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屁眼的视频在线免费看,日本在线综合一区二区,久久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欧美日韩精品久久综

新聞資訊

    頭上有幾個淘汰的atx電源,想把其中一個改成可調電源來用,于是就拆了其中一個。這個電源標稱功率是額定250瓦。開始想改電壓0-25伏,電流10安的。可能這電源本身的體質原因,電流超過7安后的輸出波紋很大。所以設定了最大電流在6安。

    打開發現這電源是用7500ep芯片的,應該和tl494一樣。在網上也參考過一些改電源的方法,都是開始先拆掉輸出端的零件,保留12伏。其實大可不必這樣弄。

    我的方法是根據上圖先改調壓電路。

    芯片1腳是取樣端,拆掉5伏的取樣電阻(R4,有些電源可能沒)。

    12伏上的取樣電阻換20k,接地換4.7k(R1此電阻越小,電壓越高)。

    再找電路輸出端的穩壓管,通常有2個以上,拆掉5伏上的,把12伏上的換成30伏。


    芯片12腳是電源端,拆掉由原12伏供電的電路。通常是一個二極管串一個電阻連接的,拆掉此二極管就可以。


    原來12伏的濾波電容換了30伏電壓的,原5伏濾波電容是16伏的,不用拆也可以。然后就可以通電調試了。

    通電調試記住220伏上要串一個100瓦的白熾燈炮防止炸管,這樣通上電就可以調壓了。

    接著改限流。黑筆畫的部分就是限流電路。圖中的68k電阻,是設定電流最大值的,阻值越小,最大電流就越大。

    如果通電有嘰嘰聲的話,在3腳和15腳上接串聯的47k電阻和103電容可能會有改善,我的沒聲音就沒接。

    改動調試中:




    完成裝里面:

    果你是一個對電腦完全不了解的新手,但是又想通過自己的判斷裝一臺適合自己的組裝電腦,那你就耐心的看完本文,相信一定對你的裝機有很大的幫助。如果有很多一下不能理解的東西,沒關系,相信我說的就行。我盡量說的比較通俗一點,站在普通用戶的角度去解讀,等后面再寫進階篇,單獨分開講。

    按現在最新的電腦舉例,一般一臺組裝電腦需要這么多配件組成。

    1.CPU

    下圖看到的是CPU,也叫處理器,主要的運算部件,決定一臺電腦處理任務時候的運算速度。裝機市場CPU一般是英特爾跟AMD兩種,AMD我們就不介紹了,對新手來說不太好上手。英特爾的話目前已經到了10代處理器,從低到高是奔騰雙核的G6400,到i3-10100 i5-10400,i5-10600k,i7-10700,i7-10700k,i9-10900k。其中帶K的就是我們所說的可以支持超頻的,當然需要相應主板的配合,超頻就是CPU超出原來的最高性能,這個我們在這入門里不說了。帶F的比如10400F,10700F,意思就是不帶核顯了,簡單的說就是不配合獨立顯卡的話沒辦法使用,其他性能參數都是一樣的。


    英特爾十代i5處理器

    選擇處理器的時候根據自己的使用需求。文檔類辦公的話,可以選擇G6400,i3-10100都足夠了。游戲的話可以選擇i3-10100起,普通的一些設計畫圖類辦公,大型游戲游戲選擇i5-10400F起,剪輯渲染,稍微復雜一點的設計畫圖可以選擇i7-10700,甚至i9-10900K,喜歡超頻或者可玩性更高的可以選擇10600K,10700K這種U。補充一句,處理器有盒裝跟散片之分,散片一年質保,盒裝三年。我們裝機一般采用散片,因為很少有把CPU用壞的。還有小作坊是造不出來的,購買散片時候請注意CPU兩側金屬上有無壓痕即可,有壓痕就是撞上過主板的。

    2.散熱

    散熱器是壓在CPU上,傳導CPU使用時候產生的熱量。主要是風冷和水冷兩種。風冷的話又分下壓式跟側吹式的。現在一般來說下壓式的都是相對廉價一點的(不包括特殊形狀機箱的散熱比如ITX的),用料最便宜的是鋁的,稍微好一點的會在接觸CPU的位置加一點銅。然后是側吹的雙銅管的,四銅管的,六銅管的。這里面又分不同的品牌不同的工藝,同樣的銅管數量可能實際的散熱性能也有差異。


    風冷

    水冷的話,又分一體式水冷跟分體式水冷。一體式水冷一般根據冷排大小就是120,240,360常見的。水泵跟冷頭是在一起的,水冷液從冷頭通過軟管進入冷排循環散熱,冷排的熱量通過上面的風扇加速散發。建議i7-10700開始可以使用240水冷,i5-10400使用的話可能是顏值要大于實用。還有就是帶K的10600k,10700k,10900k都可以上水冷,特別是又超頻需求得。同風冷一樣,水冷得實際散熱能力還跟不同品牌得系列以及做工用料又很大關系。建議更具實際需要跟價格預算,購買一線品牌的水冷,效果好,風扇以及水泵噪音低,發生漏液概率更低。


    240一體式水冷

    分體水冷的話屬于高端定制型產品。我就稍微提一下了。大概就是用專門的冷頭替換CPU散熱以及拆下顯卡原有的散熱,然后獨立的水泵,水箱,冷排,通過快擰,彎頭以及自己根據接頭之間的距離,用PETG管子通過熱風槍加熱彎制,最后組成一套循環系統,加入水冷液,就成了一套分體水冷。國產冷頭,快擰國產性價比高的又BA,BY的,質量也不錯。某些電商平臺的,不知名配件的還是不推薦購買,千萬不要光看價格,不了解產品本身,被低價吸引,就購買了分體水冷的主機,后續的維護跟售后,以及漏液的風險會成為很頭痛的事情。


    分體水冷

    3.主板

    通俗一點說,主板就相當于是一個平臺,提供各種配件的插口和插槽,讓其他的配件安裝上后再通過主板上的電路系統,和芯片來進行連接,傳輸,從而組成電腦系統。我就只說目前主流英特爾十代處理器平臺的主板芯片。常見的就是H410M,B460M,Z490芯片組。一般情況下,10代CPU和主板搭配建議是。i3-10100搭配H410M即可。10400搭配B460M即可,10600K最好搭配Z490,i7-10700搭配供電比較好的B460M,也可以用Z490,10700K用Z490,10900K都用Z490。


    B460M主板


    這里面還有一個H470芯片組,但是我們線下渠道也沒見有賣的,所以我也沒看到,定位應該是高于B460M的,我看到網上有華擎的鋼鐵傳奇出了H470主板。既然線下沒得賣,我們就帶過。

    還有一點是新手經常裝機經常會問,你這個是大板還是小板。其實你這么一問就暴露了,這樣問的一般都是新手。帶M的就是M-ATX型主板也就是中小板,不帶M的就是ATX型主板,也就是我們說的大板。B460基本大多都帶M,一個品牌可能會有一個B460的大板,主要是提供更多的擴展插槽,滿足一些擴展設備的需要。而Z490的話基本都是大板,會有個別的Z490M,主要是滿足一部分上Z490主板的用戶對于機箱尺寸的要求。所以大家聽到的大板比小板好,這個說法是不夠準備的。大板只是版型的區別,以后提供更多插槽而已,主板具體的好壞還是要看她的做工,供電,用料等等。

    4.內存

    內存是暫時用來存放CPU數據的硬件,這樣就提升了去硬盤讀數據的速度。我們就可以理解為為電腦上程序運行提供的空間,也就是說內存越大,你能同時運行的程序就多。目前現在內存是到了DDR4,這是根據頻率區分的。現在常用的就是2400 2666 3000 3200 3600頻率,再網上更高的話都是比較高性能高端的內存條了,相應價格也高一點,而且需要主板的支持。H410M用2666頻率內存就夠了,B460M主板用i5-10400處理器只能達到最高2666運行頻率,上i7-10700則可以達到2933頻率,我們一般就用3000頻率內存。而i7在Z490主板上內存是可以選擇更高頻率內存,我們建議可以使用3600頻率的。當然你也可以買更好的內存,或者超頻,這個適合資深玩家。所以10600K我們也不做講解了。


    5.硬盤

    硬盤主要就是用來存儲數據的,最大的特點就是斷電以后仍能夠保存數據,這點就區別于內存。常見主要是傳統的機械硬盤跟固態硬盤。 機械硬盤的原理我們就不說了,他的優點呢就是容量大,存儲東西多,價格相對便宜。壽命呢也比較長,而且硬盤壞了以后,數據更容易找回來。缺點呢,怕震怕摔,速度相對要慢一點,重量跟體積也比較大,因為內部有小電機,所有工作噪音有點大。

    我們也提一句目前市面上全新在產的最小機械就是1T,500G的都是翻新產品。


    機械硬盤

    固態硬盤呢現在已經是電腦的標配了。它又分SATA接口的跟M.2接口。目前都是SATA3協議,插一根電源的SATA供電線,一根SATA數據線接到主板SATA接口上,速度的好點的能在500M/S左右。


    SATA固態


    SATA固態

    M.2接口的固態外觀如下圖,M.2是接口類型,但是同樣M.2同樣外觀的固態ta又分SATA協議跟NVME協議的。一般用B460M主板開始的機器盡量都選擇NVME協議的固態,速度更快。因為正常這類主機基本預算都到4000左右了,同品牌480G SATA協議的固態跟500G NVME協議的差價也就百元不到了,這點差價還是擠得出來的。但是總體來說也就傳輸文件跟測速上面更感覺出來,在玩游戲上,以及游戲的體驗上來講并無區別。所以在2000多3000多價位的機器,H410M主板為平臺的主機上還是優先考慮用SATA固態的。


    M.2接口 NVME協議的固態

    購買固態的時候我們應該選擇一線大廠的品牌,盡量是用原廠顆粒的,這樣更加可靠,穩定。當然具體還要看自己預算,選擇適合自己的。

    顯卡

    顯卡的作用就是將CPU送來的影像數據處理成顯示器認識的格式,在送到顯示器形成圖像。目前分為核心顯卡,跟獨立顯卡。核芯顯卡也就是集成在處理器里的,可以滿足基本的日常辦公跟上網需求,適合要求不高的用戶。獨立顯卡就是將顯示芯片GPU,顯存做成單獨的一塊電路板,加上散熱模塊。一般適合玩游戲和圖形處理有要求的用戶。


    GTX1660S

    下面我們以英偉達的獨立顯卡為例,教大家怎么判斷顯卡性能。


    下面我們再附上一張顯卡天梯圖,方便入門朋友直接查詢。這是16年開始的桌面顯卡型號,當然最新的30系列中已經發布的3080,3090顯卡還沒有收錄在里面,反正也直接在塔尖就行了。

    顯卡天梯圖


    電源

    電源是一臺主機的供電設備,把220V的交流電轉換成主機所有配件需要的12V,5V,3.3V等直流電壓。我們看電源主要的參數就是瓦數,就是我們常說的300W電源,500W電源,650W電源以及更高。

    電源又常見的一個指標是80PLUS認證,他其實是國外的一個認證。也就是我們經常聽見的白牌,銅牌,金牌,白金之分。這個主要是通過檢測電源在不同負載狀態下的轉換率來劃分的。轉換率=電源輸出功率/電源輸入功率。總體來說轉換率越高的電源越好,越貴。白金》金牌》銅牌》白牌舉個例子,一個500W的電源,500W標號的意思是額定最大輸入功率提供500W, 主要功耗超出這個值,電源就帶不動了。深入的主機功耗怎么計算,電源怎么選擇,電源的好壞區分,以后單獨講電源的時候再聊。

    電源

    在這,我們只說電源標500W,不是說耗電就是這么多。因為主機沒任務待機功耗,跟工作強度高低,功耗有區別。買電源盡量要買一線二線品牌的,而且盡量要功率留有寬松余量,這樣在讓電源保持好在一個比較好的負載狀態,發熱更噪音都更低,輸出的電壓更穩定。

    機箱

    機箱應該不用解釋了,也就是我們看到一臺主機的外觀部分這個殼子。 它堅實的外殼保護著板卡、電源及存儲設備,能防壓、防沖擊、防塵,并且它還能發揮防電磁干擾、輻射的功能,起屏蔽電磁輻射的作用。常見規格就是ATX機箱,M-ATX機箱,ITX小型機箱,這個跟主板的規格也是對應的。機箱還有一個功能,通過裝上機箱風扇,形成風道,特別是在硬件配置比較高的時候,發熱比較大,那機箱的風道就對散熱起著比較重要的作用了。現在大多數 機箱都是側透,也就是一側鋼化玻璃的,一般國產的100多已經可以買到質量還不錯的機箱了。大品牌的定位要貴一點,幾百上千都有。

    M-ATX機箱

    還有一種就是異性機箱,就是外形比較奇特。這種機箱大牌的一般價格都要偏貴,國產的仿造的比較便宜,就是材質稍微粗糙一點。

    異形機箱

    機箱風扇

    機箱風扇的話主要是幫助機箱散熱,配合機箱的結構,形成風道。一般分為無光和RGB發光風扇。RGB的話又分普通自變光,12VRGB同步和5VRGB同步,12VRGB就是整個風扇一個顏色變色,5VRGB的話又叫可編程是RGB,一個風扇上可以顯示多種色彩效果。機箱風扇接口又有不同,普通的大頭四針,就是插上就全速旋轉。小口的兩針也是插上就轉不可變速,小口三針是線性調壓的方式控制風扇轉速,小口四針支持PWM,風扇自己可以調速。風扇還有風量跟風壓的參數,以及轉動的軸的種類也有好壞。這里就不再深入解釋了。



    那到此的話,一臺主機的常規配件,我們就都介紹完了。相信認真看完這篇硬件入門普及知識的文章,你對電腦也可以從完全不懂到稍微入門了。接下來你也就可以在網上逛逛,去看看一些具體的配件,試著自己選擇配件嘗試搭配起來。也基本上購買電腦的時候,不會被當成小白,隨意割韭菜了。下一期我們會開始嘗試組裝一臺主機,并把容易遇到的陷阱,套路,分享給大家。記得關注我們哦。

    近研究著弄個T12焊臺,正好手頭有個舊的電腦電源,在網上查閱了一些資料,覺得自己動手做個多功能電源+焊臺更好。

    首先拆開舊電源,電腦電源最高的是+12V,但T12焊臺的最大工作電壓應該是24V,就需要把電源原來的-12V輸出加強,這樣實現出24V大電流輸出的能力。

    根據自己的設想,從網上訂購了T12控制板和手柄、調壓模塊、USB輸出以及一些撥動開關配件,花費百多元。

    配件到貨

    設備調試過程,24V輸出給T12模塊和調壓模塊,12V輸出給USB充電口,5V輸出給開關指示燈。

    接線調試

    到了外殼面板開孔的環節,走了點彎路,覺得自己開孔沒啥難度,誰知道這個面板還挺厚,用電蝕刻方法弄了一宿,還感覺開得不是很滿意。后來發現其實可以在網上定制一個,發過去CAD圖紙就行[笑哭]。

    蝕刻面板

    面板成品

    定制面板到貨,可以組裝了。

    開始組裝

    組裝成品。

    正面三大功能

    背面供電和散熱風扇

    可實現功能:1、0.5~30V直流電輸出,可以用來復活鋰電池或者給其它5V/9V/12V/24V設備供電。

    調壓電源

    2、T12焊臺,最大功率72w,5秒升溫,自動休眠喚醒。

    T12焊臺

    3、Type-C和USB充電口。

    雙充電口

    最終的成品還算滿意,基本實現了自己的設想,其實可以供電部分用成品的24V6A開關電源來做,這樣箱體內部就不至于太擁擠,不過電腦電源的好處就是輸出更加穩定還不用花錢,而且成品沉甸甸的很有分量。

    最終成品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公司新聞   |    產品方案   |    用戶案例   |    售后服務   |    合作伙伴   |    人才招聘   |   

友情鏈接: 餐飲加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    電話:010-     郵箱:@126.com

備案號:冀ICP備2024067069號-3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