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電商的不斷興起,對實體店面的沖擊是比較大的,就我幾個賣筆記本電腦的朋友來說,尤其是13年14 年以后,以及近幾年的生意來看,實體店的生意可以用每況愈下來形容吧,往往幾天沒有開張也是個檢測便飯的事情了。造成這其中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就是線上的價格相比實體店來說是極具優勢的。因為線上的成本相比較于線下來說還是比較低了,畢竟可以省去一個房租的成本,但是現在線上的一些推廣費用也不是很便宜,但是綜合來說的話,比房租還是要便宜一些的,所以說線上的成本還是比線下的成本要少很多了,其次就是線上購物的一個便利性,讓您足不出戶就可以買到自己心儀的產品,同時消費者可選的產品也比較多,可選擇的范圍也比較廣,不會是單一的商家,可以做到貨比很多家。
但是線上購物有第一點還是做不到和線上一樣的,同樣這一點也是線下購物現存的一個優勢,就是顧客可以現場實際體驗這款機器的性能如何,可以給到顧客一個現場的實際感受,讓顧客可以對商品有個實際的了解,而并非像網上那種,可望而不可及的,同時線下購物可以具體了解電腦的配置和銷售員充分而具體的溝通,可以了解到自己的用途,從而可以得到一個準確的評估自己是否適合使用這個機器,此款機器是否適合自己的需求等等,更加注重了顧客的現場體驗,這個是網上商城所無法做到的。
所以線上購物和線下實體店購物的區別很是明顯,價格的優勢,和現場的體驗,你會選擇哪一個?
多人都想要在實體店組裝電腦但都怕被店家坑,喜歡的原因是:實體店取電腦的速度快且后期電腦有什么問題可以與店家面對面溝通。經過了解,很多網購電腦的人就是因為怕被實體店坑而選擇網購,其實現在的電腦店基本上都是看“人”報價,這里的“人”是指懂不懂電腦的人和懂電腦懂到什么程度的人。準確的說:懂電腦或懂電腦購買技巧的人在實體店組裝電腦是不會被坑,所以,想要在實體店組裝電腦得到真正實惠要么懂電腦要么懂技巧,購買組裝電腦只要懂以下三點技巧,那你就是電腦實體店里的常勝將軍,要是熟練掌握以下三點技巧,那電腦店的老板都“怕”你了。
組裝的臺式電腦主機
技巧一:電腦性能硬件的選擇。
電腦是由硬件組合而成,電腦的性能是要看電腦的硬件配置,影響電腦性能的硬件主要有三個,這三個影響電腦性能的硬件分別是:CPU、內存條和顯卡。電腦中只要選對這三個硬件的話,那電腦的性能就不會太差了,特別是CPU硬件一定要選對,CPU是電腦的運算核心和控制核心,CPU決定了電腦運算數據的能力和速度,知道這三個硬件的重要性后,那電腦店就坑不到你電腦主配置了,電腦主要性能框架也就顯現了。
電腦CPU硬件選擇是重中之重
技巧二:電腦硬件品牌、型號和技術參數的確定。
有些電腦店喜歡用“擦邊球”的方式來坑客戶,什么叫“擦邊球”?例如店家跟你說8G顯存顯卡再給你一個價格,那這中間的水分可大了,華碩8G顯卡、微星8G顯卡和盈通8G顯卡價格能一樣嗎?所以說:電腦硬件品牌、型號和技術參數不一樣價格就不一樣,我們在組裝電腦前一定要店家給你寫一張詳細電腦配置單,詳細的電腦配置單應該包含的內容有:每個電腦硬件的品牌、型號、技術參數、單價和質保情況。
電腦硬件上都有詳細的品牌型號和參數
技巧三:電腦的價格問題。
要店家寫一張詳細電腦配置單后,我們拿配置單上面的硬件價格跟網店對比一下,注意:對比價格時要取某寶與某東的中間價,因為這個價格實體店才可以接受,一點利潤都沒有,那沒有一個店家會愿意為你服務。
實體店坑客戶無非也只有這三個方面,只要做到了這三點,那實體店不會坑你也不敢坑你了,你享受到了網店的價格也得到了實體店的保證與服務。
本文原創版權所有,未經允許禁止侵權盜用,一經發現維權到底,全網監測侵權必究。原創作者:王李軍,本文作者:王李軍。最后感謝大家的關注與閱讀評論,記住,點關注不迷路,下期我們再見!
下數碼賣場亂象再起
作者/ IT時報記者 沈毅斌
編輯/ 王昕 孫妍
暑期,按說本應是電腦PC等數碼產品的銷售旺季,但前不久,各家市場研究機構相繼發布2023年第二季度全球PC出貨量數據,用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跌跌不休”。當寒意傳遞至銷售末梢,線下電腦城又會是怎樣一番光景?
7月底,《IT時報》記者走訪發現,相比一年前的冷清,如今的上海太平洋數碼一期和百腦匯等數碼賣場已經恢復了些許人氣,不少消費者專程頂著酷暑來到線下體驗。與此同時,賣場門前拉客的促銷場景再次出現,只開收據不開發票、沒有樣機、價格混亂等亂象也隨之而來。
“小哥,看電腦嗎?筆記本、臺式機,什么牌子都有。”剛出上海徐家匯站地鐵口,一位中年男子就迎上前來,一邊兜售電腦產品,一邊將名片塞入記者手中。
說著他就將記者帶到太平洋數碼一期后門,左轉右拐,來到一個類似倉庫的地方,這里的銷售檔口掛滿各家品牌logo,而銷售商品則直接一箱箱堆在店鋪內。走到“倉庫”最深處,就是拉客男子所在的店鋪,這里掛著聯想、華碩、戴爾、神州等眾多電腦品牌標志。
“這款賣得很火,想要的話價格可以比京東還便宜兩百塊。”店鋪負責人劉尊(化名)表示,記者所選的華碩天選4(i7、4060顯卡、512G型號)并沒有樣機體驗,但總倉庫有現貨,付錢后可以立刻調貨,都是華碩正品,當記者繼續追問能否開發票時,劉尊表示只有收據證明,報價8299元。
隨后記者來到位于太平洋數碼一期二樓的一家門店,店內擺著幾張桌子,桌上放著組裝機零部件報價單,銷售員坐在桌子對面,為想要組裝電腦的客戶“出謀劃策”。“你要的天選4筆記本我們也有賣。”熱情的銷售員叫住記者,最開始報價為8299元,當記者準備離開,便立刻降價至7699元,并表示這是今天的活動價,還送鼠標和電腦包。
離這家店不到20米的另一家專賣店,一番討價還價之后,銷售員向記者最終報價7399元,但沒有樣機體驗,也不提供發票。“我們靠賣臺式機賺錢,筆記本都是批發來的,價格相對便宜。”店鋪銷售員說。
記者以上述價格與拼多多百億補貼中的同款型號機型對比,拼多多平臺上的最低價格為7490.74元。這意味著線下實體店的報價已經低于電商平臺。
對此,百腦匯賣場一位工作人員表示,在線下商場購買產品時建議參照品牌官網價格,考慮到實體店的店面費、水電費等成本,除非有商場折扣活動,否則價格往往都會比官網高。值得一提的是,開收據和發票都屬于正規服務范疇,若商家以各種理由不開發票就需要提高警惕。
今年3月17日,知乎用戶“第九月”在上海太平洋數碼一期的華碩授權店花費一萬多元購買了一臺筆記本電腦。“第九月”先向店家確認會開發票后便掃碼付款,誰知店家收到錢后卻只給“第九月”出具了一張手寫的銷售確認單。隨后,在等待調貨期間,銷售人員告訴“第九月”他所購買的筆記本電腦顯卡不能自動切換,需要先刷機再手動設置,便讓技術人員進行指導。
在看到一連串的設置步驟后,“第九月”才意識到可能上當了。這時他表示不想要了,銷售人員便開始推薦同系列產品,始終不愿退款。在“第九月”堅持下,銷售人員以電腦質保已經激活為由,只能退75%的金額,其余25%屬于交易手續費。
爭論下技術人員道出實情。原來“第九月”購買的筆記本并非全新機,而是主板、架構等配件進行魔改后的改裝機,因此需要在設備到手后進行刷機。可到了售后環節,銷售人員與技術人員一口咬定事先告知過產品為改裝機,無法填寫售后申請。無奈之下,“第九月”聯系了律師和商場負責人,直到20日才收到全額退款。
對此,徐匯區市場監管局消保科工作人員在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表示,他們平均一天要接到5至6起有關徐家匯百腦匯、太平洋數碼廣場的消費投訴。監管部門接到投訴后,苦于缺少實質的證據,往往難以處罰商家。對有消費者投訴曾遭到店家恐嚇威脅,由于其人身并未受事實上的侵害,公安機關也往往難以據此做出處罰。
一位業內人士透露,數碼賣場的類似套路和騙局已存在多年,堪稱頑疾。問題商家最常用的套路就是偷梁換柱,用不同型號、翻新、低配等機型頂替消費者實際付款購買的高價機型,以此騙取差價。如果遇到惡劣的情況,差價可達數千元。“相關監管部門曾經整治過多輪,一度有所收斂,但近日隨著線下消費復蘇,似乎又有死灰復燃的趨勢。”
那么,如何才能避免被騙呢?某PC品牌經銷商內部人士周偉(化名)告訴《IT時報》記者,一開始自己屬于某PC大廠旗下官方經銷團隊中的一員,貨物來源都與品牌官方直接對接。但隨著市場下滑,經銷團隊負責人另立門戶成立了一家電腦銷售公司,接收的品牌越來越多,供貨渠道也變得五花八門,所銷售的商品質量也很難得到保障。“如今的PC市場魚龍混雜,我的建議是盡量在線上官方旗艦店或線下官方直營店購買,除此之外,那些所謂的線下專賣店品質參差不齊,消費者需謹慎對待。”周偉說。
排版/ 季嘉穎
圖片/ IT時報
來源/《IT時報》公眾號vit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