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維修奇遇記:當回車鍵成為“罪魁禍首”
“電腦維修掙錢不多,但是事多”,這句話道出了多少電腦維修人員的心聲。每天奔波于各個客戶之間,解決各種疑難雜癥,卻常常因為一些意想不到的小問題耗費大量時間,而這些問題背后的原因,往往令人啼笑皆非。最近,我的一次上門維修經歷就完美詮釋了這一點,也引發了我對電腦使用和維護的一些思考。
“全家桶”與“彈窗地獄”:軟件安裝的誤區
這次的客戶是一位老客戶,他的電腦出現了嚴重的卡頓現象,鼠標拖動困難,窗口亂飛,幾乎無法正常使用。經過初步檢查,我發現他的電腦里安裝了大量的軟件,尤其是360安全衛士、360殺毒、360瀏覽器等一系列“360全家桶”。
不可否認,360的產品在安全防護方面確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其帶來的彈窗廣告也令人不勝其煩。更令人擔憂的是,很多用戶在安裝軟件時并沒有養成良好的習慣,往往不假思索地點擊“下一步”,導致電腦里充斥著各種捆綁軟件和插件,不僅占用系統資源,還可能帶來安全隱患。
事實上,對于普通用戶而言,選擇一款功能精簡、口碑良好的安全軟件就足夠了。在安裝軟件時,務必仔細閱讀每一步的提示信息,取消不必要的捆綁安裝,避免“全家桶”式的軟件安裝方式。
系統卡頓的“真兇”:一個被忽視的細節
為了解決客戶電腦卡頓的問題,我首先卸載了多余的殺毒軟件,并禁用了不必要的啟動項。就在我重啟電腦后,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桌面彈出了無數個安裝界面,幾乎占據了整個屏幕,電腦再次陷入卡頓。
我嘗試關閉這些窗口,但速度實在太慢,只能再次重啟電腦。這一次,我決定進入BIOS設置查看一下,就在這時,我意外發現啟動菜單的窗口閃爍不定,似乎鍵盤某個鍵被持續按下了。
我低頭一看,原來是電腦桌上的一摞書中,有一本壓住了鍵盤數字區的回車鍵!難道這就是導致電腦異常的原因?我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將書挪開,再次重啟電腦。這一次,桌面終于恢復了正常,沒有再彈出任何窗口。
為了驗證我的猜測,我嘗試用一只手按住回車鍵,另一只手雙擊打開一個程序,結果和之前一樣,瞬間彈出了無數個窗口,系統資源被迅速占滿,電腦再次陷入卡頓。
原來,困擾客戶多日的電腦卡頓問題,竟然只是因為一個被書本壓住的回車鍵!這個看似不起眼的細節,卻引發了一系列連鎖反應,最終導致電腦無法正常使用。
從“回車鍵事件”反思:電腦使用與維護的啟示
這次的維修經歷讓我深刻認識到,電腦故障的原因往往出人意料,很多時候并非復雜的硬件問題,而是一些容易被忽視的小細節。這也提醒我們在日常使用電腦時,要養成良好的使用習慣,保持桌面整潔,避免異物壓住鍵盤或鼠標,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定期清理電腦垃圾文件、進行磁盤碎片整理、更新系統補丁等維護工作也必不可少。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操作,卻能有效提升電腦運行效率,延長電腦使用壽命。
如果遇到無法自行解決的電腦問題,建議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避免自行拆卸或嘗試不當操作,造成更大的損失。
電腦作為現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其使用和維護都需要我們認真對待。從看似簡單的“回車鍵事件”中,我們更應反思自身的使用習慣,提高安全意識,才能讓電腦更好地為我們服務。
本文致力于傳播正能量,不涉及任何違規內容,?如果有違規內容,有什么誤會,?咱們隨時溝通,?一起解決!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協商處理。?
了一些時間,整理出了50元、100元乃至幾萬元的配置單
免責聲明:
1.本人未接受任何廠商推廣,也非任何廠商粉絲,僅從個人主觀以及用過的產品中總結搭配,為避免爭議,部分硬件不會列出具體品牌;
2.可以自行更換其中 同核心或芯片組、不同品牌的配件(如A品牌B760主板更換至B品牌B760主板,C品牌RTX4060更換至D品牌RTX4060,它們能實現的功能與性能基本相同,但顯卡有時不同顯存版本、主板供電都會存在一些差距)。
你有多少錢我就配多少錢的電腦,但是我會盡量把錢花在CPU和顯卡上(個人習慣望見諒)如有其他硬件或品牌需求,可酌情自行調整。
這個配置基本只能配著玩、練習裝機
基本可以用來輕度辦公,看看小視頻,這個價格就別糾結那么多了。
同樣的,100元還有另一套AMD平臺的方案。
這個預算已經十分充足了,以下是相對穩定的辦公方案。如果需要打游戲,可以在cpu不變的前提下選擇p106-100顯卡(礦卡魔改,需要一定動手能力,小白不推薦。可以選擇e3-1225v3,有核顯;如果是其他顯卡建議選擇e3-1231v3,有4核8線程強很多。這兩個cpu剩下的都可以按圖中表格配,主板一樣的。
300元的預算,我們可以給到E5+X79的組合。X58已經過于古老,而這個價位只能買到X99的板U組合。適當降低要求即可配出一套適合多開網頁的配置(本套配置仍然不適合打游戲)
很多人攢到1000預算,想配一臺電腦打游戲,這時這套配置就是經典的e52666v3+580,顯卡可以更換為英偉達的GTX970,性能相差不大,但是礦卡相對會少一點(同樣很多)。但是這個價位,如果你只有1k元預算,按照這個配置搭配,再同城自提一臺180元以內的顯示器(1080P),剩下20買套鍵鼠也是一個完整的電腦了。記得拍完整開箱視頻,店鋪最好靠譜一點的免得跑路(不過新顯卡可以靠序列號個人送保)。
如果是給家人(父母/兒女/親戚等等)裝機,以他們的需求、相對低的預算,組裝這一套電腦相對要穩定的多。
這一套800元預算的主機,把服務器板U更換為常見的消費級,cpu的6核12線程足夠家用。顯卡選擇英偉達的750ti 2GB,是本價位無需獨立供電的最佳選擇,而電源選擇相對穩定(在這個價位)的品牌,防止機功耗低,顯卡和CPU的功耗都 分別 只有65w左右,若提升預算更換溫控(溫度控制的4針接口)風扇,整機將會安靜、省電!
隨著AMD在核顯性能上的提升,推薦一款冷門CPU——4600G核顯的優勢:省電、方便搬動。如果你有辦公、輕度游戲 或者對核顯的優勢有需求,這臺主機是你不錯的選擇4600G與5600G同樣采用7nm工藝,但是前者的三級緩存存在劣勢,如能提升預算,建議加100元上5600G,三級緩存翻倍。
這個價位推薦一款modt(移動端改臺式)平臺的es(工程樣品)板u,性能相當于13代筆記本i7,但是escpu會存在許多bug,小白不推薦!不推薦!不推薦! 不要再罵我良心泯滅了。
當然,如果想當一個垃圾佬,那么這款板u除了pcie插槽閹割(會導致高端顯卡性能無法完全發揮)以及主板休眠有bug以外,超線程什么都是沒有問題的,并且有核顯的加持,你可以搭配無顯示輸出的p106-100顯卡來組裝。不想魔改驅動,可以更換其他顯卡。
AMD r5 5500最低也要500!而這個價格英特爾那里只能買到10代i3#(淚)
這時,CPU可以選擇r5 4500!同樣是6c12t的規格,采用7nm工藝制程,Zen 2架構,最高4.1GHz。而顯卡我們就可以選出RX580或者GTX970再或者1060 3GB版本(礦卡較其他顯存版本少)
其他配置基本一致啦
我們就可以選擇熟知的r5 5600,現今各平臺降價后的價格很香,zen3架構,性能不輸于i5-12400F,而且它的三級緩存達到了32MB!游戲黨狂喜。其他顯卡什么還是和上面的差不多。
相比剛才4600G那一套配置,這套的配件都是全新的,更加穩定!5600G核顯的架構也更新、頻率更高!
你也可以搭配p106-100等顯卡提升游戲性能。當然,5600G單cpu性能,只能說是帶了核顯的5500,不如降低100預算選擇5600+其他常規獨立顯卡。
這個預算可就充足了,開幾家網吧?
玩笑歸玩笑,這個價位能配一臺硬件相對新的游戲電腦了。CPU選擇i5-12400F,它是沒有大小核的優選之一了#(呵呵) 且現在價格還算合你也可以將板u替換為R5 5600+A520/B550。
主板的話,這個價位隨便選一個H610吧,反正12400F不需要過高的供電規格。本價位顯卡還是更推薦5600XT,雖然價格被炒上去了,但仍然是一個合適的選擇(礦卡相對少,性能夠用),而Vega64特殊的制作工藝,導致其損壞后難以修理,僅供嘗鮮,不推薦!
這套2600元的配置也很值得選擇,板U同樣可以更換為5600+a520/b550。
圖中這套配置的H610拓展性是很強的,如果有玩燈光的可以考慮,樓主就是這套配置,如果有光追需求,你也可以像我一樣把顯卡換成RTX 2070Super(加200元預算),性能還是不錯的。
很多人比較中和的一個價位了,你可以搭配一套這樣的主機,不談2K,至少花400元左右搭配一個正經廠商的1080P顯示器就可以暢玩了。
秉著能省就省的原則,主板和內存(相對不容易壞)選擇二手,而其他配件都可以選擇全新。
主板依然選擇H板拓展性最強的華碩H610M-A D4,硬盤選擇RC20(主板只支持pcie3.0,更高的盤浪費)
而顯卡我們已經可以選擇RTX4060(圖中的價格是疊券后的低價),N卡相比A卡在ai訓練方面有更多的支持(如cuda相關)
以電商整機的價格配一套不丐的配置。主板沒帶,你買自帶wifi的主板配的那些網卡通常很一般,到手也是直接換了, 網卡買ax211就可以,支持Wi-Fi6E,顯示器2k165或者180hz的知名牌子隨便選一個,差不多都是800左右價格,至于24寸還是27寸那完全看個人習慣選擇,我自己用的是KTC的q24t09。
如果你是一名網游玩家(網游吃CPU),那這款主機或許適合你!現在12600kf大幅降價,而12代也沒有13、14代的降頻藍屏問題,穩定。
大小核的配置+N卡,在一些生產力(如剪輯、渲染)等也是夠用的,當然可以適當添加內存和硬盤容量,所以這套不只是可以用來打游戲,推薦!
我們也可以把硬盤升級到pcie4.0 1TB(主板需要B550以上支持),這是一套可供參考的刀把光污染主機,但顏值是個很主觀的事情,所以機箱、風扇等還是推薦大家自己選擇。
擠一擠還是可以上個4060Ti的,但正常建議提升預算到4600元,可以按照圖2來配,各個配件都會更好一些哦。
如果你對N卡沒有硬性需求,只是一個游戲玩家的話,選擇AMD的7700xt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擁有更大的顯存,且在2K分辨率游戲下平均高出4060Ti約20幀。
由于中間這個價位顯卡差價比較大,CPU可選的無非也就那些,所以直接到5400元預算(部分配件丐一下能更低),散熱是利民ax120rse,烤機也能壓住默認頻率下的126kf,內存可以選擇3600mhz頻率,主板選到最近新出的性價比之選——華碩“哎呦喂”系列的b760ayw。
顯卡如有N卡需求可更換為4060Ti。
如果你有業余的AI訓練需求,而主要用途還是辦公或游戲的話,這套配置是不錯的選擇!
4060Ti 16GB,對普通用途來說這張卡比較一般,而在AI訓練上大顯存的優勢就體現出來了,畢竟“Cuda is out of memory”,經典爆顯存。
同時這套配置還保留了日常使用的屬性,所以選擇了新顯卡而非2080Ti 22G等,不訓練只要選擇8GB顯存版本即可。
如果你是一名資深游戲玩家,且不抗拒AMD的話,6000元預算的這套配置很適合你。
5700x3d擁有96mb的超大三級緩存,網游表現佳;7800xt性能表現近似4070,大顯存和較高的光柵性能是個不錯的選擇。
將預算拉高到6500元,顯卡不變的情況下,你能體驗到AMD目前最新的Zen4架構,pcie4.0的硬盤速度、DDR5的高頻內存,同樣還是3A平臺,同樣價位我還準備了I+N平臺的主機。
6500元預算,你也可以這樣選擇,散熱選利民ax120rse,烤機仍能壓126kf,內存選擇3600mhz頻率,主板選到華碩新品b760ayw,性價比較高。
顯卡則能上到4070,不過還是建議加點錢上70s。
許多人認為AU配N卡是最佳選擇,畢竟如今英特爾13、14代出問題,Zen4架構的AMD處理器搭配40系的N卡成了明智之舉。
7200元,這套配置足夠你游玩4K分辨率游戲,N卡做一些生產力也能滿足需求。
4k游戲+日常辦公剪輯生產力等,這套配置是個不錯的選擇。
8000元預算,136kf+4070s,足以面對目前大部分場景!(注:目前13代存在bug,可自行查詢,CPU可更換為12600KF)。
8000預算的游戲黨,AMD的這套配置不錯。7900xt是amd的次旗艦卡,僅次于7900xtx,顯存夠大,光柵性能強,這套配置足夠暢玩大部分游戲了。
想上4070tis,這套配置是不錯的選擇,主板內存方面搭配的都很均衡。
你就可以買到AMD的頂級顯卡主機。
7500F帶的動7900XTX,這套配置也是游戲玩家的好選擇之一。
電源可以選更高端的。
湊個整,水一套I+A卡的7900xtx主機,實在想這么配,內存還能換好點的。
萬元以內,這臺9600元的配置恰到好處。
i5-13600KF+4070Ti super,無論是日常工作使用,還是打打游戲消遣,都是毫無壓力的。(13代、14代英特爾CPU目前有氧化問題,相關可自行查閱,考慮后再入手,這款不怎么嚴重就是了)
這臺7500F+4080s的配置值得選擇,4080和4080s價格現在差距不大,選擇AMD的Zen4架構處理器7500F+英偉達次旗艦顯卡4080s也是很好的搭配。
如果你想上4080s,又有視頻剪輯、直播推流等需求,英特爾的大小核cpu或許更適合你!
這是126kf+4080s的配置(Cpu帶的動顯卡)。
再稍微提升一點預算,就可以上到136kf+4080super的組合。
136kf比126kf多了四個小核心,單核性能有提升,且這臺配置對內存也進行了升級,更換為DDR5 6800mhz的頻率,而c34的時序也算夠用。推薦!
來到12500元的價位,這是極力推薦的一款配置,7800x3d,8核16線程96mb三緩,配上英偉達次旗艦4080super,讓它做到網游、3A、生產力都能通吃。
推薦一款cpu——12代的12700KF!
如今13、14代面臨著不穩定的bug,該cpu或許也是當下的好選擇之一,單核性能在現在也不算弱,搭配Z690主板,還可以進行超頻等操作。
再搭配N卡次旗艦4080super,這臺主機無論在視頻剪輯、建模渲染還是游戲都有不錯的表現。
硬盤也更換為三星的990PRO,消費級的pcie4.0內旗艦硬盤,性能更強。
或許可以選擇i7-13700KF,相對于149、147、139等cpu,這款的穩定問題稍微不是很嚴重,不過謹慎選擇。
該cpu單核性能強勁,多核性能高,搭配華碩近期的性價比新品Z790ayw主板,還可以進行內存超頻等操作,所以如有該需求可以自行將內存升級為8000mhz#(哈哈)
同樣搭配N卡次旗艦4080super和三星的旗艦硬盤990pro 2TB,生產力還是游戲的性能都是不錯的。
如果你有些生產力需求,這臺AMD R9 7950X或許可以滿足你。
15500元,這套配置無論是剪輯 訓練 還是游戲,都可以輕松勝任。
你也可以選擇i5-13600KF或者i7-12700KF(主板不用換),如果你更偏好英特爾的CPU,這套IU+N卡4090D也是一份不錯的配置。
這個價格可以上136KF+4090的配置#(吐舌)
當下的大部分軟件和游戲都能通吃(13、14代慎重考慮)
預算,這套7800x3d的頂級主機能保證你通殺99%以上的游戲!
網游方面,7800x3d單ccd、96MB三級緩存的架構就是當下最強的cpu。
3a方面,4090(不帶D)就是目前最強大的游戲顯卡。
生產力方面,78x3d八核十六線程與N卡獨有的Cuda生態也能保證你擁有優秀的體驗。
AMD的頂級消費級已經可以隨便買了,如果確實要選擇英特爾的cpu,那就這套吧#(太開心)
顯卡4090,硬盤990pro
內存建議最好是32g*2,兼容性好點。
預算上下,直接149KS+頂級z790+4090。
建議收藏!
可憐]前年花了五千七買的電腦,為啥現在我掛3500都沒人要?發了半個月了問都沒人問,我已經便宜了這么多了按理說應該被秒了才對啊,這是什么原因有沒有懂的。這真是讓人感到無奈,甚至有點心酸。想想我當初買這臺電腦的時候,心里美滋滋的,想著這可是我奮斗了好幾個月的血汗錢,結果現在卻連個問價的都沒有,真是讓人感到一陣失落。
說到這兒,咱得聊聊現在的電子產品市場。你知道嗎?根據最近的調查,電子產品的折舊率簡直是個黑洞,尤其是電腦。一般來說,電子產品在購買后的第一年就會貶值大約20%到30%。再加上新型號層出不窮,像我這臺電腦,雖然當初配置不錯,但現在市場上已經有更強、更快的型號了。比如,去年的某款游戲本,售價一萬多,現在二手市場上也就賣個五六千,競爭可真是激烈。
再說了,大家現在都喜歡追求“性價比”,你看看那些年輕人,動不動就拿著手機在網上比價,連個小家電都要找個便宜的。你要是想賣個二手電腦,得先考慮到人家買的起不,值不值。就像我朋友小李,前幾天想買個二手手機,結果在網上看了半天,最后還是選擇了新款,雖然貴了點,但人家覺得“新”就是好,這種心理我也理解。誰愿意買個二手的,心里總覺得不踏實。
再加上現在的經濟形勢也不太樂觀。大家口袋里的錢都不那么寬裕,花錢得謹慎。你看,街上那些小攤販,生意也不如以前好了,很多人都開始精打細算,連吃個飯都要考慮性價比。更別提買個二手電腦了,誰愿意冒著花錢買個“坑”的風險?這種情況下,二手市場的成交量自然就下滑了。
說到這里,我想起我家樓下的那家二手店。老板是個挺幽默的人,常常說:“買二手的,得有個心理準備,萬一買回來發現是個‘黑科技’怎么辦?”這話聽著雖然搞笑,但也道出了二手市場的一個現實。買家心里總是有個“隱形的擔憂”,擔心買到的問題品,尤其是電子產品,哪怕是個小故障,心里都會打鼓。
再者,網絡平臺的興起也讓二手市場變得更加復雜。像某些二手交易平臺,大家在上面一看,哇,價格比我這便宜多了,直接就下單了。你說,我的價格已經便宜了,結果人家那邊的價格更低,這讓人情何以堪?而且,平臺上還時不時會有一些促銷活動,像“滿減”“秒殺”,這一下子就把我這臺電腦的性價比打得稀巴爛。
就拿我這臺電腦來說,雖然配置還不錯,但在別人眼里,它畢竟是“舊貨”。我有個朋友,前幾天剛買了個新電腦,興奮得像個孩子一樣,天天在群里發照片,結果我一看,心里那叫一個酸。人家那是最新款,性能杠杠的,誰還會考慮我這臺“過氣”的二手電腦呢?
還有一點,咱們得承認,二手市場的消費心理也在變化。以前大家可能覺得二手貨就是便宜,沒什么問題,但現在大家更注重的是產品的使用體驗和售后服務。你想想,現在連個二手電腦,大家都希望能有個保障,萬一買回來壞了,誰來負責?這就讓二手交易變得更加復雜。
所以說,面對這樣的市場環境,咱們也不能太過于沮喪。或許我這臺電腦真的需要再降價,或者再換個地方掛售。畢竟,市場在變,消費者的需求也在變,咱得跟上這個節奏。就像我家樓下的小攤販,總是會根據季節變化調整菜單,生意才能越來越好。
總之,二手市場的冷淡,既是時代發展的必然,也是人們消費觀念變化的結果。各位觀眾老爺,你們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