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題目你一定會覺得很暈是吧!哎~這是一個慘痛的經歷,我的Beats Pro掉地鐵上了!!!尼瑪!尼瑪!而且我都不知道是什么時候掉的,真的非常不開心!雖然我不是一個對耳機非常懂的發燒友,但是對于音質還是能分辨出好壞,所以當我在老公司年會上抽中Pro后真的非常開心,那時候instagram還不用科學上網就能登錄的呢,唯一一張合照就在上面。
而現在我只能看到孤獨的一根耳線,真的好心酸!
就這樣過了幾個月,來到了我的生日,8月3日剛剛過去,心愛的老婆知道我的愛好,所以特意又選取了一款Beats耳機給到我,可惜這次是Solo而非Pro,音質肯定是下了一個很大的檔次,但是呢,因為是老婆送的那肯定還是要曬一下!
因為是生日禮物,不知道老婆是在哪買的,只能猜測是京東,就先給大家貼一下京東的購物鏈接:
先來看看外包裝,Beats的外包裝確實夠逼格,一般盒子都不舍得扔!
beats早已被蘋果收購,所以蘋果元素一定不會少。
去掉外皮,經典的紅黑配,還是讓我欲罷不能!
再繼續打開,這句經典的CHANGE THE WAY YOU HEAR SOUND,再次讓我無比懷念!確實是change了我的耳機感受!
掀開這層皮,就是Solo了,是不是很像一個蛋!
拿出耳機,再往下就是耳線和說明書了,因為我Pro的線能通用,所以我就沒有拆開,備用吧!
包裝說完,就是主體內容了,耳機本身,拉鏈包打開映入眼簾的就是beats。
Solo和Pro比起來唯一的優勢就是折疊后體積較小,本身自重也相對而言較輕。
完全展開后,多角度圖如下:
因為我是一個非常討厭耳線繞成一個圈的人,所以我特意還購買了一個耳線收納盒。
對的,你沒看錯,我用的是shuffle,就是那么老古董,話說我非常想要一個Classic,可惜停產了,哎~
還有一些細節圖可供大家參考,因為我不是那么的發燒友,只是比較喜歡美式嘻哈的風格,所以降噪等一些其他參數還真的沒辦法更多分享給到大家;。
折疊處:
耳罩材質:
平時我就是帶著一大一小出門了,很高興地分享完了,我再也不想我的Pro了!
最后再說一下用了3周的體驗感受,綜合Solo本身的特點,可以如下總結:
優勢:
1、易折疊,所以方便攜帶,比起Pro占地面積小;
2、自重較輕,對于我隨身帶電腦的人來說,沒有過多的負擔;
3、音質上,因為畢竟不是發燒友,所以只能說低音還是不錯,同時隔音降噪也還算不錯,能夠讓我陶醉其中;
劣勢:
1、頭戴式耳機通病,時間待久了還是會耳朵痛;
2、夏天帶頭戴式耳機還是會比較不停出汗,會很熱‘
綜上所述,如果你想買Beats在不那么講究音質的情況可以考慮Solo,如果想要專業級的那Pro會是不錯的選擇,價格上差了一倍多!既然我是老婆送我的,那我還是要欣然接受不斷用哈~
最好聽的開學廣告帶來的Beats Solo? 2 (PRODUCT)RED耳機,真的好聽?還是徒有鮮亮的外表?
本商品是贈品,來自蘋果香港教育商店,在這里感謝張大媽的廣而告之,讓我有機會,有沖動來一發開箱曬物(這也是我的第一次 )。耳機是亮澤紅,即(PRODUCT)RED,既享優惠,有顏值,又可以做慈善(幫助非洲的HIV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 。
Beats響亮的名號人神共憤(奮)!值得每一個普通人為之奮斗,站上人生巔峰,贏取Beats !
看了上圖,Beats顏值擔當無疑。馬上能帶上Solo2,自己雖然離巔峰還差很遠,但是感覺離癲蜂已經很近(各位看官值友看穿不說穿 ),為它點32個贊!下面即將閃亮登場(此處應有掌聲響起來 )
開箱及細節;
論好聽第一點——佩戴舒適性;
論好聽第二點——音質篇;
論好聽第三點——萬萬沒想到;
總結及購買建議。
開箱GIF:配件為帶線控話筒耳機線,耳機包,說明文件若干,及一個登山扣具(沒明白有什么價值,而且做工堪憂,淘寶1元店氣質)
大B樣Logo!耳機整體為亮紅色,耳機中間那一圈(B后那一圈,皮質耳罩)是磨砂,但無色差,機身各種接縫均勻,整體性非常高!
皮質耳罩(舒適性較好,但不要指望守住一整晚)
舒適性只是較好,而不是好的罪魁禍首是梁上君子(警察叔叔就是它! ),頭梁也是包皮的,但是尺寸實在小。還有看到了slogan嗎?—Chang the way you hear sound,此處按下不表,且看下文(萬萬沒想到部分)分解!
頭梁最大調節范圍,值得稱道的是金屬件做工,產品型號和SN編碼都刻在右側頭梁延長段內側(原諒我故意失焦,具體數字可以不再打碼了)
產品印刷字體清晰(大法等廠家學著點,貼紙實在小兒科,刻上更美好!)
合體,線從左邊接入,線材硅膠材質,約為1.2m長,線控話筒位置較為靠上,就在嘴邊
耳機接頭為L型,且接頭有B格Logo,不易混淆(值友還是有接錯的 )
線控話筒傳統三件式設計,盲觸也不會搞錯,手感段落感清晰
綜上所述,顏值五顆星,比之手中大法MDR-1絲毫不差,姨夫原諒我此時的中肯評價 。
說過顏值,首先談談佩戴舒適性。比之音質,壓死頭戴式耳機的第一棵稻草往往是的佩戴舒適,過手耳機眾多,有包耳的,也有壓耳的,但是總的來說包耳的舒適性上更勝一籌(大法MDR-1值得稱贊,不僅為了姨夫的笑,這是真的,是事實!)。
這一次的Solo 2采用的是壓耳式的設計,相比包耳式的設計有先天缺陷,但倫佩戴感受而言還是不錯的,厚實的耳罩墊能減輕不適感,但可能是自己的頭圍太大的原因,將耳機調至最大的情況下,頭梁還是會有明顯壓迫感,帶上20分鐘左右,總感覺頭梁位置有隱隱疼痛,不知有沒有脫發的危險 。總的來說,佩戴舒適性上在同一檔次還算不錯,和森海塞爾家的小饅頭類似,
但頭圍略小于小饅頭;比之低檔次的AKG K450還是要強不少。
大頭兒子類型聽眾選購時還是需要親自佩戴體驗一下。
作為一個資深木耳,不懂玄學,不懂參數,就個人主觀感受來評價下,這個耳機真的很混淡 !不要和我說包雞(煲機),不要和我談姻緣(音源)。平時就聽些流行音樂的樓主沒有好的前端和無損音源,手機+電腦播放些在線音樂和下載的高碼率mp3文件,但即使這樣,Solo2和手中其他耳機的差距還是顯而易見,論聲場不及MDR-1A,小饅頭,幾乎沒有什么臨場感,感覺就和坐在A級車里聽FM廣播一樣。解析力感覺也欠奉,多種樂器伴奏的層次基本和大法家的MDR-XB70這款通話耳機類似,不用和頭戴耳機比了。
特別要說的是拿來聽德沃夏克第九交響曲-自新大陸底噪較其他耳機來得更為明顯(比較過手機和電腦的情況,而且其他設定完全一樣),其他耳機明明一片靜謐時,這個耳機就有底噪。
自己對Solo 2音質談完,感興趣的只有還可以參考值友的這篇評測,內容更為詳盡
萬萬沒想到之一:漏音,作為封閉式耳機,Solo音量最小的第二檔即有明顯漏音,怪不得總看見明星們將Beats戴在脖子上,頭戴不舒服,脖子上也可以收音,感覺以后可以開發一個新的產品類別叫做脖戴式蚊音音箱(change the way you hear sound) 。
萬萬沒想到之二(其實想到了):線控兼容性,不完全支持非蘋果設備。線控接入安卓手機(eg. SONY Z1, LG G3, Oneplus 1, HUAWEI Mate 7)無法提供接聽及調節音量功能,MIC可以通話。話說蘋果收購Beats,感覺也太獨了,也許算我吐槽 。
鑒于是送的,我覺得總體來說還是達到了我的期望的,顏值確實不錯,出街裝*利器,建議出街佩戴時候可以學學明星,讓B騎在脖子上,裝*聽音樂安全三不誤!要是買來聽歌,我覺得還是出門左拐,當然你也可以守著張大媽,期待神價格出現,如果只要499,我覺得還是算值得買的吧!
MacBook Pro 設備端口向 USB-C 過渡,iPhone 7 取消了 3.5mm 耳機接口,然而 Beats 并沒有要支持新連接標準的意向。
威鋒網訊 在過去一個月里,蘋果公司一直在為購買新 MacBook 或者 MacBook Pro 的高校師生以及家長提供一副免費 Beats 耳機。然而奇怪的是,這些 Beats 耳機竟然不能連接新 MacBook 或者 MacBook Pro 充電。
盡管蘋果公司筆記本電腦接口正全面過渡至 USB-C,但 Beats 耳機并沒有要支持這一日益流行連接標準的意向。蘋果為參與教育優惠的用戶提供一副使用通用型 USB 充電線 (USB-A 至 USB Micro-B)的 Beats Solo3 Wireless 頭戴式耳機或者一副用 Lightning 至 USB-A 充電線的 BeatsX 入耳式耳機。
蘋果顯然沒有發現這個令用戶煩惱的問題,因為 Beats 昨天推出的新品—— Beats Studio3 無線耳機——配備的充電連接線依然采用 Micro-USB 接頭。這意味著許多蘋果筆記本電腦用戶必須時常帶著一堆連接線轉換器和適配器才能為這些設備充電。
為iPhone、MacBook和Beats耳機充電要三根不同的線
這不像是蘋果風格的解決方案。憑借著自家的產品,蘋果在推出新設備后就放棄了某些設計標準,而不用考慮用戶為此失望。新 MacBook Pro 設備端口向 USB-C 過渡,iPhone 7 取消 3.5mm 耳機接口就是最好的例子。所以,當我們發現 Beats 仍在堅持老舊的標準,甚至高端產品也沒有改變的跡象后,這種做法不得不令人驚訝。
可以想象,Beats 這樣做可能是為了照顧那些還沒有用上新 MacBook 和 Android 旗艦手機的用戶,因為目前采用 USB-C 接口標準的都是高端設備。Beats 使用舊連接標準的另一個原因可能在于,如果 Beats 想吸引更多消費者購買,使用受眾更廣的 Micro-USB 連接線會更有意義。但作為蘋果旗下的一家公司來說,這種做法有點奇怪,尤其是耳機無法直連蘋果新設備更說不過去。
此前我也報道過,蘋果在 iPhone 7 身上取消了傳統的 3.5 毫米耳機插孔,然后在 iPhone 7 的零件包裝盒里配置了采用 Lightning 接頭的 EarPods 耳機以及一個 Lightning 至 3.5 毫米的耳機插孔轉換器。這副 Lightning 接頭耳機讓 2016 款 MacBook Pro 用戶感到頭疼,因為新款 MacBook Pro 機身上只有 3.5 毫米耳機插口。用戶也無法將 Lightning 耳機轉換成 3.5 毫米接口耳機,因為市面上沒有這種轉換器配件銷售。Lightning 耳機只能兼容帶有 Lightning 接口的 iOS 設備,用戶要用電腦聽音樂只能再帶上另一副耳機。
蘋果全球市場高級副總裁菲爾·席勒(Phil Schiller)曾表示,MacBook Pro 至今仍保留 3.5mm 耳機插孔的原因是有不少專業影音裝置仍然需要這接口連接,沒有無線方案,保留它是為了滿足一些專業影音用戶的需要。只是這個過渡階段未免讓新設備用戶太難受了些。
對于一名身處蘋果生態圈中的用戶來說,沒有比這種情況更讓人沮喪:如果同時使用新 MacBook、iPhone 7 以及一副 Beats Studio3,意味著用戶至少要帶上三根不同的連接線和兩個充電器。
在向新標準過渡的過程中,蘋果似乎計劃為 Beats 耳機配置 Lightning 接頭以消除這些問題。BeatsX 已經用上 Lightning 接頭,鑒于蘋果正牢牢把控著 Lightning 的標準和利潤,因而這一標準擴張到其他設備也更容易。這也意味著將來 iPhone 用戶可以用同一根連接線為智能手機和無線耳機充電。雖然 Lightning 不一定比 USB-C 好用,但總比同時帶著三根線纜要方便得多。
歡迎關注威鋒網官方微信:威鋒網(weiphone_2007) 匯聚最新Apple動態,精選最熱科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