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午有個同事搬來一臺聯想筆記本,說卡得要命,根本沒法用,讓我幫忙優化一下。
我花了點時間檢查分析,經過一番操作,總算順滑如絲,現將解決過程給大家分享一下,手上有聯想筆記本且比較卡的小伙伴也可以參考一下解決辦法。
筆記本型號:Lenovo v330-14IKB
故障現象:開什么軟件應用都像喝醉了酒一樣卡,體驗非常不好
解決過程及方法:
一、先掃了一眼筆記本正面標簽,寫著I7,心想這配置也不差啊,怎么這么卡,又掃了眼桌面,發現系統居然是Windows 11,這款電腦自帶的系統應該是Win10啊,看來是自動升級了。
二、進入系統查看磁盤管理器,發現硬盤是小容量SSD+大容量機械盤的組合,也還不錯。
三、查看了當前電腦運行的軟件,發現有一大堆聯想系統自帶的軟件,什么管家,什么聯想殺毒等等。嗯,這是可能造成系統卡頓的原因之一,雖然不是主要原因。
四、然后打開任務管理器查看磁盤性能,發現SSD固態硬盤活動時間為0、響應時間為0、既沒寫入也沒有讀取,說明根本沒被系統或應用使用(圖一),反而機械盤占用率比較大,難道升級的時候,Windows 11給升到了機械盤?奇怪的現象!再仔細去磁盤管理器看了下C盤,果然如此!SSD固態盤和機械盤都存在系統,當前啟動的系統是機械盤上的Win11,大家都知道機械硬盤可比SSD固態硬盤慢多了,這系統在機械盤上運行哪有不卡的道理;另外還發現當前CPU的主頻,無論打開網頁還是其他應用居然一直在1.1GHZ左右徘徊,這很不正常,正常情況下,這顆I7的低壓U至少也能自動睿頻到2.x,這頻率差一倍了,不卡才怪。
注:下圖皆是找的別的電腦截圖示例,不是那臺故障聯想筆記本,看CPU和硬盤使用情況都可以在任務管理器中的性能標簽查看。
圖一
五、找到了原因,立馬就對癥下了三劑藥,這臺聯想筆記本終于恢復了它應該有的性能速度:
1、如果你用不到聯想系的軟件,可以自主選擇把筆記本自帶的聯想系軟件卸載,卸載后重啟一下電腦,這樣開機進桌面的速度會快點。
2、在開始菜單右鍵打開“運行”欄,然后輸入powercfg.cpl后回車,會打開電源計劃,點擊“更改電源計劃”,再點擊“更改高級電源”設置,找到“處理器電源管理-最小處理器狀態”,將“使用電池”和“接通電源”右邊的5%全部改成100%,這樣做避免你沒接交流電,只用電池的時候出現巨卡的現象(經驗之談:如果你是聯想筆記本,默認情況下,你接交流電用筆記本和只使用電池運行筆記本,那速度差別很大的,不知道是不是聯想筆記本某些型號電源管理存在bug,我用戴爾的筆記本不做這個設置,CPU主頻也能自動睿頻)(圖2-5)。
圖二
圖三
圖四
圖五
3、使用分區軟件,花了約40分鐘將Windows 11操作系統直接從機械硬盤遷移到固態硬盤(不清楚怎么操作的小伙伴可以翻一下我之前的文章)。
最后,重啟電腦,進入BIOS,將開機第一啟動設備設置為SSD固態硬盤,進入桌面后,那操作感覺真是天差地別,比之前快多了,我那同事親自體驗后說了聲謝謝,然后很滿意的抱走了。
今天白天有點忙,半夜碼字不易,麻煩動動你的小手關注一下博主吧,專業文章攢粉不易啊。
用戶說自己家里聯想臺式機最近辦公干活速度慢,打開文件也慢,大概有10年左右的時間吧。讓我去他家里給他看一下是什么問題?、
我到他家后,他電腦正好開著機,用的系統是win7 64位旗艦版。我進入系統屬性頁面和BIOS里面給看了一下電腦配置:聯想啟天 M4300(i3 2120/2GB/500GB/集顯)。機器比較老了!
我說配置比較老的機器,隨著軟件垃圾的增多,和硬件的老化,卡頓也是正常的。他問?怎么解決?我說針對你現在辦公家用的使用環境建議從以下方法解決。軟件方面:優化系統,清除垃圾病毒,重裝系統;硬件方面:測試各個硬件是否正常?加內存條。用戶同意加一條內存。
我測試了他機器的自帶內存和硬盤都正常。接著打開機箱,不得了!里面灰塵太多了,主板、CPU風扇、內存、顯卡、電源都覆蓋了灰塵,這肯定會影響電腦運行速度的!影響散熱!不慢才怪。用戶說,從機器買來到現在都沒打開過蓋子。。。。。可見這機器也是太扛用了!我先給機箱里面全部清灰除塵,清完灰塵之后給他電腦加了一條容量一樣的內存條,威剛ddr3 2G。
處理完硬件之后,再處理軟件,用戶說先不裝系統了,給優化清理吧!我說可以的。我給他系統清除垃圾病毒,優化系統。用戶最后使用測試了各軟件功能,感覺速度變快了不少!
有幾個需要注意的問題,我和用戶交代了一下。剛加的新內存,讓電腦長時間不關機運行老化,看是否會出現不兼容,或者藍屏的現象;桌面C盤不要放太多的文件資料,經常備份資料;定期清理系統垃圾;經常給電腦機箱除塵,能延長電腦使用壽命。
完活,手工!用戶很滿意。。。。。。
此文章是本人原創所作,未經本人許可,任何個人、任何平臺不得私自轉載使用?如需轉載需要聯系本人經過同意方可轉載并注明出處,否則后果自負!
碼字不易,創作不易,友友如果對此文章感興趣,多多交流,多多指正!關注我一下![微笑][作揖]
文 | 曹雙濤
編輯 | 楊博丞
題圖 | 文心一格
搶單、跨界、反擊,全球AI PC市場激戰正酣。
5月初,高通以定制化的Oryon CPU架構推出Snapdragon X Elite和X Plus系列芯片,正式跨足PC芯片市場。其中,Snapdragon X1 Elite為12核心配置較高端產品,Snapdragon X1 Plus是10核心或8核心入門款芯片。
面對高通的步步緊逼,5月7日蘋果發布的新款iPad Pro,直接跳過M3芯片,將M4芯片搭載到iPad Pro上。按照蘋果官方說法,M4芯片采用臺積電第二代3納米制程,NPU算力達到38TOPS,接近微軟的AI PC硬件標準40TOPS的算力。
圖源:蘋果
M4芯片疊加新款iPad Pro使用雙層OLED面板技術,直接拉高新款iPad Pro售價。11英寸和13英寸售價分別為999美元和1299美元,對應鍵盤售價分別為299美元和349美元,完整配置價格分別為1298美元和1648美元,成為蘋果歷年最貴的iPad Pro。市場對銷量擔憂之下,蘋果新款iPad Pro發布當天股價僅上漲0.5%。
以iPad Pro硬件為開端,6月份蘋果WWDC大會,蘋果或將推出AI新應用。11月份新品發布會,蘋果或將這些新應用搭載到蘋果重點硬件設備上。換言之,蘋果希望以最短時間構建自身在AI領域的競爭力。
高通和蘋果爭奪芯片時,據韓國經濟報道,三星首次動員包括高管和員工在內的400名半導體團隊,希望拿下NVIDIA新一代高帶寬存儲器(HBM)訂單,重新奪回TOP1。
廠商激戰之下,正是全球PC市場出貨不景氣,AI PC或將成為帶動整個產業鏈增長的新希望。
Canalys將2024年定義AI PC的初步采用階段,預估該年AI PC出貨量占全球整體PC出貨量的19%,2027年增長到60%。Gartner預估2024全年AI PC出貨量預估將達到5450萬臺,占整體PC出貨量的22%。
圖源:eMarketer
雖說兩家國際機構給出的數據差異不大,但2024年真能成為AI PC元年?作為全球PC市場頭部廠商的聯想,未來又能否借助AIPC出貨量的增加,帶動業績重回巔峰呢?
圖源:IDC2024
01.
TOB端、TOC端落地均有阻力
2024年AIPC或將出貨緩慢
英特爾CEO Pat Gelsinger曾表示,AI PC將繼2023年的生成式AI,成為2024年科技界的舞臺巨星,但PC廠商可能有些過于樂觀。現階段,AI PC在TOB端和TOC端的落地均面臨著不小阻力。
其一,微軟對AI PC的定義為:需搭載CPU、GPU、NPU三大硬件系統,以Copilot應用程序和實體按鍵。但英特爾Meteor LakeCore Ultra處理器是在2023年底推出,Copilot實體按鍵是在2024年初發表。
搭載該款處理器的華碩ROG Zephyrus電競NB,自然也就沒有Copilot按鍵。那么這款產品到底算不算AI PC?缺乏完整的行業標準,使用者很容易擔心,現在購置很難買到符合未來AI應用要求規格的產品。
其二,AI PC相對高昂的售價所帶來的回報率問題。微軟曾宣布將于2025年10月對win10系統停止服務,使用者此時若為了滿足win11的運行需求,可能會考慮購置AI PC設備。
但通常來說,一款配置中上等的PC在不出現浸水、碰撞等因素下,使用壽命在5年以上或更高,這就意味著消費者更換PC周期相對較長。供應鏈人士透露,AI PC所涉及的相關硬件,需提前2~3年設計才能滿足消費者需求,這無疑讓消費者觀望情緒繼續增加。
更重要的是,隨著眾多大模型廠商技術的持續升級,傳統GPU和CPU也能運行很多AI大模型。以筆者使用電腦為例,英特爾i5處理器配置,不僅能夠運行市面上常見的大模型,且運行速度也不出現卡頓。
圖源:Gemini官網
消費者置換意愿本就不高,因AI PC市場仍處在市場教育階段,可供選擇款式相對較少,且售價相對較高。如聯想AI元啟-YOGA酷睿版、華為MateBook X PRO京東售價分別8499元和12346.5元。高昂的價格讓消費者和企業主或將認為置換AI PC所帶來的回報率偏低。
圖源:京東
Forrester Research首席分析師Andrew Hewitt表示,高成本、難以量化用戶效益、如何轉化為實際商業成果、AI芯片供應以及裝置兼容性等問題是目前企業IT采購人員采購AI PC時的顧慮。
Dish TV信息長Abhishek Gupta指出,IT部門很難證明AI PC的投資報酬率。對企業來說,使用案例十分有限,導致這些功能強大的電腦主要局限于游戲或內容創作等特定領域。
生成式AI平臺CoRover.AI CEO Ankush Sabharwal也表示,企業需要衡量的是投資報酬率。雖說AI平臺正在快速進步,為解決實際問題的應用鋪平道路。但重點應放在針對特定裝置和行業開發定制化AI應用程序,而非采用單一但可通用的解決方案。
其三,自2023年至今,AI大模型技術和場景迎來快速升級。如OpenAI日前推出兼具聽、看、說能力的GPT-4o,谷歌發布的大模型全家桶包括支持200萬token長文本的Gemini 1.5 Pro和 Gemini 1.5 Flash,對標Sora的Veo,開源模型Gemma 2,支持生成式搜索的AI Overviews、第六代TPU等。
Research近日發布的相關報告指出,目前市面上雖有50款左右的AI PC,但尚未出現一款真正的殺手級應用,讓企業主和消費者認為AI PC是必不可少的設備。
大模型中常見的文生文、文生圖、圖生圖、圖生視頻等,不僅普通電腦可以使用,且在智能手機端同樣可以使用。大模型廠商雖采取訂閱收費,但在電商平臺上充斥著大量支持PC端和移動端的低價會員。
如某寶上30天美圖SVIP(電腦或網頁用)、Gemini1.5 pro API售價分別為6.58元和2.99元。消費者基于性價比考慮,自然不愿意為AI PC的高價買單。
圖源:淘寶
換言之,當年智能手機功能的愈發增多是導致PC出貨量持續下跌的原因之一。隨著未來智能手機運行大模型的愈發流暢,這一幕也將出現在AI PC市場上。
同時考慮到TOC端對PC需求差距大,如何滿足這種差異化需求也是AI PC廠商需要思考的問題。如對于國內游戲代打職業人員以及電競人員來說,他們對處理器、散熱器、主板、顯卡、硬盤等核心配置要求極高,通常使用組裝電腦,且愿意支付更高的價格。但對于部分非游戲愛好者來說,對電腦配置要求不高,有的消費者甚至考慮購置二手電腦。
02.
廠商卡位戰:
聯想相較于友商,動作緩慢
目前PC產業鏈對2024年AI PC出貨量也持謹慎態度,英業達NB事業群總經理張輝指出,2024年推動產業成長主力應該仍是傳統PC,AI是有創意的產品,預期會觸發市場成長,但從醞釀到發酵仍需要一段時間,2025—2026年動能才會更明顯。
路透社報道稱,從2024年中開始,高通的Snapdragon X Elite芯片將出現在所有領先PC制造商的新型AIPC中。但可能要等到2025財年后,才對高通物聯網業務收入帶來具體貢獻。
但AI PC作為長期不變的趨勢,PC廠商只有提前布局,才能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獲得更高的話語權。作為全球PC市場份額最高的聯想,在AI PC領域的布局倒也不慢。
早在2023年10月,聯想就首次展出AI PC。今年CES展會上,聯想對外展出多款AI PC產品。如主打商務辦公的ThinkPad X1 Carbon Gen 12和ThinkPad X1 2-in-1 Gen 9,強調為用戶解鎖全新的AI體驗,全面提升生產力、創造力和效率。
ThinkBook Plus Gen 5 Hybrid強調可同時運作Windows 11與Android系統,屏幕上會出現Android視窗。全球ESG潮流下,聯想ThinkPad X1系列亦采用再生塑料、無塑料竹子和甘蔗包裝等。
3月份,聯想針對工業用戶、科學家與開發人員推出搭載NVIDIA GPU與軟件的服務器系列ThinkSystem、工作站系列ThinkStation新品。4月份,聯想除發布Yoga Book 9i等AI PC系列產品外,也和京東簽訂合作協議,定下2024—2026年期間銷售額達到1200億元的目標。
但相較于友商而言,聯想的動作還是有些慢。早在CES前,宏碁就對外發布一系列AI PC新品。包括強調輕薄的Swift、碳中和的Aspire Vero、電競系列的Predator及Nitro,還有裸眼3D的Aspire 3D 15 SpatialLabs Edition。宏碁強調,新機可提供強大的處理效能和AI支持技術,以直觀功能進一步提升NB可用性。
整個3月份,全球AI PC市場迎來百家爭鳴時代。蘋果發布的新款MacBookAir,蘋果稱其為全球最佳AI消費級筆記本電腦。3月10日,微軟宣布推出Surface Pro 10商用版和Surface Laptop 6商用版兩款AI PC產品;此外,三星、戴爾、惠普、華碩均已開售AI PC產品或發布相關產品計劃。
這里不得不提到的就是榮耀,今年1月10日榮耀發布榮耀“魔法大模型”后,兩個月后榮耀首款AI PC產品MagicBook Pro16就正式開售,整個產品推進節奏比聯想還要快,這也不難看出榮耀想要借助AI PC提高PC市場份額的決心。
4月份聯想發布新款AI PC產品前,華為在鴻蒙生態春季溝通會上,除推出智界S7改款車型外,也發布AI NB和MateBook X Pro,采用英特爾Core Ultra 9處理器,重量僅980克,華為強調是最輕的AI NB。換言之,聯想是榮耀、華為國內三大PC廠商中,AI PC產品上新速度最慢的廠商。
不僅如此,聯想AI PC產品中內置的小天大模型,AI能力包括AI畫師、AI識圖、文檔總結、知識問答等。但這些能力幾乎是海內外大模型中常見的能力,且部分大模型廠商在這些能力更是不斷迭代和優化。
圖源:聯想京東旗艦店
如我們在測試谷歌Gemini通用大模型時,Gemini不僅能準確識別我們給到的圖片內容為雞蛋面,又給到我們雞蛋面、中國面條等關鍵詞方便二次檢索。更重要的是,Gemini還直接推薦各種雞蛋面的做法。以識圖為基礎場景,進行更多場景的拓展,進而提高用戶的留存。
圖源:Gemini官網
正如上文所述,當普通電腦也能支持Gemini大模型運行,且Gemini的整個能力不斷提高、某寶上Gemini會員的價格極低。消費者用腳投票下,聯想又要如何刺激消費者購置聯想AI PC相關產品的欲望呢?
03.
國內外腹背受敵
聯想需加速AI領域軟硬件速度
今年5月份,美國持續收緊對華為出口限制,商務部撤銷高通、英特爾對華為銷售許可證,但美國本輪限制對華為影響有限。供應鏈人士透露,今年5月華為或將發表PC新品擎云W515x,這款PC將搭載麒麟9000C處理器,支持LPDDR5、Wi-Fi 6、華為UFS硬盤和SSD。
華為自研PC擎云W515x將聯合首發KOS 2403、UOS 1070雙版本,也就是分別搭載本土KOS麒麟操作系統、UOS操作系統。不排除未來華為在2025年后,推出鯤鵬CPU綁定鴻蒙HarmonyOS的PC產品。
值得注意的是,華為已經推出HarmonyOS作業平臺的NB與平板電腦等硬件,打入院校與學術單位的數碼教學辦公系統,這將對聯想在國內市場出貨量構成新的影響。
Canalys統計數據, 2023年國內PC出貨量同比下跌17%至4120萬臺。前五大品牌中,聯想、惠普、華碩、Dell出貨量較同期分別下降19%、2%、24%、44%。華為同比增長11%,碾壓華碩和戴爾,市場份額排名第三,也是五大廠商出貨量正增長的廠商。
另據業內人士透露,2023年底便攜式計算機、臺式計算機、一體式計算機為TOG端采購PC的標準,這實則已為TOG采購PC畫出紅線。相較于聯想,華為在TOG端和TOC的品牌形象,或將繼續拉動2024年華為PC和AI PC出貨量的增加。
相較于華為在芯片領域的自研,聯想自研芯片已提出多年,但目前聯想AI PC芯片使用的仍是高通芯片。在當前全球貿易戰持續升級,以及高通已不滿足僅充當AI芯片供應商的角色逐漸涉及AI PC,這讓聯想面對的不確定性正在增加。
更深層來看,宏碁董事長陳俊圣指出,AI PC重點在使用者體驗。體驗除硬件外,更需要軟件搭配。換言之,未來AI PC也將逐漸朝著從卷硬件向卷軟件、卷生態方向過渡。
廠商若想依靠AI PC帶動出貨量的增加,也需基于AI大模型的能力,持續打造能夠解決TOB端和TOC端的需求痛點,進而形成差異化能力,才能真正帶動AI PC出貨量增長。
尤其是PC廠商,要比智能手機廠商、TOB和TOC大模型廠商,打造出的差異化能力更高,才能讓TOB端和TOC端認為購置AI PC的投資回報率更高,這就要求廠商在AI領域必須投入更高的研發費用。
但聯想自2017年提出“All in AI”戰略,以及高層頻頻對外喊出將加碼AI領域的研發費用,這背后卻是聯想不斷縮減AI領域的研發費用。
據聯想財報顯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9個月累計研發投入為14.95億美元,較上一財年16.46億美元減少1.51億美元(約合10.8億元)。那么聯想在AI PC生態方面,到底要如何破局呢?
結語:
前期走“貿工技”路線的聯想,幫助聯想完成資本積累,以及全球市場份額的擴大。但這波AI浪潮中,比拼的卻是廠商真正的自研核心技術能力。
換言之,聯想在AI領域的不僅要迅速,且要真正大手筆投入研發費用,才能讓聯想借助AI帶動業績回暖,幫助聯想構建穩定的護城河。否則僅依靠高層給市場“畫餅”,缺乏真正爆款級、現象級AI產品,聯想又要讓外界如何繼續“聯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