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今年沒有安排長假的遠途出游計劃,所以這幾天除了去影院看新片外,都基本宅在家里了。以前我通常會去影音室看看碟聽聽歌什么的,但由于年前入手了#全能桌面HiFi中心,飛傲數播解碼耳放前級一體機R7#,所以這幾天也經常在書房里用飛傲R7聽歌。
由于此前已經寫了一篇關于飛傲R7的“超長開箱”(詳情請見:<全能桌面HiFi中心,飛傲數播解碼耳放前級一體機R7超長開箱>),所以今天主要來談談對于這款產品的實際使用感受。
對我來說,飛傲R7最大的好處就是“大集成”帶來的各種便利與省心。此前我書房的桌面上除了耳機、音箱外,還有播放器、解碼器、耳放、CD機以及臨時儲存音樂的移動硬盤盒啥的,設備眾多接線繁雜。在換用了飛傲R7之后,除了那個便宜的小CD被保留下來外,其他幾款設備統統可以打包收起來了——因為一臺飛傲R7就包含了上述各種設備的所有功能,而且還多了視頻輸出,這些已經在開箱文中說過了。
事實上,由于集成了安卓系統能裝QQ音樂和Apple Music,再加上可以讀取我家NAS音樂的“飛傲音樂app”,我也確實不再考慮更多音源了。而由于飛傲R7能夠避開安卓系統的SRC問題,因此我在使用時也沒有什么后顧之憂。當然,理論上我也可以給飛傲R7插入標準尺寸的SD卡,或者用它的USB口連接移動硬盤或者電腦/平板,但實際上我還是“流媒體為王”,大部分音樂都是通過無線網絡傳輸而來(無論是在線還是本地NAS)。就算以后去搞一下Roon(飛傲R7是Roon Reday設備)也同樣是基于網絡播放。
此外,我一開始還在意過飛傲R7的開關機速度問題(安卓設備)。但后來飛傲的小伙伴提醒我說,其實沒有必要頻繁開關機而是把飛傲R7看做一臺安卓平板就好——平時只需要休眠即可。而且本機默認在休眠時會啟動數字日歷,放在桌上也挺好看的。我嘗試了一下確實如此,在此狀態下也沒多少功耗且顏值確實夠高。唯一希望飛傲能改進一下的是在休眠狀態下,把兩個旋鈕的LED燈一起關閉掉而只留下屏幕時鐘點亮著就好了。
接下來,說說飛傲R7的聲音。
本機采用的是ES9068AS解碼DAC,以及兩個THX AAA 788+耳放構成。我之前說過這個配置的定位算是“中端”,但很顯然飛傲方面是努力地想把R7的聲音往高端桌面設備的方向去做。目前,我主要使用HiFiMAN的HE1000se 耳機(4.4mm平衡口)作為監聽基準耳機。而在連接飛傲R7一開始用“高增益”模式,后來調整到“大耳模式”。應該說,HE1000se并不是一款非常吃功率的耳機,但如果能給這款平板耳機更大推力時,它也能更好地發揮其效果。
在連接飛傲R7后,HE1000se在中高頻的動態和密度上表現良好,聲音開闊通透,解析力極佳。我對比了一下幾種增益模式,感覺還是“大耳模式”能提供最為通透遼闊的聲音表現,而“高增益”在動態上還略顯保守、“超大耳模式”則雖有更好的爆發力但同時高頻/超高頻有些過于明亮,需要稍微“收一收”。
同時,雖然低頻不是HE1000se的主攻方向,但搭配飛傲R7還是能感覺到相當適中且有彈性的低頻。當然,這個低頻還是走那種清爽高速的“現代HiFi”路線;我嘗試著將HE1000se換成封閉式的動圈耳機HE-R10(采用卡農口與飛傲R7連接)。這一下,盡管中高頻沒有HE1000se那樣的通透和超高解析力,但中低頻卻馬上變得寬松厚實且具有我想要的豐滿量感。嗯,對我而言其實會更喜歡這樣溫暖寬松一點的聲音。
值得注意的是,這樣的聽感都是在飛傲R7上獲得的,而我卻覺得它的聲音表現和之前我使用的另一款更高級(價)的耳放幾乎一致且飛傲還有更豐富的輸出功率檔位可選。作為一款集播放、解碼、耳放于一體的產品,飛傲R7以4999元的價格實現了與我桌上原有幾臺設備組合相同的聲音質量,而那幾款設備每一臺單價都要三、四千元了。由此可見,飛傲R7這玩意的性價比著實是高!
當然,在更多時候我還是愿意用飛傲R7以普通RCA連接AirPulse A80音箱來使用——在自己家里還是多聽喇叭更舒服!我感覺本機RCA口輸出的素質同樣相當不錯:完全沒有底噪+相當大的動態表現+足夠高的解析力。這個輸出用來喂飽A80應該已經足夠了,如果有可能的話我以后還想把它帶到影音室里,看看讓它搭配A300 Pro會有這樣的表現(卡農口輸出)。不過,我覺得這樣的工作可能更適合留給未來的飛傲R9來擔負,想來那臺產品應該是定位在“高端/旗艦”的一體機?
對了,雖然我對A80音箱非常滿意,但這次飛傲實際還同步發布了一對同樣定位中端的全金屬3.5寸盆小喇叭SP3。我對這款售價還不到2000元的小喇叭還是挺有興趣的:一方面是因為它的造型設計也產品用料看起來都很不錯,另一方面是它的價格確實非常便宜(特別是對比一些進口大牌同類產品后)——希望未來能有機會聽聽看它與飛傲R7組合后能產生怎樣的效果。
級、后級、轉盤、解碼、濾波、放大、平衡輸出……
有時候我也覺得很煩,科學通常是把復雜的事變簡單,但HiFi卻是把簡單的事變復雜,而且越是復雜就顯得越高級,價格也隨之水漲船高,以致于高端音響甚至玩起了每聲道均搭載一套完整硬件系統的變態方式。
HiFi的門檻都是人為堆起來的,因為主觀性太強,可以變通的太多,因此很多小白入門時常常摸不著頭腦。評測里明明說很好但用起來卻感受一般,有時只花了幾百塊錢買來的過渡產品聽起來卻又無比舒服。為了少走一些彎路,除了盡可能親身去試以外,看網上評測也要講究方式方法,越是難懂的繁雜的東西就越是要小心,我十幾年的經驗:失望通常遠遠大于期望。
扯了點閑話,現在回歸正題。一個對聲音品質有著較高追求的人,不想花太多錢,不想被洗腦,也不想學習各種晦澀難懂的音頻知識,只想簡單方便的聽到高品質的音樂,有什么辦法?實際上一條幾百塊錢的“小尾巴”就能解決,比如FiiO KA3。
可別小瞧它,能連電腦也能連手機使用,就相當于給電腦或手機安裝了一塊專業HiFi聲卡。
幾百塊錢的東西,包裝做的還是有點兒檔次的,送給搞音樂的朋友也是一份特別的禮物。
盒子本身就不大,這么對比之下KA3就顯得更小家碧玉了。搭配手機也不會顯得太突兀。
說明書以外的配件就這么點兒,確實不符合飛傲配件大廠的美譽,但仔細想想,除了Lightning To C線以外,好像也不需要什么配件了。而Lightning To C線是需要單獨購買的,專門用于連接蘋果手機。
自帶的C TO C線還有一個轉USB-A的接頭,方便將KA3插在PC電腦上使用,當然也可以插在Mac電腦上。Win10系統免驅,但為了更好的發揮出KA3的實力,推薦安裝官網提供的驅動程序。
KA3支持Android和iOS系統,但Android手機需要打開USB Host功能才可正常識別使用,據我所知部分型號的Android手機默認是關閉USB Host功能的,所以搭配前建議先問問手機品牌是否支持。
體積雖小但內部卻是完整的HiFi電路架構,從USB芯片到DAC芯片再到后級放大都選用了高性能的專業組件。比如DAC芯片就選擇了大家耳熟能詳的ES9038Q2M,這塊芯片最高支持DSD512硬解以及PCM 32bit/768KHz硬解。不懂參數的話就這么理解:幾乎沒有它播放不了的音樂文件。
另外KA3這次啟用了雙品牌戰略,從主機的兩個面也可以看到有FiiO和Jade Audio兩個Logo標識,Jade Audio是飛傲的網銷品牌,價格更低性價比更優秀,只不過知名度遠遠不如FiiO,這次也是拿FiiO來帶一帶小弟。
這款小尾巴我已經使用十多天了,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輸出功率真大,超出了這類產品的正常值,一開始不知道,沒注意音量數字就播放音樂,感覺耳朵都給短暫震聾了,心疼我的耳機一分鐘,心疼我的耳朵一天多。
后級雙獨立運放使得PO口在32歐姆阻抗下輸出功率達到了130mW,而平衡口在同等阻抗下的輸出功率更是高達240mW,有些專業播放器甚至都沒有如此高的輸出功率,使用時一定要小心。神經大條的人也可以通過FiiO Control APP細化限制一下音量大小。
KA3有兩路輸出,除了標準的3.5mm單端口外,還有一個4.4mm平衡口,沒有2.5mm平衡口也在情理之中,畢竟體積不夠,另外現在的4.4mm平衡口更受用戶歡迎一些,而且最近的耳機線材大多都能自由更換不同規格插頭。
功率比較大的原因,KA3在工作時會發出一些熱量,機身也能明顯感覺到,用在電腦上還好,但用在手機上一定要注意功耗,這玩意需要從手機端取電才能工作。
簡單聊聊音質,耳機就用飛傲FA7S。之前我有聽過ES9038Q2M的HiFi手機,盡管DAC一樣但聲音差距還是蠻大的,KA3的三頻素質更硬,無論聽什么類型的音樂,音色都更加飽滿,并且動態范圍極大,細節分毫畢現,有時候甚至我都覺得有些過了,如果能稍微收斂點兒可能會更好。突然想起用的是六單元純動鐵耳機在聽,就換了純動圈FD5,果然平和了許多,除了高頻依舊犀利外,其它都特別滿意,尤其是低頻,聽著特別來勁。
電腦內置聲卡與KA3完全沒有可比性,前者只是能出個響兒,沒什么品質可言,就不廢話去對比了。
KA3適合對聲音品質有較高要求,但又不太懂HiFi那一套,也不想花太多錢的朋友。無論是搭配電腦使用還是連接手機使用,其表現都能讓人滿意。唯一需要注意的是,若拿來連接蘋果手機,一定別忘了再買根Lightning TO C線。
017年TempoTec節奏的幻想曲系列解碼器迎來更新,產品型號為DAII Plus,相比前代產品和初代產品,內部發生了很大變化,也歷時多年。從技術上來說,節奏開始在USB解碼器產品中使用海貝音樂的方案,包括較早前推出的小夜曲iDSD和這臺DAII Plus。DAII Plus解碼器使用了BB的PCM1792 DAC芯片,LO部分支持平衡輸出,售價1399元。
外觀與功能
TempoTec 節奏 Fantasia 幻想曲 DAII Plus 外置解碼器
外觀與接口:節奏幻想曲DAII Plus解碼器與初代產品相隔4年多時間,不過外觀用料和設計上幾乎沒有變化,前面板的控制區域和耳機輸出區域有所調節。與矩聲、飛傲等產品相比,這么原始的鋁制外殼確實看起來有些粗糙。當然,矩聲的產品似乎也沒有這么低價格的。
TempoTec 節奏 Fantasia 幻想曲 DAII Plus 外置解碼器
TempoTec 節奏 Fantasia 幻想曲 DAII Plus 外置解碼器
幻想曲DAII Plus的前面功能分布簡單,左側SELECT用于切換四組輸入光纖、同軸、USB和IIS,每組輸入由對應藍色小LED對應,按鍵手感不好,不過似乎做了一個保護時間,即當前工作時,第一下觸碰按鍵不會發生動作,避免誤操作。但平時切換時,似乎也不能保證每一下就能切換一個音源?好在這都不影響使用。耳機輸出被放在了正中間,6.25mm TRS接口非平衡輸出。右側是音量調節電位器旋鈕。
TempoTec 節奏 Fantasia 幻想曲 DAII Plus 外置解碼器
從背面看幻想曲DAII Plus,一側是模擬輸出區域,提供了一對RCA的非平衡輸出和一對XLR平衡輸出。而輸入區域則顯得接口很豐富。IIS的輸入來自節奏自家的定義,這個接口似乎只有節奏的幻想曲純數字卡支持,雖然使用HDMI的物理接口來接入IIS數字信號的解碼器不少,但是各家有各家自己的定義,互相兼容幾乎沒有可能。而S/Pdif數字信號的輸入支持光纖和RCA同軸兩個接口。USB接口比較特別,下文專門談到。
TempoTec 節奏 Fantasia 幻想曲 DAII Plus 外置解碼器-模擬輸出
TempoTec 節奏 Fantasia 幻想曲 DAII Plus 外置解碼器-電源盒與普通電源輸入
在背面最右側有一個5pin的電源接口和一個普通的交流輸出接口,解碼器標配一個外置的15V交流變壓器,而這個5pin的電源接口是留給幻想曲PowerBox使用的。當然,外置電源盒提供的也是交流輸入。
USB輸入重大變化:在USB輸入區域是幻想曲DAII Plus比較特別的地方。從外形來看,它提供了USB-A和USB-B接口,并且需要通過一個開關進行對應選擇工作模式。在解碼器上的USB-B接口是聲卡、解碼器聲卡中常見的接口,的確它也是我們常見的外置解碼器常見的工作模式。USB-B接口不但可以與常見電腦連接,同時通過OTG轉接也可以支持Android和iOS設備[Android是否兼容要看不同型號機型],iOS設備支持良好不存在供電過大等問題。
TempoTec 節奏 Fantasia 幻想曲 DAII Plus 外置解碼器-兩種USB數據接口
USB-A接口則比較特別,設計這個接口是為連接手機等智能移動設備更為方便。它允許通過我們常見的USB數據線反接到手機接口,例如解碼器端是USB-A接口,直接連接手機的Type-C、Micro USB或者蘋果的Lightning接口。
對于蘋果設備來說,這個模式大家應該并不陌生,此時系統會識別外接設備為“基座”,與30pin Dock時代的基座叫法一樣。當年的基座模式可能使用模擬信號直接輸出,也可能工作在USB數字模式。而即便是Lightning接口的外接設備,在蘋果MFi的基座模式下,是不可以支持48kHz以上采樣率的,DAII Plus這套方案也不例外。不過它的好處是真正做到穩定的即插即用,隨時切換[插拔后隨時接管],并且兼容iOS設備下的各種app,包括第三方音樂、視頻app甚至游戲等。基座模式不像USB OTG外接聲卡模式,一旦連接就必須使用外接設備輸出,而無法切換。而USB OTG外接聲卡是可以在菜單里選擇輸出的。
在蘋果下的基座模式雖然和Android設備一樣使用了解碼器上USB-A接口,但是工作原理和Android設備不同。在Android模式下,通過USB-A接口來連接智能手機相當于讓手機成為一臺MTP設備,相當于一個外置的存儲設備,在播放音樂時是將數據推送到解碼器讓它來進行播放,相當于一個小型的播放器。但是,在Android設備上打開此功能需要打開手機的開發者選項,并打開USB調試開關,并且僅支持海貝音樂app播放。但支持的規格也變得不同,包括高清PCM和DSD文件都可以在這時播放。理論上來說,目前的Android手機肯定都有MTP模式[就是手機USB連接到電腦,顯示照片文件的模式],所以在USB-A接口連接Android手機時,配合海貝音樂都可以良好工作。例如,我們使用的三星Galaxy S8+,在OTG外接聲卡模式下對應不同的USB音頻控制芯片會有不同的兼容性問題,但是在USB-A模式下就可以正常工作。
從理論上來說,幻想曲DAII Plus使用海貝音樂的這套方案解決了Android手機外接聲卡音頻驅動程序帶來的兼容性問題和采樣率混亂等問題。但也存在兩個局限,第一,只能使用海貝音樂app播放;第二,該模式下連接Android設備還是存在穩定性問題,比如連接后如果發現沒聲音,可能是設備卡死了,需要解碼器斷電重新來過。如果你多臺設備切來切去,估計卡死的概率還不低。但只有那么一臺手機和一臺電腦,問題則不大。
USB-A模式在供電時還可以給手機充電,讓手機作為播放器時不至于用電耗盡。但是這個充電性能比較一般,實際測試iPhone連接時會有壓降,電壓為4.8V,電流780mA左右,而Android設備[手機播放器測了好幾個]的電壓為5V,電流在500mA以內。
USB功能小結
在USB-B接口下,它就是一臺標準USB解碼器,連接手機時需要從手機接口通過OTG轉接或者特殊轉接線[例如Type-C to USB-B]連接解碼器。在USB-B模式下,iOS、Windows[需要驅動]和mac可以實現384kHz的PCM和DSD128的解碼,Android設備在音頻驅動無兼容性問題的情況下可使用海貝音樂可實現采樣率對應切換和高清PCM和DSD的解碼。在USB-A模式下,iOS設備為基座模式,采樣率可選44.1kHz和48kHz,更高不支持,可兼容所有系統內各類應用的音頻,使用海貝音樂也同樣無法支持更高采樣率。在Android系統下,理論上所有可支持MTP連接模式的設備全部兼容DAII Plus解碼器,只能配合海貝音樂app使用,支持和B模式一樣的DSD128和PCM 384kHz的解碼。A模式下可以給設備充電,但多次切換Android設備可能會系統剛卡死需要重啟,iOS設備即插即用隨時切換打斷穩定性毫無沒問題。
內部核心架構
節奏幻想曲DAII Plus的內部結構比較傳統,由對交流輸入后整流直流供電的電源部分,D/A轉換后模擬輸出部分,控制和數字輸入部分及USB輸入子卡構成。
TempoTec 節奏 Fantasia 幻想曲 DAII Plus 外置解碼器-拆解
TempoTec 節奏 Fantasia 幻想曲 DAII Plus 外置解碼器-拆解-USB子卡
TempoTec 節奏 Fantasia 幻想曲 DAII Plus 外置解碼器-拆解-USB子卡-Hiby的USB方案芯片
TempoTec 節奏 Fantasia 幻想曲 DAII Plus 外置解碼器-拆解-USB子卡-Hiby方案SA2000 FPGA
首先先來看USB子卡,從拆解可以看出這是機器內惟一的子卡結構,通過排針可以拆下。這塊子卡有Hiby Musci的HBD150A定制芯片,推測是一顆ARM核心的SoC芯片,負責USB部分的接口工作。而對數字信號的管理部分是海貝比較老的SA2000 FPGA芯片,目前海貝音樂仍然有不少合作伙伴在用這套方案。兩顆晶振負責基礎時鐘。
TempoTec 節奏 Fantasia 幻想曲 DAII Plus 外置解碼器-拆解-電源
電源方案在緊挨著電源輸入的機器左側,這套方案似乎和初代幻想曲DA都非常近似。而在靠近面板SELECT和多輸入指示的接近區域,是幻想曲DA一直在用的ATMEGA16微控制器[初代為ATMEGA8],負責簡單的輸入源切換邏輯管理。
TempoTec 節奏 Fantasia 幻想曲 DAII Plus 外置解碼器-拆解-D/A相關電路2114x2做I/V
TempoTec 節奏 Fantasia 幻想曲 DAII Plus 外置解碼器-拆解-非平衡模擬輸出運放JRC 4580
在DAC和模擬電路部分,DAII Plus使用了BB的PCM1792A DAC芯片,這顆芯片是PCM179x中的頂級型號,單顆立體聲模式動態范圍可達到129dB[4.5Vrms,127dB 2Vrms],如果單聲道模式可以達到132dB[9Vrms]。當然幻想曲DAII Plus沒舍得用兩顆?在DAC芯片之后是兩顆JRC的2114D運放做I/V轉換,之后由OPA2134PA運放做LPF模擬平衡輸出。在非平衡輸出的Lineout和耳機放大之前,都使用了JRC的4580做了平衡到非平衡的轉換。耳機輸出則使用了AD的OP275運放放大,TPA6120A擴流緩沖。耳機沒有平衡輸出,看起來似乎有些遺憾。
客觀測試
在客觀測試中我們使用常用的RMAA和頻率掃描的方法對耳機輸出和Lineout非平衡輸出進行測試。沒有特別標注使用輸入設備即連接Macbook Pro測得USB-B模式下的結果。另外,由于Galaxy S8+正好不支持USB-B模式,所以專門測試了USB-A模式的測試成績。并使用vivo X20的USB-A、USB-B模式分別進行測試。iOS下專門測試了USB-A模式下的結果[注:USB-A模式對于iOS來說即基座模式,對于Android來說是MTP設備模式;USB-B模式即普通聲卡模式]。
TempoTec 節奏 Fantasia 幻想曲 DAII Plus 外置解碼器-頻響曲線@HP
TempoTec 節奏 Fantasia 幻想曲 DAII Plus 外置解碼器-頻響曲線@LO
TempoTec 節奏 Fantasia 幻想曲 DAII Plus 外置解碼器-噪聲分布@HP
TempoTec 節奏 Fantasia 幻想曲 DAII Plus 外置解碼器-噪聲分布@LO
TempoTec 節奏 Fantasia 幻想曲 DAII Plus 外置解碼器-動態測試@HP
TempoTec 節奏 Fantasia 幻想曲 DAII Plus 外置解碼器-動態測試@LO
TempoTec 節奏 Fantasia 幻想曲 DAII Plus 外置解碼器-總諧波失真@HP
TempoTec 節奏 Fantasia 幻想曲 DAII Plus 外置解碼器-總諧波失真@LO
TempoTec 節奏 Fantasia 幻想曲 DAII Plus 外置解碼器-互調失真@HP
TempoTec 節奏 Fantasia 幻想曲 DAII Plus 外置解碼器-互調失真@LO
TempoTec 節奏 Fantasia 幻想曲 DAII Plus 外置解碼器-分離度曲線@HP
TempoTec 節奏 Fantasia 幻想曲 DAII Plus 外置解碼器-分離度曲線@LO
TempoTec 節奏 Fantasia 幻想曲 DAII Plus 外置解碼器-頻響曲線@LO USB-A/USB-B對比
TempoTec 節奏 Fantasia 幻想曲 DAII Plus 外置解碼器-噪聲分布@LO USB-A/USB-B對比
TempoTec 節奏 Fantasia 幻想曲 DAII Plus 外置解碼器-動態測試@LO USB-A/USB-B對比
TempoTec 節奏 Fantasia 幻想曲 DAII Plus 外置解碼器-總諧波失真@LO USB-A/USB-B對比
TempoTec 節奏 Fantasia 幻想曲 DAII Plus 外置解碼器-互調失真@LO USB-A/USB-B對比
TempoTec 節奏 Fantasia 幻想曲 DAII Plus 外置解碼器-分離度曲線@LO USB-A/USB-B對比
測試項目 | HP | LO | A-X20 | B-X20 | A-S8 |
噪聲水平, dB (A): | -95.4 | -96.6 | -96.6 | -96.2 | -96.3 |
動態范圍, dB (A): | 95.9 | 96.5 | 96.4 | 96.4 | 96.4 |
總諧波失真, %: | 0.0016 | 0.0026 | 0.0024 | 0.0024 | 0.0024 |
互調失真, %: | 0.0050 | 0.0054 | 0.0052 | 0.0052 | 0.0052 |
立體聲分離度, dB: | -94.3 | -96.7 | -96.2 | -96.6 | -97.2 |
TempoTec 節奏 Fantasia 幻想曲 DAII Plus 外置解碼器-頻率掃描@HP
TempoTec 節奏 Fantasia 幻想曲 DAII Plus 外置解碼器-頻率掃描@LO
TempoTec 節奏 Fantasia 幻想曲 DAII Plus 外置解碼器-分離度測試@HP
TempoTec 節奏 Fantasia 幻想曲 DAII Plus 外置解碼器-分離度@LO
TempoTec 節奏 Fantasia 幻想曲 DAII Plus 外置解碼器-分離度分析@HP
TempoTec 節奏 Fantasia 幻想曲 DAII Plus 外置解碼器-分離度分析@LO
TempoTec 節奏 Fantasia 幻想曲 DAII Plus 外置解碼器-頻率掃描96kHz@LO
TempoTec 節奏 Fantasia 幻想曲 DAII Plus 外置解碼器-頻率掃描DSD@LO
TempoTec 節奏 Fantasia 幻想曲 DAII Plus 外置解碼器-頻率掃描@LO USB-A 三星S8+
TempoTec 節奏 Fantasia 幻想曲 DAII Plus 外置解碼器-頻率掃描96kHz@LO USB-A 三星S8+
TempoTec 節奏 Fantasia 幻想曲 DAII Plus 外置解碼器-頻率掃描DSD@LO USB-A 三星S8+
TempoTec 節奏 Fantasia 幻想曲 DAII Plus 外置解碼器-頻率掃描@LO USB-B vivo X20
TempoTec 節奏 Fantasia 幻想曲 DAII Plus 外置解碼器-頻率掃描96kHz@LO USB-B vivo X20
TempoTec 節奏 Fantasia 幻想曲 DAII Plus 外置解碼器-頻率掃描DSD@LO USB-B vivo X20
從測試結果來看,幻想曲DAII Plus的整體表現良好,USB-A/B兩種模式在同一臺設備例如X20下,以及不同設備下USB-A下的客觀指標基本沒有差別。但現在仔細看客觀測試結果,發現測試中某個聲道出現了1kHz肩部翹起的情況,推測可能工作中有不穩定的因素。在立體聲分離度上,雖然DAII Plus使用了模擬電位器,但在高頻部分只有很小幅度的劣化。
在DSD和高清音頻掃描,包括Android手機搭配USB-A模式下DSD的播放,工作都正常。但這里有一個比較嚴重的問題,即DAII Plus沒有使用模擬音量控制電路,所以在解碼DSD時輸出電壓會低6dB,這對于耳機輸出使用來說基本沒有影響[實測300歐高阻抗耳機,耳機輸出電壓更高],但是對于連接后級功放或有源音箱來說,還是有所音響。即便是漫步者這樣輸入靈敏度很高的數字功放[750mV輸入靈敏度],但是DSD輸出時動態還是明顯受限。
主觀聽感
在主觀聽感測試中,我們選擇耳機、音箱兩套系統進行監聽對比。耳機主要選用AKG K812、K701,森海塞爾HD650、鐵三角M50x、威士頓W60等。音箱使用Airpulse A200.
愛科技 AKG K812 頭戴式耳機
AIRPULSE A200 有源音箱
同時,詳細測試和使用了USB兩種模式下的穩定性和音質差別。測試中對比的音源選擇了樂之邦Monitor 03 Plus和矩聲的HPA-2 Classic。為了驗證節奏DAII Plus的數字輸入功能,使用享聲MR1和樂之邦03 Plus的數字輸出作為參考。
USB兩種模式差別:對于Android設備來說,USB-A模式的工作原理其實是這套系統最佳輸入狀態,它并不是工作在USB-B模式作為主機的音頻外設,而是主動接收設備推送來的數據并進行解碼播放。從客觀測試來看,看不出兩個模式多種設備的差別。實際聽感來看,這種差別的確也非常小,這有點像海貝技術的隨身聽播放器的USB模式和播放器模式,差別確實非常小。不過手機的USB-A模式和連接電腦USB-B模式相比,除了低頻的量感和動態稍差一點之外,整體表現沒有明顯差別,所以這套USB方案的音質對手機的優化來說確實不錯[穩定性和使用方法見上文]。
整體表現:在大家印象中TempoTec節奏從四五年前甚至更早的小夜曲、幻想曲設備都追求的是中性直白的風格,不過從去年的奏鳴曲iDSD開始似乎節奏公司的產品的聲音風格也在發生改變。在幻想曲DAII Plus上看到BB的PCM1792就可以斷定它不可能再是當年的幻想曲DA初代產品和小夜曲的聲音風格了。DAII Plus解碼器的整體風格不但不再中性,而且變得明顯偏向柔和,聲音的瞬態變得明顯偏慢,低頻和中頻相當柔和,犧牲了一定的力度,總之與幻想曲、小夜曲等前作相比大不相同。
不過,說到PCM1792,第一個想到的應該是Lotoo的PawGold,打開PawGold,發現它的屏幕似乎快壞掉了,當然還不要忘記飛傲的X5K[第二代X5]。
BB的PCM1792以柔和細膩的聲音和大動態而著稱,但無論是X5K還是Paw Gold下都會發現它的低頻彈性和力度是短板,而松軟而舒展則是比較一致的趨勢。高頻的細膩和解析力,尤其是中高頻部分的層次同樣是這顆DAC比較一致的趨勢。請注意,我們舉例的PawGold、X5K和今天的DAII Plus的I/V和LPF芯片沒有任何共同點,但可以發現大體一致的趨勢[例如明顯不同于CS4398、ESS等]就說明這確實是DAC本身風格所致。模擬電路固然對聲音影響很大,但DAC芯片本身的風格同樣存在并且正常設計下不受外圍明顯影響。
幻想曲DAII Plus的中頻和低頻都頗有幾分PCM1792的風格,而節奏此次調音更加偏重松弛柔和的趨勢,所以想要追求大動態和結實的低頻就不要想了。而中頻和中高頻的偏甜美且明顯偏柔的風格,和高頻的處理發揮了這顆DAC的優勢,也暴露了一些不足。
高頻表現:幻想曲DAII Plus的高頻有可能受限于整體設計,在較高的高頻段的細節表現的不如PawGold金菊花那么精致,也沒有X5K那樣柔和,反而是在高頻部分稍有加強密度的痕跡。但我們分析這有可能是平衡轉非平衡部分的“鍋”,因為在平衡輸出下動態差別并不大,但是平衡輸出聲音反而更為柔和。搭配耳機輸出,DAII Plus的高頻雖然整體表現出偏柔的一面,但是在大動態下后延瞬態細節的顆粒感相對稍大了一些,控制力稍偏弱。它與金菊花的纖細不同,反而與CS4398的03 Plus有幾分相似,只是03 Plus的動態更好,而DAII Plus的解析力更好。但精致程度肯定不如MR1和HPA-2的高頻,也不如ESS配置的06 Plus。
對于耳機輸出而言,DAII Plus的高頻控制力如果搭配K812級別的耳機,還是可以輕松超過PawGold,不過還是由于瞬態細節有輕微的發硬的趨勢,所以搭配K701、SHP9500這樣的耳機時,表現不如HPA-2 Classic來的精致。雖然HPA-2 Classic的高頻更亮,瞬態更快,但是它仍然可以做到非常通透、干凈且很細膩。
那么幻想曲DAII Plus的高頻哪里展現了PCM1792的魅力呢?毫無疑問,當你對比我們列舉的三款PCM1792的設備時,雖然它們的輸出功率搭配耳機時差別很大,但都可以感受到這顆DAC的魅力。DAII Plus的高頻除了在較高部分大聲壓時有細微的發硬瞬態后沿外,整個聽感還是相當柔和,越偏向中高頻部分的聲音越軟,它的密度相對CS4398的HPA-2 Classic和MR1來說要稍弱一些,所以在爆發力上會有所欠缺,但是偏柔和的聽感在搭配HD650、HD800以及一些小耳塞時都有明顯寬松的聽感。這種寬松反而有些像03 Plus,但解析力DAII Plus更好,只是明顯偏慢的瞬態讓聲音稍顯不夠挺拔。
中頻表現:PCM1792的中頻一般趨勢是比較寬松,厚度適中,明顯趨于柔和的方向,不會有ESS DAC中頻那種扎實的力度,也沒有CS4398那樣奔放。如果設計的不好,聲音就會顯得發飄,如果高頻太多,中頻會有所塌陷。如今再聽金菊花,雖然中頻細膩,但是厚度要顯得不足。而X5K相對來說,層次和解析力都不是問題,同樣聲音不夠扎實。而DAII Plus也有類似趨勢。
幻想曲DAII Plus的人聲表現溫暖而柔和,它的溫暖并不是靠相對稍多一些的中低頻帶來的厚重聽感[06MX Plus就是靠這種方式達到的聲音厚度],而是瞬態速度明顯偏慢,讓聲音緩緩舒展開來帶來的聽感。這種聽感缺乏力度,不適合表現速度非常快的音樂,但是對于人聲表現卻在風格上更為適合,如果DAII Plus更加大膽的控制一下高頻的亮度,這種中頻柔美風格恐怕會更為濃郁。
與03 Plus相比DAII Plus的中頻厚度稍弱,聲音要稍顯年輕,在交響樂表現時表現出更為寬松的一面,如果說03 Plus是暖聲,那么DAII Plus和PawGold應該算是相對中性偏松的聲音。而在中高頻部分,更能體現出DAII Plus帶來的柔和的一面,配合小耳塞和K812可以表現出更為寬送一些的聲音。而03 Plus相對來說則是很溫暖飽滿的聽感,偏中高頻部分的聲音層次和細膩程度稍弱。HPA-2 Classic則是年輕張揚的風格,動態表現優勢很大。
低頻表現:幻想曲DAII Plus的低頻前文已經談到,明顯不是偏重力度的風格,這也決定了它根本不可能和現有的ESS芯片的同級別解碼器去PK。PCM1792乃至PCM179x系列的低頻都是比較松弛甚至松軟的風格,這在金菊花上表現的很明顯,當然在X5K上有些略顯失控發糊。在DAII Plus上,它的低頻量感和力度要比金菊花好很多,但是瞬態的特點似乎和金菊花非常相似,聲音很慢,明顯柔和的散開,即便是打擊樂也顯得溫柔成分過多。
對于速度快追求力度的音樂來說,這樣的低頻可能會限制了它的解析力和動態,聽起來會有些奇怪。但對于比較舒緩慢節奏的低頻來說,它也有自己的風格,但與近年來聽音趨勢尤其是搭配耳機風格來說,這個低頻的力度和凝聚力還是偏弱了一些,有些過于追求松弛風格了。
雖然從主觀聽感來說我們將它分為高中低幾個部分來說,但實際調音時并沒有這么高超的辦法。為了讓聲音達到整體平衡,幻想曲DAII Plus有可能是犧牲了低頻的質感和力度,而換取高頻和中高頻部分的柔和與細膩。
數字信號應用與品質影響:從幻想曲DAII Plus的拆解可以看到,它的USB方案來自于海貝音樂之前在隨身聽播放器上的設計,當然在解碼器的USB功能上有所不同。我們使用飛傲第二代的X5K數字輸出作為參考進行對比,的確,DAII Plus的USB模式與使用X5K播放器數字輸入的聲音幾乎沒有差別。在動態和層次上仍然要弱于樂之邦、享聲,但有趣的是海貝音樂這套方案的聲音的風格卻很溫和[相比XMOS,以及現在飛傲的現有方案和iBasso等],甚至有些偏柔和。但是從HiFi設備數字信號品質來說,海貝音樂這套SA2000 FPGA芯片的方案解析力和動態還不夠好,高頻素質可能是短板。
但是,用外接數字源能否提高DAII Plus的表現,答案是肯定的。變化主要體現在中頻和高頻的動態有較明顯的提升,中頻和高頻都變得挺拔,但是極高頻的延伸有改善但幅度較小,看來并不完全受數字信號質量影響。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比多年前節奏使用BRAVO和CMEDIA方案,海貝方案在DAP隨身聽中的USB-DAC模式下得到了大量驗證,可靠性從這幾年多次測評,長時間使用來看沒有什么問題。
另外,PCM1792A芯片的數字濾波器以及D/A的相關設置軟件控制是它區別于PCM1794的重要特性,“軟控PCM1792”是很常聽到的關于這顆DAC的設計方案。而幻想曲DAII Plus做了怎樣的設置,能不能玩得更好?我們不得而知。另外,DAII Plus的數字輸入不支持DoP的數字信號輸入,這似乎是目前比較常見的功能不知為何DAII Plus不支持。
搭配耳機表現:我們使用了Vsonic GR09,Westone W60,AKG K701、K812,森海塞爾HD650、HD580、HD800,飛利浦SHP9500等耳機進行參考。DAII Plus的耳放輸出功率水平基本和03 Plus相當,對于高阻耳機低頻的控制力反而還要稍好一些,也可能是03 Plus的低頻確實量感有些偏多。與HPA-2 Classic耳放輸出相比,由于聲音風格差別很大,不好完全對應。
DAII Plus的弱點在于中頻和高頻的動態不夠好,高頻較高部分的延伸不夠好,聲音稍偏硬,所以這兩個主要弱點會在搭配不同耳機時有不同表現,比較突出的是搭配HD650、HD580這樣高阻耳機時,低頻的力度明顯偏弱,它們原本是低頻動態的好手。但在HD650、HD800上中頻、中低頻人聲表現則柔和而且層次豐富。搭配K701時,可以表現出整體比較柔和,尤其中高頻柔和的一面,但是要追求更高水平來說,極高頻的素質還是偏弱,顆粒感偏大,瞬態細節偏硬。搭配小耳塞,控制力很好,動鐵高音反而更容易伺候,不會有偏硬的聽感,整體感覺是整個聲音很溫暖,張力略弱與03 Plus。
DAII Plus也有自己明顯的優點。例如中頻和低頻都相當柔和,中高頻柔和而甜美,中頻偏中低頻開始聲音比較寬松,而且驅動力不算弱。這在搭配K812時可以明顯感覺到DAII Plus推出來的聲音更為開闊,中頻更為舒展,男聲表現更有韻味。但舒展、柔和之后的更高要求是在這個條件下,聲音不能顯得有氣無力,DAII Plus有一點類似趨勢,就是動態如果能再提高一些,整體水平就會達到高得多的水準。而這種柔和松弛的中頻和低頻,也是PCM179x系列的特色,是ESS和CS4398實現不了的。
比較柔和的聽感,很慢的瞬態讓它的動態表現受限,不過在搭配耳機時卻不會出現過于刺激的聽感。
搭配音箱表現:搭配音箱時再次強調,DAII Plus的DSD是一個遺憾,因為它沒有音量控制設計,所以它雖然是原汁原味DSD,但是輸出電壓會偏低,這需要后級的功放有比平時狀態2倍以上的儲備,否則動態還是明顯受限,倒不如在Foobar2000里做一個D2P,補償電平輸出PCM更好。前文談到,DAII Plus高頻有偏硬跡象很可能是平衡到非平衡轉換時的運放所為,我們發現在它的平衡輸出到音箱時整個聲音反而更為溫和,高頻的顆粒感變得很少。不過DAII Plus的平衡輸出似乎并沒有帶來特別明顯的動態提升,聲場和層次的改變幅度也比較有限。
總結
今天與幻想曲DAII Plus對比的幾款播放器和解碼器,除了03 Plus之外其他售價都要明顯更高。03 Plus得益于它數字信號方面的強大優勢在整體動態上的確仍然稍有優勢,不過在高頻、中高頻細節,和中頻層次方面要弱于DAII Plus。和PawGold金菊花相比,我們只是為了尋找PCM1792的味道,它們味道中的共同點很容易找到,作為臺式設備DAII Plus超過金菊花沒什么懸念,但在搭配小耳塞時,現在的隨身聽播放器乃至手機已經與臺式設備幾乎沒有差別,甚至有可能表現的更好。金菊花的低頻、中頻風格和DAII Plus味道接近,只是DAII Plus的瞬態更慢一些,而高頻的素質金菊花表現要更好。
幻想曲DAII Plus為手機作為數據源的用戶來說提供了高品質方案,同時USB-A模式也為Android設備提供了擺脫USB音頻驅動層的工作模式。雖然在實際使用中,不能百發百中,但兼容性理論上要好于USB OTG模式,當然它本身也提供了OTG模式給Android使用。而iOS設備在基座模式下是不能播放高清音頻的,但卻可以接管整個系統的音頻輸出。在多種模式多個設備對比中,會發現它們差別非常小,這也是海貝這套方案的特點,這其實也在海貝方案的播放器上得到了更多的驗證。
綜合節奏幻想曲DAII Plus的各方面表現,我們認為它的聲音表現、功能、外觀與設計符合它的售價與定位,在音質、功能和價格方面雖然沒有達到極致性價比,但仍然有很強的競爭力。Soomal給予節奏幻想曲DAII Plus解碼器以推薦評級。隨后,我們還會發布幻想曲電源盒和幻想曲B-HP耳機放大器的測評報告。