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一個有十幾年中國移動工作經驗的中年人,從大學剛畢業來到社會進入移動營業廳從最基礎的柜面做起,經歷的成長,體會了升職和上司的空降搶奪,再到離開后作為合作方的區域督導二次回歸。我有自信拍胸脯說,移動的業務,我很熟。
而今天看到了曾經非常熟悉的業務--飛信的退市,看到了一些緬懷的文字,雖然內心也有緬懷,但作為一個曾經的業內人,也想換個角度聊聊飛信的另一面。
2007年-2022年,飛信也磕磕碰碰的走過了15年,有輝煌有好的口碑開心的贊美,更有嫉妒的聲音和對客戶體驗完全不上心的指責。前面說了,今天想講另一面,那就說說它不好的地方吧。
雖然經歷過的人都會覺得,飛信是微信的祖先。飛信出現的時間遠遠的早于微信,而且取代短信這個收費功能的軟件,飛信的概念其實是非常正確和超前的。剛誕生的時候,很多質疑的聲音都說移動在自毀長城,一毛錢一條的短信收費,每年的營收不比電話費收入低,自己開發一個免費的短信軟件,是在擠壓自己的生存空間,同時也對聯通電信那兩個老對手出了個很流氓的課題,我要不要跟上也做一個免費的短信軟件來留住客戶呢?
后來微信的出現,大家驚訝的發現時代真的變了,短信收費的時代一去就不復返了,而作為先導者,飛信其實還是有很多客戶群的,之前很多的學校和公司組織等,因為免費短信的存在,布置任務和分配工作都減低了很多企業成本,拍手叫好的同時也提出了希望飛信可以對其他兩個運營商號碼用戶也免費。但其實他們不知道的是,不是移動不愿意,而是對手愿不愿意的問題。
因此飛信當年沒辦法一統天下打開局面,有很大的原因是因為只能在移動自己運營的環境下免費,就是說你在電腦和手機端可以免費發短信給使用移動號碼的朋友,但是如果你發給聯通的朋友,就要以一毛錢一條的標準收費;如果你用手機短信而不是客戶端回復你朋友發的這條通知,也要收一毛錢一條;如果你發給的人不是你的飛信好友,還是一毛錢一條。以至于當時不少用戶被逼著換成了移動手機號,否則就只能繼續使用QQ或是忍受著一毛錢一條短信的高昂費用。這一點可以還說不是移動自己的問題,非戰之罪。
那后面飛信作為一個朝南坐公司做出來的軟件,更新升級的不及時,和對用戶體驗的木知木覺才是讓自己從寶變成草最大的自作自受。隨著智能手機的到來,消費者對于軟件的要求變高了,需要更多的新功能,微信更新的公眾號、搖一搖、漂流瓶等功能讓微信逐漸替代了飛信成為新一代社交軟件巨頭,如今我們的生活已經難以離開微信,它是真正意義上的網絡入口。假如飛信當年及時開放了其他運營商用戶注冊賬號的權利,并推出更多實用功能的話,那微信和QQ基本不可能做到今天的地步。
這里我想作為當年的操作人和見證人特別說一些當年的往事,希望不會引起官方的反感和訴訟,畢竟我講的是真實發生的實際情況,而且年代也過去很多時間,希望大家就當一笑談,且聽一樂呵就行。
當年的移動對飛信這個業務其實是既上心,又非常不負責任。說上心,是因為公司是真的把它作為主推業務在推廣,也很重視它的注冊數和安裝數甚至后續對活躍度都有考核指標。那么作為第一線的操作管理人員,我們會將進營業廳的所有客戶都作為目標對象來推進工作。
沒錯,進來一個70歲充值30元的老爺爺,我們會讓他上柜臺電腦充值,然后直接給他在號碼上后臺系統里直接把飛信功能打開,這樣一個開通數就有了,而作為不使用這個功能的客戶,因為它的免費性,對自己號碼的影響一點都沒有,自己不去查詢的話,壓根就不會知道新增了這個好像本來就是內置的附加功能。那么充值的客戶會開功能,進來買手機,過來換月租費套餐的客戶,都會默認直接把這個免費功能開上去,雖然可能一天進廳的那100來個客戶最后實際使用飛信的用戶往往只有個位數甚至更少,但飛信的開通數就蹭蹭往上跳了,因此現在能查到其“巔峰期”在2010年前后,根據當時的數據機構統計,在巔峰時期飛信的活躍用戶高達9000萬,注冊用戶更是超過了5億,在那個時代幾乎是人手一個。是有多么巨大的水分,我們內部就當是個笑話。
而作為實際使用過飛信的人來說,它的免費給了我超前的享受,但最早的飛信其實是沒有手機端的,只有pc端可以發送信息給對方,如果朋友回復我的免費消息他還是有扣費的情況,因此還是會讓使用者對這個功能產生不少意見。當然隨著后來的發展,手機端都有了,但微信也出來了,人家還能發語音,人家還能取代qq,人家還能用所有運營商手機號碼來添加,這些雖然都倒逼著飛信也不斷的更新,但互聯網時代的慢人一拍往往就吃不到利益的蛋糕了。
就好比是一輛和諧號子彈頭的列車頭,超前的理念的前瞻的眼光讓它的出現讓人眼前一亮,但后續的拖沓不作為和敷衍,直接讓這個軟件變成了一節節的綠皮車廂掛在了列車頭后面,拖累了行車速度和整體運行。
很遺憾看到一個曾經熟悉的身影離開了視線,但也很榮幸作為經歷者對它有過接觸。也許有一天還會跟朋友聊起曾經的過往,聊到那些老古董的故事,我會把飛信的歷史發展再整理一下講給朋友們聽。
文來自通信人家園(C114中國通信網旗下論壇)
作者:qq28174712
這里有人用飛信嗎?
可能沒幾個人手機上會有這個軟件,有的也是移動定制手機懶得刪的。
飛信做的其實不晚,是2007年,那時候雖說qq已經在電腦上一統天下了,但是微信卻是三四年之后才誕生,在手機上還是諾基亞的天下,智能手機遠遠沒有今天這樣普及。
移動對飛信下了很大力氣,確實是下了很大力氣,但是很遺憾,這個力氣只使在了廣告和推廣上,那個時候移動營業廳都是飛信的廣告,飛信的畫像,然后買個移動定制機,不管智不智能,里面保證都有飛信小軟件。
飛信到后來還是半死不活,說他死了,是因為沒人用,反正我身邊沒看見一個人用,一個都沒有,包括在移動上班的。但是飛信還活著,一個沒人用的軟件還活著,當然是移動背后還在給他輸血,保證活著所需要的一切。
幾年之后,微信粉墨登場,必須是智能電話才能用,電腦無法單獨使用(電腦網頁版還必須有智能機才可以用),一夜之間火了。
騰訊推出微信的時候,已經和當初推廣qq的時候不能同日耳語了,但是和財大氣粗的中國移動當然還不是一個級別的。然而移動一敗涂地,飛沒有打得過微。哪怕是早三四年來到陣地布陣。
移動想不想做好飛信?抽象的“中國移動公司”當然想做好,但是具體到移動公司每個員工腦袋上,答案可能就是五花八門了,我相信飛信團隊是真的想做好這個產品的,但是領導你真的是個豬腦子,做互聯網產品的時候還抱著做語音短信的思維。飛信的理念其實很有趣,可以在飛信沒有登錄手機的時候,可以在電腦上用飛信給對方手機發短信。但是領導大人,你們為啥非要收取這一毛錢呢?你們窮的揭不開鍋了么?沒有這一毛錢你會餓死么?最后果然是個悲劇,收了一毛錢,導致沒人用這個軟件,導致軟件開發費推廣費廣告費都打了水漂,一直到今天,飛信還在茍延殘喘的吸食全民所有制企業的血汗。
錯過了最好的發展時機,流量的時代到來了。語音、文字、圖片一切的一切都可以轉換成流量,發送到對方的手機或者電腦上,移動的飛信徹底的被架空,同時被架空的,還有移動的短信業務和彩信業務。而語音通信的最后的陣地,還在搖搖欲墜。
說實話微信重要么?說重要也不重要,因為如果要大家選擇非要放棄一個的話,可能大家還是會放棄微信而保留語音通話的功能。微信是用來閑扯無病呻吟狗扯羊皮的,雖說也可以用來工作聯系但是著急的時候還是打個電話方便。所以不重要的東西最重要的就是免費。通話可以收費,但是飛信也必須免費,市場上沒有太多人愿意整天閑扯淡還需要花著打電話發信息的錢。
移動差錢么?當然不差。移動為了發展飛信做了好多廣告,做了好多移動定制電話,預裝了好多飛信電話,但是他愿意把錢花在這上面,也不愿給用戶點實惠,移動啊移動,你說我說你點什么好呢?你這種行為,說好聽點是體制僵化,頭腦不靈活,投資失誤......但是用老百姓的話來說,就是太裝X了......
注:查看網友精彩評論,請猛戳閱讀原文
是盧松松,點點上面的頭像,歡迎關注我哦!
最可能干死微信的一款軟件,飛信!宣布要停止服務了。從2007年到2022年,十五年的時間,將正式退出歷史的舞臺!
當時很多人很喜歡飛信的原因就是它可以在電腦上免費往外發信息,不需要消耗手機流量,而接受者可以不耗流量地接收,而且跟短信一樣是實時到達。當然,后面也可以像微信一樣,語音聊天啥的。
中國移動官網發布公告,和飛信業務將從 2022 年 9 月 30 日開始停止提供服務,屆時將無法登錄及使用和飛信。中國移動于 2007 年推出了即時通訊服務“飛信”,融合語音、GPRS、短信等多種通信方式。
飛信一手好牌被打得稀爛,2007年,為了節約短信費。我蹭公司的網用飛信給家人發短信,也教家人用飛信發短信。因為當時飛信宣傳的是和短信互聯互通,而且免費的。所以當時傳播得很廣,也很流行。當時飛信最大的特色就是:不花錢發短信!當年1毛1條的短信費用,在那個年代會占到一個大學生用戶1/3的電話費。
但后面飛信的格局有點小了,不肯讓利消費者,不肯舍棄一毛錢一條的短信業務,而且只支持移動,給聯通、電信用戶是要收費的,后面隨著QQ、微信的崛起,它已經慢慢的淡出我們視線了。
為了彌補錯過的機會,在2016和2017年,是進行了改革的,最后的結果我們也知道了,沒有太大起色,而且根據中國移動官網發布公告,和飛信業務將從 2022 年 9 月 30 日開始停止提供服務,屆時將無法登錄及使用和飛信。
別說飛信,這些年跟微信同類的產品都死了一堆了,飛信挺到現在已經很能茍了。2016年移動還想砸錢做企業方向。17年就只有100萬活躍用戶了~好吧,企業用戶做了幾年也干不過人家,今天這個是必然的結果。 不然一定會稱霸移動端,干掉微信。
移動硬生生地把自己一家獨大打成了三分天下,甚至現在還有點落后的局面,飛信就是微信的前身,跟微信功能一樣,但是屬于國企沒有做起來。如果飛信做起來了,就沒有騰訊什么事了 。
文章來源:盧松松博客,歡迎關注我的帳號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