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屁眼的视频在线免费看,日本在线综合一区二区,久久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欧美日韩精品久久综

新聞資訊

    論春風柳上歸,

    仲夏苦夜短;

    無論鳴笙起秋風,

    置酒飛冬雪。

    總有人鮮衣怒馬,

    陪你看烈焰繁花;

    總有人素面白紗,

    陪你度恬淡年華。

    春節已至,

    無論回故鄉,

    還是在遠方,

    都不妨尋美一場。

    “尋找中國之美”

    第五季

    “味道”

    正式啟程

    征集時間:

    2月14日—2月22日

    《老屋新年》

    2018年2月16日,江西省九江市。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鄉村老房子,承載了四代人的記憶。每次過年,都會成為親人們最美的回憶。Tiger·K 攝

    《兒時的記憶》

    2018年2月21日,河北省邯鄲市。廟會上,傳統手藝人正在展示著面塑,供游客欣賞購買。畫影閣~ox 攝

    《觸景生情》

    2018年2月21日,山西省臨汾市。走街串巷賣冰糖葫蘆的老人,在小吃街看著撞拐子的雕像,聯想到兒時與小伙伴們玩撞拐子游戲的畫面入了迷。少一戒 攝

    《祖孫三代》

    2018年2月17日,湖北省襄陽市樊城區。大年初二,我們回到舅舅家去看婆婆。爺爺手里拿著的,是爸爸小時候的照片。看著如同復制粘貼過來的娃娃,我們都哈哈大笑,都感慨老照片的珍貴,都贊嘆著歲月的美好回憶。大臉貓Vicky 攝

    《?;丶铱纯础?/strong>

    2018年2月20日,河南省鄭州市。送走了春節回家的兒女,獨自坐在寬敞院落炭火盆旁,老人靜靜沉思。雷福泉 攝

    小時候的記憶

    2018年2月21日,山西省臨汾市。土木結構的老宅!十八子龍 攝

    《冬日暖陽》

    2018年2月3日,廣東省廣州市。廣州街頭,冬日暖陽,歲月靜好。林莉 攝

    《棉花糖》

    2018年2月12日,河南省鶴壁市。年集上。一位老爺爺在做棉花糖。這種場景,最能勾起童年的回憶。兵鷹 攝

    《記憶》

    2018年2月18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靈川大圩古鎮。一對老人走在古鎮的街道上,讀著小鎮的滄桑。天涯浪人 攝

    老宅門前留個影

    2018年2月19日,山西省臨汾市。過完年就要棚戶改造了,大年初四帶著一大家子的孩子們到建有五十多年歷史的老廠子里,看看在家屬院曾經住過的老房,尋找當年的記憶并拍照留念。少一戒 攝

    《父親的期盼》

    2018年2月19日,浙江省杭州市。春節是團聚的時刻,兒女們在外打拼了一年回家了。可是團聚的時間總是那么短暫,子女為了家庭又要外出打工,父親充滿期盼的送走自己的子女。喜蛋 攝

    《晨》

    2018年2月13日,浙江省紹興市柯橋鎮安昌古鎮。清晨的陽光照耀在古鎮長的老街上。新的一天又開始了。灰兔 攝

    《備春耕》

    2018年2月19日,湖南省通道縣雙吉村。正月初三湖南通道雙吉村附近的村民一邊打撈稻田里的稻花魚一邊給旱田里注水和分配蝌蚪苗。圖為老人正一邊回答我們的好奇一邊將稻花魚和蝌蚪苗裝進身后的魚簍。楊柳青青 攝

    《瑞犬佑頑童》

    2018年1月5日,江蘇省盱眙縣。頑皮的孩子們在雪地里盡情地擲雪球,安靜貌美的瑞犬始終守護在主人的身旁。英俊仙子 攝

    《年剛過人已少》

    2018年2月21日,云南省曲靖市。新年剛過,年輕人已經陸續往外走,少了熙熙攘攘的熱鬧氣息。CHEN雷哥 攝

    《古宅早春》

    2018年2月17日,湖北省大悟縣。大年初二,一個古民居,老人在擇菜。門上的對聯和臘肉表現出了春節的氣氛。張紅霞 攝

    《兒孫今天要回家》

    2018年2月19日,湖南省通道縣雙吉村。兒子值班,過了初三才能回家,老奶奶一大早嘴都笑的像一朵花逢人便說今天兒孫回來過年,團圓在長輩心里的重量。楊柳青青 攝

    《歡樂一“家”人》

    2018年2月20日,山西省黎城縣東莊村。正月初五,農村有破五吃餃子的習俗,一群留守在家的老人們也歡聚一堂,吃餃子嘮家常,其樂融融!靜觀天下 攝

    《置辦年貨的老人》

    2018年2月21日,山東莒縣。新年到來,年集上,熱鬧非凡。這位老人忙碌的置辦年貨,老人很開心。呂愛強 攝

    《廚房里的年味》

    2018年2月21日,江西省九江市。過年親友來拜年,留下來吃頓飯是習俗,這不,后廚的年味也隨之濃厚,如同這蒸騰的霧氣。Tiger·K 攝

    《饞》

    2018年2月20日,河北省秦皇島市天女小鎮。等待買冰糖葫蘆的小男孩。老莊 攝

    《芝麻紅棗糯米糕》

    2018年2月12日,安徽省屯溪區。紅棗有紅火、甜美、春來早的意思;芝麻開花,又是節節高的意思。所以民間有過年或是婚慶把這兩樣食物放在一起蒸,寓意日子紅火、步步高升,蒸蒸日上。漣漪 攝

    《媽媽的手工饅頭》

    2018年2月13日,山東省高密市。長大以后每年臘月底,都要和媽媽做饅頭,蒸饅頭。記得那天陽光很好,透過窗子灑在案板上,媽媽抬起頭連那一縷縷銀發也透著陽光的味道……七三分 攝

    《家鄉年味》

    2018年1月2日,廣西壯族自治區興業縣。玉林地方過年特產——白馓,過年時家里來客人了招待必備小吃。驢俠客 攝

    《團圓的餃子》

    2018年2月15日,河南省南陽市。除夕之夜。在城里工作的孩子們回到農村老家過年,一家在廚房里邊包邊煮餃子,其樂融融。兵鷹 攝

    《團團圓圓》

    2018年2月15日,黑龍江省富錦市。年夜飯上孩子們的最愛??鞓访恳惶?攝

    《奶奶的鹵面》

    2018年2月17日,福建省漳州市。鹵面,是福建漳州的孩子們記憶中的家鄉味,是心中念念不忘的鄉愁。逢年過節,婚喪嫁娶,必不可少。曉暉 攝

    《手工掛面》

    2018年1月22日,甘肅省隴南市。村民制作傳統手工掛面,喜迎新春。吳曉晨 攝

    《竹簽上的熱辣》

    2018年2月20日,四川省成都市黃龍溪古鎮。對于任何時候都想吃到串串又不想坐著邊煮邊等的好吃嘴來說,冷鍋串串/缽缽雞則是首選美食了,在四川的大街小巷或在每一個廟會集會中,在寒冬臘月或是新春佳節時,永遠少不了的都是四川人不滅的熱情,還有冷鍋串串中那不冷的熱辣。赫步元夏 攝

    《熱氣騰騰的年味兒》

    2018年2月19日,河北省邯鄲市。南方小吃黃米糕走進北方廟會,讓北方老百姓也品嘗了南方的傳統小吃!辛欣 攝

    《傳承》

    2018年2月22日,遼寧省沈陽市。玖伍書城里一小女孩在認真學習陶藝。老頑童 攝

    《堂屋書聲》

    2018年1月6日,廣西壯族自治區玉林市高山村。這里是中國歷史名村,有著優良的家風家訓,吸引眾多的小孩到那里去頌讀古訓。小蓮 攝

    《希望》

    2018年2月19日,江西省泰和縣蘇溪村。年還沒過完,八歲的女兒便自覺拿出書本,為開學做準備了。真棒!雪海晴空 攝

    《畫臉譜》

    2018年2月21日,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區。大年初五,非遺窗口前,小游客在聚精會神看民間藝人畫臉譜。清影 攝

    《專注》

    2018年1月24日,遼寧省沈陽市。小朋友正在專注閱讀。學銘 攝

    《做作業》

    2018年2月19日,四川省綿竹市。農歷正月初四,在四川省綿竹市城區小吃一條街,一位小朋友在做作業,她的父母在這里經營小吃攤。王平 攝

    《古箏一曲舞春風》

    2018年2月21日,湖北省通城縣。正月初六,在湖北省通城縣城一中學生女孩,全身心投入彈古箏,古箏一曲舞春風,喜迎新春的到來。劉建平 攝

    《讀書郎》

    2018年2月21日,浙江省臺州市。專心致志的讀書郎。Kition 攝

    《老外學寫中國福字》

    2018年2月12日,上海市張園。外國游客對中國書法頗感興趣,書法家手把手地教寫中國“?!弊帧eX康遠 攝

    《專注》

    2018年1月14日,湖北省利川市。團堡鎮高巖村兩孩子在陽光射進的木屋里,專注地翻看雜志。利川六哥 攝

    拼福字迎新年》

    2018年1月1日,貴州省凱里市下司古鎮。300多名群眾和游客,頭戴紅色帽子,拼成一個大“福”字,迎接新年。山花爛漫 攝

    《老物件兒》

    2018年2月16日,江西省撫州市。城市長大的孩子表示沒有見過這種東西,戴在頭上當帽子,這些純手工制作的物件離我們的下一代越來越遠了。Celia 攝

    《打春?!?/strong>

    2018年2月13日,四川省閬中古城。臘月初八開始,各種民俗活動就已使這里年味十足。圖為古城街頭打春牛表演。性情中人 攝

    《中國年》

    2018年2月8日,葡萄牙里斯本。中國人舉行歡樂春節活動,中國河南武僧的精彩表演吸引了無數在葡華僑和葡萄牙人,中國的春節已經成了全球人的春節。杰哥 攝

    《古村旗袍秀》

    2018年2月21日,浙江省仙居縣。來自美國、英國、韓國等國的40余位外國友人,走進浙江省仙居縣埠頭古村,與當地群眾一起觀看村民磨豆腐、搗麻糍、舞龍、旗袍走秀、秧歌等表演,快樂體驗極具民族風味的中國年俗,感受濃濃的中國傳統民俗文化。王華斌 攝

    《獅舞迎春》

    2018年2月19日,河北省邢臺市。威縣民間藝人在新春文化廟會上舞獅慶新春。趙永輝 攝

    《尋根》

    2018年2月20日,遼寧省沈陽市?;仕聫R會里一對年輕人從百家姓里尋找自己姓氏的由來。它就是如此 攝

    《枝頭春意鬧》

    2018年2月21日,山東省濟南市。梅蕊臘前破,梅花年后多。公園中,春節假期最后一天,游人在拍攝綻放的梅花。張洪舉 攝

    《笑口常開》

    2018年2月17日,湖北省咸豐縣。春節將至,恩施咸豐麻柳溪村民正在貼喜字。二哥 攝

    《勇攀刀峰》

    2018年2月20日,廣西壯族自治區容縣。正月初五,山村里按風俗習慣舉行上刀山儀式,祈求老少平安風調雨順。植宇燕 攝

    掃描二維碼加入中國之美社群

    1.家鄉的味道:征集反映家鄉特色的照片。

    2.記憶的味道征集記憶里的春節故事。

    3.美食的味道征集各地特色美食的照片。

    4.書香的味道征集假日閱讀的書香。

    5.中國年的味道征集全球中華兒女共同慶祝春節的精彩時刻。

    長按或掃描下方二維碼投稿

    或登錄

    新華社客戶端、新華網、新華視點微博

    也可訪問

    beautyofchina.zhongguowangshi.com

    進行投稿

    總策劃:劉思揚

    總監制:陳凱星、馮瑛冰

    監審:馬書平

    監制:葛素表、于衛亞

    策劃:王龍

    編輯:王朝、李培玉

    設計:趙丹陽

    新華社國內部

    新華社攝影部

    新華社音視頻部

    新華網

    新華社新聞信息中心

    新華每日電訊

    新華社圖片中心

    新華社黑龍江分社

    新華社新媒體中心

    聯合出品

    本次活動最終解釋權歸新華社所有。

    日,一個令人悲痛的消息傳來:“石家莊最貼心的好民警呂建江,走了!”一時間,認識老呂的人都不敢相信這是真事兒。呂建江,石家莊市公安局橋西分局安建橋警務站主任、全國優秀人民警察,201712月1日早上7時40分,因病醫治無效去世,初步診斷為主動脈夾層破裂。只有47歲的他突然走了,眾多網友在微博上點燃了蠟燭,大家痛心地表達自己的心情:“昨天,您還在微博上緬懷戰友,今天,您就成了我們緬懷的對象!老呂,一路走好!”

    圖為呂建江生前工作照。

    生 平

    天妒英才空余恨 浩氣長存呂建江

    呂建江,男,1970年4月出生,漢族,中共黨員,大學文化,河北井陘人,1989年3月參加工作,2004年3月參加公安工作,生前是石家莊市公安局橋西分局安建橋綜合警務站主任,一級警督警銜。

    呂建江同志長期扎根基層,創新網絡應用,熱情為民服務,探索出一條網上助民愛民的新路子。他創建了全省首家網上警務室,搭建起警民互動網絡平臺,經驗做法在全省推廣;開通了全省首個民警實名微博,編發博文 12020 余篇,擁有粉絲 28074 名,他的個人微博連續 5 年被新浪網評為 “河北十大公職人員微博”,連續兩年獲得 “全國十佳惠民公職人員”,“老呂叨叨”已經成了他一張網絡名片,他也被網友戲稱為“叨叨哥”“網上雷鋒”“不下班的民警”;他創辦了全市首個公益失物招領網站,為群眾尋找和發還物品 600 多件、現金 2100 元、合計金額 210 萬元的借款單 2 張,得到了上級肯定,受到了群眾好評。他負責的警務站被市公安局評為 “ 全市優秀公安基層單位 ” 和 “ 五星級警務站 ”,先后接受中央政法委、公安部、中央黨校、省市領導以及人大、政協委員視察,北京、新疆、武漢、福建、廣西、江蘇、山西、陜西等地公安機關民警參觀學習,展現了石家莊公安的良好形象。

    所獲榮譽:

    2017年5月,被公安部評為全國優秀人民警察;

    2016年12月,被省公安廳、省人社廳評為 2013 — 2015 年度河北省公安系統先進個人;

    2014 年 8 月,被省委、省政府、省軍區授予 “ 全省模范軍隊轉業干部 ” 榮譽稱號;

    2013 年榮立個人二等功;2011年6月,被省公安廳黨委授予 “ 全省公安機關優秀共產黨員 ”榮譽稱號;

    2010年3月,被市委政法委評為 2009 年度全市政法系統優秀社區民警;

    2010年2月,被市公安局授予 “2009 年度全市優秀人民警察 ” 稱號;

    2009年6月,被市委授予 “ 石家莊市優秀共產黨員 ”稱號。

    現 場

    警務站里那件警服 好孤獨

    昨日上午,聽到這個不幸的消息之后,記者第一時間趕到了老呂生前的工作崗位——安建橋綜合警務站。正在值班的民警們個個眼圈發紅,一位年輕的民警痛心地說:“師傅他今早七點突發疾病,走了。師傅有點累了,讓他好好休息休息吧……有一次他值完班家里有些事情,需要開車接送。開車太困了,咬自己手指頭保持清醒,都咬出了血。他真的有些累了?!闭f著說著,年輕的民警泣不成聲。

    警務站的辦公電腦屏幕保護進行了專門設置,白底黑字:“沉痛悼念親愛的戰友呂建江同志”。辦公桌上堆放的群眾前來吊唁的白菊花是那么的刺眼。靠墻擺放的文件柜上掛著呂建江生前常穿的那套冬季警服,警服平平整整,警號依然醒目,警號的上邊佩戴著鮮艷的黨徽。這件孤獨的警服,似乎還在等待著主人歸來。

    年輕的輔警聽到不幸的消息后痛哭不已,他給呂建江發微博說:呂哥別鬧了,趕緊回來,該出警了,還有那么多尋物啟事等著你發呢,呂哥,呂哥,快回來……!

    圖為呂建江(中)生前工作照。

    網友@阿草說:呂哥你回我句話,你回了我,我就去罵那幫造謠者!快,我等你回話!

    警務站外,街頭車水馬龍,繁華依然,警務站里,對講機還在正常呼叫,然而,天妒英才空余恨,人間不見呂建江。

    一位顫顫巍巍的老大爺騎著自行車趕來了,他是呂建江曾經幫助過的社區居民,他想打問一下消息是否真實。當得知呂建江真的走了,大爺呆呆地立在那里久久不動,嘴里不停地自言自語:“小呂啊,你可是個好人!”

    一位年輕的女士手里捧著三朵白菊花趕來,她進門就哭了起來;一位小伙子流著眼淚在警務站的留言本上寫道:“人民群眾的保護傘,大事小情找呂叔,人走丹心在,鐵血鑄英魂!”

    圖為呂建江(左一)生前工作照。

    “兩居室不是你最大的財富而是信任和心疼你的人民群眾”

    昨日傍晚,記者趕到省會紅旗大街南頭呂建江的家。這是一處城中村的房子,單元門口擺放著親朋好友們送來的花圈,花圈在昏暗的燈光下讓人們聯想到這位好民警、好丈夫、好父親英年早逝,不由得讓人淚眼模糊。

    走過窄窄的樓梯上到二樓,老呂家的門上掛著白布。有認識的,還有不認識的人們,陸續前來吊唁,讓本來不大的兩室一廳的房間顯得更加擁擠。屋子的一角,擺著呂建江的遺像,遺像前還有老呂生前榮獲的各類獎章,一本鮮紅的公安部頒發的“全國優秀人民警察”榮譽證書擺在遺像的右側。守著爸爸遺像的女兒,已經哭干了眼淚。再也盼不到爸爸歸來……再也不能牽著爸爸那寬厚的大手撒嬌…… “爸爸呀!你快回來……快回來……”身材瘦弱的妻子,哪里經得起這樣的打擊,家中的頂梁柱倒了,她已經支撐不住,有氣無力地躺在臥室的床上,面色蠟黃。

    圖為呂建江(左一)生前工作照。

    天已完全黑了,仍然有群眾前來吊唁呂建江,一位女士捧著一束白菊花和白百合來到呂建江的靈位前,一邊獻花一邊掩面而泣。記者一行不忍心打擾這家人,默默地向呂建江三鞠躬,祝愿老呂一路走好! 正如省公安廳的一位大姐所說,“老呂,兩居室房子不是你家最大的財富,而是信任和心疼你的人民群眾”。

    口 碑

    他熱心又公正 是群眾心中的好人

    呂建江生前留下一段視頻:“人活著嘛,就得做點事兒,咱為老百姓做點實事兒,不就是咱警察的價值所在嘛!”樸實的話語背后,是呂建江一顆為民的赤誠之心。在他心里,老百姓最親,人民利益最重;在他眼里,群眾的事再小也是大事?!袄蠀巍钡姆Q呼飽含著警民之間的魚水深情。

    呂建江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人民警察的錚錚誓言,呂建江立足本職,對人民極端熱忱,對工作極端負責,他無私奉獻,創造了一流的工作業績。老呂在他的微博中無意間說了句:“光說我的墨和紙用得快,我也不想啊,才三天?!狈泵Φ墓ぷ?,是他的日常。那厚厚的一沓,是他走之前留在警局里最后的一份報告。也許連他自己都沒有想到吧,他一定還有許多工作沒有做完,他一定還在想,做完了今天的工作,明天還有哪些事情要處理,是不是又要用去這么厚的一沓紙。

    每天的數次更新,一萬多條微博……那里有他沉甸甸的愛,有他的工作,有他的生活,更有他放不下的百姓。想知道最新的路況,上“老呂叨叨”問問;找不著東西了,問問老呂;有啥困難了,看老呂能不能幫忙解決;你家的事,我家的事,大家的事,找到了老呂,仿佛就看到了希望。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他就這樣默默地幫助著需要幫助的人,在生活的一點一滴中貢獻著自己的光和熱。老呂曾說過,他個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希望能夠通過網絡強大的傳播力多做點事情,多替群眾解決一些困難。也許,他只是無數平凡的民警中的一位,也許,他每天做的事情,在別人看來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然而,當無數的小事匯聚、無數的愛心涌動的時候,老呂在石家莊已漸漸成為人們心中那個熱心又公正的好人。

    事 跡

    呂建江的一生,做得最多的是便民利民的小事瑣事,如行人問路、尋找走失人、找錢包、送醉酒人回家等,每天都在通過微博平臺,跟網友們“叨叨”著防騙防盜妙招、失物招領信息、治安注意事項。全年365天、全天24小時都在一“網”情深為民服務。無論白天晚上、工作日,就連新春佳節,居民都可以隨時上網訪問警務室,咨詢問題、辦事預約,老呂都會及時給予回復。呂建江生前,在網上網下為老百姓做了許多事,開創了多個河北警方第一。

    第一個“網上警務室”

    在日常工作中,老呂發現這樣一些情況:居民落戶因資料不全、填寫錯誤跑好幾次路沒有辦成事;老百姓來找他辦事,卻因為他下社區不在,讓群眾白跑;剛貼的民警提示被雨打濕、被風刮壞群眾沒法看。

    于是他想,隨著電腦和智能手機的普及,是不是可以建一個網站,供居民24小時查看,方便群眾辦事。2009年2月他注冊開通了“留村社區網上警務室”,也成了河北第一個網上警務室。他在網上列舉了落戶、更名、辦證等需要的資料,撰寫了落戶須知,告訴大家,在哪下載申請表、用什么紙、什么筆、什么顏色的墨水。他還在網上公布了自己所有的聯系方式,并承諾手機24小時開機,全天候接聽群眾來電。由于得到了居民的認可,網上警務室在全省推廣。

    圖為呂建江(左前)生前工作照。

    第一個“實名微博”

    2010年7月呂建江在新浪網開通了河北第一個民警實名微博——“@片警呂建江”,開始在網上講述他的個人工作、警務站的工作,講解防騙知識、傳遞正能量,目的是讓網民了解警察、理解警察、支持警察、拉近警民之間的距離,因為他的微博內容比較貼近百姓生活,都是大白話、接地氣,很快得到了市民和媒體的認可。2013年5月4日晚,一輛從邯鄲市廣平縣開出的救護車,要轉診到省四院。由于司機不熟悉路況,微博求助,呂建江看到信息后通過微博和病人家屬溝通,聯合河北交通臺空中導航,警務站值班民警親自帶路。僅僅用了5分鐘就將病人從南二環送到省四院,這件事被多家媒體關注,他也入選省廳的“2013我做的群眾最滿意的一件事”在全省巡回做報告。2014年12月10日晚8點多,呂建江接到太原一名女孩的微博私信,聊天過程中他發現女孩有自殺的念頭。他用微博不停地開導女孩,經過近4個小時的不懈努力,最終打消了女孩自殺的念頭。2016年8月7日呂建江發的一條呼吁關愛環衛工人的微博24小時閱讀達1432萬人次,4000多網友給予轉發,近3萬人點贊,這條微博登上了公安微博瑯琊周榜,位居第二。

    第一個“失物招領網”

    呂建江在警務站工作,很多熱心市民撿到東西后交到了警務站,但通過現有的資源,很多東西無法找到失主,他就想做一個公益的失物招領網,讓市民有個信息交換的平臺,2012年2月石家莊失物招領網終于上線了。2013年6月13日晚,呂建江收到了一則尋物信息,北京的一名女大學生丟了一部價值近5000元的三星手機,通過三星公司查詢到手機正在保定被人使用,希望“失物招領網”能夠幫助她找到手機。看到信息后,他立即用短信和女孩取得了聯系,進一步了解情況。在同事們的一起努力下,幾經周折,終于為女孩追回了手機。女孩高興得給他發來短信:“呂警官您好,……謝謝您以及和您同樣負責的好民警?!睋私?,他的網站已經幫全國各地的失主找回證件1000多個、手機100余部、現金及有價證券近412萬元,最快的發布信息2 分鐘后就找到了失主。

    第一個“代碼移車”

    隨著私家車的逐漸增多,停車難的現象也越來越突出,因停車問題報警的也越來越多,有的因為停車問題引發民事案件、治安案件甚至釀成刑事案件,耗費大量的警力和精力,影響其他警務工作。為此,呂建江先后設計制作并免費發放了一、二、三代挪車卡近20000張,極大地方便了群眾。

    第一個“微信公眾號”

    2013年呂建江注冊開通了他個人的微信公眾號——“片警呂建江”,他利用業余時間搜集整理常用便民信息,將戶籍、出入境、駕管、失物招領等方面的信息放在后臺。2015年呂建江將微信公眾號再次升級并更名為“石門叨叨警”,增加了微信挪車和聊天機器人板塊,聊天機器人“小呂叨叨”全天24小時自動回復市民需要了解的部分公安業務問題,比如怎么辦身份證、居住證?怎么檢車?派出所位置、電話,甚至車輛救援也能很快解決。網民通過對話能很快捷地得到答案,不用再往公安機關窗口跑親自問了,如果有不能解決的問題,他就用微信一對一回復。

    圖為呂建江(穿警服者)生前工作照。

    老呂永遠活在人們心中

    2004年,曾在部隊當軍醫的呂建江轉業來到石家莊橋東分局匯通派出所參加公安工作。從軍醫到警察,這樣的身份轉變是呂建江過去未曾考慮過的。但是,作為一名黨員,呂建江說,他必須干一行,愛一行。共產黨員就是一塊磚,哪里需要往哪里搬才對!在這個平凡的崗位中,呂建江始終在為群眾服務,他說到也做到了。

    呂建江生前曾說過:“對于我來說,警察前邊還有兩個字——人民,干警察的就得心中想著人民群眾,警徽在頭上,黨徽在心里!我要盡自己的能力去幫助他們,在我看來這就是一名合格黨員應該做的?!弊鳛橐幻伯a黨員,他在平凡的崗位上堅守,不問前程,不求名利。他用自己短暫的一生踐行了一名共產黨員的信仰。

    呂建江離開了曾經執勤的老轄區,那里的人們會記得他。如今,他離開了,大家仍然會記得他。呂建江的熱心,曾溫暖了這座城市里的許多人,他留給人們的是無盡的溫暖。呂建江就像一顆溫暖的種子,在石家莊這個城市里,生根發芽……

    老呂,一路走好,你永遠活在人們心中!

    追 憶

    再也聽不到老呂的暖心叨叨了

    “老呂叨叨”的新浪微博,永遠地定格在了11月30日22:02。而置頂的一條內容是《女兒眼中的潘權》。潘權,秦皇島撫寧鎮派出所所長,2017年11月9日上午,因突發大面積心梗,搶救無效離世,年僅49歲。老呂在他的微博上這樣緬懷戰友:“他是一名警察,歲月的磨礪使他的臉上布滿滄桑的痕跡,工作的重擔將他寬大的肩壓得微駝,繁雜的事務讓他的頭發泛白?!?/p>

    老呂真的是走了!他沒有驚天動地的事跡,他的心中只有百姓。他創建了全省首家網上警務室,搭建起警民互動網絡平臺,成了“24小時不下班的民警”。開通了全省首個民警實名微博,編發博文12020余篇,擁有粉絲28074名,連續五年被評為“河北十大公職人員微博”。創辦了全市首個公益失物招領網站,為群眾找還物品600多件、現金2100元、合計金額210萬元的借款單2張。“老呂叨叨”已經成了他一張網絡名片,他也被網友昵稱為“叨叨哥”“網上雷鋒”。

    老呂走了,八一警務站的王平堂含淚寫下詩歌《不會忘記》:“不會忘記,你在安建橋警務站工作的身姿,急、重、累的任務你總是勇擔第一。不會忘記,為守護一方轄區的安詳靜謐,多少夜晚,你巡邏檢查一直到黎明前的晨曦。你是公安隊伍里一面無私奉獻的旗幟…”

    一位網友在博客上寫道:“走了!呂哥,呂哥,呂哥,再叫你也不會回答。周末才剛通過電話,你的憨厚,你的聲音,仿佛如昨。剛剛翻看電腦上那些文字,那些照片,想你的堅守,你的付出,除了痛哭,我卻無力喚你,呂哥一路走好!”

    老呂走了,再也聽不到他的叨叨了。他的同事哭了,群眾哭了,媒體的朋友哭了!

    │高雪梅 編輯金明大

    藍天下的海口

    日前,生態環境部通報了2020年全國環境空氣質量狀況,全國城市“氣質”成績正式放榜。

    1—12月,全國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87.0%,同比上升5.0個百分點。這意味著337個城市平均優良天數首次超過300天。

    北京:取得歷史性突破

    長三角地區41個城市、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26”城市、汾渭平原11個城市,其平均優良天數比例分別為85.2%、63.5%、70.6%。和長三角城市相比,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雖然同比上升10.4個百分點,增長最快,但差距依然不小,優良天數相差接近80天。

    經歷過霧霾天困擾的市民,通常會特別關注霧霾天“元兇”PM2.5。2020年,全國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濃度為每立方米33微克,同比下降8.3%,低于國家標準每立方米35微克。

    長三角地區、京津冀及周邊地區,以及汾渭平原,PM2.5平均濃度分別是35、51、48(微克/立方米)。三地中,京津冀及周邊城市治霾任務依然艱巨。

    值得一提的是,地處京津冀核心的北京,2020年空氣質量改善取得標志性、歷史性突破,PM2.5年均濃度首次實現“30+”,為38微克/立方米。2020年優良天數較上年增加了36天,達到276天。

    2015 年 12 月 8日,北京第一次啟動霧霾紅色預警,5年過去,PM2.5終于實現北京“十三五”規劃目標。這份成績單,來之不易,可喜可賀。

    與“張牙舞爪”的霧霾相比,臭氧(O3)貌似“低調”,危害更可怕。雖然比氧氣多一個“O”,兩者之間卻是天壤之別,好比金剛石和石墨。事實上,幾年前還鮮為人知的臭氧污染,已經與PM2.5一起,被列入“藍天保衛戰”重點攻克的兩大污染。

    2020年,全國337個城市的臭氧平均濃度為每立方米138微克,同比下降6.8%。我國的臭氧濃度標準是每立方米160微克,《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全國337個城市中有30%的城市臭氧超標,其中京津冀、長三角區域臭氧污染尤為突出。

    安陽:空氣質量墊底

    2020年全國168個重點城市空氣質量進行排名,生態環境部公布了排名前20位城市和排名后20位城市名單。

    前20名上榜城市可謂實至名歸。如第一名海口,讓人立刻聯想到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第二名拉薩,是令人神往的“離天最近的日光之城”。

    第三名至第20名,分別是舟山、廈門、黃山、深圳、麗水、福州、惠州、貴陽、珠海、雅安、臺州、中山、肇慶、昆明、南寧、遂寧、張家口和東莞。

    后20位榜單中,共有21個城市入選。其中,空氣質量最差城市前3名分別是安陽、石家莊和太原。

    安陽位于河南省最北部,地處山西、河北、河南三省交匯處,西部系太行山東麓,東部屬黃淮海平原。在2019年排名中,安陽位列倒數第一;2020年,再次蟬聯倒數第一。

    榜單第二名石家莊,2019年全年優良天數為174天,重度污染及以上天數達到了35天。2020年石家莊印發《石家莊市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強化攻堅措施》,開展全市攻堅行動,希望全市優良天數可以達到234天,重污染天數不高于31天。

    環境空氣質量相對較差的其余18個城市,依次是唐山、邯鄲、臨汾、淄博、邢臺、鶴壁、焦作、濟南、棗莊、咸陽、運城、渭南、新鄉、保定、陽泉、聊城、濱州和晉城(并列倒數第20名)。

    哪些城市成功突圍

    為什么選擇168個重點城市進行排名?

    這要追溯到2013年,為推動全國空氣質量改善和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開展,原環保部對第一批實施空氣質量新標準的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區域,以及直轄市、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共74個城市開展空氣質量排名。

    隨著防治工作的深入進行,如果繼續按74個城市進行排名,存在全面性、完整性不足,一些污染較重的區域和城市未納入排名等問題,不適應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要求。

    2018年,生態環境部在原有74個重點城市空氣質量排名的基礎上,將范圍擴大至169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包括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地區、汾渭平原、成渝地區、長江中游、珠三角等重點區域,以及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

    2019年起,因萊蕪市并入濟南市,城市數量由 169 個減為 168 個。

    3年過去了,168個重點城市中,哪些城市依然入圍倒數前20名?哪些城市成功突圍?

    通過對2018年、2019年和2020年的榜單進行梳理可以發現,連續3年依然排名后20位的城市有:

    河南省:安陽、焦作、新鄉;

    河北省:石家莊、唐山、邯鄲、邢臺、保定;

    山西?。禾?、臨汾、晉城;

    山東?。鹤筒?;

    陜西省:咸陽。

    由此可見,成功突圍的城市是:河南洛陽、鄭州、山西晉中、山東臨沂、陜西西安。

    其中,陜西西安,2018年倒數第12名;河南鄭州,2018年倒數第18名,2019年倒數第20名。兩座省會城市步步為“贏”,終于先后退出后20名榜單。

    同樣作為省會城市的河北石家莊和山西太原,3年之間,年年上榜。

    山東在2018年僅2座城市上榜:淄博和萊蕪,2020年則有5座城市上榜,淄博、濟南、棗莊、聊城、濱州。

    每個城市都很努力

    有一座城不得不提,河北邢臺。在2018年榜單中,邢臺還排在倒數第二名;2019年,進一步退步到倒數第二;卻在2020年成功跳出“三界五重天”。盡管還是倒數第八名,但因為空氣質量改善明顯,躋身生態環境部推出的2020年168個重點城市空氣改善幅度前20。

    該榜單中,改善幅度最大的前3位城市分別是肇慶市、東莞市和佛山市。改善幅度排名后20位分別是包頭、哈爾濱、銀川、長春、呼和浩特等城市。

    其實,哪個城市也不愿意名次靠后,每個城市也都非常努力,關停、整治、搬遷、減煤、抑塵、控車、增綠……措施一個接一個。

    拿安陽市來說,2020年安陽環境污染防治攻堅工作,全年實現“兩降一增”,PM10為10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6%;PM2.5為6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2.7%;優良天數181天,同比增加31天,相較2019年成效顯著。

    全國空氣質量狀況持續向好,這是大的基調?!碍h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發展經濟是為了民生,保護生態環境同樣也是為了民生?!边M一步改善環境空氣質量,仍需全社會不斷努力。

    來源: 新華社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公司新聞   |    產品方案   |    用戶案例   |    售后服務   |    合作伙伴   |    人才招聘   |   

友情鏈接: 餐飲加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    電話:010-     郵箱:@126.com

備案號:冀ICP備2024067069號-3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