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開機黑屏。
大姐的電腦是組裝電腦,企業復工了,最近才過來上班,上班的時候才發現自己使用的電腦壞了,自己關機重啟也嘗試了,自己也在網上查了一下資料,自己也嘗試著拆開,但是自己不敢亂拆,最后就把電腦帶到了小編這里,讓小編給她看看是怎么回事?對于大姐描述的情況來看,最有可能就是CPU假死、內存條接觸不良、顯卡接觸不良三個原因引起的電腦不開機。
換上小編的電源進行檢測。
小編把大姐的電腦放到了工作臺上,然后就開始對電腦進行了簡單的檢查,大姐的電腦里面是沒有獨立顯卡的,小編就先將電腦開機,要對電腦的運行狀態做一個分析,電腦的散熱器風扇都是一直轉的,但是顯示器就是黑屏的狀態,下面我們就得要來檢測電腦內存與CPU了,首先小編對內存條進行了插拔,發現電腦還是不顯示,接下來就是查看是不是CPU假死,小編簡單的嘗試了一下,發現電腦還是這種開機黑屏的情況,除了以上的三種原因導致電腦不開機外,還有電源或者主板也能導致電腦不開機。
電腦恢復了正常。
于是小編把客戶的電腦主板全部拆了下來,進行了單獨的檢測,小編更換上了自己的電源,發現電腦就能顯示了,此時很多朋友可能會以為是大姐的電腦電源有問題,小編也以為是客戶的電腦電源出問題了呢,小編重新又把客戶的主板裝到機箱里面,把原來的電源給重新插上,結果發現,電腦恢復了正常,你說奇怪不奇怪!小編把電腦硬件安裝好之后,開機放在那里顯示了一會,確實正常了,于是小編就跟這位大姐收費50元。
電腦恢復了正常。
大姐此時卻表現出一臉的不情愿,她說:“小伙子,你這價格收的有點貴了吧!我都看到了,你都沒有修啊,就是把我的電腦上面東西拆下來,再重新裝上去就好了,就是動動手的事情,你還是欺負我不懂電腦啊,你不能這么收費,10元就已經很高了,你還收費50元,我下次不敢再來了”!小編趕緊跟大姐解釋:“不是您那么說的,您只看到了我動手拆裝了就好了,但是拆哪個,不拆哪個,這個都是花錢學來的,我收您50元是真的不貴”。大姐非常不樂意給,在電腦旁邊站了十幾分鐘不說話,小編也怕影響生意,最后就沒有要大姐的錢,大姐這才抱著電腦離開!?
大姐就在電腦旁站著不說話。
小編認為自己確實幫助客戶解決了問題,如果是沒有解決,一分錢是不會要的,這表面看起來很簡單,其實這里面都是經驗與技術的體現,都是我們花錢,花時間學到的,電腦修好的費用50元,小編認為確實不算貴,對于大姐而言,就是你收她10元,她還是會嫌貴的,因為他感覺你的操作都很簡單,沒有修東西!不知道大家是怎么認為的?如果換做是你,你把這臺電腦修好,你會收費多少元呢?歡迎留言評論!
原創作品,版權所有,未經允許,禁止盜用!文章、圖片均原創,原創作者:朱虎。感謝大家的觀看!下期我們再見!
系統出故障無法進入的情況下,如何進行初始化?
下面小編左手右手一個慢動作教你“當電腦無法開機時怎么恢復系統”
1,在兩次以上未正常啟動后,系統會自動進入Windows RE界面(系統修復菜單)。
2,在“疑難解答”菜單中,選擇“重置此電腦”。
3,在彈出的界面中,又有兩個選項,從它們的字面介紹可以了解到,第一個是刪除應用和設置但保留個人文件;第二個是刪除所有個人文件和應用設置。
實際操作中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 如果選擇第二種,一定要先將重要的數據備份 。這里我們以第二種為例:刪除所有個人文件、應用和設置。
4,如果電腦中有多個分區,會出現下列選項,根據需求選擇是僅刪除安裝了Windows的盤符中的文件(一般是指C盤),還是刪除所有分區中的文件,這里以刪除所有驅動器為例。
5,繼續出現二選一的選項, 一般的重置使用第一種即可 。
“僅刪除我的文件”選項:耗時短,已刪除的文件還可以被恢復
“刪除文件并清理驅動器”選項:耗時長,但會徹底的清除電腦中的文件
點擊“僅刪除我的文件”后,會出現相關的提示供確認,點擊“初始化”開始。
6,之后電腦會進入到初始化的界面,并顯示出重置進度的百分比。
重置完成后,會重啟進入系統安裝界面,在此界面會多次重啟,這是正常現象,各位鐵不用擔心~
7,上述步驟結束后系統就已還原完畢,之后會進入到我們熟悉的系統配置界面,這里根據自身情況正常配置即可。
本次介紹的Windows10初始化適用于系統出故障,且無法進入系統的用戶,初始化完畢后會恢復到出廠時的狀態,預裝軟件等都還是存在的。
際空間站又出事了,國際空間站的美國艙段停電了!
俄羅斯航天局表示:
國際空間站美國艙段停電,但是俄羅斯艙段的所有儀器和系統都在正常運行。
俄羅斯航天員德米特里·佩特林表示:由于一個尚未確定的問題,國際空間站美國艙段的自動保護系統觸發了電源關閉,許多設備被自動斷開連接,一度和地面失去了聯系。
國際空間站不是第一次出現通訊失聯情況了,就在一周前,美國休斯頓航天任務控制中心,竟然因為大樓升級改造,導致大規模停電,造成與國際空間站通訊中斷,最后還是通過俄羅斯的通訊渠道才和航天員取得聯系。
一周前是美國地面控制中心停電,一周之后是國際空間站美國艙段停電,按理說這里兩個發生的概率都非常低,但就是這么湊巧。
按照NASA一名工作人員的說法,這次美國艙段停電,是因為供電系統出現了嚴重故障,問題應該出在空間站的電氣設備上。
美國宇航員似乎對俄羅斯艙段產生懷疑,還要求1名宇航員去俄羅斯艙段檢查是否有冒煙和起火的跡象,結果發現人家好好的,所有的設備都正常運行,也沒停電。
這件事就大了,俄羅斯艙段沒問題,美國艙段卻停電,又沒找到問題所在。
雖然現在美國艙段已經恢復正常,但是問題不解決,隱患還存在,萬一后續再發生斷電事故,那可就慘了,尤其是關鍵時刻停電,真的會要命!
2010年國際空間站就發生過一次斷電事故,這次斷電事故導致1名航天員在艙外被晾了半小時,要是沒有啟用備用電源,這名航天員可能就回不來了。
這名航天員是當時42歲的美國航天員萊斯曼,他正在執行為期7小時的太空行走任務,將一個俄制小型實驗艙與國際空間站對接。
在出艙2個小時候,空間站突然停電了,機械臂的主控電腦瞬間崩潰,很不湊巧,萊斯曼正在17.6米機械臂的末端,停電就意味著機械臂失去作用,沒法將他送到指定的位置,也沒法把他接回到空間站,萊斯曼被困在機械臂上動彈不得,如果時間太長的話,航天員萊斯曼將會因為艙外服的氧氣耗盡而死亡;而另一名航天員也會因為進入不了空間站而遇難。
好在30分鐘后,計算機系統靠備份恢復正常工作,萊斯曼繼續在機械臂上工作了5個小時,完成了出艙任務之后返回國際空間站。
這次事故算是有驚無險,但是這些年來,國際空間站“有驚無險”的案例太多了,比如:意大利航天員帕爾米塔諾艙外行走的時候,遇到艙外服漏水,10毫升的積水在失重環境流到他的耳朵,鼻腔里,差點導致溺水死亡。
2006年還發生過有毒物質泄露事件,國際空間站的一臺制氧機的橡膠墊圈因為過熱而燒焦,導致有毒物質氫氧化鉀泄露,好在航天員發現及時,泄露的氫氧化鉀并不多,緊急處理之后,危機才解除。
現在國際空間站美國艙段又發生不明原因的停電事故,雖然每次事故都是“有驚無險”的處理了,但不是每次事故都那么幸運,一旦處理不及時,將會釀成重大事故,甚至會威脅到國際空間站7名航天員的生命。
這次國際空間站美國艙段停電,是有人搞破壞嗎?
網友這樣懷疑的原因,是因為國際空間站確實出現過離奇事故,疑似人為破壞,比如:2018年,俄羅斯聯盟號飛船Soyuz MS-09被監測到漏氣,排查事故發現艙壁上有一個貫穿的小洞。
經過調查,俄羅斯聯邦局認為,這次漏氣事故是美國一名宇航員故意為之,是為了引發事故而提前返回地球。
俄羅斯航天局表示,在小孔附近發現了8個鉆孔痕跡,只有一個鉆穿了艙體導致漏氣;而且這里的攝像頭也“神秘的”停止工作,俄羅斯航天員接受了測謊測試,但是美國宇航員卻拒絕測謊。
盡管俄羅斯航天局查明了“真兇”,但是美國拒絕承認,這事到現在還沒個結論。
去年俄羅斯聯盟號飛船和貨運飛船相繼出現漏氣事故,事故導致了國際空間站的3名航天員失去逃生艙,需要地面發射新飛船營救。
這次事故離奇在于,1艘飛船被微隕石砸漏氣并不罕見,但接連2艘飛船,還都是俄羅斯飛船在短時間接連發生冷卻劑泄露事故,非常罕見。
所以這一次事故發生之后,有人懷疑是不是人為的,準確的說,確實存在這個可能,但是在沒有證據之前,更大的可能是空間站老化嚴重。
國際空間站原計劃在2015年退役,雖然通過維修能延長空間站服役時間,但是維持至今已經是強弩之末,就好像汽車到了報廢年限時候,雖然保養得當還能繼續使用,但是事故發生率肯定會越來越頻繁,問題越來越嚴重。
國際空間站就是這樣,設備老化嚴重,事故越來越多,這比人為破壞還可怕,最起碼空間站是航天員的生活艙,就算故意搞破壞也不會傻到威脅自己的生命;而設備老化就不一樣了,它們可不管這里有沒有人生活,一旦出問題,不及時維修的話,就會危及航天員的生命,航天員需要緊急乘坐避難艙返回地球。#所見所得,都很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