用的是XP或者windows7系統,但是用的版本是CAD2007,當時用CAD畫圖的感覺就是很方便而且很快也不怕畫錯,一直堅持到2014年,由于CAD2007的好多命令運用沒有新版的方便就安裝了CAD2012,這個版本的CAD個人感覺是比較好用的,再往后就是CAD2016,當時換版本的原因我還記得很清楚,是因為畫圖的時候文件很大,但是CAD2012一直到2014這幾個版本的CAD清理功能(快捷鍵PU)對于一些頑固性嵌入內容清理不干凈,導致圖形內存很大,安裝2016以后由于它的清理功能增強就沒有這個問題存在了。
CAD對于電腦的配置要求其實要看你要用到CAD的哪些功能,CAD這款軟件的強大之處就在于它不僅可以進行二維繪圖還可以進行三維建模繪圖,下面是我從AUTODESK官網截取的一張圖,這張圖是CAD2016對電腦配置的最低要求,這個配置下就可以運行CAD。
下面這張圖是官網對CAD運行大型數據集、點云或者建模的配置要求,可以看出,這個配置就比上面的配置要高出一些了。
按以上兩個圖的配置來看的話,大家會發現其實CAD基礎運行的配置要求并不高3000—4000塊的預算就可以達到CAD二維繪圖學習的目的了,如果想要進行三維流暢繪圖的要求,那么可能就要多準備點預算了。其實CAD繪圖的話最重要的就要屬CPU和顯卡了,CPU負責計算的運算,而顯卡就是CAD運算完成以后的顯示了,越復雜的圖形,圖形里面點、線、面越多,需要的運算量越大,到三維圖形對顯卡的要求也就越高,對電腦的配置要求也就越高,其實不僅是CAD的三維建模繪圖,類似的SketchUp、3DMAX、、rhino、cinema 4D、zbrush、maya等軟件都是一樣的道理。
這邊小編根據經驗給大家推薦一個基本配置,具體機型就不細推薦了,因為不同人可能對電腦品牌有自己的想法,配置達到就沒問題,可以參照看一下自己理想的電腦配置,以下運行CAD二維繪圖是沒有問題的,預算4000左右。
CPU:i5或R5起(AMD現在比intel還要好一點,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看下CPU天梯圖)
內存:16G起(內存越大越好)
硬盤:固態硬盤SSD,512G
希望這篇文章能對大家能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