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本報全媒體記者趙瓊、實習生張唐悅
書籍海海,書客們來來往往,賣書者兀自堅守。千禧年間,南昌文教路聚集60~70家二手舊書店,成為華中地區響當當的“舊書一條街”,甚至吸引來自全國的“書蟲”們前來淘書。在第29個“世界讀書日”來臨之際,記者探訪多家南昌現存的舊書店,昔日輝煌“舊書街一條街”僅剩7家舊書店堅守,舊書店的未來在哪里?
昔日輝煌:文教路、省圖南路成南昌舊書市場集散地
說起南昌的舊書街市,安靜閑適的文教路、雜亂喧囂的象山路旁、復古安謐的滕王古玩市場都是藏在南昌的舊書寶地,如今除了文教路之外,另外兩處舊書街市已經日漸淡出大眾視野。
南昌舊書市場最繁榮的時代,要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說起。街心花園和南京西路成為南昌有名的舊書攤,每逢周末不少舊書攤主出攤賣書,蛇皮袋是移動的“書庫”,塑料袋在地上一鋪就是“書攤”,淘書者最大的樂趣莫過于在一堆書里挑挑揀揀,最后淘到寶貝心滿意足帶回家。這里便形成了舊書市場最初的雛形。隨著舊書市場的發展,越來越多舊書攤主搬到了文教路開起了書店,一位在文教路開書店20多年的店主介紹,2000年前后,坐落在文教路、省圖南路的舊書店少說也有六七十家。
56歲的鄒云鵬是文教路上成就書店的店主,見證了文教路“舊書一條街”的黃金年代:“那個時候只要和的士司機說一句‘到文教路’,司機就知道在哪,說明這里的舊書市場已經算是小有名氣了。”據鄒云鵬介紹,2000年過后的十年間,文教路、省圖南路的書店數量規模雖略有縮減,但就當時而言,“買書就來文教路”也是南昌人不言而喻的默契。有書友形容,“不講書的品相,如果來文教路,說不定還能淘到一些市面上鮮見的絕版書籍,甚至在這里還經常能翻到印有‘某某私印’之類的書籍。”甚至不少外地書商專程來“舊書一條街”淘寶。
2010年前后,文教路“舊書一條街”似乎在悄無聲息地沒落,至2015年,文教路書店數量驟減至十余家。究其原因,附近的各類餐飲、零售等門店不斷擴張,在它們的“蠶食”之下,面臨租金上漲、顧客減少、利潤低等問題的舊書經營者們逐漸難以為繼,許多舊書店要么搬移他處,要么關門大吉……油墨香被餐飲店的飯菜煙火味取而代之,“舊書一條街”的繁華圖景早已消失不見。
實地探訪:書客寥寥,文教路二手書店僅余7家
與江西師范大學青山湖校區一墻之隔的文教路上綠蔭環繞,安靜的舊書店像是時代的記錄者。因道路施工,文教路上機器隆隆,文教路外是熱鬧的街市,路內是匆匆趕路的行人。街頭零星散落著朵云書店、眼鏡子書店、老鄧書店、小萬書店、成就書店等7家舊書店,它們成為文教路舊書店最后的堅守者。
舊書店如何生存?留在文教路的書店們正在尋找自己的生存之道。不足5平方米的小萬書店是文教路僅剩的7家書店里面積最小的一家店。它雖然面積小,可五臟俱全。狹小長方形空間里整齊地裝滿了近三千冊舊書,從書架到墻角的地面,再到柜頂天花板,每一寸空間都被摞滿的書籍所占據。
店主老萬介紹,2015年書店從省圖南路搬至文教路,雖然門店不大,但專做熟客生意。通過為書友提供精準的選書服務,老萬積攢了一批專好舊書的熟客。“我在這開了20多年的店了,只要還有一塊地在,我的老顧客就會聯系到我。”老萬指了指地上為熟客預留的舊書說道。
開了20多年的成就書店早在2005年就開起了網店,已經成功實現“兩條腿走路”,有了自己的生存之道。在舊書一條街生存下來的其他舊書門店的生存法則除了提供選書精準服務、網店經營之外,還有的盯準時下的“考研熱”“考公熱”,售賣舊版圖書的同時也兼顧教輔書籍的銷售。
阿胖書屋“走紅”:實體店就是“實在店”
相比文教路舊書一條街的清冷,在距離不過2公里遠的半邊街“阿胖書屋”則是另一番景象——4月21日晚7時許,雖然已是晚飯時間,可阿胖書店仍然舊燈火通明,店內還不斷有人進進出出挑選圖書,
阿胖書屋的經營者是一對夫妻,年近60歲的“胖姐”因性格直爽,待客熱情,客人們喜歡喊她胖姐。店里來的大多數是老讀者,隨便一淘就是5-6本書收入囊中。“我平時比較喜歡文史類的書籍,這里書籍量比較大,有空就喜歡來這里淘淘書。”正在店里選書的趙先生說。
在阿胖書店最便宜的舊書1-3元,大多數都是在3-5元一本,因價格便宜,甚至成為了不少愛書者和部分書店的進貨地。舊書店的經營,源源不斷的舊書貨源十分重要。開店27年,胖姐積累的一批的忠實書友和舊書貨源。書友中如果有誰的書想出售,第一個想到聯系人就是胖姐。“胖姐,我這里有好多書,你快點過來”,每次聽到這些話胖姐都會忍不住心癢癢,立刻趕過去收書。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不少舊書店的店主也開始轉型,在二手書網站開起了網店。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胖姐似乎不為所動。
“我是做實體店的,實體店就是實在店。”喜歡舊書的書友們可以來線下淘書,用最實惠的價格買到心儀的好書,我就賺我能賺的,不少外地的書友也慕名而來。“我們夫妻倆也到了退休的年紀,現在堅持開店也是舍不得這些書和書友們,未來如果有年輕人愿意接手阿胖書店,我們也是愿意的。”胖姐說。晚上8點,等待最后的客人離開,胖姐將門口的書收拾好后關店。
有舊書愛好者淘書20年,家中藏書上千冊
對于愛舊書者而言,舊書店就像是一座挖不完的寶庫。南昌網友云從龍(網名)收藏舊書20余年,當前他的家中已藏有7000-8000余冊舊書。目前,他既是舊書愛好者,也在業余時間經營自己網上書店。
聊起淘書的變化,云從龍感慨頗多。對于愛書者而言,舊書市場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十年前如果去舊書店,你尚且還能淘到很多名家私藏的好書,但是現在淘好書的機會變難了很多。”
通常而言,舊書店的書籍主要是來自過去公家單位館藏書,或者個人的私藏多年書籍。這些書籍流通到了舊書店供淘書者挑選。“運氣好的時候還淘到一些簽名本,那個時候一些個人藏書家對書的品質要求更高。”
目前,無論是對于個人還是對于舊書店而言,“撿漏”的機會少了,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商家的也更加精明,一些出版的數量稀少不再出版的舊書開始水漲船高,變成了“搶手貨”。
“舊書市場永遠不會消亡,因為總有人喜歡舊書。”在云從龍看來,每個人都有淘書的偏好。有人喜歡文史類圖書,有人偏好裝幀插圖好看的圖書。對于收藏者而言,收藏舊書是收藏已經過去的一個時代,以及那個時代的審美觀,比如封面,插圖,裝幀。收藏舊書有許多講究,書的品相,保存狀況,作者簽名,圖書館的收藏印章,都能體現舊時光的留痕。隨著藏書的增加,云從龍也在不斷的迭代自己的書庫,“如果有自己不喜歡的書籍,我也會放到網上售賣,讓有需要的人可以購買。”
值班編輯:范晶
值班審核:周艷華
值班編委:朱曉暉
博士南京7月1日至7月7日二手房掛牌報告。
掛牌價28107元,環比上周持平。掛牌量總計163896套,環比上周上漲2%。
博士南京7月29日至8月4日二手房掛牌報告。
掛牌價27915元,環比上周下跌1%。掛牌量總計157213套,環比上周上漲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