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顯崛起? 當游戲本卸下“獨顯”的負擔
還記得大學時代,扛著六七斤重的游戲本在校園里穿梭,那感覺就像背著一塊隨時可能壓垮你的“磚頭”。彼時,游戲本的“標配”就是厚重,仿佛只有這樣才能彰顯其強悍的性能。而如今,輕薄本也能流暢運行3A大作,曾經的“性能擔當”——獨立顯卡,似乎正在被時代悄然淡化。
近期,AMD 最新發布的 Ryzen AI 9 HX 370 處理器,其集成的 Radeon 890M 核顯引發了熱議。這款被譽為“核顯之王”的新秀,號稱性能暴增30%,甚至叫板 RTX 3050 移動版。它真的能夠撼動獨立顯卡的地位嗎?
為了探尋真相,我們進行了一場“瘋狂”的實驗:禁用搭載 Ryzen AI 9 HX 370 處理器的華碩天選 Air 筆記本的 RTX 4060 獨顯,只依靠 890M 核顯運行游戲,看看它究竟實力幾何。
結果令人驚喜,在 1080P 分辨率下,890M 核顯的表現可圈可點。面對近期大熱的《黑神話:悟空》性能工具,它在最低畫質下,開啟 FSR 后,竟能跑到平均 76 幀的流暢度。其他熱門游戲,如《絕地求生》、《英雄聯盟》等,也能在 1080P 中高畫質下流暢運行。
當我們將分辨率提升至 2K 后,890M 核顯就顯得力不從心了?!逗谏裨挘何蚩铡吩谕扑]的中等畫質下,平均幀數僅為 39 幀,游戲體驗大打折扣。
這似乎印證了一個事實:即使強悍如 890M,在面對高分辨率、高畫質的游戲時,依然無法取代獨立顯卡。
這是否意味著核顯的進步毫無意義呢?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根據Statista的數據顯示,2023年全球筆記本電腦出貨量預計將達到1.7億臺,其中輕薄本占比超過60%。 對于這些用戶而言,他們對筆記本電腦的需求并非極致的游戲性能,而是更長的續航、更輕薄的機身以及更安靜的使用體驗。而這些,正是核顯的優勢所在。
想象一下,你可以在咖啡館里,用輕薄本流暢剪輯視頻,處理工作文檔,甚至玩幾局《英雄聯盟》,而無需擔心筆記本過熱、續航不足,這難道不是一種更美好的體驗嗎?
對于追求極致游戲體驗的玩家而言,獨立顯卡依然是不可或缺的選擇。但對于更廣泛的用戶群體核顯的進步無疑為他們提供了更多選擇,也為筆記本電腦的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
或許,在不久的將來,我們會看到更多搭載強勁核顯的輕薄本涌現,它們將以更輕盈的姿態,更強大的性能,顛覆我們對筆記本電腦的認知。
你是否愿意為更輕薄、更便攜的筆記本電腦,而放棄一部分游戲性能呢?
本文致力于傳播正能量,不涉及任何違規內容,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協商處理。
一“巨富”想重新“殺”回我國市場,昔日那個被家長們視為“公敵”的他,真的能在國內市場重新立足么?
當初套現200億后移居新加坡的游戲界巨富陳天橋、要吃我國游戲市場的“回頭草”?
此消息一出,萬浪洶涌,那個在25歲毅然辭職創業、靠2D游戲成中國首富的“傳奇”男人,到底是真心歸來,還是又想圈錢再帶走呢?
01
捐給美國70億?
2016年,一則捐款新聞引發國內輿論的軒然大波:昔日國內游戲大廠盛大網絡創始人陳天橋向美國加州理工大學豪氣捐款70億,為這所大學的科研項目注入資金。
按理說,為大學捐款、資助科研項目的舉動是義舉,應該得到大眾的支持才對,為什么會在國內引來罵聲一片呢?
“背信棄義的小人,他就是忘本忘根!”
“這種人讓人無語,拿著咱們的錢去資助外國人!”
“從中國‘卷跑’200億,轉頭就捐給美國70億,陳天橋還真的是個‘舔狗’!”
其實不是國內網友太極端,主要是陳天橋作為一個充滿爭議的游戲界“巨富”的確“背刺”了國內市場和國內民眾太多次了!
在2012年,陳天橋突然宣布放棄中國游戲市場,帶著妻子套現200億,直奔新加坡而去,把國內玩家帶給他的財富通通帶走,留下傷痕累累、傻了眼的《傳奇》玩家。
倘若他老老實實地頤養天年,或許國內玩家還能夠漸漸原諒他,但僅僅4年過去,他就豪擲70億給加州理工大學,國內玩家難免心態失衡,這70億里恐怕有一大部分都是從國內玩家口袋里掏出去的吧!
當憤怒充斥腦海,人們甚至不愿意再想起這個“背刺”了國內玩家、屢遭唾棄的陳天橋,也曾經是游戲玩家心目中的傳奇之神,彼時他的故事更是被人們津津樂道。
02
啟動高光人生
1990年,上海復旦大學的錄取通知書被送到了剛剛高考完的浙江小伙陳天橋手上,對于左鄰右舍而言這是天降好運,但對于一向品學兼優、學玩兩不誤的陳天橋來說,這只是個必然結果。
陳天橋在人才輩出、少年華才的復旦大學仍舊是風云人物,幾乎各類型的活動都能看到他的身影,關鍵學習成績還不耽誤,他甚至只用了3年的時間就修完了大學課程,提前拿到了畢業證書。
別人是畢業即迷茫,他是畢業即輝煌,直接進入門檻較高的陸家嘴集團成為總裁辦高級秘書,工作2年后成為企業中層骨干。然而這些都不算什么,很快他迎來了一個別人望而生羨的機會。
1998年的某一天,時年24歲的陳天橋被叫到公司總經理王安德的辦公室,王安德笑盈盈地對陳天橋說:“我馬上就要去上海浦東新區擔任區長了,我想讓你做我的秘書,跟我一起調任過去?!?/p>
要知道,這可是個不可多得的好機會,上海的區長與其他省份的市長旗鼓相當,成為區長秘書就意味著未來仕途可期。
面對這個充滿誘惑力的調任邀請,陳天橋沒有動心,他婉拒掉了,因為他心中已經有了未來的職業發展方向。
沒過多久,陳天橋離開行業頂流的陸家嘴集團,進入了一家名不見經傳的證券公司,并依靠大學積累的金融知識,在股市里賺回了50萬。有了第一桶金就有了底氣,不愿意再給別人打工的陳天橋,選擇辭職創業。
那一年是1999年,那一年陳天橋只有25歲,那一年他成立了盛大網絡。無論是命好還是運好,陳天橋的高光人生都已經啟動了。
03
用《傳奇》創造“傳奇”
盛大網絡初期的發展并不算順利,但好在妻子雒芊芊一直在身邊支持著陳天橋,給了他堅持下去的力量和信心。
在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經營試錯后,陳天橋用30萬美元買下了韓國2D游戲《傳奇》的國內代理權。正是這款游戲,讓普通家庭出身的陳天橋實現了跨越階級的創富盛景。
在《傳奇》進入我國市場之前,我國互聯網游戲一片空白,《傳奇》成了市場挖掘機,毫不夸張地說,當時網吧里擠滿了玩這款游戲的人,甚至不乏為了玩游戲爭搶電腦、大打出手的情況。
《傳奇》的盈利方式就是“賣道具”,很多道具被炒到了天價,不少人沒事做,還會通過玩游戲打道具再賣出的方式來賺錢。
作為游戲代理商的盛大網絡成為大贏家,從原來的互聯網小公司一躍成為互聯網大廠。2004年,陳天橋帶著盛大網絡摘得首富的桂冠時,他也成了輿論的眾矢之的。
越來越多的青少年沉迷于《傳奇》,不少人偷家里的錢、搶別人的錢去買游戲裝備。家長紛紛發聲,要求盛大網絡下架《傳奇》,要求陳天橋站出來承擔責任。
陳天橋面對質疑自始至終都在強調不是游戲的錯,不是盛大公司的錯,他希望家長能自己去管理、引導孩子適度游戲,不要歸錯于他。
類似的言論一出,陳天橋瞬間被推上風口浪尖,他也成為了家長們的公敵。他用《傳奇》創造了創業傳奇,也成了一個爭議的集合體。
04
是“重心轉移”還是“背信棄義”?
在爭議的漩渦之中,盛大網絡在美上市,陳天橋開始全世界跑,精神和工作雙重壓力擠壓著這個有些驕傲的男人。2009年,他的身體出現問題,一度暈倒在飛機之上,這讓他萌生了退意。
為了自我療愈,陳天橋將工作暫放一邊,成了虔誠的佛教徒,想要通過燒香拜佛來了卻雜念、摒除外界的紛擾影響,甚至一度想過剃度出家皈依佛門,可惜效果并沒有想象中好。
當陳天橋意識到自己的焦慮與驚恐皆來自于事業重壓,他做了一個決定,關閉盛大網絡。
2012年盛大網絡ADSs宣布暫停在納斯達克交易,此后陳天橋夫婦通過一系列操作用盛大網絡換了200億,并帶著這些錢去了新加坡,將事業中心放在了新、美兩國市場。
有人說,這是一個商人逐利而動的“重心轉移”之舉,也有人說陳天橋不過是個“背信棄義”之輩,拿身體不好做幌子,讓我國的百億資產輕易外流。
可惜,任千層巨浪驚濤拍岸,輿論瀑布傾瀉而下,都已經改變不了陳天橋從我國帶走200億,又把70億捐給美高校搞科研的事實。這也是當“陳天橋要回頭重拾中國游戲市場”的消息傳出后,罵聲與噓聲一片的主要原因吧!
天下商人逐利而動沒有錯,但或許為商者也當思量一下是誰給了其創造財富的機會,不要寒了這些人的心。
——完——
對此,您有什么想說的呢?歡迎在評論區留下您的看法!
聲明:本文所有圖片均來源于網絡,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涉及人物侵權、圖片版權、事件部分存疑等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會第一時間修改或刪除內容!
文|珍
審核|古綠洲
注:原創首發,抄襲必追究到底!
信源:
21世紀商業評論 《身家500億的陳天橋,即將收獲第8個IPO》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電腦已經成為了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無論是工作學習還是娛樂生活,都離不開電腦的幫助。近年來卻出現了一個現象,就是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對電腦的基礎知識了解不足,甚至連一些最基本的操作都不會。這樣的現象引起了社會的熱議,也讓人們開始猜想,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了年輕人對電腦的了解程度下降呢?就讓我們一起來深入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最近,有一家網店推出了一項代安裝Steam服務,結果卻意外地吸引了很多買家,而這其中絕大部分都是年輕人。這樣的情況讓很多人感到十分意外,畢竟在這個信息化的時代,大家對電腦的了解程度應該都不低才對,為什么會有這么多人需要代安裝呢?實際上,這只是一個表面現象,背后所反映出來的才是問題的關鍵所在,那就是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對電腦的基礎知識了解不足。
在過去,很多人在談論電腦的時候,都會覺得它們十分高大上,仿佛是一個很遙遠的東西,自己永遠也學不會。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電腦已經慢慢地走進了我們的生活,而且還成為了我們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無論是年輕人還是老年人,都開始慢慢地學習如何使用電腦,而這其中,游戲就成為了一個很好的契機。
在過去,很多人對電腦的了解都是從游戲開始的,他們會慢慢地學習如何安裝游戲,如何進行設置,如何解決一些常見的問題等等,通過這樣的方式,他們不僅對電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還培養起了自己的動手能力和解決問題的意識。隨著智能手機和平板設備的普及,這樣的情況卻發生了一些變化,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逐漸地喪失對電腦的興趣。
相比起電腦,智能手機和平板設備無疑更加輕便和便捷,而且它們還可以隨時隨地地進行使用,這樣的特點讓很多年輕人對它們產生了極大的興趣。而在他們的眼中,電腦似乎已經變成了一個過時的存在,使用起來也十分麻煩,他們寧愿選擇放棄電腦,轉而去使用智能手機和平板設備。這樣的選擇卻讓他們失去了對電腦的探索和了解需求,導致他們對電腦的基礎知識了解不足。
或許有人會覺得,現在的學生對電腦的了解程度應該都不低才對,畢竟他們每天都要接觸電腦,而且學校里還專門設置了信息技術課程。實際上情況并不是這樣的,即使是經過了這么長時間的學習,很多學生對電腦的實際了解程度依然不足,甚至連一些最基本的操作都不會。
這究竟是為什么呢?信息技術課程雖然可以幫助學生對電腦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它的內容卻并不夠貼近實際應用,而且還存在著一些與實際脫節的問題。除此之外,一些教師的授課能力也存在一定的問題,他們只是簡單地進行知識傳授,而忽略了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解決問題的意識,這樣一來,學生對電腦的了解自然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年輕人對電腦了解不足的現象,可以說是一種技能代溝,而它的形成原因,主要還是來自于技術的發展和環境的變化。在過去,很多人對電腦的了解都是通過自己的探索和學習得來的,而這樣的過程,無疑可以培養起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讓他們對電腦產生濃厚的興趣。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新一代電子設備開始進入我們的視野,它們無疑會對傳統的電腦產生一定的沖擊,甚至可能會取代它們的位置。在這樣的情況下,人們對電腦的使用和了解需求自然也會逐漸減少,而這樣的變化,恰恰是年輕人對電腦了解不足現象的直接原因。
那么,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應該怎么辦呢?教育部門需要對信息技術課程進行一定的調整,讓它更加貼近實際應用,注重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解決問題的意識,這樣才能夠提高學生對電腦和技術的認知。
除此之外,家庭也需要對孩子進行一定的引導,讓他們保持對技術的好奇心和探索欲,鼓勵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去了解電腦,而不是簡單地依賴代安裝這樣的服務。
年輕人自己也需要有所覺悟,他們應該意識到,了解電腦的基礎知識并不僅僅是為了解決問題,更重要的是可以培養他們的邏輯思維和解決實際挑戰的能力,而這樣的技能對他們的個人發展至關重要。
在這個科技快速發展的時代,我們應該注重多方面技能的培養,包括對電腦和技術的了解,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地適應未來社會的發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