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筆吧評測室的年輕讀者里,有相當一部分都是游戲本的潛在消費群體,所以我們點評游戲本的次數也比較多。
但有一類游戲本,不僅提及次數少,推薦的型號更是少之又少。
更加詭異的是,我“少推薦”并非因為實測表現糟糕。
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兒呢?
今天我們就來簡單分析一下:
同樣是機械革命,同樣是RTX4060獨顯的游戲本,蛟龍17KS的售價更貴,這是由于模具的生產數量相對較少,所以均攤成本較高。
今天這款已經是17.3英寸游戲本里超高性價比的型號了,但依舊比同類型15~16英寸的游戲本貴。
在游戲本里,17.3~18英寸的游戲本便攜性是最糟糕的,無法塞進普通的電腦包里,需要特殊的大型電腦包才能帶走。
由于賣得少、價格貴、便攜性差,愿意推出大屏游戲本的廠商也少之又少。聯想拯救者不賣大屏游戲本,惠普僅有暗影Plus系列銷售,華碩的天選Plus系列每年僅出一兩款。
在我看來,超大屏幕游戲本犧牲了太多便攜性,一定程度上和臺式機有競爭關系,所以銷量差也是理所應當的。
我們每年都會測幾臺超大屏電腦,但數量不會太多,主要目的還是為了對該市場保持關注。
工季不少人在選購筆記本電腦上會在輕薄本和游戲本之間猶豫不定,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源于選購者希望這臺設備擁有輕薄本般的便攜機身和游戲本般的性能表現,然而縱觀整個市場中,這樣的產品并不多見。
當然,少并不一定沒有,仔細尋覓后我們還是發現了一款配置i9-12900H+A370M組合的14英寸輕薄本—雷神T-BOOK 14。
你很難想象鎂鋁合金打造,1.4KG重的14英寸輕薄本竟然擁有電競基因。而這么一款配置的輕薄筆記本是否能夠在游戲體驗上給我們帶來驚喜呢?
眾所周知,游戲主要看顯卡表現,雷神T-BOOK 14所搭載的是英特爾A370M獨顯,相信大家對于其性能并不是那么了解,通過國外某知名網站的一組對比數據來大概了解A370M的性能,下面圖中包含了AI視頻降噪、Adobe PR及8K視頻渲染三項生產力測試,結果如下:
生產力測試結果其實不難發現A370M還是很出色的,雖然PR項目中弱于RTX 3050,但是AI項目中比它成績優秀,特別是在8K視頻的測試中更是高于3050戰平蘋果的M1。下面是游戲性能測試:
游戲性能方面可以看到A370M雖然與RTX 3050有著不小的差距,但是成績要高于GTX 1050 Ti顯卡,差點就能追上GTX 1650了,對付一般的游戲顯然都沒有問題,甚至一些如絕地求生、原神之類的大型3D游戲中低畫質也完全可以流暢運行,所以只要價格能夠足夠實惠,越來越多的A370M的筆記本會推出,足夠讓AMD及NVIDIA頭痛一陣的。
《絕地求生》游戲中畫質下,全程幀率平均67,溫度控制也不錯。
《原神》中等畫質中全程幀率46,基本也算是流暢的范疇。
《英雄聯盟》大家也都知道,對于顯卡要求不高,全程平均幀率129,處理器和顯卡負載都很低,很輕松。
客觀來說,雷神T-BOOK 14輕薄時尚的外觀下,擁有筆記本天花板級酷睿i9-12900H處理器和Intel銳炫 A370M獨立顯卡的組合不僅保證性能的強效輸出,還在功耗和散熱方面有著出色的表現,是當下既需要性能也需要輕薄人群的不二之選。
有什么好玩的電腦單機游戲推薦嗎#
現在的單機游戲多又多,也讓不少玩家選擇困難,因為太多了玩不過來,也不知道哪個真正好玩兒,哪個真正值得玩,那這篇文章我就來給大家伙推薦10款,目前最值得玩的、且最好玩的電腦單機游戲大作。
好萊塢科幻大片《阿凡達》都看過吧?那部電影可以說有相當大的影響力了,后來知名游戲廠商育碧,就根據阿凡達電影,在2009年推出了一部同IP的《阿凡達》動作游戲,但那部老作品存在感并不強,玩過的人很少。
十幾年過去了,育碧又在2023年推出了一款全新的阿凡達題材游戲,叫做《阿凡達:潘多拉邊境》,這部游戲可以說制作規模相當龐大,之前那個老版和它相比完全不是一個級別的。
這部游戲不但地圖大,還原度高,而且還融入了《刺客信條》的一些跑酷、潛行等玩法,游戲還采用第一人稱視角,玩起來要更有沉浸感,在劇情方面也是相當的出色,所以這部游戲我認為是值得一玩的,喜歡《阿凡達》的不妨可以試試。
《古墓麗影》系列,是目前最知名的動作冒險類游戲IP,從零幾年的初代老版本就深受老玩家的歡迎,但老版本就不推薦了,要玩就玩次時代版本的。
例如2015年推出的《古墓麗影10》也叫《古墓麗影:崛起》,首先這游戲的畫面非常真實,里面的人物、場景制作得活靈活現,而且在次時代引擎下,探險的場景要更刺激,更有沉浸感。
最主要的是《古墓麗影10》還支持中文普通話配音,這點對于咱們國內玩家來說會有更強的代入感,所以這部作品被公認為是最好玩、且值得玩的動作冒險游戲之一。
要說目前最寫實的二戰題材射擊游戲,還得是2017年的《使命召喚14》,有些人說為啥不是18呢?因為18太過于魔幻,它只能靠邊站。
雖然《使命召喚14》是17年的老游戲,但這部作品的畫面、真實度、還原度以及武器操作和劇情等內容,放到現在依舊出色,仍然可以吊打很多同級別的射擊游戲。
尤其是這部游戲的劇情故事,堪比一部二戰電影,但可惜的就是《使命召喚14》的劇情流程比較短,好玩兒但是不管飽。
這個《漫威蜘蛛俠》當年是PS4主機上的獨占游戲,想當年沒有主機的玩家可是饞壞了,不過索尼為了把握住市場,經過幾年后把這部游戲也移植到了PC端上,并整出了個重制版。
其實“重制版”變化也并不大,內容啥的都是原汁原味,這部游戲講究的就是輕松、爽快,操控蜘蛛俠可以在龐大的游戲世界中自由探索,當然也可以完成主線任務、支線任務以及打擊罪犯等任務,總之自由度很高,可玩性極強。
再加上畫質優良、真實感強、戰斗場面炫酷,所以這也是一部值得一玩的大型3A游戲,不用說都知道,很多喜歡動作游戲的玩家,都不會拒絕這部神作。
《黑道圣徒》系列也是小有名氣的開放世界動作冒險游戲IP,早期的版本屬三代和四代最好玩,但那已經成為了過去式,很多人都以為《殺出地獄》那部之后就再也沒有黑道圣徒續作了呢。
但該系列并沒有就此終結,在2021年推出了《黑道圣徒:重啟版》,這個重啟版可以說將之前版本的精髓和一些新想法結合到了一起,使這個重啟版黑道圣徒有著更豐富的內容和更龐大的游戲世界。
玩法也是更新奇、花樣更多,最主要的是地圖大,不再只有城市場景,當中還包括了沙漠、山地、郊區等新場景,可以說玩家能探索的地方更大,還有就是游戲的劇情流程很長,耐玩的很,這個游戲也值得一玩。
《最后生還者》也叫做《美國末日》,這算是末日動作游戲中的元老,最早就是PS3上的游戲,后來PS4、PS5問世又相繼推出了這兩個主機版本。
很多玩家本以為這部游戲跟PC端無緣,但并沒有,在2023年《最后生還者》第1代的重制版本終究是登錄了PC端,重制版其實變化不大,就是畫面有所升級,在電腦上可以支持60幀,其余的劇情內容等全都是原汁原味的。
由于這部游戲太過于知名,到了PC端上又被大賣一場,我也是從PS3版本一直玩到了PC端版本,可以說玩了不下5遍,至于這個游戲有多么好玩就不用我多說了,懂的自然懂,個人也很推薦去玩玩這個,而且是百玩不厭。
當年PS4上有索尼頑皮狗三大佬,一是《美國末日》,二是《神秘海域》,第三就是《戰神4》。
這個《戰神4》在動作游戲中相當知名,就別說這個第4部了,早先PS2、PSP上的初代《戰神》就非常受玩家歡迎,到了這個第4部,在次時代物理引擎下,使游戲的效果和體驗性變得更加出色。
同樣《戰神4》也有PC端,而且要比《美國末日》、《神秘海域》先上的PC端,這游戲在電腦上通過鼠標和鍵盤操控,打擊感和可玩性要更強,比在手柄上操控更舒適,如果你的電腦顯卡更好,CPU更強,那《戰神4》也能給你帶來更強的游戲效果和更沉浸的游戲體驗,其他的就不用多說了,這個游戲也值得一玩,是動作游戲中的明星之作。
要說目前最具專業性的狙擊手游戲是啥?那肯定是《狙擊手:幽靈戰士》系列,后期推出的《狙擊手幽靈戰士:契約2》要更加優秀,相比早期版本內容更多,槍械種類也更多,后期游戲還在不斷更新,在新DLC內容中還能體驗全新的狙擊任務及作戰任務,總之這部游戲的可玩性很強。
還有就是《狙擊手幽靈戰士:契約2》的畫面也很寫實,對于一些過場動畫都達到了電影級別,對于射擊黨和畫面黨以及軍事游戲玩家,建議不要錯過這部游戲。
雖然說這部游戲也已經發售很多年了,但好游戲不在于它有多老,只要它好玩兒,且值得玩兒就是好作品。
如果你在找潛行或刺殺類游戲,那么2020年推出的《殺手3》很適合你,《殺手》的一整個系列游戲也是當下最知名的IP,以游戲中的真實度、專業性和自由度而聞名。
雖然《殺手3》和之前的版本都是一個套路,也就是能選擇關卡,然后選擇不同的任務,但這個第3部可選擇性要更高,可以根據玩家自己的喜好或者經驗來完成暗殺任務。
當然除了傳統玩法外,第3部的DLC內容里還有其他新玩法,總之和之前的版本相比,這個《殺手3》的可玩性要高一些,所以也值得大家去玩。
《賽博朋克2077》距發售到現在已經過去4年時間了,在剛發售那段時間里,這游戲存在一些小問題,例如BUG問題、畫面問題和操控問題,但4年已經過去了,現在這部游戲已經非常完善了,當年開發商給玩家畫的那些大餅,基本上也都圓上了。
拋出之前那些問題,其實這個游戲還是非常優秀的,不但地圖大、世界大、可玩性強,里面還融入了RPG元素,同時劇情故事也很漫長、很精彩,玩久了真能讓玩家沉迷進去。
還有最主要的,就是《賽博朋克2077》具有“地域性”的中文配音,這點讓很多玩家都滿意,所以這部4年前的3A大作,現在不妨可以去玩一下。
行了,今天這期游戲推薦內容就到這了,其實好玩的、且值得玩的大型單機游戲還有很多很多,有知道的老鐵可以在評論區中再推薦一波,我下期繼續安排此類游戲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