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參數及參考價格
佩戴方式:頭戴式耳機
耳機阻抗:32Ω
頻響范圍:16Hz~20KHz
靈敏度:100Db
待機時間:40小時
耳機線長:1.4m
參考價格:599元
優點:藍牙音質不錯,支持APT-X
缺點:戴久了較熱,線材外露設計略掉檔次
推薦購買指數:★★★★
延續家族設計,外觀略有減分
和目前Beats以及B&O這樣的耳機相比,哈曼卡頓BT的顏值顯然顯得不夠高。它的外觀并不走年輕時尚的路線,設計也并不拉風,長方形的耳機外殼設計顯得非常硬朗,配色很傳統,銀色和黑色的搭配,頗有些商務氣息,是很典型的男性用品設計。
頭梁采用鋼架設計
哈曼卡頓BT的頭梁采用了鋼材,兩邊有少許鏤空設計。這個頭梁不能進行拉伸,不過在連接耳機處可以進行翻轉,而且采用轉軸卡扣連接。廠商在耳機包裝中附送了兩套鋼架頭梁,讓用戶根據自己的頭型來選擇頭梁,這也算是比較人性化。
連接耳機的部分采用轉軸設計,可以取下來
內部的自適應頭帶采用了皮革材質,為了方便進行頭梁的更換,頭帶兩端也擁有卡口便于旋轉去下。不過讓人覺得略有遺憾的是,耳機外殼的線材從頭梁內側穿過,我們能清楚地看到線材外露,這瞬間讓耳機的檔次感降了下來……
外露的線材比較影響檔次
按鍵接口設計緊湊,做工略顯粗糙
在接口方面,哈曼卡頓BT所有的功能按鍵都設計在左邊外殼的后面,前端有一個麥克風孔,而3.5mm的接口和開關則位于耳殼底部,這也算是利用最小空間來進行按鍵設計了。不過從做工而言,這幾個按鍵就比較粗糙了,按上去總覺得有點晃動,手感也不算太好。就這點而言,當年哈曼卡頓這個耳機能賣到近1800元,也的確是過于自信了。
按鍵的手感并不好
鋼架頭梁佩戴的時候會略有一些緊,這并不是距離不夠,而是材質本身決定的,無解但并非不能忍受,不過耳機的皮套似乎是做得過于厚了點,戴上去包裹性沒問題,也不會有漏音的問題,但是帶久了的確會讓耳朵出汗,本身耳機罩并不大,當過于密實的時候就會出現這種問題,個人建議在佩戴一陣就應該取下來讓耳朵透透氣。
一次充電使用12小時,待機40小時
哈曼卡頓BT是一款藍牙耳機,不過也可以通過3.5mm接口接駁線材當有線耳機來用。在連接藍牙的時候,用戶需要長按底部的開關鍵,當LED燈開始閃爍藍色的時候,就代表它在尋找設備,這個時候用手機或者其他藍牙設備就可以與其配對了。
配對成功后,如果播放音樂,耳機上的三個按鍵分別就是音量大小以及暫停/播放按鍵,我們也可以連按音量鍵來切換歌曲,用起來還是比較方便,和iPhone耳機的線控操作模式相同。
使用隨機附贈的USB充電線連接USB端就能為耳機充電,電量耗盡的時候它也能作為有線耳使用聽。耳機內置的鋰電池一次充電可使用長達12個小時,待機更是達到40小時,整體的續航能力還是不錯的,關鍵是充電時間比較短。
音質比上不足比下有余,APT-X是驚喜
談耳機自然就要談聽感音質。總而言之,它并不算一個特別發燒的耳機(盡管它曾經賣出近1800元的高價)。在聆聽的時候,我們還是按照這款耳機的定位,使用iPhone 6 PLUS以及華碩zenfone 2這兩款手機作為播放端,其中華碩的Zenfone 2支持APT-X藍牙音頻。
哈曼卡頓BT算是典型的美式耳機。它的聲音并不像很多低端藍牙耳機那樣悶,即使不煲機,聲音一樣會比較開放。它的解析顯然并不上1500元等級的HiFi耳機,不會特別突出一些細節,但是它的氛圍感很好,低頻質量尚可,特別是動態出色,這使得它很適合聽流行和搖滾。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它絕對不會像Beats那樣靠低頻轟頭來打動聽眾,十足的氛圍感和相對不錯的三頻表現,會讓聽眾的耳朵很舒服。
哈曼卡頓BT有個最大的特色就是支持APT-X。當播放源(手機)不支持藍牙APT-X時,哈曼卡頓BT的聽音感受會明顯下降,主要表現為延遲加重;但當播放源支持藍牙APT-X時,延遲馬上就消除了,它的操控顯得非常流暢,響應快速——APT-X的優勢表現得很明顯。從這個角度而言,如果購買哈曼卡頓BT這款耳機,那么最好搭配一個支持APT-X的音頻設備,比如索尼的A15/17!
工程師點評
有特色的非發燒耳機
如果是最初的1798元,那我只能說哈曼卡頓BT藍牙耳機是在搶錢。不過當降到599元,這款耳機的價值就逐漸體現了出來。它雖然不適合發燒友,不過對于喜歡用手機聽歌的人來說,它還是很有正面意義的。它的外觀“很商務”,頗有幾分沉穩的感覺,且音質表現在藍牙耳機中算是絕對算出眾,和國內那種百元左右的產品完全不是一個等級的較量,此外支持APT-X也的確是亮點。如果對用戶不喜歡有線耳機,那么這款產品倒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卡總有話說
網絡盒子別再拿“幾核”來扯了!
最近連續測試了一些盒子,其中有采用號稱八核的瑞星微RK3368處理器,比如芒果嗨盒子以及開博爾的F8盒子,也有像樂視盒子這樣一個雙核處理器就“打發”用戶的。但是很有趣的是,從具體的體驗來看,樂視盒子則更符合個人的口味。這其中最大的原因自然是樂視盒子的節目資源是其他盒子是無法相比的。但是很重要的一點則是,我在雙核的盒子上的體驗,并沒有感覺比那些使用八核處理器的盒子差。
事實上,如果不考慮什么4K這種還比較高端的功能,樂視的C1S在界面、操控、APP使用上和其他幾個盒子沒有太大差別,甚至于樂視盒子還擁有很多其他盒子沒有的光纖功能。實際上,我估計即使未來4K要是普及了,僅僅是解碼和輸出,也不需要八核心處理器這么夸張。換句話說,現在的盒子“核競爭”其實真的意義不大。
所以盒子廠商或者處理器廠商可以更務實一些,現在手機都已經過了拼核心數量和跑分的年代了,就不要再將盒子也帶向手機平板曾經走過的老路了。玩盒子的人,幾個會用它來跑分,幾個會用它來玩游戲呢?又有多少用戶關注盒子的處理器型號和性能呢?消費者真正關注的是盒子提供的資源,影片是否夠多、播放是否流暢、清晰度是否夠高、影片/連續劇是否夠新;關注的是盒子的功能,是否支持更多的音頻輸出類型;是否有更好的無線網卡;是否有更快速度的USB接口。這些,才是和消費者真正相關的。 
本文出自2015-09-21出版的《電腦報》2015年第37期 E.硬件DIY (網站編輯:shixi01)
們假設,臺式機主板沒有藍牙模塊,需要您適配一個藍牙適配器。本文主要解讀在Windows11操作系統平臺中,給臺式機連接藍牙耳機。
一般情況下,都是插在閑置的電腦USB接口上。
大家可以在圖中看到,我把藍牙適配器插在了主機的前置面板上。
但是建議,如果您對藍牙適配器寄托了很多任務,就把藍牙適配器插在,主機的后置面板上,供電效果更強,受到的干擾更少。
用途?因人而異!
本文,僅僅以連接無線耳機為例,解讀適配過程!
第一步,選擇一個閑置的USB端口,插入藍牙適配器。
第二步,查看包裝清單!完成驅動安裝。當然,有些藍牙適配器是免驅動的。
USB藍牙適配器×1,驅動光盤×1。
第三步,在Windows11中打開設置面板,找到藍牙和其他設備,如圖所示。
第四步,打開藍牙,添加設備,如圖所示。
第五步,確保設備打開,并被發現,選擇要連接的設備。
第六步,系統提示,設備已經準備就緒,如圖所示。
第七步,根據需求,可以選擇斷開連接或者刪除設備。
現在我們拓展一下思路,如果您想連接鼠標鍵盤,音箱、耳機,藍牙手柄,手機,平板等設備。
我們在選配藍牙適配器的時候,要關注更低的延遲、更高的音質、更遠的距離、更穩定的傳輸。
在這里不得不提一句,即使我們選擇的是免驅動的藍牙適配器,也要關注商家給出的說明,一般情況下,win7操作系統還是需要安裝驅動的。
如果你是一名音樂愛好者,平時在聽歌的過程中肯定會使用到藍牙耳機這一設備。在辦公的或者日常生活中,需要用到電腦聽歌,這時候藍牙耳機應該怎么連接電腦呢?小編將會給大家帶來藍牙耳機連接電腦的方法,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請繼續往下看吧。
藍牙耳機怎么連接電腦
1.確認你的電腦是否支持藍牙模塊。一般來說,筆記本電話的無線信號模塊會包含藍牙功能,所以筆記本的用戶不用擔心。如果你是臺式機用戶,主板并沒有內置wifi信號模塊,需要先購買usb藍牙發射器,才能和藍牙耳機進行連接。
2.確認你的電腦是否打開藍牙選項。筆記本電腦默認是會打開藍牙功能的,以windows10為例子,打開藍牙的方式為:點擊右下角任務按鈕——在呼出菜單里點擊藍牙,即可。
3、打開藍牙耳機,長按開機按鈕數秒,進入到連接模式。
4、當藍牙耳機的信號燈閃爍時,代表藍牙耳機可以與電腦開始連接
4、打開電腦設置——藍牙——添加藍牙設備,選擇你需要連接的藍牙耳機型號,點擊連接即可。
5、連接成功以后,藍牙耳機的信號燈是處于常亮狀態的(不同型號的無線藍牙耳機有不同的方式提示)
6、測試連接質量,可以打開音樂播放軟件,測試耳機聲音是否正常,如果音量過小,可以打開電腦的音量控制器,調整需要的音量。
以上是藍牙耳機連接電腦的通用方法,每個藍牙耳機的連接開啟方式不同,各位可以參考各自的品牌說明書哦,或者聯系廠家客服進行詳細了解。
如果覺得本文對你有幫助,歡迎
“關注”
“點贊”
“收藏”
“轉發”
我是知科技,感謝你的閱讀!
看到會第一時間回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