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屁眼的视频在线免费看,日本在线综合一区二区,久久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欧美日韩精品久久综

新聞資訊

    為MateBook系列產品是目前筆記本領域絕對的明星,市場競爭力可謂是空前強勢,而華為MateBook 13是系列產品中最小巧的一款,自然也就得到了追求輕薄便攜的用戶群體的追捧。我們曾在18年12月測試過華為MateBook 13的i7高配版本(評測),而今天要帶來的是這款產品的酷睿i3低配版本,售價僅4399元,一起來看一下i3版本的性能是否能夠滿足大家的需要吧。

    在測試性能之前我們還是先來看一看外觀設計。

    機身A面

    LOGO特寫

    華為MateBook 13采用了全金屬機身,手感非常細膩,僅有邊框為工程塑料材質,這能夠大幅提升裝配精度,并在發生意外磕碰時有效保護整機的安全。金屬的A面中間帶有華為標志性的花瓣LOGO,質感出眾。

    機身正面

    展開機身,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3:2的2K分辨率超清屏幕了,其物理分辨率為2160x1440,完全超越了常見的1920x1080分辨率屏幕。更小的縱橫比能夠讓屏幕顯示出更多的縱向內容,在網頁、文檔、表格的顯示方面優勢非常大。

    鍵盤區

    華為MateBook 13的設計充分考慮到了實際使用的體驗,超大的背光鍵盤占據了C面一半左右的空間,單個鍵帽的尺寸要稍大于常見的輕薄本產品,輸入手感自然會更好一些。

    寬闊的觸控板

    鍵盤下方是同樣碩大的觸控板區域,華為MateBook 13的觸控板觸感順滑無滯澀,兩個隱藏式按鍵有比較明顯的間隔,體驗良好。

    HuaweiShare貼紙

    華為“一碰傳”(HuaweiShare)功能是MateBook系列產品的一大特色,它是一種能夠快速在華為筆記本和華為手機之間傳輸照片和視頻的功能,非常方便。

    目前大部分PC用戶想要在手機和電腦之間傳輸文件都是通過第三方軟件實現的,比如微信、QQ等,不過這種傳輸方式還是繁瑣了一些,比如我想把手機上的一張照片傳到電腦上,需要先把照片發到微信上,再從電腦端的微信上面下載下來。而華為的“一碰傳”就完全不一樣了,只需要把手機靠近Huawei Share貼紙就能完成操作。

    “一碰傳”功能演示

    具體的實現步驟是:1、把華為手機和華為MateBook 13進行配對;2、打開想要傳送的照片或者視頻;3、將手機靠近筆記本掌托右下角的Huawei Share貼紙;4、傳輸完成。

    華為近期對“一碰傳”功能進行了升級,比如在傳輸照片和視頻的基礎上加入了Office文檔傳輸功能,Word、PPT、Excel、TXT、PDF等文件都可以在PC和手機之間雙向互傳,這對商務人士來說無疑更方便了。

    MateBook 13與P30

    實現這些功能對筆記本和手機都有要求,比如需要配備電腦管家9.0.2.20或以上版本的華為筆記本,需要同時支持NFC功能以及EMUI 9.1或以上版本的華為手機,比如Mate20、Mate20 Pro、Mate20 X、Mate10、Mate10 Pro、Mate9、Mate9 Pro、Mate RS、P30、P30Pro、P20、P20 Pro、P10、P10 Plus。

    左側接口設計

    機身接口方面,華為MateBook 13在左側設計了一個Type-C接口,這個接口支持充電以及數據傳輸,但不支持連接顯示器進行視頻輸出。Type-C接口右側帶有一個3.5mm耳機麥克風二合一接口,除此之外沒有其它多余接口。

    右側接口設計

    而機身右側只有一個Type-C接口,該接口不支持充電,但能夠支持數據傳輸與視頻輸出,建議購買這款產品的用戶使用這個接口接駁擴展塢。

    硬件規格

    我們所評測的這臺華為MateBook 13搭載了英特爾酷睿i3-8145U雙核四線程處理器、8GB內存以及256GBNVMe固態硬盤,它的具體性能表現我們一起往下看。

    CPU性能

    首先通過CinebenchR15看一下CPU性能,華為MateBook 13所搭載的酷睿i3-8145U處理器得到了364cb的多線程分數和156cb的單線程分數,這個成績要比我們想象的強出許多,它與四核八線程規格的i5/i7U系列處理器差距遠沒有規格差距那么大,應對日常辦公等操作完全不會有問題。

    磁盤性能

    磁盤性能方面,華為MateBook 13所使用的這塊來自西部數據的SN720表現優異,值得一提的是該型號硬盤在魯大師的Q1季度性能排行榜中位居第一,可見華為在硬件的選擇時有意為用戶提供最理想的產品。

    生產力表現

    PCMARK 10能夠對整機的生產力性能做出合理的評估,華為MateBook 13在Express模式下得分高達4178分,這個分數甚至要比許多搭載了i5、i7處理器的筆記本更高,主要應該是得益于硬盤的良好表現以及華為的調校,

    續航表現

    最后我們對華為MateBook 13的續航表現進行了測試,在Work模式下得到了4小時9分鐘的成績,對于一臺內置了42Wh電池的13英寸輕薄本來說表現良好,實際的日常輕度辦公使用中能夠提供一個工作日的續航能力。

    編輯觀點:酷睿i3版華為MateBook 13的性能表現高出我們的預期,整機的外觀設計也于高配版別無二致,那么對于輕度的筆記本用戶來說,價格僅為4399元的酷睿i3版顯然是個更具性價比的選擇,續航也會更加可靠,何樂而不為呢?

    今年 1 月 17 日,華為曾推出了 MateBook X Pro 2021 款筆記本,相比上一代,最顯著的特點是采用了英特爾 11 代酷睿處理器和全新的散熱設計。除此之外,MateBook X 系列出色的觸控全面屏也得以繼承,是一臺定位高端辦公的旗艦級輕薄本。

    而隨著今年下半年 Windows11 的推送,不少適合這塊觸屏的新功能也得以實裝。如今這臺電腦的可玩性和功能性都大大增加了。IT之家也收到了全新的深空灰配色,下面,筆者就帶大家看看這樣一臺旗艦級觸屏輕薄本能與 Windows11 發生什么樣的化學反應。

    一、外觀與屏幕

    華為 MateBook X Pro 系列一直是輕薄本中高顏值的典型產品,其代表特征就是全面屏的超高屏占比和輕薄精致的機身,MateBook X Pro 2021 款也是如此。華為 MateBook X Pro 2021 款外形設計采用“Pure & Invisible”的設計理念,機身采用航空級鋁合金材質,設計語言簡約凝練。筆記本的 A 面只有一個“HUAWEI”高光貼片 Logo。

    筆記本的 B 面是 MateBook X Pro 2021 款引以為傲的屏幕,這塊屏幕為 LTPS 材質,四邊超窄邊框,屏占比高達 91%,亮屏狀態下擁有十分震撼的視覺觀感。此外,由于搭載了獨特的 3:2 的超長比例屏幕,這種 3:2 的屏幕長寬比在顯示 Office 辦公軟件、看網頁時,可以讓辦公內容得以更完整、最大化地顯示。因此這款筆記本的縱向長度要比一般的 13 寸筆記本長一些,但橫向還是一樣的小巧。

    這塊 3K 分辨率的屏幕官方稱之為炫麗屏,從實際的顯示表現上看,顏色非常顯眼準確,無論是影音娛樂還是針對專業的設計用戶來說,這塊屏幕都能帶來出色的表現。

    鍵盤方面,MateBook X Pro 2021 款仍然是孤島式鍵盤設計,鍵盤區域面積夠大,而鍵盤兩側的揚聲器開孔則比較緊窄。鍵盤頂部功能鍵中有一枚 MateBook X Pro 標志性的隱藏式攝像頭,右上方則是一枚圓形指紋電源二合一按鈕。

    由于全面屏的設計,華為 MateBook X Pro 2021 的攝像頭被移動到了鍵盤中,這樣的設計非常炫酷,通過按壓即可實現打開和隱藏,既方便又保證了隱私安全。

    鍵盤的下方是觸控板,這是一塊罕見的壓力觸控板,手感舒適穩定,造型美觀、一體感較強,同時相比上一代提升了觸控面積,看起來比較大氣。觸控板底部相連的側邊,有一處方便開合筆記本的 U 型凹槽,凹槽中還增加了兩枚拾音麥克風,這是和上一代相比比較明顯的不同。

    視線再來到筆記本的底部,這里是一整塊鋼板,除了兩側的散熱出風口和螺絲孔外,基本沒有別的開口,視覺上非常簡潔。

    側面接口還是比較令我意外的,一般如此輕薄的筆記本都會去掉 USB-A 口,日常使用必須搭配拓展塢使用。而華為 MateBook X Pro 2021 在右側仍然保留了一個 USB-A,配合左側兩個雷電 4 接口,不需要要拓展塢也可以滿足日常使用。

    總體來說,華為 MateBook X Pro 2021 款延續了以往精致美觀的設計風格,整個機身非常簡潔,沒有多余的設計元素,加上其獨特的配色,整體給人一種時尚、高端的視覺觀感。

    二、性能測試

    華為 MateBook X Pro 2021 款擁有酷睿 i5 和酷睿 i7 版可選,IT之家手上這款是酷睿 i7 版,其搭載的是英特爾酷睿 i7-1165G7 處理器,四核心八線程,基頻 2.8GHz,最高頻率 4.7GHz。

    內存方面,華為 MateBook X Pro 2021 款擁有 16GB 的 LPDDR4X 內存,可以更有效的發揮出集顯能力。硬盤方面則配備了 512GB / 1TB PCIe NVMe SSD。這樣的性能完全可以滿足日常辦公以及簡單的設計,修圖等生產力的需要。

    同時因為華為 MateBook X Pro 2021 款采用的是獨家的第三代鯊魚鰭散熱技術,以辦公舒適度為優先考慮方向,因此整個開機過程中都不吵、不熱。在其內部的散熱體系中,華為采用了手機上的主板小型化技術,為散熱創造了更大的空間,同時搭載了鯊魚鰭雙風扇以及超薄的 VC 散熱,讓整機散熱效果大大增強。

    另外,在散熱噪音控制上,華為 MateBook X Pro 2021 款也做了足夠的文章,它通過反復微調扇葉葉形的弧度,找到空氣流動最順暢、最安靜的扇葉葉形弧度,同時將異音突出比嚴格控制在 5dB 之內,有效減少了風扇轉動時的嘯叫聲。

    綜上所說,華為 MateBook X Pro 2021 款在性能和散熱方面做到了不錯的均衡,很適合商務人員日常出差使用。

    三、協同體驗

    作為一款定位高端商務的輕薄本,不僅需要有強悍的性能,還需要有足夠優秀的用戶使用體驗,而這恰恰是 MateBook 系列一直以來的強項。簡單來說,MateBook X Pro 2021 款的優質使用體驗可以用“智慧化”來概括。

    Huawei Share 華為分享是 MateBook X Pro 2021 款智慧化的重要體現,由其衍生出來的“多屏協同”功能可以說是筆記本體驗的一個典型創新。使用多屏協同,只需要將華為手機開啟 NFC 功能,然后背面放在 MateBook X Pro 2021 款的觸控板區域,就可以在筆記本上復制出手機的完整界面。

    你可以利用 MateBook 筆記本的鼠標、觸摸板和觸控屏幕、鍵盤,直接打開、操作和使用各種手機 APP。同時手機和電腦間互傳文件也變得非常簡單直接。例如手機里的圖片,可以直接用拖動的方式拖到電腦中,無需在兩個設備屏幕之間反復切換,只需要聚焦一個屏,顛覆了傳統分享方式,絕對會給消費者帶來不一樣的專注辦公體驗。

    在 MateBook X Pro 2021 款上,升級的多屏協同引入了全新的電腦運行手機多任務能力,支持同時打開最多三個手機應用,例如可同時打開多個辦公、資訊 App 同步使用。

    升級的多屏協同革新了功能模式,由鏡像的單任務單窗口,升級為多任務并行,并通過長期在自研通信協議的深耕基礎,保證了流暢的使用體驗,且保留了良好的擴展性,未來可支持更多數量的任務運行。

    四、總結

    從定價和定位來看,華為 MateBook X Pro 2021 并不適合所有人,但對于需要某些買點地群體來說,這款筆記本的賣點可謂精準。它擁有舒適震撼的觸控大屏、非常安靜的使用體驗和豐富的多屏協同功能,是一臺使用體驗非常穩定舒適的高端輕薄本,對于追求品質感和高效率的高端商務群體來說,華為 MateBook X Pro 2021 款無疑是一個好選擇。

    同時,華為終端還為政企用戶帶來了華為 MateBook B 系列筆記本。依托華為終端的強大研發能力,華為 MateBook B 系列智慧能力加持,讓辦公智慧便捷;芯片級安全防護,讓信息穩定可靠;全新升級性能配置,讓體驗全面高效;精工品質專業服務,讓用戶省心放心,全面助力政企用戶。

    目前正值雙十二特惠,華為 PC 及周邊產品在各大平臺從 12 月 1 日 0 點起,都有交朋友活動:華為旗艦產品 MateBook X Pro 2021 款最高優惠 200 元,7799 起;輕旗艦華為 MateBook 13s / 14s 最高直降 200 元,6799 起;明星爆品 MateBook 14 2021 款首次優惠至 5899;主流產品 MateBook 14 2021 銳龍版最高直降 200 元,5799 起;顯示器 S24 最高直降 200 元,799 起;而且還有三期免息,感興趣的話可以去了解一下。

    筆記本應用高度細分后,誕生了這樣一類應用需求或者說用戶:他們需要高性能的處理器來應對自己的工作或學習,但對大型游戲沒有強需求,與此同時,他們對屏幕的尺寸和色彩也有一定要求,屏幕要大,色彩要好且盡可能準確。


    于是,一類新形態的筆記本于這兩年誕生了:它們搭載高能多核的標準電壓處理器,不像厚重的游戲本那樣搭載強力獨顯,并且在屏幕上卻毫不含糊。逐漸的,人們將這類筆記本命名為“高性能生產力本”。近日發布的華為MateBook 16,就是典型代表。



    配置與規格

    ■屏幕:16英寸2520×1680 100%sRGB色域300nit DC調光低藍光屏

    ■處理器:Ryzen7 5800H(8核16線程,3.2GHz/4.4GHz)

    ■內存:2×8雙通道16GB DDR4 3200

    ■存儲:512GB PCIe SSD

    ■顯卡:Radeon Graphics集顯

    ■無線:AX200 WiFi 6無線+藍牙5.1

    ■接口:2×USB Type-C口全能接口、HDMI口、2×USB3.0大口、3.5mm復合音頻口

    ■重量:1.99kg(機身,含84Wh電池)+0.366kg(135W適配器)


    一眼可見的精湛與檔次感


    如今全金屬殼輕薄本和輕便本盛行,其中大部分價格也不貴。單獨看這些機型時,你并不會覺得它們的外觀和工藝上有什么遺憾,甚至會覺得總體設計和工藝還不錯。但,當你看到華為MateBook 16時,你瞬間就會明白:原來還是有差距的!MateBook 16明顯是高端機的既視感:


    華為MateBook 16搭載16英寸3:2比例的2.5K超清屏(2520×1680分辨率),3:2的屏幕比例使得屏幕可視面積更大(與同尺寸16:9屏幕相比),再結合上四面窄邊款設計(上左右邊框僅5.2mm),該機的屏占比達到了90%,視覺檔次感大增。



    該機屏幕還貼合了帶抗污涂層的7H硬度超薄保護玻璃。科普一下,屏幕面貼玻璃不僅是保護屏幕免受物理傷害和污漬影響,更重要的功能是能夠讓屏顯內容的觀感“更加通透”,這一點上,華為MateBook 16也處理得非常考究,借一張亮黃色主體的桌面壁紙,將這塊10bit色深屏幕的視覺通透感發揮得淋漓盡致。


    對了,華為還表示MateBook 16是全球首款通過萊茵專業級色準認證的筆記本,且出廠前逐臺經過了專業校色,△E(色準)平均值僅為1,對專業設計應用有很大幫助。


    ▲設置為sRGB模式,MateBook 16屏幕的實測△E平均值僅為0.72,甚至優于官方宣稱值1,最大值為5.91。


    與此同時,你還能迅速注意到該機的更多精湛工藝細節,如CNC成型與鏡面斜切邊,如A面的鏡面HUAWEI Logo,如陶瓷噴砂工藝處理帶來的細膩感和強大的抗污抗指紋能力——很多金屬本都是“指紋收集器”,但MateBook 16的外殼尤其是A殼基本不會沾染指紋。



    54W功率釋放銳龍R7 5800H帶來強勁專業應用性能


    前面我們提到華為MateBook 16這類機型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搭載了高性能處理。落實到該機,它選擇了AMD Ryzen7 5800H作為其“動力核心”,且能實現穩定54W功率釋放,在Aida64默認勾選前四項考機時,處理器可穩定跑到全核3.8GHz(部分專業應用時頻率會更高一些)。


    ▲室溫29℃,考機38分鐘(集顯機型單考處理器即可),R7 5800H穩定輸出54W,內部溫度穩定94℃。你可能覺得94℃不算特別理想,但實際上,作為高頻8/16處理器,R7 5800H的熱量高度集中在極小的封裝面積上,所以能壓到94℃已是較好表現了。


    ▲得益于雙風扇雙熱管,MateBook 16的C面溫度在室溫高達29℃時也非常涼爽,最高只有42℃左右,主鍵盤區溫度最低只有34℃,腕托和觸控板最高也就34℃,上手無明顯熱感。作為全金屬機身高性能筆記本,這一散熱表現很不錯。


    既然搭載的是R7 5800H這種高性能處理器,那么我們的測試相對輕薄輕便類機型也要“加碼”了。



    Cinema 4D是產品設計、廣告設計和游戲場景設計中常用的建模和渲染軟件,比如深圳大量產品設計公司的設計師就習慣于使用Cinema 4D進行產品的設計和效果渲染。而Cinebench基準測試,就是“單幀渲染版的Cinema 4D”。


    Cinebench R15得分2018,Cinebench R20得分4601,而10分鐘循環的Cinebench R23得分高達11835分,這在8核的移動處理器中絕對算是第一梯隊成績,明顯優于第十代酷睿H處理器,相比AMD自家的銳龍R7 4800H同功率版也有8%左右的性能提升。


    如果單幀渲染效能還不夠直觀,那么我們就直接上Cinema 4D渲染應用。


    <script src="https://lf6-cdn-tos.bytescm.com/obj/cdn-static-resource/tt_player/tt.player.js?v=20160723"></script>


    這是一段Cinema 4D渲染的汽車動畫,我們只渲染其中2秒的畫面,每秒25幀,加上首幀共計51幀畫面。


    Cinema 4D渲染測試對比(耗時少好)

    54W R7 5800H(MateBook 16)

    22分19秒

    73W R7 4800H

    25秒04秒

    120W i7 11875H

    25分22秒


    華為MateBook 16的54W功率輸出R7 5800H渲染一幀畫面耗時26秒左右,總耗時22分19秒完成51幀畫面(2秒動畫)的渲染。我們同時對比了最高功率釋放的R7 4800H(73W)和i7 10875H(120W)的成績——是的,54W功率釋放的R7 5800H已明顯勝出。


    再來看看Adobe After Effects(也就是Ae)的特效視頻制作。我們制作一段18秒的文字特效畫面,華為MateBook 16的R7 5800H可選CPU方案和OpenCL方案,前者是CPU主導計算,后者是GPU主導計算,分別耗時16分00秒和17分18秒。


    ▲注意,使用CPU方案進行特效視頻制作時,GPU部分基本不工作,另外CPU也不是全時滿負載,有時候僅僅是部分核心在工作,所以頻率可以高至4GHz以上。

    After Effects特效視頻制作對比(耗時少好)

    54W R7 5800H(MateBook 16)CPU方案

    16分00秒

    73W R7 4800H CPU方案

    17分34秒

    120W i7 11875H CPU方案

    17分25秒


    在Ae特效制作測試中,54W功率輸出的R7 5800H再度超越了最高功率釋放的R7 4800H和i7 10875H,凸顯了強勁實力。


    而通過Cinema 4D和Ae的項目實測,也很好地解釋了R7 5800H和華為MateBook 16在專業應用領域的價值——是的,它在部分專業應用上的效率是極高的,是民用級移動處理器中的第一梯隊。


    而有了如此強大的“動力核心”作為保障,什么Premiere視頻剪輯、Photoshop/Lightroom圖像編輯等應用也自然不在話下了。總之,Adobe套件和其他平面設計,以及簡單3D設計,還包含各類編程,華為MateBook 16應付起來都是輕松愉快的。


    ▲工作學習之余,玩玩《英雄聯盟》也是毫無問題的,滿分辨率(2520×1680)+最高特效下,大亂斗模式的多人團戰也能達到62fps~76fps,所以完全流暢。


    ▲該機兩個全能USB Type-C口在機身左側,兩個USB大口在機身右側。


    內外兼修,近乎完美的易用性設計


    除了精湛的外觀和工藝 、強勁的性能,華為MateBook 16最能拿出手的,其實是它那近乎完美的易用性設計,或者說用戶體驗。實際上,我一直認為對于普通用戶而言,易用性體驗、日常使用體驗,才是衡量一臺筆記本是否好用最重要的指標。而這,又分為兩大方面:


    第一大方面是基礎人機交互。比如屏幕(這點已經說過了)、聲音表現、操控等,這也是筆記本拿到手后,除了外觀,用戶第一時間能夠感受到的東西。而在這方面,華為MateBook 16做得非常出色。


    先從單手掀屏說起,該機是可以實現的。由于主機面非常扎實,所以你完全不同擔心在某種力度或速度下掀開屏幕面會帶起主機,無論你怎么掀,主機面都紋絲不動,很穩!


    一鍵式指紋識別這里就不贅述了,如今每臺華為筆記本都采用了這樣的設計,指紋識別模塊整合在電源鍵上,且只用按一下,就能完成開機和指紋識別登錄系統兩個操作。這雖早已不神奇,但作為基礎人機交互,其實用價值還是非常高的。



    然后是鍵盤和觸控板感受。該機觸控板面積非常大,且用的是最高規格的毛玻璃觸控板,光滑舒適,能夠以非常輕盈優雅的姿勢靈敏操控和定位。這里再教大家一個知識點:一般用上毛玻璃觸控板的機型都是高端機型,在入門或主流機型上不太可能用,因為成本太高。


    而該機鍵盤也絕對值得拿出來說說——尤其是我正好評測了兩款長鍵程機型后,再使用到華為MateBook 16的短鍵程鍵盤,情況非常有趣!


    按照“一般常識”,筆記本鍵盤的鍵程長肯定是更好的,即便是玩機數十年的我們也是如此認為的。但這次對比改變了我們的一些看法:我使用的兩款長鍵程機型,一款是商用機,手感還算好,錯誤率也不高;另一款由于鍵盤整體寬度大了3mm,導致每個鍵帽都略大一點,反而出現了手指定位問題。


    最后測試下來,反而是MateBook 16這個輕快的短鍵程鍵盤打字速度最快,而且錯誤率也是最低的——注意,我不是說該機鍵盤完美,但在歷經數年的發展后,短鍵程鍵盤其實也得到了長足發展,至少在MateBook 16上,手感會比你想象的好不少。


    接下去說說該機的聲音部分。該機的左右兩側揚聲器通過3000多個C面出聲孔輸出,音量和音質表現都不錯。另外帶有Nahamic納美音效控制臺,其中“虛擬環繞”和“智能音量”兩個功能可以進一步增加音場表現力,建議開啟。



    而和聲音表現相關的還有麥克風,因為特殊原因,如今在全球范圍內都開始盛行Work at Home和Work from Home,而網絡音視頻會議就成了極為重要的高頻應用。


    為了盡可能降低環境聲和鍵盤/揚聲器聲音對麥克風的干擾,華為MateBook 16創新地把兩顆降噪麥克風設置在了“掀屏”的摳手位處,也就是機身C面前側凹槽內,我們用微信和Skype通話進行了實測,結合上華為的降噪算法,的確可以有效“凈化人聲”,去掉大量的環境噪音,使人聲更清晰。



    而在基礎人機交互環節,我們認為華為MateBook 16只有一處可挑剔,那就是攝像頭——依然是鍵盤上的彈出式,并未正對人臉,另外分辨率只有720P而非1080P高清(目前筆記本主流是720P,1080P是個別高端商用機的選配,但的確可以帶來很大的畫質提升),不算完美。


    易用性設計第二個大的方面是基于應用和軟件生態的。在這個方面,華為MateBook幾乎算是鶴立雞群的存在,有太多精彩設計了!


    大家都非常熟悉華為的“多屏協同”生態了,這個從“一碰傳”演進而來的筆記本(或平板)與手機互動、協同的應用生態,在PC界掀起了一股浪潮,開啟了PC應用的新篇章。


    現如今,大量同時具備手機、PC產品的廠商都在開發自己的多屏協同生態。而華為的這個多屏協同生態,不僅啟動快捷、使用簡單,還發展到了三屏協同,可實現真正的“手機多任務并行”。


    ▲最早期出現也是最實用的功能之一:一碰傳,快速選擇需要的手機照片存入電腦。這個功能使得不計其數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跨過了之前難以逾越的數據線/文件夾鴻溝”,手機照片終于可以備份了。


    ▲如今的華為多屏協同生態已經允許同時開啟三個手機屏幕,手機應用也可以真正的“并行”了,操控效率大增。


    但我今天并不打算贅述多屏協同這種“高大上”的東西,也不算聊華為云如何好,我就說些最實用、最基礎的易用性設計:

    ●通常,IT編輯或“電腦老鳥”有幾個簡單的方法來鑒別某電腦用戶是“菜雞”還是“高手”,其中一條就是看他會不會把“計算器”和“記事本”這兩個常用功能固定到桌面任務欄上。可能很多人不相信,時至今日,都有不計其數的電腦用戶不知道如何使用Windows自帶的計算器和記事本功能,不知道在哪里找、怎么找,甚至不知道Windows有這兩個功能。


    ●如今做視頻也好,做直播也好,屏幕錄制(電腦錄屏)都是個常見應用環節。但Windows 10的錄屏功能是真差!Win+G吧,限制太多,界面超復雜,有時我們都看花眼,偶爾還用不了;用第三方軟件吧,CPU占用率極高。所以我們的解決方案通常是:用另外一臺電腦+硬件采集盒通過HDMI視頻信號來進行錄制,費錢費力!


    就這些個“常見應用痛點”,華為用一套最近簡單的操作給解決了:在系統駐留區,你點擊“電腦管家”M字樣圖標,會彈出一個快捷菜單,里面就有屏幕錄制、計算器和記事本功能,而且錄屏的界面超級簡單——多年來的“頑疾和痛苦”,華為幫我們解決了。


    ▲細節見真章,MateBook用很多小操作解決了Windows應用中的常見問題和痛點。另外,在這里也能啟用多屏協同。


    這個設計當然并非MateBook 16專屬,而是華為筆記本都有的,也正是這些“日常應用小細節的不斷完善”,使得華為筆記本的易用性持續提升,口碑不斷被傳播。也正基于此,我們說華為MateBook在易用性層面是“鶴立雞群的存在”。



    84Wh巨容量電池,本地視頻播放12小時+


    大家都很關注筆記本的續航,實際上,即便是游戲本,也有不少用戶希望能夠有長續航——因為這類高性能機型的適配器的確是不小的負擔。


    華為MateBook 16的135W Type-C適配器重366g,在高性能本的適配器中并不算重的,但也相當于兩部手機的重量了。如果MateBook 16的日常應用續航夠長,那么有時候就不必要攜帶適配器,可以減輕一些負擔。但,一臺R7 5800H的高性能本,要長續航,可能嗎?


    華為MateBook 16還真交出了令人滿意的答卷,這得益于兩個東西:第一是R7 5800H平臺在閑置狀態下功率雖然比銳龍U要高,但總體還是較低的,所以日常應用的整機功率并不離譜。


    ▲這個圖從左到右分別是:息屏斷網狀態整機閑置功耗最低1W;息屏斷網狀態整機閑置功耗正常4W左右;720P/1080P MKV視頻全屏播放,40%屏幕亮度+40%音量(足夠室內觀影需求)的整機功耗11.6W。



    第二則是該機搭載了一塊高達84Wh的“巨容量電池”,的確,作為非游戲本,這個容量是很大的甚至有些夸張的了。


    也正得益于這兩點,華為MateBook 16的本地視頻播放續航長達750分鐘(測試條件見功率表圖說),也就是12小時30分鐘。請記住:MateBook 16是一款16英寸2.5K屏機型,而且搭載的是8核16線程高性能處理器,這一續航表現絕對算是出色的。


    而從我們的辦公、網頁瀏覽實測來看,能支撐7~9小時(因為網頁的類型變化大,功率差異也較大,不好統一標準),一天的輕量級辦公不帶適配器問題不大。


    當然,最好的方式還是公司和家各來一個適配器,這樣就能有效降低通勤時的負擔。


    而提到適配器這里還要多說一嘴,華為MateBook 16的集顯版整機最高穩定運行功率僅有83W,而適配器額定功率達到了135W,不僅充電快,還能壓住高負載+同時充電的功率,這也意味著該機在非滿電狀態下,插電運行高負載應用不會有太多性能損失(說簡單點就是適配器功率Hold住)。


    結語



    華為MateBook 16的“高檔”是一眼可見的,全金屬機身結合鏡面Logo和鏡面斜切飾邊,陶瓷噴砂工藝外殼,貼合玻璃護屏的2.5K高色域低藍光屏,巨大的毛玻璃觸控板。


    而在基礎人機交互環節,從單手掀蓋到一鍵式指紋識別登錄,從不錯的揚聲器到舒適的操控,該機交出了出色答卷。而華為豐富的軟件和應用生態則讓華為MateBook 16在易用性環節成為了鶴立雞群的存在。而54W功率輸出的銳龍R7 5800H處理器為該機提供了第一梯隊的專業性能。在84Wh巨大容量電池的幫助下,這款高能巨屏本甚至能支撐12小時+的本地視頻播放續航。


    誠然,MateBook 16并不完美,Type-C口僅為5Gbps速率,只有一根M.2 SSD插槽位,720P攝像頭依然“異位”,但瑕不掩瑜,若你需要一臺夠檔次、性能夠強、夠好用的大屏工作學習用筆記本,那么華為MateBook 16絕對是好選擇。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公司新聞   |    產品方案   |    用戶案例   |    售后服務   |    合作伙伴   |    人才招聘   |   

友情鏈接: 餐飲加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    電話:010-     郵箱:@126.com

備案號:冀ICP備2024067069號-3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