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你們要的電腦版小清新的壁紙來了,橫屏電腦規格。
你們要手機版的在我上一個分享里,進去主頁就看哈,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組超級小清新的淺綠色護眼色郁金香電腦版壁紙,喜歡這類風格的寶子們千萬不要錯過哦!
這張壁紙的郁金香花朵顏色非常清新淡雅,看起來非常舒適養眼。讓整個畫面更有層次感。
如果你喜歡這種小清新的風格,那這些壁紙絕對是你的不二之選!
這張壁紙的郁金香花比較單調,看起來非常高貴典雅。如果你喜歡這種高貴典雅的風格,那這張壁紙一定能滿足你的需求。
而這張壁紙的背景是一片淺綠色的花海,看起來非常浪漫溫馨。如果你喜歡這種活潑可愛的風格,那這張壁紙也一定不能錯過!
淺綠色郁金香電腦版壁紙真的絕絕子!每一張都有不同的風格和特點,總有一款適合你。
趕緊收藏起來,換上你喜歡的壁紙,讓你的電腦桌面也能美美噠!
#電腦壁紙高清無水印#??
案子進來,郭開文先確認客戶想要翻譯成哪種語言,是中文、英文、日文、韓文、還是西班牙文,接著開始分配任務,除了自己還有居住在南京、上海、臺北、大坂、首爾的小伙伴可以一起做,他估算著 10 天以內就能結案。
5 個城市、12 個人,因為一件事開啟了他們遠端的合作關系:加密貨幣。
有人說,區塊鏈是當代的郁金香狂熱,有人說,它就是未來。回到本質上,區塊鏈是區塊鏈,加密貨幣是加密貨幣,一項技術能引起巨大爭議,原因在于不少人假其名行事,導致亂象叢生,“只要加上區塊鏈三個字,募資就可能多 100 萬美元,那你要不要?”,一位加密貨幣社區的人這么說。以區塊鏈名號來灌水的項目多到數不清,欺詐 ICO 事件、割韭菜、空氣幣,加上比特幣價格大漲、大跌、反彈、跳水,證券市場百年發展走過的路,加密貨幣在近一年已經全部跑過,“幣圈一天,人間一年”。
然而,區塊鏈爆紅下所產生的機會,并不全然是炒幣投機財,也不完全是技術開發者獨享,隨著加密貨幣行業逐漸成形,環繞在該行業的服務業務也已興起,從外包白皮書翻譯,教你怎么 ICO 的顧問諮詢公司,到幫你設立境外公司、找工程師、律師、搞傳媒營銷、到經營當地社區人脈的一條龍統包公司滿街都是。
人常說,投資前要參閱招股說明書,想買新上市股票,要會看公開招股書,在區塊鏈的世界里,想買幣,基本也得看下白皮書。而一家公司要對外介紹自己在搞什么項目、技術路徑是什么、自家 Token 幣怎么發、怎么用、時間進程怎么規劃等,就會通過出具白皮書來說明。
從幾個比較知名的數據統計網站來看,CoinDesk 指出 2017 年全球 ICO 數量為 343 件,今年截至目前已經來到 334 件,逼近去年的總量。另外根據 CoinSchedule 的統計,2016 年 ICO 項目數量才 43 件,2017 年成長到 210 件,特別是去年 12 月更是達到高峰,而 2018 年累計前六個月更已有 517 件。另外,根據 ICODATA.IO 的資料顯示,,其統計2016 年 ICO 件數為 29 件,到了 2017 年則是大幅躍增至 872 件,而 2018 年 1~6 月合計件數為 885 件,更是一舉超越去年全年總和。
圖|近年來全球 ICO 件數及募資金額(資料來源:CoinDesk)
盡管各家機構調查的件數有落差,但都可以看到一個明確的走向,從去年底開始 ICO 項目呈現爆發性快速增長,特別是在去年 12 月發起的項目多,帶動募集資金暴增,這與去年底比特幣、以太幣的價格暴漲有很強的連動關系,吸引了眾多的公司發行 ICO ,也吸引投資人進場購買加密貨幣,但近期 ICO 項目的成長力道已稍有減弱的跡象,主要也是受到加密貨幣價格波動影響。
圖|2017 年全球 ICO 項目數據(資料來源:CoinSchedule)
圖|2018 年前六個月全球 ICO 項目數據(資料來源:CoinSchedule)
隨著 ICO 項目不斷問世,就代表出現在這世界上的白皮書越來越多,中英文不僅是使用人口最多的前兩大語言,更是商業及募資最重要的兩大市場,故對初創公司來說,提供中英文版白皮書可說是最基本,部分區塊鏈公司除了瞄準英語系國家及中國市場,也會進軍加密貨幣盛行的日本及韓國,想要打入當地市場,最好能提供當地語言的白皮書,所以翻譯白皮書的需求大幅顯現,在圈子里有不少人做起這門生意,從個體戶、小團隊、到顧問公司都有。
郭開文就是一個以翻譯白皮書為職的人,社區的人習慣叫他 Kevin。本科念光電的他,畢業之后的工作是在智財權事務所擔任專利工程師,曾協助公司到蘇州跟上海開分所。幾年前他也曾自己創業,開發一個家譜(family tree)、家人聯系互動的 APP—Memento。
最初會接觸區塊鏈是因為其烏托邦式的情懷讓他備感興趣,開始研究幣圈。現在的他,幾乎天天到家里附近的咖啡店報到,在電腦上敲字寫東西,幫中國大陸和臺灣地區的區塊鏈初創公司翻譯白皮書或網站內容,團隊含他共 12 個人,各自住在不同城市國家,有 4 個人專做中翻英,4 個負責中翻日,翻譯韓文和西班牙文的各有 2 個與 1 個人。除了中文翻外文,他們也曾經幫挪威、泰國的區塊鏈公司把白皮書翻譯成中文。
除了翻譯外,他的工作內容還包括積極參加區塊鏈社區的線下活動,像是分享會、路演、論壇等,有時一天跑幾場四處跟人交流,“得很了解市場、技術的脈動。當場參與跟人交流會得到很多真實的資訊,跟在網路上看文章是不一樣的”, 對郭開文而言,去這些場子的另一的目的就是認識人、建人脈,也讓圈子的人認識他。
“一種語言不超過 10 天可以翻完,但現在案子多到接不完,以現有的人力,一個月平均可以翻譯 14 篇白皮書(含同一篇不同語言),所以很多工作只能推掉”,郭開文接受 DT 君采訪時如此表示。
圖|郭開文(圖片來源:郭開文)
應該不少人都會這么想:白皮書自己翻或找翻譯社不就好了,特別是大家在學校念了這么多年的英文,說不好但總會寫吧。
但就像中文人人都會寫,不代表都能寫出好文章。白皮書是一個讓外界認識一家初創公司的管道,怎么把項目的技術及理念寫得簡單明了、又吸引人,就不是所有公司都能做到。另外,區塊鏈是一個新技術門派,涉及加密學、密碼學、計算機學,難度其實很高,目前多數翻譯社并沒有熟悉鏈圈或幣圈的譯者。
郭開文就指出:技術白皮書好翻,但翻商業白皮書的難度其實很高,因為結合了三個重點:技術、營銷、法律。先前在專利事務所工作的經歷,讓他建立了科技法律上的專業,“白皮書其實就是一家公司的承諾,做區塊鏈、發 Token(代幣),很多時候你得懂法律的進退,翻譯的時候就得注意”,另一方面,說白一點,白皮書就象是一種營銷,包裝得好,就可能讓公司募到更多的錢。
而 DT 君也詢問了一些區塊鏈公司,國內一家區塊鏈初創公司營運長說,翻譯白皮書的價格依篇幅不等,一般行情大概是 1000~2000 美元。不過郭開文說:“我們的價碼高出很多,一份價格換算美元大約等值 6700 美元”,而且他的策略很清晰,只翻譯區塊鏈內容,而且只向客戶收取以太幣,而非法幣,主要是因為區塊鏈公司募資時,多是以加密貨幣如以太幣為主,“他們手上的以太幣應該比法幣多”,這樣一來客戶方便,二來是跨國交易會簡單、快速很多。
也因為作出了口碑,現在郭開文團隊的訂單是應接不暇,而且還有傳統產業的公司主動找上門,希望他們能幫忙寫白皮書,設計 ICO 的步驟。這公司是一家健身器材的制造商,開發 IoT 的相關產品,“就有很多人跟他們建議說要做代幣,但他們不懂也沒有相關的人才,所以就找上了我們,”郭開文說。
其實,這家健身器材公司的故事聽起來很熟悉,因為確實不少傳統行業都想投入區塊鏈,但他們缺乏技術人員,也不懂什么哈希算法、工作量運算,只是區塊鏈的大浪打來,所有人都希望能乘浪而上。所以,很多公司為了跟風募資,而努力跟區塊鏈扯上關系,最經典的案例莫過于雞尾酒制造商長島冰茶公司(The Long Island Iced Tea Corporation)去年底股價一度暴漲近 200%,原因是這公司不但宣布要把公司業務重心轉移到區塊鏈上去,還打算要申請把公司改名為 “長區塊鏈公司”(Long Blockchain Corp)。
這種“區塊鏈化”現象的浮濫,聽起來好笑,但另一方面卻帶起了一個行業需求:最后一里路的橋接者。又或者,大家可以想想以前古時候,教育還不是那么普及,許多人可能不識字,但當需要寫書信的時候,在街市上就會有專門代寫書信的人,按書信長短或類別收費,又或者是在衙門代筆寫公文書的人。這類似于”師爺”的角色,在幾百年后的現在,又再度出現在21世紀的現在,而且是已經開始企業化經營,成為一個隱然成型的產業鏈環節。
有別于郭開文跟他的成員屬于一種小工作室或個體戶,已經有非常多的區塊鏈或 ICO 顧問公司活躍于市場上。
舉例來說,想搞區塊鏈的公司不懂區塊鏈、沒有工程師沒關系,可以找顧問公司來實現,他們會幫客戶想 ICO 項目、撰寫/翻譯白皮書、獵人頭建團隊、找區塊鏈公司搭平臺、發幣、在社區做營銷傳播、辦路演、活動,可以提供分段服務,也能一條龍做完,幫客戶鋪好所有的路,直通區塊鏈。
另外也有區塊鏈公司向 DT 君表示,因為他們準備到韓國市場發展,所以就找了韓國當地的顧問公司來執行落地事宜,“否則很難打入當地的社區”,這種在地化需求讓“最后一里路橋接者”正在快速興起,但是這些顧問公司素質良莠不齊,則是另一個得多留心的議題。
而這種沒技術,有想法,只要花錢就能搞定,其實也出現在其他面向,比如開交易所。位置在生態鏈最上層的交易所,掌握各種小幣能否到市場交易流通的大權,交易所業者賺飽賺滿的故事時有所聞。在經濟利益動機的驅使下,很多人也想自己開交易所,“有太多人想了!區塊鏈的從業人員、 傳統金融、FinTech 公司,太多了!”一家國內的區塊鏈 IT 方案業者睜大眼睛的說。
但要建立一間交易所得有一個龐大的技術團隊,從搭建平臺、流量及網絡安全維護等,以往沒有技術背景及資金的話是連想都不用想,“平臺開發大約 20 萬美元,IDC 基礎設備大約 30~40 萬美元,”該業者告訴 DT 君。但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區塊鏈方案服務商,把模塊上到云平臺,再通過 API 接入方式,就可以快速開一間交易所,大幅降低技術門檻,象是神州數字旗下的 MasterDAX 就專做交易所方案。不過,就算人人可開交易所,能否成功,重點還是得回到運營及流量導入。
在產業發展的過程中,專業分工是第一個讓產業鏈環節逐一成型的原因,但不可否認的是,在所有產業發展初期,特別是在所謂的”野蠻生長”時期,總會出現一些游走在灰色地帶的”專業分工”環節,但這些看似發展的風風火火的新業態,其實都很難長久,因為,他們的出現是時機,而不是時勢,就區塊鏈技術的發展精神來看,這些新業態基本上是違反了最原始的區塊鏈技術發展精神,例如公開、開放、透明,就長期發展的角度來看,這些藏在產業鏈環節縫里、躲在法律規范灰色地帶的作法,不但不可能長久,更隨時可能翻船滅頂。
2017 年,中國有關部門全面叫停了 ICO。事發后僅 15 天,有關部門全面關停了全國比特幣與人民幣間的兌換業務。2018 年,中國最大的兩個加密貨幣交易所火幣網、CoinEX 的微信公眾號被封停。
2018 年 2 月 26 日的證券日報上,刊登了一篇標題為《ICO 遭禁后熱度不減 平臺搬海外 國內割“韭菜”》的文章,在此一報道中提到:“中文 ICO 很容易,你首先需要一份白皮書,然后聯系私募,最后花錢上交易所,就可以了。”、“你去看那些成功發行代幣的白皮書,做的都很糙,有的是翻譯的國外白皮書拼湊而來,有的甚至是花錢買的。”、“3600 元一份,我們寫過很多文案 (白皮書),已經通過私募輪的也有,高質量的就是這個價。”
而在經過幾個月的時間之后,現在隨便問一個所謂的“幣圈人士”,他們都會說:“現在是開交易所的好時候,比 ICO 還賺錢。”。事實上,近半年來,除了 2 月 6 號的高發期外,比特幣的日均交易量平均維持在 5 千萬到 6 千萬個比特幣左右,而且呈明顯的下降趨勢。
而近來更出現了這樣一種情況,有部份的小型交易所在海外分發中文 APP,也能夠完成加密貨幣的交易。加密貨幣交易型式逐漸朝散點式、非呼叫中心式轉移,這是非常恐怖的,因為比起大型交易所的集中性交易而言,這種分布隨機的小型交易所更加難管制。
而除了交易所之外,所謂的咨詢公司,也是在這一波加密貨幣狂潮中的另一種新型業態的出現,但與正規的咨詢公司相比,有相當比例的咨詢公司團隊,因為中國監管部門叫停嚴打 ICO、而選擇出走海外另覓活路的幣圈人士,在風聲過后,開始用咨詢公司的身份重新活躍在圈子里。
另外,除了因為這類型咨詢公司的出現,讓 ICO 變得容易外,某些公司甚至還開發出能夠更便宜發行 ICO 的工具套件,這使得在加密貨幣市場,發行成本可以低到無法想象的地步。根據 DT 君親身操作,通過某些號稱”一鍵發幣”的軟件,只需要 6 秒鐘就以完成一種加密貨幣的發行,成本大約為幾千元。
而加密貨幣市場最近半年還有另一種新的“業態”出現,就是以媒體為名,利用平臺、渠道的分發優勢,放出特定的訊息到市場上,借此影響市場拉抬特定加密貨幣價格。
加密貨幣被這些媒體當成了是一種投資工具,正如股票、期貨、或其他類型的金融商品。但是,加密貨幣比其他金融產品市場的規章制度更不完善,對于投資人而言,因為對于信息的饑渴,反而讓他們曝露在更大的信息扭曲風險中。
知溝理論(Knowledge Gap Theory)系由美國傳播學家 P.J.Tichenor 提出,該理論指由于公眾在社會地位上存在著差異,所以在信息獲取的速度上也存在著差異。大眾媒體傳播的信息越多,就越會加深這種差異。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人們在接受信息時達到了“隨時隨地”的便捷,表面上看,知溝理論不復存在。
但不可否認的是,在加密貨幣市場,其要求的投資者專業知識、幣種與幣種之間的關聯、宏觀政策層面的解讀以及各個加密貨幣自身基本面的差異,會使得知溝進一步加深。而這也是市場上會出現部份存心不良的”媒體”,得以借此操弄市場的原因。
“這個圈子越來越分工化,”,身為區塊鏈供應鏈的一份子,郭開文說出他的觀察。確實,從最初一群開源技術的愛好者,到現在翻譯白皮書外包、發幣外包、區塊鏈技術方案公司、區塊鏈顧問公司等,讓這項技術逐漸能走出“技術圈子”。
事實上,包括近來在幣圈里面出現的地下經濟模式,其實也是產業鏈成型過程中的必經之路。
而一個行業或產業要成型,絕對不可能只有幾家公司就能實現,就像制造業有大型制造廠、周邊的衛星廠、零部件廠、機械設備商,分工細致、各司其職,才能完成品牌客戶的訂單生產。而區塊鏈盡管可以說是一夕爆紅,但在爆紅之后要觀察的,就是區塊鏈的產業鏈生態將會如何逐步成型,有哪些環節會整合,擴張,或是被淘汰,而現在,其實只是開始。
月15日晚
針對央視“3·15”晚會曝光的問題
多地開展連夜行動
演苦情戲坑騙老人
多個直播間被封號
據@央視財經消息,關于315晚會曝光的情感網紅坑騙老人,演苦情戲等直播間亂象,多個賬號被曝光。記者追蹤報道發現,目前涉及的賬號在短視頻平臺已經無法搜到。
據悉,315晚會收到很多投訴,不少主播都裝出一副正義凜然的樣子幫助解決糾紛,無一例外都能機緣巧合得到號稱能治療疾病的產品,并且賣給觀看直播的老人們,但其實都是普通食品。
“小張說事”就是老人經常關注的一個直播間,在一期直播中,記者偶然發現“利哥供應鏈”的招牌。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利哥供應鏈主要為主播尋找合適的產品并提供場地,直播間所講的故事都是編造出來的。負責人介紹,目的就是為了騙老人買產品,主播獲利非常大,例如成本價1.2元/盒的產品,賣99元10盒,已經賣出一兩千萬盒了,主播傭金80元,也就是99元主播要掙80元。
安徽官方連夜回應:
企業法人代表被傳喚
3月15日晚,安徽肥東縣官方回應央視3·15晚會曝光安徽香王糧油食品公司生產假香米問題。肥東縣市場監管、公安等聯合執法組第一時間趕至現場,已對該企業進行查封,對所有大米及其它原料等現場封存。該公司法人代表已被公安機關傳喚到位。后續依法依規嚴查嚴處情況,將及時向社會通報。
據此前報道,安徽某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倉庫里堆放著數十噸散發著“泰國茉莉香米”香味的“泰國茉莉香米”是安徽本地產的,和泰國香米沒有任何關系,只要往大米里滴幾滴香精,就會散發出特有的香味,這樣的大米一年能賣出1000多噸。
除了制作出售大米香精,這里還加工生產其它食用香精。朗楓公司就這樣和一些企業沆瀣一氣,將如此加工出來的香精添加到大米中。早在2010年,315晚會就對一些企業違規使用大米香精,加工假香米做過深入調查報道。十多年過去了,仍然有企業在違規添加香精。郭經理說:“哪一年,(曝光)那個郁金香(香精),我一個朋友的廠里面,在中央二臺曝光了,搞死他了。曝光米廠,結果給他摟草打兔子了。”
3月15日晚,安徽省淮南市監局稱,執法人員連夜開展執法檢查。同時,市場監管局將舉一反三,在全市范圍內開展專項檢查。
當晚,安徽省市場監管局發布情況通報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3·15晚會曝光了合肥市香王糧油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淮南市楚豐工貿有限公司、淮南市壽縣永良米業等三家企業假香米問題,合肥、淮南兩地市場監管執法人員第一時間趕赴現場進行查處。安徽省市場監管局已派專人赴兩市進行現場指導。通報還稱,安徽省市場監管局召開緊急會議,研究部署對全省大米加工企業進行全面排查,整治各類風險隱患,嚴厲打擊違法行為。
浙江嘉興一傳媒公司負責人被公安機關控制
3月16日凌晨,浙江嘉興市南湖區通報:
3月15日晚,央視3·15晚會曝光嘉興宇禾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網絡水軍操控直播間問題。南湖區公安分局、區市場監管局等聯合執法組第一時間趕赴現場,已對該公司進行查封,對所有手機和其他設備等現場封存。該公司負責人已被公安機關控制。后續將依法依規予以嚴查嚴處,并及時向社會通報。
南湖區公安分局
南湖區市場監管局
2023年3月15日
據此前報道,在網上,一些平臺明目張膽地售賣直播水軍:直播間人氣、播放量、點贊、評論等等,24小時自助下單,甚至有人宣稱:真機人氣,還曬出了他們的機房,架子上密密麻麻地擺放著數百臺手機。
小沈表示自己從事直播帶貨代運營工作多年,他就經常購買水軍,很多看似熱鬧的直播,都是通過水軍烘托起來的。有了水軍烘托氣氛,不明就里的用戶就可能被熱鬧的氛圍所帶動,沖動跟風,掏錢下單。
小沈介紹,使用水軍已經是直播帶貨行業公開的秘密,明碼標價,直播人氣100人一小時在線49元,點贊10萬18元,評論30個59元。
一位林經理自稱開發了最強大的手機群控系統,他告訴記者,所謂群控系統,就是利用一臺電腦,可以同時控制一百部手機,這一百部手機,就可以冒充一百個真實用戶,充當水軍。
林經理介紹,通過群控系統可以控制大量水軍,無人值守、自動工作,很多直播公司都會用這樣的群控系統。有些大主播能花上億元做機房,機房非常大。
嘉興宇禾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推出的云控系統,可以同時操控200到20000臺手機,充當水軍。為了讓水軍看起來更像真實用戶,在進入直播間時,宇禾公司的云控系統還能事先設定批次、進入時間以及不同的發言內容等。
不僅如此,宇禾公司的云控系統還有一個更惡劣的功能,可以去競爭對手的直播間,自動投訴甚至抹黑。在一間云控機房里擺滿了手機,一臺手機就是一個水軍,手機屏幕上顯示各種直播正在進行,看來,成百上千個水軍正潛伏在多個直播間,興風作浪。
陜西延安市監局前往
“售賣直播水軍”涉事公司調查取證
晚會還曝光了陜西一家名為亞潤進網絡科技有限公司。15日晚,陜西延安市場監督管理局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延安市監局工作人員已經前往亞潤進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地址處進行調查取證。
廣州市場監管部門當晚核查企業
涉嫌注射“妝字號美容針”問題
3月15日晚,廣州市市場監管局發布情況通報表示,央視3·15晚會曝光了醫療美容行業投訴的問題,其使用的產品涉及廣州生產企業,廣州市、區市場監管部門已立即行動,第一時間趕至現場,對涉事企業進行核查處置,對涉事產品進行封存、組織開展抽檢。后續依法依規嚴查嚴處情況,將及時向社會通報。
央視3·15晚會曝光妝字號美容針或致毀容,其中涉及暨肽因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依圣姿生物醫藥有限公司等6家企業。根據國家藥監局2022年3月30日發布的公告,整形美容用注射材料按照最嚴格的第三類醫療器械進行管理。妝字號的日用化妝品只能外用于皮膚表面,不可以用來注射。
根據央視報道,2022年7月武漢舉辦的美博會上,多家企業在展會現場給顧客進行面部注射。報道中,暨肽因子公司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公司主打產品是各類功效的針劑,主要是賣給美容院,給有需求的消費者進行面部注射,同樣都是化妝品。
天眼查信息顯示,廣州市暨肽因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于2022年10月成立,注冊資本100萬元。經營范圍包括醫學研究和試驗發展,互聯網銷售(除銷售需要許可的商品)等。公司正在申請注冊3個商標,均未完成注冊。依圣姿生物醫藥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位于廣東省廣州市白云區,企業注冊資本50萬人民幣,有3個注冊商標。
上海市監局連夜開展現場檢查
據上海市場監管發布,針對央視“3·15”晚會曝光的上海朗楓香料有限公司、上海楓米實業有限公司涉嫌違法加工香精問題,上海市市場監管局高度關注,第一時間要求相關區市場監管局開展調查。
浦東新區市場監管局連夜組織執法人員對涉事企業開展現場檢查,對工作人員進行詢問,檢查企業的證照、倉庫、票據、原料等情況。涉事企業經營范圍主要從事魚餌誘食產品生產,日用化學產品制造等。目前正在進一步調查中,如查實其違法行為,將依法從嚴查處。
江蘇鹽城市監局
針對水泥管偷工減料問題已行動
晚會曝光江蘇省鹽城市濱海縣高標準農田的地下漏洞,用于建設的鋼筋混凝土水泥管存在偷工減料問題。施工方選擇了非標水泥管,鋼筋使用量縮水了一半。記者從鹽城市場監管局獲悉,工作人員已經行動,后續信息會及時對外公布。
河北河間市市監局
處理“翻新絕緣子”相關事項
晚會曝光廢舊絕緣子刷刷即上市,大量翻新絕緣子流向多地電力工程。位于河北省滄州市河間市的滄州明發電力電器有限公司和河北慶榮電力器材有限公司被點名。記者致電河間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人員回復記者稱,有值班人員在處理相關事項。
綜合:廣州日報、肥東發布、中國新聞網、央視財經、橙市互動等
來源: 封面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