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MacBook Air和MacBook Pro怎么區分呢?跟很多電腦廠家一樣,Air主打輕薄,Pro更顯全面專業,所以從配置到價格,Air都比Pro要低,這在傳統的筆記本廠家上也有看到,比如聯想小新的Air和Pro,小米的Air和Pro, 都可以看出Pro增強版。目前的MacBook Air尺寸都是13.3英寸,這是目前主流輕薄本的尺寸,并且這個尺寸還會延續很久。而MacBook Pro有三個尺寸,分別是13.3英寸、15.6英寸和16英寸。
這里需要說明一下,16寸實際上是15.6英寸的升級版(屬于同一款產品的更新迭代),三圍尺寸上相差不大,這0.4主要是屏占比提升所帶來的。并且18款之前的是15.6英寸,16英寸是2019款改進,換句話說后續都是16英寸,15.6英寸也將退出歷史舞臺,考慮到兩款電腦的價格差不多,16寸的升級非常大,現在的15.6已經不建議入手。據說MacBook Pro的13.3英寸版本也會升級成主流的14英寸,但2020款還是13.3,目前也只是有傳言,還沒有真正的發布。所以目前Pro版本主要售賣的就是13.3寸和16寸。
既然定位不一樣,那配置總有區別吧,最主要的差別就是芯片和屏幕,Air主要是雙核的i3到四核的i5/i7,并且可以看到頻率都非常低,都是1.1GHz和1.2GHZ,而Pro版本的13英寸稍微強一些,采用的是四核的i5和i7,當然還有一個高配版本(四個雷電接口那類,價格貴了五六千),其主頻分別為2.0GHz和2.3GHz,比現在的1.4和1.7提升不少(一個十代,一個八代)。
最強大的還是16英寸版本,直接i7起步,最高的i9打底,這已經是英特爾的高端芯片,當然價格也不便宜。除此之外就是顯卡,還有就是屏幕,Pro版本都是P3廣色域500尼特亮度的視網膜屏,顯示效果上好不少,對了,touch bar觸控欄也是Pro專享。目前的MacBook Air,價格也逐步上升,官方售價是7999元起,高配的Air價格甚至跟低配的Pro差不多,都快一萬軟妹幣了,這時候強烈建議上Pro,不要執著于Air的輕薄。
當然要是家庭富裕,那自然上Pro,Pro的13.3英寸也有高配版,起步價就是1萬五,比16英寸的一萬九便宜不了多少。但就兩款產品的性能比來說16英寸高太多,屏幕提升就不說,多這部分尺寸體驗就不是一個級別的,并且最低配的16英寸,都比最高配的13.3英寸MacBook Pro強,雖說這個價格都不便宜,但不可否認16英寸的性價比真的高很多。
總之一句話,目前銷售的主要就兩條產品線,四款產品,分別是MacBook Air、2019款的MacBook Pro(八代芯片)、2020款MacBook Pro(十代英特爾芯片)、16英寸的MacBook Pro(2019年出的,九代芯片)。
TechWeb報道】下周二(6月6日)凌晨1點,WWDC 2017即將召開。蘋果將會在開發者大會上發布最新的四大系統。除了系統的更新,網上曝料稱蘋果將發布新款的Macbook和iPad Pro產品線,對于果粉來說無疑更加期待新產品的到來。法國網站Consomac在歐亞經濟委員會的數據庫中發現了一份新的俄文監管文件,該文件指出,至少有5款運行macOS Sierra系統的新產品將亮相WWDC 2017。這5款Mac新機的型號分別為A1289、A1347、A1418、A1419和A1481,它們有可能最新款的13英寸和15英寸Macbook Pro,至于Macbook Air目前暫不確定會獲得更新,幾率并不會太大。
蘋果在去年推出了配備Touch Bar的新款Macbook Pro,業界褒貶不一。但所有接口變為USB-C理念確實有些過于超前,由于USB-C的普及度并沒有達標,所以用戶在使用時確實感受到了不便。按照蘋果的設計理念,技術是不會倒退的。所以下周即將到來的新款Macbook相信依然會采用USB-C接口,想嘗鮮的朋友依然要準備好各種轉換頭。
其實第一代蘋果筆記本遠不像現在我們所使用的這么輕薄、功能強大。從第一代的PowerBook倒iBook,到喬布斯從牛皮紙袋里滑出的MacbookAir,再到今天的Macbook Pro,很難想象我們手中的強大生產力工具已經走過了26個年頭。我們在期待新款Macbook到來的同時,一起來看看Macbook的進化史吧。
1989年:Macintosh Portable—人類第一臺帶上太空的便攜式電腦
Macintosh Portable是一款實驗性質的產品,也是蘋果生產的第一臺通過電池供電的“輕便型”電腦。它曾經隨亞特蘭大號航天飛機上過太空,也是第一臺人類帶到地球之外的輕便型電腦。雖然現在看起來這款電腦非常笨重,但對于當時來說帶來了巨大的意義。值得一提的是,該款電腦的鍵盤和球型鼠標可以拆卸并交換位置,對左撇子非常友好。蘋果的人性化設計在那個時候就已經體現出來了。但是對蘋果來說,自家真正的第一臺筆記本電腦并不是它,而是1991年生產的PowerBook 100。
1991年:PowerBook 100系列—蘋果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款筆記本
PowerBook 100、140和170是蘋果以PowerBook為產品線名稱發售的三款筆記本電腦,也是蘋果真正意義上的第一臺筆記本電腦。背光LCD屏幕的分辨率僅有640x400,但是開創性地將軌跡球和鼠標放在了鍵盤下方正中央,之后所有的筆記本都采用了同樣的位置擺放軌跡球或觸控板。
1992年:PowerBook Duo—當年的“超極本”
像現在的MacbookAir一樣,1992年的PowerBook Duo也是一款超便攜筆記本電腦,僅有1.86kg,在蘋果歷史上比它更輕的只有MacbookAir和最新的12寸NewMacbook。按照現在的話來說,Duo就是當年的一臺“超極本”。
1994年:PowerBook 500系列—蘋果第一臺觸控板筆記本
1994年的PowerBook 500系列也有個別名叫“黑鳥”,該系列的PowerBook首次采用了很多新的配置,比如首次使用了觸控板替代了軌跡球,首次增加了立體聲音箱等。
1995年:PowerBook 5300系列—新處理器和熱插拔Zip盤
5300系列首次采用了IBM生產的PowerPC處理器,自此蘋果所有的PowerBook系列電腦都采用了該處理器。另外,5300系列還首次加入了可熱插拔的Zip盤和PC卡讀盤、讀卡器。
1996年:PowerBook 1400—可換殼筆記本+內置光驅
PowerBook 1400系列開啟了筆記本電腦可換殼的時代。屏幕背后的蓋子可以更換成各種顏色。另外,1400還是首臺內置光驅的蘋果筆記本電腦。
1997年:PowerBook G3—當時的性能最強
PowerBook G3系列可以說是當時市面上性能最強的筆記本電腦,相當于現在的MacbookPro,也可以理解為是Macbook Pro的前身。
1999年:iBook—主打年輕及學生群體
相信大家對這款電腦一定很眼熟,iBook讓蘋果在全球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它是蘋果首次面向更大市場,以年輕用戶特別是學生為主要目標的筆記本電腦產品。蘋果從當時的iMac借鑒了色彩艷麗的透明外觀,給iBook G3做出了一個“Clamshell”的設計。另外,還有橘色、藍莓、灰黑、亮藍和檸檬綠5種顏色可供用戶選擇。iBook G4采用了白色的外觀,感覺大體上具備了現在Macbook的外型。
2001:PowerBook G4—金屬筆記本時代開啟
PowerBook G4又被稱為鈦合金PowerBook,從這一代開始,蘋果摒棄了黑色塑料材質,開始了金屬筆記本時代,也和PowerBook的過去說了再見。G4也是最后一代PowerBook。
2006:Macbook Pro—蘋果筆記本的全新時代
五年磨一劍的Macbook,終于替代了PowerBook這個命名,英特爾酷睿處理器也替代了IBM的PowerPC處理器。Macbook Pro的一切都是全新的,另外2006年初代的Macbook Pro還搭載了一顆正面iSight相機。該機標配了512MB內存,60GB SATA 5400轉硬盤,集成顯卡以及吸入式Combo光驅。
2006:Macbook Polycarbonate—與黑色塑料的再次碰撞
2006年發布的Macbook Polycarbonate讓蘋果又嘗試了一次黑色塑料。這款13寸的Macbook筆記本電腦采用了聚碳酸酯材質,有黑白兩色。
2008年:一體化機身Macbook—一體化簡約金屬主義
2008年第二代MacBook和MacBookPro采用了一體成型的鋁鎂合金機身以及按壓式的觸控板,取消了觸控板上的按鈕設計,確定了當代MacBook的設計語言,一體化和簡約金屬主義。
2008:MacBook Air—改變世界
當喬布斯從牛皮紙袋里滑出MacbookAir的那一刻,全世界都為之瘋狂了。這款產品可以說改變了世界,重新定義了筆記本,將當時市場上所有的超極本趕盡殺絕。MacBook Air也是蘋果歷史上銷售量最高的筆記本電腦。
2012年:Retina MacBook Pro—開啟視網膜筆記本時代
RMBP搭載了一塊“視網膜”屏幕,意思為用戶用肉眼無法分辨屏幕上的像素點。這一代MacBookPro去掉了以太網、火線等接口以及光驅,讓一體成型的鋁合金機身更加輕薄,比上一代的MacBook Pro輕了20%。
2015年:12英寸Macbook—首次的USB-C接口設計
12英寸的New Macbook取消了風扇設計,機身更加輕薄。首次采用了單USB-C接口設計和Force Touch觸控板。
2016年:MacBook Pro with Touch Bar—具備指紋解鎖的虛擬控制條
新的MacBookPro帶來了新的變化,OLED虛擬鍵盤取代了原來的一排功能鍵,從此筆記本電腦誕生了一種新的操作方式。Touch Bar以一種可視化、可觸摸、可擴展、可自定義的方式改變了用戶的操作習慣。
或許下周二蘋果WWDC 2017結束之時,這篇回顧的最后就要添加上新的MacBook設備了。從蘋果筆記本的歷史回顧中,是否看到了你當年使用的那一款?是否想到了那款筆記本陪伴著你的時光?下周蘋果是否還會給我們帶來驚喜,帶來新技術引導的全新設備,讓我們一起拭目以待。
您可能也感興趣:
繼劉強東力挺王衛后 丁磊也公開表示支持順豐
蘋果WWDC 2017前瞻:iOS 11、新iPad Pro即將發布
盜賣Q號200萬個 不到一年獲利數十萬元
看蘋果手機型號是了解手機的重要步驟之一。通過查看型號,您可以了解手機的配置、功能和兼容性等方面的信息。
查看手機背面:在蘋果手機背面,有一塊小標簽,上面寫著手機的型號號碼。您可以通過查看這個型號號碼來了解手機的具體型號。
使用設置界面:在蘋果手機的設置界面中,您可以找到關于本機的選項。進入該選項后,您可以找到“型號名稱”一欄,它列出了該手機的型號。
使用第三方軟件:您還可以使用第三方軟件來查看手機型號。例如,您可以在App Store中找到一些專門用于查看手機信息的軟件,如“iTools”或“愛思助手”等。
在查看蘋果手機型號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不同型號的手機在配置、功能和兼容性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因此了解手機型號是非常重要的。
在購買手機時,了解手機型號可以幫助您選擇適合自己的手機。
在使用手機時,了解手機型號可以幫助您下載和安裝適合該型號的軟件和配件。
除了查看手機型號外,您還可以查看其他與手機相關的信息,如:
序列號:序列號是蘋果手機的唯一標識碼,由12個數字和字母組成。通過序列號,您可以了解手機的制造日期、生產地和銷售地區等信息。
IMEI碼:IMEI碼是國際移動設備身份碼,由15個數字組成。通過IMEI碼,您可以了解手機的身份信息和網絡鎖情況等。
電池健康狀態:您可以在設置界面中查看電池健康狀態,以了解電池的使用情況和壽命等信息。
查看蘋果手機型號是了解手機的重要步驟之一。您可以通過查看手機背面、使用設置界面或使用第三方軟件等方法來查看手機型號。同時,了解手機的序列號、IMEI碼和電池健康狀態等信息也是非常重要的。希望以上信息能幫助您更好地了解和使用您的蘋果手機。#挑戰30天在頭條寫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