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卡#最近,有小伙伴面臨了這樣的問題,就是花了很多錢買回去的顯卡,性能到底如何?使用哪些軟件才能完美測試它的性能?
今天小編來幫你進行梳理。
首先,先花錢買一臺電腦并為它配備一款值得測試的顯卡,至少得1030以上的顯卡吧,1030以下的顯卡不用測試了,就瀏覽網頁,看看視頻,打游戲就別提了。
現在教大家如何進行顯卡的基準測試,基準測試意味著運行一系列軟件操作,以確定給定硬件配置完成這些操作需要多長時間,或者在給定的時間跨度內可以生成什么樣的結果。
現在的顯卡都會在硬件組件評論中看到基準測試結果,尤其是 PC 愛好者,會將基準測試結果作為比較產品的一種手段。
有些人更是把這個當成吹牛的資本,動不動就是“你那顯卡不行,我這個吧啦吧啦”,尤其是當這個人還會超頻時。
基準測試既可以用于顯卡之間的比較(一種幫助指導購買決定的方法),也可以作為判斷顯卡性能是否隨著時間的推移存在問題的方法。
目前最好的和認可度最高的圖形測試工具是3DMark和UL基準測試。
那么就有小伙伴問了,3D Mark 在哪下載啊?
3DMark 的基本版是免費的,良心的是,即使是免費版本,也會為你提供測試總分、每項測試的圖形分數以及每項測試的每秒幀數 (fps) 結果。這對絕大部分用戶來說,其實已經完全可以滿足需求了。
這一點大家要有自信,更深的測試和工具除過專業工作者外,大家用不到,別在霍霍自己僅有的那一兩塊顯卡了!
3D Mark的官方指定下載和購買渠道只有大家熟悉的“辦公”軟件“Steam”,具體定價和其他信息大家自行Steam搜索了解。一般搞活動付費版也是13塊或者27塊3合一版本等,大家按需購買。
3DMark 包含許多子測試。
對于大家常用的獨立顯卡而言,Fire Strike 子測試可以生成幀率,這個特別有用,畢竟一般測顯卡的不是游戲大佬,就是生產力大佬。
當幀率低于60fps時,顯示的任何內容都被視為低于標準,從而產生“PPT”的動畫效果。這個時候怎么解決?第一,換顯卡,第二眨眼補幀大法。
而且,Fire Strike對每一款軟件都可以獨立測試,某款游戲幀率低,并不代表所有游戲幀率都低。
即使在此測試中達到60fps ,并不能保證在其他游戲中能達到60fps。所以,這僅僅是一個比較數值,也就是說得到這個數值之后,與別人測出來的數值比較,來判斷自己顯卡到底處于什么位置。
同時圖形分數也是比較一張卡相對于另一張卡好壞的一個重要的數字,一般數字肯定越大越好。
除了3DMark,其他軟件的話,那就得是Unigine的基準測試了,十年來,Unigine 測試的各種版本一直是倍受顯卡人追捧。
尤其是2013年更新了vr友好測試之后,直接有火爆趨勢。
其實它跟3D Mark很相似,都可以得到一個總分,幀率等等。
但是它的優勢就是它順帶測試了GPU溫度和利用率。
這個就蠻關鍵的,對很多人來說,電腦都是高u低顯或者高顯低u的情況,這個測試溫度和利用率之后很容易讓人判斷出顯卡是否已經需要升級了,或者某顯卡還能再戰3年。
總之都是自己的卡,一般中高端卡,只要不霍霍,完全夠我們用了。一般測試顯卡的平臺一定要采用控制變量法,確保在測試中選擇完全相同的參數(包括測試平臺、游戲內容、分辨率等等),否則將無法在顯卡之間或“之前”和“之后”結果之間進行有意義的比較。
另外升級顯卡似乎是即買即插即用的問題,但事實并非如此。甚至在您到達插入它的部分、加載驅動程序并開始享受之前,還有一些事情需要考慮。比如電源是否會爆炸,主板是否匹配等等。
所以,不會配電腦的就照著某寶上的清單,自己買配件回來組裝就好了,不過能看這篇文章的小伙伴,我相信水平都不錯。
MD RX 7000系顯卡在此以前共發布了4款產品,上至RX 7900 XTX旗艦,下至RX 7600甜品,唯獨中端空缺了出來。而今天大家期待已久的RX 7800 XT和RX 7700 XT兩款中端型號來了,它們能否為顯卡市場帶來新的活力,我們首先來看藍寶石的這款RX 7800 XT 16G D6 超白金OC評測。
從AMD的官方指導價來看,RX 7800 XT為4099元,也算是填補了本帶顯卡4000元檔的空白檔。
NVIDIA方面RTX 4070為4799元,RTX 4060 Ti為3199元,中間有1600元的差價,雖然16GB顯存版本的RTX 4060 Ti售價也在4000元左右,但這張卡有些例外,相比RTX 4060 Ti 8GB只有顯存翻倍,性能無變化
4000元價格檔位屬于標準的中高端產品,對于想要高性能又預算緊張的3A游戲玩家來說,是不二之選,下面我們先來看看這張RX 7800 XT的整體規格。
(另外插播一條重要的售后消息:藍寶石將在本周五9月8日起,針對RX 6000和RX 7000系列顯卡,主板產品推出個人送保服務!讓小伙伴買的放心,售后無憂。)
1 RX 7800 XT核心及規格概覽
本次發布的這張RX 7800 XT采用了小一號的Navi 32核心,從芯片圖中也能看到原本6顆6nm的MCD芯片變為4顆,而這也是該型號首次亮相,此前發布的RX 7600為Navi 33。
RX 7800 XT擁有60組RDNA3架構計算單元,流處理器為3840個。雖然流處理器少了,但頻率相較RX 7900GRE高出不少。而本次測試的藍寶石RX 7800 XT 16G D6 超白金OC的加速頻率提升至2565MHz。
有意思的是,在官方給出的數據中,這張RX 7800 XT居然比RX 7900 GRE的功耗還要高3W。但在后面實際測試中,仍然是RX 7900 GRE要高。
不過官方給出這樣結果,原因我們推測下,除了顯卡主頻更高之外:
RX 7800 XT的顯存方面也要高于RX 7900 GRE,能夠看到顯存的實際有效帶寬為2708 GB/s,而7900 GRE為2250 GB/s,顯存速率7800 XT為19.5 Gbps,而7900 GRE為18 Gbps。
關于實際有效帶寬,這里再說下AMD Infinity Cache,RX 7800 XT的Infinity Cache為64MB,雖然位寬降低后在軟件中顯示的帶寬為620.8 GB/s,但經過Infinity Cache的加持,最終有效帶寬能夠達到2708 GB/s。
第二代Infinity Cache在整體架構上做了相當大的調整,其中每個MCD有64bit的GDDR6的控制器與第二代Infinity Cache。通過Infinity Fabric連接到GCD,可提供2.7倍的峰值帶寬,能夠支持在更高分辨率下進行游戲。
所以“滿血”狀態下,全新的Infinity Cache最終有效帶寬可達5.3 TB/s,不僅在2K分辨率下沒有問題,在4K分辨率下也能做到游刃有余。
2藍寶石RX 7800 XT 16G D6 超白金OC 外觀
藍寶石RX 7800 XT 16G D6 超白金OC的尺寸為320×135×62mm,與剛剛發布的7900 GRE體積相同。
本代超白金采用了全新設計,整體均采用高強度鎂鋁合金框架,去掉了上一代所有的設計痕跡,說它是全新系列也不為過。不過在推崇極簡設計的當下,這張卡只有平整的金屬外甲,表面通體磨砂工藝,首尾采用半弧過度,剛柔并濟。這種頗具工業美學的設計反而更符合年輕人審美。
藍寶石RX 7800 XT 16G D6 超白金OC采用3個9葉,支持快拆的飛翼軸流扇,雙滾珠結構。可提供更大的風壓風量,并且噪音更低。而且相比很多風扇的貼片logo,藍寶石只在中間風扇保留了一個鐳雕logo,一體性更強,也更簡潔美觀。
背板也采用了相同的鎂鋁合金框架,不過能夠看到為了便于散熱,藍寶石設計了多處鏤空孔洞,便于發熱量大的元器件通風散熱。內部散熱采用5根鍍鎳熱管配置,配合波浪鰭片與V形鰭片,散熱強悍。耐高溫14層多倍銅PCB,穩定持久。
藍寶石RX 7800 XT 16G D6 超白金OC的整卡厚度為3槽,相比之前的XT和XTX輕薄了不少。視頻輸出接口采用了HDMI 2.1*2+DP 2.1*2的超時代設計。
最新的DP 2.1接口擁有54Gbps的傳輸帶寬,支持顯示12bit色深,以及680億種顏色。同時可支持4K/480Hz與8K/165Hz的超高清高刷畫面顯示,不過目前顯示器還尚未有實裝DP 2.1接口的產品。
外接供電上,由于功耗整體減小,藍寶石RX 7800 XT 16G D6 超白金OC采用了8pin*2接口,推薦電源700W。
在這一側可以看到顯卡PCB外圈包裹了一層合金加固框架,可以起到加強顯卡結構和作用,與金屬背板一起形成雙重防護。
燈光方面,藍寶石RX 7800 XT 16G D6 超白金OC靈動島上機后異常驚艷,這條貫穿首尾的燈帶色彩過渡自然,飽和度高,起到了整張顯卡的點綴作用,也不會太過花哨。
3測試平臺簡介
測試平臺選擇目前旗艦級處理器,內存為D5標準規格32GB 6000MHz。另外我們將系統更新到最新的22H2大版本,建議主攻游戲的玩家也升級到WIN11系統。目前微軟已經放棄WIN10的更新,而大部分游戲廠商和硬件廠商都已開始針對WIN11進行優化。
目前GPUZ最新版對于RX 7800 XT識別不太完全,但一些基本參數已經能夠看到。
相較于公版,藍寶石RX 7800 XT 16G D6 超白金OC的頻率提升為2565MHz,公版為2430MHz。
4理論性能測試
下面先進行的是用來衡量顯卡DX11理論性能的3DMARKFS套裝:FS,FSE,FSU三者分別對應顯卡在1080P、2K、4K的理論性能,取顯卡分數實際測試結果如下:
本次測試我們選擇RTX 4070、RX 7900 GRE以及藍寶石RX 7800 XT 16G D6 超白金OC三款顯卡進行對比。
在針對顯卡DX11性能的3DMARKFS套裝測試中,藍寶石RX 7800 XT 16G D6 超白金OC相較RTX 4070的提升為FS 13%/FSE 19%/FSU 26%,綜合提升19%。
而在針對DX12環境下的Time Spy和Time Spy Extreme測試中,藍寶石RX 7800 XT 16G D6 超白金OC相較RTX 4070在TS中提升10%,在FSE中提升9%,綜合提升9.5%。
PortRoyal是3DMARK中專門針對光追性能的測試項,藍寶石RX 7800 XT 16G D6 超白金OC相較RTX 4070,差距約為5%。
Speed Way測試是3DMARK最新更新的用于測試DirectX12 Ultimate 性能的顯卡基準測試。要運行此測試,顯卡必須支持DirectX12 Ultimate 并包含 6GB 及以上顯存。這項測試結合了實時光線追蹤和傳統渲染技術來測量顯卡性能。場景含有光線追蹤反射、實時全局光照、網格著色器、體積照明、粒子和后處理效果。
所以SW測試算是AMD顯卡的弱項綜合測試,這里與RTX 4070的差距較為明顯,不過也可以看到,憑借16GB大顯存,差距從1080p的16%,到2K的13%,最終4K分辨率差距只有不到7%。
在3DMARK的FSR測試中,藍寶石RX 7800 XT 16G D6 超白金OC三種分辨率下的性能提升分別為63%/76%/93%。分辨率越高開啟FSR后提升效果越明顯,同時對于畫質的保持也更好。
綜合來看,藍寶石RX 7800 XT 16G D6 超白金OC在DX11和基礎的DX12環境中均領先于RTX 4070,不過當DX 12涉及到光線和粒子方面的處理上,仍然是弱項。但在高分辨率上,RX 7800 XT憑借16GB大顯存優勢非常大。
5游戲性能測試
游戲測試方面,由于A/N涉及到不同公司的優化,所以性能反映并不如3DMARK的理論分數準確,不過我們也為大家測試了幾款較為大眾的3A游戲。
在《極限競速:地平線5》中,近期幾個大版本的更新一直讓成績起伏不定,本次測試僅代表當前成績。目前該游戲同時支持FSR和DLSS,所以在測試中,我們會打開對應顯卡的該功能。
藍寶石RX 7800 XT 16G D6 超白金OC在三檔分辨率下相較RTX 4070的提升分別為4%/5%/6%,綜合提升5%。
在《刺客信條:英靈殿》中,藍寶石RX 7800 XT 16G D6 超白金OC相較RTX 4070的提升分別為5%/10%/13%,綜合提升在9%左右。
《無主之地3》中,我們測試的同樣為DX 12環境,藍寶石RX 7800 XT 16G D6 超白金OC相較RTX 4070分別提升為18%/23%/21%,綜合提升21%左右。
《賽博朋克2077》中,僅對比藍寶石RX 7800 XT 16G D6 超白金OC兩種畫質的幀數區別,測試均開啟FSR質量模式。能夠看到在2K分辨率下不開光追依然能達到117的水準,但開了光追只有50幀。
針對近期火爆的《無畏契約》我們也進行了測試,不過一款惠及大眾的網游,藍寶石RX 7800 XT 16G D6 超白金OC有點大材小用。在1080p和2K分辨率下都能達到800幀以上,而且能夠明顯看出幀數瓶頸在于CPU。
《暗黑4》雖然同樣是一款網游,但對于配置的要求相對較高,藍寶石RX 7800 XT 16G D6 超白金OC在4K分辨率下能夠達到101幀。但我們還沒有開啟超FSR測試,下面再來看看關于FSR的幀數和畫質測試。
6FSR 2.2測試
(點擊查看原圖)
首先我們選擇了《賽博朋克2077》,作為一款“顯卡測試”游戲,它集成了眾家之長,自然也包含了FSR技術。測試中,我們分別選擇FSR關閉、FSR質量、FSR平衡、FSR性能、FSR超級性能進行對比測試,并附上原圖參考。
在《賽博朋克2077》中,我們選擇超級光追畫質4K分辨率下進行實機截圖。其實如果不仔細看,即便在超級性能模式下,也很難看出差距,物體邊緣輪廓處理的都比較好。
不過在燈管下方的墻壁裂縫處,能夠感覺原圖的紋理凹凸感更強,而超級性能模式中有些這一部分顏色有些逸散,導致畫面更平,但幀數同樣提升了183%。如果需要更好的畫質,可以選擇性能及以上檔位。
在《暗黑4》中,我們也分別測試了藍寶石RX 7800 XT 16G D6 超白金OC在不同模式下的幀數,其中超級性能相較關閉提升達到127%;即便在質量模式下提升也達到了52%,下面我們再來看看畫質表現如何。
《暗黑4》這款游戲對于超分辨率的優化較好,雖然超級性能與關的提升達到127%,但依然沒有犧牲畫質。從大圖中能夠看到,桌子及床鋪的紋理在超級性能模式中有所丟失,同樣建議開啟性能及以上模式來保持畫質。
7溫度及功耗測試
在功耗及溫度測試中,我們選擇FurMark軟件進行拷機測試,并采用GPU-Z檢測溫度,功耗僅計算顯卡自身。
GPUZ對于A卡的支持并不完全,藍寶石RX 7800 XT 16G D6 超白金OC在顯卡滿載的情況向下,烤機溫度在63℃左右,熱點溫度為84℃,風扇轉速為23%。
比較驚訝的是,此前RX 7900 GRE的烤機溫度在69℃左右,而這張卡足足低了6℃。
而在功耗方面,我們上一次測試的RX 7900 GRE超白金為285W左右,而這張藍寶石RX 7800 XT 16G D6 超白金OC為274W,確實沒有功耗倒掛。
8一張標準2K顯卡
本次發布的RX 7800 XT,可以說是一張更純粹的2K分辨率游戲顯卡。從測試表格來看,RX 7800 XT正好位于RX 7900 GRE和RTX 4070之間,往上往下都有10%左右的差距或提升,定位相當精準。
這張首款采用Navi 32核心的顯卡在頻率上相當激進,無論是主頻,還是顯存頻率,這也是RX 7800 XT成績斐然的原因之一。相應的,它的功耗與采用Navi 31核心的RX 7900 GRE相當接近。不過好在核心小了,散熱器沒變,所以整卡的溫度控制相當出色,滿載63℃左右在A卡中也算是相當出色的。
而RX 7800 XT作為一款中端顯卡,仍然配備了16GB的大顯存,這對于不是很吃配置的3A游戲來說,在4K分辨率下有奇效,比如《極限競速:地平線5》,滿特效下4K分辨率同樣能夠達到百幀的水準。
售價方面,RX 7900 GRE的官方指導價為5299元,而這張RX 7800 XT為4099元,足足便宜1200元,而性能衰減并不大。
對比N卡方面,RTX 4070為4799元,雖然RX 7800 XT的平均性能要領先RTX 4070 10%左右,不過在光追游戲下,AMD確實難以企及。如果你日常更傾向無光追游戲,那么這張RX 7800 XT似乎是更好的選擇;反之,則可以考慮RTX 4070。
全新設計的藍寶石RX 7800 XT 16G D6 超白金OC顯卡,在外觀上頗具工業設計的簡約美,而且質感極強,對于不喜歡傳統傻黑粗造型的玩家來說,它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目前藍寶石RX 7800 XT 16G D6 超白金OC已經上架,藍寶石家的旗艦系列,售價4699元;同時還有平價的白金版,售價4199元。有興趣的小伙伴不妨關注一下。
T之家 10 月 11 日消息,英特爾于昨天推出 A580 GPU,并宣布這款顯卡將通過合作伙伴華擎(ASRock)、藍戟(GUNNIR)和 Sparkle 撼與科技上市。
現在,TechPowerUp 已經發布華擎挑戰者 A580 型號的測試信息。在 1080p 游戲測試中,A580 顯卡性能接近 AMD RX 6600 顯卡和 RTX 2070 顯卡,與 A750 顯卡差距不到 10%。
在 2K 和 4K 游戲中,A580 顯卡性能小超 RX 6600,稍遜 RTX 2070。
IT 之家附 A580 顯卡參數如下:
參數方面,A580 擁有 24 個 Xe 核心,默認 GPU 頻率為 1700MHz,配備 8GB 256bit GDDR6 顯存,帶寬為 512GB / s,功耗 185W。作為對比,A750 擁有 28 個 Xe 核心,默認 GPU 頻率為 2050MHz,配備 8GB 256bit GDDR6 顯存。
藍戟的 A580 顯卡現已上架,售價 1599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