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信息的不對等,消費者很難察覺到商家挖的或明或暗的坑,也沒法讓自己瞬間具備硬件大神的知識儲備,要是跳進坑里還不自知的話也沒什么,但如果一不小心知道了那心里肯定是有點郁悶的。隨著各大筆記本廠商進駐京東商城等相對規范的電商平臺,不僅方便了商家的宣傳和銷售,同時更大大方便了廣大消費者,產品的各種屬性和參數都直接展現在消費者面前,讓商家和消費者之間的連接清晰了許多。
京東商城規范化的商品介紹、規格與包裝以及售后保障
在第三方電商的框架下,消費者基本不會再出現花高價買到實際低端的筆記本產品,比起以前去各種實體店被宰的常態來說已經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遙想公瑾當年,還年輕的我為了買一條PSP視頻輸出線在中關村的各個商城逛了半天(當時不知道游戲機專賣店在哪,好尷尬),最后居然花了70塊錢才買到了一條山寨的。再看看現在,消費者習慣于在電商購買商品后被黑心商家宰的概率低太多了,規范化的售前和售后讓黑商無所遁形。但是啊,有買賣就會有傷害,完全杜絕坑蒙拐騙依然是一件任重道遠的事情。
貪圖小便宜的小白消費者很容易被誘騙
利用知名品牌讓消費者產生誤解
要想不被坑,消費者自己也要擦亮眼睛,購買產品前要三思而后行,顯而易見的低價坑就不要主動去跳啦。
難道說在京東等規范化電商買東西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嗎?那當然是不可能的啦,雖然這些電商的產品大方向上十分可靠,但如果消費者對筆記本產品的選購不太了解的話想買到高性價比的型號依然是很難的。畢竟商家也是要賺錢的,商品明碼標價擺在這里,如果你沒能在琳瑯滿目的產品中慧眼識珠就怪不得別人了。
這個產品居然有這么多可選的版本,到底哪個最有性價比?
這個問題就比較尷尬了,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講買一個本本用就是了,哪會有閑心琢磨這些啊,但廠商也是好心給我們這么多選擇,總比配置一刀切好得多。所以我在下面簡單給大家說一說選擇具體配置的基本綱領,大家照葫蘆畫瓢來掃雷應該效果好得多。
處理器
選擇配置時第一大關就是處理器了。我來舉個栗子,輕薄筆記本當前絕大部分可選配置為i7-7500U和i5-7200U,這兩種型號的處理器實際性能差距并不大,基本處在15%以內,但是在價格上7500U要明顯貴一些。這種不大的性能提升,我個人認為如果差價在500元左右的話有需要的朋友可以考慮,如果并沒預算有限或是差價更大的話7200U的性價比是明顯高得多的,把錢省在別的配置上更合適。而對于游戲本來說,預算夠買i7-7700HQ建議你就別選i5-7300HQ,別看它倆都是四核,但是i7多出來的四線程和更高的四核睿頻讓7700HQ什么情況都比7300HQ強得多,而兩者的發熱量也不存在實際區別,該降頻的話都是一樣的。
內存
而內存這方面存在的水分和貓膩是很大的,一條4GB筆記本內存零售價格為200多元,但在有些商家選配的時候要加一條4GB內存的價格明顯高于其零售價格。當前主流筆記本添加內存一般不需要多高的動手能力,屬于難度最低的DIY項目,所以對于能夠手動添加內存的筆記本來講選擇基礎款再自己加內存顯然能省一些錢的。
硬盤
硬盤的選擇是最為豐富的。由于筆記本能夠安裝固態硬盤(SSD)和機械硬盤(HDD)兩種不同的硬盤,所以這兩種硬盤產品的不同組合總是能創造出一大排可選配置。但是實際上對于消費者來講只要認清自己的需要就可以了,固態硬盤越大價格就越高,品牌產品安裝的固態硬盤性能一般都不怎么樣,那么只要能夠滿足自己使用就行了,一般256GB以內的固態硬盤價格都相對合理,超過256GB基本價格就起飛了。而機械硬盤其實在選購時是可有可無的,因為只要能選購機械硬盤的本本都可以自行購買或更換,所以即使沒有預裝機械硬盤也可以自己花300多塊錢買一個1TB的裝上。。。
顯卡
至于顯卡這個東西啊,對于游戲本來說每差一級性能都差一個檔次,所以熱愛游戲的朋友應該盡可能選擇顯卡更強的型號。現在的第十代N卡和以往一樣,中高端型號都有兩種顯存容量可選,我建議大家盡可能的選擇顯存更大的,2GB顯存對于1050和1050Ti來講已經完全不夠用了,而更強的1060搭配3GB顯存更是要了親命了,這些顯卡的性能已經脫離了過去空有顯存使不上勁的情況,即使是1050的性能在1080P分辨率下也能夠流暢運行絕大部分游戲了。而對于輕薄類筆記本來說,低端獨顯甚至是一個累贅,性能羸弱的低端獨顯相比日新月異的核芯顯卡來說已經幾乎失去了所有優勢,無非就是能為筆記本提供獨立的顯存,在玩一些簡單的游戲時或許會強一些,但對于輕薄本和便攜商務本的定位來說是完全沒有必要的。
最后我要說的是,買東西一定要記得一分錢一分貨,不要貪圖小便宜,也不要認為那些高昂的產品一定沒有性價比,一臺本本適不適合你并不取決于它,而是取決于你。先給大家講這么多吧,以后我會出一系列選購專題給大家,敬請期待吧。
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無論是學習、工作,亦或是生活,我們和電腦之間的關系也變得愈是緊密。因此,學會選購電腦也變成了一門必修課。但對于一些不懂電腦的小白來說,如果連電腦配置都不會查看的話,是很容易掉入坑的。
那么問題來了,電腦配置應該如何查看呢?以win7系統為例,下面老毛桃教你3種方法,無需借助任何工具,簡單又方便地就能查看到電腦的真實配置。
1、在桌面右鍵點擊“計算機”,選擇打開“屬性”,此時我們就可以在窗口右下方看到自己電腦的處理器和內存配置
2、在屬性窗口中點擊“設備管理器”,在這里我們可以查看更加詳細的硬件接口信息,其中還包括硬件的驅動情況
在桌面右鍵點擊“開始”按鈕,在“所有程序”中選擇“附件”,接著在“系統工具”中找到“系統信息”,點擊打開,彈出的信息中就包含電腦的配置信息。這種查看方法簡單快捷,還不需要借助第三方工具!
1、同時按下“win+r”組合快捷鍵,打開運行窗口,輸入命令“dxdiag”后按下回車鍵
2、在打開的Direect診斷工具中,將選項卡切換至“系統”即可看到主板、CPU、內存等詳細信息
3、將選項卡切換到“顯示”,我們還可以得知顯卡的制造商、型號、顯存和分辨率等信息
4、另外在運行窗口中輸入“diskmtgt.msc”還可以進入磁盤管理,查看硬盤大小及使用的空間
以上就是查看電腦配置的3種方法,不知各位朋友學會了嗎?不需要借助第三方工具即可查看配置,若還有其他的好方法,不妨和大家分享分享吧!
于不懂電腦硬件配置的人來說組裝電腦是一件困難的事,對于自己電腦使用需求也不知道如何選擇硬件配置,更不知道什么配置才能滿足自己電腦使用的需求問題。一些電腦店最喜歡不懂硬件配置的客戶去組裝電腦,因為店家可以靈活運用電腦硬件,這里的“靈活”包括電腦硬件品牌選擇的靈活和硬件型號選擇的靈活,同規格的一線品牌硬件和二線品牌硬件價格是完全不一樣的,例如三星120G固態硬盤價格和金百達120G固態硬盤價格是完全不一樣的,一些商家可能會跟不懂電腦硬件的人報三星固態硬盤價格,裝機時卻用金百達固態硬盤的貨。其實組裝電腦最講究的就是電腦硬件的選擇,電腦的性能和硬件選擇有直接的關系,組裝電腦的靈魂環節就是合理選擇電腦硬件。
組裝電腦
有人說組裝電腦非常簡單,只要把電腦硬件組合后開機能顯示就算完成了,這樣的觀點是片面的。組裝電腦的精髓部分不是組裝環節而是硬件選擇環節,組裝電腦前一定要設計一張電腦配置單,反復考慮電腦硬件后才確認最后的電腦配置,很多人咨詢我問:我們普通老百姓家用電腦應該要什么配置和什么價位?老百姓使用電腦的需求最主要有三個方面,分別為辦公需求方面、游戲需求方面和畫圖需求方面,按我的經驗來分析的話,辦公需求的電腦主機一般選擇2000元價位即可,游戲需求的電腦主機一般選擇4000元~6000元價位即可,畫圖需求的電腦主機一般選擇5000元~10000元價位即可。
組裝電腦硬件選擇非常重要
現在市面上的各類軟件都得到升級,大家組裝家用電腦時一定要注意CPU硬件的性能,CPU是電腦的核心靈魂硬件,我們老百姓家用辦公電腦至少要選擇7代I3處理器或者AMD銳龍5處理器,家用辦公電腦個人不建議使用AMD處理器,內存條正常4G已經夠辦公需求使用了,但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固態硬盤硬件的選擇問題,記住:家用辦公電腦必須選擇一線品牌的高性能固態硬盤。家用游戲電腦CPU至少選擇8代I7處理器,CPU的性能與內存條有直接的關系,所以游戲電腦內存條不能低于16G,固態盤可以選擇二線品牌,但是顯卡硬件也決定不能馬虎選擇,現在市面上的游戲一般選擇GTX-6G或以上顯卡最合適。家用畫圖電腦就比較講究了,個人建議畫圖電腦使用AMD處理器,AMD銳龍R7-2700X和R7-3700X及3800X都可以選擇,業余畫圖16G內存足夠使用,專業畫圖內存32G最佳,固態硬盤要選擇NVME協議的高速固態盤,顯卡選擇問題對畫圖電腦來說是個難題,又要用電腦畫圖且又要用電腦來玩游戲的話,建議使用RTX-1660Ti以上顯卡,如果專業畫圖且不玩游戲的話,建議選擇麗臺P620或者P1000或P2000均可,但是這里需要注意:麗臺顯卡沒有半點游戲性能,屬于制圖卡,也可以稱得上是游戲白癡卡。
電腦顯卡
辦公電腦固態硬盤的性能必須要出色,游戲電腦CPU和顯卡性能必須要出色,制圖電腦內存條和固態硬盤及顯卡性能必須要出色。綜合分析的話,CPU是電腦的核心最重要硬件,內存條容量大小的選擇必須要參考CPU性能,因為CPU在運算各類數據時都會調用內存條的內存容量來使用,內存條為CPU提供運算空間場所,如果大家不玩大型游戲和不畫圖,那根本沒有必要給電腦加裝獨立顯卡,直接選擇帶核顯的CPU即可或者直接用集成卡即可。組裝電腦時要自己主動一點,個人不建議大家完全聽信店家的推薦。
?本文原創版權所有,未經允許禁止盜用,一經發現維權到底,全網監測侵權必究。原創及本文作者:王李軍。最后感謝大家的關注與閱讀評論,下期我們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