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顯卡是除了CPU之外游戲玩家最關心的電腦配件了,有的玩家甚至對顯卡的關心超過了CPU。顯卡上的各種部件自然成為大家津津樂道的話題,而顯卡的背板也十分重要,去年AMD發布了RX 5700系列時,RX 5700并不配備顯卡背板,但是RX 5700XT卻配備了顯卡背板,一眾玩家感到十分可惜,甚至因為背板的一事而放棄購買RX 5700。那么這個顯卡背板對于玩家來說究竟有什么魔力呢?
俗稱的顯卡背板就是顯卡PCB背面的一塊金屬/塑料的板子,在GPU核心背面往往進行開孔,有的RGB非公顯卡甚至會在背板上搞出LOGO燈光。主要是為了在側透機箱上更加美觀,一些玩家也會因為這個屬性而踴躍去購買三大板卡廠旗下的AORUS系列、ROG系列、魔龍系列顯卡。好看其實是顯卡版本的最大的特點,也是大家追捧顯卡背板的最重要的因素。
那么顯卡背板除了好看還有什么用呢?現在的頂級非公版顯卡都很沉重,因為使用了大量的鋁制鰭片、銅制熱管和大面積的均熱板。大部分非公顯卡裝上主板之后會出現一邊下沉的情況,一部分玩家就會使用顯卡支架來頂起顯卡。顯卡重心不穩定,一是容易搞壞PCIe接口,而是PCB版容易彎曲,顯卡背板正好就可以解決PCB彎曲的問題。顯卡PCB通過七到八顆螺絲與背板緊緊固定,想要壓彎PCB,先得壓彎背板,但這基本不可能。所以保護PCB不被壓彎也是顯卡背板的一大功能。
其次就是散熱,常見的顯卡背板為金屬材質,如果拆過顯卡的機友可能會知道,顯卡背板和顯卡PCB之間一般會有導熱墊作為導熱介質,會將PCB上發熱高的區域的熱量轉移到顯卡背板上進行散熱,大面積的顯卡背板也可以有效的成為散熱元件。例如索泰就在其自家顯卡背板上預留了一個RGB小風扇位,需要加大散熱效果的玩家可以自行購買索泰的RGB小風扇安裝到背板上輔助散熱。
上述兩種功能只針對背板材質為金屬的顯卡而言的,如果背板僅僅是塑料,那么除了美觀好看之外,真的很難找出別的實用的功能了。在一定程度上對散熱也沒有益處,甚至變差。
關于顯卡背板的用處就說到這里了,如果你還有更好的見解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哦。
本文原創不易,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想了解更多的數碼知識,歡迎點贊收藏加關注,有問題的小伙伴也可以私信我,謝謝大家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分享更多優質的內容!我是小牛,下期再見!
在買顯卡的時候,如果在顯卡的背面有一塊金屬板,小伙伴們應該早就習以為常了。其實仔細想想,它出現的時間并不是很長。因為它是隨著高發熱量、配備渦輪式一體散熱器的顯卡來到的,理所當然地被認為是散熱系統的一部分。但是要注意,其實它的另外一些能力比散熱更重要,選購的時候一定要注意。
從很多顯卡介紹頁面上可以看到,它們會把背板的支撐、加強作用放在更明顯的位置。這是因為現在的顯卡安裝在常見的機箱中時,散熱器部分是“懸空”的,而中高端顯卡的大型散熱器又非常重,長時間拉扯PCB板會造成PCB彎曲變形、顯卡損壞的情況。
而背板的作用除了直接加強PCB板之外,其實也讓散熱器的螺絲可以安裝在金屬背板上而不是PCB上,不再直接拉扯PCB板。強調加固、支撐作用的背板要比較厚實,不易變形,但不一定覆蓋整個PCB板,其實只能讓散熱器的螺絲都安裝到背板上,不要直接讓PCB受力就可以了。
另外,還有些大品牌ITX顯卡的散熱器不重也會配背板,這可不是過度配置,因為ITX機箱里配件、線纜密集,常常會碰到顯卡背部裸露的元件、觸點,容易碰壞或者接觸短路就麻煩了,所以這個背板是遮蔽用的。它可以做得比較薄,但一定要盡量大,并且減少開口,以便保護裸露觸點和元件。
當然,對發熱量巨大的高端顯卡來說,背板的散熱作用也是不可忽視的。所以選購的時候就要注意,高端顯卡或者散熱器特別沉重的顯卡,以及準備裝ITX主機的短板顯卡,背板一定一定一定必選。至于其他嘛,比如入門顯卡、中端顯卡、大機箱裝短板顯卡等,不要背板也完全沒問題,價格還能更實惠一些。
蘋果MacBook纖薄化帶動了整個筆記本市場的升級和更新,人們也更愿意購買筆記本電腦。然而臺式電腦也擁有眾多的優勢:較強的散熱空間、更強的擴展能力,能夠自由配置,小編認為對于辦公一族而言其實臺式機更適合辦公。
很多用戶覺得臺式機很復雜,尤其主機后面的各種接口繁多更是對這些接口一知半解,今天小編以下面的普通臺式機的背板為例,一一介紹背面的所有接口:
主機背板
電源接口:用于連接220V市電的接口。
電源散熱口:主機變壓器散熱扇的出風口,為了保證散熱,出風口應與墻面保持10厘米以上的間隙。
機箱散熱口:主機箱散熱風扇的出風口。
主機銘牌:用于記錄廠家、型號、出廠編號等信息。
擴展接口:用于安裝獨立顯示卡、聲卡、網卡等設備。
主板接口:如下圖所示
PS/2接口:這兩個接口用于連接鼠標和鍵盤,如果你的鍵盤和鼠標是圓形的接口,只要插到相同顏色的接口中就可以,紫色是是鍵盤接口,綠色是鼠標接口。
目前主流臺式機已經逐漸淘汰這種接口,轉為使用USB接口,USB接口可以提供更高的傳輸速率,比如USB接口的鼠標會比使用PS/2接口的鼠標,更加靈敏。
如果您使用的是USB接口的鼠標和鍵盤,可任意插到一個USB接口中即可。
串行接口: 一種較老的接口,傳輸速度比較低,在某些領域仍在使用,主流臺式機,基本淘汰了這種接口。
并行接口:通常用于連接打印機的接口,例如:愛普生1600K系列打印機,傳輸速度較串行接口有了明顯的提高,但也逐漸被USB接口所替代。
USB接口:目前最常用的接口之一,包括主流打印機、掃描儀、鼠標、鍵盤以及攝像頭、U盤、移動硬盤都使用這種接口。按照版本可分為USB1.1及USB2.0,其最大數據傳輸率分別是12Mbps和480Mbps(Mbps=兆位/秒).
顯示器接口:AGP(圖形加速接口)用于連接顯示器。目前主流配置為DVI接口,外觀上為白色長方形,很容易與AGP的藍色梯形接口區分開。DVI接口有3種類型、5種規格,比起AGP接口可傳輸更高質量的數字視頻信號以及更長的傳輸距離。
網絡接口:RJ-45以太網接口,傳輸速率通常為10M/100/1000Mbps,目前主流為100Mbps和1000Mbps。我校已實現了1000Mbps網絡接入。
麥克風接口(紅色):用于連接麥克風的接口。
音頻輸入端(藍色):可將CD機、錄音機等的音頻信號輸入計算機,進行音頻編輯。
音箱接口(綠色):用于連接兩聲道音箱、耳機的接口。
小編希望通過以上的主機背后各種接口的介紹,更為大家在工作中解決一點困惑和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