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iphone7的出現,拋棄了3.5毫米耳機接口,在爭議中發展。但是客觀上講蘋果的舉動推動了未來技術的發展。不過,還有一個產品將在未來消亡,那就是軟盤、CD和DVD。
光驅是曾電腦的標配,它的出現取代了傳統的DVD播放機器。不過隨著超極本和MacBook Air的崛起,CD/DVD ROM驅動衰落速度加快。為了讓本本更加超輕超薄,現在很多本本,特別是超級本,基本上已經放棄了光驅。可能在不久的將來,光驅也會和軟驅一樣,逐步消失在大家的視野中。
其中讓光驅淡出視線的是U盤的出現,U盤在終結了軟盤和軟驅的使命后,又將讓光盤光驅淡出電腦配置。科技公司還放出“豪言”:光盤光驅已經沒有多大的存在價值了,尤其是在筆記本電腦上,光盤光驅很快就會像軟驅一樣被取代。隨著U盤的容量不斷增大,而且價格也越來越低。而且,U盤替代光盤的作用愈發顯現出來。像存儲功能,光盤也是一種存儲方式,而U盤也是一種存儲介質,而后者的應用應該說更廣泛。擦寫更方便,一次投資,多次使用。而光盤則不能了,雖然一次性投資低,但一旦寫入則無法再修改。而即使購買了可擦寫的光盤,但其使用次數也令人懷疑,因此對比兩者在存儲上的優劣,感覺U盤可能要更勝一籌。而且我們知道,由于U盤的廣泛應用,現在新出的家用電器都提供了USB接口,也就是說可以與U盤交換數據文件。像現在的播放器、電視都有USB接口,直接可以讀取里面的音視頻文件。這也就是說,光盤所具備的播放方面的優勢越來越不明顯了。
蘋果間接推動了軟盤、CD和DVD的消失,1997年,iMac推出時沒有安裝軟盤;2008年,MacbookAir推出時消滅了CD/DVD光驅。蘋果殺死了軟盤、CD/DVD光驅,看起來USB閃存驅動器也有可能會被殺死。1997年,軟盤開始死亡,當時喬布斯回到了蘋果,推出了新的iMac,它安裝了CD/DVD光驅,但是沒有標準的軟盤,當時軟盤還很流行。到了2008年年初,蘋果推出了超薄Macbook Air,這是一款面向大眾的筆記本,沒有CD/DVD光驅。今天,一些筆記本仍然配有CD/DVD光驅,但是大多的筆記本沒有安裝,很快這一市場就會徹底消失。
蘋果去光驅化幾近完成,光驅氣數已盡,或者說光驅正在發出臨死前的哀鳴。而所有的一切都源于2008年MacBook Air的推出。該產品移除了光驅和多個接口,將產品厚度從MacBook Pro的一英寸縮窄至半英寸。蘋果將光驅從設備中移除,此舉正值眾多PC廠商進行DVD光驅升級之時。光驅的存在其實沒有什么意義。一些配有上述類型光驅的筆記本電腦,不僅體積龐大,而且光驅對筆記本硬件配置要求較高,因此該類型筆記本電腦的價格也就跟著上漲。通過移除光驅,采用新的生產工藝,這款曾經如同一個大盒子般的設備,“變苗條了”。
微軟也開始取消光驅,此前,微軟系統采用光盤版的銷售方式。隨著win10的發布,微軟宣布將出售存有Windows 10系統的U盤,而且用戶在安裝這一新系統時也無需使用DVD光驅。這意味著用戶不再需要將光盤插入光驅中,而是將U盤插入端口即可開始安裝。如今,音樂可以下載,游戲可以下載,應用也可以在線購買并下載,光盤存在的必要性正日益下降,許多計算機廠商甚至都不再提供光驅,注定光驅將淡出人們的視野。
您愛看的科技都在這里!關注微信公眾號:techwindow,精彩繼續!
果在十多年前推出的PowerBookG4筆記本,在當年俗稱飛機系列,因為外殼的鋁合金和飛機的材質非常相似,更因為17英寸而被稱作大飛機,冷光的背光鍵盤和精細的合金工藝,使得這款產品在當年存留著一些“風流史”。很顯然,在當時這是小眾用戶的選擇,畢竟一向高冷的蘋果在筆記本市場占有率上十分渺茫。
2000年初期幾年大眾消費者的關注點還停留在臺式電腦,在當時甚至連臺式電腦都還沒在我國普及,筆記本電腦則更是小眾且昂貴的產品,市面上較為“普及”的筆記本電腦大多是康柏、索尼和東芝品牌,搭載x86架構硬件和Windows系統才是主流,相比之下堅守IBM PowerPC處理器的蘋果電腦其微不足道甚至不能用小眾來形容。
直到2005年蘋果放棄PowerPC轉頭Intel,開啟了基于x86架構的MacBook系列,并在2006年年初推出了MacBook Pro,漸漸開始告別小眾之路。話題回到PowerBook G4身上,蘋果在這款筆記本電腦上的設計理念系與細節處理都是定位高端市場,售價自然是不菲的,單設計而言即便是在今天看來也都是出色的;同時有些許設計一直沿用到今天,MacBook Pro Retina身上還能找到PowerBook時期的一些特色。
一臺歷經十年歲月的PowerBook G4中飛機
十多年前筆者接觸電腦還沒有幾年,更別說是筆記本電腦。如今有機會觸碰到這樣一臺歷經十年歲月的PowerBook,自然無法用當年的眼光去欣賞這款產品;時光飛逝歲月如梭,如果帶著當下的品味來評測這款產品,想必是另有一番滋味。
產品:PowerBook G4 M9676CH/A蘋果筆記本電腦
蘋果PowerBook G4根據屏幕尺寸的不同有多款選擇,本次拿到的是15.2英寸機型,也就是“中飛機”,首先對這款筆記本的第一印象是厚重,雖然厚重的筆記本產品在目前市面上還是比較常見的,但輕薄化已經是大眾較為看重的趨勢,很顯然PowerBook G4臃腫的身體是沒法讓大眾消費者提起興趣的,每日背著厚重電腦上下班也是需要莫大勇氣的。
很顯然PowerBook G4擁有厚重的身體
重量和厚度方面PowerBook G4在如今看來已經沒有優勢可言,但機身材質選擇還是較為主流的。PowerBook G4可能是因為外殼的鋁合金和飛機的材質非常相似才被稱作飛機系列,也可能是因為某個廣告內容被設定在飛機上才得此名稱,至少可以肯定的是PowerBook G4機身采用鋁合金材質,甚至還有鈦合金版本。
蘋果飛機廣告
Unibody一體成型機身工藝為產品設計注入里新的活力
PowerBook時期還沒有Unibody這項一體成型機身工藝,鋁合金沖壓成型技術成本也是比較高的,PowerBook G4能夠采用鋁合金材質在當時是比較少見的,當然現如今合金材質的筆記本已經隨處可見了,Unibody一體成型機身工藝也不是特別難以駕馭的技術。因此,PowerBook G4的機身材質放到現在來看也并不落后。
十多年前的蘋果就已經閃閃發光
這轉軸是否似曾相識?
除了材質以外,PowerBook G4還有一個標志性的設計,那就是頂蓋的蘋果LOGO。鏤空設計并引用屏幕背光凸顯出蘋果個性,這是MacBook系列引以為豪的設計,在PowerBook身上就能看到說明這個蘋果標志歷史悠久,且堅持到現在,如果新12英寸MacBook不算的話。
PowerBook G4打開屏幕的方式與現如今的產品不太相同,需要通過按壓機身前端的按鈕解鎖卡扣使屏幕彈起,之后便可以打開屏幕,而且轉軸阻尼恰到好處,可以輕松單手開合屏幕。現如今的諸多筆記本電腦都是用磁鐵來吸合屏幕,就連ThinkPad也都已經放棄了卡扣固定方式。
金屬鉤針和磁吸設計的屏幕卡扣
PowerBook G4的屏幕卡扣又有些不同,它加入了金屬鉤針和磁吸的設計,當屏幕打開時鉤針會被彈簧拉回屏幕邊框內,使得屏幕一面更加平整,而當屏幕關閉時鉤針則會被卡口位置的磁鐵吸出,從而扣上固定住,這個小細節值得表揚,但也帶來了屏幕并不能“嚴絲合縫”的合上的問題,當然這不排除機器年久的因素。
當屏幕打開時鉤針會被彈簧拉回屏幕邊框內使得屏幕一面更加平整
打開屏幕之后實際上讓人驚訝的屏幕窄邊框設計,在當時窄邊框是十分流行的,而現在已然習慣了屏幕邊框寬得能開船的設定,窄邊框便顯得格外耀眼。3:2的屏幕比例對于看慣了16:9帶魚屏的我們來說是無比的寬大,目前市面上很少有非16:9的屏幕,因此3:2或16:10都是小眾比例,另外1280×854分辨率霧面屏就像素點而言時至今日還是主流或大部分產品的配置。
窄邊框設計在如今看來也是格外耀眼的
3:2的屏幕比例略顯寬大
鍵盤觸摸板設計與現如今的MacBook可有大區別,首先是鍵帽設計和按鍵手感就完全不同,鋁合金版的PowerBook G4采用銀灰色鍵帽而鈦合金版則是黑色鍵帽,鍵帽形狀屬于傳統筆記本電腦鍵盤的設計,可以參考ThinkPad早期產品;按鍵手感方面也與ThinkPad產品相似。
鍵盤設計有IBM的味道
這樣的觸摸板放到現在會被嫌棄是顯而易見的
觸摸板則小巧玲瓏還配有獨立按鍵,這時候的PowerBook G4還沒有加入觸摸板多指手勢,操作起來十分不便,而實時證明觸摸板手勢在筆記本電腦上是非常實用的功能,因此PowerBook G4的觸摸板并不太好用,主要表現是效率不高。
產品:PowerBook G4 M9676CH/A蘋果筆記本電腦
鍵盤面上有個細節是需要注意的,那就是揚聲器的位置和造型。用過MacBook Pro 15的朋友應該了解15英寸機型那百孔揚聲器位于鍵盤兩側,PowerBook G4同樣如此,所以MacBook在某些細節上延續了PowerBook的設計,不僅僅是揚聲器的位置而已。
百孔密集的揚聲器
PowerBook G4機身前端按鈕上有睡眠呼吸燈,而這個設計在MacBook Pro身上一直用到了2012年,從Retina機型開始被舍棄,MacBook Air則更早的取消。
睡眠呼吸燈
電池在PowerBook G4上是可以被卸下的,而且上面還有剩余電量的指示燈。關于剩余電量指示燈,其實MacBook一直沿用到2012年,而其他品牌產品有沿用至今的比如戴爾新XPS 13。
剩余電量指示燈
機身背面除了電池倉以外還有一個窗口可以打開,主要用于更換或升級內存使用,需要注意的是PowerBook G4采用DDRSDRAM類型內存,需要同等頻率內存才能兼容使用。
可方面更換內存設計
除了以上這些細節,還有一個最為關鍵的設計,那就是后置散熱。PowerBook時期,蘋果筆記本電腦就已經使用后置散熱了,而事實證明后置散熱帶來了好處主要體現在掌托位置的溫度控制,可以給用戶更好的溫度體驗,MacBook也沿用了這一設計,而目前市面上許多筆記本電腦也都開始選擇后置散熱設計。
后置散熱設計
最后來看PowerBook G4接口配置,如果說新MacBook只有一個USB Type-C接口叫做吝嗇,那么PowerBook G4的接口數量顯然有土豪的氣質,而且還有吸入式光驅。
機身左側接口配置
機身右側接口配置
機身前端吸入式光驅
我們從圖上就能清晰看到PowerBook G4配備的接口非常豐富且齊全,首先看機身左側:一個圓形非磁式電源接口、一個Modem電話線接口、一個USB2.0接口、音頻輸入輸出接口以及一個ExpressCard卡槽;翻過神來看機身右側,這里有筆記本鎖鎖孔、一個USB2.0接口、一個6pin的1394a接口和一個1394b Beta-Only接口、一個RJ-45以太網卡接口、S-Video OUT接口以及一個DVI視頻輸出接口。
PowerBook G4這樣一臺現如今看來也是十分有誠意的筆記本電腦,回想起當年寥寥無幾的銷量和小眾市場定位,著實有些感嘆。如果將這臺電腦放到在開售,相信大多數人不會選擇購買,因為它是PowerPC架構不能安裝Windows系統,甚至連虛擬機功能都沒有,Mac OS X 10.4/10.5系統上連可用軟件都少的可憐,更何況移動互聯網時代追求輕薄化。
至少需要說明的是PowerPC不支持現如今的應用軟件
既然提到了與PowerBook G4相關的PowerPC處理器,不妨讓我們來了解下這臺PowerBook G4的詳細配置。處理器方面,該機配備了PowerPC G4 1.5GHz,內存被升級到了2GBDDRSDRAM(原配512MB),顯卡方面則是ATIRadeon 9700獨立顯卡并配備有64MB內存,在當時這個配置已經有一定的硬件水平了,即便是放到現在瀏覽個網頁還是沒有問題的,即便是非常卡但至少能打開。
瀏覽網頁能打開看還是不錯的
再說Mac OS X 10.4操作系統,如果沒有接觸過該系統的用戶甚至都不知道這機器能做什么,不支持x86架構處理器下的應用程序是硬傷。當然瀏覽網頁是可以的,只要能忍受它的卡;當然聽個音樂也是可以的,只要它能播放的了;再當然看個視頻也是沒問題的,只要你不在意偶爾斷片;如果都不能忍,那就當收藏品放在書架上,怎么看都是個不錯的手辦。
寫在最后:
總結性語言往往不能長篇大論,因此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PowerBook G4生不逢時,就當個回憶罷了。
外媒消息,蘋果官方美國在線商店已經不再銷售USB SuperDrive。該設備的官方售價為79美元,產品頁面顯示為“已售罄”,而不是“當前不可用”。
蘋果加拿大在線商店也列出了該設備為“售罄”。考慮到這款產品是在2008年與第一代MacBook Air一同推出的,蘋果不太可能再生產更多這樣的設備來滿足那些使用傳統光學介質的Mac用戶。
盡管如此,蘋果的一些區域商店,例如英國商店,仍然保留著該設備的庫存。此外,USB SuperDrive仍然可以在亞馬遜等其他在線商家處購買到。
但需要注意的是,使用現代MacBook需要一個USB-A轉USB-C適配器才能使用它。此外,它不支持播放藍光光盤。以下是蘋果對這款產品的描述:
無論您是在辦公室還是在旅途中,您都可以使用蘋果USB SuperDrive播放和刻錄CD和DVD。它非常適合您想觀看DVD、安裝軟件、創建備份光盤等等。
蘋果USB SuperDrive的體積僅略大于一個CD盒,方便您在旅途中輕松放入旅行包中,在工作時占用桌面或托盤桌面的空間也很小。
近年來,蘋果產品線的多數產品都進行了更新,但仍有一些年代久遠的產品和配件仍然在蘋果商店出售。
蘋果官方對USB SuperDrive的停產,或表明蘋果正在向純數字內容和云服務的方向發展。傳統的CD和DVD光盤,以及相關的硬件,正在逐漸被時代所淘汰。
這對于一些仍然需要使用光盤的用戶來說,無疑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隨著云存儲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完善,特別是成本的下降,以及5G等通信技術的提升,未來或許會徹底告別傳統的物理媒介,進入一個完全數字化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