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了,iPad 已經往「專業」方向進攻好長一段時間了,再反觀現在的 Android 平板,能做些什么呢?
籍著聯想家的「小新 Pad Plus 11 英寸」在手的機會,跟大家找找 2021 年的 Android 平板究竟能做什么的答案。
聯想的「小新」品牌線向來都是比較親民的,主打年輕、性價比路線,小新 Pad Plus 也不例外,官方主動給它定位為學習相關的 Android 平板電腦。
再看配置,驍龍 750G 平臺、6GB 運行內存、128GB 的儲存容量,配有 7700mAh 容量的電池,跟 iPad Pro 類似的 4 揚聲器設計,以及一塊 11 英寸的 2000 × 1200 分辨率液晶面板,這樣看來,只用來上網課什么的,就有點太浪費了吧。
Android 平板嘛,最大的功能就是影音。4 揚聲器的聲音就不用多說了,雖然比不上獨立音箱的表現,但至少在立體聲的表現上要優于 iPad Pro、iPad Air 以外的大多平板電腦。
這塊 11 英寸的 2000 × 1200 分辨率的屏幕,官方將其稱為 2K 分辨率,16:9 的屏幕比例,市面上大多數視頻都能滿屏幕播放。而我們實驗室測得這塊屏幕最高亮度 410.16nits,對比度 1519:1,對于一款 Android 平板來說,表現算不錯了。
而它的兩種顯示模式 —— 「鮮艷模式」和「標準模式」,都是對應了 sRGB 色域調教的,實驗室測得兩種模式下,sRGB 的色域覆蓋分別能達到 101.06% 和 100.40%;而 124 色平均 ΔE2000 分別為 5.75,和 4.75。
小新 Pad Plus 雖然沒有用上高通驍龍的旗艦級芯片,但采用 7 系的驍龍 750G,性能完全能支持起小新 Pad Plus 的體驗了。
游戲也不例外,為了解驍龍 750G 在小新 Pad Plus 的游戲性能,這里我繼續用經典的「王者榮耀」以及「和平精英」進行測試。
先看「王者榮耀」,開啟高清畫質和抗鋸齒,并將分辨率調到「超高」,幀率調到「高」(60fps),整個游戲幾乎不卡頓,錄得平均幀率 59.9fps,在大部分時候都能滿幀運行,CPU 的表現也沒有明顯地異常浮動。
然后是「和平精英」,為了測試壓力,用了工具破解了更高幀率模式,畫面質量調到「HDR 高清」,抗鋸齒、陰影等增強畫質的耗能開關都給打開,不過因為小新 Pad Plus 的屏幕最高只有 60Hz,為了更大程度摸底它的性能,刻意將幀率設為 90fps。
錄得小新 Pad Plus 在整個游戲中的穩定還是挺高的,平均幀率 59.7fps,幾乎滿幀,只有幾次非常小強度的掉幀,不過視覺上基本察覺不到,CPU 的各核心的穩定性也是不錯的。總的來說,小新 Pad Plus 在玩一些主流的游戲表現還挺讓人滿意的。
影音、游戲、娛樂飽足后,就得繼續學習和辦公啦。
本文大概有 1/3 的篇幅,是在小新 Pad Plus 上,利用 Office 配合自帶的百度輸入法,觸屏來打的,體驗嘛,當然是比不上實體鍵盤的啦,另外個人覺得稍比 iPad Pro 要差一丟丟,主要平板上的百度輸入法會沒那么好,如果換成 Google 拼音輸入法個人感覺會好些。
其實小新 Pad Plus 底部邊框有四枚觸點,如果需要,還可以選配自家的磁吸鍵盤保護套,體驗會比觸屏輸入好不少。
另外,跟華為類似的跨平臺、跨設備協作功能,小新 Pad Plus 也會有,聯想把它稱為 Lenovo One;另外還提供桌面模式,app 以窗口的方式展示,重點不在所謂的桌面化,而是多任務操作,個人覺得其實還挺適合平板的。
Android 平板最大的弱點并不會在硬件,而在軟件,特別是一大把專為 Android 手機開發的 app,為橫屏的 Andoird 平板開發,或者說順便適配的 app 簡直寥寥,聯想用了個比較巧妙粗暴的方式曲線救國,提供了所有豎屏 app 強制橫屏顯示的開關,體驗確實會比頻繁切換橫豎屏要好,不過嘛,顯示效率要打點折扣了,畢竟左右兩邊的顯示都沒被利用上來,就像那些豎屏的短視頻強制切為橫屏時,左右會加些毛玻璃效果的「白邊」。
不到兩千的小新 Pad Plus、不到兩千的 Android 平板,性能夠用,從體驗上來看,也文也武,曲線救國地填補 Android 平板生態上的不足 —— 其實現在一臺 Android 平板能做的事情并不少了,但在選購前,還得需要先了解你的需求,再按需求辦事。
外媒最新消息,日前谷歌安卓官方網站中正式刪除了平板電腦品類。谷歌安卓官網過去通過手機、穿戴產品、平板、電視、汽車等多個硬件板塊來介紹全球安卓廠商開發的產品。但是谷歌日前刪除了平板電腦的項目。谷歌這樣的舉動,表明科技行業正在逐步失去對平板電腦的興趣和關注度。(騰訊)
歌最新舉措旨在刺激Pixel平板銷量,卻不慎揭示了其對重返平板市場的困惑。原本的策略是通過削減價格來吸引消費者,但這反而削弱了產品的最大賣點——聲波底座。曾經的Pixel平板以獨特的聲波底座為傲,如今卻因價格降至400美元而缺失這一功能,性價比大打折扣。
盡管我曾努力嘗試增加Pixel平板的使用頻率,對其設計和纖薄邊框的觸感頗為欣賞,但遺憾的是,它缺乏官方鍵盤和觸控筆,僅有的昂貴保護套也無法彌補。在處理工作或娛樂應用時,它的性能平庸,且缺乏針對平板優化的應用,無法與競品抗衡。
如今,Pixel平板在我廚房中扮演著便捷屏幕和音箱的角色,播放音樂或展示照片尚可,但它本質上已淪為一款依賴底座才能發揮潛力的設備。在售價400美元時,它面對iPad的挑戰顯得力不從心。蘋果的平板無論新舊,都能提供長久的優質體驗,且配件豐富,更能滿足用戶需求的增長。
真正的威脅來自亞馬遜,其Fire Max 11平板加鍵盤和觸控筆套裝僅售330美元,功能多樣且兼容Google Play,能輕松轉換為工作利器。相比之下,Pixel平板的策略模糊不清,沒有針對性的改進,也沒有明確的差異化競爭點。
谷歌本應利用傳聞中的配件提升競爭力,但顯然并未這么做,只是單純地降價清倉。即使減價,也不足以吸引那些尋求實惠的買家。如果當初能將價格定在299美元,或許情況會有所不同,但現在,Pixel平板的降價策略更像是無奈之舉,而非明智決策。
Post by 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