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磁盤容量的總體掌握外,我們還常需要了解某些文件夾的空間占用情況。要獲知文件夾容量占用情況,通常需要右擊文件夾,然后從屬性窗口中查看,若想看清多個文件夾的占用情況,只能一個接一個地查看文件夾屬性。為此,可用兩種方法實現文件夾容量的快速查看。
1. 使用第三方資源管理器軟件
通過定制Tablacus Explorer文件夾容量透視功能來實現文件夾大小的顯示。
首先下載只有幾百KB大小的綠色便攜版文件資源管理器軟件Tablacus Explorer。啟動后在資源管理窗口中右鍵單擊文件列表標題欄,然后從彈出菜單中選擇最底部的命令“其他…”。
接下來,在隨后出現的選擇詳細信息列表窗口中,選中“總計文件大小”選項,然后確定。
隨后再回到Tablacus Explorer文件資源管理器窗口中,就可以在最右側出現一列顯示文件夾大小的信息。
小提示:執行上述操作后,若文件夾大小信息列表沒有顯示出來。可通過Tablacus Explorer軟件的Options設置窗口,依次點擊“選項→列表→資源管理器”,然后將其下的“詳細信息”選中即可。
2. 使用Windows插件實現
如果不希望使用第三方軟件,給Windows文件資源管理器添加FolderSize插件,也可以實現文件夾大小列表顯示功能。該插件安裝之后,每當我們在Windows資源管理器中點擊打開某個盤符或一個文件夾后,就會跳出一個Folder Size浮動窗口,其中文件列表的右側一列Size,即顯示出每個文件夾的大小。
要了解更多熱門資訊、玩機技巧、數碼評測、科普深扒,可以點擊右上角關注我們:雷科技
----------------------------------
我們都知道,安兔兔一般是拿來給手機跑分的。曾經有一段時間里,安兔兔跑分基本是國內手機廠商發布會上的必備環節。對作為普通消費者的我們來說,安兔兔也是一款用來檢測手機性能的有效工具。
就在今天下午,安兔兔官方微博上突然分享了一款固態硬盤的測試軟件。官方表示,這款工具是安兔兔的工程師業余時間做的,已經在公司內部測試了一段時間。除了測速,它還可以用來顯示電腦的溫度、啟動次數、健康度、使用時長、總寫入量等信息。
安兔兔這款硬盤測試工具目前只支持Windows系統,采用了免安裝的封裝方式,直接雙擊打開exe執行文件即可開啟使用。這款工具會顯示固態硬盤的詳細信息,包括品牌、型號、容量、傳輸模式等。
小雷(微信:leitech)使用的電腦是小米筆記本Air,硬盤容量為128GB,采用的是SATA接口。從安兔兔SSD測試結果來看,硬盤使用時間已經達到了近2000個小時,寫入量則接近2TB。
由于小雷的電腦硬盤儲存了比較多的資料,硬盤剩余空間比較小,隨機讀寫速度已經受到了明顯的影響。
目前來說,Windows系統上比較常見的固態硬盤測速工具為AS SSD Benchmark,它也可以顯示很多個固態硬盤相關的信息,包括最核心的讀取速度。
不過,相對來說,安兔兔這款硬盤測試工具,提供的信息更豐富實用,在界面設計上對國內用戶也會更加友好。
現在,這款工具的下載鏈接已經放出,如果你有需要,可以在雷科技公眾號(微信:leitech)中回復 安兔兔 即可獲得它。
安兔兔這次推出一款硬盤測速軟件,可以說有點“不務正業”,畢竟它跟手機沒什么關系。但是,現在固態硬盤在電腦上已經相當普及了,這樣一款工具可以很好地幫助我們檢測硬盤的性能,也能更好地辨別它的優劣。實際上,已經具有很高知名度的安兔兔,可以考慮推出更多的PC端的測試工具,說不定會大受歡迎。
df命令用于查看磁盤分區上的磁盤空間,包括使用了多少,還剩多少,默認單位是KB
比如以下命令: df -h, 執行結果如下:
解釋一下后面的h和l參數,h是把顯示的單位改成容易辨認的單位,不再是默認的KB了。
下面附上df命令的全部參數使用說明:
-a或--all:包含全部的文件系統;
--block-size=<區塊大小>:以指定的區塊大小來顯示區塊數目;
-h或--human-readable:以可讀性較高的方式來顯示信息;
-H或--si:與-h參數相同,但在計算時是以1000 Bytes為換算單位而非1024 Bytes;
-i或--inodes:顯示inode的信息;
-k或--kilobytes:指定區塊大小為1024字節;
-l或--local:僅顯示本地端的文件系統;
-m或--megabytes:指定區塊大小為1048576字節;
--no-sync:在取得磁盤使用信息前,不要執行sync指令,此為預設值;
-P或--portability:使用POSIX的輸出格式;
--sync:在取得磁盤使用信息前,先執行sync指令;
-t<文件系統類型>或--type=<文件系統類型>:僅顯示指定文件系統類型的磁盤信息;
-T或--print-type:顯示文件系統的類型;
-x<文件系統類型>或--exclude-type=<文件系統類型>:不要顯示指定文件系統類型的磁盤信息;
--help:顯示幫助;
--version:顯示版本信息。
du是用來查看文件和目錄大小用的,和df略有區別
1,比如要看/root目錄的總大小,可以用以下命令:du -sh /root,執行果如下:
或者進到/root目錄后直接執行:
其中的-s參數就是查看總大小(區別于查看其中每個目錄的大小),而-h參數是把默認的單位KB改為比較好辨認的單位。
2,如果要看/root目錄下各個子目錄的大小,包括子目錄的子目錄,但不包含/root下文件,可以用以下命令:du -h,執行結果如下:
注:該命令不包含/root目錄下的文件大小
3,如果要看/root目錄下各個子目錄的大小,包括子目錄的子目錄,且包含/root下文件,可以用以下命令:du -h *,執行結果如下:
4,如果要看/root目錄下各個子目錄的大小,不包括子目錄的子目錄,可以用以下命令:du -sh *,執行結果如下:
5,如果要看/root目錄下各個子目錄和文件的大小,需要使用-a參數:du -ah,執行結果如下:
下面附上du命令的參數使用說明:
-a或-all 顯示目錄中個別文件的大小。
-b或-bytes 顯示目錄或文件大小時,以byte為單位。
-c或--total 除了顯示個別目錄或文件的大小外,同時也顯示所有目錄或文件的總和。
-k或--kilobytes 以KB(1024bytes)為單位輸出。
-m或--megabytes 以MB為單位輸出。
-s或--summarize 僅顯示總計,只列出最后加總的值。
-h或--human-readable 以K,M,G為單位,提高信息的可讀性。
-x或--one-file-xystem 以一開始處理時的文件系統為準,若遇上其它不同的文件系統目錄則略過。
-L<符號鏈接>或--dereference<符號鏈接> 顯示選項中所指定符號鏈接的源文件大小。
-S或--separate-dirs 顯示個別目錄的大小時,并不含其子目錄的大小。
-X<文件>或--exclude-from=<文件> 在<文件>指定目錄或文件。
--exclude=<目錄或文件> 略過指定的目錄或文件。
-D或--dereference-args 顯示指定符號鏈接的源文件大小。
-H或--si 與-h參數相同,但是K,M,G是以1000為換算單位。
-l或--count-links 重復計算硬件鏈接的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