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 是臺優秀的筆記本電腦,性能與便攜的平衡也使得它成為一個優異的移動辦公生產力工具。
但在固定使用的時候,受限于筆記本電腦自身的定位,有些功能則顯得有些力不從心,比如屏幕還是小、接口還是少、燈光不夠亮等,所以添置相應的外設勢在必行。
打造大屏幕且實用的筆記本電腦工作桌面,針對老房目前桌面現狀,考慮對 Pro 的功能補充,綜合考慮,需要增添顯示器、Type-C 擴展塢,同時為了盡可能的減少設備的占地面積,也需要對燈光系統和充電器進行重新布置。慣例先上完成圖。
筆記本電腦為 2018 款 Pro 15 寸,外接拓展顯示器為聯想 T24h-20顯示器( 24 寸),筆記本和顯示器掛燈均為明基顯示器掛燈 ,蘋果筆記本電腦 Type-C 擴展塢選擇的是 South ,充電頭換成了 90W 雙口急速充電器。
布局思路
老房的辦公桌看起來大,其實深度并不大,24 寸的顯示器搭配 2K 分辨率看起來最為舒服。需要連接 Pro,所以要有 Type-C 接口,而且這樣也能連接手機進行投屏。
桌面空間寸土寸金,但燈光也是必須得需要的。綜合考慮照明需求以及占地面積,選擇了目前最為流行的顯示器掛燈,而且必須顯示器和筆記本電腦各來一個。
眾所周知 Pro 只有 Type-C 接口,所以擴展塢是必須的;而且蘋果筆記本電腦的原裝充電器實在是太大,且只有一個接口,勢必需要升級。
顯示器
聯想 T24h-20 顯示器,屏幕大小為 23.8 英寸,IPS 技術面板,屏幕分辨率為2560 * 1440(2K QHD),屏幕刷新率為 60Hz,老房主要進行辦公使用,剛剛好。
T24h-20 繼承了 一貫的沉穩商務風,左右上方三條極窄邊框,左下方的小紅點, 的經典外觀。說實話剛剛擺放在桌子上的時候我第一反應是怎么又回到單位辦公室了,這也說明了 系列顯示器的特點鮮明,定位明確,就是針對商務人士,其實就是老房這樣的報告黨。
既然是針對長時間面對電腦工作的人群,顯示效果則就非常重要,這里老房主要關心兩點,一是色彩,二是護眼。
其實對于咱們報告黨來說,色彩并不是最重要的,但總歸有時候還是得修個圖,看個電影啥的。而且, 的定位是辦公人群,設計師、攝影師也是辦公啊… 并不只是碼字黨和碼農才算。
T24h-20 顯示色彩為 1677.7 萬色,色域 為 99% sRGB,從參數上來說還挺不錯的。下面來看看屏攝圖和原圖的對比。
當然,受室內環境、光線、拍攝器材甚至摩爾紋等影響,屏攝效果與肉眼觀看效果還有有一定的差距。但從上圖可看到,在色彩的飽和度方面 T24h-20 顯示器表現的不錯,而且比原圖看上去更加鮮艷。
同樣第一張為屏攝圖,第二張為原圖。屏攝直出的效果還是不錯的。
T24h-20 顯示器提供了 6 種顏色模式,分別為 sRGB、標準色溫、暖色溫、冷色溫、低藍光和用戶自定義。我們通過下面的動圖來展示下不同模式下的實際效果。
不同模式的顯示效果還是區別挺大的,sRGB 模式的色彩更加艷麗生動;冷暖色溫也很明顯。
需要注意的是低藍光模式,這也是老房對于顯示器顯示效果所關注的第二個點,也就是護眼功能,一定要有。
從動圖中看出低藍光模式的確大大降低了顯示屏的藍色顯示,在長時間敲鍵盤寫報告的時候,不需要太鮮艷的色彩,非常適合調整至此模式,眼睛不容易產生疲勞。而且 T24h-20 也獲得了德國萊茵 TüV 眼部舒適度認證。
T24h-20 顯示器接口豐富,配置 HDMI、DP、Type-C 三個輸入口,4 個 USB-A(USB 3.1 Gen 1)接口。其中最實用的當屬 Tpye-C 接口了, 的這個 C 口可以直連電腦和顯示器,同時還可以提供最高 75W 的輸出。
咱們就可以這么理解,通過一根雙 C 口數據線(顯示器隨機附贈)連接電腦和 T24h-20 顯示器,可以實現 Pro 外接顯示器、充電、擴展 USB-A HUB 等功能。
所以 T24h-20 就成了顯示器、充電器、擴展塢三位一體,實用性大大增強。筆記本電腦外接顯示器后外接顯示器 輸入不支持,相當于雙屏辦公。筆記本電腦屏幕寫報告,顯示器大屏看參考,不必再來回切換頁面,效率大大提升。
或者可以作為演講 PPT 的模擬訓練,把外接 顯示器當做投影儀,正是投放效果一目了然。
T24h-20 自帶支架支持橫豎切換旋轉,而且是在水平狀態下,無論是順時針還是逆時針都可以進行 90 度的旋轉,變成豎屏。
豎屏顯示的好處更多了,報告材料、網頁等用豎屏觀看再合適不過,一次性展現的內容更多,同樣減少翻屏次數,提高工作效率。
在 T24h-20 顯示器支架底座上留有凹槽,可以擺放手機或者一些小東西如U盤、 SD 卡等。把手機擺放進去忙里偷閑看個視頻啥的,工作休息兩不誤。
就工作而言這也像是組成了 “ 三屏 ” 辦公系統,筆記本電腦屏幕、 顯示器以及手機屏幕,在演練匯報材料的時候還能直接方便的看到手機屏幕里的記時提醒,更容易調整、優化匯報狀態,助力演講成功。
其實,聯想 T24h-20 顯示器的這個 Type-C 接口還有其他很多種玩法,比如連接手機投屏。咱們接上堅果 Pro3 手機,對就是錘子系統的繼承者,直接大屏 TNT 用起來。
當然也可以把堅果手機擺放在 底座手機槽中,直接觸摸屏控制大號顯示器,播放手機中剛收到的文件材料、WORD、PPT,或者打開視頻 APP 追劇。
目前只配置 Type-C 接口的電子設備越來越多, T24h-20 顯示器能提供三效合一的 Type-C 接口功能,滿足顯示、充電、擴展塢等不同的使用需求。在需要擴展大屏顯示,并對其他功能要求不高的情況下,或者追求極簡桌面的場景中,只配置一臺聯想 T24h-20 顯示器就足夠配合筆記本電腦使用了。
燈光
選擇顯示器掛燈的核心原因就是不占地方,大大節省了桌面空間。
原本老房桌面上使用的是米家臺燈 Pro,支持亮度色溫調節,語音控制,也還不錯,但臺燈的底座占地不少,而且臺燈臂調節起來也比較麻煩。同時,我也只需要照亮在屏幕前方,方便打字或者看書。
老房選擇的是明基 Plus 顯示器掛燈。俗話說得好,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自從用過了明基 ,感覺真的是一分價錢一分貨,還是得買貴的。所以,考慮到只使用筆記本電腦的場景需求,本著一步到位的原則,同時又入手了明基 Lite 筆記本電腦顯示器掛燈。
在上文圖中也能夠看到這兩盞顯示器掛燈,其中明基顯示器掛燈 Plus 也算是明星產品了,老房也是被網絡上的各種曬單評測種草的,這里不再贅述,咱們著重看一下這款 Lite,筆記本屏幕燈。
首先從整體效果上來講,明基 Lite 可以說和 Pro 是絕配。與顯示器掛燈的圓柱形設計不同,筆記本屏幕燈的設計更加硬朗,有棱有角。
這種設計的優勢首先當然是更加的輕薄便捷,畢竟是搭配可移動使用的筆記本電腦,更薄的體積也便于放入包中和筆記本一同攜帶。其次是筆記本顯示器掛燈沒有提供類似于 Plus 那樣的操控底座,在平整的面板上更加容易進行操控。如上圖所示,所有的操作按鍵都集成在了明基 Lite 頂部,均采用觸摸式操作。
筆記本掛燈采用 USB-A 接口供電,直接插在筆記本上就行。不過 Pro 只有 Type-C 插口,所以還得搭配一個轉接頭或者擴展塢,也希望后續明基能夠升級提供 C 口版本的掛燈。
明基 Lite 一共有七個操作按鍵,挺多的,但用起來并不復雜。從右至左分別為電源開關鍵、智能調光、暖色調節(亮度增加)、色溫調節選擇、亮度調節選擇、冷色調節(亮度減少)和收藏鍵。
輕觸亮度調節選擇或色溫調節選擇可以手動控制屏幕燈的亮度和色溫,從冷白(6500 K)到暖黃(2700 K)共 8 段色溫調節,15 階亮度,無論是需要挑燈夜戰寫報告,還是等老婆睡了自己偷偷玩游戲,總有一款亮度適合你,這個時候長按 “ 收藏 ” 按鈕即可保存調整好的燈光,下次直接單擊即可直接使用。
當然,明基 WiT 系列燈具最知名的當屬其智慧調光系統了,單擊智慧調光按鍵,通過光線傳感器,明基 Lite 能夠自動調節燈光色溫和亮度,讓掛燈、環境光線、屏幕亮度達到平衡,避免過亮或過暗導致眼睛疲勞。
Lite 的安裝使用也很簡單,其實就是個夾子,夾在屏幕上即可。上圖大家可以看到在夾子前側也就是夾屏幕的地方留有開孔,不會阻擋大多數筆記本電腦的攝像頭。光照范圍方面,直接撥動掛燈即可調節照射角度。
當然,明基 WiT 系列的售價的確是比其他競品要高,除了智慧調光這個拯救視力的黑科技外,咱們再來進行一個最直觀的光線照射對比。
先來看下顯示器掛燈,為競品和明基的對比。
哪盞燈是明基一目了然,當然是第二張圖里的。明基的非對稱直射光源,特點非常明顯。普通的圓形光線路徑會照在顯示器屏幕上面,造成反光刺眼,甚至照到顯示器背后去;而明基的非對稱光線路徑則定死了光線范圍,就是顯示器前面的區域,不直射、不反射到眼中。
同時,明基的光域邊緣更加的清晰,競品的則就模糊很多,也就是散射多,容易干擾到正常所需要的光線。
再來看下筆記本掛燈 Lite。
明基筆記本掛燈在光照定向上與明基顯示器掛燈不相伯仲,雖然造型不同,但仍保留了光域范圍清晰的優點。其實這種鈍三角形的設計更容易將光線引導至所需要的位置,減少屏幕與鍵盤的反光。
擴展塢
South 作為蘋果官方店的合作品牌,老房買過幾款它家出的保護殼,、 系列的都挺不錯。這款 South Type-C 擴展塢延續了其穩定的品質,在造型上也比較沉穩,比較適合商務人士使用,黑色外觀與同樣黑色的明基筆記本屏幕燈也很搭。
鋁制外殼,散熱表現不錯;接口方面為八個擴展接口,分別為 SD 卡槽、TF 卡槽、C 口電源接口、千兆網口、三個 USB-A 接口和 HDMI 接口,無需驅動,即插即用。
其中一個 USB-A 接口支持 7.5W 充電;HDMI 接口支持 4K 分辨率,不過只支持 30Hz。不過 USB-C 電源接口支持高達 100W 充電,輕輕松松帶動 15 寸 Pro。
鋁合金外殼手感不錯,金屬制品更增添了科技味。得益于優良的散熱,長時間外接顯示器使用,外殼溫度稍熱不燙手,金屬導熱帶走了熱量也會更好的保護內部電路和所連接的設備。
之所以這款擴展塢名為 “ ”外接顯示器 輸入不支持,是因為它采用了可更換電腦連接線設計,并隨機附贈了長短兩根 C2C 線材,能夠做到多場景隨時更換,適應性使用。
在移動辦公,外出使用的時候,搭配可拆卸短線,還能直接收納進擴展塢里,方便整體的攜帶。在固定位置使用的時候,可連接 1 米長線。尤其是在家中外接顯示器,僅將筆記本電腦作為主機,放置在支架上時,長線可以避免擴展塢懸空下墜,能夠平放在桌子上,對線材接口的保護也會更好,桌面看起來也會更加的整潔。
充電器
之所以想更換 Pro 原裝充電器,是因為它實在是太大了。本來 Pro 本身的重量其實控制的還不錯,但每次一帶上原裝充電器立馬就感覺像是帶了塊磚頭,死沉死沉。 90W 雙口充電器,先來和蘋果原裝 87W 充電器做個對比,小了整整兩圈,多好。
90W 雙口充電器有兩個輸出口(廢話),支持 PD3.0 快充。其 智充技術能夠自動識別所接入的兩種設備,智能分配充電功率。
比如外接了兩臺筆記本電腦,則兩個輸出口調整為 45W+45W;若一個口接筆記本電腦,一個口接手機,則自動調整為 60W 充電腦,30W 充手機,同時也不區分接口次序,隨便插都能識別出,方便的很。
更加良心的是, 隨機還附贈了一條帶 EMark 芯片的 C2C 數據線,支持 100W 充電,能夠 100% 發揮出充電頭的能力。要知道普通的沒有 E-Mark 芯片的 C2C 線最多只支持 60W 充電,也就浪費充電頭的性能。
所以,同樣是可折疊插頭設計, 有兩個輸出口,最大單口輸出功率 90 W,比87W 還高;你說我為啥還需要用原裝的充電器呢…
總而言之
Pro 作為一款優秀的生產力工具,15 寸的屏幕在移動辦公使用的時候其實已經基本夠用。但畢竟更大才能看的更爽,這也是老房要配置擴展顯示器的初衷。
同樣,由于只配置了單一的 Type-C 接口, Pro 勢必需要添置一些配件才能用的更舒服,擴展塢是必不可少的。屏幕燈提高了使用舒適度,對于咱們這種文字工作者(報告黨)來說也更加的護眼。更換充電頭更是所有蘋果筆記本電腦用戶都得做的事。
也歡迎大家交流討論下還有哪些新奇好玩有趣實用的 或者筆記本電腦配件,能夠切實提高使用效率和舒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