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4版的3ds Max帶來了更為強大的渲染工具和優化的參數設置,使得設計師能夠創造出令人驚嘆的視覺作品,何利用3ds Max 2024的先進功能,精心調整渲染參數,以實現高分辨率、高質量的效果圖輸出,滿足專業設計和視覺表現的需求。下面一起來看看。
3dmax2024渲染高清圖的參數設置
1、打開渲染設置,面板寬度為3000
2、進入V-Ray面板,點擊全局開關,將默認改為高級,默認燈光改為全光求值。
同樣采樣器的類型改為渲染塊,最小著色率16;最大細分值為12;噪波閾值0.001。
3、進入GI面板,將細分值改為1500,采樣大小為0.02。
3、進入設置面板,將日志窗口改為:從不。
4、最后在渲染面板中添加對應的渲染元素
5、點擊確定,最后渲染一下,即可實現非常真實的效果圖
3dmax效果圖渲染任務較多時,本地的電腦通常更不上效率,且無法再極短的時間完成渲染任務。通常利用“云渲染農場”以高效的批量效果圖渲染任務,效果圖一般采用9臺機器,渲染速度就已經提升非常明顯。
假設一臺電腦渲染時間為20分鐘,分9臺機器渲染,世界縮短為:20/9=3分鐘左右。在渲染100張效果圖時,這種高效的渲染方式,優勢就非常明顯了。Rederbus瑞云渲染效果圖算力充沛、批量提交、實時預覽、極低費用。新用戶注冊賬號填WFQB即可免費領取渲染禮包。
知道大家發現了沒有,現在的筆記本越做越輕薄,但是性能已經不輸傳統的游戲本了,好多人開始意識到,買筆記本就是圖個輕薄便攜,如果解決了性能的問題,估計大多數人都不再會去選擇厚重的游戲本了,所以,我發現,現在的輕薄本特別受歡迎,與此同時,一些微型掌機從小眾市場也逐漸被大眾所熟知,很多品牌都開始在微型掌機方面探索,不過,說實話,早以前我就有關注過微型掌機這類產品,在早前,這類掌機只是把機身做的非常小,但是性能真的很差,因為受限于體積,以及當時處理器的性能,早以前的win系列掌機的處理器大多還是以英特爾賽揚這類低功耗,性能偏弱的處理器為主流。
如今,好多年過去了,一直沒太關注過這類掌機了,最近我才發現,現在的微型掌機的性能已經和過去完全不一樣了,甚至我發現目前AMD最新的旗艦級的處理器銳龍Ryzen 7 6800U都已經在微型掌機上用上了,這可是目前主力旗艦筆記本才會用到的處理器,確實得重新開始審視微型掌機這類產品了。解決了性能方面的短板,微型掌機幾乎就可以和主流旗艦本抗衡了,而且相對于筆記本它的體積也更小,更加便攜,優勢也非常明顯。所以,在綜合考察了目前主流的微型掌機以后,我最終也是買了這部GPD推出的最新的旗艦微型掌機GPD WIN Max 2,其正是搭載了AMD的Ryzen 7 6800U處理器。
可能很多人也是第一次接觸這類產品,也會有很多疑問,比如說,既然是掌上游戲本,它的性能到底怎么樣?而且畢竟體積要比傳統筆記本小,所以會擔心它的散熱問題,散熱也是決定性能的另一個要素,散熱如果做得不好,CPU再強,發揮不出它的全部性能,也是白扯。另外,無論如何,作為游戲掌機,游戲手柄的按鍵手感方面,能不能和switch這類專業掌機來比?畢竟WIN Max2的屏幕尺寸也做到10.1英寸了,雖然說相對于筆記本,這個尺寸已經非常小了,但是,相對于7英寸左右的傳統掌機,這個尺寸還是有點大的,這個尺寸的游戲掌機到底好不好用?我們帶著這些問題,真機上手體驗一下,看看這類掌機到底值不值得嘗試?
事實上,我在選購這類微型游戲掌機的時候,也做了不少功課,目前市面上這類游戲掌機的造型有很多種,常見的比如類似索尼PSP橫版掌機的風格,還有像任天堂豎版的掌機風格,但是,這款GPD WIN Max 2設計很獨特,它更像是一臺縮小版的筆記本,和筆記本不同的是在鍵盤布局上,把觸控板放在了上面,并在觸控板左右兩側設計了游戲手柄。所以,除了作為游戲掌機用,我覺得它還很適合日常辦公用,來取代傳統的筆記本,一舉兩得,我覺得GPD在這款掌機設計上很聰明。好了,廢話不多說了,先來看下它的外觀設計。
GPD WIN Max 2的A、C 面為 6061 鋁鎂合金,其機身采用了和蘋果一樣的Unibody 工藝打造,通過36 道工序設計,機身的顏色為鐵黑色,整個機身的質感不錯,機身的背面為航空級別抗沖擊的ABS 合成樹脂。機身尺寸227 × 160 × 23 mm,機身的重量只有1公斤重,雙手握持在手上,還是比較稱手的,手感不錯,和普通筆記本最少3公斤的重量相比,這個重量和尺寸應該是在市面上找不到任何一款筆記本比它輕薄的了。
GPD WIN Max2屏幕和筆記本一樣,打開上蓋,即可看到屏幕了,GPD為其配備了一塊日本JDI的10.1英寸的“超大”護眼全面屏,屏幕的邊框真的做得非常窄,因此屏占比也達到了90%,因此,雖然屏幕很大,但是,機身的尺寸依然非常小巧。
屏幕比例為16:10 的黃金比例,屏幕采用了IPS技術,材質為第五代康寧大猩猩玻璃,原生橫屏模式,屏幕默認分辨率為1920×1200 分辨率,最大可支持 2560×1600 分辨率,屏幕像素密度達到了299 PPI,精細程度已經遠超蘋果對視網膜屏的標準了,顯示效果非常細膩。
屏幕的亮度高達400nit。支持80.2% DCI-P3 廣色域,對于一款Windows掌機來說,這塊屏幕的顯示效果真的相當出色了,并且這塊屏幕還支持10點觸控,支持 4096 階壓感筆(MPP 2.0 協議),并兼容 Surface Pen 手寫筆。值得一提的是,這塊屏幕采用了 Metal Mesh 技術,所以在保證屏幕高透光度的同時,在手繪圖時也不會出現亂點、漂移的現象,讓這塊屏幕也更適合像專業繪圖的一些場景使用。
機身的接口非常豐富,拓展性甚至比很多筆記本都要強,先看下GPD為這款掌機都配備了哪些接口,說實話,對于這么小的一個電腦,甚至和iPad差不多大小,但是GPD在它小小的機身上,充分把空間利用了起來,接口非常豐富。在機身的頂部側邊,從左到右依次設有一顆Type-C 3.2Gen2的接口,支持PD 100W快充,旁邊是一顆USB4接口,這顆接口等同于雷電3接口,這也讓AMD的筆記本也支持了外接顯卡塢,再也不用羨慕英特爾的機子了,同時這個接口也支持PD 100W快充,充電的時候隨意可以插到任意接口。再往前是一顆HDMI2.1接口,USB-A Gen1接口以及3.5mm音頻接口。
通過附贈的100W快充頭,可以插在任意Type-C接口上充電。
機身左側設有TF卡槽以及SD卡槽,旁邊的小孔為BIOS復位孔。右側為兩個USB-A Gen1接口,加上機身后面的一顆USB接口,一共有三顆USB-A接口,外接鍵盤、鼠標,移動硬盤都足夠。另外TF和SD卡槽可以很方便的插入SD卡以及TF卡,特別適合像我們這些攝影愛好者來導出單反照片用,不用再額外帶著讀卡器了,SD卡槽支持SD 4.0 總線協議,讀寫速度可支持最高312MB/s的存儲卡,最大可擴容至 2TB。TF卡槽支持支持速度等級 A2、U3、V30,讀寫速度 160MB/s。現在很多筆記本都取消了這個實用的接口。所以我覺得WIN Max2的接口豐富度已經遠超大多數輕薄本了。
手里正好有張最高支持250MB/s讀取的128GB的SD卡,以及一張普通的128GB的TF卡,TF卡用來給WIN Max2擴容,SD卡主要平時用來拷貝圖片和視頻。通過CrystalDiskMark來測試這種SD卡插到WIN Max SD卡槽的速度,能不能跑滿SD卡的最高速度,通過實測讀取達到了280MB/s,寫入速度達到了105MB/s,這個速度以表現不錯,不愧是SD 4.0 總線協議,速度就是快。
在機身前側設有一顆帶有指紋解鎖的電源鍵,這個設計也很有意思。普通的筆記本,一般電源鍵都設計在了C面上,但是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當給筆記本外接顯示器的時候,把上蓋合上了離開以后,屏幕就會鎖定,再用電腦的時候,還得打開上蓋,再輸入密碼解鎖,比較麻煩。WIN Max 2 巧妙的把電源鍵放在了機身的前側面,就規避了上述的這些問題,而且GPD還給這顆電源鍵集成了指紋解鎖,使用起來即安全又方便。
我發現,WIN Max2在機身的前面一共有兩顆揚聲器,左右兩側也各設有兩顆揚聲器。這樣的話,就組成了四聲道的環繞立體聲了,這個設計就算是在普通筆記本里都很少見。這也讓GPD WIN Max2在觀看電影尤其是在玩大型3A游戲時,帶來了更加身臨其境的立體聲體驗,可以很好的還原出游戲、電影的3D環音效果。
WIN Max 2還配備了一顆200萬像素的前置攝像頭,攝像頭位于轉軸中間,這顆攝像頭還支持超廣角,如果作為辦公使用的話,也可以很好的滿足視頻會議的需求。不過,現在筆記本普遍配備的攝像頭像素都不高,想玩自拍的話,還是用手機吧。
手柄部分還用上了霍爾搖桿+線性扳機肩鍵+雙振動馬達+ 六軸陀螺儀,把機身的側面以及C面利用到了極致。值得一提的是,WIN Max 2 首次引入了霍爾搖桿,相對于普通的電位器搖桿,不僅耐用,而且手感也更好,搖桿萬象無極設計,可在 360° 方向上運動信號輸出,超線性,無死區。在機身的頂部兩側是掌機的線性模擬扳機鍵,支持256 種狀態變化反饋,這樣的好處在于玩射擊類、賽車類游戲,可以獲得更加貼近真實的體驗感。
此外在機身的背部,GPD WIN Max 2還特別設計了兩個可映射背鍵,通過自帶的WinControls 工具,可以自由映射游戲快捷鍵。這個就非常實用了,在操作游戲時,不用再借助鍵盤了,游戲控制會更加流暢。
這還不夠,我們發現在機身的背部側面還有個不起眼的縫隙,縫隙里竟然可以抽出兩個金屬磁吸式貼片,看了說明才知道,這兩個磁吸貼片可以把正面的搖桿和按鍵蓋住,從而讓掌機秒變成一臺小筆記本,毫無違和感,雖然說貼片沒什么特殊功能,但是,可以想象如果作為辦公電腦使用,出差見客戶的時候,用筆記本演示PPT的時候,讓客戶看到游戲手柄確實不太合適,蓋上貼片就秒變商務本了,不得不服,GPD在產品設計方面,細節考慮的真周到。
說到變身成為商務輕薄本,就離不開鍵盤了,GPD WIN Max2配備了標準布局的鍵盤,按鍵雖然比普通筆記本的要小一些,但是上手手感不錯,非常好適應,按鍵回彈反饋很好。此前也體驗過類似的微型掌機,因為尺寸小,就改了鍵盤布局,用起來很不方便。WIN Max2就不存在這個問題。唯一的區別是,觸摸板沒有在鍵盤下面,而是放在了上面游戲手柄的中間區域。值得一提的是,WIN Max 2 加入了精確式觸控驅動,通過 Windows 自帶的 Touchpad 配置設置工具,就可以定制觸控手勢,帶來更好的觸控體驗。
在鍵盤上還設計了白色的背光燈,支持2檔背光燈的亮度調節。
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大家都非常關心的這臺搭載了銳龍 R7 6800U處理器的掌上游戲本的性能怎么樣,事實上,6800U這顆處理器,早已被民間冠上了神U的稱號,因為此次AMD在核顯方面提升非常明顯,核顯性能達到了臺式機獨立顯卡1050Ti的水平,CPU的性能大概是12代i5的水平,就算是放在筆記本里,也是非常旗艦級的表現,放在掌機上更是如此,所以,我也非常期待它的性能釋放到底怎么樣。
正式測評前,先來看看GPD WIN Max的散熱系統怎么樣?千萬不要因為散熱拖了處理器性能的后腿,WIN Max 2 采用了 PC 級大渦輪風扇和雙熱管設計,通過大排量側吹式,高速智能散熱系統來保障機器獲得更好的散熱效果。當掌機在開機運行時,會智能根據當前狀態,調整風扇轉速,日常使用時,內部溫度低于 40℃,風扇會僅開啟 20% 的轉速,當在運行大型3A游戲時,內部溫度一旦高于 40℃,風扇以每次 2% 的 PWM 增幅加速,最大100%。后面,我們來測試下,在長時間運行大型3A游戲時,機器的散熱表現怎么樣。
WIN Max 2 的處理器為 AMD Ryzen 7 6800U 處理器,這顆處理器采用了最新的6nm 制程工藝,16MB 三級高速緩存,8 核 16 線程,睿頻最高 4.7GHz。核顯是 RDNA2 架構的 AMD Radeon 680M,12CU,768 個流處理器,結合 Infinity Cache 的高速緩存技術,相比 RDNA1 架構,在相同能耗水平上,提升了百分之30的加速頻率,每瓦性能提升了高達 54%。
同時,我的這臺WIN Max 2的內存方面為16GB四通道 LPDDR5-6400 MT/s,官方還有32GB 內存可選,硬盤為PCIe 4.0 M.2 SSD,有1TB / 2TB SSD 可選。機器標配的的是 PCIe 3.0 SSD,實測,讀取速度為2035.2MB/s,寫入速度為1898MB/s,后續其實可以升級一塊PCIe 4.0的SSD,這樣速度理論上可以提升到7.877GB/s的速度。
除了內置的 M.2 2280固態硬盤以外,在機身背面還預留了M.2 2230 插槽,也是基于 PCIe 4.0 × 4 總線技術,同樣也支持最高 7.877GB/s的吞吐速度。不過,在選擇硬盤的時候,受限于布局,WIN Max2只支持單面器件布局的 SSD,所以在拓展硬盤時,一定要選擇對了。
在魯大師跑分中,跑分成績達到了近百萬的跑分,CPU跑分53萬,顯卡跑分將15萬多,內存14萬,硬盤14萬,這樣的跑分已經比很多筆記本甚至臺式機的跑分都要高了。
從檢測的配置圖可以看到,WIN Max2搭載了四通道 LPDDR5-6400 MT/s 內存,在顯存頻寬上也同步帶來了提升,得益于四通道內存,WIN Max2的內存位寬和數據吞吐速度都非常不錯。
CPU-Z 單核性能得分518分,多核性能 4479.3分.
AMD Radeon 680M 核顯性能提升非常明顯,相對于上一代 Radeon Vega 8,提升了近 3 倍,這也讓這款掌機可以非常流暢的試玩近兩年的 3A游戲大作。
我們在開啟 1920×1200 分辨率下來試玩幾款主流的3A游戲,通過實測在跑LOL平均230多幀,原神都可以跑到60幀。
即使在跑一些非常吃顯卡的大型游戲,比如戰神4這類游戲,由于WIN Max2支持 AMD 最新的 FSR 2.0 和 RSR 2.0 技術,這項技術可以讓游戲在不增加功耗的前提下,把幀率提升50%-100%,所以我在試玩戰神的時候,把分辨率調到到1280*800,并打開FSR功能,也可以非常流暢的玩,幀率也可以穩定在45幀以上。通過實測,WIN Max2試玩主流的大型游戲都可以穩定在45~60 幀運行。
這個性能表現真的讓我重新認識了游戲掌機,沒想到Windows系統的掌機,可以如此流暢地體驗最近兩年的3A游戲大作。
與此同時,在用GPD WIN Max2試玩《原神》的時候,我特意測試了一下機器的發熱情況,隨著開啟游戲,機器的散熱風扇也會隨著溫度提高,開始運轉。在玩了一小時《原神》過程中,WIN Max2的機身溫度為37.3℃,出風口為40℃。這個發熱成績著實讓我有點出乎意料,不得不說,GPD為其配備的強大的PC 級大渦輪風扇和雙熱管設計,為整機帶來了很好的散熱效果。散熱風扇在高速運行時,聲音會有點大,但是不至于太吵,我覺得還可以接受。
最后總結下吧,GPD WIN Max2作為一臺掌上游戲本,得益于其搭載的AMD銳龍7 6800U,這顆性能強大的處理器,最大的升級在于,其搭載的全新RDNA 2架構的AMD Radeon 680M顯卡,相對于上一代Radeon Vega 8,性能足足提升了近 3 倍,而且還支持AMD FSR技術,因此在試玩近兩年的3A游戲大作時,都可以保證在45-60幀流暢運行,徹底顛覆了傳統微型游戲掌機性能不足的刻板印象,讓Windows系列掌機終于可以實現媲美臺式機、專業游戲本的流暢體驗。此外,WIN Max2在硬件方面的表現也可圈可點,比如配備的10.1英寸的極窄邊框的2K全面屏,四顆立體聲揚聲器,以及豐富的接口拓展,尤其是USB4接口的配備,讓AMD的可玩性大大增強,甚至可以滿足外接顯卡拓展塢的需求。作為一臺掌上游戲本來說,表現非常全面。
除此以外,GPD特別設計的商務本和游戲本模式自由切換的設計思路,非常值得肯定,在日常使用時,還可以作為一臺性能強勁的辦公筆記本來使用,大大增加了實用性。
如果你是一位游戲愛好者,并且打算作為日常辦公筆記本來使用,大可不必專門去買一臺筆記本再買一臺游戲掌機,其實一臺GPD WIN Max2就足夠滿足所有需求了。大家覺得這樣一臺掌上游戲本怎么樣?未來有沒有可能取代傳統的輕薄筆記本?
950X 到底值不值得買?在生產力領域它的表現又如何?
1. 今天來看一下它的 3DMax2024 搭配 Corona10.1 的版本測試情況。為了測試數據更具有參考性,還是使用了控制變量法,除了處理器和主板不同以外,其它的都保持一致。英特爾平臺的測試數據都是使用之前沒有縮缸版的 BIOS 進行測試的。
2. 使用以上的配置,在 3DSmax2024 搭配 Corona10.1 對同一場景進行渲染,14700K 耗時 2891 秒。雖然 13900K 快了一些,只用了 2711 秒,但是 AMD 的 7950X 渲染時間更短,只用了 2570 秒,效率提升了 12%。相比之下,英特爾的 i7 和 i9 在渲染表現上確實不如 AMD。
3. 而 7950X 的價格比 13900KF 更實惠,即使是英特爾的頂級處理器 14900K,在未縮缸的 BIOS 下效率比 9950X 還是低了 8%,實際使用中差距更大。不過 AMD 的 9950X 價格在 5000 元左右,但是渲染效率提升顯著,特別是比上一代的 7950X 提升了 18%。
4. 所以如果追求高效穩定的生產力,9950X 確實值得考慮,尤其是在高負載渲染環境中穩定性更關鍵,畢竟誰也不想在關鍵時刻電腦崩潰。當然如果考慮性價比,9950X 有五六百塊錢的溢價,可以入手 7950X 或者是等 9950X 降價。
這里是小黃豆電腦,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