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本目前支持Raid0,支持多硬盤的機型越來越多,很多人可能都不清楚到底什么是Raid0,Raid0有什么用?有些人可能了解一些,但不是很清楚,今天就給大家詳細的來介紹介紹。
組Raid必須開啟UEFI,開機F2進入BIOS界面移動到Boot選項頁,最下面的UEFI Setting 進去改為Enabled即為開啟。
RAID 0又稱為Stripe或Striping,它代表了所有RAID級別中最高的存儲性能。RAID 0提高存儲性能的原理是把連續的數據分散到多個磁盤上存取,這樣,系統有數據請求就可以被多個磁盤并行的執行,每個磁盤執行屬于它自己的那部分數據請求。這種數據上的并行操作可以充分利用總線的帶寬,顯著提高磁盤整體存取性能。
1:實現RAID 0至少需要兩塊或以上的硬盤(包括機械硬盤和固態硬盤)
2:Raid0將兩塊以上的硬盤合并成一塊。例如128+128G在系統顯示為一塊256G硬盤。
3:Raid0可以使硬盤連續讀寫速度加倍。三塊讀取500M/s寫入300M/s的固態組件Raid0后讀取速度為1500M/s寫入速度為900M/s。
4:1T機械硬盤+128G固態硬盤組建Raid0后,在系統顯示中為256G容量,讀寫速度為機械硬盤的兩倍,且機械硬盤剩余的容量無法導出。因此建議務必使用容量跟讀寫速度一樣的硬盤組Raid0。
5:讀寫速度加倍是是由于數據連續地分割在每塊盤上,帶寬加倍所做到的。因此,如果其中一塊硬盤損壞,會導致整個數據丟失。硬盤的質量決定損壞的概率,硬盤的價格決定硬盤的質量。。。
6:具體筆記本組建Raid0相關測試數據請關注機械師筆記本后續更新。
RAID 0的缺點是不提供數據冗余,因此一旦用戶數據損壞,損壞的數據將無法得到恢復。RAID0運行時只要其中任一塊硬盤出現問題就會導致整個數據的故障。一般不建議企業用戶單獨使用。
RAID 0具有的特點,使其特別適用于對性能要求較高,而對數據安全不太在乎的領域,如圖形工作站等。對于個人用戶,RAID 0也是提高硬盤存儲性能的絕佳選擇。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CPU的處理速度成幾何級數躍升,內存的存取速度亦大幅增加,而磁盤的存取速度相比之下則顯得甚為緩慢。整個I/O吞吐量不能和系統匹配,形成計算機整個系統的瓶頸,降低了計算機的整體性能。
特指機械師筆記本F117 組建raid0 基本都大同小異 基本都是通用的 視頻版是另外一中bios的 圖文的是藍天那種常見的
組建Raid0詳細步驟:
本次組建陣列測試機器為機械師筆記本二代指揮官PX780,藍天系列機器同理,若無Raid選項則不支持。
首先筆記本關機后通過點擊F2鍵進入BIOS界面,或者在系統中選擇重啟并按住Shift鍵的高級選項中UEFI設置亦可進入BIOS界面。
通過BIOS界面可以看出機器中已經裝有一塊256G的建興硬盤,一塊500G的西數硬盤和一塊500G的希捷硬盤,其中建興為固態硬盤,那么我們就將另外兩塊機械硬盤組件Raid0,因為將固態和機械硬盤組件Raid0是一件得不償失的事情。我們通過方向鍵切換至Advanced選項頁。
將SATA Mode的AHCI更改為Raid
彈出的提示框直接選擇OK,按F4保存并重啟。
重啟時點擊F2并按方向鍵再次來到Advanced選項頁,發現多了一個選項,這就是陣列Raid的組件入口,按Enter進入,
直接繼續按Enter
將要組建的兩塊硬盤勾選,那個X就代表已選中。其中有一項Strip Size需要注意。
其中有4K到128K可選,有什么區別?
StripSize越大,順序讀寫性能越好,但IOPS越低; Strip Size越小,IOPS越高,隨機讀寫性能越好。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
部分人可能還是不清楚有什么區別,第一項Seq就是順序讀寫,第三項就是隨機讀寫。
選擇好適合自己的strip size后再選擇Create Volume就是組建Raid0完畢了。
Raid0將兩塊硬盤搞基在一起,變成1T了。按F4選擇Yes保存并重啟即可?。。?/p>
數據無價,操作需謹慎。組建Raid和刪除都會清空硬盤數據?。。。。?/p>
論是上班族,還是學生黨,平時搜尋到喜歡的影片、電視劇,或者重要的學習資料,都會下載保存起來,如此積累下來,電腦硬盤空間難免不夠用了。
這不,前幾天就有一位同事跟小優說,他購買筆記本電腦時,為了省下四五百塊錢,選了512GB的小容量機型,現用了不到1年,硬盤就只剩下十幾個GB……
那么,有沒有辦法給筆記本電腦擴容呢?本篇就分享幾種擴容方式,一起來看看吧!
現在很多游戲本、全能本都配置了備用M.2硬盤插槽,可以加裝M.2固態硬盤,擴展容量空間!但如果你的筆記本電腦沒有額外的M.2硬盤插槽,也可以根據實際存儲需求,換裝更大容量的M.2固態硬盤!
雖然加裝或升級硬盤雖然靈活度高,但比較考驗動手能力,還可能需要重裝系統、設置硬盤分區,這對于很多用戶來說有一定的難度的,所以建議電腦新手求助電腦專業技術支持,避免操作不當造成硬件損傷或系統文件損壞!
手上有閑置2.5/3.5英寸固態或機械硬盤的用戶,可以考慮搭配一個移動硬盤盒或易驅線,然后外接到筆記本電腦USB接口上,即可存儲、備份數據素材!
比起前面提到的拆機升級硬盤的方式,移動硬盤盒或易驅線操作難度降低了不少,即便是電腦新手也沒啥壓力,同時也還能讓閑置硬盤再次利用,減少擴容成本!
對于攝影/影音發燒友、剪輯/設計創作者等存儲大戶來說,大體積素材日積月累,容量512GB至1TB的硬盤可能都不夠用,這種情況下搭配一個多盤位硬盤柜,可以讓電腦外接更多的硬盤,來緩解存儲緊張問題!
比如說:優越者8盤位陣列柜,支持2.5/3.5英寸硬盤通用,擴容上好達160TB,而且自帶供電支持,USB3.0傳輸高效且穩定,應付大體積文件傳輸也不在怕的!
如果你的電腦硬盤不夠用,而且日常大文件存儲需求比較多,可以考慮試試哦!
論是科研還是工作,都有可能在多臺電腦之間傳輸數據,無論是U盤還是微信等軟件傳輸,都不太方便,如果這些電腦連接同一個wifi,那就可以實現資料無縫傳輸
所有電腦必須連接同一局域網,例如同一wifi,或者有線網絡
打開控制面板→網絡和 Internet→網絡和共享中心→更改高級共享設置
啟用網絡發現
win+R 鍵入services.msc
選中Function Discovery Resource Publication
點擊啟動
再點擊屬性,把啟動類型改為自動
選擇要共享的硬盤或者文件夾→右鍵→屬性→共享→高級共享→共享此文件夾→用戶數量限制→選擇權限→應用確定
桌面計算機→網絡→目標電腦→目標文件夾或者硬盤
其他電腦相同的設置方法,可以實現彼此之間的信息共享,設置完成后就可以在網絡選項中看到所有設置好的計算機名稱了,需要注意的是,首次訪問,需要輸入目標計算機的用戶名(可能是admin)和密碼(注意不是開機密碼,且不設置電腦密碼不可行),記住密碼后,以后直接打開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