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運維有時在排查網絡問題時需要去查看進程使用的端口,下面整了一個bat腳本,主要利用netstat命令找出使用TCP協議通信的端口,并將結果分割;將第二個參數(IP加端口)傳給%%i,第五個參數(PID號)傳給%%j;
下面介紹下腳本內容。
@echo off color 1f Title XP端口-進程查詢 setlocal enabledelayedexpansion echo ╔- -╗ echo 本機開放的端口及使用該端口的進程 echo ╚- -╝ echo ------------------------------------ echo 端口號 進程名稱 ECHO TCP協議: ::利用netstat命令找出使用TCP協議通信的端口,并將結果分割; ::將第二個參數(IP加端口)傳給%%i,第五個參數(PID號)傳給%%j; for /F "usebackq skip=4 tokens=2,5" %%i in (`"netstat -ano -p TCP"`) do ( call :Assoc %%i TCP %%j echo !TCP_Port! !TCP_Proc_Name! ) ECHO UDP協議: for /F "usebackq skip=4 tokens=2,4" %%i in (`"netstat -ano -p UDP"`) do ( call :Assoc %%i UDP %%j echo !UDP_Port! !UDP_Proc_Name! ) echo 按任意鍵退出 pause>nul :Assoc ::對%1(第一個參數)進行分割,將第二個參數傳給%%e。在本程序中,%1即為上面的%%i(形式為:IP:端口號) for /F "tokens=2 delims=:" %%e in ("%1") do ( set %2_Port=%%e ) :: 查詢PID等于%3(第三個參數)的進程,并將結果傳給變量?_Proc_Name,?代表UDP或者TCP; for /F "skip=2 usebackq delims=, tokens=1" %%a in (`"Tasklist /FI "PID eq %3" /FO CSV"`) do ( ::%%~a表示去掉%%a外面的引號,因為上述命令的結果是用括號括起來的。 set %2_Proc_Name=%%~a )
在這里大家只需要新建一個txt,復制上面代碼后修改后綴名為bat(本來為txt),然后右鍵以管理員身份運行就可以了。
運行結果:
后面會分享更多關于平時工作中用到的一些小技巧,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下!!
要了解自己電腦的端口號,可以通過多種方法實現。端口號在計算機網絡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它就像是電腦與外部世界溝通的窗口,每個端口都對應著特定的服務或應用。以下是幾種查看電腦端口號的常用方法:
1、我們可以借助命令提示符這一強大的工具來查看端口信息。只需按下Win + R鍵,在彈出的運行對話框中輸入“cmd”并按下回車鍵,即可打開命令提示符窗口。接著,在窗口中輸入“netstat -ano”命令并回車,該命令會列出當前所有活動的網絡連接和正在監聽的端口。通過查看輸出結果,你可以找到你感興趣的端口號,并了解該端口號對應的本地地址、外部地址以及當前的狀態等信息。這種方法簡單直接,對于熟悉命令行操作的用戶來說尤為方便。
2、任務管理器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按下Ctrl + Shift + Esc組合鍵,可以快速打開任務管理器。在任務管理器中,切換到“詳細信息”選項卡,你可以查看到所有正在運行的進程及其相關信息。如果你知道你想要查看端口號對應的服務或應用,你可以通過查找相應的進程來間接了解端口信息。雖然這種方法不如命令提示符直接,但它提供了一個更加直觀的界面,方便用戶進行進程管理。
3、資源監視器也是一個強大的工具。在任務管理器中,切換到“性能”選項卡,然后點擊“打開資源監視器”按鈕。在資源監視器中,你可以切換到“網絡”選項卡,查看“監聽端口”部分。這里會列出所有正在監聽的端口及其對應的進程,你可以直接找到你感興趣的端口號,并了解相關信息。這種方法結合了任務管理器和命令提示符的特點,既直觀又詳細。
4、還有一些專業的網絡監視工具可以幫助你查看端口信息。例如,Wireshark和TcpView等工具可以實時顯示當前所有活動的網絡連接和監聽的端口。這些工具通常具有更加豐富的功能和更加詳細的輸出信息,適合對網絡通信進行深入分析和調試的用戶使用。
如果你想要查看特定服務的端口號,如SQL數據庫,你可以通過該服務的配置管理器來查看。例如,對于SQL Server,你可以打開SQL Server配置管理器,在相應的服務屬性中查看TCP/IP端口號。這種方法適用于已知服務類型的情況,可以更加精確地定位端口信息。
通過命令提示符、任務管理器、資源監視器以及專業的網絡監視工具等多種方法,我們可以方便地查看自己電腦的端口號。不同的方法適用于不同的場景和需求,你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方法進行操作。
Linux系統中,通過 iptables工具查看所有IP和端口的情況是一項重要的操作,特別是在網絡安全和防火墻管理中。以下是詳細的步驟和解釋,幫助你全面理解并有效使用 iptables來監控系統的網絡活動。
云服務器,高防服務器就選藍易云,頭條搜索:藍易云
云服務器,高防服務器就選藍易云,頭條搜索:藍易云
首先,需要在Linux系統上打開一個終端。你可以通過桌面環境中的“終端”應用程序打開,也可以通過快捷鍵(如Ctrl+Alt+T)直接打開終端窗口。
在終端中,輸入以下命令來查看當前系統中與IP和端口相關的防火墻規則:
sudo iptables -nvL
這個命令將輸出系統中所有定義的防火墻規則,包括它們的統計數據、目標和匹配條件。
執行上述命令后,系統會返回當前所有防火墻規則的詳細列表。以下是如何解讀這些信息:
Chain INPUT (policy ACCEPT 100 packets, 12345 bytes)
pkts bytes target prot opt in out source destination
100 12345 ACCEPT all -- any any anywhere anywhere
10 540 REJECT tcp -- any any anywhere anywhere tcp dpt:80 reject-with icmp-port-unreachable
除了查看所有規則,你還可以通過過濾來查看特定端口的規則。例如,要查看與端口80相關的規則,可以使用以下命令:
sudo iptables -nvL | grep dpt:80
iptables不僅可以查看規則,還可以添加、刪除或修改規則。下面是一些基本操作命令的示例:
為了確保在系統重啟后 iptables規則仍然生效,可以將規則保存到配置文件中,并配置系統自動加載這些規則。
sudo iptables-save > /etc/sysconfig/iptables
步驟 | 操作說明 | 目的和解釋 |
安裝CIFS工具 | 安裝 cifs-utils包,提供CIFS文件系統掛載工具。 | 確保系統可以訪問和掛載使用CIFS協議的網絡共享。 |
創建掛載點 | 在本地系統中創建一個目錄,用于掛載NAS共享目錄。 | 定義一個本地訪問點,通過該目錄可以訪問遠程NAS文件。 |
掛載NAS | 使用 mount命令,通過CIFS協議將NAS共享目錄掛載到本地掛載點。 | 使NAS上的文件和目錄在本地系統中可用。 |
驗證掛載 | 使用 ls命令驗證掛載是否成功。 | 檢查NAS是否正確掛載,確保本地系統能夠訪問NAS上的文件。 |
自動掛載 | 將掛載信息添加到 /etc/fstab文件中,以便在系統啟動時自動掛載。 | 配置系統自動掛載NAS,避免每次啟動后手動掛載的麻煩。 |
通過這些步驟,你可以在CentOS上使用CIFS協議成功掛載NAS。這個過程包括安裝必要的工具、創建掛載點、執行掛載操作以及配置自動掛載,確保在系統啟動后NAS始終可用。通過詳細的參數配置,掛載后的文件和目錄將符合本地用戶和組的權限要求,使得訪問和操作NAS資源更加便捷。
使用CIFS協議掛載NAS適用于需要在不同系統之間共享文件和目錄的場景,特別是在企業網絡和家庭網絡中,NAS設備通常作為中心化的存儲解決方案。通過理解和掌握這些步驟,你可以高效地管理和使用網絡存儲資源,提升工作效率和數據管理能力。
如果在掛載過程中遇到問題,可以檢查掛載命令的參數是否正確,以及網絡連接是否穩定。同時,可以參考CentOS官方文檔或CIFS社區資源,獲取更多技術支持。
iptables是Linux系統中管理網絡流量的核心工具。通過掌握 iptables的基本操作,你可以有效監控和管理系統的網絡活動,確保系統的安全性和正常運行。如果需要更深入的防火墻配置或自動化管理,建議進一步研究 iptables的高級用法和腳本配置。
總之,理解和使用 iptables可以極大地提高你在Linux系統下的網絡管理能力,為系統安全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