壇里有個帖子蠻火的。
有小伙伴反饋,自己的 iPhone 夜間待機時耗電異常。
連著 Wi-Fi 耗電比開著 5G 耗電還要大,即使拔掉 SIM 卡,耗電依舊是 10% 以上。
如果開了飛行模式,沒有連接 Wi-Fi 基本不耗電。
原本只是個關于耗電的討論,但有網友表示自己的 iPhone 也有同樣的問題。
而且和樓主只吃 Wi-Fi 的情況不同,有網友的手機還會消耗巨額流量。
不少人通過打開設置的蜂窩網絡,下拉找到系統服務,點進去發現「時間與地點」項目消耗了好幾個 G。
除了網友反饋,我也看了一圈咱公司的同事,好幾個小伙伴都遇到了同樣的問題。
至于我自己……木有。
回到帖子,樓主通過測試發現,iPhone 夜間每隔 2、3 分鐘就訪問一個看上去像是蘋果官方的域名。
如果斷開 Wi-Fi,手機會訪問一次 cl2 后就不再訪問,仿佛不敢偷流量。
隨后樓主把該域名禁止訪問,手機提示了「打開“發送最后的位置”」的提示。
再到 Apple ID-查找-查找我的 iPhone,關閉掉「發送最后的位置」后,就沒有發現瘋狂請求 cl2-cn 的情況了。
為了驗證這個問題,我看了下我自己和出現該問題的同事的相關設置。
我雖然打開了「查找」,但并無開啟「發送最后位置」。
但出現該問題的同事大多都開了這個功能。
當然也是有網友表示自己操作后依舊有偷跑流量的情況,無奈只能把整個定位功能關閉。
問題頻出的蘋果系統
可能有小伙伴看到這就要開罵了,蘋果是不是在偷偷定位用戶,獲取隱私?
先別著急,咱先冷靜分析一波。
根據「發送最后的位置」的功能描述,它是在 iPhone 接近沒電時,發送手機位置到服務器。
這樣一來就不用擔心手機丟失后,手機沒電用戶找不回來;或者手機沒電,家人也能通過「查找」找到用戶位置之類的。
那按理說不會出現開頭說的問題呀?
其實搜索相關詞條,會發現往年也有人發出「為什么“時間與地點”消耗流量多」的帖子。
但以前大多用的都是幾百 M,像這次出現消耗幾個 G 的情況還是最近才有。
而且近期受到影響的人數明顯多了。
So……比較大的可能,是最近推送的 iOS 15.5 出 BUG 了。
從不少小伙伴的反饋來看,自己是升級后才出現同樣問題。
有博主表示,自己刷了 iOS 15.6 Beta,「時間與地點」的流量消耗只有幾百 M。
當然哈,咱一直都不建議普通用戶刷測試版本的系統。
蘋果高級技術顧問表示已經對此事進行調查,并給出了關閉相關功能的建議。
如果你升級 iOS 15.5 后出現類似問題,可以盡可能關閉「查找」功能。
還是不行的話,估計得把與定位相關的功能徹底關了……
后續再蹲一波官方的新版本推送,看有木有類似的修復。
另外咱這邊也建議到設置-蜂窩網絡-電話號碼-數據模式里,檢查一下是不是開了「5G 時允許使用更多數據」。
如果開了就換回「標準」。
其實蘋果作為一家「自詡」為軟件公司的企業,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大范圍的 BUG 了。
像上一次 iOS 15.4.1 推送時,描述里就寫著「iOS 15.4 電池電量可能較預期消耗更快」。
相當于官方承認翻車了哈。
當然還有不少沒有承認的大范圍 BUG,像粉屏、拍照馬賽克等等。
真的,蘋果我求你走點心吧。
「明槍易擋,暗箭難防」
話說回來,不管這次是 BUG 還是偷調定位,有一點倒是能確定的。
如今用戶對自己的隱私問題越來越重視。
前幾天微博上就有個熱搜:#發原圖或暴露隱私#。
有媒體報道,在群聊里發送「原圖」時,會連帶著圖片的拍攝設備、時間甚至是位置信息一起傳過去。
這理論上是成立的。
因為使用手機或相機拍攝的圖片,會帶有一個 Exif 參數,里面就包含著各類拍攝信息。
如果整張圖完完全全傳過去,Exif 參數也會被傳送。
但注意吼,我說的是理論上。
我們實際測試下,拍攝時打開 GPS 相關功能,并在微信上發送原圖。
如果手機接收,可以看見時間上顯示的是保存圖片的時間,位置信息也沒有存在。
如果在電腦端接收,不管是 Windows 和 Mac,頂多能看見拍攝設備的相關參數。
拍攝時間、位置信息也沒有存在。
其實微信官方早就做過相關解釋,當時發送「原圖」還是會無可避免地捎帶定位信息發送。
但估計經過多個版本更新后,發送原圖也已經把 Exif 信息過濾掉了。
如果確實擔心會泄露位置,可以盡可能避免發原圖。
又或者拍照之前把相機的定位權限關掉。
像蘋果可以到設置-隱私-定位服務-相機里面,把「允許訪問位置信息」設置成「永不」。
安卓手機也有相應設置,這里以 vivo 為例。
打開相機,點右上角「更多」圖標,再點左上角「設置」圖標。
再把「地理位置」關閉。
其實現在的手機在隱私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優化。
像調用麥克風、相機等功能時,會在手機邊角處顯示一個小圖標。
用戶就能在手機調用隱私功能時第一時間知悉。
這種「明槍」,還是很容易擋的。
難防的「暗箭」,應該是各種流氓 APP 通過剪切板,或注冊信息對用戶進行分析。
更惡心的,甚至會把用戶信息打包出售給不法分子。
希望大伙都能提高警覺性,防住信息時代各種的「暗箭」。
下關于眾籌活動和虛擬現實游戲這兩個話題實在是太火。舞蹈類游戲《全息舞動》(Holodance)在IndieGoGo發起了眾籌,太空作戰游戲《永恒空間》(Everspace)也在Kickstarter網站尋求項目資金支持。最近,另外一款飛行游戲《虛空狂奔》( Voidrunner)也在Kickstarter上發起了眾籌活動,并且該游戲在今年早些時候通過了Steam青睞之光的投票活動。該游戲支持Oculus Rift并期望獲得4萬7千英鎊的眾籌資金。
《虛空狂奔》采用Epic Games的虛幻引擎4打造,這是一款駕駛高速反射式飛機的飛行游戲。玩家身處超現實外太空,必須在有限的時間內快速的穿過各種各樣復雜的環境同時抵御和擊敗不斷襲來的敵人。游戲的故事模式有21關,總共有40張地圖。游戲的其他模式有自由飛行、幽靈競賽、較難的雜技花式飛行模式、專家模式、逃亡模式以及死斗模式等等。《虛空狂奔》的眾籌目標是150,000英鎊。
如果眾籌成功,《虛空狂奔》將于2016年第二季度登陸PC、Mac及Linux平臺。 也計劃于明年年底推出PlayStation 4和 Xbox One 版本。眾籌活動頁面上指出該游戲將支持虛擬現實系統。現已證實該游戲支持Oculus Rift,相信該游戲也很快會登陸HTC Vive及Project Morpheus ,盡管這一消息還沒有被確定。如果對該游戲感興趣,可以提前預付10英鎊的定金,你將獲得游戲的數字版和各種和游戲有關的獎品獎勵。
月11日后,蘋果開始陸續推送iOS 18的首個預覽版。看過我們之前的WWDC文章的朋友,應該都大概了解了iOS 18的一些新功能,比如更自由的桌面設置、更靈活的系統功能等,還有最令人期待的蘋果AI。
不過,在這里首先要給大家潑個冷水,在WWDC中花了四十分鐘講解的蘋果AI,可能要等到iPhone 16系列上市時才會同步上線,iPhone 15 Pro升級iOS 18后,目前和其他型號的體驗并沒有多少區別。
圖源:雷科技
此外,一些呼聲很高的功能也沒有在首個預覽版中更新,比如“萬眾期待”的通話錄音功能。目前蘋果并沒有透露它會在哪個版本上線,考慮到這個功能是直接將錄音轉成文字并生成簡報,我甚至懷疑是不是要等ChatGPT完成接入后才會上線。
雖然iOS 18被稱為近年來改動最大的版本,但是作為一個安卓iPhone雙持黨,我還是十分淡定的,畢竟這些功能一個比一個眼熟(doge),好了,廢話不多說,看看iOS 18實操上手的體驗到底如何。
一直以來,iPhone的一些設計都飽受用戶詬病,比如應用圖標不管你怎么移動,在松手的同時都會自動補位。作為曾經“最智能”的系統,iOS至今都無法實現10年前安卓就已經支持的應用圖標自定義擺放功能,實在是有些讓人懷疑iOS的工程師平常都在做啥。
不過,這個遺憾終于在iOS 18上被蘋果“消滅”了。現在,讓我們歡迎iOS 18的“史詩”級新功能——桌面圖標自定義擺放,只需要拖動圖標到任意一個位置,松手后圖標就會停留在原地,而不會“咻”一下竄回圖標隊列的末端。
圖源:雷科技
真是令人期待已久的新功能,不是嗎?除了圖標自定義擺放,iOS 18還支持圖標黑化,該功能可以在編輯頁面中進行設置,你可以選擇讓圖標黑化常駐還是隨系統的深色模式一起啟動。
圖源:雷科技
此外還有第四個選項——著色,簡單來說,就是給你的圖標染個色,不過與一開始預想的給背景染色不太一樣,隨著色彩條的拖動,你會發現圖標的整個底色都在跟隨變化,如果你有什么特別喜歡的顏色, 那么這個功能還是挺不錯的。
圖源:雷科技
而且現在你可以一鍵將圖標切換成更大的模式,在大圖標狀態下,所有圖標的名稱都會被隱藏。這種桌面一個文字都沒有的設計,估計不少人會喜歡,如果搭配上自定義圖標著色,倒是能給人一種極致的簡約美。
圖源:雷科技
除了在圖標設計上下功夫,蘋果這次還優化了桌面小組件的添加和更改設置。長按圖標后彈出的增強菜單中,可以看到除了原有的一些設置外,新增了小組件設置欄,輕點對應的小組件即可直接部署到桌面。
圖源:雷科技
是不是很方便?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使用這個方法添加的小組件會直接取代原有的App圖標。如果你想單獨添加一個小組件,那么還是要按照以前的流程,長按桌面空白處后點左上角進行添加。
此次小組件功能的改動,使得體驗確實比之前方便了一些,但是這套操作邏輯也還是留了點遺憾,如果可以在更改小組件時提供一個單獨添加或圖標變形的確認選項,那么這個問題就能得到輕松解決。
雖然總體來看,圖標可以改變的地方依然不算多,但是和以前對比確實能算是巨大的進步,我們也能看到蘋果正在努力地向個性化、定制化靠攏,而非堅守傳統的設計。
控制中心無疑是此次變動最大的功能區,從以前的單級菜單變成了多級菜單,并且支持更多的自定義設置。在默認設置下,下拉的一級頁面和此前的設置頁面沒有太大的區別,不過現在可以長按空白處進入自定義菜單,菜單中按照功能和App細分了不同的組件和快捷按鈕,可以隨意添加。
圖源:雷科技
另外,在控制中心下滑會進入到媒體控制模塊和無線系統控制模塊,前者的功能就不必多說了,后者可以提供飛行模式、隔空投送、藍牙等一系列無線系統的快捷操作設置。
圖源:雷科技
有意思的是,以上這些模塊都支持自定義大小,你可以隨意調整任意一個圖標的“占地面積”,比如把媒體控制中心最小化,然后在這一頁塞滿其他快捷按鈕。如果你覺得空間不夠,那么還可以下滑到第四頁,在編輯頁面一直下滑就會看到一個空白頁面,當這個空白頁的空間占用超過50%時,iOS 18會自動生成一個新的空白頁。
理論上,你可以將所有的App小組件和快捷按鈕都塞進控制中心,除了官方應用,還將會兼容第三方App,這是個不錯的主意。畢竟應該有不少人像我這樣既想要小組件的便利,又不想在桌面看到小組件(有些App的小組件設計水平屬實一言難盡),那么就可以把這些小組件一股腦塞進控制中心的次級頁面。
而且,通過拉大、縮小控制選項,你會發現其中的布局與功能會有些許改變,比如媒體控制,最小化時僅支持暫停、上一首、下一首和隔空播放,而在最大化時則新增了收藏、音量控制等選擇,并且可以直接控制蘋果智能生態中的智能音箱及Apple TV。
圖源:雷科技
不得不說,控制中心的改動是目前為止我最滿意的,可玩性和自由度都比以前高了許多,甚至超越了以高自由度而著稱的幾家國產定制系統。對于喜歡在一個頁面直接掌控全局的朋友來說,這個新的控制中心肯定可以快速俘獲你的芳心。
在此次更新中,雖然很多官方App都迎來了不少的更新,不過要說體驗變化最大的,個人覺得是:應用鎖、照片和密碼。其中應用鎖是新增的功能,而照片和密碼則是在原有的基礎上做了大幅度的改版。
先來看看應用鎖,這個功能安卓上也有,不過一般都需要你進入設置頁面,打開隱私安全之類的選項,然后在一排App中找到你想上鎖的App,操作頗為繁瑣。而iOS 18的應用鎖就十分直觀,長按應用圖標就能看到“Require Face ID”的選項,點擊后會彈出兩個選項。
圖源:雷科技
選擇“Require Face ID”,App會直接上鎖,點擊“Hide and Require Face ID”后,App會被上鎖并隱藏,此時即使在搜索欄里搜索App名字,也不會有任何的反饋。想要打開被隱藏的App,只能通過App資源庫的隱藏文件夾進入,并且蘋果還設置了雙重驗證,在沒有通過Face ID認證前,你就連隱藏App的縮略圖都看不到。
鎖定的應用必須使用Face ID能打開,并不支持密碼解鎖,確實是把App的隱私性拉滿了。
圖源:雷科技
說是這么說,不過我也發現了應用鎖的一些問題,蘋果工程師似乎用了一種很奇妙的方式來隱藏App。簡單來說,就是被隱藏的App其實并沒有從桌面移除,而是僅僅被隱藏了圖標。
發現這個問題的過程也很抽象,在長按桌面進入設置后,我無意間點到了微信App隱藏前所在的位置,此時iPhone彈出了是否移除微信的窗口,而此時的桌面上并沒有微信。
圖源:雷科技
隨后我經過數次嘗試,甚至成功在App被隱藏的情況下,直接從桌面喚出了App的高級菜單,藏了嗎?如藏。很好奇工程師是否趕著下班,所以直接用了最簡單粗暴的解決方案。
圖源:雷科技
再來看看照片App,這里放個iOS 17的照片App作為對比,大家可以很直觀地看到UI變動非常大,iOS 17的照片底部分為四個選項,而iOS 18的照片則是沒有的。所有的分組都被納入一個頁面中,通過下滑就可以全部查看,上滑則是查看全部照片,讓操作變得更符合直覺。
圖源:雷科技(注:左為iOS 17,右為iOS 18)
拉到底部還能看到iOS 18的照片提供了自定義選項,你可以根據需求增減顯示在主頁的分組,一些你不想讓別人隨意瀏覽的分組可以直接從主頁消失,并且還支持通過拖拽改變分組的順序,把常用的照片分組放在更靠前的位置。
圖源:雷科技
另外,iOS 18還對媒體類型等分組做了重新設計,左右滑動即可查看,相較于iOS 17的“復古”列表設計,與新版iOS的整體風格顯得更加契合,不至于有種不同版本的UI設計拼湊在一起的違和感。
最后再來看看全新的密碼App,這是從原本的設置選項中獨立出來的一個新官方App,默認需要Face ID驗證才能打開。
這里和iOS 17做一個對比,可以發現UI是被完全重新設計了,App將密碼分為通行密鑰、驗證碼、無線局域網等多個分組,并且將有安全性風險的密碼單獨分組,便于用戶查看和管理。
圖源:雷科技(注:左為iOS 17,右為iOS 18)
除了以上三個改動很大的App外,還有不少官方App也做了一些針對性的優化和改動,比如郵件App可以根據郵件內容自動分組(尚未上線),地圖App可以為地點添加個人筆記等,主要的方向還是讓App變得更加智能化和個性化。
在iOS 18發布時,不少人都覺得這個系統正在變得越來越像安卓,雖然在體驗前我也抱著同樣的想法,但是在實際體驗后,至少iOS 18給我的感覺與安卓系統還是有許多區別的。
以控制中心的自定義為例,雖然這個功能安卓很早就支持了,但是在自由度和功能性上卻遠不如iOS 18,你甚至可以從中看到蘋果工程師的一些巧思。而且,控制中心并沒有將第三方App排除在外,是我最驚訝的一件事,曾幾何時,蘋果一直都不太想讓第三方App染指系統層面的一些功能,如今卻首發即支持,屬實讓人唏噓。
除控制中心外,應用鎖的體驗也讓人意外,這種直觀且簡單的設置流程完全吊打了安卓的,雖然蘋果推出這個功能比安卓晚了好幾年,但是至少現在有了,而且很好用。
好了,吹捧到此結束,iOS 18確實可以被稱為近年來改動最大的版本,但是在我看來,蘋果還是有不少問題沒有解決,比如從初代遺留到現在的側邊返回問題,左側返回的邏輯一如既往地稀爛,應用雙開、小窗等功能也依然沒有,只能說iOS還有許多可以改進的地方,只不過iOS 18確實在變得更加好用。
至于iOS是否正在變得更像安卓,其實我覺得這個話題沒啥太大的討論意義,不管是照貓畫虎,還是照虎畫貓,對于用戶來說訴求其實只有一個:好不好用?好用,那不就完事了。
封面圖源:macrumors
2024年5月20日-6月30日,618年中大促來襲,淘寶天貓、京東、拼多多、抖音、快手、小紅書六大電商平臺集體“聽勸”,取消預售、瘋狂殺價!
手機數碼、AI PC、智能家電、電視、小家電、空冰洗等熱門AI硬科技品類摩拳擦掌,戰況激烈。
雷科技618報道團將全程關注電商平臺最新戰況,AI硬科技品牌最新動態,電商行業全新趨勢,敬請關注,一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