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 銳龍5 2600+華碩 TUF B450M-PLUS GAMING
套裝價格:1599元(比單買便宜:419元)
之前Core i5價格暴漲之后,在性價比上銳龍5 2600幾乎就沒有敵手。現在即便是面對Core i5 9400F的競爭,但銳龍5 2600依然靠著更低的價格(盒裝1249元,比Core i5 9400F便宜100元)和更高的規格,保持著強悍的競爭力。
憑借著12nm制程和Zen+架構,帶來了頻率更高、緩存延遲下降、單線程性能提升、支持內存頻率上升等特性,讓銳龍5 2600在執行效率和單核性能上都比上一代產品有更好的表現。其擁有6核12線程,默認頻率為3.4GHz,BOOST最高頻率可以達到3.9GHz。雖說頻率略低于競品,但其線程數量更多,在游戲性能上并不處于下風。
TUF B450M-PLUS GAMING屬于華碩TUF GAMING電競特工系列,其軍事風格外觀非常搶眼,支持AURA SYNC神光同步,整體視覺效果更加震撼。產品在用料方面延續了電競特工系列的優良傳統,采用了TUF軍規級電感、電容元件、晶體管以及強化的ESD防護電路,顯卡插槽也采用了SafeSlot設計,保證主板具有超高的穩定性。
同時產品還支持華碩Fan Xpert 2+風扇控制工具,不但能監控和控制與主板連接的風扇(同時支持溫度監控),還能對華碩顯卡的GPU溫度與風扇進行控制。如果你想要一款顏值高且穩定的電競B450主板的話,TUF B450M-PLUS GAMING確實是個不錯的選擇。
目前在華碩京東自營旗艦店中,AMD 銳龍5 2600+華碩 TUF B450M-PLUS GAMING的價格僅為1599元,比單買便宜419元,整個套裝的性價比真的不錯。
AMD 銳龍 7 2700X+技嘉 X470 AORUS ULTRA GAMING
套裝價格:3050元(比單買便宜:498元)
銳龍 7 2700X是第二代銳龍CPU的旗艦級產品,擁有8核16線程的高規格配置,多線程性能非常的強大。得益于全新12nm工藝以及架構的改進,加上精準頻率提升以及自適應動態擴頻等技術,默認頻率為3.7GHz,單核最高頻率可達4.3GHz,而4線程時能加速到4.2GHz,跑滿16個線程甚至能達到4.0GHz,這是非常明顯的提升。在CPU頻率提升的同時,產品功耗、發熱、溫度等的控制都有更好的表現。這樣一款規格高、性能強的CPU,價格也才2249元,性價比非常高。
與第二代銳龍一起推出的X470主板,用料比B450好很多,能支持銳龍 7 2700X沖擊更高頻率。這款技嘉 X470 AORUS ULTRA GAMING,主板采用了11相數字供電,用料非常的豪華。擴展插槽豐富,特別是2個M.2插槽還帶有散熱裝甲,避免SSD因過熱而降速。網絡優化、音頻優化、性能優化等在主板上一應俱全,便于玩家打造出游戲平臺。當然主板也少不了燈光的裝飾,除了有1680萬色的信仰燈之外,還支持RGB燈帶,看上去更炫酷。該主板還支持StoreMI技術,能將內存、固態硬盤和機械硬盤組合為一個邏輯磁盤,為整個機械硬盤加速。
這樣一套性能強悍的AMD 銳龍 7 2700X+技嘉 X470 AORUS ULTRA GAMING套裝,目前在技嘉京東旗艦店價格為3050元,比單買便宜了將近500元。
小獅子最喜歡的雞腿 分割線
科技11月20日消息,技嘉今天發布了TRX50主板,支持AMD最新的Threadripper 7000/7000 PRO處理器。
現在這款主板已經來到我們評測室,下面為大家帶來圖賞。
TRX50主板主要面向高端臺式機,采用12層PCB,2盎司銅PCB,16+8+4相供電設計,108A供電晶體管,非常豪華。
該主板支持最新的AMD Threadripper 7000系列處理器,處理器采用Zen4架構,最高可達96個核心,功耗350W。
其配備四條內存插槽,支持四通道的DDR5內存,支持AMD EXPO和Intel XMP內存模塊。
TRX50主板還具備4個M.2插槽,其中3個PCI-E 5.0 M.2 SSD插槽、1個PCI-E 4.0 M.2 SSD插槽,均搭載散熱裝甲。
前,AMD發布了AM4平臺的收官之作--基于Zen3架構的銳龍5000系列處理器,那新架構做了哪些改進?這回的AMD還能“Yes”嗎?想換新平臺的用戶又該選擇哪款主板呢?本文將一一為大家解讀。
一、緩存利用率優化,架構性能大漲
緩存是CPU與內存(RAM)的中介,它容量雖比內存小,速度卻要比內存快的多。因為CPU的運算速度遠快于內存,所以光靠內存的讀寫完全跟不上,更大的緩存就能幫CPU更高效地讀取數據、進行運算。
AMD Zen架構的基本組成單位是CCX(core complex),CCX就像一個小房間,一個CCX可以容納4個CPU核心。如下圖左側,Zen2架構8核的R7-3800X就是由兩個CCX組成的,雖然R7-3800X的L3緩存為32M,但是分給了兩個相對獨立的CCX,各自緩存并不能夠共享,也就是說每個核心能訪問的L3緩存就只有16M了。
如上圖右側,新的Zen3架構將CCX合二為一,將基本單元擴大為8核,讓每個核心都能訪問到32M的L3緩存,大大提升了CPU對緩存的訪問效率,內存延遲也將顯著降低,官方稱這將大幅改善游戲型應用的表現,并且把R9-5900X稱為“世界上最好的游戲CPU”。
單CCX的優勢在之前就有過范例:上代R3-3100和R3-3300X都是4核的處理器,16M的L3緩存,頻率也相差不多,但是單CCX結構的3300X在大多數游戲中,表現都要比雙CCX結構(每CCX只保留2個核心)的R3-3100強了不少。
Zen3架構最引人注目的就是19%的IPC(即CPU同頻率下的性能)提升,不過AMD目前也僅僅只強調了新的8核結構,并沒有透露其它微架構上的改進,或許要等新品開售之日才能繼續探究了。
二、首發四款都漲價,入手還是觀望?
銳龍5000系列相比前代除了架構效率的提升外,首發的四款型號主頻也提升了0.2GHz,核心和線程數則是保持一致。不過令部分網友不太滿意的是,新品的價格都漲了50美元,這或許跟新8核結構研發難度上升和改良版7nm工藝的成本增加有關。
就目前來說,銳龍5000對比10代酷睿肯定是有顯著優勢的,這也是AMD這回定價如此有底氣的資本之一。但在Zen3的整個生命周期內,它的競爭對手并不只有Comet Lake,還有明年3月的Rocket Lake S和9月的Alder Lake S,而且明年的B560主板也將支持內存的超頻。
那么現在的Zen3還值得買嗎?
R9-5900和R9-5950X 無疑是目前消費級處理器的頂級水準,開售之后如果價格穩定,完全合適購買。
而打算買R5-5600X和R7-5800X的朋友,可能會更在意性價比。如果剛需,建議可以先對比Zen2處理器的價格后,再作決定;“等等黨”們就還可以再觀望一下,明年Rocket Lake S發布之后,即便現有的這兩款沒有明顯降價,AMD也很有可能會推出性價比更突出的R5-5600和R7-5700X。
三、適合Zen3的主板推薦
根據AMD官方公布的信息,銳龍5000處理器最適合搭配500系(A520、B550、X570)主板使用,400系(B450、X470)主板則要到明年1月才能通過更新Bios的方式支持。而300系主板則沒有被提及,雖然理論上接口一樣,但還是不建議大家去淘二手的300系舊主板。
那么400系和500系主板有哪些值得關注呢?
華碩TUF GAMING B450M-PRO S 重炮手
它是繼微星B450M-Mortar之后的新一代中端神板,除了芯片組差別和不支持ARGB以外,和自家的B550M重炮手規格基本相同。供電采用了4x2相并聯的50A DRmos,輕松秒殺同價位一眾分離式Mos的B450主板。已經有不少玩家測試用它帶R9-3950X都能穩定過烤機,保守估計用它搭配R9-5900X或者以下的處理器不超頻是沒有壓力的。
對追求經濟實惠,不在乎Pcie 4.0,也不需要掛六七塊硬盤的用戶來說,它的性價比非常高,反之,如果你追求更強的擴展性,則可以考慮華碩的B550M重炮手。
微星 MPG B550I GAMING EDGE WIFI
微星的B450I就曾因其不吝惜的堆料以及廠商的盡心優化,可謂在B450 itx板中出盡風頭。而這款B550I作為微星在500系的唯一張itx主板,自然也是受到格外重視。它的外觀繼承了微星X570的設計,供電采用了8相60A直出的DRmos,最高可穩定運行R9-5950X。并且它在M.2的裝甲上裝了一個小風扇,在空間狹小的itx機箱中輔助高速固態硬盤的散熱。主板還提供2.5G有線網卡和WiFi6無線網卡,支持5V ARGB,唯一的槽點就是沒有DP視頻接口了。
技嘉 X570 AORUS ELITE WIFI
如果要買ATX大板的話,B550芯片組的擴展能力有限,且大板價格也要貴不少,更建議直接購買X570。技嘉X570 AORUS ELITE采用6x2相并聯的60A DRmos,散熱片體積也夠大,供電能力在同價位幾乎沒有對手,預計應對R9-5950X小超頻都是沒問題的。它提供兩條pcie4.0x4的固態硬盤插槽,最長支持M.2 22110規格,其中第一條有散熱裝甲。不過因為X570推出的時間比B550早了一年,所以自帶1G有線網卡和WiFi 5無線網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