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多久沒去過咖啡館了?現在咖啡館里的人們都在聊些什么?
以前的咖啡館里,人們或激情,或精致。
創投圈的人們,聊創業、投資、商務合作,動輒數千萬、幾個億的融資,估值快要買下整個地球。你可能經常遇到,特別是在那些創業咖啡館里,熱火朝天,連空氣里的灰塵都是躁動的、滾燙的。
還有CBD的高級白領們,他們或三兩一桌談著業務;或獨自一人,坐在窗邊,點杯美式,戴著耳機、盯著Mac屏幕,偶爾兩手指滑拉一下觸板。就這么半天就過去了。
然而這幾年發生了很多改變,疫情和創投環境等多重影響下,市場環境正發生著改變,一些行業洗牌,人們的生活也發生了多多少少的變化。
如今,無論是出入咖啡館的普通打工人,或還是創業者、投資者,他們談論的話題發生了怎么樣的變化?他們還聊融資、合作嗎?在生活方面他們又聊些什么?
筆者花了一下午的時間輾轉7家咖啡館,也許從他們在咖啡館的片段對話能夠了解一二。
第一站筆者來到了中關村創業大街,這里的創業咖啡館、創業空間可謂遍地都是。
3W咖啡和車庫咖啡分別在創業大街的兩頭,一個是帶有戶外空間地面咖啡館,一個是在2層。
先簡單介紹下這兩個咖啡館。兩家咖啡館都是創立于2011年,與普通咖啡館不同,它們都是定位為創業咖啡館。那正是移動互聯網爆發的時代。
先說車庫咖啡,它由11位天使投資人共同創立,2011年4月7日開始營業,號稱是全球第一家創業主題的咖啡廳。
車庫咖啡創始人蘇菂在2013年曾發文談及前兩年車庫的迅猛發展,“第一年換了將近7-8000張名片,最多一天要交流將近30個團隊,到目前為止(2013年)一共得聊了上千個團隊”。
另外據2018年一篇報道,當時車庫咖啡運營團隊稱,車庫咖啡服務創業者數十萬人次,對接投資者數千人,超過1500家創業企業從車庫咖啡走出,包括錢方科技、皮影客、魔漫相機、企業灣、墨跡天氣等知名創業企業,總融資額超百億。
而2018年一批幣圈“大腕”頻繁出入車庫咖啡,掀起一陣所謂的創業浪潮,也將車庫咖啡推到一個新高潮。
不過也在這一年車庫咖啡創始人蘇菂甩下一句“你們玩吧,我不玩了”,徹底退出車庫咖啡。
比起當時的人頭攢動,當筆者再來到車庫咖啡,看到卻是另一番截然不同的景象。
偌大的車庫咖啡館,應該差不多有近百個座位,但是筆者去的時候僅看到5個顧客,其中一個還趴在桌子上休息。
館內安靜的出奇,5個人分散地坐著,有人敲擊著電腦,有人在紙上寫寫畫畫,或者看手機。
咖啡館是開放式的,有點類似于一個中型會議室或者說是圖書館,這與傳統的咖啡館還是有較為明顯的差異。
筆者點了一杯龍井,左右打量了許久,確實無法將報道中熱鬧的創業圣地和現在的安靜畫等號。
待了大半個小時,便離開了。
3W咖啡是由拉勾網創始人許單單在2011創立,稍晚于車庫咖啡,獲得了包括徐小平、沈南鵬、陳大同、莊辰超、孫陶然在內的約180名互聯網投資人和高管在內的種子資金。
可以看到,3W成立時股東囊括了領軍企業家、投資人、知名創業者、媒體意見領袖等多個領域的互聯網業界影響力人士。
不過3W和車庫的不同點也很明顯,車庫創始人都是投資人, 而3W更像是一個圈子,它的人群分布更廣。
體現在店面上也很容易看出差異,3W就和普通的小咖啡館一樣,它在室內只有7個雙人桌,估計空間也就最多20平米,可能還不到。不過它在外面還有幾張大的椅子。
3W看起來更加休閑,在筆者待的1個半小時里,基本都有人在聊天。
剛到時,室內有4個桌子是坐著人的,其中兩位男士各獨坐一桌,另外兩桌均是一位男士一位女士。
獨坐的兩位男士都面對電腦,全程沒有說過一句話。
其余兩桌一直在聊天,其中一桌的話題比較分散,在閑聊生活和工作。
另一桌談話中則提及了裁員、資源渠道等詞,看起來應該是同事。
而在外面的長椅上,有三個人一開始談數據分析、機器學習、數據庫啥的,私心想著終于有人談創業了。不過后來又來了幾個人,隱隱約約聽到在和對方聊產品報價、產品功能,基本確認只是一場銷售活動。
在離開時,聊天的這兩桌都已經走了。聊創業談投資的真沒看到,似乎和普通的咖啡館并沒有什么不同。
不過3W咖啡杯子上的標語很有創業感:很想休息,不,你沒錢。
事實上,在看了這兩家創業咖啡館后,發現聊創業、投資的太少了,就連商務合作也不多,更多的是安靜的工作或是閑聊。
第三站從海淀來到了朝陽亞運村一帶某咖啡館,這是一家較為休閑的咖啡館。
從一進門就能看出它與上述兩家創業咖啡的不同。它面積大,但不是類似于圖書館式的通透。
剛進門是開放式地擺放幾張桌子,有點類似于飯店的普通就餐區。再往里是狹長的空間,通過過道和矮墻又把空間分成三列,相比于創業咖啡館這里分布、裝修更加休閑,還有一定的私密性。
還有這里要熱鬧多了,幾乎全部坐滿,獨坐的年輕女性居多,她們有的在吃東西,還有刷手機、電腦辦公的,還有家長帶了三四個孩子過來喝冷飲的。
筆者在滿是男士的旁邊座位坐下,不過他們好像也是同事,隱約聽著在聊工作。
據悉,這里經常爆滿,很多人在看劇。不少家長帶孩子過來避暑、寫作業。
看起來這和以前并沒有太多的不同,大家點一杯咖啡,或打開電腦,或玩手機,大多數就那么安靜的坐著。
趕到望京核心地段的時候差不多快6點了,筆者選擇了阿里中心附近的咖啡館作為探訪目標。
旁邊就有兩家咖啡館:星巴克、Costa。本來想著附近都是互聯網巨頭,說不定還能聽到點八卦消息,但終究是錯付了。
兩家咖啡館都是人極少,Costa目測只有5、6個人,星巴克也不到10個。
偌大的星巴克寥寥的擺放著一個長桌,還有6、7張雙人桌,顯得十分空曠。店里只有幾個女生圍著長桌聊天,話題無非是飲食、購物。其他人或獨坐,或端著電腦在敲擊。
而在咖啡館外,卻是熙熙攘攘的人群,一動一靜,很有對比感。
沒過一會,服務員就趕人了,原來這里6點半就打烊了。幾個女孩子悻悻離去,筆者也是。
有咖啡愛好者還向筆者推薦了兩個地方合生匯Costa、華貿星巴克。
合生匯Costa比望京的空間要大很多,大概能坐三四十人。上座率估計有一半,大部分都是閑聊的。
不過筆者還是聽到兩位疑似老板的男士在聊各自的公司。其中一人談到合伙人給自己一千多萬去干某事(這是今天聽到的最大的數字)。他們之后又聊到美股中概股,說公司在美國為了某件事花了500萬沒做起來,還說杭州的分公司業績不好。
另一桌疑似母女的兩人則在吐槽公司出差不給審批。
其中一對男女顧客挺引人注意,男士在聊自己的工作,他稱自己收到很多大廠offer,不過女士并沒有回應什么,只是表示想先去吃飯,感覺像相親的。
再看看華貿星巴克,人不多且基本都是帶電腦獨坐,十分安靜。
花一下午時間跨越了小半個北京,輾轉多個不同地點、不同風格的咖啡館。能直接感覺到的是咖啡館的人確實比以前少了很多。
也有經常泡咖啡館的資深人士說,聊幾個億融資的話題確實很少了,但是商務合作還是有的。咖啡館人流量確實少了很多,也許和限流也有關系。
在這位朋友看來,大家聊的話題可能還和以前一樣,和平時沒多大區別,有事還要談事。
其實筆者這一圈走下來,感受大概也是如此。
對于創業咖啡館,或許過了創業的那波草莽期,隨著創業更加專業化、程序化,它已經完成了它的歷史任務。
在筆者看來,創業咖啡館重要的是它曾見證一群人“星火燎原”,創業咖啡更是一種精神內涵,向前向上才是蘊含其中的魅力。
我們也許懷念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但沒有了創業者的創業咖啡,或將回歸它的最初本質。
而普通咖啡館里,人們還是一樣的談論生活、工作,只是話題中難免少不了疫情,以及裁員等職場生存困境。充滿激情的創業熱潮不再洶涌,人們更加務實,更關注當下。
國互聯網近幾年風云變幻,有公司上市,也有公司離開,而互聯網大公司在更多產業的戰略布局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草根創業的興亡,讓創業者們不禁嗟嘆。與此同時,卻也不斷有人從大公司走出來自己創業,或是在大公司的龐大產業鏈中找到了屬于自己的更加細分的領域,或是受大公司的創業氛圍感染而決定走出去實現自己的抱負。而這些創業者中有的已經將公司做到風生水起,估值過億;有的仍處于起步階段,不為人所知;有的或被前公司收購,或與前公司合作緊密;有的則與前公司競爭激烈、不相往來。
IT桔子在2014年的創業者盤點中,基于數據庫,整理盤點了14個創業派系,分別是阿里巴巴、騰訊、微軟、百度、盛大、新浪、網易、華為、搜狐、IBM、谷歌、金山、人人、雅虎,盤點還會為大家介紹這些大公司培養的創業者和創業公司,創業公司的投融資現狀以及領域分布。(可能會有所遺漏和不精確的地方,歡迎大家補充和完善。)
一、大公司創業概述
1、公司數量上:BAT盛產創業者,其他公司“產能”面臨瓶頸
以上三張圖是基于IT桔子數據庫統計出的各派系創業者人數、各派系創業公司數量及2014年新成立公司占比。
從數據上可以看出,BAT在創業人數和創業公司數上都位居前列,其中阿里巴巴和騰訊幾乎不相上下,總數相對少的百度系則在2014年出現了很多新公司。BAT作為中國互聯網巨頭,無疑也成為了創業者的搖籃。而第一梯隊中的微軟雖然總數較多,但在2014年創造力不強,而且在后面的數據中可以看到,微軟系創業公司死亡率相對較高。
在數量上位于第二梯隊的盛大、華為、搜狐、新浪、網易,都是最早一批的中國互聯網大公司,曾經的互聯網創業黃埔軍校,如今在創業者產能上已被BAT趕超。最后一個梯隊的人人系是創業者盤點中的一匹黑馬,IT桔子庫共收錄了51名曾在人人工作的創業者。而360作為互聯網大公司之一,因為IT桔子庫只收錄了36名創業者而沒能上榜。
2、投資數量上:圈子很重要,各派系投資數據力壓平均值
(注:上圖的數據結果是從IT桔子數據庫中數據統計得來,統計過程中用到了兩套數據,一套是經過篩選的各派系公司數量數據,另一套是直接調用的后臺投資數據,后者沒有經過篩選,所以有部分重復的公司和投資數據,最后采取兩套數據的創業公司總數平均值作為統計基數,此處數據未能更加精確,抱歉之至。)
從整體上看,各派系創業公司中獲得投資的公司占比都在40%以上,最高的人人系達到了65.6%,遠高于IT桔子數據庫中全部公司的獲投資數占比28.82%這一數字。只看一個派系的數據可能會存在偶然,但14個派系的投資數據綜合在一起,則可看出其中的必然,在互聯網江湖混,也是要有圈子的。
從具體公司來看,各派系的投資數據相差并不懸殊,14個派系中有12個達到了50%以上,可見大公司出來的創業者獲得投資人青睞的比重非常高的。
3、“死亡率”數據:國外大公司似乎不那么接地氣
(注:IT桔子盤點死亡或者失敗的簡單標準:數據中公司的網址無法打開鏈接或者解析、還有公開媒體的報道等數據。)
從這組數據的總體上看,國外大公司派系死亡率排在最前列,這或許跟國外公司員工長期接觸國外企業文化及業務,創業后不那么接地氣有所關系。
相對于IT桔子數據庫中全部公司的死亡率6.59%這一數據,大公司派系的死亡率普遍偏高,只有百度和華為死亡率明顯低于平均值。
二、14家大公司具體創業派系盤點
阿里巴巴系
截止到2014年12月31日,IT桔子數據庫共收錄創始人或創始團隊成員來自阿里巴巴的創業公司158家, 其中2014年創辦的公司36家。
從領域分布上看,電子商務占了很大比例,而其他領域也分布廣泛,涵蓋旅游戶外、金融服務、企業服務、SNS社交、工具軟件、電子硬件等領域,2014年的途牛上市,也讓大家看到阿里系的創業者并不是只在電子商務領域成績不俗。從投資輪次分布上看,近一半獲得投資的創業公司現在處于A輪階段,達到B輪的也有11%,可以看出阿里系創業公司的融資進程在各大派系中是很快的。2014年阿里巴巴系公司中蜜淘網、堆糖網、星空琴行等完成了B輪融資。
2014年新出現的阿里巴巴系創業公司代表:
(本文中各派系創業公司代表均按姓名拼音首字母排序)
阿穩(穩國柱),Deals99創始人、CEO。此前曾在淘寶工作一年。
鄧加旺,心安眾旺創始人。此前曾在阿里巴巴工作。
狄瑋杰,黑白校園創始人、CEO,阿里巴巴資深員工,曾在阿里云和支付寶負責多個業務。
龔義濤,萬江龍網絡創始人、CEO,此前曾任阿里巴巴資深技術總監。萬江龍網絡聯合創始人譚德偉曾任阿里巴巴資深架構師。
胡宸宇,彩貝殼創始人、CEO,前阿里巴巴產品運營負責人。
黃劍煒,仁仁分期創始人、CEO,此前曾在阿里巴巴工作。
黃若,天天百分百創始人,歷任淘寶網副總裁、天貓商城首任總經理。
蔣春成,四川環潤科技聯合創始人、技術負責人,負責整體技術管理。此前曾在淘寶無線事業部工作。
空叫獸,內淘網創始人、CEO,此前曾在淘寶工作。
賴杰,杭州樹熊網絡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及CEO,此前曾在淘寶工作。
藍耀棟,呆鵝早餐創始人和CEO,此前曾在阿里巴巴工作。
李杰,大拇哥財富聯合創始人、CTO,此前曾在阿里巴巴工作。
李廈戎,Genedock創始人、CEO,北京聚道科技有限公司CEO,曾任阿里巴巴數據科學家。Genedock聯合創始人王樂珩曾任阿里云數據產品經理。
盧亮,北京第三石科技創始人和CEO,2007年加入淘寶,參與創辦淘寶無線。
馬輝暢,億蓓網創始人、CEO,曾在阿里巴巴工作。
齊憲威,御途網創始人、CEO,大卓電商創始人、董事長,原阿里巴巴戰略合作部兼阿里巴巴華南大區總經理。
錢志龍,愛學貸聯合創始人和CEO,此前在阿里巴巴工作,前支付寶用戶事業部負責人。
唐萬里,北京噢耶在線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CEO,曾經是阿里巴巴中供團隊最年輕的區域經理,帶領100多人的銷售團隊。
王朝輝,Biu創始人,應用廚房工作室聯合創始人,此前曾在淘寶擔任產品經理。
王梅,梅子淘源創始人,此前曾在阿里巴巴工作。
王揚,街蜜創始人和CEO,此前曾在阿里巴巴工作。
吳洋洋,二次元應用JUJU聯合創始人,負責設計及用戶體驗。此前曾在阿里巴巴負責UX,并創辦了 NinjiaDesign 工作室。
吳岳衡,往來創始人、CEO,此前曾在阿里巴巴工作。
吳志敏,杭州騰貴科技創始人、CEO,求攻略網站、世界游網站創始人,曾在支付寶工作。
謝文斌,海淘網(Haitao.cn)創始人、CEO,此前曾在阿里旗下天貓無線部門工作。
陽端(Frank Yang),微美貸(VMdai.com)創始合伙人 ,2009-2012年,就職于阿里巴巴集團擔任市場營銷策劃。
楊二寶,北京噢耶在線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CTO,曾在阿里巴巴工作6年,任職技術總監,對于搜索、推薦、大數據、高性能、分布式等技術有較深研究。
葉向宇,牛客網創始人、CEO,曾在支付寶工作,重慶市阿里巴巴小額貸款有限公司技術專家。
余健,友友租車聯合創始人,此前曾在阿里巴巴工作。
郁佳杰,米折網聯合創始人及CTO,原阿里巴巴技術經理,曾主導阿里巴巴新版旺鋪的架構設計和技術實施等工作。
喻策,杭州偶爾科技創始人、CEO,快快開店創始人,此前曾擔任淘寶網商戶平臺事業部總經理。
袁行遠,彩云天氣創始人、CEO,此前曾在淘寶擔任廣告算法工程師。
袁俊,GNotes(隨筆記)創始人,曾在阿里巴巴工作。
張彪,房管通聯合創始人及CTO,蔓芳微印/暄睿網絡 CTO。2011到2012年在淘寶網擔任前端工程師。
張曦,小橙科技聯合創始人、CEO,曾在阿里巴巴支付寶O2O事業部工作。
周楷程,琴語琴愿網創始人、CEO,此前曾在阿里巴巴工作。
2014年以前的阿里巴巴系創業公司代表
蔡亮,湖南匯景投資運營總監,自駕友網創始人,曾在淘寶工作。
殘劍,杭州智游樂網絡有限公司創始人,此前曾在淘寶工作。
曾義,成都夢想兄弟網絡聯合創始人和CTO,此前曾在阿里巴巴工作。
陳棟,杭州沃趣科技聯合創始人,曾擔任阿里巴巴DBA團隊負責人。
陳立國,杭州蔓藤網絡聯合創始人,此前曾擔任融眾網CTO,還曾在阿里巴巴工作。
陳琪,蘑菇街/卷豆網 創始人,曾擔任淘寶產品經理。
陳偉,深圳市動態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及CEO,2000年加入阿里巴巴集團,曾任職于阿里巴巴、淘寶網。
陳曦,LavaRadio創始人及CEO,此前曾在阿里巴巴工作。
成新偉,童說童畫運營負責人,曾在支付寶從事支付寶客戶端運營工作。
程維,嘀嘀打車創始人,曾擔任淘寶B2C事業部副總經理。
戴仁煥,聚寶吧創始人,此前曾在阿里巴巴工作。
鄧在超,百步淘創始人,產品經理,此前曾在淘寶工作。百步淘聯合創始人黃松立此前曾任淘寶程序員,手機聚劃算開發負責人。
丁琛,樂豚Yippee Arts聯合創始人,曾在支付寶做前端開發。
丁紹順 ,杭州米幫科技有限公司、美食行、景點特價門票聯合創始人,此前曾在阿里巴巴口碑網工作。
丁宇,曲徑的聯合創始人,此前曾在阿里巴巴工作。
樊華,米茶屋聯合創始人,曾在阿里巴巴、華數淘寶擔任產品經理。
方園,成都浩泊云動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及CEO,此前曾在淘寶工作。
馮大輝,丁香園CTO,曾擔任支付寶首席DBA、數據架構師等。
馮健敏,漫悠悠聯合創始人、總經理,曾是阿里巴巴首批空降職業經理人。
馮月,股票雷達創始人及CEO,此前曾在阿里巴巴工作。
傅軍,精洗門創始人及CEO,杭州哈帝商貿創始人,此前曾在阿里巴巴工作。
谷祖林,Seed Mail的創始人,前阿里云OS云應用平臺架構師、阿里云郵箱前端架構師。
顧大宇,bong健康手環創始人及CEO,此前曾在阿里巴巴工作,原阿里巴巴國際站用戶體驗團隊、“來往”、阿里云OS垂直業務線負責人。
顧葉挺,愛車無憂聯合創始人及COO,此前曾在阿里巴巴、淘寶天下傳媒工作。
郝亞偉,微格互動創始人,曾在阿里巴巴云計算工作。
何俊,銅板街創始人,此前曾在支付寶工作。
侯松,鏡化論創始人,品尚視誠(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此前曾在淘寶工作。
華璐坷,杭州樹熊網絡聯合創始人及CMO,此前曾在淘寶工作。
黃亮新,完美衣櫥創始人,此前曾在阿里巴巴工作。
黃榮明,高考派創始人、CEO,曾就職于于阿里巴巴,有豐富的大數據從業經驗。
黃紹麟,范游網創始人,北京拾個夢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及CEO,此前曾擔任支付寶運營總監。
黃松立,百步淘聯合創始人,此前曾任淘寶程序員,手機聚劃算開發負責人。
黃小亮,內推網聯合創始人,負責運營,此前曾在阿里巴巴擔任產品經理。
姬鯤,Yeapoo一鋪科技聯合創始人,曾任阿里巴巴集團市場部業務拓展總監。
蔣海炳,500mi五百米/馬伯樂招聘網 創始人,曾在支付寶工作。
蔣韜,杭州同盾科技創始人及CEO,此前曾擔任阿里集團安全部技術總監,長期致力于建立高性能高可擴展性的互聯網風控及反欺詐平臺。
金忠堃,杭州米幫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及CEO,美食行、景點特價門票創始人,此前曾在淘寶擔任產品經理。米幫科技的其他核心成員丁紹順、劉志濤也來自阿里巴巴。
空叫獸,內淘網創始人、CEO,此前曾在淘寶網工作。
李浩,淘會展創始人,曾在阿里巴巴B2B任職6年,是阿里巴巴早期員工之一。
李建淼,酒伯樂Mr.wine聯合創始人、CEO,此前曾任阿里高級產品經理。酒伯樂另一位聯合創始人、CTO徐兆朋也來自阿里巴巴。
李杰,干洗客聯合創始人,曾擔任天貓首席產品架構師。
李立恒,車螞蟻聯合創始人及CEO,百通電商及2號車庫創始人,原阿里巴巴高管,曾擔任阿里巴巴B2B國際站“中國供應商”福建大區銷售總經理及阿里軍校校長等職務。
李琪,大嘴巴創始人,上海通吃網絡CEO,阿里巴巴前高管,2000年加入阿里巴巴,負責阿里巴巴B2B的銷售業務,2005年擔任阿里巴巴集團COO。
李三科,云臉應用鎖創始人,曾擔任阿里巴巴B2B部門客戶經理。
李洋:Feekr 市場運營負責人,有阿里巴巴等大客戶服務經驗。
李治國,挖財CEO,口碑網創始人,阿米巴資本管理合伙人,此前曾在阿里巴巴工作。
林燕,車螞蟻聯合創始人,10年阿里人,是阿里巴巴早期創業首批員工,曾經負責并擔任阿里巴巴中國事業部大西南地區渠道銷售總經理及天貓運動和汽車類目資深運營經理等職務,同時也是天貓商城早期創始人之一。
藺云,微時光運營總監,曾任職阿里運營部門。
劉冬,Payssion創始人,此前曾在支付寶工作。
劉俊,淘粉吧創始人及CEO,此前曾在阿里巴巴工作。
劉爽,創品極地聯合創始人、首席運營官,曾擔任淘寶廣告部負責人。
劉陽,相親管家聯合創始人,此前曾在阿里巴巴工作。
劉穎,樂豚聯合創始人,曾在阿里巴巴任無線事業部總監。
劉志濤 ,杭州米幫科技有限公司、美食行、景點特價門票聯合創始人,此前曾在阿里巴巴擔任UED-前端開發。
蘆宇峰,杭州烏龍島網絡CEO,旗下產品有旅途求助,此前曾在阿里巴巴工作。
羅鴻鵠,海南陸客旅游項目開發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此前曾在阿里巴巴工作。
羅希,杭州團聚科技、新開始網創始人,前阿里巴巴聚劃算團隊核心成員。
呂廣渝,孩子學啥創始人、CEO,前阿里巴巴副總裁。
毛達晟,別致APP創始人,此前曾在淘寶網UED部門工作。
孟荊,成都市夢想兄弟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創始人、CEO,此前創辦的成都網構公司被阿里巴巴收購,參與組建阿里軟件并擔任副總裁。成都夢想兄弟網絡聯合創始人、CTO曾義也來自阿里巴巴。
苗灣兒,游多多旅行網CEO,此前曾在阿里巴巴工作。
那蒙,草莓派創始人及CEO,此前曾在淘寶工作。
歐德張,布道教育創始人,此前曾在阿里巴巴工作。
潘國棟,吉屋網創始人,曾任支付寶用戶事業部產品總監。
彭毅,貝聊創始人和CEO,此前曾在阿里巴巴工作。
浦宇平,少年行教育創始人、CEO,曾在阿里巴巴擔任產品經理。
祁寧,SegmentFault聯合創始人、技術負責人,2008-2010年在阿里巴巴工作。
喬磊,周五旅游網聯合創始人,此前曾在阿里巴巴工作。
秦俐,淘課網創始人,曾是阿里巴巴早期業務發展部經理。
宋海波,丸子地球創始人及CEO,連續創業者,此前曾在阿里巴巴工作。
宋楊,淘花運聯合創始人,曾在阿里巴巴工作。
孫建榮,訂房寶創始人及CEO,此前曾在阿里巴巴工作。
孫然,杭州趨數網絡聯合創始人及CEO,此前曾在阿里巴巴B2B負責童裝和男裝整體的市場運營。
孫彤宇,盒子世界聯合創始人,曾擔任淘寶網總裁。
孫穎,愛圖購聯合創始人及CTO,9RIA.com聯合創始人,此前曾在淘寶工作。
湯城,INFOLIFE聯合創始人及CTO,負責產品研發,此前曾在阿里巴巴工作。
湯崢嶸,2013年9月加入途牛擔任CTO。2004年至2012年在阿里巴巴工作,先后擔任過淘寶網、支付寶、B2B的資深總監及日本阿里巴巴CTO。
唐樨瑾,杭州麥苗網絡創始人,曾在阿里巴巴工作。
唐宇良,北京賽博智通創始人及CEO,負責公司的日常運營,曾在淘寶網和支付寶工作。
王春生,禪道(易軟天創科技)創始人,曾在淘寶、阿里巴巴工作。
王大力,嗨校網聯合創始人,曾在淘寶工作。
王剛,寶貝有約聯合創始人,原支付寶商戶事業部總經理。寶貝有約另一個聯合創始人,此前曾擔任阿里巴巴北方大區副總經理。
王皓,蝦米網創始人,此前曾在阿里巴巴工作。
王建時,卡塔科技/無線淘皮聯合創始人,曾在阿里巴巴工作。
王強,咔嚓沖印創始人,此前曾任淘寶網高級設計專家。
王天勇,錢景財富CTO,曾就職于阿里巴巴。
王文峰,京拍檔創始人、CEO,原淘寶搜索部門主管。
文超,OKTrips聯合創始人及CTO,曾在阿里巴巴集團研發院從事大型電子商務網站的系統研發、設計和架構工作。
文君,有家小店聯合創始人,此前曾擔任淘寶網產品經理。
吳國權,杭州彩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CEO,此前曾在淘寶工作。
吳翰清,安全寶聯合產品副總裁,前阿里巴巴集團高級安全專家。
吳云州,Gitshell 創始人,此前曾在阿里巴巴工作。
吳志祥,同程網創始人,曾在阿里巴巴工作。
吳宗遜,杭州樂活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創始人,愛美呀創始人,此前曾在阿里巴巴工作。
夏斌,自在客旅行網CTO,此前曾在阿里巴巴工作。
謝旭,杭州九言科技創始人兼CEO,旗下有圖圖購購、愛圖購等,此前曾在淘寶工作。
徐景,瘋拍聯合創始人及CTO,回聲FM聯合創始人、碼云聯合創始人,掌覽天下聯合創始人之一,曾在淘寶網中擔任技術團隊的負責人,參與和主導雅虎咨詢頻道、雅虎關系開放平臺等的開發工作。
許文,愛意匠創始人,此前曾在阿里巴巴工作。
薛文丞,TouchChina景點通聯合創始人、產品設計副總裁,此前曾在阿里巴巴工作。
Yolanda,螞蟻招聘聯合創始人、COO,此前曾在阿里巴巴工作。
楊洋(蚱蜢),愛拼車聯合創始人,此前曾在阿里巴巴工作6-7年。
葉進武, 盈盈理財創始人,杭州龍盈投資CEO,此前曾在支付寶工作多年。
葉一火,比特寶創始人,曾在阿里巴巴B2B工作。
袁震星,杭州網營科技創始人及CEO,曾擔任淘寶網客服總監、運營總監等職。
翟飛,Flashunit閃點聯合創始人,此前曾在淘寶商城工作。
張斗,音悅臺創始人,此前曾在阿里巴巴工作。
張浩,挖東西比價網創始人、CEO,余姚貓眼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創始人,此前曾在阿里巴巴云計算部門工作。
張暉,運滿滿創始人,此前曾在阿里巴巴工作。
張涓,堆糖網創始人,此前曾在阿里巴巴工作。
張良倫,米折網聯合創始人及CEO,原阿里巴巴旺鋪負責人、高級產品經理。
張睿志,i享受創始人、CEO,此前曾在阿里巴巴工作。
張壽松,搜索技術專家,人人折研發副總裁,原團138網創始人兼CEO,此前曾在阿里巴巴工作。
張效海,房價網創始人及CEO,1999-2002年在阿里巴巴工作。
張子恒,聯合美妝創始人及董事長,悠可網創始人及CEO,曾擔任阿里巴巴上市公司海外事業部副總裁。
趙京雷,上街吧聯合創始人及CEO,2010年7月入職阿里巴巴。
趙亮,杭州揚兆網絡技術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原阿里巴巴高級產品經理,曾負責winport旺鋪、交易、淘寶分銷、誠信通、ICBU安全等多項業務。杭州揚兆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另一名聯合創始人劉洋曾任阿里巴巴高級產品專家
趙思銘,西安多聽網絡創始人,曾擔任淘寶網高級產品經理。
周全,深圳工作家聯合創始人、副總經理,此前曾在淘寶工作。
周永健,杭州青梅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及CEO,此前曾擔任淘寶產品運營、阿里巴巴客戶經理等。
朱寧,網名白鴉,口袋通聯合創始人,逛聯合創始人,貝塔.朋友聯合創始人,此前曾擔任支付寶首席產品設計師。
鄒臣亭,寶貝有約聯合創始人及CEO,此前曾擔任阿里巴巴運營總監。寶貝有約聯合創始人王剛,曾任支付寶商戶事業部總經理,另一個聯合創始人王明,此前曾擔任阿里巴巴北方大區副總經理。
左煒,想去網聯合創始人,此前曾在淘寶工作。
騰訊系
截止到2014年12月 31日,IT桔子數據庫共收錄創始人或創始團隊成員來自騰訊的創業公司156家, 其中2014年創辦的公司32家。
從領域分布上看,游戲和SNS社交兩個騰訊本身最重要的業務也是騰訊系創業者創業最多的兩個領域,而電子商務、企業服務、金融服務、工具軟件等領域也出現了很多創業公司。從投資輪次分布上看,天使輪和A輪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說明騰訊系創業公司處于初創期的依舊很多。騰訊系有投資數據的公司中被收購的比例也很高,占到有9%,其中大部分是游戲領域公司。
2014年新出現的騰訊系創業公司代表
陳晨,融貝網聯合創始人、CTO,此前曾在騰訊工作。
鄧林川,杭州隨筆記網絡聯合創始人,ticktick、滴答清單聯合創始人,曾在騰訊無線部門工作。
龔芳芳,解放杯聯合創始人,深圳推倒科技公聯合創始人,此前曾在騰訊工作。
江金濤(冷焰),Sobug白帽眾測創始人、CEO,曾擔任騰訊安全工程師。
雷浪聲,深圳市護你全家科技聯合創始人、CEO,刷機精靈及瓶子科技聯合創始人(該公司被騰訊收購)。
李俊燊,連續創業者,托福Easy姐創始人,曾任職千夜旅行網COO,此前曾在騰訊工作。
李明強,廣州圖普網絡科技創始人及CEO,圖圖搜衣的創始人及CEO,曾供職于微信團隊,是微信早期主要成員之一,曾在騰訊的廣州研發中心工作 8 年,擔任過前端架構師、項目經理等職務。
李清國,宅外賣創始人、CEO,此前曾擔任騰訊QQ電影票華東區總監。
劉靖康,名校直播創始人、CEO,創業前曾在騰訊實習。
馬揚,獨到科技聯合創始人,和張文浩是大學本科同學,此前曾在騰訊工作。
鬧鬧,iDarex敢玩創始人,負責產品設計及整體規劃,曾擔任騰訊產品經理,3年移動產品設計經驗。
倪抒音,錢生錢聯合創始人、CEO,2年騰訊工作經歷。
歐陽云,云智聯網絡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前騰訊戰略部負責人。
彭俊軍,上海多財多富商務咨詢有限公司(多多財富)聯合創始人及法人代表,此前曾在騰訊工作9年,歷任騰訊網新聞頻道副主編、視頻頻道主編、視頻中心副總監等。
石瑞,蒲公英科技創始人,延安云匯聚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此前曾在騰訊工作。
譚新民,梅開二度CTO,現在在騰訊擔任后臺架構師。
田啟林,樂錢聯合創始人,此前曾在在騰訊工作。
王凡(Hata),深圳巧貝科技創始人、CEO。此前曾擔任騰訊即時通訊產品部-IM產品總監。
王天勇,錢景財富CTO,曾就職于騰訊。
吳倪航,拇指身邊購COO,此前曾在騰訊工作,主導建立騰訊企業郵箱全國區域(主要針對江蘇區域)銷售隊伍。
肖文杰,桔子理財創始人、CEO,分期樂創始人及CEO,曾擔任騰訊財付通總監。
嚴瀾,海沸數據(Hyfay Data)創始人,上海創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技術負責人,此前曾擔任騰訊公司B2C商城平臺架構師。
楊光,9466網頁助手創始人及CEO,2010年-2013年任職于騰訊手機QQ瀏覽器團隊,負責瀏覽器后臺整體運營系統搭建。
余芳,幣看Btckan聯合創始人、COO,此前曾在騰訊工作。
張帆,妙計旅行創始人和CEO,曾先后擔任騰訊創新產品中心智能語音搜索技術負責人。
張昕,EDUChange愛德成智創始人、CEO,此前曾在騰訊工作。
趙冬,找工雷達創始人、CEO,深圳市網家緣科技創始人,此前在騰訊工作過 8 年。找工雷達聯合創始人、CTO宋瑋也有過騰訊工作經歷。
鄭明,美話創始人,北京文豐怡合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4 年騰訊公司工作經歷(產品、BD)。
鐘明祿,嘰嘰(Jiji.ly)創始人,此前曾在騰訊工作,負責QQ互聯、微博等業務。
鐘甄,社交網絡繽紛網創始人兼CEO,心跳創始人,曾擔任騰訊戰略總監。
周勁峰,Formax集團創始人、CEO,此前曾在騰訊工作。ormax集團公司創始人之一、CTO也來自騰訊。
2014年以前的騰訊系創業公司代表
鮑春華,3W咖啡聯合創始人,拉勾網聯合創始人,曾就職于騰訊公司。
蔡月芳,手機游戲公司掌靈無線科技創始人,此前曾在騰訊工作。
曹輝,蛋生網創始人及CEO,曾任騰訊拍拍網運營負責人。
曾杗,智品移動聯合創始人,曾任職于騰訊任安全中心產品經理。
曾慶瑞,北京佩服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曾任職騰訊。
曾永林,成都艾塔科技創始人及CEO,曾經在騰訊互娛擔任過多款游戲的主程。
曾瑜輝,信融財富 CEO。原騰訊財付通高級產品經理、大項目經理。
陳進盛,ZZKKO公司CTO、深圳市找庫科技CTO。曾在騰訊工作2年擔任工程師。
陳雷,深圳市蘇摩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CEO。 2003 年至 2006 年在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任項目經理。
陳林,GlobalApp(漂流瓶)聯合創始人,曾在騰訊研究院工作。
陳應魁、王星,賣座網創始人,曾在騰訊工作。
陳元強,深圳木浪科技創始人,多備份創始人。曾擔任騰訊家庭產品技術總監等。
程茜,暖糖創始人。2006-2011年在騰訊科技工作。
鄧志成,校導網聯合創始人兼總裁。此前曾擔任騰訊市場部品牌經理。
杜均,火幣網創始人及CEO。此前曾擔任騰訊產品運營等。
范新紅,嘀嗒行/天天特價游創始人,此前曾在騰訊門戶事業部門工作。
方園,成都浩泊云動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及CEO。此前曾在騰訊工作。
封林毅(夜貓),iTools(深圳創想天空)聯合創始人,是騰訊第6號員工。
付恒,Mapiz(聚智互動)聯合創始人,曾在騰訊SOSO工作。
剛宇星,寰宇天際聯合創始人,曾任騰訊公司《穿越火線》產品經理。
高萌,我要好貨網(廣州潤青)創始人,曾在騰訊互聯網市場部工作。
龔磊,武漢橄欖無線科技有限公司CEO 。在騰訊總部工作7年后繼任騰訊武漢分公司總經理一職。
龔正偉,深圳市道熙科技創始人及CEO,此前曾在阿里巴巴工作。
郭列, MYOTee臉萌開發者、創始人。此前曾在騰訊擔任產品經理。
郭欣,美麗家創始人,曾在騰訊網站部工作。
郭新濤,連續創業者,麥圈互聯科技(AA賬本)創始人及CEO,銀客網聯合創始人及CEO。曾就職騰訊。
郭新濤,銀客網CEO,此前曾在騰訊搜索部門工作 。銀客網聯合創始人張天樂也來自騰訊,曾職于騰訊財經中心,參與騰訊自選股等互聯網金融應用的設計、研發。
郭志偉,多米商城創始人,曾在騰訊拍拍擔任產品經理。
海蘭(陳紅娟),NextCar創始人。騰訊汽車副主編。
韓達旭,新蜂ROM聯合創始人,在騰訊擔任項目經理。
韓麗穎,鄰家醫生創始人、CEO,深圳市樂微客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此前曾在騰訊工作5年。
胡茂華,多備份聯合創始人、CEO。曾就職于騰訊,負責過騰訊網運維平臺建設、門戶產品的研發及管理。2008北京奧運會騰訊技術保障團隊副組長。
黃何,磊友創始人,曾在騰訊擔任產品經理。
黃曉韜,火兔相機CEO,嘀咕網CEO,嘀咕CEO,曾擔任騰訊無線互聯網部產品總監。
黃種溪,深圳酷牛游戲創始人及CEO。此前曾在騰訊工作。
惠博,道有道公司研發中心副總經理,曾在千橡騰訊負責產品工作,負責公司產品設計與研發。
季昕華,UCloud創始人、CEO,曾就職于騰訊,負責騰訊安全體系建設。
姜磊,成都格斗科技創始人和CEO,91ACT創始人。此前曾在騰訊成都游戲部門工作。
金星,新氧網創始人、CEO。曾擔任騰訊財付通產品運營總監等。
荊濤,喜叮當創始人,曾擔任騰訊北京公司副總經理。
孔敏,楓格網創始人、CEO,此前曾在騰訊工作。
李華,富途網創始人,騰訊18號創始員工。
李建成,房多多聯合創始人\CTO,此前曾擔任騰訊深圳研發中心總經理。
李敬球,OpenCom周百通創始人、CEO。曾服務騰訊公司多年并擔任技術骨干,對于用戶行為、大數據技術以及移動社區趨勢具有很深的研究。
李明強,圖圖搜衣創始人及CEO。曾供職于微信團隊,是微信早期主要成員之一。
李朋濤,微印創始人,曾在騰訊擔任產品經理。
梁劍華,美啦美妝聯合創始人、CTO。在騰訊工作5年半,先后服務于QQ空間、QQ郵箱、微信。
廖赤恒,北京青果靈動科技聯合創始人。曾供職于騰訊手機游戲部門。
林凱,天天太美網絡科技(北京)有限公司CEO,此前曾在騰訊工作。
劉國瑞,康樂網CEO,曾擔任騰訊公司渠道業務助理總經理,騰訊渠道業務創始人。
劉慶遜,北京盈禾優仕科技聯合創始人,此前曾在騰訊擔任產品經理。
劉鄴,百貨網聯合創始人,曾在騰訊工作。
劉穎麒,深圳移卡科技董事長兼CEO。此前曾擔任騰訊財付通總經理。
劉永安、張利,深圳吉屋網絡聯合創始人,曾在騰訊財付通工作。
呂簫,深圳市禾日科技、刷寶聯合創始人及總經理。此前曾在騰訊工作。
馬德龍,3W咖啡聯合創始人,拉勾網CEO曾就職于騰訊。
馬金輝,火谷網絡聯合創始人、CEO。此前曾在騰訊上海工作。
莫顯峰,UCloud聯合創始人、CTO,曾擔任騰訊技術總監。UCoud的COO華琨也來自騰訊,曾任騰訊運營總監。
潘曉旭,遇見聯合創始人及CEO,益玩游戲/益玩網絡CEO,此前曾在騰訊工作。
彭明鑫,深圳G友工作室創始人,曾供職于騰訊,參與過網站、SP、網絡游戲、平臺軟件的項目,騰訊高級產品經理。
秦保安,樂刷聯合創始人,曾在騰訊財付通工作。
秦軒,考拉迷你倉聯合創始人及CEO。曾擔任騰訊高朋總裁。
邱諄,愛秀吧聯合創始人,麥圈聯合創始人。曾在騰訊工作。
施翼,卓正醫療的聯合創辦人,并擔任商業運營總監。曾擔任騰訊科技的高級產品經理,負責在線保險、醫藥等生活服務電商領域的產品體驗和用戶運營。
宋樂,帝派車載上網導航聯合創始人。2005年—2008年,騰訊汽車頻道主編。
孫宏生,網信金融集團市場副總裁、眾籌網CEO。曾在騰訊公司工作近九年,先后服務于在線媒體業務集團、搜索業務以及移動互聯網媒體集團,歷任媒體業務系統市場總監、搜索業務系統市場總監、移動互聯網業務集團戰略品牌中心總監兼新聞發言人。
唐欣,幼獸網(悠都網)創始人,曾擔任騰訊無線業務副總裁。
田宗仁,24派科(24拍、硒品匯商城)聯合創始人,曾在騰訊工作。
汪海兵,淘米創始人,曾擔任騰訊產品經理。
汪祥斌,DataEye創始人,深圳市慧動創想科技有限公司CEO。 2009年加入騰訊,就職于互動娛樂研發部門平臺架構組,長期從事游戲基礎組件以及運營支撐系統的研發,支撐過御龍在天、QQ飛車、QQ炫舞、CF、DNF等多款知名游戲的運營工作。
王風雷,云遙科技聯合創始人、技術負責人。騰訊soso算法工程師2年,負責soso網頁搜索索引選取項目,獲得騰訊EVP特別獎。
王皓棉,code4app.com 創建人,LazyTrip(閑旅網)聯合創始人,馬蹄網聯合創始人,此前曾在阿里巴巴工作。
王慧,Tukmob土殼移動創始人及CEO。此前曾在騰訊工作。
王堅,糗事百科創始人、秘密創始人,《結網》作者。2005 年進入騰訊,先后擔任過QQ郵箱產品經理、Q吧產品總監、高級戰略經理等職務。
王培盛,上街吧的聯合創始人。此前曾擔任騰訊搜搜高級研發工程師。
王齊,騰米跑跑創始人,北京騰米尼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騰訊第12號員工。
王卿羽,深圳淘樂科技創始人,曾在騰訊工作。
王慶,成都魔方在線聯合創始人、CEO,曾在騰訊工作,負責《QQ三國》項目。
王偉峰,上海火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CEO。此前曾在騰訊深圳《QQ飛車》項目組。
王信文,莉莉絲科技創始人及CEO,此前曾在騰訊擔任游戲運營與策劃。莉莉絲科技聯合創始人、《刀塔傳奇》制作人袁帥和莉莉絲科技張昊的COO也來自騰訊。
衛東冬,咸魚游戲聯合創始人、CEO,曾擔任騰訊互娛合作產品部手游運營負責人。咸魚游戲聯合創始人王子臻也來自騰訊。
吳超,途客集聯合創始人。資深前端開發背景的交互設計師。此前曾在騰訊工作。
吳國鴻,口袋視頻創始人, 此前曾擔任騰訊無線搜索產品總監。
吳帥,德加互動創始人及CEO,此前曾在騰訊做市場營銷和銷售。
吳文璇,上海博游網絡科技有限公司COO。曾在騰訊工作。
謝國雄,搭伴玩創始人及CEO,此前曾在騰訊工作,主要負責QQ的UI設計 。
徐斌,上海星果網絡的聯合創始人及CEO,此前曾在騰訊工作。星果網絡的COO壽吉也來自騰訊。
徐虎,騎擺客700Bike聯合創始人。單車愛好者,曾就職于騰訊。
徐健翔,上海龍魂網絡的創始人及CEO,此前曾騰訊工作。
徐琳,看處方聯合創始人,曾擔任騰訊QQ空間產品總監。
許單單,3W咖啡聯合創始人及CEO,拉勾網聯合創始人。曾就職于騰訊。
薛梓聞,速溶360聯合創始人及技術負責人。曾任騰訊產品總監。
楊海松,新足跡游學網聯合創始人。曾在騰訊任職9年,為T4.2專家。
楊世挺,愛服客創始人,曾在騰訊擔任研發工程師。
楊威,貝瓦網創始人,曾是騰訊市場運營部門的負責人。
游敏麗,住趣家居網創始人,曾在騰訊無線3G產品中心負責手機QQ等策劃和運營。
于濤,iPresst創始人,騰訊SNG Web前端主管、騰訊AlloyTeam負責人、騰訊Web前端高級工程師。
于章濤,好巧網聯合創始人、CEO。此前曾在騰訊工作,擔任搜搜產品總監。
翟紅亮,愛秀吧創始人,此前曾擔任騰訊互動產品產品經理 。
張博,美膚匯創始人,曾擔任QQ旅游前產品總監。
張吉峰,智慕時代科技創始人,旗下有蝸牛電視、路口、35Groups等產品,此前曾在騰訊工作。
張劍光,美甲幫聯合創始人和CTO,廣州牧云網絡CTO。原騰訊高級工程師,多年騰訊工作經驗。
張俊杰,北京起信易成技術開發負責人。曾任騰訊云平臺部研發工程師,組織開發了二手汽車市場監測系統、 安卓平臺的二手車發布軟件;參與開發騰訊開放平臺用戶應用項目。
張威,深圳凡趣科技創始人,閨蜜圈創始人。曾擔任騰訊產品總監多年,在產品策劃、運營和營銷方面都有豐富經驗。
張星亮,深圳市六度人和科技有限公司CEO,2002-2007年在騰訊工作,任騰訊TM產品負責人。
張宇(Cody),MarsTV游戲文化傳媒創始人及CEO。此前曾擔任NeoTV副總,曾在QQ對戰平臺工作。
張珍,深圳市網居無限科技創始人,曾擔任騰訊手機qq游戲大廳高級產品經理。
章呈,深圳移動夢想網絡的執行總裁,此前曾在騰訊互動娛樂部工作。
趙穎澤,美食美刻聯合創始人及CTO。此前曾在騰訊搜索工作,從事搜索引擎+搜索廣告開發。
甄琦,成都動魚數碼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及CEO。曾在騰訊擔任《QQ炫舞》的制作人。
鄭煥德,鄰伴(鄰天下)創始人,曾在騰訊QQ音樂工作。
周斌,上海索羅游信息技術有限公司CEO。2010~2011在騰訊工作。
周琮人,微窩WeiWo產品總監,06年起供職于騰訊(深圳)負責 Qzone 交互設計。
周華林,蓋亞桌面(Gaya3D)聯合創始人,曾在騰訊工作。
周蕾,北京蜜柚時尚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及CEO。此前曾擔任騰訊手機QQ游戲團隊主管、 手機QQ空間產品主管等。
周蕾,蜜友衣櫥(miyoo)創始人,曾任手機QQ游戲團隊主管、手機QQ空間產品主管。
周滔,深圳果子科技有限公司招牌菜創始人,前騰訊產品經理。
莊龍坤,上海為愛網絡聯合創始人、CEO,ios開發。曾在騰訊工作,2013年開始創業。
左一昂,only2創始人及設計總監,獨立設計師,此前曾服務于騰訊ECD、擔任騰訊視覺設計師。
微軟系
截止到2014年12月 31日,IT桔子數據庫共收錄創始人或創始團隊成員來自微軟的創業公司129家, 其中2014年創辦的公司23家。
從領域分布上看,微軟系的創業公司幾乎涵蓋了所有領域,其中微軟系創業者選擇最多的創業領域是企業服務和工具軟件,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工程師出身,但2014年微軟系在這兩個領域新出現的創業公司并不多,另外,微軟系出現了很多連續創業者,有過多個創業和項目經歷。從投資分布上看,A輪和B輪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被收購的比例占到7%。
百度系
截止到2014年12月 31日,IT桔子數據庫共收錄創始人或創始團隊成員來自百度的創業公司118家, 其中2014年創辦的公司41家。
從領域分布上看,百度系創業公司幾乎涵蓋了所有領域,其中最多的是電子商務、金融服務、教育培訓、消費生活,尤其是在2014年,電子商務和消費生活領域出現了很多創業公司并獲得了投資。從投資分布上看,天使輪和A輪占了大部分,說明百度系大獲投資公司大部分處于初創階段,這也跟百度系在2014年出現了大量創業公司有關。
盛大系
截止到2014年12月 31日,IT桔子數據庫共收錄創始人或創始團隊成員來自盛大的創業公司106家, 其中2014年創辦的公司18家。
從領域分布上看,眾多盛大系創業者投身游戲領域,這一領域公司數占比達到了30%,企業服務、文化娛樂、電子商務、教育培訓、工具軟件等領域也出現了很多創業公司。從投資分布上看,盛大系獲得投資的創業公司現階段輪次主要分布在A輪和天使輪,B輪和被收購的數量也占了很高比例,而占比最高的游戲領域創業公司投資輪次仍主要分布在A輪和天使輪。
新浪系
截止到2014年12月 31日,IT桔子數據庫共收錄創始人或創始團隊成員來自新浪的創業公司92家, 其中2014年創辦的公司12家。
從分布領域上看,新浪系創業者涉及廣泛,且分布平均,而從這一文化娛樂領域巨頭走出的創業者在這一領域的創業數只占16%,從2014年新成立的公司來看,電子商務、企業服務、電子硬件是相對集中的領域。從投資分布上看,新浪系獲投資公司大部分處于初創階段,融資在A輪和天使輪的占到73%,B輪占18%,新浪系創業公司中在2014年備受關注的91金融超市、途家網、一起作業網等分別獲得了量級很高的投資。
網易系
截止到2014年12月 31日,IT桔子數據庫共收錄創始人或創始團隊成員來自網易的創業公司81家, 其中2014年創辦的公司17家。
從領域分布上看,游戲、教育培訓、金融服務是網易系創業者青睞較多的領域,2014年新成立的公司中則是SNS社交占了最大一部分。從投資分布上看,融資在A輪和天使輪的占到71%,B輪和被收購也占了很大比例,分別是11%和10%,而在2014這一年中,網易系的猿題庫、雪球網、春雨醫生分別獲得了C輪融資,而后的陌陌上市更是備受關注。
華為系
截止到2014年12月 31日,IT桔子數據庫共收錄創始人或創始團隊成員來自華為的創業公司94家, 其中2014年創辦的公司18家。
從領域分布上看,華為系創業公司領域分布廣泛,企業服務、電子硬件、電子商務、教育培訓等領域都有很多公司,華為系的創業公司越來越趨于多元,不只集中在電子硬件和通訊技術上,2014年華為系出現了很多電子商務和金融服務領域的公司。從投資分布看,A輪和天使輪占到70%,B輪占16%,而在2014年只有做跨境電商的億贊普獲得了B輪融資。
搜狐系
截止到2014年12月 31日,IT桔子數據庫共收錄創始人或創始團隊成員來自搜狐的創業公司94家, 其中2014年創辦的公司10家。
從領域分布上看,搜狐系創業公司幾乎涵蓋了所有領域,游戲、文化娛樂、SNS社交、金融服務等領域分布較多。2014年新成立的公司領域也分布廣泛,有電子商務、醫療健康、企業服務、游戲、文化娛樂等。從投資數據上看,A輪和天使輪占到65%,B輪占16%,被收購占13%,搜狐系的愛康國賓在2014上市,秒拍獲C輪融資,也有脈脈、知乎、快牙等公司獲得了B輪融資。
IBM系
截止到2014年12月31日,IT桔子數據庫共收錄創始人或創始團隊成員來自IBM的創業公司71家, 其中2014年創辦的公司10家。
從領域分布上看,IBM創業公司主要集中在企業服務領域,占到29%,電子商務、金融服務、電子硬件等領域也有很多公司,2014年新成立的公司中除了IBM系創業的熱門領域還有旅游戶外、汽車交通、消費生活等。從投資分布上看,天使輪和A輪占78%,B輪14%,2014年IBM系的QingCloud、錢方、威朋等獲得了B輪融資。
Google系
截止到2014年12月 31日,IT桔子數據庫共收錄創始人或創始團隊成員來自Google的創業公司65家, 其中2014年創辦的公司10家。
從領域分布上看,Google系創業公司主要集中在電子商務和企業服務,2014年新成立的公司則涉及汽車交通、金融服務、教育培訓、電子硬件、旅游戶外等領域。從投資分布上看,A輪占39%,天使輪和B輪分別占22%和12%,被收購占16%,2014年Google系公司完成C輪的有教育培訓領域的寶寶樹,以及廣告營銷領域的晶贊科技和品友互動。
金山系
截止到2014年12月 31日,IT桔子數據庫共收錄創始人或創始團隊成員來自金山的創業公司61家, 其中2014年創辦的公司10家。
從分布領域上看,金山系創業公司主要分布在游戲和工具軟件兩個領域,文化娛樂、電子商務、電子硬件、教育培訓等領域也有很多公司。從投資分布上看,A輪占到41%,天使輪和B輪分別是19%和13%,值得關注的是被收購的比例高達19%,其中大部分為游戲領域公司。2014這一年,金山系公司中的藍港在線上市,成長速度迅猛的小米完成了E輪融資。
2014年新出現的金山系創業公司代表
林偉,松鼠互聯聯合創始人、首席營銷官,曾擔任金山軟件渠道經理。
羅慧軍,珠海云麥科技聯合創始人 、CTO,曾于2011年加入金山網絡(獵豹移動)工作。其核心成員汪洋、楊顯峰也曾在金山工作。
蒲繁強,微微拼車聯合創始人、CEO,曾擔任金山軟件市場總監。
唐洪亮,廣州越川網絡創始人兼總經理,前西山居副總經理,前劍網三項目總監,此前曾在金山工作。
王欣,饅頭學院創始人、CEO,曾任金山詞霸CEO,原金山毒霸COO。
人人系
截止到2014年12月 31日,IT桔子數據庫共收錄創始人或創始團隊成員來自人人的創業公司44家, 其中2014年創辦的公司10家。
從分布領域上,人人系的創業公司的分布領域并不集中,數量較多的有電子商務、SNS社交、游戲、工具軟件等。從投資分布上看,獲得投資的人人系公司大多分布在A輪和天使輪,占到78%,在2014年,人人系的美團網完成D輪融資,糯米網被百度收購,觸控科技完成了PreIPO。
雅虎系
截止到2014年12月 31日,IT桔子數據庫共收錄創始人或創始團隊成員來自人人的創業公司40家, 其中2014年創辦的公司10家。
從領域分布上看,雅虎系的創業公司幾乎涵蓋了全部領域,其中電子商務、文化娛樂、廣告營銷領域數量較多,2014年新成立的公司涉及教育培訓、文化娛樂、旅游戶外、SNS社交等領域。從投資分布上看,A輪和天使輪占64%,B輪占21%。雅虎系的創業者大部分在雅虎工作時間較短,之后又有了其他大公司的工作經歷。
IT桔子(itjuzi.com)是一家關注中國IT互聯網創業投資的數據庫和商業信息服務提供商,最近發布了《2014年度中國互聯網創業投資盤點》,用數據和觀點,與大家分享2014年國內互聯網創業、投資、大公司格局、上市、失敗等全方位的信息。這是系列文章中的一篇,從創業者出發,圍繞他們所處的江湖派系進行梳理,在2013年11家公司的基礎上升級到現在的14家,一切都是圈子。
呼,微信單篇文章字數所限,本文全部內容與名單不能全列在此,可點擊“閱讀原文”,在虎嗅網頁版查看全文。
017年11月21日,北京——界面聯合首次推出“中國頂級風險投資人”榜單,共有50位頂級風險投資人上榜(榜單)。中國的創新創業逐漸進入高水平階段,創新模式不斷涌現,創業風口不斷轉換,我們的調查意在發現那些在中國經濟的風云變幻中最善于把握機會,對創新行業最有深刻判斷力和領導力,對創業者最有幫助和深刻影響的頂級風險投資人。為了體現最新的狀況,我們特別關注創業投資人最近三年的狀況,包括他們最近三年新進投資項目情況及最近三年退出項目情況,發現創投業界最新鮮,最活躍,最新崛起的力量。
下面我們細數哪些頂級風險投資人入選。
NO.1 沈南鵬 男 50歲
所在機構:紅杉資本中國基金 (Sequoia Capital China)
從事風險投資年限:12年
代表項目:美團點評、奇虎360、京東、陌陌、阿里巴巴、螞蟻金服、諾亞財富、阿里巴巴影業集團、萬達院線、華大基因、滴滴打車、博納影業等
沈南鵬,紅杉資本全球執行合伙人,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創始及執行合伙人。他也是攜程旅行網和如家連鎖酒店的創始人。作為全球著名的華人投資家,沈南鵬與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在過去12年里始終屹立潮頭且風頭正勁,已經在中國投資了500多家具有鮮明技術、模式創新的高成長性企業,其中很多明星企業均成為各自領域的佼佼者,這些企業長期活躍在中國經濟舞臺的中心,被外界視為中國創新創業領域發展的風向標。沈南鵬先生擁有耶魯大學碩士學位和上海交通大學學士學位。
NO.2 張磊 男 45歲
所在機構:高瓴資本(Hillhouse Capital)
代表項目:百度、騰訊、京東、美的、格力、去哪兒網、中通快遞、藍月亮、滴滴打車、美團、Airbnb、摩拜單車、百濟神州、藥明康德、孩子王等
張磊2005年創立了高瓴資本,擔任創始人和首席執行官。張磊的投資風格是尋找具有大格局觀的企業家,幫助他們的企業成為具有大格局觀的企業,投資理念是堅守長期價值。所以在張磊的投資版圖中,我們可以看到百度、騰訊、京東、去哪兒、百麗等公司。最近,張磊所在的高瓴資本高度參與了百麗國際的私有化,成功之后一躍成為百麗的控股股東。
NO.3 熊曉鴿 男 59歲
所在機構:IDG資本(IDG Capital)
從事風險投資年限:25年
代表項目:傳奇影業、印象系列、時尚集團等
熊曉鴿1987年獲波士頓大學新聞傳播學碩士學位,后成為波士頓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第一位亞裔董事。1993年,熊曉鴿代表IDG投資2000萬美元在中國創立了“太平洋風險技術基金”(后更名為IDG資本),成為最早將西方風險投資實踐引入中國的人。二十幾年間,他與合伙人們為IDG資本帶來了不俗的業績。搜狐、騰訊、百度……這些中國最為成功的互聯網企業背后都有熊曉鴿領導的IDG的身影。2017年1月,IDG資本正式宣布聯合泛海資本收購IDG集團,IDG資本成為了IDG投資板塊的控股股東,熊曉鴿完成了世界投資史上傳奇的一筆,成功實現了從風險投資人向企業家的轉變。
NO.4 徐新 女 50歲
所在機構:今日資本(Capital Today)
從事風險投資年限:23年
累計風險投資總額:13.6億美元
代表項目:京東商城、趕集網、美團點評、土豆網、三只松鼠、小豬短租、螞蜂窩、貝貝網、益豐大藥房、都市麗人、良品鋪子、避風塘茶餐廳、老盛昌蘇式湯包、西少爺肉夾饃、永和大王等
徐新于2005年創立今日資本,十幾年間,專注于自己擅長的互聯網、零售以及消費品等領域,投資了許多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的項目,例如京東商城、益豐大藥房、永和大王、小豬短租、西少爺肉夾饃、貝貝網以及老盛昌蘇式湯包等。徐新不僅是丁磊和劉強東的伯樂,更是憑借自己敏銳的嗅覺和獨到的眼光成就了許多優秀的創業者。三只松鼠即將上市,未來將會帶給今日資本數十倍的回報,因此徐新是名副其實的“風投女王”。
NO.5 朱嘯虎 男 43歲
所在機構:金沙江創業投資(GSR Ventures)
從事風險投資年限:10年
累計風險投資總額:2億美元
代表項目:滴滴出行、餓了么、上海大智慧、ofo、映客、衣二三、小電科技、狼人殺、荔枝微課、我在家等
朱嘯虎是金沙江創業投資基金董事總經理,主要負責公司在互聯網行業的早期投資。在談項目時的風格是快、準、狠,所以在選擇早期創業項目時,其他風投機構還未反應過來,朱嘯虎已經投資了,抓住了很多機會。在投資項目時奉行“3S原則”:Significant,要大市場;Scalable,要可擴張;Sustainable,要可防守。朱嘯虎可以稱作是共享經濟第一投資人,滴滴出行的巨大回報,也使他在創投圈名聲大噪。
NO.6 李開復 男 56歲
所在機構:創新工廠(Sinovation Ventures)
從事風險投資年限:8年
代表項目:美圖、知乎、摩拜單車、米未傳媒、原麥山丘、Wonder Workshop等
李開復于2009年創辦創新工廠。擁有哥倫比亞大學計算機科學系學士學位以及卡內基梅隆計算機系博士學位的他,堅信人工智能未來會改變全人類的生活方式,于是便大力支持AI行業的發展,先后投資了美圖、知乎、摩拜單車等多個新型科技行業,未來計劃也是在黑科技、高科技、人工智能等領域尋覓投資機會,為更多有想法的創業者服務。李開復在今年出書《人工智能》,其中倡導“未來十年,每個人都要在人機協作中找到自己的新位置。”
NO.7 周全 男 60歲
所在機構:IDG資本(IDG Capital)
從事風險投資年限:24年
代表項目:宜信、宜人貸、波司登、Evisu、Moncler等
周全1993年加入IDG資本。周全擁有美國Rutgers大學光纖專業博士背景。周全行事低調,但對項目有著敏銳的判斷力。在他與IDG資本其他合伙人的帶領下,IDG資本幾乎把握住了中國互聯網行業的每一個重大機會:搜狐、百度、騰訊、搜房、攜程、當當網等都創造了輝煌的成績。周全認為,VC就是“投人”的藝術,想要成就頂級的風險機構,要警惕跟風,相信自己的同時不斷研究。
NO.8 符績勛 男 49歲
所在機構:GGV紀源資本(GGV Capital)
從事風險投資年限:20年
代表項目:百度、土豆網、去哪兒、途家網、滴滴出行、Grabtaxi、典典養車、蘑菇街、美麗說、聚勝萬合等
符績勛于2006年加入紀源資本,目前擔任管理合伙人。符績勛關注在線旅游、移動交通、按需服務等領域的投資。他主導了GGV對去哪兒網、優酷土豆、UCweb、滴滴出行、蘑菇街、美麗說、聚勝萬合的投資,并在諸多業內重大戰略并購中擔任著重要角色,包括優酷土豆合并(發生在中國科技領域第一起數十億美元的并購)。符績勛相信在未來的10年里,移動互聯網將會對所有商業模式有更加深遠的影響,會更加關注企業互聯網、消費升級和智能終端這些具有創新點的領域。
NO.9 張穎 男 44歲
所在機構:經緯中國(Matrix Partners China)
從事風險投資年限:16年
代表項目:分眾傳媒、愛康國賓、獵豹移動、世紀互聯、暴風影音、瓦力國際(小米)、陌陌、鐵血網、裂帛、友盟、nice、小飯桌、理邦儀器、野獸派等
張穎是經緯中國創始管理合伙人。早年,張穎帶領經緯中國以“傳統美元基金變革者”的形象出現,變革包括幾個方面:從互聯網產品經理中系統挖掘年輕人來做投資,因為他們更懂行業;大規模鋪開人馬,以近40人的投資團隊和近70人的投后團隊為創業者提供不止步于金錢的附加價值。今天,“經緯系”已形成了龐大的投資矩陣,目前經緯中國總體投資公司數量超過430家。2008年成立至今,其投資的公司包括滴滴出行、陌陌、餓了么、ofo、愷英網絡、獵豹移動、世紀互聯、博納影業、暴風影音、土巴兔、找鋼網、瓜子二手車、獵聘網、VIPKID、猿題庫、PINTEC品鈦、36氪等。其中25家在中美等多地上市/掛牌,估值50億美元以上公司9家、10億美元以上的25家。
NO.10 徐小平 男 61歲
所在機構:真格基金(ZhenFund)
從事風險投資年限:11年
代表項目:世紀佳緣、蘭亭集勢、聚美優品、一起作業、找鋼網、大姨嗎、蜜芽、ofo、橘子娛樂、小紅書、二更、Papi醬、英雄互娛、依圖、美菜網等
在創辦真格基金之前,徐小平是中國最大教育培訓機構新東方的聯合創始人。天使投資的性質和大量的投資項目,讓真格站在中國創業的第一線。人工智能、企業服務、教育、電商、文娛等各個領域的項目都是其關注的重點,2016年以來,他投資了超過數百個明星項目,其中包括ofo、橘子娛樂、小紅書、二更、Papi醬等。
NO.11 肖冰 男 49歲
所在機構:達晨創投(Fortune Venture Capital)
從事風險投資年限:20余年
代表項目:藍色光標、同洲電子、拓維信息、中匯醫藥、和而泰、億緯鋰能、網宿科技、愛爾眼科、拓爾思、恒泰艾普、數碼視訊、銘普光磁、宇環數控、拓斯達、吉比特、利安隆、華凱創意等
肖冰是達晨創投的執行合伙人、總裁,從事投資20多年,有著豐富的境內外投資經驗。肖冰非常看好中國未來制造業的發展,并表示作為人民幣基金的代表,達晨創投會繼續關注制造業轉型升級、工業4.0等投資機會。肖冰認為退出才是創投本質。近三年,肖冰主導投資的銘普光磁、宇環數控、拓斯達、吉比特、利安隆、華凱創意等項目順利IPO或者被并購。
NO.12 劉芹 男 44歲
所在機構:晨興資本(Morningside Ventures Capital)
從事風險投資年限:逾18年
累計風險投資總額:數億美元
代表項目:YY、鳳凰網、小米、UC、迅雷、愛屋吉屋、聚眾傳媒、康盛創想等
劉芹1993年從北京科技大學畢業,并在6年后獲得中歐國際商學院MBA學位。劉芹先生擁有逾18年風險投資經驗,專注媒體、娛樂、消費者服務、企業服務、人工智能及互聯網金融等領域,是YY、鳳凰網、小米、UC、迅雷、愛屋吉屋、聚眾傳媒、康盛創想等公司的早期投資人。
NO.13 陳浩 男 51歲
所在機構:君聯資本(Legend Capital)
從事風險投資年限:17年
累計風險投資總額:約300億人民幣
代表項目:科大訊飛、展訊通信、神州租車、易車網、富瀚微電子、金域醫學等
陳浩任君聯資本的董事總經理、總裁,是君聯資本三位創始合伙人之一,主要負責公司整體業務的推進與協調和日常事務的運營,公司投資主要涉及TMT及創新消費、現代服務和智能制造、醫療健康、文化體育領域的投資,曾主導投資過科大訊飛、展訊通信、易車網、安碩信息、金域醫學、神州租車、富瀚微電子等知名項目,并已實現IPO。
NO.14 周逵 男 49歲
所在機構:紅杉資本中國基金(Sequoia Capital China)
從事風險投資年限:16年
代表項目:光環新網、聯絡互動、健帆生物、蘑菇街(美麗說)、博雅互動、唱吧、中持水務、新寧物流(億程交通)、網秦、航班管家、首航節能、胡萊等
周逵,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合伙人,專注TMT、醫療健康、消費服務、工業科技等領域早期為主的投資方向。他直接負責投資的許多項目均獲得了不凡的市場業績,其中許多早中期公司已經發展成為各細分市場的領導者,十余家公司已成為美國、香港和中國A股資本市場的上市公司。在2005年加入紅杉中國之前,周逵在聯想集團和多家中小企業工作。他擁有清華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和武漢理工大學電氣自動化學士學位。
NO.15 王剛 男
從事風險投資年限:5年
代表項目:滴滴、回家吃飯、ofo、典典養車、運滿滿、衣二三、斑馬精釀、花卷商城、光合作用、悅裝網、萬能小哥、保保快險、禮舍、友友用車等
王剛2012年從阿里離開后,便開始了他的天使投資之路,他投的第一個項目就是滴滴,如今回報率已經達到了數千倍,為他的投資事業開了個好頭。王剛關注的領域主要是以共享為主的民生領域以及金融領域,曾投過滴滴、回家吃飯、典典養車、運滿滿、衣二三、斑馬精釀、花卷商城、ofo、光合作用、友友用車等項目。在投資方向上他看重項目,但更看重人。
NO.16 周亞輝 男 40歲
從事風險投資年限:3年
累計風險投資總額:2億美元
代表項目:達達、快看漫畫、趣店、映客、狼人殺、如涵、8H家居、開始眾籌、洋錢罐、Club factory、一米鮮、在行(分答)、一畝田、納什空間、E保養、使徒子等
周亞輝從事創投僅僅3年,但是卻迅速成長為中國創投界的標桿性人物。在這三年,周亞輝從一個投資菜鳥變身為投資界黑馬,先后成功投資了趣店、映客等項目,其中趣店作為周亞輝的第一筆投資,成功帶來了百億元的回報;映客投資的賬面回報會在50倍以上。周亞輝的投資邏輯有兩個:第一,互聯網投資一定要做大量;第二,投資要主要圍繞工具軟件、社交平臺、游戲、互聯網金融、視頻娛樂五個方面。
NO.17 曹毅 男 33歲
所在機構:源碼資本(Source Code Capital)
從事風險投資年限:12年
累計風險投資總額:7.5億美元+30億人民幣
代表項目:趣店、格上理財、銀客網、智融集團(用錢寶)、隨手記、磁金融、易酒批、壹米滴答、銷冠科技、百布、銳錮、美團、鏈家、蘑菇街、侃家、、車和家、Zenjoy、Mybo等
曹毅在風險投資行業從業12年,專注于信息科技產業投資。曹毅于2014年創建源碼資本(Source Code Capital),投資涵蓋“互聯網+”(金融互聯網、產業互聯網、服務互聯網)、“智能+”、“全球+”等創新領域。源碼資本目前管理7.5億美元、30億人民幣,出資人包括主權財富基金、慈善基金、養老基金、母基金、家族基金以及國家級引導基金、大型央企等。由20多家新經濟領袖出資人形成產業資本投資者聯盟“碼會”。在創立源碼資本之前,曹毅先生任職于紅杉資本。
NO.18 甘劍平 男 46歲
所在機構:啟明創投(Qiming Venture Partners)
從事風險投資年限:17年
累計風險投資總額:逾4.6億美元
代表項目:美圖、攜程網、大眾點評網、世紀佳緣、淘米網、知乎、Bilibili、VIPABC、Musical.ly、ATL和PPS(被百度并購)、挖財、途虎養車、租租車、途家、途虎養車、凡客、酷我音樂、游戲谷、多盟、蘑菇街、開心網、一嗨租車等
甘劍平現任啟明創投主管合伙人,擁有芝加哥大學MBA學位。甘劍平尤其注重對數據的分析和對大勢的判斷。在從事創投的17年中,甘劍平出手不算頻繁,卻快準狠地擊中了不少明星企業,你手機中也許有不止一款App來自于他的投資。在過去一年,甘劍平參與了Bilibili C輪投資,以及包括安心公寓、安心醫生在內的6個項目的投資。甘劍平未來的投資重點仍舊在互聯網消費領域。
NO.19 邵俊 男 50歲
所在機構:德同資本(DT Capital Partners)
從事風險投資年限:18年
代表項目:博騰醫藥、川儀股份、91無線、賽昂電池、科大國創、來伊份、曼荼羅、銳度等
邵俊畢業于上海復旦大學,之后去南加州大學馬歇爾商學院深造,并獲得工商管理碩士學位,有著豐富的投資經驗,在風投界是個響當當的人物。在投資上邵俊關注三大領域:數字媒體、醫療健康和清潔能源,他認為投資更應該建立完整的生態圈,曾經投過博騰醫藥、川儀股份、91無線、賽昂電池、科大國創、來伊份、曼荼羅、銳度等項目。
NO.20 童士豪 男 45歲
代表項目:小米、一嗨租車、云游控股、凡客誠品、螞蜂窩、返利網、多盟、Wish、Curse、FlightCar、Flipboard、Misfit、Airbnb、Musical.ly、小紅書、智米、紫米、Lively、Slack、Poshmark等
2013年10月,童士豪加入GGV紀源資本并擔任管理合伙人,主導了快速成長的跨境電商Wish、線上游戲平臺Curse以及全球首家P2P機場租車服務商Flightcar等早期項目。在美國和中國有過長期生活經歷的童士豪,他的重點關注領域是中美兩地具有全球化潛力的消費級移動互聯網、跨境電商,在這個領域,他發掘了小紅書、Airbnb、Lively、Slack、Poshmark等多家具有“獨角獸潛質”的明星公司。
NO.21 王瓊 女
所在機構:海納亞洲(SIG)
從事風險投資年限:11年
累計風險投資總額:3億美元
代表項目:、拍拍貸、閃銀、出門問問、大麥網、窮游、博納、Camera360、極客學院、艾德思奇等
王瓊于2006年加入海納集團,是海納亞洲創投基金的創始成員及合伙人。在11年的風險投資生涯中,她憑借敏銳的嗅覺和洞察力在移動互聯網、互聯網金融、人工智能及消費升級等領域主導投資了35個中早期項目,15家已成功退出,其中2012開始投資的已成為互聯網業界冉冉上升的新星,除此之外還有像拍拍貸、閃銀、出門問問、大麥網、窮游、ULSee等諸多優秀企業。
NO.22 馮濤 男 50歲
所在機構:上海永宣(NewMargin Ventures)
從事風險投資年限:18年
代表項目:重慶川儀、海潤影視、天游軟件、中聯信通、光輝互動、暴走漫畫、鴻翼傳媒、奇米網絡、銅板街、萊馥干細胞、無憂互通、齊思信息、萌我愛、曜石互動、聚利科技等
馮濤是上海永宣的創始人,經歷過商場的大起大落,也經歷過人生的無數次選擇,因此成就了他特立獨行的性格,而在投資方面他也一直秉承著“穩準狠”的原則,更注重的是高科技領域,曾投資過重慶川儀、海潤影視、天游軟件、中聯信通、光輝互動、暴走漫畫、鴻翼傳媒、奇米網絡、銅板街、萊馥干細胞、無憂互通、齊思信息、萌我愛、曜石互動、聚利科技等項目,其中多個項目已成功退出,為馮濤帶來了可觀的回報。
NO.23 閻焱 男 60歲
所在機構:賽富投資基金(SAIF Partners)
從事風險投資年限:23年
代表項目:中海油、盛大網絡、完美時空、58同城、翰宇藥業、浩澤凈水、川儀股份、藍港在線、金誠信礦業、銀聯商務、我買網等
閻焱是賽富投資基金的創始管理合伙人,此前擁有多年的投資和管理經驗。作為行業翹楚,閻焱在20多年的創投歷程中一直保持著較高項目成功率且投資領域廣泛,投資過不少如今知名的企業如中海油、58同城、神州數碼、怡亞通、翰宇藥業、浩澤凈水等。閻焱在投資方面較看重創業者的堅持和企業的制度化管理。
NO.24 李家慶 男 43歲
累計風險投資總額:逾100億人民幣
代表項目:拉夏貝爾、安碩信息、一心堂、迎駕貢酒、滇虹藥業、先導智能、碳元科技、好買財富、康龍化成、CATL等
李家慶擁有清華大學機械工程、經濟管理雙學士、清華大學管理工程碩士、法國巴黎工程師學院MBA學位,現任君聯資本的董事總經理,主要負責TMT及創新消費、現代服務和智能制造領域投資。李家慶從事私募股權投資17年以來,累計投資金額超過100億人民幣,曾主導投資的一心堂、拉夏貝爾、安碩信息、迎駕貢酒、先導智能、碳元科技等多個項目已實現IPO,取得了豐厚的回報。
NO.25 雷軍 男 48歲
所在機構:順為資本(Shunwei Capital)
從事風險投資年限:13年
代表項目:一起作業、無憂英語(51Talk)、丁香園、Ninebot電動平衡車、優家青年公寓、星空琴行、阿姨幫、耶客網絡、凡客、聚美優品、小站教育、人人車、積木盒子、小米科技等
雷軍有著天使投資人、小米創辦人、順為資本創始合伙人兼董事長等多重角色。他早期成功的案例大多集中在移動互聯網、電子商務和互聯網社區這三個領域。如今,他投資的觸角已囊括了在線教育、旅游、新型房地產服務、醫療、外賣、家政和汽車等眾多O2O細分領域,過去兩年對樂學高考、可遇青年公寓、味蕾便當和凍品在線的投資延續了這一風格。對于未來的投資策略,除了配合小米生態鏈的智能硬件和新型房地產及服務,雷軍認為農村互聯網是未來十年最核心的投資領域。
NO.26 卓福民 男 66歲
所在機構:源星資本(V Star Capital)
從事風險投資年限:18年以上
累計風險投資總額:36.57億人民幣
代表項目:上海家化、光明乳業、聯華超市、中芯國際、展訊科技、攜程、冠昊生物、微創醫療、碧生源、杭州青春寶藥業、胡慶余堂、安科瑞電氣、紅黃藍教育、新通聯、美年健康、中持水務、馬瀧齒科、易居中國、邁瑞醫療等
作為創投業的“老船長”,卓福民在上海實業擔任CEO時期就積極參與國企改革,先后投資并參與了上海家化、光明乳業、聯華超市等企業的股份制改造。其早年發起設立的創投基金先后投資出攜程、微創醫療、展訊通信等明星項目。卓福民全身心投入創投事業后,又投資出冠昊生物、安科瑞電氣、美年健康等明星項目。如今,作為投資界常青樹的卓福民正帶領著源星資本團隊,進入發展快車道,健康醫療、物聯網和泛娛樂是其未來布局的三大投資賽道。卓福民在2016年投資了馬瀧齒科、易居(中國)企業集團、邁瑞醫療和崔玉濤兒童健康管理中心四家企業,2016年上市的步長制藥和2017年3月上市的中持水務為其帶來豐厚回報。
NO.27 薛村禾 男 60歲
所在機構:軟銀中國資本(SBCVC)
從事風險投資年限:17年
累計風險投資總額:逾20億美元
代表項目:阿里巴巴、萬國數據、輝能科技、國政通、東方CJ等
薛村禾于2000年創立軟銀中國資本,擔任管理合伙人至今。在此之前,薛村禾是UT斯達康(UTStarcom)的創始人之一,并在美國和中國擁有成功的高科技創業經驗。薛村禾在國內相繼成功投資了阿里巴巴、分眾傳媒、淘寶網、輝能科技等項目。薛村禾對阿里巴巴的早期大手筆投資讓軟銀中國收獲了逾千倍的高額回報,成為軟銀中國的投資神話。薛村禾的主要投資領域是科技和環保,他認為能夠解決某一社會問題,進而提高社會效率的企業是有價值的,自己偏愛這類項目。
NO.28 過以宏 男 53歲
代表項目:暴風科技、美圖、吉比特、奇虎360、天福茗茶等
過以宏2000年加入IDG資本,從事創投行業18年。與其他合伙人類似,他也有著深厚的技術背景,擁有高分子工程博士學位,在加入IDG資本之前,他曾在紐約索羅思基金工作4年。過以宏投的項目主要以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創新企業服務、新型消費及服務行業為主,成功案例有暴風科技、奇虎360、天福茗茶、美圖、吉比特等。其中,吉比特在今年1月成功上市,獲得超過10倍的回報,為其投資生涯又添上了精彩的一筆。
NO.29 鄧鋒 男 54歲
所在機構:北極光創投(Northern Light Venture Capital)
從事風險投資年限:12年
累計風險投資總額:約100億人民幣
代表項目:APUS、中科創達、宏杉科技、美團、百合網、藍港互動、中文在線、兆易創新、華大基因、海洋音樂、連連科技、燃石醫學、山石網科、展訊通信、中信醫藥、艾諾威科技等。
鄧鋒在風險投資、計算機、通訊和數據網絡產業有超過20年的技術和管理經驗。早在1997年鄧峰發起創立了網屏技術公司(NetScreen),并于2001年12月在納斯達克成功上市,后于2004年被瞻博網絡以42億美元收購。2005年他回國創立北極光創投,投身風險投資行業。過去幾年中,鄧鋒投資海洋音樂、宏杉科技、華大基因、APUS、燃石醫學、太美醫療、星辰天合、優享創智等企業。鄧鋒認為未來五年影響中國經濟的可能是:消費升級、“互聯網+”和科技創新這三大驅動力。
NO.30 陳維廣 男 55歲
所在機構:藍馳創投(BlueRun Ventures)
從事風險投資年限:16年
代表項目:趕集網、PPTV、青云、EasyStack、瓜子二手車、春雨醫生、杏樹林、小紅唇等
陳維廣2001年加入藍馳創投任職合伙人,具有深厚TMT領域工作背景,現在主要關注企業服務、數字醫療等領域。陳維廣的個人風格是在波動很大的資本市場保持獨立思考和篤定節奏。2016年底,藍馳創投已順利募集到新一期美元基金和新一期人民幣基金,總額超過5億美元,是目前國內最大的雙幣早期基金。
NO.31 張震 男 41歲
所在機構:高榕資本(Banyan Capital)
從事風險投資年限:15年
累計風險投資總額:5億美元
代表項目:暴風影音、3G門戶、IOBit、DealeXtreme、神州付、藍港、蘑菇街、貝貝網、吉比特、Razer、誠邁、跟誰學、普惠金融、錢袋寶等
張震畢業于清華大學,獲得工學、法學雙學士和管理學碩士學位,擁有中國律師資格。張震有15年投資經驗,投資總額5億美元,投過的項目超過50個,其中超過20個成功退出。2013年,張震和高翔、岳斌離開IDG資本,一起成立了高榕資本。短短幾年,高榕資本發展迅速,在張震看來,高榕的崛起離不開天時、地利、人和。他認為,未來的獨角獸或者更大規模的公司將出現在三個領域:由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的“互聯網+”領域;由人工智能技術推動的“人工智能+”領域,以及由消費升級趨勢推動的新零售、新消費等相關領域。
NO.32 林欣禾 男 53歲
所在機構:DCM中國(DCM Ventures China)
從事風險投資年限:10年
代表項目:唯品會、58同城、途牛、無憂英語(51talk)、紛享銷客、德比軟件、豌豆莢、木瓜移動、貨車幫等
林欣禾曾經有過5年投了4家上市公司的驕人業績,這位曾擔任過新浪首席運營官的DCM公司董事合伙人,為公司帶來了豐富的合作機會和不同的文化視角。在中國,DCM以“準和少”的投資風格著稱,林欣禾也同樣秉承著克制和專注的風格,他從51Talk的A輪連續投到D輪,一步步把這個中國在線教育第一股推上紐交所。林欣禾擁有達特茅斯大學工程學學士學位及斯坦福大學工商管理學碩士學位,他專注于教育、文化娛樂、企業服務領域的投資,2016年投資了Akulaku街角電商和會小二。
NO.33 徐傳陞 男 46歲
代表項目:百度、分眾傳媒、康輝醫療、博納、愛拍游戲、愷英網絡、瑞奇外科、滴滴出行、掌上糖醫、南京健友、更美、V大夫、有贊、輕+、果麥文化、Heptagon、Reebonz等
徐傳陞是經緯中國的創始管理合伙人之一,曾經成功投資過百度、分眾傳媒、博納國際、滴滴出行等項目。徐傳陞認為,投資人的核心是要擁抱變化。也因此,他一直挺欣賞“在別人貪婪時恐懼,在別人恐懼時貪婪”的理念——要有所為也要有所不為,在任何時候都要理性、冷靜、有主見、不盲從,提前布局。
NO.34 李驍軍 男 44歲
代表項目:小米、App Annie、果殼網、猿題庫、5miles、拼好貨、enjoy、梆梆科技、東方購物、銳迪科、IGG等
李驍軍有沃頓商學院MBA學位,加州大學洛杉機分校電機工程碩士學位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工程學士學位。李驍軍于2004年加入IDG資本,在此之前,作為NASDAQ兩家上市半導體公司美國博通公司和美國邁威爾半導體的技術骨干,李驍軍曾參與并領導了多個芯片的設計與開發。李驍軍側重于通信、半導體、無線、媒體和能源領域的投資。他主要關注市場足夠大、發展足夠快、創業家具有很強執行力、在行業內具有重要話語權的公司。平安好醫生、拼多多、猿題庫、拼好貨、貝貝網、蘑菇街等獨角獸企業均有來自李曉軍的投資。
NO.35 鄺子平 男 54歲
累計風險投資總額:逾3億美元
代表項目:藍汛科技、小米、觸寶、豆丁網,七牛、云知聲、小蟻科技、運泰利、曠視科技、優必選機器人、石頭科技、愛其科技、長亭科技、上海啟吳、飛米、景馳科技等
鄺子平是啟明創投的創始主管合伙人,擁有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計算機科學學士學位、美國斯坦福大學計算機科學碩士學位及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MBA。鄺子平出身于中國創投界的黃埔軍校——英特爾投資部門,擁有近30年的企業管理和投資經驗。在他的投資版圖中,有藍汛科技、觸寶、豆丁網、七牛、云知聲、小蟻科技、運泰利、曠視科技、優必選機器人等。2017年上半年,鄺子平在Pre-A輪以近3000萬美元領投對標谷歌Waymo的無人駕駛企業景馳科技,并持續對飛米進行C輪投資。
NO.36 黃炎 男
所在機構:鼎暉創投(CDH Venture and Growth Capital)
代表項目:e家潔、挖財、藍鯨傳媒、眾安保險-眾安在線、摩卡i車、本來生活網、大樸網、房多多、格瓦拉生活網、慈銘體檢、微眾傳媒等
黃炎是鼎暉創新與成長基金管理合伙人,2006年加入鼎暉創投之前,黃炎曾任英特爾投資中國區聯席總監,還曾參與阿里巴巴早期創業并任副總裁,擁有近10年的投資經歷和豐富的創業及企業運營管理經驗。加入鼎暉以來,他主導了互聯網、消費服務、新能源、醫療設備和醫療服務等多個領域的投資。
NO.37 岳斌 男 37歲
代表項目:小米、華米、Testin云測、中融金、依圖、深鑒、石頭科技、追一科技、靈雀云等
岳斌畢業于北京大學,獲得計算機科學技術系學士及碩士學位,碩士期間在天網實驗室從事網絡與分布式系統方向的研究。岳斌曾任職于IDG資本,擔任副總裁。岳斌專注于AI及前沿科技、金融科技、新消費、企業服務的投資。敏銳、干練的他還是登山、越野跑等運動的資深愛好者,曾完成了北京TNF100百公里山地越野跑等賽事。
NO.38 吳海燕 女 36歲
所在機構:華創資本(China Growth Capital)
從事風險投資年限:13年
累計風險投資總額:逾15億人民幣
代表項目:七幕人生、銅板街、同盾科技、別樣紅PMS、Wish、700BIKE、名堂、什么值得買、下廚房、ONE等
吳海燕于2006年加入華創資本,在此任職期間曾去華創資本投資的敦煌網擔任CEO助理,可以說是見證過創業的全過程,因此更加了解創業者需要什么,也對于一流創業者有了清晰的標準。2010年吳海燕回歸華創資本,主導投資了七幕人生、銅板街、同盾科技、別樣紅PMS、Wish、700BIKE、名堂、什么值得買、下廚房、ONE等明星項目。
NO.39 韓彥 男 35歲
所在機構:光速中國(Lightspeed China Partners)
從事風險投資年限:10年
累計風險投資總額:1.37億美元
代表項目:途家、房多多、拍拍貸、運滿滿、杏仁醫生、e成、猩便利等
韓彥早年任職于微軟中國和麥肯錫咨詢,于2008年加入光速創業投資基金(光速美國),他主要關注移動互聯網、“互聯網+”和新技術等領域。他是臉萌、途家、運滿滿、杏仁醫生、e成、猩便利等公司最早的投資人。韓彥認為,世界上真正成功的人,都是敢于冒險、敢于突破自己的人,做投資一定要敢于走出自己,走出舒適區。
NO.40 孫謙 男 44歲
所在機構:紅杉資本中國基金(Sequoia Capital China)
從事風險投資年限:14年
代表項目:美團點評、萬達院線、圣牧、快樂購、博納、阿爾特汽車等
孫謙參與投資了大疆創新、、滴滴出行、萬達院線、快樂購、博納影業、東鵬瓷磚等多個項目。加入紅杉中國前曾任職于General Atlantic公司,負責對中國IT相關產業成長期公司的投資。他曾在摩立特集團擔任管理咨詢顧問。孫謙擁有哈佛大學學士、工商管理碩士和法學博士學位。
NO.41 張維 男 49歲
所在機構:基石資本(Costone Venture Capital)
從事風險投資年限:18年
累計風險投資總額:260億人民幣
代表項目:回天膠業、三六五網、開元儀器、新希望六和、山河智能、華聞傳媒、遠東傳動、索菱股份、藍科鋰業、柔宇科技、車王、同程旅游、新產業、康欣新材等
張維2002年創立基石資本。基石資本是國內最早一批成立的創投機構之一,從成立到現在,基石共計投資項目約112個,已經成功退出46個。張維作為基石資本董事長,對于中國資本市場、中國經濟增長邏輯有著獨特見解。張維曾經先后在上市公司、證券等機構任職,擅于一二級市場投資,并專注于醫療健康、TMT、先進制造、消費娛樂等領域。2017年他先后投資10多個項目,其中對商湯科技的投資更是達到了4000萬美元。張維致力于把基石資本變成股權投資價值鏈的組織者。
NO.42 白文濤 男 50歲
所在機構:分享投資(Share Capital)
從事風險投資年限:10年
累計風險投資總額:10億人民幣
代表項目:完美世界、四維圖新、賽福天、步長制藥、華大基因、盛景網聯、混沌教育、美柚、俺來也等
在2007年轉型為專業創業投資人并創辦分享投資以前,白文濤有著近20年的IT企業創業及管理經驗,連續創立多家企業并被并購。經過十年的探索,分享投資在白文濤的帶領下,投資策略已經從成立初期的“廣撒網”模式,開始走向“聚焦”和“精益投資”的模式。目前,主要聚焦在醫療健康和大居住兩個領域。白文濤在2016年投資了俺來也、幻想縱橫、美柚等項目。
NO.43 劉二海 男 49歲
所在機構:愉悅資本(Joy Capital)
從事風險投資年限:14年
累計風險投資總額:逾10億美元
代表項目:易車、神州租車、途虎養車、摩拜單車、小豬短租、天神互動、創夢天地、樂元素、神州專車、蔚來汽車、優信二手車、WISH等
劉二海是愉悅資本創始及執行合伙人,從事風險投資15年,其典型投資案例包括:易車、神州租車、神州優車、蔚來汽車、摩拜單車、途虎養車、優信、天神娛樂、創夢天地、微影時代、樂元素、樂動卓越、小豬短租、蛋殼公寓、智聯招聘、人人網、伊美爾、WISH等優秀項目,其中超過十個是獨角獸項目。劉二海為創投行業貢獻了頗具特色的思想:其一,創造性地提出了“面向根據地”的投資思想,在汽車出行、房產服務及互動娛樂領域投出了多家獨角獸企業;其二,“比薩餅和千層餅”的發現,揭示了中國市場與發達市場相比較的特殊機會;其三,探索出在中國具體宏觀環境下,創新創業企業商業模式的規律。
NO.44 盧蓉 女 46歲
從事風險投資年限:13年
代表項目:快手、優信拍、丁香園、好大夫、易車、當當、文思創新、涂鴉、樂動力等
盧蓉稱得上是當今中國最杰出的女性投資人之一。她畢業于馬里蘭州大學和約翰霍普金斯研究院,先后在高盛亞洲、高盛紐約、及舊金山工作過,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盧蓉眼光犀利,投資精準,行事作風極為低調,深得創業者信任,為其投資的企業提供了豐富的國際金融經驗及全球化視野。盧蓉于2003年加入DCM,曾任DCM中國聯合創始人和董事合伙人,在DCM期間投資了文思創新、易車網、丁香園、好大夫、優信拍等經典項目。2016年5月,盧蓉離開DCM中國加入H Capital,如今,她又華麗變身為獨立投資人,開啟新的征程。
NO.45 傅哲寬 男 47歲
所在機構:啟賦資本(QF Capital)
從事風險投資年限:17年
代表項目:迅游科技、正業科技、高斯貝爾、航新科技、光莆電子、深圳銅道、廣州晶優、寧遠科技、派派、天地匯、跟誰學、航天宏圖等
傅哲寬是中國知名的創業投資家,他曾服務于達晨創投13年之久,在此期間主導了60多家公司的投資,圣農發展和煌上煌是傅哲寬的成名之作。2013年傅哲寬創立啟賦資本,將傳統產業與互聯網融合這一領域的機會作為啟賦資本的投資重點之一,四年之后,啟賦資本成為產業互聯網和新材料投資領域的行業標桿。傅哲寬所投項目中,高斯貝爾、航新科技、光莆電子、銘普光磁先后于今年上半年上市。
NO.46 李豐 男 44歲
所在機構:峰瑞資本(Frees Fund)
從事風險投資年限:10年
代表項目:順順留學、三只松鼠、宜信、Bilibili、Uber Global、兩點十分、停簡單、信良記、洋蔥數學、零零無限、海峰科技、花生好車、淘金家、清陶、Unity、筷好味等
李豐擁有北京大學化學理學學士以及美國曼徹斯特大學化學理學碩士學位,于2015年創立峰瑞資本,曾是IDG資本的合伙人。在李豐從事創投行業的十年間,曾投資過順順留學、三只松鼠、宜信、Bilibili、Uber Global、兩點十分、停簡單、信良記、洋蔥數學、零零無限、海峰科技、花生好車、淘金家、清陶、Unity、筷好味等超過100個項目,作為一個早期投資人,他更看重項目趨勢的發展,例如他參與投資的宜信已上市,順順留學已被好未來收購,獲得了巨大回報。
NO.47 萬浩基 男 41歲
代表項目:陌陌、世紀互聯、滴滴出行、微店、愷英、品鈦PINTEC、航班管家、海豚瀏覽器、科銳國際、錢方、友盟、七牛、第1車貸、尼畢魯、艾格拉斯、真融寶、保準牛等
萬浩基是經緯中國合伙人,他2008年作為創始員工加入經緯中國,目前專注于金融科技、新科技方面的投資。2016年,萬浩基開始關注新科技領域,表示技術是這個領域的核心,但是最終要回歸于是否能解決市場痛點,痛點有多痛,市場有多大。
NO.48 熊向東 男 46歲
所在機構:華映資本(Meridian Capital)
從事風險投資年限:20年
累計風險投資總額:近百億人民幣
代表項目:攜程、如家、網龍科技、易趣網、好耶廣告網絡、分眾傳媒、廣州要玩、IGG、品眾互動、愛德康賽、中文在線、AppFactory、PP助手、51信用卡、東方華爾等
熊向東是華映資本的創始管理合伙人,具有近20年的創投從業經驗,主導過200多個投資項目,退出項目近50個。熊向東曾任IDG中國基金投資總監,是中國新媒體和互聯網投資領域的領軍人物,成功投資了眾多明星項目,包括攜程網、如家連鎖酒店、網龍科技、易趣網、好耶廣告網絡、分眾傳媒、東方財富網、要玩、IGG等。為應對急劇變化的投資環境,熊向東正在將企業服務作為重點投資領域,2016年以來,熊向東共投資了53個項目,近10個項目退出。
NO.49 宓群 男 50歲
累計風險投資總額:1.84億美元
代表項目:聯絡互動、聚勝萬合、大眾點評、旭創科技、融360、拼多多等
宓群閱歷豐富,在英特爾工作過,創辦過iTelco Communications公司,加入谷歌擔任谷歌大中華區投資并購總監。2011年,他共同創辦了光速中國創投。宓群關注移動互聯網、“互聯網+”以及技術驅動帶來的投資機會。至今,他已主導投資逾25例項目并已成功退出,包括聯絡互動、聚勝萬合及大眾點評等7個項目。今年7月,旭創科技成功上市,又為其帶來了不小的回報。
NO.50 邱子磊 男 52歲
所在機構:崇德投資(China Renaissance Capital Investment)
從事風險投資年限:12年
累計風險投資總額:20億美元
代表項目:百世物流、大金重工、易居中國、安東石油、好大夫在線、棕櫚泉控股等
2005年邱子磊從中海油辭職,創辦崇德基金,任合伙人、CEO。出生于浙江古鎮西塘的邱子磊,16歲時考入杭州大學并在畢業后留校任教直到前往美國深造,先后獲得德克薩斯大學碩士與博士學位、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MBA。早年在大學教書,做過跨國企業和大型國企的高管,在美國國會山上做過院外游說,創辦過企業,在花旗當過銀行家。憑借著豐富的閱歷,邱子磊在投資中屢獲佳績,成功退出項目包括百世物流、棕櫚泉控股、易居中國、大金重工、賽金醫療及安東石油等。
本文由金榜研究員沈海燕、王曉娜及助理研究員劉園園、賈璐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