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也有很多人入手 Mac 后發現總有那么些時候可能會需要用到 Windows 系統的。
遇到這種情況可真叫人頭大,但是不用擔心,解決方法還是有的。
今天Mac毒就簡單的介紹在 Mac 上使用 Windows 系統的幾種方式:
具體步驟可以參考公眾號內往期內容:
「無需U盤給你的Mac快速安裝雙系統」
但是就算有“一頓操作猛如虎”的教程,很多 Mac 小白也不一定能看懂,憑借一己之力成功安裝就更加困難了。
此外,想要安裝雙系統,你的 Mac 還得有足夠大的內存。
況且,安裝雙系統的有個弊端就是,你同一時間只能登進去一個系統進行使用,不能隨意切換。如果想要進入另外一個,就要重新啟動,重新選擇。
這樣來回折騰也真的很麻煩了。
通過虛擬機安裝雙系統,是內嵌在 Mac 內的,可以在使用 Mac 的同時,使用 Windows。
并且安裝簡便,可以同時使用 macOS 和 Windows 兩個系統切換自如,兩個操作系統之間可以文件共享。
「Parallels Desktop」可以算得上是 Mac 平臺上的一款非常著名的虛擬機應用了。
Mac毒網站上也已經為大家奉上了最新版。
當然,「VMware Fusion」也是很有名氣的虛擬機軟件。
無論你更傾心于哪一款,都可以從Mac毒網站上找到它哦。
不過,安裝虛擬機并非全無弊端。在 Mac 上同時運行兩個操作系統,可能會很占用電腦更多的內存、CPU 等,對電腦的要求較高。
把 Windows 系統裝進U盤便攜使用,這種騷操作有個專屬名叫「Windows To Go」,簡稱 「WTG」。
這項功能最早推出于 2011 年 9 月,你可以將 Windows 「濃縮」到一個 USB 存儲設備上并隨身攜帶,并且由于是儲存在外置設備中,所以不用擔心本機的容量問題。
這對那些對 Windows 有短暫需求而又不想裝 Boot Camp 和虛擬機的 Mac 用戶來說可謂非常友好了。
But,這一方法對 USB 驅動器、對電腦、對安裝系統等等都有一系列嚴格的要求。
可能需要真正的高手才能有把握操作成功吧
個人覺得第一種和第三種方法對大部分 Mac 普通用戶來說操作起來可能并非易事。
如果也并非長久和硬性需要,那大可不必如此折騰,否則萬一過程中遇到點麻煩可能還得不償失。
安裝虛擬機軟件算是適合大部分人的選擇。安裝起來簡單方便,小白也能明白。
雖然會占用系統資源,不過 MacBook 的性能還是不錯的,用來辦公的話還是十分流暢的。
另外,虛擬機軟件的價格也是比較昂貴的,有能力的話可以選擇一次性購買或者按年訂閱。
當然,你也可以選擇抱緊Mac毒大腿,網站內都提供哦。
以上就是今天的內容啦。
如果你擁有一臺 Mac ,但又偶爾需要使用 Windows 。
你更傾向用哪種方法呢?歡迎留言分享哦
內容來源于@什么值得買APP,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真真夢
創作立場聲明:分享我的一些使用心得和個人觀點,供參考。
雖說仍是用虛擬機運行,實際體驗非常流暢。
前段時間Windows 11鏡像泄漏之后,相信很多小伙伴第一時間都安裝上開始體驗了。我覺得Windows 11最大的變化是界面越來越“蘋果化了”,屏幕底部的“任務欄”與Mac OS的招牌“程序塢”簡直一模一樣,可以把常用的軟件固定到任務欄,對于蘋果用戶來說會覺得很熟悉,使用上也倍感方便:
除此之外還增加了側邊小組件等功能,可以直接運行安卓APP目前還體驗不到,不知道具體表現如何。其他系統組件和內核感覺還是在沿用Windows 10的,所以體驗下來除了UI外和win10區別不大,畢竟目前還沒有正式發布。
本文要說的其實是在M1上安裝Windows 11的事。Windows體驗版剛泄露出來的時候,網上各大媒體都在傳由于Windows 11需要電腦內置TPM 2.0芯片的緣故,蘋果電腦將徹底與Windows 11無緣的消息;特別是對于去年年底蘋果新出的M1自研芯片電腦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畢竟M1是ARM架構的,前段時間ARM版Windows 10都還在測試中...我認為這些都不是事,因為微軟在推出Windows 11的同時也更新了Windows 11的ARM版本,這對他們來說是再簡單不過了,目前也只是改了下UI嘛。
昨天微軟放出了win11的22000.1測試版,這個版本已經內置簡體中文語言了,無需再單獨安裝漢化包,我第一時間在我的M1 Macbook Air上安裝體驗了一番,覺得很流暢,作為正式版使用也沒有什么大問題了。
要在M1上安裝體驗Windows系統,需要安裝Paralles Desktop 16這個虛擬機軟件,其他虛擬機暫時都還不好用。這個軟件是要收費的,但也提供了14天試用時間,試用期結束后可以更改系統日期長期使用。目前M1安裝Windows 11有兩個方法,一是安裝ARM版本Win10后直接等待系統更新推送,順利的話等待更新完成就行了;但可能會碰到更新時出現“該電腦不適合安裝Windows 11”的提示,這樣就無法更新了,只能下載Windows 11鏡像解壓縮到文件夾,替換某個dll文件繞過TPM檢測進行安裝,具體安裝過程有視頻,比較簡單,這里就不做介紹了。
我用的機器是M1 Macbook Air,內存是16G的,給虛擬機分配了8G內存:
安裝完之后給我的體驗是非常舒服的,即使將虛擬機以4K分辨率輸出到顯示器上仍然很流暢,完全不用擔心性能問題,作為ARM架構的處理器(或者說是SOC),M1還是很強的:
有必要的話你可以用其中一個屏顯示原機Mac OS系統,另一個屏全屏顯示、運行Windows 11的內容,并且虛擬機和主機之間支持剪貼板共享以及拖放操作,單屏的話融合模式也很給力。當然你想要主機、虛擬機都流暢的話,建議還是買16G內存版本的M1吧,很多人的虛擬機體驗不好,實際上就是內存不夠的鍋。M1配置的話16 RAM + 256G SSD就可以了,SSD不夠可以用外接雷電硬盤解決,我的虛擬機就是放置在外置硬盤里的:
想必有很多和我一樣買M1做主力機又安裝Windows虛擬機的朋友,我們這類人一般平時使用Mac OS為主,但又有一些軟件需要在Windows上臨時運行一下,或者偶爾玩一下老游戲。
劃重點,雖說M1可以運行Windows 11了,但不能完全依賴虛擬機運行的Windows 11,畢竟這個win11也是ARM架構的,目前大多數Windows上的軟件都是X86和X64架構的,運行這些軟件也需要轉譯,有一定性能損耗,并且可能存在兼容問題,比如某一些網銀插件仍不能正常工作,但日常使用軟件的QQ、Chrome瀏覽器、媒體播放器等等都可以完美運行。
在虛擬機Windows 11下運行了一下魯大師跑分,M1居然可以跑到60萬分,有點夸張啊,畢竟這還是ARM精簡指令集轉譯后的跑分!
不過遺憾的是這個魯大師跑分是BUG,內存就占了31萬分......
用64位的CPU-Z測一下,測得性能和老i7-4790K有一拼。原生的ARM架構測試這里就不必做了吧,ARM架構里M1芯片有多么強悍
再用這個Windows 11跑老游戲試試。如圖,可以流暢運行暗黑破壞神2,幀數是穩定在25FPS,不要驚訝,因為暗黑2單機版幀數本來就被限制在25FPS:
運行王國保衛戰-起源這樣的休閑塔防游戲,幀數可以穩定在60FPS。
跑這樣的老游戲,CPU占用率完全可以忽略,所以你想用M1安裝Windows 11玩老游戲懷舊一下也是完全可行的:
龐大一點的游戲這里就不做測試了,肯定不行,畢竟都需要ARM仿真,M1的GPU也是弱項。之后我再隨便下載了幾十款常用的軟件,全部都是ARM仿真(轉譯)的,全部都可以正常運行,很少有延遲卡頓的現象,開啟一堆后臺后仍然很流暢,可以得出結論是Windows 11目前應該還是用的Win10內核,兼容性比較好;M1電腦虛擬的ARM版本Windows 11屬于可用級別。
至于發熱方面完全不用擔心,虛擬Windows 11在運行一些常用的軟件時M1的溫度變化不大,玩游戲時升溫比較明顯,MAC OS會用增加風扇轉速、降頻等方式保證系統穩定性,在過往的使用以及這次測試期間,從未發生過死機等現象。最后我們可以進行總結了,我覺得目前版本的Windows 11兼容性比較好,沒有遇到不能運行的軟件和游戲。也不用擔心Windows 11正式版發布時會進一步限制在不滿足要求的電腦上安裝,之前一些虛擬機就可以添加虛擬TPM2.0芯片,到時或許也有更多的辦法繞過檢測機制。使用M1蘋果電腦虛擬機運行ARM版本Windows 11也屬于可用級別,性能損耗并不明顯,運行比較流暢,微軟的ARM仿真很靠譜,但有一點要注意,就是想玩虛擬機,一定一定要買16G內存的M1電腦!否則你不會有很好的使用體驗。
夏日悄然遠去,開學倒計時悄然來臨。對于大一新生來說,這是一個全新的生活開始,各種社交活動鯊人什么的立馬就要來了。不過,在開啟校園生活之前,先給自己添置些必備的數碼產品,比如智能手機、耳機和筆記本電腦,應該是剛需吧。
說到筆記本電腦,無論是上網填表還是做作業,抑或和室友一起游戲,都離不開它。那么對于普通學生來說,到底該選擇蘋果電腦還是Windows系統的呢?
蘋果電腦的確在商務和設計領域很出色,不過如果你對游戲有需求的話,選它就不太合適了。反而是Windows系列的筆記本更受學生青睞,品類齊全,輕薄本、游戲本、全能本應有盡有。現在的CPU和顯卡性能也不錯,能滿足各種使用場景。
如果你就是喜歡玩游戲,那游戲本絕對是首選,像ROG槍神、聯想拯救者,或者華碩天選、機械革命等都是不錯的選擇,能帶來很棒的游戲體驗。
不過呢,我個人更推薦2024年新品ROG幻Air系列,不管男生女生都很合適。這款產品在品質、音質、便攜性等方面絲毫不輸蘋果,而且還能滿足你的創作、學習和游戲等各種需求。更重要的是,它搭載了強勁的AI算力,未來幾年也絕對不會過時。
ROG幻16 Air 搭載全新AMD銳龍 AI 9 HX 370處理器和RTX4060顯卡,無論是編程、剪視頻還是玩頂級大作,都駕輕就熟。更厲害的是,它的AI算力高達313 TOPS,未來各種AI應用都能很好地支持。作為16英寸的機型,它的機身厚度只有14.9mm,攜帶起來很方便輕便。
如果你更喜歡14英寸左右的,那ROG幻14 Air也是個不錯的選擇。它搭載了AMD R9 8945HS處理器和RTX4060顯卡,同樣能游刃有余地處理各種高負荷任務。機身厚度也只有15.9mm,重約1.5kg,便攜性也很出色。另外,它還配備了高品質的6揚聲器音響,媲美MacBook Pro。
總之,無論是ROG幻14 Air還是ROG幻16 Air,作為2024年開學新品,都是非常不錯的選擇。看起來很有個性,內部配置也很強悍,完全可以替代昂貴的蘋果電腦。對于喜歡游戲的學生來說,它無疑是最佳的校園伙伴。
這么看來,ROG幻Air系列無疑是2024年開學季的熱門選擇。不僅外觀時尚漂亮,而且性能強勁,能夠滿足廣大學生的各種需求。
比如對于喜歡游戲的同學來說,ROG幻14 Air和ROG幻16 Air的強大硬件配置絕對夠用。無論是玩3A大作,還是做創作、編程等高負荷任務,都不在話下。而且它們的續航表現也很出色,再也不用擔心隨時斷電的煩惱。
對于一些注重顏值的女同學而言,白色機身的ROG幻Air系列也是不錯的選擇。它不僅外觀高級大氣,還有酷炫的RGB燈光效果,站在哪里都能引來眾人的回頭率。再加上出色的便攜性,想在校園里四處游蕩也不是什么難事。
同時,這款機型的接口也很豐富,不像某些品牌那樣"單眼皮"。32GB高內存+1TB大容量硬盤的組合,足以應付各種工作學習需求,畢竟現在很多軟件都越來越吃內存和存儲。
所以說,無論是對于追求性能的玩家,還是注重顏值與便攜性的女生,ROG幻Air系列都是很不錯的選擇。它不僅能滿足你的各種需求,而且在外觀和續航上也有出色表現。相信在今年的開學季,這款機型一定會在校園里廣受歡迎。要不要來試試看呢?
[免責聲明]文章的時間、過程、圖片均來自于網絡,文章旨在傳播正能量,均無低俗等不良引導,請觀眾勿對號入座,并上升到人身攻擊等方面。觀眾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觀臆斷的惡意評論,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實性存在爭議、事件版權或圖片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作者,我們將予以刪除。本文作者無意針對,影射任何現實國家,政體,組織,種族,個人。相關數據,理論考證于網絡資料,以上內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贊同文章中的律法,規則,觀點,行為以及對相關資料的真實性負責。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關所產生的任何問題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直接與間接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