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條是電腦中至關重要的組件,但面對種型號、頻率和容量很容易讓人摸不著頭腦。在選擇內存條時,需考慮自己電腦的型號、主板支持的內存規格以及自己的使用需求。不要盲目追求高頻率,而是要根據實際使用情況選擇合適的容量和頻率,這樣才能真正提升電腦的性能。
三篇了,這次講講內存條,老規矩,先說說什么是內存條。
內存條是連接CPU 和其他設備的通道,起到緩沖和數據交換的作用。 當CPU在工作時,需要從硬盤等外部存儲器上讀取數據,但由于硬盤這個“倉庫”太大,加上離CPU也很“遠”,運輸“原料”數據的速度就比較慢,導致CPU的生產效率大打折扣!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便在CPU與外部存儲器之間,建了一個“小倉庫”—內存。
如何挑選內存條呢?了解了內存條的作用,那我們怎么去選內存條呢?一般來說,內存條除了品牌不同外,主要還有容量,類型,頻率和時序,通道等方面的差別。下面我們就一一列舉。
品牌。目前主流的內存品牌有金士頓、芝奇、威剛、美商海盜船、英睿達(鎂光)、宇瞻等,各個主流品牌之間內存條價格差距不大。
容量。我們購買內存條最關心的一個指標就是內存條的容量了,目前主流的內存有8G、16G、32G單條。內存條的容量不同,那么內存是越大越好嗎?事實確實是內存越大越好,但是需要根據CPU支持最大內存決定。
類型。內存條類型有DDR4、DDR3、DDR2、DDR,但目前主流是DDR3和DDR4的類型,不過DDR3現在也已經慢慢被用戶和商家淘汰了,不同的內存條類型頻率不同,電壓不同,接口位置也不同。所以在選購內存條的時候需要確認自己電腦主板上面的是支持DDR哪一代,因為它們的接口完全不一樣。還要注意內存條品牌盡量一樣,不同品牌有可能會不兼容!頻率最好也要一樣,否則會不穩定。
頻率和時序。內存條的頻率可以理解為運輸貨車的載重量,頻率越大,運輸貨車一次運載的數據量也就越多。而時序就是我們這個倉庫的物流人員裝貨耗費的時間,在相同頻率下,裝車速度越快、時序越小,那么效率就越高。
通道。內存條有單通道和雙通道之分,雙通道是指在北橋芯片機里設計兩個內存控制器,這兩個內存控制器可相互獨立工作,每個控制器控制一個內存通道,從而增加了內存的帶寬,提高了內存反饋信息給CPU的速度。
說完內存條就得再說一說金手指,內存條金手指是內存條上與內存插槽之間的連接部件,由眾多金黃色的導電觸片組成的部分,所有的信號都是通過他進行傳送的。哪天你發現自己的電腦不亮了,就可以嘗試拆開機箱,擦拭一下金手指,這里注意了,因為電腦長時間使用,內部有時候會沾上灰塵或者配件氧化,在擦金手指的時候盡量用橡皮擦和鉛筆比較穩妥。
嗯, 大概就這么多吧,希望能幫到對電腦有需求但又不太懂的新人,歡迎補充和糾正內容,文化不高,打字不易,承讓承讓[機智]
023年購買筆記本電腦,內存容量選16GB還是32GB?內存容量越大越好嗎?
答:無剛需不貪內存容量,溢出即浪費。至于16還是32GB要因人而異,2023年大多數普通用戶16GB足矣,預算寬裕的高階用戶可選32GB以上。
這個結論雖然與臺式機的情況相仿,但內核完全不同。
如果你今年組裝的是臺式機,那么內存條、SSD都有好價,用4條8GB或2條16GB內存實現32GB容量是很劃算的(尤其是D4老平臺),畢竟未來內存漲跌未知,而臺式機一旦平臺確定,內存條的D4/D5配置也就基本框死了,就算日后升級,也多半是加倍插滿或換量擴容,況且顯卡才是重點,刨除一些用戶的任性折騰,普通用戶趁有內存好價,一步到位插滿32GB甚至更高為佳。
但換成筆記本,就要遵循另一套選配邏輯了。
首先,購買筆記本產品基本相當于入手了一臺固定配置的成品電腦,最好一開始就明確內存容量需求,以免節外生枝。以平時辦公娛樂的中輕度使用習慣為例,2023年的16GB容量內存基本夠用,絕大多數用戶都不必(也不一定有機會)考慮“可供升級的余量”,買了就安心用,等用了幾年需要“內存擴容”之時,已經沒必要升級內存條了,直接換新本更合算。
再如一些人剪輯視頻、打3A游戲大作、同時多開數個大型軟件,16GB內存容易吃緊,32GB寬裕的容量才算夠用。筆記本不像臺式機那樣,嫌少就多加一條,有些款型往往不給你預留多余插槽,即使留了,你也會未來擴容有點虧錢。建議咱們還是提前做好評估,該為內存容量多花的錢絕對不要吝嗇。買完才發現內存是短板,只會徒增煩惱。
筆記本廠商們已經很有默契地將主流內存規格卡在它們希望你大批量入手的容量基準線上,目前主流筆記本都是16GB打底,高配32GB。但它又和臺式機單純增加內存條容量不同,從16升到32,往往也會在固態容量、CPU顯卡等配置上略微變動加碼,因此整體提價要比原來的預算高出不少。這一點很像某些手機廠商的內存容量檔位策略,特意設置2個檔位之間的“高不成低不就”,低一點你嫌差勁,高一點又燒錢,最后你只能忍痛剁手,擁抱套路。
當然,我也不是說后面額外加內存的方案不可取,只是建議各位做好購買前的統籌規劃,因為事后抱佛腳出問題的概率更大。
從主流游戲本的配置來看,近幾年主流配置已經開始向32GB看齊,也有大佬預測2024年就是“32GB筆記本元年”,但有意思的是,你往前數三年,與三四千塊預算相匹配的筆記本產品型號依然是16GB起步。我認為16/32這一“分水嶺”至少還能持續2年,但計劃沒有變化快,如果大家最近考慮入手新本,還請及時跟進風向。
#頭條創作挑戰賽##電腦##計算機##暢聊數碼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