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本文教大家如何開啟root用戶只是用于技術探討,強烈建議不要開啟root用戶,root用戶擁有最高權限,進行操作操作都很危險!
方法一 開啟root用戶
1.右擊訪達→點擊前往文件夾。
2.把路徑粘貼進去→點擊前往:
/System/Library/CoreServices/Applications
注意,如果系統語言是中文,那么路徑粘貼進去后,前面部分會自動變成中文,這個沒關系的,點擊前往即可:
3.找到目錄實用工具,并雙擊打開該工具:
4.點擊左下角的鎖,輸入密碼解鎖:
5.點擊“目錄實用工具”頂部菜單欄中的編輯→啟用root用戶:
6.啟用root用戶要給root用戶設置密碼,設置密碼后,root用戶即啟用成功:
注意:驗證框就是重復輸入一次密碼。
方法二開啟root用戶
其實啟用root用戶都是使用目錄實用工具,但是打開目錄實用工具的方法,還可以這樣打開: 系統偏好設置→用戶與群組→點擊登錄選項→點擊左下角的鎖輸入密碼后解鎖→點擊“網絡賬戶服務器”旁邊的加入按鈕→點擊打開目錄實用工具...即可打開目錄實用工具,后面的操作跟方法一相同。
開啟root用戶之后能干嘛?
開啟root用戶之后,你就有root權限了,那root權限能用來干嘛呢?
1.使用root用戶登錄:意思是,你電腦開機后,可以選擇其他用戶,然后自己輸入用戶名root,密碼就是你開啟root用戶的時候設置的密碼,這樣你就具有超級用戶權限了,系統設置里的鎖全部默認打開了,再也不用輸入密碼了,而且你想把鎖關上都關不上:
2.終端命令行默認是root權限:打開你的終端命令行工具(例如iTerm2),你默認就是root用戶,干什么事,再也不用輸入密碼了,你已經擁有最高權限。
Mac終端工具怎樣切換到root權限
在Linux里,我們知道,通過su -,su - root,或者干脆直接su,輸入密碼后即可切換到root,具體請看:“su”和“su -”的區別。
而對于Mac,在未開啟root用戶的情況下,是無法用su或su -切換到root用戶的,因為沒有權限,要想用su切換,得用sudo權限來切換,即sudo su或sudo su -,或sudo su root或sudo su - root。
另外,雖然未開啟root用戶時,su命令不能切換到root用戶,但相信大部分使用mac做開發的童鞋都知道sudo -s可以切換到超級用戶的,但是應該有一部分人是不知道為什么這樣可以切換到超級用戶的,而且,既然sudo -s可以切換到超級用戶,那我們為什么還要“開啟root用戶”呢?
為什么“sudo -s”可以切換到超級用戶
嚴格來說,sudo -s切換到root用戶并非真正的root用戶,它的權限還是受/etc/sudoers里的配置所控制,至于為什么“sudo -s”可以切換到超級用戶,看完這篇文章,你會有一個了解:Linux為普通用戶設置sudo權限及通過sudo切換到root,特別要看一下其中的“通過sudo切換到超級用戶”。
雖然說sudo -s切換到root用戶并非真正的root用戶,但因為sudo中的定義都是ALL,所以也相當于是真正的root用戶了。
但是這里要注意,在mac的/etc/sudoers文件中(注意要使用visudo命令打開),并沒有初始用戶的相關sudo定義,但既然初始用戶可以使用sudo,這個文件應該有它的sudo權限定義才對呀。其實是因為mac初始用戶屬于admin組(admin是管理員),而在/etc/sudoers文件中恰好就有admin組的sudo權限定義%admin ALL=(ALL) ALL,所以mac初始用戶可以使用sudo。
為什么要“開啟root用戶”
mac提供開啟root用戶這個功能,應該是給少部分人有個選擇,就是可能有些人在修改系統設置時,覺得老是要開鎖輸入密碼很麻煩,甚至使用終端時,都覺得輸入密碼麻煩。
但是,文章開頭我也說了,不建議開啟root用戶,也不建議使用root用戶登錄。因為用于root用戶的地方,一般也就是在終端命令上用,但不開啟root用戶我們也一樣可以在終端命令上使用root權限,而且,很重要的一點是,如果你用brew來安裝軟件,那么是不能使用root用戶的,在root用戶下使用brew會報錯:
Error: Running Homebrew as root is extremely dangerous and no longer supported.
As Homebrew does not drop privileges on installation you would be giving all
build scripts full access to your system.
因為brew為了安全,不允許在root用戶下安裝軟件,所以,我不建議開啟root用戶。
Mac終端切換到root用戶(root權限)總結
說了這么多,mac切換到root用戶的方法到底有幾種呢?
1. sudo -s保留當前用戶的配置,所以用這種方法切換,你的vim配置,環境變量配置都會使用普通用戶的配置。
2. sudo -i/sudo su/sudo su -都是使用root用戶的環境變量,所以你切換過去,你的vim配置,或者如果你在普通用戶配置過zsh等等,都會沒有了,如果需要,那就要在root用戶中再配置一遍。
3. 開啟root用戶后,可直接su或su -切換到root,環境變量情況與第2點一樣。
推薦使用sudo -s,因為只有這個命令不需要重新配置root用戶的環境。
以上就是小編今天為大家分享的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想了解更多關于Mac相關知識,請關注macz.com吧!
對,你沒看錯,Mac電腦也有root用戶和密碼,特殊情況下才會用得到,但是你知道密碼嗎?
no,你不知道,大部分人都不知道,連root用戶都不知道,怎么會知道密碼?
沒事,開始我也不知道,我現在就教你怎么改,完了你不就知道了嗎?
對,你沒看錯,就是下面這兩個圖片,跟著做就行了,做技術就是這么簡單粗暴,沒有更多的花哨,只要能解決你的問題就行了,哪怕只有兩行字。
期前一天,咱們接著不慌,今天來看macOS忘記登錄密碼有哪些解決方案。
其實相較于Windows,macOS整天哪哪都需要驗證密碼,更不容易忘,但這不是連MacBook Air都有指紋識別了嘛,忘記密碼的風險也就大了一些,了解一些技巧或多一手準備還是很有必要的。
和Windows一樣,方法很多,昨天Windows篇評論區已經有很多家友開始“劇透”今天的內容了:Command + R + Terminal + resetpassword。對不對呢,也對,可以解決問題,但并非是所有情況下的最優解。下面小編就根據情況從簡單到復雜,和大家分享幾種解決方案。
非常有趣的是macOS和Windows相愛相殺幾十年,系統和功能上越來越像也就罷了,重設密碼的思路簡直一模一樣,下面我們講到每種方案時會提一句相似的Windows方案。
本次以macOS Mojave 10.14為例,其他版本系統在某些步驟或字眼上可能有出入,但不影響理解和操作。
一、使用Apple ID重設密碼(已開啟允許)
很像利用Microsoft賬戶重置PIN碼,這是小編個人認為最理想的方式了,方便而安全。
使用該方式的前提是用戶已經登錄Apple ID/iCloud賬戶,且已經在“系統偏好設置→用戶與群組”中,開啟“允許用戶使用Apple ID重設密碼”。
忘記密碼時,只需要在登錄界面輸錯三次,系統便會跳出密碼提示(小編并沒有設置密碼提示的習慣所以是空白……),和使用Apple ID重設密碼選項。需要注意的是,點擊文本是沒有用的,需要點擊右側類似“Play鍵”的按鈕才會有反應,這個配色……Ive你要是被綁架了就眨眨眼……
點擊后系統會要求輸入Apple ID和密碼來驗證。
填寫正確的Apple ID和密碼后,系統會提示更改登錄密碼將會創建新的鑰匙串,之前的還在,但是仍然需要舊密碼才能訪問數據,所以喜歡用自動生成的亂碼做密碼的用戶可以著手找回密碼了。
同意后就可以創建新密碼了,點擊“重設密碼”完成,即可用新鮮出爐的密碼登錄系統了。
二、用其他管理員賬戶更改密碼
在Windows中也能使用同樣的方式,前提是系統中有另外一個管理員賬戶。
登錄另一個管理員賬戶,打開“系統偏好設置 → 用戶與群組”,點擊左下角的“鎖”,驗證密碼解鎖,選擇忘記密碼的賬戶,點擊右側“重設密碼...”按鈕,即可設置新的密碼。
點擊右上角蘋果圖標
→ 退出登錄“XXX”,重新登錄即可。
三、macOS恢復功能
終于到了大家喜聞樂見的“Command(?) + R”了,有點Win PE的味道,這也是第一個復雜到要脫離系統的情況,小編嘗試講一些大家不是那么熟悉的內容。
首先是下面這個界面肯定沒錯,有人喜歡稱其為“恢復模式”,有人喜歡叫“實用工具界面”,官方說法是“從macOS恢復功能/macOS Recovery啟動”,總之要從看到“macOS實用工具”窗口開始。
進入這個界面的方式非常多,除了廣為人知的開機聽到提示音(“鐺~”)后同時按住
Command(?) + R
被設計用來實現其他功能的
Option + ? + R、Shift + Option + ? + R
也可以跳轉到這個模式。
以及從安裝盤或恢復分區啟動,看到“Apple標志讀條”或“旋轉小地球”,選擇語言,也會來到這個界面。
我們這次不裝系統,所以將視線從大大的“實用工具”窗口挪到最上方的狀態欄,點擊“實用工具 → 終端”,就可以調出“終端”窗口。
只需鍵入
resetpassword
中間沒有空格,回車即可。
系統處理完會彈出“重設密碼向導”,首先“選擇要重設密碼的用戶”。
之后輸入新的密碼,點擊下一步即可完成,重啟后可用新的密碼登錄。
有一點需要注意,舊版本的系統中,如果登錄了Apple ID,創建新密碼前需要驗證,10.14將這一步驟放到了后面,登錄系統后需要重新登錄Apple ID。
四、單用戶模式
再來看一個小編覺得適用場景不太多的方法,直接看步驟:
開機聽到提示音后同時按住
Command(?) + S
讀條完成后轉到一個DOS界面,這就是類Unix系統的單用戶模式了,可以簡單理解成超級管理員的專用簡易辦公室。
上面一大堆都不用管,我們需要先按一下回車,看到
localhost :/ root#
就可以輸入命令行了。
首先輸入
fsck -y
“-”前有空格,下同,回車,這行的作用是執行硬盤檢測,可以忽略;
待再次出現“localhost :/ root#”后接著輸入
mount -uaw /
“/”前有空格,回車,這一行用來加載文件系統;
輸入
rm /var/db/.AppleSetupDone
區分大小寫,只有第一個“/”前有空格,回車,這行用來刪除初始化設置時macOS生成的隱藏文件,刪除后再次進入系統就可以新建一個管理員賬戶,并且完整保留之前賬戶的數據;
輸入
reboot
回車重啟,命令行會自動執行。
稍作等待就可以看到語言選擇界面,放心,數據都還在。
按照熟悉的步驟重新設置Mac,之后添加一個賬戶,沒錯,又回到了之前的“用其他管理員賬戶更改密碼”的情況。
五、文件保險箱(已開啟文件保險箱)
昨天小編講到安全后忘了提BitLocker,這不今天找了個機會“現以macOS形式呈現”。文件保險箱可以理解成“BitLocker +密碼重置盤+ Microsoft賬戶”,主要功能是加密啟動磁盤內的數據,用來解鎖磁盤的兩種方式都可以用來在必要時重設密碼,蘋果還是蘋果啊。
但是呢,由于設置起來比較麻煩,所以小編平時沒見過幾個用戶在用。
開啟時需要在“系統偏好設置 → 安全性與隱私 → 文件保險箱”中點擊“開啟文件保險箱”,之后系統會讓我們選擇一種解鎖磁盤的模式,一種是用iCloud賬戶,一種是用恢復秘鑰。
之后驗證密碼,可以選擇系統中的其他賬戶也啟用該功能,當然也需要輸入密碼。并且提示“每個用戶在解鎖磁盤之前都必須鍵入密碼”,符合邏輯。
在這之后如果用戶忘記密碼,兩種解鎖模式都可以用來重設密碼:
用iCloud賬戶方式需要在登錄界面等待一分鐘左右,會出現“重設密碼助理”;
用恢復秘鑰方式輸錯三次也會有重設密碼入口,過程與之前幾種方式類似,不再贅述。
六、如何防止被破解
照例,加個小彩蛋。
昨天在評論區看到了太多擔憂安全性的聲音,但確實沒有絕對的安全,PC上就算設置BIOS密碼也還是有方法破解,斷網又保持物理隔離倒是挺安全,但也不太適合普通用戶,所以我們只能做到盡量安全。
macOS在安全方面的建樹一直是領先于Windows的,蘋果在去年更新的Mac產品線中為MacBook Pro、MacBook Air、Mac mini、iMac Pro配備了Apple T2 安全芯片,全面接管Mac的啟動控制與安全功能,新產品具有安全啟動功能,默認開啟最高等級的安全啟動,拒絕外部引導,提供了最高級別的安全性。
沒有最新的Mac也別擔心,還有一個防破解密碼的方法——設置固件密碼/EFI密碼,相當于PC上的BIOS密碼,對于新的Mac來說安全性更高。
開啟EFI密碼后:
開機無法通過Option鍵切換引導,無法通過別的分區引導,包括安裝盤,也就無法進入恢復模式,需要密碼;
無法進入單用戶模式,需要密碼;
無法清除NVRAM和PRAM;
如果沒有密碼,只能看到一個鎖和一個密碼框。
開啟方法也簡單,其實之前我們重設密碼時就與其擦肩而過,通過macOS Recovery啟動,回到熟悉的界面,仍然點擊上面狀態欄“實用工具”,這次選擇“啟動安全性實用工具”(有些版本叫“固件密碼實用工具”),輸入要設定的密碼,以及請一定要記住這個密碼。點擊“設置密碼”完成,重啟即可。另外配備T2安全芯片的Mac在此窗口可更改安全啟動等級。
如果忘記了怎么辦,自己動手有點麻煩,中途還要聯系蘋果,需要額外的文件來解鎖。所以如果忘了不如直接交給官方吧,以及一定要帶上“原始收據或發票”等購買憑證。
小編能想到的暫時就這些,應該也覆蓋到所有的應用場景了,大家還有哪些方法或者遇到什么問題,都可以在評論區分享討論,論IT,這兒可比什么什么圈萬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